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_各论_疾病:腺病毒性肺炎_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切面呈均匀致密暗红色,其中散在或密集 以支气管为中心的粟粒大灰黄色病灶的病 变区。气管和支气管的上皮坏死组织和炎 症渗出物充满整个支气管腔,支气管周围 的肺泡腔内也常有渗出物,大都为淋巴、 单核细胞、浆液、纤维素,有时伴有出血, 而中性白细胞则很少,炎性区边缘可见支 气管或肺泡上皮细胞增生,上
根据表现,临床可分为轻症和重症。 轻症:多见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早期有结膜炎, 咽炎及皮疹等腺病毒感染的症状,热程短, 持续7~14天,中毒症状轻,一般无心、 脑等合并症。肺部体征与X线与一般支气 管肺炎近似,病程10~14天,高热骤降, 一般症状随着很快好转,肺部阴影2~4周 才能完全消失。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直径约60~90nm衣壳由252个子粒组成, 其中240个子粒组成6个一组的6面体构成 20面体的20个三角形的面,12个子粒是五 邻体构成12个顶端,每个五邻体的基部伸 出一根“纤丝”,使病毒体类似通讯卫星 样构型。双股DNA基因组,分子量(20~ 25)×106,末端重复,5‘末端连接有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增生,进而导致心力衰竭。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脑毛细血
管显着扩张淤血,管壁内皮细胞,平滑肌 及外膜细胞均增生肿胀。血管周围的脑组 织疏松,呈轻度脱髓鞘现象。神经细胞呈 急性肿胀,胶质细胞普遍增生。软脑膜、 蛛网膜及蛛网膜下腔血管高度扩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患者可出现抽搐、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吸音减低或干啰音,肺实变时可闻管状呼 吸音,以后渐可闻及湿啰音或捻发音,且 日渐增多,并有肺气肿征象。部分重症病 例第2周合并胸膜反应或少量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可分离出腺病毒。
2.神经系统症状 于发病3~5天后, 即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与嗜睡交替,随 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抽搐、昏迷、中毒性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清型 (命名为腺病毒H1~H42),按基因 组的同源性、组内重组潜力及其他几种标 准可分为6个亚属(A~F)或看成是42个 型而归属为6个种,同一亚属内的腺病毒 都具有共同的致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 腺病毒又可按其与不同的动物红细胞凝集 的特征分为4个亚群。多数型别并不引起 人的严重疾病,但某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皮细胞核内可见核内包涵体,其大小近似 正常红细胞,境界清晰,染色嗜酸性或嗜 两色性,其周围有一透明圈,核膜清晰, 核膜内面有少量染色质堆积,胞质内无包 涵体,也无多核巨细胞形成。由于支气管 闭塞及肺实质的严重炎性病变,影响了通 气和气体交换,最后导致低氧血症和二氧 化碳潴留,使呼吸和心率次数增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脑水肿和脑疝等症状。 低氧血症和毒素的作用还可引起胃肠
道功能障碍,肝脏的主要改变为间质炎症 与脂肪变性,肾脏多有混浊肿胀。淋巴组 织、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均有显着的急 性炎症反应与增生活跃现象。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腺病毒性肺炎症状_腺病毒性肺炎有什么 症状
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儿 童中以发热性咽炎和咽结膜热为最常见, 婴幼儿则以肺炎为多。潜伏期3~8天,继 上呼吸道感染,咽结膜热或其他呼吸道传 染病后发病。发热高,病程长为其特点。 一般急骤发热,最初1~3天,体温多在 38~39℃,以后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渐升高,4~5天半数病例可达40℃以上, 呈稽留热或不规则热型,高热持续7~10 天,重症2周为极期以后退热,个别病例 发热时间长达20天。中毒症状重。精神萎 靡,面色苍白,发灰,这可能与中毒致末 梢血管收缩及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病变有关。
重症:中毒症状重,高热可长达3~4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周,大部分有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及DIC 等合并症,肺部病变长达1~4个月之久, 肺部湿啰音长时间不消失。极重型可发生 DIC。
