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人事)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
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景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游客和景区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景区的良好秩序,提高景区的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是景区内部管理规范的基本依据,适用于所有景区员工和游客。
第三条景区安全管理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患于未然,安全第一。
第四条景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及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五条景区行政部门负责全面掌握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并指导、监督和检查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景区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安全制度、安排安全培训、组织安全演练等。
第七条景区管理人员负责全面负责景区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八条景区员工有安全生产和维护景区秩序的义务,不得以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给景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和景区的秩序带来危害。
第九条游客应遵守景区的规定,注意个人安全,不得在景区内携带危险物品,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条游客发现景区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景区管理人员,积极配合处理。
第三章安全设施第十一条景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安全疏散通道、监控设备等。
第十二条景区安全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景区安全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应有专人负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安全培训第十四条景区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提高景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五条景区员工应按照规定参加安全培训,学习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六条景区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火灾防范、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疏散等。
第十七条景区应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检验景区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并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八条景区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和措施。
第十九条景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要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治。
第二十条景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景区景点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景区景点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组织1. 成立景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景区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景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景区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工作人员应熟悉景区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3)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设施设备管理(1)景区内所有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设施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发现设施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维修。
3. 门票管理(1)景区实行实名制购票,游客凭有效证件购票入场。
(2)景区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游客信息,确保门票销售准确无误。
(3)景区门票销售结束后,及时清点票款,妥善保管。
4. 游客管理(1)景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2)景区工作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制止游客的不安全行为。
(3)景区应设立紧急疏散通道,确保游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5. 事故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景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景区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
2. 本制度由景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平安景区创建实施方案

平安景区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景区管理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平安景区的建设和管理。
本文拟制定一个平安景区创建实施方案,旨在为景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确保景区的安全运营和游客的整体安全。
二、风险评估和管理1. 针对景区的特点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安全和人为破坏等多方面的因素。
2.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确保游客及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三、安全设施和设备1. 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并设置监控中心进行24小时监控,筑牢景区安全防线。
2.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防火设备和灭火器等,确保景区的防火和灭火能力。
3. 建设卫生间和医疗点,并配备急救设备和医务人员,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服务。
4. 建设合理的人流引导系统,设置警示标识和紧急疏散出口,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四、安全培训和教育1. 为景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应急处理、消防知识和急救技能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 组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模拟逃生,加强工作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3. 制定安全规定和警示标语,并在景区内进行宣传和教育,提升游客安全意识。
五、安全监管和评估1. 加强与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和设备的运行情况。
2. 建立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对景区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安全风险。
3. 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整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善和提升景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六、总结和展望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相信可以创建一个平安景区,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和愉快的旅游体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不断完善和提升景区的安全运营水平。
景区安全管理制度_文库

一、目的为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景区正常秩序,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景区内的所有工作人员、游客及相关部门。
三、安全组织机构1. 成立景区安全领导小组,由景区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景区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
2. 设立景区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景区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安全管理(1)景区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2)景区工作人员需遵守景区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景区工作人员应自觉维护景区秩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景区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2)景区内所有设施设备均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3)景区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游客安全。
