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红岭中学新初一分班数学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红岭中学新初一分班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
1.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1600000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800000倍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800000
2.下列说法:
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②长方体有12条棱和8个顶点;③圆的半径扩大5倍,周长也扩大5倍;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有多少个?()
A.1个B.2个C.3个D.4个
3.把一段圆柱形钢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掉的部分重12千克,求原钢材重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是()
A.12÷B.12×3 C.12÷D.12×2
4.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的角有40 ,其余两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直角B.锐角C.钝角
5.一段绳子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全长的60%,第二次用去了3
5
m,两次用去的长度比
较,结果是()。
A.第一次长B.第二次长C.一样长
6.下面这个立体图形,灵灵从右面看到的是()
A. B. C.
7.下图是将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比较二者,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底面积相等B.高相等C.表面积相等D.体积相等
8.在观看马戏表演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围成圆形.这是应用了圆特征中()
A.圆心决定园的位置 B.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同圆中的半径都相等D.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9.一种电视机提价
后,又降价 ,现价( )原价.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10.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16
,小圆面积的14,那么大、小两个圆的空白部分比为( )。
A .6∶4
B .4∶6
C .5∶3
D .3∶5
二、填空题
11.4时25分=(________)时;3.02平方千米=(________)公顷;
35分米∶9厘米的比值是(________);1200∶2化成最简比是(________)。
十
12.()24
=0.375=( )÷24=( )∶40=( )%。
十
13.a 和b 都是非0自然数,而且a=4b ,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A .4
B .b
C .a
D .ab
十
14.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________)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十
15.淡盐水是指浓度较低的食盐水。
具体做法是:开水冷却后,按盐和水1∶100配制而成。
现要配制淡盐水505克,需要盐(________)克。
十
16.地图上(________)的比叫做比例尺,在1∶50000的地图上,量得宁波站到杭州站的距离是3厘米,那么宁波站到杭州站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
十
17.一个圆柱体木块,削去38立方分米后,正好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木块原来的体积是(________)。
十
18.期末考试中,李明语文得了87分,自然得了82分,语文、数学、自然三科平均成绩是88分.那么他的三科总分是____分,数学得了____分.
19.4位成人带着3位儿童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动物园门票价格如图,买票最少要(________)元。
20.一个同学暑假参加爬梯子闯关游戏,当他爬到梯子正中间时,二楼窗口喷出水来,他就往下退了3级,等到水过去了,他又爬了7级,这时屋顶有小沙包掉下来,他又往后退了2级,幸好没滑下,他又爬了8级,这时他距梯子最高层还有1级,问这个梯子共有(________)级。
三、解答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1)362.5%8+= (2)10.53
+= (3)40.255⨯= (4)31.615÷= (5)31 1.65÷= (6)2100%25%5⎛⎫-⨯ ⎪⎝
⎭ (7)150%3+ (8)8217192519252
⨯+÷ 二十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10.16 3.5 1.44-⨯- 32878396
⎛⎫⨯+÷ ⎪⎝⎭ 8239773214
⎛⎫÷-÷÷ ⎪⎝⎭ 527324564⎡⎤⎛⎫÷⨯- ⎪⎢⎥⎝⎭⎣⎦ 二十
23.解方程或比例。
5 1.511.56x += 3:3:124
x = 二十
24.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需60天完成,乙单独打字需50天完成,已知甲每周日休息,乙每周六、周日休息。
如果两人合作,从2014年4月21日(周一)开始打字,那么几月几日可以完成这部书稿?
25.某校六年级有14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坐票价可打八折;
(2)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坐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
26.小明打一篇文章,已打了900个字,还剩没有打完,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字? 27.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
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
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 处相遇。
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28.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为20米,深2米.在水池的底部铺上瓷砖,在水池的四周抹上水泥.
(1)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现在水池里水深15分米,如果每立方米的水重约1吨,水池里的水有多少吨?29.南风百货商场购进一批服装,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30%作为衣服的定价,为了吸引顾客,再以八折出售。
一件上衣打折后以312元卖出。
商场每卖出一件这款上衣是赚了还是赔了?赚了或赔了多少元?
30.某商场一天内销售两种服装的情况是,甲种服装共卖得1560元,乙种服装共卖得1350元,若按两种服装的成本分别计算,甲种服装盈利25%,乙种服装亏本10%,试问该商场这一天是盈利还是亏本?盈或亏多少元?