腺病毒性肺炎时,若在发病后高热持 续10~14天以上而不见好转,或热已有下 降趋势后又复上升,或病情一度减轻而又 恶化时,应注意有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 Korpp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些型别能引起敏感人群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成人中<1%,5岁以下儿童中有5%的急性呼 吸道疾病由腺病毒引起,不显性的感染常 见由Ad1、Ad2、Ad5引起,大多数儿童在 婴幼儿时期就感染过这些型的腺病毒,其 中50%发病症状轻,为非特异的。感染Ad2 这一类腺病毒后,往往形成潜伏感染而长 期带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毒,流行性感染多由Ad3、Ad11、Ad7、 Ad8型引起。新兵营中腺病毒所致急性呼 吸道感染流行多由Ad4和Ad7引起,偶尔由 Ad3、Ad11、Ad21引起,咽结膜热主要由 Ad3和Ad7引起,如儿童夏令营的“游泳池 结膜炎”,可呈暴发流行,流行性角膜结 膜炎主要由Ad8引起。从病毒性肺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炎婴儿的临床观察及实验室获得Ad7和Ad3 二型病毒是引起腺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 体,而且常较严重,可以致死。但近十几 年来,临床重症患儿有减少的趋势,可能 与Ad7逐年增加有关。有学者对3、7型腺 病毒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病毒核酸基因组 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组型毒力、致 病力存在差别,7b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腺病毒性肺炎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别名: 腺病毒肺炎。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身体部位: 胸部 眼 口。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科室: 耳鼻喉 呼吸内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பைடு நூலகம்简介:
腺病毒(adenovirus)是病毒性肺炎的主 要病原之一,较大年龄组儿童或青年人感 染腺病毒仅引起上呼吸道疾病,在婴幼儿 中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腺病毒性肺炎。1958 年Chang等首先报道1例7A型腺病毒性肺炎, 以后各国相继报道。我国于1958年亦开始 对腺病毒感染进行研究,发现引起婴幼儿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简介:
腺病毒性肺炎流行的病原体主要是腺病毒 3、7型,轻症及大龄儿童预后较好,重症 感染和腺病毒性肺炎则预后不良,病死率 高。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腺病毒性肺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腺病 毒性肺炎
(一)发病原因 腺病毒是DNA病毒,1953年Robwz等人 首次从人腺样体细胞分离到。病毒颗粒含 D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内繁殖。电子显 微镜观察此病毒为完整的20面体结构,剖 面可见致病的核和衣壳(capsid),无囊 膜,外衣壳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多导致重症肺炎,7d所致肺炎临床症状较 轻,7d与7b从共同流行到单独出现,表明 7d可能是7b的变异株,致使其致病基因片 段毒力减弱,使得Ad7肺炎症状缓和,轻 型多。此外,还发现一些菌株能引起泌尿 生殖系感染,某些腺病毒如Ad40和Ad41则 与胃肠炎有关。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尿少、水肿、心率增加、肝脾肿大。心 电图表现:一般为窦性心动过速,T波或 ST段改变及低电压。个别可出现1或2度房 室传导阻滞,偶有肺性P波。
4.消化系统 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 持续高热及缺氧均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严 重者胃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半数以 上的腺病毒性肺炎患者有轻度呕吐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果:①在细胞内繁殖,引起细胞病变,并 从细胞中释放出大量病毒再侵及其他细胞, 发生急性感染;②病毒(如Ad1、Ad2、和 Ad5)侵入某些细胞,如扁桃体、淋巴细 胞或猴的上皮细胞,可持续数年而无症状 发生,病毒的释放也呈波动性,提示可引 起潜在性或慢性感染;③病毒(腺病毒A 和B亚属)在细胞内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免疫球蛋白IgM水 平升高,提示上述细胞因子及免疫因素在 腺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 着重要作用。