3. 游客安全管理(1)景区入口处设置游客服务中心,负责游客咨询、引导、讲解等工作。
(2)景区工作人员应加强游客引导,确保游客按照规定路线游览。
(3)景区应设立多个安全通道,确保游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4. 消防安全管理(1)景区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2)景区工作人员应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3)景区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5. 应急救援管理(1)景区应设立急救站,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
(2)景区工作人员应熟悉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现场急救。
(3)景区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五、奖惩措施1. 对在景区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景区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集体,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景区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
2. 本制度由景区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景区安全规章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景区安全管理,保障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景区正常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景区安全管理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级管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安全职责,确保景区安全。
2. 景区各部门、各单位应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景区安全。
3.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景区安全规章制度。
三、安全管理内容1. 景区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对景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2)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如高空作业、水上娱乐设施等,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2. 景区环境卫生安全管理(1)保持景区环境卫生整洁,定期清理垃圾,防止病虫害滋生。
(2)对景区内的绿化植物进行养护,防止因植物生长影响游客安全。
3. 景区交通安全管理(1)加强景区道路管理,确保道路畅通,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警示标志。
(2)对景区内的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4. 景区消防安全管理(1)加强景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游客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5. 景区治安管理(1)加强景区治安巡逻,维护景区治安秩序。
(2)对景区内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安全教育培训1. 定期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景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监督检查1. 景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景区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定期对景区安全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景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平安景区规章制度范本最新

平安景区规章制度范本最新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游客和员工的安全,维护景区秩序,确保景区正常运营,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游客行为规范第一条游客应遵守景区的管理规定,服从景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第二条游客不得在景区内随意践踏花草、纵火烧毁景区植被、任意扔垃圾、乱涂乱画等行为。
第三条游客不得潜水、攀爬树木、攀援建筑物等危险行为。
第四条游客不得带有攻击性武器进入景区。
第五条游客不得在景区内露天烧烤、酗酒滋事、裸露身体等行为。
第六条游客应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特别是贵重物品,不得擅离开自己的行李物品。
第三章工作人员管理规定第一条工作人员应遵守景区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任务。
第二条工作人员要礼貌对待游客,态度和蔼诚恳,不得对游客进行不文明用语或动作。
第三条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发现游客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时,应及时制止。
第四条工作人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景区内的问题或异常情况,维护景区的正常秩序。
第五条工作人员要按照景区规定的制服着装,不得穿着休闲服装、露脚、露肩等不符合形象的服饰。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规定第一条如果发生火灾、地震、泄漏等突发事件时,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组织游客疏散并报警。
第二条在景区内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展开救援,并及时呼叫120急救车辆。
第三条在景区内出现游客围斗、群体性事件时,工作人员应保持冷静,采取有效措施维持秩序,并及时报警。
第四条当有恶性事件威胁到景区安全时,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维护景区的安全。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一条未经许可,禁止在景区内进行商业广告、传单散发等活动。
第二条禁止在景区内私自摄影、摄像、录音等行为,若需拍摄,需得到景区的许可。
第三条禁止在景区内携带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燃放。
第四条禁止在景区内吸烟、涂鸦等不文明行为。
第五条禁止在景区内放任孩子在危险场所玩耍,家长监护人需严格管教。
第六章处罚条例第一条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游客,景区工作人员有权进行提醒、劝阻,情节严重者有权制止并报警处理。
景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景区游览秩序正常,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和景区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景区主要负责人为本景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景区安全生产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景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和处置。
4. 景区全体员工均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三、安全生产管理内容1. 人员安全管理(1)景区员工必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2)景区员工应按照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景区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2. 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景区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2)对老化、损坏的设施设备要及时更换或维修,防止事故发生。
(3)景区内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特种设备等应定期检测、维护,确保安全。
3. 消防安全管理(1)景区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2)景区内消防设施、器材应保持完好有效,确保火灾时能迅速投入使用。
(3)景区员工应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4. 交通安全管理(1)景区内道路、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场所应保持整洁、畅通。
(2)景区内交通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
(3)景区内车辆行驶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5. 应急救援管理(1)景区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设备、物资等。
(2)景区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景区发生突发事件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救援工作。
四、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1.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景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景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奖惩分明。
