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6月中旬刊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合作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特殊的“合作”关系里,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则具有主动性。
教师要进行良性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内容设计贴合学生实际情况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计划,学生则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有80%来自于课堂教学。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了当前所有教师一致追求的目标。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教学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首要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某一门课程并不是因为他不擅长这门学科,反而是因为他不喜欢教这门课程的老师。
相应的,一些学生本来觉得理科艰涩难懂,但却以为喜欢某位教师反而特别愿意学习这门课程,且学习成绩也不错。
[1]例子中的部分学生喜欢教授某门课程的老师,是因为教师身上具有某些闪光点,或平易近人、或谦虚、或关心、爱护学生。
因此,物理教师首先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这是进行教学的第一步。
要了解学生,从他们的生活情况着手了解现阶段学生出现这种学习效果的原因,并尝试与学生沟通,进行心灵对话,走进他们的内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让学生从心底喜欢老师。
对于学习成绩暂时处于中下游的学生要宽容,并给与鼓励,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给予适当引导,当这些学生取的了可喜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豪感。
同时不能放任学生的一些坏习惯,比如上课吵闹影响其他人,针对这类型学生,要严格。
此外,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爱戴。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理科科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讲课费劲,学生听课更费劲。
究其原因,在于教师使用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或与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脱节,或未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因此,教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内容与学习计划。
有针对性突出重难点,并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比如,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乏一些教学实验,以往教师都会苦口婆心边做边给学生讲解,学生也认真听了,教师自以为教学很辛苦了、很卖力了,但实际收到的成效却不甚理想。
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虽然学生努力听讲了,但有些知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思考得来的话效果更好。
[2]所以,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师生共同合作操作实验,或者学生分组合作操作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并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表扬操作正确、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喜悦感,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可以将教学过程由枯燥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想学”。
学习态度的转变对学习效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实验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分组教学等等,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等。
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能够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变为简单易懂、直观形象的知识,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
比如在讲解“影响浮力的因素”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自然现象受到浮力的影响?并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找到的生活例子较多。
轻松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在无形中提高了。
[3]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其实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改变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此外,教师多了解、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赏识学生。
如此,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薛莲.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提高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1:16.
[2]黄华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5,02:47.
[3]桑明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分析[J].学周刊,2015,03:43.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冯全霞
(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上海200010)
【摘要】物理课程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学好物理知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
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谈几点教学体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2-01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
这种教育思想旨在优化学生、优化教师、优化课堂。
目前,生本教育理念已在全国200多所学校、多个学科展开,充分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1.生本教育的实施背景
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包括小组合作、探讨等多种形式。
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追求学业水平提升、追求每个学生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
这种教育理念本应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广泛开展,受到学生欢迎。
但是我们却发现,之前由于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不重视,家长不关心。
导致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地理知识脱节,学习困难。
为此,沈阳市在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中加入地理测试,由此带来学生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家长的认可,这反而为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实施带来了新契机。
2.生本教育的课堂实施
优化学习方式,创建生本课堂,增强生本课堂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养,才能体现教学真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优化学生学习、优化教师教学、优化地理课堂的教学实施方式。
2.1优化学生学习,提升学科质量
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一定地理方法的阶段。
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中,优化学生的倾听、读图、交流。
从而提升课堂的内生性质量与学科性质量。
(1)阶梯式分解倾听:即盯着听,要点听,持续听。
观察学生状态,在学生有困惑时,教师能主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走出困境。
引导学生找到知识中的关键点,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2)阶梯式分解读图:高质量的地理学习是会读图。
生本课堂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地理课堂实施
孙语桐
(沈阳市浑南区第二初级中学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在教学中运用“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方法,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在沈阳市,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地理课堂实施并不普遍,本文对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
实施提出了具体方法和可行性建议,旨在推广生本教育,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2-02
科学·自然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172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