病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性肺浸润和支气 管炎及肺间质炎为本病主要病理变化。肉 眼所见两肺各叶均被累及,以下叶和后背 脊柱缘为重。重症者可见病灶融合,触之 坚硬,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加。由于呼吸深度的增加和呼吸辅助肌参 与活动,出现鼻翼扇动及三凹现象。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留及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可引 起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并可使 小动脉反射性收缩,形成肺动脉高压,加 重右心负担,腺病毒及体内毒性代谢产物 直接作用于心肌,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 心肌有轻度间质性炎症,血管壁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较一般腺病毒性肺炎更为严重。 此外,腺病毒性肺炎患儿还可合并呼
吸道合胞病毒(RSV)或副流感病毒感染, 此时患儿病情也较单纯腺病毒性肺炎时严 重。
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与年龄、病毒 型的毒力、免疫功能、是否继发细菌或其 他病毒感染均有关。如年幼儿腺病毒感染 较年长儿重;7型较3型为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i观察报告,在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累及下 呼吸道,特别是肺炎时,合并细菌感染是 常见的。此时痰呈黄色,痰液或咽拭子细 菌培养阳性,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此时若行X 线检查可见肺部病变增多或出现新的病变。 末梢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 或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病情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重;21型可留下远期肺部损害,如肺不张、 肺纤维化,这种损害可能是闭塞性毛细支 气管炎所造成。
麻疹合并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除具备腺病毒性肺炎一般特点外,病情均 较重,病程迁延,恢复较慢,严重并发症 较多,尤以心肌炎、喉炎是致死主要原因, 小年龄组病死率较高,有的病例发疹不典 型,而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增殖时,其DNA与细胞内 DNA组合,促进 细胞增殖而不形成感染性病毒颗粒,可在 新生啮齿动物中致癌变,但回顾性和前瞻 性的流行病学、血清学、病毒学和生物化 学研究尚无引起人类癌症的证据。
最近Mistchenko等研究报道,在严重 腺病毒感染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8 (IL-6、8)
(二)发病机制 腺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毒经呼吸道感染,先从眼、鼻、咽黏膜侵 入上皮细胞繁殖3~5天后发生上呼吸道急 性炎症,并可蔓延至附近组织引起自上而 下的呼吸道炎症,5~10天后发展为肺炎。 病毒可经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而引起全身 病变,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等重要 脏器,出现各系统的严重症状。腺病毒侵 入细胞后可以导致以下结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病因:
蛋白质,有感染性,核内复制。 腺病毒在感染的细胞匀浆中非常稳定,
耐寒,可在4℃几周内,-25℃几个月内保 持其感染性,相对不耐热,紫外线照射 30min可灭活其感染性。对酸碱度及温度 的耐受范围较宽,在pH6.0~9.5的室温条 件下可保持其最高感染力。
现已知人腺病毒有42个血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脑病。有时可有脑膜刺激征、腺病毒脑膜 脑炎,或两侧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改变, 出现脑水肿、脑疝。脑脊液一般无明显异 常。
3.循环系统症状 起病后常有面色苍 白、发灰或发绀,皮肤花斑,四肢发凉, 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可合并心肌炎。约 30%~50%的重症肺炎于发病后6~14天出 现心力衰竭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以肺炎表现为主,应引起重视。 1.呼吸道症状 多数患儿自起病时即
有频繁咳嗽,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 4~6天以后逐渐出现喘憋、发绀、鼻扇、 三凹征、梗阻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肺 部物理征出现较晚是腺病毒性肺炎的特点。 发病早期呼吸音粗,发热4~5天后方可出 现肺部体征。叩呈浊音,呼
内科学疾病部分:腺病毒性肺炎>>>
症状及病史:
腹泻、食欲减退、重者有腹胀、中毒性肠 麻痹或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样物、大便 潜血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