3. 景区主要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向景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5篇)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为了规范、加强景区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避免重大、特大事故发生,保障旅客、员工生命和景区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确立要害部位1、核心区内一旦发生火灾,对整个景区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即为要害部位之一。
2、景区内电线、配电间一旦发生问题,对旅客、员工生命和景区财产会造成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即为要害部位之二。
3、接待中心燃气一旦发生问题,对旅客、员工生命和景区财产会造成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即为要害部位之三。
4、接待中心空调在夏季一旦发生问题,对游客就餐产生重大影响,即为要害部位之四。
(二)建立要害部位分级管理体系1、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实行分级管理,各种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度,由景区管理办公室组织对景区要害部位实行分级管理划分,执行景区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2、建立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建立安全检查档案。
3、建立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登记台帐。
对一级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二级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进行不定期抽查。
4、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齐全、灵敏、完好,符合有关规程和规定的要求,消防道路畅通。
5、确认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危险点,明确安全责任人,悬挂“要害部位”安全标志;不准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6、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7、水电等技术工种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8、严格遵守操作、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9、制定和完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各种应急处理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实战演练,及时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及事故。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设立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库房管理人员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
重点是接待中心库房和发电机房,以及景区机柴油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建立出入库登记手续。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范文(三篇)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范文一、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为了确保游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以及景区资产的保护,本景区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1. 员工安全责任制度1.1 所有员工都有保持景区安全的责任,应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规定;1.2 员工应接受安全培训并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1.3 发现安全隐患或者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1.4 员工应遵守景区的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游客安全指南2.1 游客在入园前应阅读景区的安全指南,了解景区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2.2 游客应遵守景区的安全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不随意攀爬或破坏景区设施;2.3 游客发现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工作人员。
3. 交通安全管理3.1 景区内的道路和交通设施应符合国家交通规定;3.2 景区门口和停车场应设立明显的交通指示标识,指引游客停车和行进;3.3 景区道路上应设置合适的交通标线和交通指示牌,提示游客注意交通安全;3.4 游客和员工应遵守交通规则,不违法乱纪,不酒后驾驶,不超速行驶。
4. 消防安全管理4.1 景区内应设立消防车辆和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4.2 景区内的建筑物和设施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定期进行消防检查;4.3 游客和员工应了解景区的消防安全出口和避难地点,遇到火灾应迅速撤离;4.4 景区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和游客的应急能力。
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5.1 景区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项职责和处置程序;5.2 景区应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人员和相关设施,及时处置突发事件;5.3 游客和员工应遵循应急指示,配合景区工作人员的组织和指挥;5.4 景区应定期组织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以上是本景区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我们将严格执行以上制度,确保景区的平安和有序运营。
二、环保管理制度范文为了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本景区制定了环保管理制度:1. 水资源保护1.1 景区应制定水资源保护计划,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水的意识;1.2 景区的水资源应根据需求进行合理配置,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1.3 景区内的水体应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污染。
风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风景区游览秩序正常,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和风景区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风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风景区管理部门负责风景区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风景区安全保卫部门负责风景区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防范措施,组织安全检查,处理安全事故。
3. 风景区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风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4. 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负责游客的安全引导和咨询,提供安全服务。
三、工作程序1. 安全保卫工作(1)风景区安全保卫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风景区的安全巡逻、监控和应急处理。
(2)加强风景区内的消防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3)对风景区内的重点区域、重要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章制度,注意自身安全。
2. 游客引导与咨询(1)游客服务中心负责为游客提供安全引导和咨询服务,解答游客关于安全的疑问。
(2)在风景区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加强对游客的疏导和管理,防止游客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安全检查(1)风景区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处理。
(2)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风景区安全。
四、事故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时,风景区安全保卫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及时报告上级部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奖惩1. 对在风景区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风景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风景区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平安景区管理制度

平安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平安景区管理工作,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景区社会秩序,提升景区形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经营旅游业务的景区,包括自然景区、文化景区、主题公园等。
第三条景区管理应当依法保护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景区环境的整洁和景区设施的完好,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景区的品质和形象。