31.六年级(5)班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统计情况如下图:
(1)()运动最受欢迎,占()%;如果这个班级一共有50人,那么喜欢这类运动的同学有()人。
(2)喜欢排球运动的人数比喜欢篮球的少()%。
(3)上面的数据如果用以下统计图表示,你能算一算、画一画吗?
32.小明是一个小统计迷,某天他统计出了学校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后,回去跟妈妈交流,给了妈妈这样几条信息:
a.这两个班的人数正好相等;
b.六(1)班的女生人数比六(2)班的女生人数少20%;
c.六(1)班的男生人数与六(1)班全班人数的比是9:17;
d.六(2)班有女生30人
请你帮小明妈妈计算出:
(1)六(1)班女生有多少人?
(2)六(2)班男生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将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再做选择。
【详解】
1厘米∶8千米=1厘米∶800000厘米=1∶800000。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比例尺的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
2.C
解析:C
【分析】
根据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可知,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只有在等底等高的体积下,才能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长方体的特征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圆的周长公式:C=2πr,半径r扩大或缩小几倍,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据此判断.
【详解】
①根据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可得: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①错误;
②根据长方体的特点可得长方体有12条棱长,有8个顶点,②正确;
③根据圆的周长=2πr,其中2π是一个定值,当r扩大5倍时,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圆的周长也会扩大5倍,③正确;
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是公理,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3个.
故答案为C.
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此圆锥与原来圆柱等底等高,把圆柱的体积看作单位“1”,则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也就是圆锥的重量是圆柱的重量的,则切掉部分是圆柱的重量的1﹣=,而切掉的部分重12千克,由此利用分数除法即可解答问题.
解:由分析可得:圆锥的重量是圆柱的重量的,则切掉部分是圆柱的重量的1﹣=,而切掉的部分重12千克,所以圆柱的体积是:12÷;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柱内切割最大圆锥的特点以及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倍数关系的灵活应用,此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以及切掉部分所占的相应的分率.
4.B
解析:B
【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180°,用内角和-已知的内角度数,求出其余两个角的总度数,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对应度数,再用一份数对应度数分别乘两个角的对应份数,分别求出度数,根据三个角的度数确定三角形类型。
【详解】
180°-40°=140°
140°÷(3+2)
=140°÷5
=28°
28°×3=84°
28°×2=56°
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按角分类标准,理解比的意义。
5.A
解析:A
【分析】
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全长的60%,则第二次用去全长的(1-60%),通过比较两次用去的长所占的分率即可确定哪次用去的长一些。
【详解】
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全长的60%,则第二次用去全长的(1-60%)=40%
60%>40%
第一次用去的长一些。
故选:A。
【点睛】
不管第二次用去的长度是多少米,它占的分率比第一次用去的少,它就比第一次用去的短。
6.B
解析:B
【解析】略
7.C
解析:C
【分析】
抓住立体图形的切拼方法,分别得出切割前后它们的体积与表面积的变化特点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立体图形的切拼方法可知:圆柱体切拼成一个长方体后,底面积相等,高相等,体积大小不变,表面积增加了两个以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为边长的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表面积变大了。
所以:
A.底面积相等,说法正确;
B.高相等,说法正确;
C.表面积不变,说法错误;
D.体积相等,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柱切拼长方体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8.C
解析:C
【详解】
在观看马戏表演的时候,每个人都想距离表演的地方最近,因为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所以人们一般都会围成圆形.
9.B
解析:B
【分析】
通过审题,把这种电视机的原价看成单位“1”,提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又降价,说明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所以现价低于原价,故本题选择B.
