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设计专业“双创”型实践教学构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美术设计专业“双创”型实践教学构建研究
王令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6)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简称双创)的艺术设计人才是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应设置专业性的实践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并且树立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才为核心教学目标,从而提高美术与艺术专业在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构建,实现我国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文主要从美术专业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价值取向作为出发点,针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素展开分析,希望对今后美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美术设计;创新创业;教学研究
一、美术设计创新创业教学价值取向
(一)职业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只是针对文科类,艺术类也逐渐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大部分学校设置艺术类课程,更有专业艺术生,这对美术与艺术专业的发展有了很大帮助。
职业教育中对艺术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需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提高美术学生的眼界,科学合理地安排创新创业型职业培训,使学生毕业后快速实现职业技能对接。
(二)全程化价值取向
全程化价值取向主要是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的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让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全程系统化学习知识,并且要求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生涯。
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创新实践培训和培训内容,积累专业课程。
一步一步积累业务实践能力,完成从定量变化到定性变化的飞跃。
(三)课程价值取向
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美术理论知识体系,这便是课程价值取向的主要目的。
在构建体系过程中,需要将知识点细分化,将知识点与实践内容完善,保证教学过程中的秩序,实践教学独立的教学体系,它不是对理论教学知识的补充和验证,它需要独立、专业的思维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而最终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美术设计创新创业教学构建原则
我国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专业型人才,针对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我国院校多次借鉴国外高校的专业经验,帮助我国美术专业设计的学生取得进步。
在建立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目的地和核心地位
也就是说,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目的和核心地位,主要考虑到提高学生的综合需求和能力发展,加强实践教学。
根据艺术设计的实际需要,努力开展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新技术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应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转变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美术知识,以便更好地吸收美术学科元素。
(二)开放的原则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校应采取开放性原则,来满足社会对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学习更前沿的美术知识,开阔视野,加强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比例,加快实践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整体的原则
整体原则是将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整体,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结合美术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计划,并且将教师的教学形式,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要素融入到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中,让整个体系可以更高效的运转,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创新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目标,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技能,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求为内容选择,分析相关知识要素。
以及技能要素,将课程内容纵向和横向整合,认真处理理论、实践和知识。
(四)全程化质量控制原则
我们在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需要以全程化质量控制为原则,全面管理实践教学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且落实质量监控部门,其部门主要职责是监控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还有美术专业课程安排,以及师生专业培训计划安排,并且需要细分教师的工作职责,从而更好地确保创新实践教学的全程化,主要是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
三、美术设计创新创业教学构建要素分析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培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复合型教育体系。
学校在校园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并且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让实践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举办,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目标体系构建
我们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需要确认创新为整个活动体系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的构建,从而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创新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
不过,学校在构建体系中需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学生
下转第260页
作者简介:王令娟(1977.9-),女,洛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与绘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结合民族学生的具体特点极其实训厂房的设备,初步完成了对服装衣车的了解、穿针引线、简单车缝的车法及项目教学的初稿。
2、服装教师下企业定岗实习完成
根据双师教师的培养的需要,我校两名服装老师分别下企业进行了顶岗实习,增强了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服装实训厂房初步完善
由于教学的需要我校已经规划建设了服装实训厂房,各种配套设施完善齐全,为今后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教学途径。
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果:
学校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下的“双导师型”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针对学校服装教师队伍的特点,开展调查分析,并通过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做出了具体的“双导师型”教学队伍的培养计划。
四、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试点工作实行多元投入体制。
设置专项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学徒培养,学校充分利用国家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并从办学收益中提取相应比例用于试点工作。
五、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问题
认真总结前阶段的研究及工作,组织成员切实做好课题的后阶段研究。
课题研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组员的“协同作战”。
要对各组员进行定期培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课题组将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提升研究水平,提高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凸现课题研究的价值。
在今后的课题实验中,要组织教师多学习、多研讨、多交流,提高认识。
定期举办课题研讨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研讨,对分工负责的工作进一步明确,并提出相应的要求,通过沟通、集思广益、相互促进从而使今后的工作能顺利进展。
(二)展望
要求各组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对各自经验和心得及时书写成文,积极投稿,以使本课题的研究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继续课题研究开创 “校企互动”合作的新模式,探索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实践方法、技能方法。
努力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需求,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当然要做到这些,我们还要争取到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 2019(08):34.
[2]服装专业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8 (20):171-172.
[3]浅谈服装专业辅助设计教学现状与趋势[J].才智,2018 (22):21.
[4]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课程 教育研究,2016(17):225-226.
(责任编辑:付晓琳)
上接第258页
角度出发,培养他们的美术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二)内容体系的构建
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是指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阶段、教学目标等教学环节,对美术知识的要点的整合,有规律性的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针对美术与艺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范,根据社会对艺术学生创新的要求。
构建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框架,应遵循"创新、创业、务实、渐进、融合"的原则,以专业能力为中心,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协调理论知识学习与创新实践技能学习。
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在教学的每个具体环节,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从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素质方面等入手,抓住核心矛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以螺旋式结构稳步发展,以确保基础扎实。
(三)保障体系的构建
学校主要将教学环节、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相结合,构建创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构建体系的完整性。
我们在制定教学体系目标时,需要结合校园的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并且需加强对校园秩序的管理。
我们主要以双师型为体系构建的核心,将教师队伍建设更加完善,提高教师的美术专业性技能,并结合创新型体系构建的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创新实践教学的要求,坚持"引进内部培训"的原则,让学校的美术专业教师可以增加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步。
与此同时,学校应引进一批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授课培训,使其创新教学模式并入课堂,创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强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实践教学技能。
(四)监控系统的构建
创新的实践教学监控系统是基于学校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旨在全面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同时对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评价和监控的作用。
实践教学监控系统应以培养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全面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外来因素,确保教学体系的构建完善。
在整个监控系统的构建中,需制定考核制度,定期进行评估考核,来完善监控指标。
其中学校整体对宏观的实践教学目标,以及学校制度进行监督,确保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学校各班级的班主任则负责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管理等进行监督。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是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专业培训的创新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上,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特点,已成为当前高校美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点研究和解决问题。
因此,上述关于美术与艺术创新创业教学价值取向、构建原则及构建要素的探讨希望对今后教学有帮助。
(责任编辑:付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