第四条景区管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行为,加强对景区员工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创造和谐的旅游环境。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景区管理的组织协调、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第六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的管理和应急救援经验,熟悉景区情况,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七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下设安全保卫、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部门,负责相关工作的具体执行。
第八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环境保护、员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九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疫、防范盗抢等方面的制度,健全景区安全责任制,确保景区的安全。
第十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设置安全警示牌、安全通道、安全应急设施等,指导游客在景区内安全游览。
第十一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景区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
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十二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卫生检查等方面的制度。
第十三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设置垃圾分类桶、垃圾箱等,引导游客做好环境卫生保护工作。
第十四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环境卫生保洁人员,确保景区环境整洁。
第五章服务质量管理第十五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景区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保障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服务质量。
第十六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培训和考核景区员工,提升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
第十七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设置游客服务中心、紧急救援点等,确保游客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样本(2篇)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样本一、创建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针对阶段性的日常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具体措施,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实施。
二、创建办每半月召开一次辖区成员单位会议,汇报交流工作情况,梳理分析阶段性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措施,部署落实下阶段工作。
学习培训制度一、创建领导小组每季度学习一次,学习有关文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部署下步工作任务。
二、每年举办三至四次培训班,组织辖区成员单位创建人员集中学习有关业务、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三、通过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把学习培训贯穿于日常工作。
四、学习培训要结合实际,通俗易懂。
1工作台帐制度一、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行建立健全法治创建工作台帐,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稽。
二、各种台帐随时记载,内容丰富具体,书写记录工整,装订归管理分类,整齐结实,注意保存。
检查督促制度一、创建办对辖区各村各成员单位定期督促法治创建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发现典型及时推广。
二、遇到具体的疑难问题,各创建单位领导要亲自指导,协调解决。
三、对辖区法治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查究责任,落实整改措施。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样本(2)一、安全生产制度1.设立基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景区内游客和员工的安全。
2.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力。
3.实施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景区设施设备、消防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游客安全制度1.建立游客接待制度,确保游客在景区内的游览安全。
2.实施游客管理制度,对游客进行登记注册,确保游客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制定游客安全提示制度,为游客提供安全教育和游览指导,预防游客发生意外事件。
4.加强景区内游客交通管理,确保交通秩序和游客交通安全。
旅游风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旅游风景区的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风景区所有管理人员、员工、游客及临时用工人员。
三、安全责任1. 风景区负责人对本风景区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确保景区安全无事故。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确保本部门安全无事故。
3. 员工必须遵守景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安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与培训(1)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景区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景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景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2)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对本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游客进入景区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游客人身安全。
3. 风景区设施设备管理(1)景区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整改。
4. 游客安全管理(1)景区入口处设置游客服务中心,负责游客咨询、引导、接待等工作。
(2)景区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景区内设置专职安保人员,负责游客安全保卫工作。
5. 应急处置(1)制定景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应急处置职责。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景区发生突发事件时,各部门、各岗位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行动,确保游客安全。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景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七、安全责任追究1. 风景区负责人对本风景区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对发生的安全事故承担领导责任。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对发生的安全事故承担直接责任。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范文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范文一、景区安全管理制度景区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景区环境,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而制定的。
具体内容包括:1.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景区管理部门、员工和游客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安全培训制度:对景区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安全巡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景区安全。
4.景区交通管理制度:制定景区交通组织方案,合理安排停车、通行和交通引导,确保游客交通安全。
5.火灾防控制度:建立火灾防控设施和设备,制定火灾应急预案,随时做好火灾发生的应对准备。
6.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应急职责和处置流程。
二、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是为了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游客的观赏体验而制定的。
具体内容包括:1.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建立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对游客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2.植物保护制度:保护景区内的各类植物资源,禁止乱摘乱折,严禁破坏植被。
