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善盟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7七下·泰兴期中) 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亡羊补牢,________。

(2)兼听则明,________。

(3) ________,水波不兴。

(4) ________,可笑不自量。

(5) ________,更造崩山之音。

(6)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来表现宁静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阅读 (共1题;共9分)
2. (9分) (2017七下·新疆期中) 阅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木兰诗》选自________(代)________编的《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________一首乐府民歌。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愿为市鞍马________ ②旦辞爷娘去________
③问女何所忆________ ④著我旧时裳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
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3.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②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

①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
③虽乘奔御风:④属引凄异: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
文章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4)
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5)
我国在三峡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请你结合文章说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理由,并写出印证理由的原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4. (16分)(2018·荆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堂语文课
①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

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儿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
②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甘可想而知。

③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

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

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

④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

他要讲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即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文字的美感与魅力。

⑤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

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

⑥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

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来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

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

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

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覺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

⑦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

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

⑧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的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

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一趟。

⑨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衣服,只是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

9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

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

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

⑩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

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

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

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
⑪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

⑫但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

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

(作者:曾颖,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

平时的课:________。

最后一课:________。

(2)下面两个句子特别有趣味,请选择一句简要赏析。

①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

②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

(3)如果对第⑨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

①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________。

②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5)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

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________。

5.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李丹崖
①他的确是个命途多舛的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也就算了,但是,两岁那年,他又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

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上了小学,这时候,家里的生活就更加困难。

他经常饿着肚子上学,沿途的酒馆里飘来浓浓的饭菜的香味,馋得他一个劲儿地咽口水。

实在饿极了,只得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茶馆门前的残茶筛里偷偷抓了几把泡过的茶叶充饥。

②13岁那年,为了缓解家庭压力,他终止了学业,参军到了部队做了一名通讯员,每天跟随一个司令员,负责给司令打扫卫生,牵马。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司令员被安排到了济南四里烈士纪念塔筹建处工作,因工作需要,这个筹建处集合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在这些美术人才的耳rǔ__目rǎn__下,他一下子迷上了油画。

③为了练习绘画,他到处找纸张,他的第一张油画是在自己的床单上完成的。

他画的是一张斯大林肖像,完成油画的那一晚,他欣喜若狂到辗转难眠,从自己的这幅画里,他仿佛看到自己生命的图景,那图景是那样的光明。

19岁那年,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他的艺术生命从此开始,风生水起。

④然而,他的事业之树刚刚萌芽,就被一场严霜被抹煞了。

因为,文化大革命来了,他被凶残的造反派剁碎了脚骨,挑断了右手手筋,而且还被押着到处游行。

在这场劫难当中,他受尽了非人的待遇,后来,他还被关进了监狱,一关就是5年!
⑤经历了“ (1) ”,陡现“ (2) ”,没想到突然又来了个“ (3) ”,许多人都认为他一定要崩溃。

然而,在这5年当中,他没有抱怨命运待他的不公,而是把监狱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座“高等学府”,为此,没有一刻停止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没有毛笔,他就用筷子练习作画,由于他的手筋被挑断了,一开始,他连筷子也抓不住,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向命运屈服,每天坚持练习,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才渐渐恢复了自己的绘画能力。

⑥回忆起这段岁月,他眉飞色舞地说,这里是十八层地狱,但是,也是锻炼汉子的最高学府,我就是从那里来的!是的,正是这位从十八层地狱当中走出来的汉子,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非常出色的知名画家!没错,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
⑦成名之后的韩美林,又开始了另外一场战争,那就是与病魔的周旋,他曾患有糖尿病,还因劳累型心肌梗死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但是,每一次,他都是胜者!
⑧提及他的艰难处境,许多人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人们都说,换作其他人,早就被拖垮了,甚至是因崩溃而轻生了。

对于这些,韩美林这样说:“世界美好也在于有丑的东西,人家折磨你,你再想不开,你再想不开,这不是和别人一起折磨你自己吗?我看不如奋发向前的好,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


⑨是啊,前面有鲜花,也有荆棘。

这鲜花,并不是开在普通的土壤上,而是开在韩美林的心灵深处,这鲜花所散发出的倔强芬芳,足以让他忽略一切泥泞和荆棘,始终占据坚强人生的领奖台上!
⑩冯骥才曾经这样评价早年的韩美林:“当韩美林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无数贪婪的手把他两兜掏了个精光。

”我想,那时候的韩美林一定想:感谢上帝,轻装简从以后,可以让我跑得更快!
(1)
在第②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耳rǔ目rǎn____________
(2)
请在第⑤段横线上选填词语,并说说选填的理由。

A.山穷水尽 B.山环水绕 C.山清水秀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3)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描写手法,形象传神地表现了韩美林先生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
请为本文选一个标题,并谈谈你的理由。

A.前面有荆棘,不全是鲜花 B.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
(5)
从本文看,对于艺术大师韩美林成功原因的探究,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诸多艰难处境的磨砺
B . 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C . 极好的艺术天赋
D . 良好的机遇。

(6)
请用80字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阅读感受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6. (9分)(2012·玉溪) 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玉溪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许许多多的学生从中受益,某报记者深入一所乡镇中学采访该校营养餐实施情况,校长针对记者提出的三个问题作了以下介绍:
学校印制了营养餐餐票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住校生凭票在学校食堂每天吃一餐营养餐,走读生凭票每天在学校食堂领取一袋牛奶、一个鸡蛋。

为确保营养餐质量,我校在搞好食堂卫生的同时。

要求食堂严把进货关,专人负责验货。

并每天做好记录,提前一周制定菜谱,荤素合理搭配。

自营养餐实施以来,我校872名学生全部从中受益,这一举措,既改善了学生的营养状况,又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请结合以上介绍,用问句形式写出记者向校长提出的三个问题。

六、作文 (共1题;共1分)
7. (1分) (2017七上·丰城期中) 请以“我在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③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语言流畅,情感真切。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1-2、
1-3、
1-4、
1-5、
1-6、
二、对比阅读 (共1题;共9分)
2-1、
2-2、
2-3、
2-4、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3-1、
3-2、
3-3、
3-4、
3-5、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4-1、
4-2、
4-3、
4-4、
4-5、
5-1、
5-2、
5-3、
5-4、
5-5、
5-6、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6-1、
六、作文 (共1题;共1分)
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