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湘中学2018年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请用0.5毫米的水芯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本科试卷题量分为120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加横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酝.(yùn)酿抖擞.(sǒu)贮.(chǔ)蓄水藻.(zǎo)
B.看.(kàn)护着.(zháo)落静谧.(mì)莅.临(lì)
C.粗犷.(kuàng)碣.(jié)石应和.(hè)侍.(shì)弄
D.整宿.(xiǔ)欹.(qī)斜菡.(hàn)萏晕.(yùn)车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B.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让我们距离月球资源的利用又近了一步。
D.对于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3、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想向他真诚地道歉,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对不起,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B、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啊!
C、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好吗?
D、对不起,这次算我错了,好不好?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C、《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5、古诗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④,洪波涌起
6、名著导读(4分)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题为____________ 。
(2)请写出其中两篇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运用(共5分)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在2018年5月13日母亲节前,某中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也参加!
⑴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2分)
⑵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
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
”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3分)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共45分)
(一)诗歌鉴赏(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2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
(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
(3)入门不顾() (4)下车引之()
11.翻译句子。
(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2、你认为陈元芳这种待客方式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3分)
(三)传递
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
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
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⑶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⑷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⑸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⑹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
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
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
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
男孩开心地笑了。
⑺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
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
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⑻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
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
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
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
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⑼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
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
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3、.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2分)
十分痛苦→①→重拾希望→②→十分感激
14、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5、第(6)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6、分析结尾划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
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分)
(四)父亲的手电筒
袁继明
时至今日,依然难以忘记那一幕:那耀眼的铁皮手电筒所发出的光亮和朦胧夜色中父亲瘦小而又强大的身影。
从此,夜路上惨淡的月光,路边鬼魅般伸展着的树木,远处荒坟上传来的猫头鹰的叫声,便都染上了一种深沉的温情和格外的明亮¡…
幼年和少年记忆里的父亲是威严的。
他的话多是指令性的:“不许打架!”“不能抽烟!”“别老惹你妈生气!”而感情上面对面的交流几乎是没有的。
他从来没有打过我,我对他却有着格外的畏惧。
至于父亲少有的温情也都是通过母亲传递给我的。
在外求学和工作的日子里,每次往家里打电话,总是在听完母亲的一顿唠叨要挂电话的时候,才会隐约听见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母亲便会最后又补上一句:“你爹让你多吃点,别太省钱……”
每次回家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出家中那个老式的铁皮手电筒,装上三节一号电池,看它是否还能“正常工作”。
就是这个普通的铁皮手电筒,它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父亲深沉而又彻底的爱。
那是我十六岁那年的秋天,家里所有人都忙着收庄稼,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父亲夜里还要看护即将收获的果园。
可能是因为农活太多着急的缘故,父亲第一次大声训斥了我:“都多大了,也不知道帮家里忙,果园里没人,昨天丢了不少果子!”我当时很难理解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所承受的生活的压力和重担,只觉得自己已经比同龄孩子懂事多了,为什么父亲还是那样对我,我含着泪水独自来到果园。
深秋的天黑得很快,夜风的寒气和树枝纠缠,发出鬼魅般的呻吟。
让我一个独自守在这里太不近人情了!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来换我回家,在手电筒的光晕下,我看到父亲嘴角还粘着饭粒,忙碌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本该惬意地吃完晚饭的,是什么原因让他吃得如此匆忙?除了父亲对我的担心和关爱,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一时百感交集,不知说什么好。