3.动物保护制度:保护景区内的野生动物,禁止捕杀、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
4.环境监测制度: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景区内的空气、水质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5.污水处理制度: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景区内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游客安全提示制度:在景区内设置安全提示标语和安全提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项,遵守景区规定。
3.游客投诉处理制度: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渠道,及时受理游客的投诉,解决游客的问题,确保游客满意度。
5.导游管理制度:对景区内的导游进行管理,确保导游服务质量,提升导游素质。
平安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景区安全,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景区正常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景区所有工作人员、游客以及景区内的各项经营活动。
第三条景区安全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安全责任制。
第二章安全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景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第五条设立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应急处置。
第六条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景区安全。
第三章安全防范措施第七条景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八条景区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第九条游客应遵守景区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在景区内吸烟、乱扔垃圾。
第十条景区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或警示。
第十一条景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救生圈、救生衣、急救箱等。
第十二条景区应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三条建立健全景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第十四条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第十五条成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和疏散游客。
第十六条确保通讯畅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第五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七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八条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十九条游客服务中心应设立咨询台,为游客提供安全咨询服务。
第六章责任追究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分。
第二十一条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景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备注: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景区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有效。
平安景区创建方案

平安景区创建方案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景区旅游。
然而,由于景区内人流量较大、环境条件较复杂等原因,景区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景区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设一个“平安景区”。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个平安景区创建方案。
方案一、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景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目标、安全计划、安全组织体系、安全职责制度、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和安全应急预案等方面。
二、安全设施建设景区安全设施建设也是保障游客安全的重要手段。
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体系,如按规定安装消防设备、监控设备、报警设备、应急通讯设备等,严格按照规定设置安全出口、安全防护栏杆。
同时,还需在景区内设置安全标识和游客引导标志。
三、安全人员培训景区内的安全管理人员、消防队员、医疗救护人员等需要专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为此,需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游客的安全。
四、游客安全提示景区内游客安全意识较低,很多时候是由于游客的不慎或者不知道如何自我保护而引起的事故。
为此,需要在景区内够设置游客安全提示标识,如“请勿跳栏杆”、“请勿靠近危险水域”、“请勿摘取植物”等。
五、应急预案景区内可能会发生突发事故,为了及时有效地对应急事件进行处理,需要一套科学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流程、人员职责等方面。
总结本文结合景区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应对景区安全问题的“平安景区创建方案”,其中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设施建设、安全人员培训、游客安全提示和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保障游客的安全,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一、安全管理制度1.景区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度:成立景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
2.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景区内各部门安全工作的职责和权限,落实责任到位,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3.安全巡查制度:设立安全巡查队伍,定期对景区内部和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应急预案制度:制定景区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二、消防管理制度1.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定期对景区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消防设施故障而引发火灾。
2.消防演练制度: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灭火和疏散逃生能力,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和救援。
3.消防安全教育制度:定期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道路交通安全制度1.道路交通管理制度:加强对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的管理,确保景区周边的交通秩序良好。
2.游客交通组织制度:设立交通志愿者队伍,负责景区游客的交通组织工作,确保游客安全有序地出行。
3.游客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对游客的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交通安全意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食品安全制度1.食品供应管理制度:严格把关景区内餐饮服务商的食品供应,建立健全食品供应管理制度,确保游客饮食安全。
2.食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景区内的餐饮服务商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食品安全。
3.食品安全培训制度:对景区内的餐饮服务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景区安全宣传制度1.景区安全宣传计划制度:制定年度景区安全宣传计划,明确宣传目标和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如海报、宣传片等,向游客宣传景区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2.安全宣传活动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活动,如安全知识讲座、安全体验活动等,增强游客对景区安全的关注和理解。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
1. 安全巡逻制度:景区设立专门的安全巡逻队,负责巡视景区各个区域,及时发现问题,维护景区的安全与秩序。
2. 安全培训制度:景区员工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学习各类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定期举行应急演练,以保证员工在危机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3. 安全设施制度:景区设立灭火器、报警器、紧急救援设施等安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
4. 游客安全宣传制度:景区制定安全宣传计划,向游客传达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醒游客注意个人安全,遵守景区规定,确保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安全。
