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
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_送杨山人归嵩山答案 1
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_送杨山人归嵩山答案
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这首诗将作者浪漫的情怀与真挚深厚的友谊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本文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由爱扬教育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这首诗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带有李白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原文如下:
送杨山人归嵩山
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送杨山人归嵩山翻译:
我有座万古不坏的住宅,就如同嵩山东山坡的玉女峰一样神秘。

我留下了一片月亮,长期挂在东溪边的古松上。

你去嵩山采掇仙草,菖蒲和紫茸花。

晚些时候,我也许也去那拜访你,到时候我们一起青天骑白龙升天。

送杨山人归嵩山主题内容:
全诗八句四十字,诗人对杨山人这位志同道合的人的离别,抚今忆昔,感慨倍增。

送杨山人归嵩山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

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静安适。

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

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

借用前人的话说,就是用景语代替情语。

它所写的景,既为外在的景物,也为内在的感情,是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统一体。

例如描绘嵩山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它的爱慕之情,就寓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内。

三者迭合在一起,惜别的情意,就显得十分浓烈。

惜别而不感伤,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这样的送别诗是非常罕见的。

它构思新奇,如镜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时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袭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现了诗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

杨山__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

全诗分三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嵩山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念之情。

首联写峰峦,起句豪迈。

一个我字颇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

万古宅似即指嵩阳县境内的玉女峰。

李白当年访道嵩山,未必就栖身于此,这里选用玉女的峰名,是为了与上句的万古宅相对应。

玉女为天上的仙女,万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异的气氛更加浓厚,也更加令人向往。

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丽神奇。

月不可留,而要长留,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好的位置上。

晶莹的月亮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之上,下面是长流不断的溪水。

它不只生动地显现了嵩山秀丽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

五、六句为第二层,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活动。

诗人想象杨山人归去后将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带就散布着开满紫花的菖蒲。

这种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神仙传》),正可满足他求仙的欲望。

这联上句写人,下句写山。

人之于山,犹鱼之于水,显然有得其所哉的寓意。

尔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应,渲染出浓郁的别离气氛。

末二句为第三层,诗人向好友表示岁晚或相访要和他一起去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

结句把这种思想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仿佛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白龙在向前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美丽和谐的意境。

后世评价:
1,唐人张碧曾用天与俱高,青且无际(《唐诗纪事》)评价李白的诗,这八个字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诗歌神奇超迈而又质朴自然的特色,是很恰当的评判。

,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__(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
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这篇送杨山人归嵩山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

更多古诗词尽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