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性之我见

刘晓颖1 ,刘晓敏2

( 1. 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 2. 临沭教师进修学校,山东临沭276700)

摘要:张爱玲小说在经过无数研究者的分析之后,仍存有解读的空间。《倾城之恋》中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哲

学内涵及对人生主题的思考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文学经典。

关键词:张爱玲; 倾城之恋; 经典

中图分类号: I206.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3334( 2011) 01 -0093 -02

收稿日期: 2010 -09 -28

作者简介:刘晓颖,女,山东临沭人,安徽大学2009 级硕士研究生。

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意识

到经典化的重要性,研究者们认为文学史“不应该越讲越厚,

而应该越讲越薄,越讲越精,经典化是必然的”[1]。经典是指

那种具有文学史意义,蕴涵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价值观念、

美学观念,在价值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

文本。但经典也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存在着被湮灭、

重释或强化的可能性。20 世纪末张爱玲作品在中国的经典

化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张爱玲1943 年初登文坛便声

名鹊起,红遍大半个中国。但1949 年后,张爱玲所站立的文

学立场与当时主流的文学立场之间存在分歧,文学史教材上

几乎没有她的影子。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大陆的

思想解放和文坛的自由性、主体性思潮的兴起,加上夏志清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首次重点评讲,她逐渐被中国学术

界和读者所接受,并形成了“张爱玲热”和“张学”。我以为,

张爱玲小说中最经典的不是她的扛鼎之作《金锁记》,而是

《倾城之恋》。作品中丰富的意象、丰厚的哲学内涵及对人生

主题的思考提升了其艺术高度。

一、众多的悲剧意象

《倾城___________之恋》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白流苏离婚后寄居娘家,

兄嫂谩骂有加,逼迫流苏回去做寡妇。流苏不从,恰巧碰见

了只想恋爱不想结婚的范柳原,两人展开了持久的心理战。

然而一个偶然事件———香港的沦陷,使得两人最终还是步入

了婚姻的殿堂。小说的结局看似圆满,实则浸透着苍凉。正

如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所言: “凭张爱玲灵敏的头

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现

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2]259小说的悲凉气氛正是

源于胡琴、月、蚊香、镜、空房等这些颇具悲剧意蕴的意象。

( 一) “镜”意象

《倾城之恋》的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谓“镜”意

象。小说中第一处对镜子的描写为: 白流苏在遭到娘家人冷

嘲热讽之后,“开了灯,扑在穿衣镜上,端详她自己……一双

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流苏不由得偏着头,微微飞了

个眼风,做了个手势……她忽然笑了———阴阴的,不怀好意

的一笑……可是胡琴诉说的是一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

不与她相关了”[3]53。这次对镜,流苏发现了自己的美貌和身材,抛弃了忠节孝义的道德规范,看似是从镜中发现了自我,

决定了要“给她们一点颜色看看”,要用自己残余的青春博得

再次婚姻,实际上恰恰是失去了自我。

第二处为白流苏第二次离家去香港时,“流苏觉得她滴

溜溜走了个圈子,倒在镜子上……他们似乎是跌到镜子里

面,另一个昏昏的世界里去了,凉的凉,烫的烫,野火花直烧

上身来”[3]77。镜子在质地上是易碎的。正如张爱玲在《流言》中所言: “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靠不住,一捏便粉碎了。”镜之易碎,象征着情感之易碎。人与人之间,甚至是恩爱的

夫妻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脆弱,说不定什么时候轻轻一碰,就

支离破碎了。镜子还具有虚空的特性。流苏与柳原之间空

无感情的婚姻就像镜中之像,若有若无。流苏做了柳原的情

妇后,“持家罢,根本无家可持……她怎样消磨这以后的岁月? ……她管得住她自己不发疯么?”[3]79她虽然得到了经济的安全,但却产生了虚无感。这与叔本华的哲学思考不谋而合: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

( 二) “围城”意象

小说中另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意象是“围城”。把婚姻及

其他类似的一切喻为围城,应该是从钱钟书正式开始的,但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领域第一个明确运用这个意象的。白流

93

苏跪着祈求母亲做主时又想起来小时候,“看了戏出来,在倾

盆大雨中和家里人挤散了。她独自站在人行道上……人人

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3]50。这里表现出了围城意识,每个人都是一个围城,谁也走不进

谁的世界。

二、丰富的哲学意蕴

刘再复认为,张爱玲是一个逼近哲学、具有形而上思维

能力的很罕见的作家。受到家庭身世和中外文学思想的影

响,她的作品闪烁着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 一) 荒原意识

在艾略特的《荒原》中,“荒原”代表着追寻———追寻一

种存在。追寻赋予人类存在的一切意义。诗人穆旦的作品

也渗透着强烈的荒原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对现实生活、战争、爱情的怀疑、否定以及绝望的反抗。

在《倾城之恋》中,范柳原这个人物就处于精神荒原状

态。私生子的身份使他受到中国族人的冷待和排挤,而西洋

文化更不是他的根系,所以他的心灵一直在漂泊,便日益堕

落下去,“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正是范柳原对自己荒原状

态的一句经典概括。范回国是在进行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想

找寻到传统的中国精神,同时要逃离人类文明,找到一种原

始的朴素的生命意义。白流苏就是范柳原理想中的女人,范

柳原把她看作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永远不会过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