5. 游览路线规划制度:景区规划游览路线,并设置明显的标识,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游玩环境。
6. 食品安全制度:景区的餐饮服务必须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设置食品安全监督员,确保食品安全。
7. 消防安全制度:景区要配备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制定消防逃生预案,加强消防安全宣传,确保景区的消防安全。
8. 交通安全制度:景区要加强对游客的交通安全教育,设立交通警示标识,并安排专门的交通员工疏导交通,确保游客在景区内的行车安全。
9. 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景区制定各类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人员伤害、疫情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游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10. 安全监督制度:景区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监督,进行安全巡检、隐患排查、事故调查等工作,确保景区的安全运营。
平安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制度

平安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制度一、目标本工作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旅游景区的平安运营,保障游客的安全与享受。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旅游景区的创建过程。
三、创建前准备1. 评估风险:在创建旅游景区之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旅游景区的规划方案,包括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3. 资源准备:确保所需资源的充足性,包括资金、人力、设备等。
四、创建过程1. 招募团队:通过公开招募,选择符合要求的团队成员,包括项目经理、安全专员、工程师等。
2. 建设安全设施:根据规划方案,建设安全设施,如防护栏、消防设备等。
3. 进行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应急处理、游客安全守则等。
4. 制定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等。
5. 安全巡查:定期进行安全巡查,排除隐患,确保景区的平安运营。
五、安全评估与监督1. 定期安全评估:每年定期进行旅游景区的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景区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六、法律合规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旅游景区的创建过程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没有法律风险:确保创建过程中没有任何潜在的法律风险。
七、风险应急管理1. 应急预案:制定旅游景区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2. 组织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八、附件列举旅游景区创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如规划方案、管理制度等。
以上为平安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如有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

创建平安景区各项制度为了保障广大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创建平安景区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就从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在创建平安景区中应该哪些制度是必须的,它们能够为景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一、安全管理制度景区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护工作。
其中,安全监控和检查制度是关键,包括安全人员和游客的安全指引、消防设备的检查等等。
此外,也要加强景区内交通管理,防止拥堵和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二、食品安全制度景区的餐饮服务是游客必不可少的服务之一,食品安全制度要重点关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检测等各项工作。
特别是制定食品残余监测计划,定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防止超标食品对游客造成伤害。
三、自然生态保护制度景区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条件之一,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工作。
需要制定自然生态保护计划和措施,定期检测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是否出现异动,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四、应急救援制度景区是人流密集的地方,一定要制定应急救援制度,及时处理游客遇到的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工作要贯穿景区运营的全过程,包括设立应急救援中心、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等方面。
五、安全警示制度景区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设置安全警示牌、安全提示语等设施,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同时也要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岗位责任制,防止因员工的疏忽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六、游客文明行为制度在景区内,游客要遵守文明行为制度,禁止破坏景区环境、违反规定占据公共设施等行为。
景区要制定游客参观、玩乐场所的规定和禁令,以提升游客的形象和景区的整体形象。
综上,以上六项制度的制定是在打造平安景区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指导方针。
在景区内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加强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并提高景区企业的形象与知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加强景区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避免重大、特大事故发生,保障旅客、员工生命和景区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确立要害部位1、核心区内一旦发生火灾,对整个景区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即为要害部位之一。
2、景区内电线、配电间一旦发生问题,对旅客、员工生命和景区财产会造成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即为要害部位之二。
3、接待中心燃气一旦发生问题,对旅客、员工生命和景区财产会造成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即为要害部位之三。
4、接待中心空调在夏季一旦发生问题,对游客就餐产生重大影响,即为要害部位之四。
(二)建立要害部位分级管理体系1、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实行分级管理,各种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度,由景区管理办公室组织对景区要害部位实行分级管理划分,执行景区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2、建立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建立安全检查档案。
3、建立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登记台帐。
对一级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二级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进行不定期抽查。
4、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齐全、灵敏、完好,符合有关规程和规定的要求,消防道路畅通。
5、确认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危险点,明确安全责任人,悬挂“要害部位”安全标志;不准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6、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7、水电等技术工种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8、严格遵守操作、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9、制定和完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各种应急处理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实战演练,及时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及事故。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设立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库房管理人员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
重点是接待中心库房和发电机房,以及景区机柴油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建立出入库登记手续。
4、库存物品应当归类存放、备有登记明细表。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对防火防爆设施的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7、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库做好明显的标志防范工作。
