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8值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8值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梁建国;梁发汤;刘立民;王祖峰
【期刊名称】《医学诊断》
【年(卷),期】2014(004)004
【摘要】目的:检测烧伤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IL-8值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研究其在烧伤后的变化规律,探讨烧伤后检测IL-8值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烧伤患者86例,按照烧伤总体表面积不同分为三组,分别收集烧伤后1、3、7、14、21天患者的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8的值,与45例健康献血人员血清IL-8值对照比较。

结果:(1) 与对照组相比,I组、II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8值在烧伤后1、3、7天时均显著增高(P < 0.01),I组烧伤患者血清IL-8值在14、21天下降,而II组患者血清IL-8值在14、21天仍维持高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P < 0.01)。

(2) I组烧伤患者血清IL-8值在烧伤后3天达峰值,其后均不同程度下降,II组烧伤患者血清IL-8值在伤后14天又有一个峰值。

(3) 随着烧伤患者病情的变化,烧伤患者血清IL-8值发生不同的变化趋势。

结论:烧伤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IL-8值明显升高。

炎症因子IL-8值在烧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同体表烧伤面积、病情变化及烧伤愈合程度等多种情况有关,在病情分级的基础上早期联合监测烧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8值的变化,对判断烧伤病情的严重程度、协助指导烧伤的治疗、评估烧伤病情的转归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帮助价值。

【总页数】5页(P44-48)
【作者】梁建国;梁发汤;刘立民;王祖峰
【作者单位】[1]山西省广灵县人民医院烧伤科,广灵;;[1]山西省广灵县人民医院烧伤科,广灵;;[2]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与生物科学学院,苏州;;[2]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与生物科学学院,苏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烧伤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值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J], 梁建国;梁法汤;刘立民;王祖峰
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张萍;顾仁骏;张帆
3.血清呼吸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陈霞; 杨磊; 王丽; 张平英
4.烧伤后白介素2与白介素2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及人参茎叶皂甙的调节作用 [J], 梁华平;王正国;田丰群;耿波;陈荣德
5.烧伤后血清幽门螺旋菌抗体滴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田晓莹;陈玉林;张洪富;沈广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