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利奥波德与他的《沙乡年鉴》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精品教案
《大雁归来》精品教案教材解读《大雁归来》选自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所著《沙乡年鉴》一书。
文章内容具体详实,描写生动细腻,情感真切动人,又饱含作者理性的思考。
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
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最恰当的定位。
作者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正因为这种对动物怀有的真挚情感,他才能观察得这么细致,也才能描写得这么美妙。
学习时,应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归纳要点,把握文章,训练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品味作品语言,体会本文生动的描写手法。
3.理解作者珍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欲望。
重难点突破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着重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难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法与学法教法:1.阅读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生生互动,合作交流,探究研讨,教师点拨以解读文本。
2.听说法:从听入手,明确已学说明文文体知识,通过有价值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拓展运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利用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搜集资料的能力和爱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法:1.圈点批注法:通过圈点批注,提炼信息,概括文意。
2.合作探究法:以四人小组、同桌研读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大胆冲破心理束缚,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与见解。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4课(大雁归来)拓展资料(9篇)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4课(大雁归来)拓展资料(9篇)《沙乡年鉴》的出版《沙乡年鉴》〔SandCountyAlmanac〕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1887-1948〕逝世后出版的著作。
这本书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妨碍。
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明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的出版犹如打开了一扇封闭的大门。
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人们又发明了早已存在的《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在随笔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栩栩如生地记叙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搏斗,如歌如泣地表达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
在他的文章里,能够看到大自然的扭力,也能够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躁瞒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在这部著作的哲学论文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土地伦理》,这是利奥波德思想的基石。
在这篇文章中,利奥波德把土地看成一个由人与其他物质相互依赖组成的共同体,人是那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每个成员都有它接着存在的权利。
利奥波德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态功能,以此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强化人们维护那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
他认为:“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漂亮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那么,它确实是错误的。
”利奥波德的这种伦理观念不同于以往的佛教、自然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提出的伦理观,是从地球环境总体的角度上提出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伦理观念。
利奥波德在书中向人们呼吁:“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差不多明白〔我盼望我们差不多明白〕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
”这是利奥波德在半个世纪前向全人类发出的建立一种全新伦理观念的呼唤。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注释
第一单元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朝花夕拾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兼以:加以.斗乱:飞腾杂乱.斗,通“抖”.客死:死在异国他乡.掌故: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模胡:即“模糊”,这里指马虎、不讲究.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托尔斯泰: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着名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不逊:无礼.逊,谦逊.爱国青年: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有讽刺的意味.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犹言:如同说.诘责:质问并责备.托辞:借口.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适值:正好遇到.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绯红:鲜红.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2、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诗人、学者.选自胡适自传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庶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生书:未读过的书,也指新课.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败子:即败家子.本家:指同姓或同宗族的人.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浪人:游荡无赖之徒.责罚:处罚.气量:指容忍谦让的限度.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广漠:广大空旷.