2015容灾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ERITAS卷管理软件(VxVM) VERITAS文件系统(VxFS) VERITAS数据复制软件(VVR) VERITAS高可用软件(VCS for Oracle Agent) VERITAS卷管理软件(VxVM) VERITAS文件系统(VxFS) VERITAS数据复制软件(VVR) VERITAS高可用软件(VCS for Oracle Agent)
数据镜像 本地
快照 异地容灾
磁带库
互连技术、虚拟存储技术
多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利用基于IP的SAN的互连协议,将 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的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援中心SAN中。 当备援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利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 中。 • • • • 优点:这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容灾备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 低、可扩展性好。 基于IP的互连协议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 虚拟化存储技术:在系统弹性和可扩展性上表现更加,将不同的存储设备串 联为一个存储池。 优势:允许异质系统和应用程序共享存储设备,无需每个服务器都连接一台 磁带设备,节省投资成本。
业务中心 全业务灾备中心
容灾方式比较
级别 实现方式 同步:关键数据, 安全性要求较高; 异步:资源损耗低 远程数据备份技术 同步:零数据丢失 异步:关键应用允 许时间范围内恢复 软件实现、异类的广 域网传输方式 同步:不仅数据, 业务同步进行。 异地建设全套的基础 设施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适合小规模数据 中心、且对业务 连续性没有严格 要求 对业务连续性要 求较高、规模较 大数据中心,建 设成本较高 对办公业务连续 性要求较高,具 有雄厚资金实力 的政府类部门
容灾与备份的联系
容灾基础
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 数据备份是数据高可用的
容灾备份
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
七个层次
本地磁带备份,到将备份 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 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 异地备份系统; 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几天到 小时级到分钟级、秒级或 0数据丢失等。
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
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
场所能够正常的开展业
务。其大部分内容是非 IT 系统(如电话、办公 地点等)。
在灾难发生之后要确保
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 者遭到破坏,但发生灾 难时应用会中断。
是完整、可的和安全的
数据级容灾
应用级容灾
业务级容灾
数据级容灾
关键数据本地备份; 关键数据本地备份,再送 往异地保存。 可采用异步备份方式,通过 数据远程备份技术: • 减少系统性能开销; • 在远程部署数据备份设备, 成本较低;
异地容灾中心
本地备份
远程数据备份
数据中心
应用级容灾
异步——关键应用在允许 时间范围内恢复; 同步——零数据丢失,故 障时,容灾中心接替其业 务。
传输:IP/FC; 设备:磁盘阵列; 虚拟备份系统; 方式:同步/异步
业务级容灾
同步——互为镜像,零数 据丢失,不仅是IT系统, 在异地部署全套的办公设 备。 故障时接管; 同时处于工作状态;
最后一道防线,是级别较
低的容灾方案。
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 事件的抵御能力。不仅是 一种技术,也是一个工程。
容灾不仅是一种技术,包括实施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容灾分类
全业务的灾备,除了必 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之 上,在备份站点构建一 通过建立异地容灾中心 ,做数据的远程备份, 套相同的应用系统。通 过同步或异步复制技术 ,保证关键应用在允许 的时间范围内恢复运行 ,使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要的 IT 相关技术,还要 求具备全部的基础设施 。建设一个备份的工作
TCP/IP 网络
数据容灾复制
本地数据中心
应用级
业务级
目录
• • • • 容灾目的 容灾概述与分类 容灾关键技术 容灾解决方案
三大容灾技术
• 主机型远程容灾 • 存储系统型异地容灾 • 虚拟化容灾方式
主机型远程容灾: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安装在服务器的数据复制软件,或是应用程序提供的数据复
制、灾难恢复工具(如数据库的相关工具),利用TCP/IP网络连接远端的容备服
任务型员工
作用