10.C
解析:C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把大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则空白部分占其中的6-1=5份;把小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则空白部分占其中的4-1=3份,据此可以求出大、小圆的空白部分的面积比。
【详解】
6-1=5(份)
4-1=3(份)
所以大、小两个圆的空白部分比=5∶3
故答案为:C。
【点睛】
找准单位“1”以及确定空白部分所占份数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
5
4
12
2
3
1∶400
【分析】
把4时25分换算成时数,先把25分换算成时数,用25除以进率60得
5
12
时,再加上4时
得
5
4
12
时;把3.02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数,用3.02乘以进率100得302公顷;将
3
5
分米换
算成厘米数,用3
5
乘以进率10得6厘米,再求比值即可;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
同时乘以200即可。
【详解】
4时25分=(
5
4
12
)时;3.02平方千米=(302)公顷;
3 5分米∶9厘米的比值是(
2
3
);
1
200
∶2化成最简比是(1∶400)。
故答案为:
5
4
12
;302;
2
3
;1∶400
【点睛】
此题考查单位的换算、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综合应用。
十
12.64;9;15;37.5
【分析】
根据分数、比、百分数、除法和小数之间的联系解答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得,
24
64
=0.375=9÷24=15∶40=37.5%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比、百分数、除法和小数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解题关键。
十
13.B
解析:B C
【分析】
如果a=4b,(a和b都是不为0自然数),则a÷b=4,即a是b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a÷b=4,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故选B,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十
14.78.5
【分析】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根据直径=半径×2,求出半径;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²求圆的面积。
【详解】
半径:10÷2=5(厘米)
面积:3.14×5²
=3.14×25
=78.5(平方厘米)
则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圆面积公式的应用,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
十
15.5
【分析】
用淡盐水的总质量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克,再乘盐占的份数即可。
【详解】
505÷(1+100)×1
=505÷101×1
=5(克)
【点睛】
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5
【分析】
用淡盐水的总质量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克,再乘盐占的份数即可。
【详解】
505÷(1+100)×1
=505÷101×1
=5(克)
【点睛】
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十
16.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1.5千米
【分析】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
【详解】
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3÷=150000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1.5千米
【分析】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
【详解】
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3÷
1
50000
=150000(厘米)
150000厘米=1.5千米【点睛】
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十
17.57立方分米
【分析】
把圆柱木块正好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则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因为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所以削去的部分占圆柱的,正好是38立方分米。
据此可解答。
【详解】
38÷=57(立
解析:57立方分米
【分析】
把圆柱木块正好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则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因为圆锥的体积等于
圆柱体积的1
3
,所以削去的部分占圆柱的
2
3
,正好是38立方分米。
据此可解答。
【详解】
38÷2
3
=57(立方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明确等底等高是它们产生联系的必要条件。
十
18.95
【分析】
根据语文、数学、自然三科平均成绩是88分,知道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总分是88×3分,用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总分减去语文、自然的得分,就是数学的得分.
【详解】
88×3=
解析:95
【分析】
根据语文、数学、自然三科平均成绩是88分,知道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总分是88×3分,用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总分减去语文、自然的得分,就是数学的得分.
【详解】
88×3=264(分),
264﹣87﹣82
=264﹣169
=95(分),
答:数学得了95分.
故答案为264,95.
19.450
【分析】
儿童有3位,成人有4位,有以下方法可供选择:
方案一:购买7张团体票,求出共需要的钱数;
方案二:购买4张成人票和3张儿童票;分别求出成人票和儿童票的总价,再相加就是一共需要的钱数
解析:450
【分析】
儿童有3位,成人有4位,有以下方法可供选择:
方案一:购买7张团体票,求出共需要的钱数;
方案二:购买4张成人票和3张儿童票;分别求出成人票和儿童票的总价,再相加就是一共需要的钱数;
方案三:4个成人和1个孩子共5人购买团体票,剩下的孩子购买儿童票,分别求出需要的钱数再相加,得出需要的总钱数;然后比较需要的总钱数即可。
【详解】
方案一:购买7张团体票;
(4+3)×70
=7×70
=490(元);
方案二:购买4张成人票和3张儿童票;
4×90+3×50
=360+150
=510(元);
方案三:4个成人和1个孩子共5人购买团体票,剩下的2个孩子购买儿童票;
70×5+50×2
=350+100
=450(元);
450<490<510
则购买5张团体票,2张儿童票最省钱,最少需要45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注意方案三的思维方法。
