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
一、硅及其化合物
1.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⑩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比较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②_________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②_________⑥。
(5)⑥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Ar K HClO4 KOH Al Al2O3 + 2OH- = 2AlO2- + H2O < >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解析】
【分析】
稀有气体性质稳定,除稀有气体同周期从左往右,同主族从下至上,非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越活泼,越易与氢气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同周期从右往左,同主族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越强,单质越活泼,遇水或酸反应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详解】
(1)根据分析①-⑩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
(2)根据分析,①-⑩元素中Cl非金属性最强,故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
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ClO4,K金属性最强,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KOH;
(3)铝、氧化铝、氢氧化率均属于两性物质,则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Al,该元素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 + 2OH- = 2AlO2- + H2O;
(4)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氧的非金属较强,故水比氨气稳定,
②<③;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N非金属性强于Si,则HNO3酸性强于H2SiO3,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②>⑥;
(5)硅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点睛】
非金属性的应用中,需要注意非金属性与气态氢化物的稳定呈正比,与氢化物的还原性呈反比,而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需要对比氢键和范德华力,是物理性质。
2.A、B、C、D四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只由表中的八种离子组成,且四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各不相同。
阴离子Cl-、SiO32-、OH-、NO3-
阳离子H+、Ag+、Na+、K+
已知:A溶液呈强酸性,且A溶液与B、C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C____,D____。
(2)写出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3)请选出适合存放A、C、D溶液的试剂瓶的序号:
溶液A C D
试剂瓶序号_________
【答案】HCl Na2SiO3 AgNO3 KOH SiO32-+2H+=H2SiO3↓①③②
【解析】
【分析】
A、B、C、D四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只由表中的八种离子组成,且四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各不相同,A溶液呈强酸性,则A为盐酸或硝酸,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B中含有Na元素,A能和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B为Na2SiO3;盐酸能和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
以C为AgNO3,则A为HCl,根据四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则D为KOH。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知,四种物质化学式分别为HCl、Na2SiO3、C为AgNO3、D为KOH;
(2)A是HCl、B是硅酸钠,二者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SiO32-
+2H+=H2SiO3↓;
(3)A是HCl、C为AgNO3、D为KOH,KOH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物质硅酸钠,不能用含有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该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盐酸不分解,且和玻璃中成分不反应,所以放置在一般试剂瓶中即可,所以A、C、D选取试剂瓶序号为①③②。
【点睛】
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含有钾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为紫色,钙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砖红色;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所以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
3.如图为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产生CaCO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通入的CO2体积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
①OA段曲线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A点处已参加反应的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将B处生成的溶液煮沸,可见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CO2=CaCO3↓+H2O 1∶1 Ca2+ HCO3—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反应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少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Ca(OH)2=Ca(HCO3)2,由图可知OA段随着CO2通入CaCO3的量逐渐增大,A点达到沉淀最大值,AB段随CO2的通入,生成的CaCO3不断溶解转化为Ca(HCO3)2,B点CaCO3全溶解,溶液又变得澄清。
【详解】
①由图可知OA段随着CO2通入CaCO3的量逐渐增大,A点达到沉淀最大值,则OA段发
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由方程式可知A点处已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比为1:1,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1:1;
②由图可知AB段随CO2的通入,生成的CaCO3不断溶解,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碳酸
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则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将
碳酸氢钙溶液煮沸,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难溶的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则可见到的现象是澄清溶液变浑浊,故答案为:Ca2+;HCO3—;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点睛】
明确碳酸的正盐与过量的CO2反应时生成碳酸氢盐、碳酸氢盐与碱反应时生成碳酸的正盐和水、碳酸氢盐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正盐、水和CO2是解答关键。
4.有一应用前景广阔的纳米材料甲,其由A、B两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难溶于水,且硬度大,熔点高。
取材料甲与熔融的烧碱反应,生成一种含A元素的含氧酸盐乙和一种含B元素的气体丙,丙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乙能溶于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盐酸过量沉淀不溶解。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其晶体属于____________晶体。
(2)乙的水溶液可以用来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用途)。