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 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 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建设条件
• 银行、证券、医院等对数据及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和部 门。 • 与本地距离不小于20公里,异地实现完全实时拷贝,与本地磁 盘阵列相同的配置。分为本地主系统和异地备份从系统
CDP技术——持续数据保护技术
在现今的应用中,用户要么选择定时备份,要么选择CDP应用容灾。CDP作为迄今出现过还 原点选择弹性最大的数据保护产品,用户收益在于极精细、无时间点限制的快速还原。目 前,各主要存储厂商均将CDP作为旗下存储产品一环,成为企业一线应用的成熟解决方案。
市场上主要的CDP产品主要有: DataCore Traveller、EMC RecoverPoint、IBM TSM FastBack与FalconStor CDP等4款。
同步远程镜像和异步远程镜像: • 同步远程镜像:通过远程镜像软件,将本地数据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 地,被镜像的远程副本可以保证业务继续执行而没有数据的丢失。 应用:适用于两个备份系统之间的距离小于160公里,并且比较有钱的用户。 缺点:但它存在往返传播造成延时较长的缺点,只限于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上 应用。 异步远程镜像:远程的数据复制是以后台同步的方式进行的,这使本地系统 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传输距离长,对网络带宽要求小。 应用:适用于备份系统之间的距离可在1000公里以上; 缺点:当某种因素造成数据传输失败,可能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目前采 用延迟复制技术,确保远程数据更新。
• Traveller的CDP功能:是建立在DataCore SANSymphony存储虚拟化平台上的一种延 伸应用,纯软件方式销售,属于存储端架构; • EMC RecoverPoint:可分标准版与SE两种版本,SE版是与Clariion存储设备搭售的版 本,捆绑特定硬件设备,支持三种部署模式,基本部署是主机架构; • FalconStor CDP: 保护功能;捆绑特定硬件设备,支持三种部署模式,基本部署是主机模式; • IBM TSM FastBack:的架构是标准的主从式备份软件,除传统的时间驱动排程机制 外,还可提供连续保护(CDP)功能;软件方式,标准主机端架构。
传统备份技术
专注数据的周期性 备份 伴随数据窗口、数 据一致性问题
CDP技术
消除备份窗口, CDP不断监测数据 变化; 无需关注备份过程 ,选择时间点快速 恢复。
真CDP技术: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每次备份有一定时间窗口,需要数据恢复,可以恢复到 过去备份的时间点。 准CDP技术:持续不间断的监控并备份数据变化,可以恢复到过去任意时间点,是真正的实 时备份。 部署方式:主机端、网络端、存储端。
目录
• • • • 容灾目的 容灾概述与分类 容灾关键技术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建设规模
• • • • 两地三中心 异地双中心 存储HA+异地灾备方案 同城双中心方案
基于主机复制技术——数据级容灾
• 浪潮采用Veritas Volume Replicator(VVR)和 Veritas Cluster Server(VCS)相结合的 容灾解决方案。选件实现数据的同步复制。
虚拟化容灾方式
• 一种网络存储型远程容灾架构,是在前端应用服务器与后端存储系统之间的 存储区域网络(SAN),加入一层存储网关(IPStor专用管理器),相当于存 储网络中的交通警察,所有的I/O都交由它来控制管理。现在也出现了旁路 (side-band)的控制方式,对于I/O流量进行旁路监控和分流,实现异地数据 复制。 优点: 数据复制通过存储网关来执行,应用服务器性能影响低,通过存储网关的虚 拟化技术,整合前端异构平台服务器和后端不同品牌存储,本地端和容灾端 无需成对配置。 构造时不需更换原有的IT基础架构,加入存储网关即可; 针对数据库专用代理确保数据库具有完整的容灾和启动能力。
容灾恢复
目录
• • • • 容灾目的 容灾概述与分类 容灾关键技术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概述
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 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 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 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
-
快照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往往同快照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远程备份。
•
• •
即通过镜像把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系统中,再用快照技术把远程存储系统中
的信息备份到远程的磁带库、光盘库中。 快照是通过内存作为缓冲区(快照cache),由快照软件提供系统磁盘存储的 即时数据映像,它存在缓冲区调度的问题。 优点:在正常业务进行的同时,利用快照LUN实现对原数据的一个完全的备 份。它可使用户在正常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时提取当前在线业务数据。 增加系统业务连续性,实现7×24运转提供保证。
• -
-
