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能力提高的工作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能力提高的工作措施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当前深化
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焦点。

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推进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在建设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湛的师资
队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
1、法制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
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我校组织的新课程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
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书目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
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将继续开展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第
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教
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用“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常规落实到位。

1、落实中层领导包学科制度。

为了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领导成员的管一条线、抓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
管理责任。

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对所包的学科教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将管
理情况向学校行政会报告。

2、落实教学常规。

我们按照新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开齐科目,开足课时。

要求教师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上课及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或减少授课时数,
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

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效
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知识辅导,质量检测等基本环节,都向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案。

学校定
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逐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达到科
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落实评优激励机制。

我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评优激励机制,每个学期定期开
展教学评优、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
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
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创设高效课堂,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是认真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骨干引领的作用。

课改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要把学生学
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努力探索和开拓“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新思路,逐步建立各学科的教学新模式。

各位教
师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切实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和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
学方式,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定期组织
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通过说课、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水平;创建师
徒结对机制,给新进教师和教学能力相对差的教师指派骨干教师进行带教,主要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法应用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课堂教学活动。

学校要依据课程改革要求,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层层开展“五课”活动,即: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改课活动,精心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大比
武活动;狠抓集体备课,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和要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切实提高我们每位
教师能力和水平。

加强“常态课”教学质量的监控,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由校长室、
教学处、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联合听课、评课小组,对所有教师的“常态课”进行跟踪,
通过听课、评课,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加以针对性的总结指导,
对照“高效课堂”总体要求,努力构建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课堂教学新形态,促进课堂教学
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是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我校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还建起了多媒体教室。

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从实效出发,让已有的教学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禁止设备闲置与浪费现象的发生,反对形式主义,在实践中提高现代技术使用的水平和效果,以教学的信息技术化来带动
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兴富、刘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4
[2].王宪平,《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