(3)B元素的一种氢化物丁,相对分子质量为32,常温下为液体,其燃烧放热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可用作火箭燃料、燃料电池燃料等。
则
①丁的电子式为_____。
②丁可由次氯酸钠与过量氨气反应制得,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的制备过程中氨气需要过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丁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室温下其电离常数K1≈1.0×10-6,则0.01mol·L-1丁水溶液的pH等于____________(忽略丁的二级电离和H2O的电离)。
【答案】Si3N4原子黏合剂、木材等的防腐剂或防火剂 NaClO+2NH3=N2H4+NaCl+H2O 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防止N2H4继续被氧化 10
【解析】
【分析】
甲由A、B两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难溶于水,且硬度大,熔点高,考虑甲属于原子晶体。
甲与熔融的烧碱反应生成一种含A元素的含氧酸盐乙和一种含B元素的气体丙,且丙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丙气体为NH3,说明甲中含有氮元素。
含氧酸盐乙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为钠盐,能溶于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盐酸过量沉淀不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为H2SiO3,则乙为Na2SiO3,证明甲中含有硅元素,故A为Si元素,B为N元素,依据元素化合价可推知甲为Si3N4,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由分析可知,甲的化学式为Si3N4,属于原子晶体,故答案为:Si3N4;原子;
(2)乙的水溶液为硅酸钠溶液,是一种矿物胶,可以做黏合剂、木材等的防腐剂或防火剂,故答案为:黏合剂、木材等的防腐剂或防火剂;
(3)①B元素的一种氢化物丁,相对分子质量为32,常温下为液体,可知丁为N2H4,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②丁可由次氯酸钠与过量氨气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H3=
N2H4+NaCl+H2O,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防止N2H4继续被氧化,氨气需要过量,故答案为:NaClO+2NH3=N2H4+NaCl+H2O;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防止N2H4继续被氧化;
③电离方程式为:N 2H 4+H 2O ⇌N 2H 5++OH -,该溶液中溶质电离程度较小,则
c (N 2H 4)≈0.01mol /L ,由平衡常数K =()
()
+-2524c N H c(OH )
c N H ⨯,可知该溶液中c (OH -)≈()24·N H K c =61.0100.1-⨯⨯=1.0×10-4,溶液中c (H +
)=1441010--mol /L =10-10mol /L ,则溶液的pH =10,故答案为:10。
【点睛】
正确推断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3)③中pH 的计算,要注意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和水的离子积的灵活运用。
5.已知A ,B ,C ,D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 为单质,根据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写出A 、B 、C 、D 各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②写出A→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B →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硅 硅酸钠 硅酸 二氧化硅 Si+O 2
SiO 2 SiO 32-+CO 2+H 2O=H 2SiO 3↓+CO 32-
SiO 2+2OH -=SiO 32-+H 2O
【解析】
【分析】
A 是单质,A 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A 与O 2在高温下反应产生的氧化物可以与碳在高温下反应产生A 单质,可知A 为Si 单质;Si 与氧气反应生成的D 为SiO 2;Si 与NaOH 反应生成
B 为硅酸钠,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
C 为H 2SiO 3,硅酸受热分解得
D 为SiO 2,SiO 2与NaOH 反应生成硅酸钠,符合各物质转化关系,据此答题。
【详解】
综上所述可知可知A 为硅,B 为硅酸钠,C 为硅酸,D 为二氧化硅。
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 为硅,B 为硅酸钠,C 为硅酸,D 为二氧化硅;
②A 为Si ,D 为二氧化硅,硅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SiO 2;
③B 是Na 2SiO 3,C 是H 2SiO 3,向Na 2SiO 3水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会发生反应产生硅酸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32-+CO 2+H 2O=H 2SiO 3↓+CO 32-;
D 是SiO 2,B 是Na 2SiO 3,SiO 2与NaOH 溶液反应产生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2+2OH-=SiO32-+H2O。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的知识,明确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6.X、Y、Z为三种常见的单质,Z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的产物之一,A、B为常见的化合物。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均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以下每空中填入一种即可)。
(1)当X、Y均为金属时,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Z为____________(填名称)。
(2)当X为非金属且为气体,Y为金属且为紫红色时,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且为固体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X、Y均为非金属固体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氧气 H2 CuO 2Mg+CO22MgO+C SiO2+2C Si+2CO
【解析】
【分析】
Z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的产物之一,应为O2,X+A→Y+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X、Y为单质,A、B为氧化物,据此答题。
【详解】
(1)当X、Y均为金属时,此反应应为铝热反应,则X为Al,Z为氧气,答案应为:Al、氧气;
(2)当X为非金属且为气体,Y为金属且为紫红色时,Y为Cu,则X应为H2,答案应为:H2、CuO;
(3)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且为固体时,X应为Mg,Y应为C,该反应应是Mg和CO2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O22MgO+C;
(4)当X、Y均为非金属固体时,X应为C,Y应为Si,该反应应是C和SiO2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7.A、B、C、D、E、F 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副产物未标
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 A 、D 、F 都是非金属单质,且 A 、D 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同一列,A 、F 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 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 、F 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 B 、C 、F 都是气态单质,且 B 有毒,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 、D 相遇有白烟生成,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若 A 、D 为单质,且 A 原子核内所含质子数是 D 的 2 倍,B 是参与大气循环的一种物质,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SiO 2+2C
Si +2CO↑ 2Fe 2++Cl 2=2Fe 3++2Cl - 4NH 3+5O 2