三大容灾技术——技术实现手段
数据复制方式 技术实现手段
数据卷镜像
• 同步 • 异步
基于存储硬件数据复制
基于数据库的复制
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
异地容灾相关技术
• • • • • 远程镜像技术 快照技术 互连技术 虚拟存储 CDP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
是保持远程数据同步和实现灾难恢复的基础,是在主数据中心和备援中 心之间的数据备份时使用,又称为远程复制。
务器,实现异地数据复制。 • 优点: 在服务器较少的环境下,所需的成本较低; 保留部分现有系统架构; 无需考虑后端存储兼容性问题; 软件授权与容灾硬件费用 • 缺点: 软件安装在应用程序主机上,运行时会消耗主机的运行资源
存储系统型异地容灾
是基于存储系统(光纤磁盘阵列、NAS)的模式。通过存储系统内建的固件 (firmware)或操作系统,通过IP网络或DWDM、光纤通道等传输界面连结,将 数据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复制到远端。知名的存储系统型远程容灾方案有SRDF、 TrueCopy、PPRC等。 • • 优点: 数据与运行分开,对主机系统的运行资源影响比较小; 镜像复制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加速I/O存取,运行性能和可靠性较好; 缺点: 配置本地端、容灾端两套相同存储系统,采购成本高,受制于单一的设备厂 商,未来的扩展性势必缺乏弹性。 存储型容灾方式对于数据库的一致性容灾存在很大的缺陷。在多点到一点的 容灾架构上存在不适用性。
数据级
建设费用比较低, 相当于远程的数 据备份中心,恢 构建实施相对简 单 复时间比较长, 发生灾难时,系 统业务会中断 多种应用在灾难 发生时可以进行 快速切换,确保 业务的连续性 全业务的灾备, 实现无故障办公 业务联系性达到 保证,采用异步, 仍然存在一定的 恢复延迟 建设成本昂贵, 实施较复杂。
CDP技术——持续数据保护技术
CDP(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相对于传统数据备份技 术,消除备份窗口,当灾难发生后,简单地选择需要恢复到的时间点即可实现 数据的快速恢复。 实现方式
该项技术通过在操作系统核心层中植入文件过 滤驱动程序,来实时捕获所有文件访问操作。 对于需要CDP连续备份保护的文件,当CDP管理 模块经由文件过滤驱动拦截到其改写操作时, 则预先将文件数据变化部分连同当前的系统时 间戳(System Time Stamp)一起自动备份到 UnaCDP存储体。 • • •
——
容灾技术方案
浪潮集团解决方案中心
目录
• • • • 容灾目的 容灾概述与分类 容灾关键技术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目的
信息集中化带来的问题
突发灾难的不期而遇,使人们看到了信
息集中化在带来社会进步和改变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高度的风险集中。
当发生灾难时,单纯的本地系统 备份,无法保证数据安全以及业 务连续性。 当今,拥有关键业务应用的客户, 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高: • 业务不停顿——业务连续性; • 数据不丢失——数据完整性;
数据镜像 本地
快照 异地容灾
磁带库
互连技术、虚拟存储技术
多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利用基于IP的SAN的互连协议,将 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的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援中心SAN中。 当备援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利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 中。 • • • • 优点:这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容灾备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 低、可扩展性好。 基于IP的互连协议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 虚拟化存储技术:在系统弹性和可扩展性上表现更加,将不同的存储设备串 联为一个存储池。 优势:允许异质系统和应用程序共享存储设备,无需每个服务器都连接一台 磁带设备,节省投资成本。
业务中心 全业务灾备中心
容灾方式比较
级别 实现方式 同步:关键数据, 安全性要求较高; 异步:资源损耗低 远程数据备份技术 同步:零数据丢失 异步:关键应用允 许时间范围内恢复 软件实现、异类的广 域网传输方式 同步:不仅数据, 业务同步进行。 异地建设全套的基础 设施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适合小规模数据 中心、且对业务 连续性没有严格 要求 对业务连续性要 求较高、规模较 大数据中心,建 设成本较高 对办公业务连续 性要求较高,具 有雄厚资金实力 的政府类部门
容灾与备份的联系
容灾基础
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 数据备份是数据高可用的
容灾备份
容灾备份是通过在异地建
七个层次
本地磁带备份,到将备份 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 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 异地备份系统; 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几天到 小时级到分钟级、秒级或 0数据丢失等。