“爹,你这儿粘着饭粒……”我用手轻轻地帮父亲擦去脸上的饭粒,父亲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下,对我说:“赶紧回家吧。
”
我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一步步摸索着往回走,当我正想象着这样难挨的夜晚父亲将会怎样度过时,突然一束光从身后打过来,本来漆黑难走的路变得明亮了!我知道这是父亲手电筒的光,我回头告诉父亲不用帮我照路了,父亲没有说话,也没有动。
我转回头继续往前走,淡淡的月光和手电筒的光将我的身体投影出两个影子,一高一矮,像一对一同前行的父子。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父亲的爱就像这手电筒的光,默默地为我亮着,照耀着我不断前行着的道路¡¡17.文章开头画线句中¡°那一幕¡±指的是下文所写的哪一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 18.文章以《父亲的手电筒》为题有哪些好处?(3分)
19请你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以第一人称写出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不少于30字)(3分) 我用手轻轻地帮父亲擦.去脸上的饭粒,父亲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下,对我说:¡°赶紧回家吧。
¡±
(五)秋天的模样
刘小兵
¢Ù秋天,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乡愁;秋天,是凉风习习稻谷飘香的沉醉;秋天,是秋雨绵绵澄澈宁静的高远。
秋天的模样,让人浮想联翩。
②大雁排成行,在稀薄的云层里穿行,也把游子的思念,从地北带到了天南。
秋天的田野里,处处涌动着金黄色的稻浪,秋风飒飒,送来缕缕稻香。
一场一场的秋雨,赶趟似地落了下来,一扫夏日的燥热,也荡去了人们心头的浮躁。
秋天的模样,就在人们期待的眼神中,在季节的更替中,在岁月的流转中,一天天清晰起来,成熟起来。
③孩子说,秋天的模样是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柿子,水灵灵的鸭梨。
它们香气四溢,甘甜味美,是人间最美的味道。
记得孩提时有一次跟父母到外婆家,一进后院,迎面瞧见树上挂满了苹果,又大又红的苹果,让我直流口水。
外婆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伸手给我摘了一个大苹果,乐得我一蹦三尺高,张开大嘴,就吃起来,惹得外婆哈哈大笑。
④年轻人说,秋天的模样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是云卷云舒的浪漫旅行,是静下心来感受收获,体会人生哲学的庄重。
秋天的日子,云淡风轻,走出家门,处处是风景。
田野里,瓜果飘香,农人们忙碌穿梭,打理庄稼,收割作物,黝黑的脸上,溢满了丰收的喜悦。
此时,行走阡陌,你会感受到秋天的成熟,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
人到中年,常常喜欢在秋日的午后,一个人漫步田间,既是一次微旅行,又是一次进一步认识秋天、感受秋天的过程。
每每看到农人们弯腰弓背、侍弄着农活时,我就一次次被他们热爱生活的一颗乐观之心所感动。
没有春夏之际辛勤的付出,岂有秋天的累累收获?自然界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⑤老年人说,秋天的模样是静静流淌的一湾小溪,是乡间小路的一座小桥,是黄昏西天上那抹艳艳的彩霞。
小溪代表了一种清澈,是老年人心中秋天里最明净的颜色。
乡间小桥代表了一种婉约的静美,是老年人心中秋天里最好的品格。
至于那黄昏西天的彩霞,则代表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是老年人心中秋天里最高的精神境界。
⑥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秋天,秋天的模样,也各有不同。
秋天的神韵,秋天的气质,秋天的精神,秋天的境界,在每个人心中都以不同的版本在演绎。
秋天,就是这样迷人,她的模样,永远让我们魂牵梦绕,回味无穷……
(选自《散文百家》)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4分)
(1)秋天,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乡愁;秋天,是凉风习习稻谷飘香的沉醉;秋天,是秋雨绵绵澄澈宁静的高远。
(2)孩子说,秋天的模样是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柿子,水灵灵的鸭梨。
它们香气四溢,甘甜味美,是人间最美的味道。
21.“没有春夏之际辛勤的付出,岂有秋天的累累收获?自然界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结
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22.文中第¢Ú段从哪几个方面写秋景,请简要概括。
(3分)
23.请用生动地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天(至少用一种修辞)?(2分)
三、作文(50分)
鸟儿翱翔蓝天是幸福,鱼儿畅游溪水是幸福;父母关心的嘱托是幸福,老师殷切的期盼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你身边。
请以“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
1)把题目补充完整,抒写你的真性情,生花的妙笔就在你手中。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要求先把标题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抄袭。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1-4 DCCC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1)鲁迅《旧事重提》(2)略
⑴示例:①道不尽的母爱!②母爱无声惊天地!③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答案不唯一)
⑵示例:①小男孩妈妈的行为影响(教育)了他,使他学会了孝敬(感恩)。
②母亲为我们无私付出,我们不但要有孝敬母亲的感情,更要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
(围绕其它亲情谈亦可,但同样要抓住“感恩”“报答”“孝敬”“关爱”等关键词。
)
8、“生” “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9、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分)
10(1)约定(2)舍弃(3)回头看(4)拉,牵拉
11、(1)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12、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礼,无信在前,对待无礼,无信的人无需以礼相待。
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长辈,而且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错误,陈元芳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13、 ?非常感动(或感到温暖)(1分) ?心急如焚(1分)
14.善良(拾金不昧)、懂事、勤劳、乐观、知恩图报、(答出三点即可)(3分)
15.插叙。
交代了小男孩贫苦的家境和捡废品的原因,)突出了小男孩懂事、善良、乐观的品质,为下文写“她”给男孩废品并资助他上学做铺垫。
16.总结全文,(1分)照应题目(或点题),(1分)点明善心的传递可以温暖人心这一主旨。
(1分)
17、“那一幕”指的是我十六岁那年的秋天晚上,我看果园回家时,父亲用手电筒帮我照路的那件事.
18、①“父亲的手电筒”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分);②“父亲的手电筒”象征着父亲对我的爱
19、示例:这小子要干什么?我一个大老爷们,让儿子擦嘴像什么话!只是这感觉又好温馨,儿子懂事了,懂得照顾爹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啊!
20、(1)用排比的手法(1分)写出秋天的特点——乡愁,丰收,高远(1分)。
(2)用比喻(借喻)的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孩子眼里的秋天的特点——丰收美味(1分)。
21、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生,只有前期辛勤的付出才会有后期的回报。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