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汉源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源二中高二上期半期考试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订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②这种变化减少了婚礼的可观性与乐趣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应该应时而变④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消极的影响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就必( )
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③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④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莫言认为,如果要不断的写乡土就要对乡土的变化了如指掌,深入了解乡土的气息,对乡土发生的变化非常的清楚,然后才可能持续不断地写。

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④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①③
5、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立志塑造文化品牌。

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经济与文化发展是同步的②文化独特性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13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于7月19日至8月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进行。

在世锦赛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西班牙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西班牙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西班牙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2013年9月27日,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儒学研究专家参加。

这一盛会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了解中国架起一座桥梁。

开展这一盛会有利于( )
①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②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进而实现统一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借鉴、交流与融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8、印度佛教自从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于中华文化儒家、道家并存的格局;宋元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这一史诗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的喜爱,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

这说明( )
①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主要源头
③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创作能够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0、影像的数字化使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

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这说明( )
A.新传媒已取代旧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教育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日渐重要 11.齐白石的一位朋友曾给他写信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
①艺术创作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艺术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中华老字号全聚德和德国碧洛德葡萄酒有限公司曾联合举办“吃全聚德烤鸭,品碧洛德美酒”的美食配美酒活动,活动在传承全聚德饮食文化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更时尚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品位,取得了良好效益。

这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能推动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②对外来文化应坚持“拿来主义”
③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④要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

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4、湖南卫视在2013年重磅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再次掀起收视狂潮。

不仅节目的主题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网友们追捧的偶像。

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且享用文化②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③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充分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④立足实际,反映人们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要做到(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③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

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17、孔子崇尚“述而不作”的原则,他的弟子将其主要言论集结编纂成《论语》,从而将孔子的思想形成文字。

如果不是他的弟子的努力,孔子的思想就可能因为缺少文本而不易广泛传播和发扬,这
说明( )
A.孔子的言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会消亡
C.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D.儒家思想应该全盘继承
18、“如果我们还不节约每一滴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像这样的公益广告最能唤起人们内心的公德意识和行动信心。

优秀的公益广告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了文化塑造人生,这主要表现为()
①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我们必须( )
①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③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抗侵蚀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

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
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统一,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2012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
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

这体现了()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
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浙江精神”。

如“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五千精神”和“既能做老板,又能睡地板”的“两板”精神。

浙江精神体现了________民族精神( )
①团结统一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自强不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2012年8月15日,中国保钓人士冲破日本军警的重重阻拦,登上钓鱼岛并插上了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此举大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体现( )
①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③中
华民族在生死存亡时刻保持团结统一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4、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又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四届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

《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

这表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批判继承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

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才能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每一个中国人也才有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向深入,在做好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2012年9月是全国第九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地的民族精神教育异彩纷呈。

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
26.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

为了纪念他,
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端午节节俗内涵丰富多彩,粽子包含人们的端午节爱国情怀,赛龙舟体现团结一致、勇于进取的精神,挂艾叶香蒲、佩香囊等体现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意识。

端午节蕴涵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丰富内涵是我国巨大的精神财富,既有政治性、社会性,也有文化性。

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8
分)
(2)结合材料及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10分)
27、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石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集市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关键内容;塑造中华文化的精神风貌,又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文化创新的能力。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们所要的文化自觉必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文化,而不是任何一种与传统彻底断裂的文化。

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文化机制的创新,保持高度开放包容的心胸,善于发现异国文化的长处,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善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回答,建设文化强国为什么要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提高文化创新能力?(12分)
28、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
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

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山东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