门卫警卫制度1、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景区人、财、物的安全。
2、正常做好上下班交接,轮流就餐,不准随意替岗,夜间要确保值班人数,不准私自回家住宿。
3、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值班时间不准擅离职守,不准喝酒,不准搞娱乐活动,要认真办好上级交办的事务,处理好当班发生的一切公务,并随时向领导汇报。
4、注意安全,搞好防范。
夜间值班要有适当的巡逻,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向领导和公安机关报告。
5、凡值班期间工作出现失误的,根据情节轻重,按景区管理规定处理。
6、无故不值班的按旷工论处,连续三次不值班的人员自动辞退。
安全巡查制度1、每天按时按点,履行巡查职责。
2、在巡逻中要有高度责任感,切实按照景区规定的巡逻线路认真进行检查,注意发现问题。
3、巡逻或休息时不得看电视和打牌,以及搞其它娱乐活动。
4、早班人员负责核心区卫生清扫,巡视重点保护古树名木及核心区的花卉。
5、文明执勤巡逻,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不得延误。
6、如遇特殊事情不能正常上班的应提前向站组负责人请假,以便调整人员。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对景区设施设备、景区职工、游客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景区严禁吸烟,明火作业等行为。
2、对景区景点等重要部位设置防火宣传牌,防火标志,设立火种收存点,杜绝火种带入景区。
3、每天巡逻必须到责任区巡视,重点区域反复巡逻,不得脱岗,巡逻中发现有游客吸烟等火灾隐患,应当场予以纠正,发现违章用火等行为,除当场纠正外,及时上报指挥部处理。
4、巡逻中一旦发现火情隐患应立即排除,若接到上级下达的扑火命令,应立即组织强壮人员投入扑救。
5、参加扑救火灾时,要无条件服从火场指挥员的指挥,以便统一调度,保证队员扑火安全。
6、扑火后,要组织人员清理余火,留守人员要看守火场,72小时后经验收确认无死灰愎燃可能时方可撤离火场。
7、严禁动员、老、弱、病、妇和未成年人参加扑火。
8、爱护公物,各类消防灭火器材装备,按要求操作,并定期做好检查和养护工作,无故丢失或损坏的照价赔偿。
9、每年必须对防火队员进行一到两次培训盒训练,以便提高防火队员的思想作风、自身体能、扑火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10、正常与消防大队保持好联系,做好如何报警的宣传工作。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为了规范景区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交通事故,确保景区生产经营、观光车运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景区机动车驾驶员、景区内交通事故处理等。
2、景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交通安全工作的统一管理,负责组织交通安全工作检查,组织景区机动车辆检验及驾驶人员安全培训。
3、办公室负责景区内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机动车辆的资产管理和日常检查,负责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的日常安全管理。
4、景区内机动车辆必须保持车容整洁、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
5、新增以及经大修或者改造的厂内机动车辆,投入使用前,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6、全部车辆各部位在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应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7、车辆转向应轻便灵活,行驶中不得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现象。
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转向后能自动回。
8、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储备行程、踏板的自由行程及制动完全释放时间等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及该车整车有关技术条件。
9、车辆的制动距离、跑偏量、刹车制动性能要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定。
10、车辆照明及指示灯具应安装牢固、齐全有效。
灯泡要有保护装置,不得因车辆震动而松脱、损坏、失效或改变光照方向。
11、综合办每星期必须对景区机动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车辆驾驶员应对所驾车辆进行“一日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以确保车况良好。
12、重要节假日和长假期间除工作用车、值班用车和生产用车外,其它车辆应一律暂时封存。
13、机动车辆由景区办公室逐台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1)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2)使用、维护、修理和自检记录;(3)安全技术检验报告;(4)车辆事故记录。
14、景区内车辆的清洗废水需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燃油机动车辆尾气和噪声排放,应达到排放标准。
15、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驾驶证(操作证)方准驾驶与驾驶证相符的机动车辆,严格禁止无证驾驶。
驾驶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驾驶证,禁止将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
16、驾驶人员的基本条件:(1)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
(2)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驾驶人员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
17、驾驶人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禁止超速行驶、酒后开车。
进入景区内行驶的各种车辆严禁超高、超载、超速行驶,超车时不准妨碍被超车辆行驶和行人安全。
18、主要通道要设立明显的交通标志,车辆停放不能影响景区交通安全,且不得在大门周围20米、进出口周围10米以及消防通道的拐弯处停放。
19、景区交通限速为40公里/小时,转角处、十字路口的汽车必须减速。
20、景区道路应保持平整、完好,区内植树、绿化和架空管道不应妨碍机动车辆正常通行。
在景区道路拐弯处及重要路段处应设置必要限高标志、限速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或标志。
21、交通事故处理:a.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在做好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景区财产的同时,要立即报告当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等待处理。
b.当事人应及时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情况等向景区领导报告。
c.在区域内发生事故后,除保护好现场外,应报告景区办公室。
d.对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人员,按照工伤事故进行统计上报。
高峰期安全制度和应急措施1、旅游高峰开放期间,如发生特大事故、或重大案件、或有可能危及游客生命的事件,及时向高峰期游客安全领导小组和各站组负责人报告。
2、遇有生命危险人员,应及时拨打110和120,将有生命危险人员送医院救治。
3、有犯罪作案现场的,发现人应保护好现场,遇有案犯或重大嫌疑对象尚未逃离现场的应设法扭获,并交公安部门查处。
4、如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景区应急疏散预案。
5、需要紧急闭园时,根据发生问题的部位和游客流量的情况,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决定疏散方案,迅速将游客疏散出园。
特殊时段安全制度和安全处置措施1、正常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存放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正常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重特大事故紧急救援预案野核桃沟景区在各站组入口处设立了专门医务室,配备了急救箱、单架及日常药品。
旺季和节假日期间,在游客服务中心、大门入口处设立临时救护点,备有常用药品,为游客提供服务。
与县人民医院签订了救护协议,并建立了“医疗救护室岗位职责”。
附件:医疗救护室岗位职责1、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热情接待,及时正确处置好每位就诊者。
2、对就诊者必须仔细了解发病情况,采集病史,认真体检,尽可能明确诊断,及时救治。
3、对限于条件不能就诊者亦要作好现场急救,及时联系(拨打“12 0”医疗救护中心)转诊。
4、作好就诊记录。
5、定期检查急救药品器材,确保药品质量及器材完好,以应急需。
景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置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尽可能地为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帮助,保护旅游者的生命安全,维护巩留旅游形象,制定本预案。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4)《旅行社管理条例》(5)《导游人员管理条例》(6)《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7)《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8)《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9)《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简本)》1.2适用范围1.2.1本预案适用于野核桃沟景区处置旅游者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而发生的重大游客伤亡事件。
1.2.2突发公共事件的范围(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导致的重大游客伤亡事件,包括:水旱等气象灾害;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公路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其他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