20.23
【分析】
梯子有正中一级,说明梯子的级数和为奇数,设正中一级是第x级,根据梯子总级数列等量关系为:x-3+7-2+8+1=2x-1,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设正中间的1级为第
解析:23
【分析】
梯子有正中一级,说明梯子的级数和为奇数,设正中一级是第x 级,根据梯子总级数列等量关系为:x -3+7-2+8+1=2x -1,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设正中间的1级为第x 级,则全梯共有2x -1级,根据题意得:
x -3+7-2+8+1=2x -1
x =7+8-3-2+1+1
x =12
2x -1=12×2-1=23
答:这个梯子共有23级。
故答案为:2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根据梯子有正中一级,用正中一级是第x 级表示出梯子总级数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1);(2);(3);
(4);(5);(6);
(7);(8)
【分析】
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含百分数的运算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再计算,有小数有分数的计算,统一成分数或小数再计算
解析:(1)1;(2)56;(3)15
; (4)1;(5)1;(6)0.15;
(7)56;(8)219
【分析】
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含百分数的运算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再计算,有小数有分数的计算,统一成分数或小数再计算。
【详解】
(1)362.5%0.3750.62518+=+= (2)11150.53236+=+= (3)41410.255455
⨯=⨯= (4)31.61 1.6 1.615÷=÷= (5)31 1.6 1.6 1.615
÷=÷= (6)2100%25%0.60.250.155⎛⎫-⨯=⨯= ⎪⎝
⎭
(7)111550%3236
+=+= (8)821719817222125192522525191919⎛⎫⨯+÷=+⨯=⨯=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
二十
22.21;;
;
【分析】
先计算乘法,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计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原式转化为,根据小括号内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
解析:21;1
2;
73;54 【分析】
先计算乘法,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计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原式转化为831972714
32⎛⎫⨯-⨯÷ ⎪⎝⎭,根据小括号内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
3.210.16 3.5 1.44-⨯-
=3.21-0.56-1.44
=3.21-(0.56+1.44)
=3.21-2
=1.21
32878396
⎛⎫⨯+÷ ⎪⎝⎭ =3147896
⨯÷ =712×67
=12
8239773214
⎛⎫÷-÷÷ ⎪⎝⎭
=831972714
32⎛⎫⨯-⨯÷ ⎪⎝⎭ =32×(87-17)×149
=32×1×149
=73 527324564⎡⎤⎛⎫÷⨯- ⎪⎢⎥⎝⎭⎣⎦
=
52524512⎡⎤÷⨯⎢⎥⎣⎦ =524÷16
=5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及小数四则运算,解题时注意数据及符号特点认真计算即可。
二十
23.(1)x =12;(2)x =3
【分析】
(1)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5,再同时除以 ,由此可解。
(2)先把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方程,由此可得方程3x =12×,由此可解。
【详解】
(1)
解析:(1)x =12;(2)x =3
【分析】
(1)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5,再同时除以56
,由此可解。
(2)先把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方程,由此可得方程3x =12×34
,由此可解。
【详解】
(1)5 1.511.56
x += 解:511.5 1.56
x =-
x =10÷56 x =10×65
(2)3
4
∶x=3∶12
3x=12×3 4
3x=9
x=9÷3
x=3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方程与比例的认识,能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
24.2014年5月24日
【解析】
【分析】
将书稿的字数看为单位1,首先要求出一周内甲乙的工作量,再用利用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最后用现在的日期加上需要的时间即可得出所需
解析:2014年5月24日
【解析】
【分析】
将书稿的字数看为单位1,首先要求出一周内甲乙的工作量,再用利用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最后用现在的日期加上需要的时间即可得出所需时间,注意需要减去开始的一天和最后的一天。
【详解】
=
=
=
(天)
因此2014年4月21日加33天,就是2014年5月24日。
答:2014年5月24日可以完成这部书稿。
25.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合算,总租金为570元
【解析】
两种方案:方案一是用大客车,载不了的用面包车,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然后算出总租金;再一种是全部都有面包车,需140÷10=1
解析: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合算,总租金为570元
【解析】
【分析】
两种方案:方案一是用大客车,载不了的用面包车,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然后算出总租金;再一种是全部都有面包车,需140÷10=14辆,然后算出总租金.
【详解】
方案一:
大客车:140÷40=3(辆)…20(人),
40×5×3×80%=480(元),
面包车:20÷10=2(辆),
10×6×2×75%=90(元),
480+90=570(元);
方案二:
面包车:140÷10=14(辆),
10×14×6×75%=630(元),
570<630,
即第一种方案: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合算.
答: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合算,总租金为570元.
26.1500个
【详解】
900÷
=900÷
=1500(个)
答:这篇文章一共有1500个字.
【点睛】
用1减去还剩的分率即可求出已经打的占总数的分率,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已经打的个数除以占总数
解析:1500个
【详解】
900÷
=900÷
=1500(个)
答:这篇文章一共有1500个字.
【点睛】
用1减去还剩的分率即可求出已经打的占总数的分率,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已经打的个数除以占总数的分率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字.
