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选择题
1.下列美誉与澳大利亚不相符的是()
A.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 “天然橡胶的故乡”
D.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农牧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的动植物,大约在2亿年前澳大利亚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
如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吃桉树叶生活的小袋熊,以及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等。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原因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羊比人多”是澳大利亚的真实写照。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2.西班牙的甲地地处地中海沿岸,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为()
A. 以平原为主
B. 以高原为主
C. 以山地为主
D. 以丘陵为主
(2)关于甲地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月均温出现在6、7月
B. 降水季节变化小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降水集中在冬半年
(3)甲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
A. 蔬菜、瓜果成熟早,可供应反季节水果
B. 夏季高温多雨,生产成本低
C. 临近海洋,灌溉水源充足
D. 劳动力丰富且低廉
【答案】(1)C
(2)D
(3)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示地区的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而且等高线密集,说明这里的地形是以山地为主,故选C。
(2)由图可知,图中最高月气温在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大,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集中在冬半年,故选D。
(3)由图可知,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蔬菜、瓜果成熟得早,可供应反季节水果,与灌溉水源和劳动力无关,故选A。
【点评】(1)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
平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小,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3)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条件适合葡萄、木橄榄、无花果和柑桔的生长,夏季的高温为上述果品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冬季的多雨又为上述果品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形成典型的水果园艺业。
3.有“黑种入的故乡”之称的是()
A. 欧洲
B. 撤哈拉以南非洲
C. 大洋洲
D. 拉丁美洲【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黑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故答案为:B
【点评】撒哈拉以南非洲俗称"黑非洲",意为"黑种人的故乡",泛指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区域。
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海峡与欧洲相望,地形以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主要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性气候为主,南部好望角地区有部分地中海气候。
4.世界上独自占有一块大陆的国家是 ( )
A. 中国
B. 澳大利亚
C. 日本
D. 印度【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该国家位于南半球。
故答案为:B。
【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从温度带来看主要位于五带
中的热带和南温带,最大的河流是墨累—达令河。
澳大利亚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
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5.丹麦地处欧洲西北部, 气候温和湿润, 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仅30 米。最大城市哥本哈根面积仅97 平方千米, 相当于北京的1/164。从上个世纪70 年代起, 丹麦政府开始大力倡导自行车出行, 自行车逐渐取代汽车成为他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图是丹麦地图。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丹麦人能够以自行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城市规模较小
③降水较丰富
④白昼时间较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骑行在丹麦, 不时会与白色风车相遇, 它不仅是美妙的风景, 更是丹麦能源的重要来源。风能的特点是()
A. 能量稳定
B. 可再生
C. 能量集中
D. 储量小(3)丹麦政府大力提高自行车普及率、发展风力发电, 可以()
①减少石油消耗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促进制造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A
(2)B
(3)A
【解析】【分析】(1)丹麦人能够以自行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有利条件是是该国处于平原上,地势平坦,城市规模小,上下班之间或其他运行的距离很短,该地区降水均匀,与白昼时间长短无关,故答案为:A。
(2)风能是一种新型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该能源受天气变化影响大,能量不稳定,能量不集中,但储量大,故答案为:B。
(3)丹麦政府大力提高自行车普及率、发展风力发电, 可以减少对石油等矿产资源的消耗;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促进制造业发展无关,故答案为:A。
【点评】(1)丹麦是北欧五国之一,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并与之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部与德国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
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北约创始国和欧盟成员国之一。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
北海沿岸有着宽阔的沙滩,沙丘上长着丛丛灌木。
(2)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6.下图是“澳大利亚矿产和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是 ()
A.寒冷干燥的国家
B.农业落后的国家
C.人口稠密的国家
D.矿产丰富的国家
(2)澳大利亚的铁矿主要分布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3)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中心,呈 ()
A.封闭型的环状分布
B.南北对称分布
C.开口向西的半环状分布
D.东西对称分布
【答案】(1)D
(2)C
(3)C
【解析】【分析】(1)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
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
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故答案为:D。
(2)澳大利亚的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故答案为:C。
(3)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其气候分布特点是呈半环状分布;故答案为:C。
【点评】(1)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澳大利亚的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印度洋沿岸;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岸;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由于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亚也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澳大利亚气候呈现典型的“半环状”分布特征,最外环为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二环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内部为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非常干旱。
东南部和西南部有小部分地中海气候,此外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齐齐哈尔)南半球有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是()
A. 新西兰
B. 俄罗斯
C. 澳大利亚
D. 加拿大【答案】 C
【解析】【分析】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故选:C。
【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8.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
B. 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C.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发达
D. 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的原产地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除发展畜牧业外,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多已开垦为耕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非洲是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的原产地,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9.自然环境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与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四种动植物栖息繁衍与生长的自然环境相似点是( )
A. 平原、丘陵地区
B. 干旱、半干旱地区
C. 高原、盆地地区
D. 河流、湖泊密布地区
【答案】 B
【解析】【分析】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的骆驼所处的环境都是比较干旱的沙漠地区。
鸵鸟广泛地分布在非洲低降雨量的干燥地区;仙人掌是一种生长在沙漠中,非常耐干旱的植物,图中四种动植物的自然环境相似点是干旱或半干旱。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10.据图判断,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较湿润
B. ①牧羊带年降水量约500–1000mm
C. ②牧羊带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灌溉系统,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
D. 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气温适合一年四季露天放牧