4NO +6H 2O C +4HNO 3CO 2↑+4NO 2↑+4H 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若A 、D 、F 都是非金属单质,反应①是置换反应,A 、D 同主族,根据框图可知,A 与F 生成E ,C 与F 也能生成E ,因此只能是SiO 2与C 反应,则A 是C 、B 是SiO 2、C 是CO 、D 是Si ,E 是CO 2、F 是O 2。
反应①的方程式为SiO 2+2C 高温 Si +2CO↑。
(2)若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反应①是置换反应,D 、F 是气态单质,根据框图可知,A 与F 生成E ,C 与F 也能生成E ,因此A 只能为Fe ,D 为H 2,F 为Cl 2,B 为HCl ,C 为FeCl 2,E 为FeCl 3。
反应②的方程式为2Fe 2++Cl 2=2Fe 3++2Cl -。
(3)若 B 、C 、F 都是气态单质,且 B 有毒,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 、D 相遇有白烟生成,所以A 是氨气,B 是氯气,C 是氮气,D 是氯化氢,F 是氧气,E 是NO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5O 2 催化剂 4NO +6H 2O 。
(4)若A 、D 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 是D 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 是A 的2倍,B 是参与大气循环的一种物质,反应①是置换反应,根据框图可知,A 为Mg ,D 为C ,B 为CO 2,C 为MgO ,又知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
气体生成,F为HNO3。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CO2↑+4NO2↑+4H2O。
【点晴】
解框图题的方法的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8.下图是化学中部分常见的氧化物和单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氧化物f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氧化物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单质F________,氧化物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 H2O2Mg+CO2C+2MgO C+H2O(g)CO+H2
【解析】
【分析】
氧化物f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f是SiO2,氧化物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c 是Fe3O4,以此为突破口推出五个置换反应。
【详解】
氧化物f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f是SiO2,氧化物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c 是Fe3O4,反应①2Mg+CO2C+2MgO,反应②Fe3O4+2C2CO2+3Fe,反应
③3Fe+4H2O(g)Fe3O4+4H2,反应④C+H2O(g)CO+H2,反应⑤2C+
SiO2Si+2CO。
(1)根据反应⑤物质的化学式:单质F为Si,结合反应③④氧化物d为H2O 。
(2)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①2Mg+CO2C+2MgO ④C+H2O(g)CO+H2。
9.铁橄榄石是天然的铁矿石,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和相应的数据推知它的化学式。
其中A~J 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G是一种红褐色固体,D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含氧酸,J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和B分别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由实验测得铁橄榄石的摩尔质量为204g ·mol-
1,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9%,流程中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铁橄榄石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写出C→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写出H→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Fe2SiO4或2FeO•SiO22Fe2++Cl2=2Fe3++2Cl-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其中A~J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G是一种红褐色固体,G为Fe(OH)3,则H为Fe(OH)2,C为液体盐;D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含氧酸,D为H2SiO3,J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J为CO2,则I为硅酸盐,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A含有钠元素,因此I为Na2SiO3,则A为NaOH;E和B分别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则EB中均含有氯离子,根据流程图,B为HCl,C为FeCl2,则E为Cl2,根据上述分析,铁橄榄石中含有铁、硅元素,则铁橄榄石为含亚铁离子的硅酸盐,根据摩尔质量为204g ·mol-
1,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9%,则1mol铁橄榄石含有2molFe,结合摩尔质量,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Fe2SiO4。
(1)A为NaOH,A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根据上述分析,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Fe2SiO4,故答案为:Fe2SiO4;
(3)C→F是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4)H→G是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10.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硫单质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SO溶液的烧杯中,剧烈反应,放出气体并生成蓝色沉淀,(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4
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乳与苦卤中的Mg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6)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2H2SO43SO2↑+2H2O SiO32-+2H2O+2CO2=H2SiO3↓+2HCO3-
2Na+2H2O+Cu2+═Cu(OH)2↓+H2↑+2Na+ Ca(OH)2+Mg2+=Mg(OH)2↓+Ca2+ Cl-+ClO-
+2H+═Cl2↑+H2O 3Fe+4H2O(g)Fe3O4+4H2
【解析】
【分析】
(1)硫单质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O2和水;
(2)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硅酸沉淀和NaHCO3;
(3)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质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石灰乳与苦卤中的Mg2+反应生成Mg(OH)2和Ca2+;
(5)酸性条件下,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气和水;
(6)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详解】
(1)硫单质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O2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
3SO2↑+2H2O;
(2)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硅酸沉淀和NaH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2O+2CO2=H2SiO3↓+2HCO3-;
(3)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H2↑+2Na+;
(4)石灰乳与苦卤中的Mg2+反应生成Mg(OH)2和Ca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OH)2+Mg2+=Mg(OH)2↓+Ca2+;
(5)酸性条件下,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ClO-
+2H+═Cl2↑+H2O;
(6)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2O(g)Fe3O4+4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