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PY
6
细胞坏死(necrosis):
定义:指是细胞受到外界强 烈理化或生物等因素作用, 而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 过程。 表现: 1.为细胞 胀大; 2.细胞膜破裂,内容物外溢; 3.核变化较慢,DNA降解不 充分; 4. 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ZPY
7
细胞癌变
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裂,而变成
细胞癌变
与基因的关 受突变基因 受基因控制 受基因控制 系 控制 影响因素 由遗传机制 理化、生物 受各种不利 决定的程序 以及病毒等 因素影响 性调控 致癌因子
对机体的影 对机体无害 对机体有害 对机体有害 响
ZPY
9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项目
细胞膜 染色质 细胞器 细胞体积
细胞凋亡
保持完整,一直到形成凋 亡小体 凝集在核膜下,呈半月状 无明显变化 固缩变小 有,被邻近细胞或巨噬细 胞吞噬 受基因控制 DNA电泳呈梯状分布 (180~200bp 的倍数)
24
ZPY
凋亡信号转导
ZPY
25
一、死亡受体通路
是指细胞膜表面的某些蛋白质能与携带凋亡信号的专
一性配基结合,并迅速将凋亡信号转导至细胞内而诱 导细胞凋亡。
ZPY
26
死亡受体通路
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发生寡聚化或构型改变,并
与连接分子的DD相互结合,使凋亡信号得以进一步传 递。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发生寡聚化或构型改变, 并与连接分子的DD相互结合,使凋亡信号得以进一步 传递。死亡受体与连接分子结合后导致细胞内半胱氨 酸蛋白酶原(procaspase )募集,进而形成死亡诱导 信号复合体(death inducing signaling complex DISC)。细胞内caspase-8和caspase-10在 DISC中通过 自身的剪接作用被激活,进而使caspase-3和caspase-7 被激活,而caspase-3又可激活caspase-6,如此启动了 caspase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Ashkenazi 等,1998 ; Creagh 等, 2003 )。
调控的凋亡基因在接受死亡信号后,开始按预定程序启动,
并合成执行凋亡所需的各种酶类和相关物质。目前在哺乳 动物中已鉴定出至少15种Bcl-2促进和抑制细胞凋亡蛋白。 促进细胞凋亡的:Bax、Bak、BokBcl-xS、Bag、Bid、Hrk、 BNIP3、Biml\EGL、Blk和Bad; 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Bcl-xL、Bcl-w、Mcl-1、Bfl-1、 Brg-1和A1。 双向调控基因:c-myc,bclx 促进和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家族成员可以与线粒体结合抑 制其释放细胞色素C,发挥抗细胞凋亡作用。 研究表明:当Bcl-2/ Bax> Bax/ Bax时,细胞趋于活,当 Bcl-2/ Bax<Bax/ Bax,细胞趋于凋亡。
有研究结果发现,在凋亡细胞线粒体上存在另一种离
子通道,这可能解释了某些细胞的细胞色素C在凋亡 早期释放,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未发生变化的现 象。
了不受有机物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
癌细胞的一些主要特征: 1 无限增殖 2 接触抑制现象丧失 3 癌细胞间粘着性减弱 4 易于被凝集素凝集 5 粘壁性下降 6 细胞骨架结构紊乱 7 产生新的膜抗原 8 对生长因子需要量降低
ZPY
8
项目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DR是一类跨膜蛋白,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
超家族成员。 DR 有: TNFR -1(CD120a,P55)、 Fas (CD98 、 Apo-1)、 DR3 ( Apo-3、 WSL-1、 TRAMP、 LARD )、 DR4 ( TRAIL-R1)和DR5 ( Apo-2、 TRAIL-R2 )。前3 种受体相应的配体分别为 TNF 、 FasL ( CD95L)和Apo-3L ( DR3L ),后两种均为 Apo-2L( TRAIL );
ZPY
5
细胞衰老(cell aging)
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
