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
一、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制度
1. 施工组织设计编审
- 施工组织设计应全面、详尽,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法、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等。
- 施工组织设计须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 施工组织设计一经审批通过,即成为施工的法定依据,不得擅自修改。
如需修改,应按原审批程序办理。
2.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
-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基本情况、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
-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须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报请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查,并报请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 编审时限
-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编制,并按程序报审。
- 审批部门应在收到申报材料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给予书面答复。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制度
1.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 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安全防护设施、施工机具设备、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
2. 执行与监督
-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
-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 施工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费用专账,确保专款专用。
- 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不得挪作他用。
4. 检查与考核
- 定期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 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 交底内容
- 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
- 技术交底应包括工程安全风险、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2. 交底记录
- 技术交底应做好书面记录,由交底人、被交底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 交底记录应归档保存,以备查验。
四、架体、设备安装验收制
1. 验收标准
- 架体和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执行。
- 安装完成后,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
2. 验收流程
- 验收应包括安装质量、安全防护措施、设备性能等方面。
- 验收合格后,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并办理相关验收手续。
五、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与保养维修制度
1. 进场验收
- 施工机具进场前,应由设备管理人员组织验收,检查机具性能、完好程度及安全防护装置。
- 验收合格的机具应登记备案,不合格的机具不得进场使用。
2. 保养维修
- 定期对施工机具进行保养维修,确保机具处于良好状态。
- 施工机具的保养维修记录应完整,由维修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六、安全检查制度
1. 检查频次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巡查、周检、月检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整改。
2. 检查内容
- 安全检查应涵盖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施工机具、人员操作行为、环境保护
等方面。
- 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跟踪复查。
3. 整改与反馈
-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 整改完成后,由检查人员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七、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 培训内容
-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事故案例分析等。
- 对于新入职员工、转岗员工、复岗员工以及从事特殊作业的员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2. 培训方式
- 安全教育培训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演示、实操演练、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
- 培训应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安全生产知识。
3. 培训记录
- 安全教育培训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训人员等。
- 培训记录应归档保存,作为员工安全考核的依据。
4. 培训效果评估
- 定期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 通过考核评估员工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情况,确保培训效果。
八、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1. 奖励
-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 奖励方式包括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晋升等。
2. 处罚
-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事故发生的个人或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 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降职、解雇等,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奖罚记录
- 安全生产奖罚情况应记录在案,作为员工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 奖罚记录应公开透明,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
4. 奖罚原则
- 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奖罚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 奖罚应根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的原则进行。
九、伤亡事故快报制度
1. 事故快报
- 发生伤亡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进行初步调查,并在1小时内上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 快报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情况、初步原因等。
2. 快报流程
-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事故快报后,应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并启动应急预案。
- 同时,应按照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十、卫生保洁制度
1. 清洁标准
-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制定明确的清洁标准,包括垃圾处理、卫生设施使用等。
- 生活区和施工区应定期清扫,确保无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
2. 清洁责任
- 明确清洁责任,分配专人负责不同区域的清洁工作。
- 定期检查清洁工作执行情况,对不达标的情况进行整改。
十一、消防防火责任制度
1. 防火责任
- 施工现场应明确防火责任人,制定防火措施和灭火应急预案。
- 防火责任人负责组织定期消防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2. 防火宣传与培训
- 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 开展防火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防火意识。
十二、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1. 班组活动
- 班组应定期组织安全活动,包括安全学习、事故分析、安全技能训练等。
- 活动内容应结合实际工作,注重实效,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活动记录
- 班组安全活动应有书面记录,记录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信
息。
- 活动记录作为班组安全管理的依据,应定期进行总结和反馈。
十三、不扰民措施
1. 施工安排
- 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噪音较大的施工活动。
- 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噪音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社区沟通
- 定期与周边社区沟通,听取居民意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在必要时,应制定专项措施,减轻施工对居民的干扰。
十四、门卫值班与保卫制度
1. 门卫值班
- 施工现场应设立门卫,负责进出人员、车辆的登记和管理。
- 门卫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2. 保卫工作
- 保卫工作应包括现场巡逻、安全监控、防火防盗等措施。
-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十五、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1. 检查内容
- 临时用电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电缆、开关、配电箱、用电设备等。
- 检查内容包括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破损,用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保护装置
是否有效等。
2. 检查频次
- 定期检查频次应根据用电负荷、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但不少于每月一次。
- 在雨季、高温季节等特殊时期,应增加检查频次。
十六、项目“三宝四口”安全防护规定
1. “三宝”防护
- “三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必须做到每人每处均有配备并正确使用。
- 定期检查“三宝”的完好性,对损坏或不符合标准的应及时更换。
2. “四口”防护
- “四口”即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必须设置符合规范的安全防护设施。
- 定期检查防护设施是否牢固、完好,确保能有效预防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
十七、项目现场的落手清管理制度
1. 现场管理
- 施工现场应做到工完场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料应及时清理。
- 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应堆放整齐,标识清楚,不得随意丢弃。
2. 清理责任
- 明确各班组、各施工区域的落手清责任,确保清理工作落实到位。
- 对未按要求清理的班组或个人,应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罚。
十八、生产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 安全责任
- 生产工人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 生产工人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2. 安全意识
- 定期对生产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鼓励生产工人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十九、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1. 检查组织
- 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检查组织,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
- 安全检查应涵盖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作业环境、设备设施、人员操作等。
2. 整改与反馈
-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立即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和结果。
- 整改完成后,应由安全检查组织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