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宽恕:宽容饶恕.3、我的第一本书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来回翻身.4、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国家作家、评论家选自三作家髭:嘴上边的胡子.鬈:弯曲的头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陀斯妥耶夫斯基:俄国着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白痴卡拉玛佐夫兄弟器宇:气概,风度.禁锢:束缚,限制.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黝黑:黑.滞留:停留不动.愚钝:愚笨;不伶俐.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侏儒:身体异常矮小的人.酒肆:酒馆.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郁郁寡欢:心里苦闷,缺少欢乐,不高兴.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什么可以怀疑的.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5、再塑生命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盲聋哑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搓捻:用手指搓转.企盼:期待,渴盼.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更改;搬家;流放边远地区.觅食:寻找食物.油然而生:形容自然地生出某种思想过程.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间看不过来.繁花似锦:指色彩纷繁的鲜花美似富丽多彩的锦缎.风云突变:天气突然变化;也指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不可名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落英缤纷:落花繁多,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景象.冥思遐想:没有根据的空想,漫无边际的想象.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第二单元6、雪作者:鲁迅,选自野草暖国: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奁lián:盒子阿罗汉:简称罗汉,佛教称断绝了一切嗜欲,解除了烦恼的僧人.朔shuò方:北方.博识:学识丰富.美艳:美丽而光彩照人.消释:①消融,溶化;②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褪尽:全部脱去颜色.凛冽:刺骨地寒冷.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脂粉奁:装胭脂和粉的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7、雷电颂作者: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本文选自屈原.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鞺鞺鞳鞳tāngtāngtàtà:原是钟鼓象声词,这里形容波涛声.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稽qǐ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叩头到地.东皇太一:天神,屈原作品九歌中的神灵.下文的云中君、东君、太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也都是九歌中的神灵.云中君:云神.土偶木梗:即土偶木偶,这里指泥塑木雕的神像.东君:太阳神.大司命:星名,也是神名,主宰人的生死.少司命:星名,也是神名,主宰人的祸福.湘君:湘水神.湘夫人:传说尧的女儿,舜的妃子娥皇、女英投湘江而死,死后成为湘水之神,称湘夫人.湘妃竹:斑竹,又称泪竹、湘妃竹.传说舜南巡时死去,妃子娥皇、女英在江湘之间哭泣,眼泪沾染在竹子上,竹竿上便有了斑点,所以称斑竹、泪竹.河伯:河神.龙门:楚国都城郢yǐng现在湖北江陵西北的东门.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污秽:①不干净;②指不干净的东西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迸射:向外溅出或四面喷射.播弄:①摆布;②挑拨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雷霆:①雷暴;霹雳;②比喻威力或怒气.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8、短文两篇作者:巴金选自巴金文集,原载散文随笔集龙·虎·狗中.旸yáng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此处当为作者误记.据列子·汤问:“夸父不自量,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夸父渴死之地应为隅谷.隅谷,日落之地.姮héng娥:即嫦娥.淮南子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9、海燕作者:高尔基.本文由戈宝权根据俄文版高尔基全集翻译.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胆怯:胆小,缺少勇气.翡翠:一种矿物的名称.精灵:①鬼怪;②机警聪明;机灵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10、组歌作者:纪伯伦选自泪与笑.纪﹒哈﹒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着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阿施塔特女神:据说是掌管繁殖、爱情的女神.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馈赠:赠送礼品.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酷肖:酷似.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千山万壑:高低重叠,连绵不断的山峦和丘壑.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第三单元11、敬畏自然作者:严春友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鲲kūn鹏看待斥鴳yàn一般:出自庄子﹒逍遥游.鲲是庄子想象的一种大鱼,当它化作为鸟,就叫做鹏.鹏的翅若垂天之云,一飞冲天,而斥鴳只能飞几丈高,盘旋在蓬蒿之间.在鲲鹏看来,斥鴳是很可怜的.斥鴳,一种小鸟.蓬蒿:①茼蒿②飞蓬和篙子,借指草野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不能及的事情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精巧绝伦:精细巧妙,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美味佳肴:味道鲜美的菜肴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作者:吴岗,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西域水道记:清代徐松撰,是研究新疆历史地理的重要着作.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和煦:温暖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吞噬:①吞食②并吞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戈壁滩:地面几乎被粗砂、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带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13、旅鼠之谜作者:位梦华,选自科技日报.贼鸥:略大于普通海鸥,羽毛多成黑色,生性凶顽强悍.啮niè齿类动物:哺乳类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门齿很发达,无齿根,众生继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大多数种类繁殖极快.啮:咬.