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诗词歌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经典诗词歌赋
第一篇:中华经典诗词歌赋
《古今贤文·劝学篇》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及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将近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正气歌(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
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l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8.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0.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阙。
1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天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
13.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4.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5.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二篇: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
【词目】诗词歌赋
【读音】shī cí gē fù
【释义】文章的四种形式。
指作文。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六回:“最妙是古今书史无所不通,做出来的诗词歌赋直欲压倒古人。
”
【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形容才子不是常用‘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吗?”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
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
唐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
唐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诗三百首》---注解,评析版
<唐诗三百首>的编辑者孙洙,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无锡.孙洙字临西,一字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县.他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编者孙洙,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无锡.孙洙字临西,一字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县.他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第一卷:五言古诗感遇·其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春思赠卫八处士梦李白·其一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青溪西施咏夏日南亭怀辛大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春泛若耶溪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寄全椒山中道士夕次盱眙县送杨氏女溪居
第二卷:五言乐府塞下曲·其一关山月长干行游子吟
第三卷: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送陈章甫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夜归鹿门山歌梦游天姥吟留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寄韩谏议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山石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渔翁
感遇·其二月下独酌望岳佳人梦李白·其二送别渭川田家秋登兰山寄张五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寻西山隐者不遇宿王昌龄隐居贼退示官吏·并序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长安遇冯著东郊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塞下曲·其二子夜秋歌列女操
古意琴歌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陵酒肆留别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丹青引赠曹霸将军古柏行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石鼓歌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燕歌行·并序第四卷:七言乐府古从军行老将行蜀道难长相思·其二将进酒丽人行哀王孙
第五卷:五言律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题大庾岭北驿破山寺后禅院赠孟浩然送友人夜泊牛渚怀古月夜
韩碑
洛阳女儿行桃源行长相思·其一行路难兵车行哀江头
望月怀远在狱咏蝉·并序杂诗次北固山下寄左省杜拾遗渡荆门送别听蜀僧浚弹琴春望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月夜忆舍弟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旅夜书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归嵩山作酬张少府送梓州李使君终南别业与诸子登岘山岁暮归南山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留别王维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饯别王十一南游新年作
天末怀李白别房太尉墓登岳阳楼山居秋暝终南山过香积寺汉江临泛临洞庭上张丞相宴梅道士山房过故人庄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早寒江上有怀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送僧归日本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赋得暮雨送李胄阙题喜见外弟又言别喜见外弟卢纶见宿蜀先主庙草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蝉落花北青萝灞上秋居书边事孤雁章台夜思第六卷:七言律诗黄鹤楼望蓟门送魏万之京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春望之作应制赠郭给事客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阁夜
