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感悟意式风情小镇——浅析天津意式风情区人与空间的关系和基础服务设施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街串巷”感悟意式风情小镇——浅析天津意式风情区人与空间的关系和基础服务设施分布
发布时间:2022-08-31T06:47:11.449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2期1月作者:温志欣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温志欣
天津天咨拓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3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在大旅游思想的指导下,风景区迎来新一轮开发建设高潮。
本文拟以天津意式风情区为例,从空间形态、空间行为、尺度、颜色等方面来分析风景区内人与空间关系、基础设施配备、服务设施分布等内容。
同时,本文希望通过以上调研分析,发现景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力求有效提升风景区整体的服务水平与游览品质。
关键词:意式风情区人与空间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一、简洁大气、标志引领的入口空间
风景区的入口空间通常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形象性等特点,它是风景区空间序列的起点,当是入口也是出口时,还会构成参观序列的尾声。
意式风情区的西一出入口做为景区的主要出入口,很好的界定了景区的“内”与“外”,起到了“缓冲”作用。
在这一空间序列里,入口简洁大气的棕红色石雕造了景区入口空间的标志性(图1),吸引游客进入景区,上面刻有景区简易平面图,方便游客确定位置和方向,石雕下面种有大量的景观植物,美化、丰富了入口空间,这里也成为人们集体拍照合影的重要景点。
图1 入口标志性石雕
入口旁结合景区整体风貌设计了独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力求引起游客好奇、兴奋等情绪,吸引更多的人能走进景区。
同时,入口边还设计有快餐馆,快餐模式也符合游客的游览习惯,每到用餐时间餐馆会有大量的人流进出。
现代风景区因为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其辅助性功能空间也大为增加。
入口空间组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秩序和游客的心情,在人们对服务和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入口空间往往代表了景区的整体风貌。
所以这也要求景区对入口空间的打造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例如,可以摆放纸质的园区介绍手册,结合现代科技打造电子园区介绍设备,设置行李寄存点等服务,增派工作人员更好的为进出园区游客服务,注重入口空间的规模与景区规模相匹配,避免过分追求大而空旷、华而不实的现象。
二、亲切舒适、典雅厚重的街巷空间
意式风情区的街巷构成了景区的骨架,串联了景区。
街巷的两侧多为餐饮商业以及纪念品商铺(图2),这也使得街巷上的多数的人们处于流动状态,也有少部分人在街巷旁就餐、购物等。
街巷的尺度亲切适宜,有效的步行宽度一般不大于十米,地砖多采用青砖石板路,街巷的两旁设计了大量的景观小品,营造了热闹的商业气氛,垃圾桶的布置也方便了游客投掷垃圾,路灯一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夜间照明,另一方面上面挂有宣传标语,很好的展示传播了景区文化。
行走在街巷中,在两侧典雅厚重的意式建筑围绕下,让游客觉得尤为舒适。
图2 街巷边的纪念品商铺各餐饮与购物商家经营项目的趋同性会让游客觉得单调枯燥,缺乏创新性、选择性和独特性。
同时,巨大的商业价值也让街巷变的尤为充实,缺少了缓冲休息空间。
三、开放广阔、清新亮丽的广场空间意式风情区的两个广场构成了景区的核心空间。
广场空间开放广阔,广场中央的主题景观雕塑在鲜花植物的簇拥下显得清新亮丽、恢弘大气(图2)。
众多的游客在广场中停足拍照,享受美景。
广场的四周均匀的布置了条凳,供游客休息。
广场的街角建有天津工业展览馆和购物社区23号等重要建筑,这些建筑位置醒目,主题突出,意在弘扬天津和景区的传统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
核心广场空间应该加强景观效果以及文化氛围的营造,对车辆的组织应遵循安全便捷的原则,更好地解决景观与城市交通相融的问题。
图2 广场中央的主题景观雕塑四、怡然自得、丰富宜人的趣味空间意式风情区里散落着少量的趣味空间,丰富了游客的观感体验。
结合休息区有一些文人画匠在为游客作画,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
一些转角街角空间布局了休闲小广场,布置花架凉棚,开放了街角视野的同时也方便游客休息。
周边也有一些商家售卖小吃、零食、甜品、饮料等,方便了游客。
五、结语
意式风情区作为天津特色景区,一方面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放松休闲,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悠久浓厚的天津文化。
希望通过以上对景区内人与空间关系、基础设施配备、服务设施分布等内容的调研分析及建议,能为建设美丽景区、和谐景区、特色景区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邹骅.风景名胜区入口规划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2]王保淳.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与服务设施规模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杨凤影.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
[4]海鹏.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景区商业街设计探讨[D].河南大学,2013. 图片来源:
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作者简介:
姓名:温志欣
出生年:1990年03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省市):河北省迁安市学历:大学本科
现有职称:建筑师
主要从事工作: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