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14、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选自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利奥波德,美国着名环境保护主义者.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蒲黄、蒲草,是制造人造棉和纸张的原料.缄默:闭口不说话狩猎:打猎凋零:①凋谢零落②衰落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15、喂——出来作者:星新一,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李有宽译.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着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牟móu取:谋取.众目睽睽kuíkuí: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哂shǐn笑:讥笑.铆mǎo:指铆接时捶打铆钉的操作.拍板:比喻主事人作出决定黑咕隆咚:状态词.形容很黑暗颤颤巍巍:状态词.抖动摇晃的样子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慷慨大方:不吝啬、不小气、不看重钱财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第四单元16、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节选自沈从文散文选,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有删节.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对调子:对歌.即物起兴xìng: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向例:一向的做法.哕huì:鸟鸣声.面善:面熟.蹲踞: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酬和hè:用诗词应答.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譬喻:比喻.淳朴:诚实朴素.即物起兴:对眼前景物有所感悟,临时发生兴致而写作.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悠游自在:形容悠闲而舒适.龙吟凤哕:形容声音动听,抑扬顿挫.17、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节选自汪曾祺全集,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五毒:说法不一,一说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种毒虫.寄名:旧俗幼童认得尼为师而不出家,或认他人做义父母以求长寿,叫做“寄名”.门楣méi:门框上的横木.苋:念xiàn.曾经沧海难为水: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清代诗人、诗论家.与有荣焉:与之同感荣耀.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囊萤,用口袋装萤火虫.映雪,用雪的反光.练囊:用一种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练,白色的绢.腌:把鱼、肉、蛋、蔬菜、果品等加上盐、糖、酱、酒等.门楣:①门框上端的横木;②指门第.苋菜:一种常见蔬菜.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城隍庙: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一个城的神.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囊萤映雪: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18、吆喝作者:萧乾选自北京城杂记,作家、记者、翻译家.寓公:旧时指寄居他乡的退职官僚,这里指流亡国外的有一定地位、声望的人.招徕lái:招揽.阿隆·阿甫夏洛穆夫:犹太人,曾先后加入苏联籍和美国籍,作曲家.他童年是曾在中俄边境华人聚居地生活,音乐上深受中国民歌和京剧熏陶,作品多以中国事物为题材.大鼓: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钹bó:打击乐器.制钱:这里指面值最小的铜钱.圆形,中间有方孔.有铸造年代,如“光绪通宝”即为清代光绪年间铸造.还能吞下去:民间偏方认为喝下活的蝌蚪可以去火.荸荠bíqí: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栽培在水田里,地下球茎呈现扁圆形,老熟后深栗色或枣红色,可供食用.马趴:身体向前跌倒的样子,就像马趴在地上,四肢着地.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糠:这里指萝卜因失去水分而质地变松.囿yòu:①养动物的园子;②局限,拘泥.铁铉xuàn:一种铁器.饽饽:①糕点;②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秫秸shújiē杆:去掉穗的高粱杆.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合辙押韵:戏曲、小调押韵.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19、春酒作者:琦君选自琦君散文,琦君,台湾作家.巴结:方言,指人做事勤快.大约摸:方言,大概的意思.家醅pēi: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20、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选自俗世奇人.牛:方言,傲气的意思.“撂高的”:招呼客人的伙计.地界儿:地方.砍:方言,把东西扔过去.茶汤:一种地方小吃,把糜子面或高粱面用开水冲成糊状食用.稀松:平常,普普通通.秫shú米面:即高粱面.浮头:浮面,汤汁最上边的那一层.使:方言,用.道台:清代省以下、府以上一级的官员.主管范围有按地区分者如济东道,有按职务分者如盐法道.嘛样:方言,什么样.中堂:唐代于中书省设政事堂,以宰相领其事,后因称宰相为中堂.明、清大学士亦沿用此称.硌牙:触着硬物使牙齿不舒服或者受到损伤.下晌:方言,即下午.莲花落子:民间曲艺的一种,也称“莲花落”“莲华乐”.旧时本为乞丐所唱.后出现专业演员,演唱者一二人,仅用竹板按拍.想辙:方言,想办法.练达:指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怵:害怕恐惧抠: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从里面往外挖逢场作戏:原指卖艺的人遇到合适的演出场地,就开场表演,后来指遇到机会,偶然玩玩,凑凑热闹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看风使舵:比喻跟着情势转变方向贬义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孤陋寡闻:知识浅陋,见闻不广.人情练达:通晓待人处世的方法.作文开头示范1.引用名言名句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西施说:“爱情是工具.……”问世间情为何物②在中世纪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圣者开始了他的演讲:“我之所以成为圣者,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在跨世纪时的一所监狱里,一个小偷开始了他的人生独白:“我之所以会成为小偷,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大家的就是我的.”圣者与小偷③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2.巧用书信格式①尊敬的孔子老爷爷:你好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给孔子的一封信②可恶的标准答案: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3.借用章回小说笔法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江东去,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而曾经的蜀国的继承人阿斗也变得“乐不思蜀”了,天下已成为“司马氏”的天下.三国英雄开会②梁山泊的聚义厅里,现在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百单八位好汉都齐聚在这里,大伙儿都在争吵不休.他们在争吵什么呢原来梁山泊最近要评选打虎英雄.