立和维护一个备份存储系
统,利用地理上的分离来
场所能够正常的开展业
务。其大部分内容是非 IT 系统(如电话、办公 地点等)。
在灾难发生之后要确保
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 者遭到破坏,但发生灾 难时应用会中断。
是完整、可的和安全的
数据级容灾
应用级容灾
业务级容灾
数据级容灾
关键数据本地备份; 关键数据本地备份,再送 往异地保存。 可采用异步备份方式,通过 数据远程备份技术: • 减少系统性能开销; • 在远程部署数据备份设备, 成本较低;
异地容灾中心
本地备份
远程数据备份
数据中心
应用级容灾
异步——关键应用在允许 时间范围内恢复; 同步——零数据丢失,故 障时,容灾中心接替其业 务。
传输:IP/FC; 设备:磁盘阵列; 虚拟备份系统; 方式:同步/异步
业务级容灾
同步——互为镜像,零数 据丢失,不仅是IT系统, 在异地部署全套的办公设 备。 故障时接管; 同时处于工作状态;
最后一道防线,是级别较
低的容灾方案。
保证系统和数据对灾难性 事件的抵御能力。不仅是 一种技术,也是一个工程。
容灾不仅是一种技术,包括实施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容灾分类
全业务的灾备,除了必 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之 上,在备份站点构建一 通过建立异地容灾中心 ,做数据的远程备份, 套相同的应用系统。通 过同步或异步复制技术 ,保证关键应用在允许 的时间范围内恢复运行 ,使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要的 IT 相关技术,还要 求具备全部的基础设施 。建设一个备份的工作
TCP/IP 网络
数据容灾复制
本地数据中心
应用级
业务级
目录
• • • • 容灾目的 容灾概述与分类 容灾关键技术 容灾解决方案
三大容灾技术
• 主机型远程容灾 • 存储系统型异地容灾 • 虚拟化容灾方式
主机型远程容灾: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安装在服务器的数据复制软件,或是应用程序提供的数据复
制、灾难恢复工具(如数据库的相关工具),利用TCP/IP网络连接远端的容备服
任务型员工
作用
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 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 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建设条件
• 银行、证券、医院等对数据及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和部 门。 • 与本地距离不小于20公里,异地实现完全实时拷贝,与本地磁 盘阵列相同的配置。分为本地主系统和异地备份从系统
CDP技术——持续数据保护技术
在现今的应用中,用户要么选择定时备份,要么选择CDP应用容灾。CDP作为迄今出现过还 原点选择弹性最大的数据保护产品,用户收益在于极精细、无时间点限制的快速还原。目 前,各主要存储厂商均将CDP作为旗下存储产品一环,成为企业一线应用的成熟解决方案。
市场上主要的CDP产品主要有: DataCore Traveller、EMC RecoverPoint、IBM TSM FastBack与FalconStor CDP等4款。
同步远程镜像和异步远程镜像: • 同步远程镜像:通过远程镜像软件,将本地数据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 地,被镜像的远程副本可以保证业务继续执行而没有数据的丢失。 应用:适用于两个备份系统之间的距离小于160公里,并且比较有钱的用户。 缺点:但它存在往返传播造成延时较长的缺点,只限于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上 应用。 异步远程镜像:远程的数据复制是以后台同步的方式进行的,这使本地系统 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传输距离长,对网络带宽要求小。 应用:适用于备份系统之间的距离可在1000公里以上; 缺点:当某种因素造成数据传输失败,可能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目前采 用延迟复制技术,确保远程数据更新。
• Traveller的CDP功能:是建立在DataCore SANSymphony存储虚拟化平台上的一种延 伸应用,纯软件方式销售,属于存储端架构; • EMC RecoverPoint:可分标准版与SE两种版本,SE版是与Clariion存储设备搭售的版 本,捆绑特定硬件设备,支持三种部署模式,基本部署是主机架构; • FalconStor CDP: 保护功能;捆绑特定硬件设备,支持三种部署模式,基本部署是主机模式; • IBM TSM FastBack:的架构是标准的主从式备份软件,除传统的时间驱动排程机制 外,还可提供连续保护(CDP)功能;软件方式,标准主机端架构。
传统备份技术
专注数据的周期性 备份 伴随数据窗口、数 据一致性问题
CDP技术
消除备份窗口, CDP不断监测数据 变化; 无需关注备份过程 ,选择时间点快速 恢复。
真CDP技术: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每次备份有一定时间窗口,需要数据恢复,可以恢复到 过去备份的时间点。 准CDP技术:持续不间断的监控并备份数据变化,可以恢复到过去任意时间点,是真正的实 时备份。 部署方式:主机端、网络端、存储端。
目录
• • • • 容灾目的 容灾概述与分类 容灾关键技术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解决方案——建设规模