【答案】 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气候较为湿润,A正确;图中①牧羊带的年降水量约200–500mm,B错;图中②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该牧羊带内有墨累河流经,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灌溉系统,该带以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C正确;图中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因此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气温适合一年四季露天放,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从温度带来看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最大的河流是墨累—达令河。
澳大利亚气候呈现典型的“半环状”分布特征,最外环为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二环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内部为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分布于大分水岭西侧的墨累-达令盆地。
11.下列国家中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是()
A. 法国
B. 巴西
C. 印度
D. 澳大利亚【答案】 D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国家中,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是澳大利亚,该国的矿产资源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区,便于出口到世界各地。
故答案为:D。
【点评】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印度洋沿岸;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岸;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澳大利亚的采矿业经营规模大,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率很高,而且非常注意环境保护。
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12.沙特拟投资5000亿美元修建“NEOM城”,该城位于沙特西北部贫瘠的沙漠区,毗邻红海和亚喀巴湾,靠近经由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贸易航线。
完成下面小题。
(1)沙特“NEOM城”修建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出口()
A. 木材
B. 稻米
C. 橡胶
D. 石油(2)"NEOM城"选址在图示区域的主要优势是()
A. 地形平坦开阔
B. 气候温暖湿润
C. 地理位置优越
D. 多贫瘠的沙漠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西亚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
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中东地区各国的财富主要来自于石油,因此沙特“NEOM城”修建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出口石油。
(2)根据材料,“NEOM城”位于沙特西北部贫瘠的沙漠区,毗邻红海和亚喀巴湾,靠近经由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贸易航线,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C正确。
图中“NEOM城”所在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地势起伏大,且该地属沙漠广布,气候干旱,ABD项不是该城的优势。
故答案为:(1)D;(2)C;
【点评】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它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和亚洲,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东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但中东水资源十分缺乏。
13.阿拉伯国家大多数居民信仰()
A. 犹太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佛教【答案】 C
【解析】【分析】解:犹太教主要信仰的人是犹太人,所以A错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所以B错误;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大部分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所以C正确;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中东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作为伊斯兰教第一圣地,每年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多达数百万。
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中东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14.中东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东联系了亚洲、欧洲和南美洲
B. “五海”中里海是内陆湖泊
C. 中东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D. 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中东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中东联系了亚洲、欧洲和非洲,故A不正确;“五海”中里海是内陆湖泊,正确;中东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故C不正确;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
1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国自然地理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濒临太平洋
B. 热带沙漠广布
C. 高原面积广大
D. 淡水资源很丰富
(2)关于两国人文地理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英语为通用语言
B. 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C. 有“咖啡王国”的美誉
D. 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巴西东临大西洋,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巴西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澳大利亚有广阔的热带沙漠气候;两国高原面积广大;澳大利亚大范围的地区气候干旱;故选:C。
(2)澳大利亚主要讲英语,巴西主要讲葡萄牙语;澳大利亚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巴西被称为“咖啡王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D叙述正确;故选:D。
【点评】(1)澳大利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西部高原面积广大,东部是山脉,中部以平原为主。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孙河流域。
(2)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海运便利;欧洲殖民者最先到达,历史悠久;工商业发达。
西北部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原因: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口居住。
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地处温带、亚热带,并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是最适于人们居住的地区。
有优良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
16.材料:2019年4月下旬的美国政府宣布,从5月2日起将不再向进口伊朗(西亚重要产油国)原油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给予制裁豁免,以期全面封堵伊朗原油出口。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伊朗石油主要分布在()
A. 波斯湾及其沿岸
B. 红海及其沿岸
C. 里海及其沿岸
D. 黑海及其得岸
(2)关于西亚人种、语言、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黑色人种,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B. 白色人种,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C. 白色人种,讲英语
D.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3)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导致西亚局势紧张,具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解决美伊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国际组织是()
A. 国际红十字会
B. 欧盟
C. 联合国
D.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答案】(1)A
(2)B
(3)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伊朗石油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选A。
(2)结合所学可知,西亚地区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主要通行阿拉伯语,故选B。
(3)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
国际组织。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故选C。
【点评】(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些大型油轮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中东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有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7.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
①五海三洲之地的战略位置②气候炎热,沙漠广布③争夺石油和水资源④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⑤宗教文化的差异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它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和亚洲,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东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但中东水资源十分缺乏。
也正是由于石油、领土、水资源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导致中东地区常年矛盾突出,十分不稳定。
18.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其中肯尼亚迅速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 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
B. 冶金业
C. 采矿业
D. 花卉业和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