这个荣誉称号评上就了不得,谁评上了就可以坐上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所以惹得众好汉齐聚在此,争论不休.谁是打虎英雄4.巧用修辞①“砰”随着一声锤子的敲打声,问号先生清了清嗓子说,“时空讨论会现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才是美’,请各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学者们积极发言.”什么才是美5.巧用寓言故事①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②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 2000元;赞助费, 15000元.”全能学校6.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①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题记蝶曾是个美丽善舞的女孩.她一头披肩的长发,她窈窕的舞姿,曾给她带来了如雷的掌声与无数的鲜花,她曾被别人赞为中国将来的邓肯……然而,一切结束了,命运之神永远将她按在了轮椅里.生命暗淡了,寂静了,“白天鹅”变为无人关心的丑小鸭.多少次,她梦见自己穿上了水晶鞋,继续她的追求,可醒来时只听见“凄凄惨惨戚戚”的冷漠秋风.星星夜话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题记何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也.综观历史,这“诚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啊.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7.巧用解题形式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A.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B.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C.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D.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8.巧用名人作问答①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②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给灵魂一个支点9.巧用诗文显诗意①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 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万象人生坚守自我②美是什么我知道,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美是黄昏的沙滩上疾行的丹顶鹤,美是大草原上驰骋的梅花鹿……鲍姆嘉通同意我的说法,并补充道:“美是感性认识,研究美学即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可康德却愤怒地瞪着我说:“片面,美是人类纯形式的主观感受,与事物本身毫无关系.我劝你还是看一看我的判断力批评.”我很虚心,认真仔细地研究了他的情感的美学着作.我正在为我的玄虚而洋洋自得时,黑格尔却泼给我一盆冷水:“不对,美应该是人类本质的外化”.接着,他就洋洋自得地谈起了他的美学理论.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马克思在我旁边耳语道:“别听他的, 他乾坤颠倒,是非不分,你千万别掉进唯心主义的泥坑里.美其实应该是人类本质与自由形式的统一.”美究竟是什么我决定离开莫衷一是的欧洲,去一趟东方文明的古国,寻找美的答案.美是什么③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
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评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评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雷茨认为,当代影响全球经济和世界社会最重要的两大因素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中国的城镇化(李慧中、张期陈,2011:2)。
快速的城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27%数据来自于《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2/2013)》。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相较于人口的城镇化,土地城镇化进程更为突出。
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逐渐凸显,人地冲突加剧。
在此期间,土地伦理思想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他们从土地或者生态整体的视角分析人地关系。
土地伦理思想最早由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1887-1948)提出。
利奥波德出生于美国衣阿华州伯灵顿市的一个德裔移民家庭,1909年获哈佛大学林学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研究。
在求学过程中,他由对鸟类浓厚的研究兴趣逐步转为了对自然整体的兴趣,而当其将兴趣、实践与生态学前沿理论结合时,他的整体主义生态世界观也就此形成,并初步形成了土地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内涵。
在其生命走向终结的前期,利奥波德通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将其对土地伦理思想的认识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利奥波德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土地伦理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土地城镇化进程中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的化解具有重要启示。
利奥波德生活在美国经济发展的狂热时代,该时代大致包括经济飞速发展期(19世纪末-1932年)和经济成熟期(1932年-1945年前)两个阶段。
一战前,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迅猛,但同时,人类活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自然环境逐步恶化(吴爱芳,2011:7)。
利奥波德作为生物学家,在《沙乡年鉴》(Sand County Almanac)本文参考了《沙乡年鉴》侯文蕙(1997)和彭俊(2013)两部中文译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名著导读《沙乡年鉴》
名著导读课【学习内容】《沙乡年鉴》【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激发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2.学习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科普作品。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倾其一生观察和思考的结晶。
这是一本对土地和人类关系进行重新思考的著作,被称为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语言也很优美,书中不仅展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奇妙的“自然天地”。
二、查阅资料,走进《沙乡年鉴》1.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先驱。
1906 年,他成为耶鲁大学林业专业的研究生。
毕业后,他作为联邦林业局的职员,被派往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当了一名林务官。
后从事野生动物考察工作,并与自然科学家罗伯特·马歇尔一起创建了“荒野学会”,发表了大量有关“土地道德”的论文,将毕生奉献给了生态保护工作。
2.作品简介《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经历。