• • • • 两地三中心 异地双中心 存储HA+异地灾备方案 同城双中心方案
基于主机复制技术——数据级容灾
• 浪潮采用Veritas Volume Replicator(VVR)和 Veritas Cluster Server(VCS)相结合的 容灾解决方案。选件实现数据的同步复制。
虚拟化容灾方式
• 一种网络存储型远程容灾架构,是在前端应用服务器与后端存储系统之间的 存储区域网络(SAN),加入一层存储网关(IPStor专用管理器),相当于存 储网络中的交通警察,所有的I/O都交由它来控制管理。现在也出现了旁路 (side-band)的控制方式,对于I/O流量进行旁路监控和分流,实现异地数据 复制。 优点: 数据复制通过存储网关来执行,应用服务器性能影响低,通过存储网关的虚 拟化技术,整合前端异构平台服务器和后端不同品牌存储,本地端和容灾端 无需成对配置。 构造时不需更换原有的IT基础架构,加入存储网关即可; 针对数据库专用代理确保数据库具有完整的容灾和启动能力。
容灾恢复
目录
• • • • 容灾目的 容灾概述与分类 容灾关键技术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概述
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 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 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 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
-
快照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往往同快照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远程备份。
•
• •
即通过镜像把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系统中,再用快照技术把远程存储系统中
的信息备份到远程的磁带库、光盘库中。 快照是通过内存作为缓冲区(快照cache),由快照软件提供系统磁盘存储的 即时数据映像,它存在缓冲区调度的问题。 优点:在正常业务进行的同时,利用快照LUN实现对原数据的一个完全的备 份。它可使用户在正常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时提取当前在线业务数据。 增加系统业务连续性,实现7×24运转提供保证。
• -
-
三大容灾技术——技术实现手段
数据复制方式 技术实现手段
数据卷镜像
• 同步 • 异步
基于存储硬件数据复制
基于数据库的复制
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
异地容灾相关技术
• • • • • 远程镜像技术 快照技术 互连技术 虚拟存储 CDP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
是保持远程数据同步和实现灾难恢复的基础,是在主数据中心和备援中 心之间的数据备份时使用,又称为远程复制。
务器,实现异地数据复制。 • 优点: 在服务器较少的环境下,所需的成本较低; 保留部分现有系统架构; 无需考虑后端存储兼容性问题; 软件授权与容灾硬件费用 • 缺点: 软件安装在应用程序主机上,运行时会消耗主机的运行资源
存储系统型异地容灾
是基于存储系统(光纤磁盘阵列、NAS)的模式。通过存储系统内建的固件 (firmware)或操作系统,通过IP网络或DWDM、光纤通道等传输界面连结,将 数据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复制到远端。知名的存储系统型远程容灾方案有SRDF、 TrueCopy、PPRC等。 • • 优点: 数据与运行分开,对主机系统的运行资源影响比较小; 镜像复制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加速I/O存取,运行性能和可靠性较好; 缺点: 配置本地端、容灾端两套相同存储系统,采购成本高,受制于单一的设备厂 商,未来的扩展性势必缺乏弹性。 存储型容灾方式对于数据库的一致性容灾存在很大的缺陷。在多点到一点的 容灾架构上存在不适用性。
数据级
建设费用比较低, 相当于远程的数 据备份中心,恢 构建实施相对简 单 复时间比较长, 发生灾难时,系 统业务会中断 多种应用在灾难 发生时可以进行 快速切换,确保 业务的连续性 全业务的灾备, 实现无故障办公 业务联系性达到 保证,采用异步, 仍然存在一定的 恢复延迟 建设成本昂贵, 实施较复杂。
CDP技术——持续数据保护技术
CDP(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相对于传统数据备份技 术,消除备份窗口,当灾难发生后,简单地选择需要恢复到的时间点即可实现 数据的快速恢复。 实现方式
该项技术通过在操作系统核心层中植入文件过 滤驱动程序,来实时捕获所有文件访问操作。 对于需要CDP连续备份保护的文件,当CDP管理 模块经由文件过滤驱动拦截到其改写操作时, 则预先将文件数据变化部分连同当前的系统时 间戳(System Time Stamp)一起自动备份到 UnaCDP存储体。 • • •
——
容灾技术方案
浪潮集团解决方案中心
目录
• • • • 容灾目的 容灾概述与分类 容灾关键技术 容灾解决方案
容灾目的
信息集中化带来的问题
突发灾难的不期而遇,使人们看到了信
息集中化在带来社会进步和改变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高度的风险集中。
当发生灾难时,单纯的本地系统 备份,无法保证数据安全以及业 务连续性。 当今,拥有关键业务应用的客户, 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高: • 业务不停顿——业务连续性; • 数据不丢失——数据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