27.2196米
【分析】
小红提前4分钟出发,且速度不变,所走的路程也不变,这说明小强提高速度后少用了4分钟,而这4分钟的路程,就是4×70=280米,但小强的速度增加了90-70=20米,说明这增加的
解析:2196米
【分析】
小红提前4分钟出发,且速度不变,所走的路程也不变,这说明小强提高速度后少用了4分钟,而这4分钟的路程,就是4×70=280米,但小强的速度增加了90-70=20米,说明这增加的280米必须是增加的速度乘上小明走的时间得出的,由此即可得出小强与小红相遇时走了280÷20=14分,据此再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
因为小红的速度不变,相遇地点不变,所以小红两次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相同。
也就是说,小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
由(70×4)÷(90-70)=14(分)可知,小强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两人的家相距(52+70)×18=2196(米)。
答: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2196米。
【点睛】
本题考查多次相遇问题,也可用比列的方法解决。
28.(1)100π平方米
(2)40π平方米
(3)150π吨
【详解】
略
解析:(1)100π平方米
(2)40π平方米
(3)150π吨
【详解】
略
29.赚了;赚了12元
【分析】
打八折就是80%,要想知道是赚了还是赔了,求出这款上衣的进价,设这款上衣进价为x元,提高30%为定价,定价是(1+30%)×x元,再打八折,用定价×80%,就是现在卖价,
解析:赚了;赚了12元
【分析】
打八折就是80%,要想知道是赚了还是赔了,求出这款上衣的进价,设这款上衣进价为x 元,提高30%为定价,定价是(1+30%)×x元,再打八折,用定价×80%,就是现在卖价,列方程:(1+30%)×x×80%=312,求出进价,再和卖价比较,大于卖价,就是赔了,小于卖价,就是赚了,即可解答。
【详解】
八折就是80%
解:设这款上衣的进价为x元。
(1+30%)×x×80%=312
130%x×80%=312
1.04x=312
x=312÷1.04
x=300
300<312
赚了
赚了:312-300=12(元)
答:商店卖出这款上衣是赚了,赚了12元。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注意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30.盈利;盈利162元
【分析】
由题意可知,甲种服装盈利25%,就是比成本多了25%,那么卖价就是成本的1+25%=125%;乙种服装亏本10%,就是比成本少了10%,那么卖价就是成本的1-10%=9
解析:盈利;盈利162元
【分析】
由题意可知,甲种服装盈利25%,就是比成本多了25%,那么卖价就是成本的1+25%=125%;乙种服装亏本10%,就是比成本少了10%,那么卖价就是成本的1-10%=9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出甲种服装和乙种服装的成本价,然后把一天的销售总额加起来跟成本总价相比,就知道是盈亏多少了。
【详解】
1560÷(1+25%)
=1560÷1.25
=1248(元)
1350÷(1-10%)
=1350÷90%
=1500(元)
1560+1350=2910(元)
1248+1500=2748(元)
2910-2748=162(元)
答:该商场这一天盈利了,盈利162元。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求出甲乙两种服装的成本价,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1.(1)足球;36;18;(2)14;
(3)
【分析】
(1)从扇形统计图可知,哪个百分数最大就是哪个运动最受欢迎;总人数50人乘以最受欢迎的运动的百分数即可解答;
(2)用篮球的百分数减去排球的百
解析:(1)足球;36;18;(2)14;
(3)
【分析】
(1)从扇形统计图可知,哪个百分数最大就是哪个运动最受欢迎;总人数50人乘以最受欢迎的运动的百分数即可解答;
(2)用篮球的百分数减去排球的百分数即可解答;
(3)用总人数50人分别乘以对应的百分数=对应的量,在把这些数据依次的画在统计图上。
【详解】
(1)(足球)运动最受欢迎,占( 36 )%;如果这个班级一共有50人,那么喜欢这类运动的同学有( 50×36%=18 )人;
(2)32%-18%=14%;
(3)篮球:50×32%=16(人);
足球:50×36%=18(人);
排球:50×18%=9(人);
乒乓球:50×10%=5(人);
其它:50×4%=2(人)
【点睛】
熟练掌握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信息以及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2.(1)24人;(2)21人。
【解析】
【详解】
(1)六(1)班女生人数=30×(1-20%)=24(人)
(2)六(1)班女生占班级总人数的=
六(1)班学生人数=24÷=51(人)
六(2)班
解析:(1)24人;(2)21人。
【解析】
【详解】
(1)六(1)班女生人数=30×(1-20%)=24(人)
(2)六(1)班女生占班级总人数的179
17
=
8
17
六(1)班学生人数=24÷
8
17
=51(人)
六(2)班男生人数=51-30=21(人)。
故正确答案是(1)六(1)班女生有24人;(2)六(2)班男生有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