咏怀古迹·其二咏怀古迹·其四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寄李儋元锡春思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遣悲怀·其一遣悲怀·其三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江乡故人偶集客舍云阳馆
与韩绅宿别贼平后送人北归没蕃故人旅宿早秋风雨凉思送人东游楚江怀古除夜有怀春宫怨寻陆鸿渐不遇行经华阴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登金陵凤凰台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积雨辋川庄作蜀相野望登高宿府
咏怀古迹·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其五长沙过贾谊宅赠阙下裴舍人同题仙游观晚次鄂州西塞山怀古遣悲怀·其二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锦瑟隋宫无题·其二无题无题·其一利州南渡宫词
第七卷:七言乐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第八卷:五言绝句鹿柴送别杂诗终南望余雪春晓怨情登鹳雀楼弹琴
秋夜寄邱员外新嫁娘江雪问刘十九登乐游原渡汉江哥舒歌
第九卷:五言乐府长干行·其一玉阶怨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四第十卷:七言绝句回乡偶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闺怨凉州词早发白帝城
无题无题·其一筹笔驿春雨无题·其二苏武庙贫女
竹里馆相思送崔九宿建德江夜思八阵图送灵澈送上人听筝玉台体行宫何满子寻隐者不遇春怨
长干行·其二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三江南曲桃花溪芙蓉楼送辛渐春宫曲送孟浩然之广陵逢入京使江南逢李龟年枫桥夜泊春怨宫词乌衣巷后宫词集灵台·其二宫词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泊秦淮遣怀赠别·其一金谷园寄令狐郎中隋宫嫦娥瑶瑟怨已凉陇西行杂诗
第十一卷:七言乐府渭城曲长信怨清平调·其一清平调·其三金缕衣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滁州西涧寒食征人怨夜上受降城闻笛春词
集灵台·其一题金陵渡近试上张水部赤壁
寄扬州韩绰判官秋夕赠别·其二夜雨寄北为有瑶池贾生马嵬坡金陵图寄人
秋夜曲出塞
清平调·其二出塞
第三篇:读书笔记诗词歌赋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汉字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在诸多介绍中国文字的著作中《中国文字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文字学》是一部用新的观点系统地研究汉字字形的理论性专著,是作者继《古文字学导论》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文字学的著作,全书共分上下两篇,论述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确定古文字学的范围并叙述其历史;(2)由最近研究古文字的所得推论汉字的构成和形体的演变,纠正旧时文字学上的错误,并建立新的理论;(3)阐明研究古文字的方法和规律。
全书共三十节,分为五个部分:(1)文字学的范围及新领域,评述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过程;(2)“文字的产生”部分,首先推测中国原始语言的概貌,然后剖析了关于中国文字产生的种种传说,追溯了汉字的起源;(3)“文字的构成”部分,这一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在这一部分中唐兰先生着重提出了“三书说”;(4)“文字的演化”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唐兰先生论述了汉字演化的原因与过程;(5)“文字的变革”部分,这一部分对汉字从古文字、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行书、正书、甚至简俗字、新文字等的发展变化,做了详细而系统的论述。
纵观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为中国文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了中国文字学的名义,明确了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对象;(2)批判了“中国语言低级、文字原始”的错误观点,确立了中国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使上的地位;(3)解决了中国文字的起源
问题;(4)进一步批评传统的“六书说”,论述所创立的“三书说”;
(5)系统论述了汉字演化、变革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唐兰先生对中国文字学的论述是相当完备的,在书中他对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文字学研究状况都作了介绍,可以说做到了详略得当、仔细完备。
最为可贵的是,唐兰先生在论述文字学历史的同时,还兼容同期与文字研究息息相关的音韵学和训诂学的发展,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字学历史发展动向,可以说比较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字学历史脉络,确立了中国文字学的历史观念,这对我们更
学》对中国文字学历史的阐述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1)它没有建立自己完整严密的文字学历史体系,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对文字学历史的论述虽然详略得当,但很散乱;(2)唐兰先生忽略了对近现代文字学研究历史的论述,尽管他也谈及了一些近现代文字学者及其研究,如王国维,罗振玉,商承祚,容庚等,并不全面,只是偶然提及;(3)唐兰先生对某些具体时代的研究状况和研究者的评价有失公允。
唐兰先生虽然在书中提出了较先前的“六书说”更加确切而严密的“三书说”,并且唐兰先生的三书说打破了中国文字学研究千余年来的六书框架,这种大胆创新的学术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对文字学理论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然而,唐兰先生的三书说理论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足以包括一切中国文字,其中仍然存在着不足:(1)忽视中国文字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势;(2)象形和象意界限不明,难以准确区分,唐先生自认为三书说的分类非常明确,一点混淆不清的地方都没有,其实象形和象意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确的;(3)“三书说”不能涵盖所有的中国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在绝大多数的古代文字已经消亡的情况下,汉字仍能继续使用到现在,这也足以说明汉字有自身的优势和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汉字对我们民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汉字作为意符音符文字系统,难学难写难认难记,这是它的不足,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要废除汉字。
汉字在现《中国文字学》作为中国文字学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唐兰先生数十年文字研究心血的结晶,对中国文字学基础理论建设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