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及训练题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知识及训练题语文试卷
第一篇:对联知识及训练题语文试卷
对联的基本知识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
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
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
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
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
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例如“书山有路勤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
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
二、内容上的要求
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
我们看下面的两副“对联”。
①反对侵略/学习下棋②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似乎都无可挑剔,平仄亦合,可是上下联意思毫无关联。
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要求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
通常有三种类型:
1、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如上文中的对联。
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
”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
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
2、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上联的“横眉冷对”,下联的“俯首甘为”,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3、流水对:也叫串对,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的意思。
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
声律和谐、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对联的高标准。
但作为初学者,只要能做到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大体相同,词性基本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内容彼此相关,也就可以了。
对联训练题
1、“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某省展示的一幅对联的上联,它的下联应是(B)
A、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B、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C、太白诗东坡词世代流传
D、大漠外孤烟直千古壮观
2、利用下列文句做成一幅对联,正确的一项是(C)①生意兴隆通四海②山青水绿春长在③人寿年丰福无边④百福年增世业长A、①和②B、④和①C、②和③D、③和④
3、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
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4、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A)A.邓拓毛泽东曹雪芹B.邓拓邓小平曹禺C.吴晗毛泽东曹禺D.吴晗邓小平曹雪芹
5、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6、“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 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
7、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莻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 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8、“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
9、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B)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10、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11、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江山万里心D.千里共婵娟
12、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
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
(C)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坐北朝南函里新居B.红梅点点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鹤寿悠悠似南山
D.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
13、有一副对联是写诸葛亮的,上联是“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它的下联应该是(D)A.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B.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C.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D.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墓
参考答案:
BCAACCABBAACD(59.172.67.94)
第二篇:2010高考语文备考对联训练经典题
2010高考语文备考对联训练经典题1、09湖南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莻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莻
读音:nū xi,笔划:10
部首:艹
部首笔划:3
解释:
同“晚”(韩国汉字)。
【试题解读】
这道题看似寻常,其思维流程并不简单。
首先是对对联知识的思考。
第一,对联应该对仗工整,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句对偶,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第二,应平仄协调,它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须是平声,因为仄声短促,平声舒缓。
第三,对联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第四,对联有两大禁忌,一是忌“合掌”,即上下联的意思相同。
如“春晖盈大地”,对“正气满乾坤”可以,对“朝霞满山川”则为合掌。
二是忌“同字”,即上下联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如“科学能致富”,对“艺术可修身”可以,对“诚信能纳财”则不可,因为上下联都出现了一个“能”字。
其次,是对两副对联思想内容的思考。
一副是新春对联,一副是教师办公室对联,“芝兰绕阶”喻教育和谐美好而又馨香的环境,《劝学》有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又能够比喻美好的品德。
“桃李满园”喻学生多且成才,这应该是写教师。
“翠柳迎春”和“黄牛耕地”是描摹明媚春景和人勤春早的图画,显然是新春的写照。
再者,“香”写“芝兰”,“锦”状成功,“绿”绘春色,“金”喻收获。
另外,“千里”对“万山”,“春”对“座”,“绣”对“凝”,词性对仗工整。
最后,“金”和“香”属平声字,应归为下联。
有了上述的思维,答案就能明确。
即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2、09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教师办公室对联
【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解析】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
考生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知识就能做好。
对联考题的命题展望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
然而,7份涉及对联的试卷都采用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太过单一。
对联题高考中肯定会在多份
试卷中保留,而且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
情境式
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对联: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
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参考答案:
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概括式
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
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
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
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对联: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
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
参考答案:
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话题式
题型示例3: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话题:
对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参考答案:
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组合式
题型示例4: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烟尘誓扫还金阙志复中原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对联:
这种题型和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连贯等考点结合起来,综合性较高。
要正确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先要判断对联所写的是谁。
把陆游的生平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和提供的短语相对照,可知对联写的是陆游。
然后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特点,加以组合。
答案为: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调整式
题型示例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这种题型既测试了对联的相关知识,也测试了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
考生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针对训练]
1、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
难报恩来生为国家耿耿忠心昭日月何堪魂去青史千秋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死为人民①对联:②对联:
2、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对联:
3、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
下联调整为:
4、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用对联形式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 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
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奥林匹克男子110米栏领奖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
决赛中,从始自终一路领先的刘翔将对手拉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
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栏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
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
身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
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参考答案:
1、①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②青史千秋,何堪魂去;寸草春晖,难报恩来。
2、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3、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4、上海刘翔勇“跨”雅典好手;世界体坛劲刮中国旋风。
第三篇: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
一、了解对联知识
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3.意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另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二、解题技巧
如果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要求另写一联的题型,需要从具体的每个字、词上认真推敲。
做这类题,一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句意,据此在头脑中寻找并确定好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然后再对所给出的对联细细分析,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紧接着根据所想好的要写的对联的内容,与该对联在位置相同的地方的找出词性相同、词语结构特征相同的词语与之相对,就这样一个一个词语搜寻下去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最后再从整体上把握,做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防患于未
然:
三、对联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品千古美文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花静鸟淡天
(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联:安塞腰鼓,誉满神州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妙法禅寺、长城遗址、南海湿地。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
下联: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
下联:名成______________
4.徐特立九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
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
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壁立于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
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
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8.《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美感。
请以“欧刚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
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个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个上联内容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0.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回目: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行山下定心猿。
11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2)我其仙乎吞云梦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万千()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12.下列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清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1)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2)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
1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前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7个字)
(1)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抑郁之情。
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行很多。
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打乱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17.观察课本插图(见人教版九册(上)彩页插图)《古隆中三顾堂》,根据提示写出你所读到(或想剑)的信息。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的事情;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
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浸染出浓浓的意韵。
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于。
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矾”,“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________,莫愁湖对_____________,总统府对_____________
19、根据对偶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幅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0、分析对联,排列顺序
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
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
敢于嬉笑怒骂
不愧思想权威
此题要求学生先根据下联的字数确定②在最前面,然后根据词性相对的原则确定
21、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