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 过程。
细胞的生命历程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生长、成熟、
衰老和死亡几个阶段。衰老死亡的细胞被机体的免疫 系统清除,同时新生的细胞也不断从相应的组织器官 生成,以弥补衰老死亡的细胞。
ZPY
31
可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的3种因素:线粒
体内钙离子超载、自由基对线粒体膜的氧化性损伤和 产生的能量水平下降。
ZPY
32
二、线粒体通路
细胞色素C 进入细胞质后,在 ATP 或 d ATP 的共同作
用下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 I(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 Apaf-1)羧基端的 WD-40重复序列 结合形成多聚复合物。多聚复合物通过 Apaf-1氨基末 端的caspase募集区(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ARD)募集细胞质中的caspase-9前体,并使 其剪切活化,进一步激活效应caspase-7和caspase-3 , 启 动 caspase级 联 反 应,最 终 引 发 细 胞 凋 亡 ( Twiddy 等,2004 )。
ZPY
15
细胞凋亡的过程
ZPY
16
1.凋亡信号转导
当细胞内外的凋亡诱导因素(激素、生长因子、理化
因素、免疫、微生物等)与作用的细胞死亡受体结合 后,细胞产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并形成与凋亡有关的 启动信号(死亡信号):Ca2+、Camp、神经酰胺。
ZPY
17
2.凋亡基因激活,表达相关酶类 和其他物质
18
ZPY
3.凋亡的执行
被激活的凋亡基因表达出的一组细胞凋亡执行者——
凋亡蛋白酶被激活(至少有13个成员)——使细胞的 结构全面解体。 例如:核酸内切酶——执行染色质DNA切割,彻底破 坏细胞的生物命令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ZPY
19
4.出现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 (由细胞膜内侧转向膜外侧), 膜反折包裹胞内物(染色质断裂 成片段),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
用以结合它们的相关配体。胞质区由一同源氨基酸残 基组成,有蛋白质水解功能,称为“死亡区域” (death domain, DD )。
死亡效应区域:连接分子除具有和凋亡受体胞质区相
类似的“死亡区域”外,还具有“死亡效应区域” (death effector domain,DED)。
ZPY
29
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
27
ZPY
死亡受体:
目前发现8中死亡受体,其中TNF受体1和Fas均通过其
配体而被激活起作用。Fas和TNF-α可以活化死亡复合 体,然后由死亡复合体激活一系列的上游细胞凋亡执 行者——凋亡蛋白酶,再由他激活下游的细胞凋亡执 行者——凋亡蛋白酶来执行促使细胞凋亡的作用。
ZPY
28
死亡区域:DR细胞外部含有一段富含半胱氨酸的区域,
⑤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因为内源性蛋白酶被激活; ⑥在胸腺细胞,凋亡发生在G0 期;
⑦前进光散射减少和直角散射不变(HL-60细胞)或增加
(胸腺细胞)。
ZPY
11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1.细胞质:内质网肿胀、积液
形成液泡;
2.细胞核:染色质逐渐凝集
成新月状,且嗜碱性增强, 最终细胞核裂解为由核膜包 裹的碎片;
(Hengartner等,1994)。 CED-3是一种蛋白酶,激活的CED-3可以水解靶蛋白从而使细 胞凋亡。 抑制细胞凋亡机制: ①直接与CED-3结合,抑制CED-3的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凋亡; ②结合CED-4,使CED-4和CED-3复合物处于无活性状态, 从而抑制细胞凋亡(Cecconi等,1998)。凋亡信号会引起CED9从上述复合物上解离下来,激活CED-3并最终引发细胞凋亡 ( Nicholson等,1995)。 与秀丽新小杆线虫相比,哺乳动物的凋亡有一整套的基因家族; 其中 caspases与CED-3同源,Apaf-1与CED-4同源,Bcl-2与 CED-9的结构和功能相似(Ashkenazi等,1998 )。
信号通过相应的信号传导通路传到细胞内并激活靶分子而 产生细胞效应,引发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发生 紊乱会导致发育不正常或发生疾病。
