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是“解读矛盾的艺术”--方成漫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画是“解读矛盾的艺术”--方成漫话-
漫画是“解读矛盾的艺术”--方成漫话
陈燮君“方成漫画展”近日将在上海图书馆隆重推出,“方成漫画”又成热门话题。

方成漫画笔域宽广,国际时事、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经济活动、文化艺术,纵横驰聘;方成漫画时域漫长,30年代涉足,40年代崛起,50年代起就誉满艺坛,笔墨绵延半个多世纪……时空的广袤决定了评论方成的漫话方式。

其实,漫话不“漫”。

细细“阅读方成”,不难发现方成漫画的魅力所在,即把漫画看成是“解读矛盾的艺术。

”方成原名孙顺潮,1918年6月10日出生于广东中山左步村。

方成漫画的“涉足”与“崛起”,与深刻解读社会矛盾休戚相关。

他以漫画为武器,投身于“一二·九”学生运动。

1942年他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任助理研究员,在解读灾难深重的国内外交错繁杂的社会矛盾后,于1946年毅然辞职,握笔奋起,赴上海专门从事漫画创作,在《大公报》、《世界晨报》、《文汇报》、《评论报》、《联合画报》、《文萃》等报刊上发表大量点评国际政治、揭露社会矛盾的漫画作品。

1947年夏被聘为《观察》周刊漫画版主编及特约撰稿人。

1949年秋入北京,第二年任北京《新民报》美术编辑。

1951年起,直至1986年,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

50个春秋年华,方成始终把漫画当作“解读矛盾的艺术”,对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以充满幽默的漫画形式加以点评。

从总体而论,在五六十年代,方成漫画以画国际问题的政治讽刺画见长;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则以国内题材的漫画闻名。

一幅《武大郎开店》,脍炙人口,寥寥数语点名主题:“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抨击了用人问题上的狭窄心胸!一幅《师父太忙》,家喻户晓,面对责问“手艺太糟了!鲁班师傅呢?”伙计无奈作答:“开会去了。

他是劳模,又是代表,还是委员,一个月要开三十天会呢。

”在一笑之余,便会沉思:社会是否应该让“鲁班师傅”这样的劳模从会海中解放出来呢?劳动
模范的优势毕竟在本职岗位上!在方成笔下,矛盾聚焦,层层剖视,细细解读,然后进行艺术点化,被揭示出一个个深刻的命题。

方成成功地运用解读矛盾的艺术,艺术地解读了一个个矛盾!
方成八十有余,思路敏捷,尽显青春活力。

漫画有夸张、变形等富有个性的文化符号,但切忌概念化。

出色的漫画家应是有文化高度和思想高度的社会评论家,却时时不应忘记这“高度”正是来自于深入社会生活的深度。

漫画家往往既杂又专,以致有“不是杂家就不可能成为漫画专家”之说。

漫画家常常给读者带来笑声,然而笑声背后是漫画家的百般艰辛、十足的创作磨难。

像方成这样的漫画家以“全球视野”享誉画坛,但他时时考虑的又是漫画的民主化问题。

他认为,“漫画的民族化不能理解为毛笔加宣纸,重要的是善于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色彩的种种表现方式”,“力争使漫画在选材、风格、构图、笔墨、标题上都体现出中国气派来。

”《神仙也有缺残》、《老战友》、《娱亲图》、《月上柳稍头》、《西天拜佛祖》、《钟馗夜巡图》、《鲁智深》、《李逵》、《愚公和智叟》、《三日入厨下》、《陆羽》、《布袋和尚》等在绘画题材、构图方式、水墨风格上都是漫画民族化探索的可贵尝试。

解读矛盾并非都要剑拔弩张。

漫画的讽刺性固然有疾恶如仇的一面,同时也有幽默含蓄的一面。

两者的组合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漫画对于社会的文化关怀。

《传统表情》善意地告诫人们不能“重男轻女”;《天在哪里?》是哲理诗般的漫画;《新背心》调侃式地描写了生活一隅;《六十年的变迁》从生活图景和人生的变化重现了人生世俗的演进;《壮志不已》则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充满生活情趣的老年生活……
解读矛盾上了艺术层面应进行艺术思考和研究。

对于这一点,不是所有的漫画家都能做到的,然而方成做到了。

漫画理论集《报刊漫画》、《漫画艺术欣赏》、《方成谈漫画艺术》,评论集《笑的艺术》,幽默理论著作《幽默·讽刺·漫画》、《滑稽与幽默》、《方成谈幽默》、《侯宝林的幽默》,杂谈与漫画著作《画外文谈》等,汇集了方成关于幽默的探索研究、关于画文的合一联想和关于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历史、戏剧、相声、社会学的跨学科求索。

正是综合研
究和理论升华使方成喜获漫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双重丰收,进而在漫画创作上赢得新的智力支持和新的艺术高度。

无疑,方成已成为富于理性思考的杰出的漫画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