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有的爱与尊重。
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栩栩如生地记叙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搏斗,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
在他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的扭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于人类为自身利益破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三、阅读方法指导1.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1)兴趣选择;(2)问题选择;(3)目的选择;(4)方法选择。
详情参考教材第72页。
2.做好阅读批注(1)圈点勾画出优美语句或自己喜爱的语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利奥波德与他的《沙乡年鉴》
利奥波德与他的《沙乡年鉴》《沙乡年鉴》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对沙乡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排列成“一个沙乡的年鉴”。
第二部分所涉及到的都是作者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威斯康星、衣阿华、新墨西哥……几乎游历北美大陆,有观察有历险,也有痛苦有教训。
第三部分分别从美学、文化传统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它是作者生态观念的思想结晶。
沙乡,其实是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的一个被荒弃了的农场。
在10多年中,这片土地和它上面的一所破旧的小木屋便成了他的家。
他和家人在这里进行着野生生物的耕耘和管理,他们将此作为主要的家庭事务。
冬天,他们给鸟喂食,细心地给它们戴上环志。
春天,在大雁南飞的咕咕声中,他们种植松树。
夏天,他们播种和照料野花。
秋天,他们观察冬眠前各种动物的奇异骚动。
在所有的季节,利奥波德都做着生物气候的观察记录。
他们身体力行,恭奉其事,以虔诚的态度面对自然。
在沙乡年鉴中,利奥波德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所作的富有诗意的描述词语俯首可拾,整本书中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那些生灵们的挚爱情愫。
由于作者观察细微,笔触细腻,因此文章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在享受优美文字的甘霖之中,我们不时受到心灵的震撼。
尽管,这是一本需要把心安静下来阅读的书,而且是一本早在1949年便问世的书,但今天读来,仍没有丝毫陈腐隔世之感。
作者利奥波德是一个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的专家,当年,他面对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环境肮脏等等这个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忧虑,难道不是我们今天的忧虑?利奥波德对物欲社会一味以牺牲环境来追求经济价值的倾向进行了严厉批判。
可以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作者利奥波德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才智。
沙乡是贫瘠的,然而作者利奥波德怀疑,沙乡是否真是贫困的。
他假设道:如果我是一个经济学家,我就要把我全部的经济学上的思考对准这些沙子,还有就是鼻子下面的葶苗。
名著《沙乡年鉴》精导精练
《沙乡年鉴》:自然文学典范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 1887年~1948年)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先驱,他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美国的先知”,代表作有《沙乡年鉴》《土地伦理》等。
他一生持续思索人类与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持有的爱与尊重。
他的旧居至今仍然保留在威斯康星河边的沙地里,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作品概述《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
在西方,《沙乡年鉴》影响力堪与梭罗的《瓦尔登湖》比肩,并誉为自然文学典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大雁归来》一文就是选自这本著作。
1935年4月,美国人利奥波德在沙乡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荒弃了的农场,开始了在沙乡13年的探索。
他一方面在这里尝试重新恢复生态平衡,一方面把在沙乡的观察和思考结晶写成了《沙乡年鉴》一书。
1949年,在他去世后一年,《沙乡年鉴》出版了。
在美国,《沙乡年鉴》因销量惊人被称为“绿色圣经”;同时,该书是第一本描述土地和人类关系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所以又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沙乡年鉴》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沙乡威斯康星一年12个月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第二部分是作者在美国其它地方的某些经历,进一步就资源保护方面的问题作出陈述;第三部分是作者就人与环境关系、美学和伦理学关系的思考等文章结束全书。
《沙乡年鉴》这本著作涵盖众多学科知识,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作者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挚爱情愫。
书中关于“食物链”“生物群落”,乃至某个特殊物种的知识,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土地伦理’的哲学思考,对推广环境保护思想,推动生态保护运动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14 大雁归来(课件4)
2.解释词语
凋零: 凋谢零落。 缄默: 闭口不说话。 狩猎: 打猎。 迁徙: 迁移。 窥探: 暗中察看。 雾霭: 雾气。 顾忌: 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 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6、常六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5、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 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 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 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 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 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 利奥波德逝世 后出版的著作。这本书问世于1949年,正 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 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 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 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 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 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 来的环境破坏。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人 们又发现了早已存在的《沙乡年鉴》。
