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疾病三大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除疾病三大方法
破除疾病的三大方法(人人用得上的思路)
1、倒推法
用倒推的方法将症状一步一步归类到五脏和血气,最后有针对性(目标)的加以去除。

比如,有的女士月经延迟、量少,甚至闭经,最容易想到的原因是血气不足。

再往下推,脾胃是化生血气的源头,所以可以推论到脾虚。

那么,健脾胃就是主要思路。

一个人有油脂性脱发是因为油脂从头皮渗出,污染了发根,导致头发脱落。

这说明是他的油脂代谢出了问题,而油脂代谢是由胆汁完成的,胆汁又是由肝脏分泌的,所以应当从疏肝利胆这方面进行调治。

有的朋友常常手脚冰凉,这说明两点:血气不足和血气下行不畅。

因此,养血气和引血下行就是这种人的调治思路。

2、关联法
一种疾病通常会表现出多种症状。

我们要把各种症状联系起来,先对照经络图看看不适感在哪条经络上,再结合社会环境、精神状态、脾气个性、气候变化、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一起分析,线索就会越来越清晰,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

比如头痛,按经络图查找,如果疼痛部位在胆经上,那就要考虑疏肝利胆,以此类推。

有脚气的朋友查看经络图时,如果发现炎症部位正是胃经末端,那就说明您胃经气血湿浊多,渗出来滋生了病菌,因此健脾胃、除湿浊可作为治疗的思路。

推腹时,您如果发现痛点在脾经上,那么在耐心推腹、揉散痛点的同时,您还应该按摩腿上的脾经,帮助打通瘀滞。

再比如,天气一冷就感冒,说明您阳虚不能御寒,养血气是关键;咳嗽气短,是因为肺热及肾不纳气,泄肺补肾就是治疗思路。

至于鼻炎,如中里巴人老师所说,“不能怪鼻子”,跳开鼻子看问题就容易找到答案。

比如您还怕冷,说明体内寒气重,蕴积在肺,所以总流鼻涕。

而《黄帝内经》上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因此肺部有寒气也只是表象,这种怕冷型鼻炎的真正根源在于肾气不足。

除了有不适的感觉,身体还会提供大量的信号给您,把它们联系起来,就能找到调治方法。

3、养血清血法
如果用了以上两个方案,您仍然无法找到调养的思路,那么还有这最保险的一招——养血清血法。

踏踏实实把血气养足,同时利用推腹法、膀胱经刮痧和取嚏法等排除三浊,就能使血气变得清洁。

从内部的五脏六腑和骨髓经脉,到外部的皮肤、毛发和角质、指甲,它们都依赖于血气的润养。

有了干净充足的血气,身体这架智慧的机器自然会修补从前的漏洞,而且非常聪明地按着由内而外、由重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

如果有些新的症状在您调养休息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不要担心,这是血气增长以后的排病反应,是身体在自我修复,偿还以前欠的账。

血气有没有增长,可以通过精力是否提升、头脑是否更清晰,牙龈和嘴唇的血色、指甲月牙、毛发光泽度、耳廓圆润度、面色进行判断。

得了不熟悉的疾病或者有不适的感觉,就像一个厨师要用陌生的食材来烹饪,心里有些茫然是正常的。

这时您不要慌,细心观察,思
路自然就会渐渐清晰了。

每类食物都有各自的做法。

先看食材是肉类、禽类、水产还是蔬菜;再看它的纤维粗细,以考虑火候长短;最后看它气味是否腥臊,决定是否用酒和辣椒,是清蒸还是红烧……
治病调养也是这样。

如果想得太复杂,我们常常会头昏脑胀,迷失在散乱的表面现象里,不知所措。

要是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化繁为简,就能跳出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

《易传》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如果我们只是针对指标治疗,而不管导致指标失常的深层原因,不调整人体内部的整体环境,那很可能按下葫芦起了瓢,顾此失彼。

虽救得一时之急,却阻挡不了更猛烈的暴风雨!
医疗仪器检测出来的指标虽然有它的参考价值,但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可在现实之中,我们却常常只听命于冰冷的机器,忘记了自己是个鲜活立体的生命,全然不顾身体发出的信号。

即使身体很不舒服,可如果体检的指标正常,我们就经常掩耳盗铃地欺骗自己说:一切正常,忍忍就过去了。

等到有一天,仪器检测出的指标真的不正常了,我们或许会被告知得了不能治愈的疾病,只能靠终生服药来控制病情!我们顿时像个闯了祸的孩子,惊慌失措,只好老老实实服药,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喝,走路吃饭、睡觉做梦都惦记着指标的波动,唯恐病情进一步发展,生活一片阴霾。

可是,如果不是外伤和急性传染病的话,那些个不正常的指标难道像孙猴子一样,是从石头缝里凭空蹦出来的吗?《易经》上说:“履霜,坚冰至。

其所由来者渐矣。

”意思是说,早上起来见到地上有霜,说明寒冬就快来了。

冰冻三尺,是渐渐形成的。

树叶的枯落,大雁的南飞,昆虫的消失,黄昏的提前……每个人都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感受到天地之气的运转流变。

然而,对于自己,我们却总是纠结于几个枯燥的体检指标。

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