ZPY
3
相关概念
4
相关概念
1.细胞程序性死亡(PCD): 是个发育学概念,描述在 一个多细胞生物体中某些 细胞死亡是个体发育中的 一个预定的,并受到严格 程序控制的正常组成部分。 2.细胞凋亡(apoptosis): 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 内在遗传机制控制的细胞 自主性有序死亡。
①直接抗氧化 ②抑制线粒体释放促凋亡的蛋白质 ③抑制促凋亡的Bax、Bak细胞毒作用 ④抑制Cascades激活 ⑤维持细胞钙稳态,抑制Ca2+/Mg2+依赖的核酸内切酶
对DNA链的降解。
ZPY
23
细胞凋亡的基本机制
促进凋亡的CED-3 、 CED-4和抑制凋亡的CED-9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ZPY
• 研究背景
• 相关概念 •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2
研究背景
细胞凋亡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基本生命现象,是多细
胞生物调控生物体的发育、细胞更新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 一种重要机制。
在体内,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进行受到精确调控,各种凋亡
ZPY
20
5.凋亡小体消失
凋亡小体被邻近的细胞或巨噬细胞识别吞食消化。该
过程一般较快,从凋亡开始到凋亡小体形成不过几分 钟时间,整个凋亡过程大约持续几个小时。
从细胞凋亡的过程看,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由基因决
定的细胞程序化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
ZPY
21
ZPY
22
抑制凋亡基因bcl-2抗凋亡机制:
细胞坏死
被损 呈絮状 肿胀、内质网崩解 肿胀变大 无,细胞自溶,残余碎片 被巨噬细胞吞噬 被动进行 DNA碎片、无序
凋亡小体
调节过程 电泳
ZPY
10
细胞凋亡的特征:
①由于细胞核酸内切酶激活,使DNA特征性荧光染色减少; ②细胞质膜完整; ③线粒体仍有跨膜电位;
④保留了AIP依赖的溶酶体质子泵;
ZPY
33
二、线粒体通路
然而,也有研究结果表明,细胞色素 C 在线粒体膜通
透性转运孔开放前就已经释放出来(Ly等,2003; Waterhouse 等, 2002 ),这说明细胞色素C从线粒 体的释放过程,不仅依赖于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 孔机制,还存在其它释放机制。
ZPY
34
二、线粒体通路
3.细胞膜:细胞结点不再连
接,细胞膜因为变得更活跃 而发生内陷;这些变化都将 导致细胞裂解为由细胞膜包 裹细胞内容物的凋亡小体。
ZPY
12
细胞凋亡生物化学变化
1)DNA的片段化 细胞染色体的DNA降解,所产生的不同长度的DNA片
段约为180-200bp的整倍数,而这正好是缠绕组蛋白寡 聚体的长度,提示染色体DNA恰好是在核小体与核小 体的连接部位被切断,产生不同长度的寡聚核小体片 段,实验证明,这种DNA的有控降解是一种内源性核 酸内切酶作用的结果,该酶在核小体连接部位切断染 色体DNA,这种降解表现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就呈现 特异的梯状Ladder图谱,而坏死呈弥漫的连续图谱。
ZPY
13
细胞凋亡电泳图
ZPY
超声波碎裂细胞电泳图
14
细胞凋亡生物化学变化
2) 大分子合成 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不仅仅是DNA的有控降解,在细
胞凋亡的过程中往往还有新的基因的表达和某些生物 大分子的合成作为调控因子。如TFAR-19是在细胞凋 亡时高表达一种分子;在糖皮质激素诱导鼠胸腺细胞 凋亡过程中,加入RNA合成抑制剂或蛋白质合成抑制 剂即能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ZPY
30
二、线粒体通路
线粒体通路主要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的开放有关。
研究结果发现,各种促凋亡刺激,如氧化作用、细胞 毒性药物刺激、热刺激和电离辐射等,均可引起线粒 体膜通透性转运孔的结构发生变化而开放,进而使线 粒体膜的通透性增加(Godbole 等,2003 ),最终导 致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 AIF)等蛋白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 (Duchen 等,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