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检测技术 案例2-DMIS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立解决方案
软件主菜单→点击“新建”
2.打开自学习
点击软件右上角自学习图标,打开自学习
3.导入数模
软件主菜单→导入CAD→IGES→浏览文件,选择CAD文件,点击“打开”
4.测量设置
切换到机器状态区的设置,输入适当的测量参数
5.建坐标系
工件椭圆槽朝上放置
测点选项激活“CAD面型图形定义”
在数模下表面选取一个平面
切换到“CAD线型图形定义”
在模型侧面下图位置选取一条直线
切换到“CAD点型图形定义”
在下图位置选取一个点
程序执行区命令方式→模式/手动模式
将平面拖放到测点管理“名称”,用操作盒移动机器在工件上表面上测4个点,测量时注意切换探头角度,测量完点击“结束”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直线和点
切换到“生成坐标”窗口
拖放面、线、点到下面三个输入框里,面设置为+Z方向,直线设置为+Y方向,点击“添加/激活坐标系”
6.模型对齐
在CAD模型上右键点击“模型对齐”
7.元素测量
程序区命令模式设为“模式/程序模式,手动模式”
插入注释行点击“文本/屏幕弹出提示”,输入提示语句,回车
设置安全平面
用“CAD面型图形定义”再数模上表面下图位置选取一个平面PLN2
将平面PLN2拖放到“设置”的“间距面”里,输入高度后点击“应用”
将探头旋转到A0B0
测量椭圆
切换到“CAD点型图形定义”,激活“薄板边界点”,在定义窗口激活“椭圆”图标
在椭圆所在上表面选取5个点后,点击“结束”,定义一个椭圆
修改椭圆的理论L和W,点击“确认”
将刚才定义的椭圆拖放到“测点管理”→鼠标滚轮设置测量点数→点击“生成测量点”→最后点击“测量”
测量完成后将探针移出键槽,并添加一个goto点
用“CAD面型图形定义”再数模上表面下图位置选取一个平面PLN3
将斜面PLN3拖放到“新探头窗口”,点击“当前激活的探针”
将PLN3设为安全平面,输入安全距离40,点击“应用”
将PLN3拖放到测点管理后生成测量点并测量
用“CAD面型图形定义”在下图位置处定义内外圆柱CYL1和CYL2
圆柱右键产生测量点,设置“路径数”和“每路径点数”,点击“产生测量点”,再点击“测量”
圆柱CYL2也做相同的操作
再用相同的方式定义旁边的圆锥,并测量
测量完成后将探头移到安全高度,并添加一个goto点
定义背面平面PLN4
将PLN4设为安全平面
拖放PLN4到新探头窗口,再点击“添加/激活”
用“CAD线型图形定义”背面第一个圆CIR1
将CIR1拖放到拷贝创建元素,参数设置如下,点击“添加结果”
将刚才构造创建的圆名称改为“圆1”形式
切换到设置→元素设置→圆输入固定点数6,最后点击“接受”
将这4个圆拖放到程序区“拖放测量块按钮”上
运行生成的测量程序
8.公差计算及输出输出设置如下图:
1外圆柱对斜面的垂直度公差
2内圆柱对外圆柱的同心度
3椭圆主轴长度公差
4椭圆副轴长度公差
5外圆柱对圆锥平行度
6圆锥顶点到圆锥底面的距离
将圆锥拖放到构造“椎体函数”,选择“顶点”,点击“添加结果”,软件生成一个点
计算点和圆锥底面距离,取消勾选“使用计算的理论距离”,输入理论距离
7孔的复合位置度
组合右键“定义组合”,将圆拖放到组合窗口,点击“定义”
在复合位置度窗口拖放元素后点击“计算”
输出窗口
9.图形报告
图形报告设置如下图:
将公差一一拖放到图形报告
排好一页后点击“保存为图像报告”,编辑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