字里行间充满爱鸟之情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 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例如: 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 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2.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 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 也就成了曲线。 3.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 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 的朋友低语一样。 4.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 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5.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奥尔多·利奥波德和他的《沙乡年鉴》
奥尔多·利奥波德和他的《沙乡年鉴》
奥尔多·利奥波德和他的《沙乡年鉴》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环境保护理论家,长期从事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研究,被称为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之父。
《沙乡年鉴》(SandCountyAlmanac)是其逝世后出版的著作。
这本书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
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的出版犹如打开了一扇封闭的大门。
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人们又发现了早已存在的《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在随笔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栩栩如生地记叙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搏斗,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
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扭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在这部著作的哲学论文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土地伦理》,这是利奥波德思想的基石。
在这篇文章中,利奥波德把土地看成一个由人与其他物质相互依赖组成的共同体,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奥尔多·利奥波德简介(部编本)
奥尔多·利奥波德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理论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生物之父,“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称为“美国的先知”,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利奥波德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研究。
《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著作。
这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
《土地伦理》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成长经历奥尔多的哥哥弗雷德里克说:“当还是孩子的时候,奥尔多就很少说话,但他是一个聪明的学生。
他读过很多书,知道动物们以什么东西为生,有什么样的天敌,他对户外生物如此热衷,好像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
”深秋的早晨,小奥尔多和父亲一起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穿上高高的长筒靴,一路下山来到火车站,吃一些猪肉煎豆和烤苹果作为早餐。
然后就坐火车穿过密西西比河到达一处沼泽地,在那里的一个麝鼠皮房子里等待野鸭的鸣声。
如果不是在有野鸭出现的季节,他们就在沼泽地里到处搜寻,探寻水貂的洞穴,看看他们到底在吃些什么。
在联邦政府颁布法律禁止在动物繁殖期捕猎之前,奥尔多的父亲就得出结论说这样做是错误的,因此他也不在冬天捕猎,他的这种精神被奥尔多继承下来了。
奥尔多在伯灵顿、新泽西和耶鲁大学上学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对鸟类学和自然科学历史的浓厚兴趣。
他在日志中把观察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这竟然是他长达一生的习惯。
工作历程1909年7月,他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森林学硕士学位后,就加入了新成立的美国国家森林局,并被派往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工作。
在那些日子里,奥尔多很快获得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并得到了提升,1912年成为新墨西哥北部卡森国家森林局的局长。
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奥尔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暴风雪,并患上了急性肾炎。
这场大病几乎夺走了他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他在那里工作的日子。
一年多以后,奥尔多在家乡伯灵顿复原了。
奥尔多又回到了新墨西哥和森林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4)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答案】①这本书记载了作者一家在威斯康星重建沙地农场的生活片段,所写内容按十二个月的顺序编排在一起,因此取名为“沙乡年鉴”。
②【示例一】同意。
我们为了保护原始野性,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如《沼泽地的哀歌》中,政府用各种方法保护沼泽地,却威胁到作为沼泽原始性化身的鹤的生活,迫使它们离开,人类的这种保护行为,反而弄巧成拙。
【示例二】不同意。
人类的发展往往会影响自然,因此在发展中要有保护自然的意识。
如《沼泽地的哀歌》中,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保护沼泽地,人类的开辟和侵占只会更加加速鹤的离开,人类这种行为对原始状态的保护有积极意义,并不是所有的保护都会弄巧成拙。
【解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题,考查学生对《沙乡年鉴》的了解程度。
第一空考查学生对作品题目的理解。
因为这本书记载了作者一家在威斯康星重建沙地农场的生活片段,所写内容按十二个月顺序编排在一起,因此取名为“沙乡年鉴”。
第二空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观点态度。
首先要表明是否赞同“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这句话,然后结合名著的内容具体阐述理由。
3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本文选自他的作品《___________》【答案】利奥波德沙乡年鉴【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沙乡年鉴》有关的文学常识。
三、综合性学习33.下面是椰海职业学院写给椰海市公交集团公司的一封表扬信,请仔细阅读,按要求答题。
表扬信椰海市公交集团公司:①我校学生张悦,于今年 2 月25 日乘坐贵公司13 路公交车前往学校,下车前发现身上携带的2万元学费被偷。
利奥波德与他的《沙乡年鉴》
龙源期刊网 利奥波德与他的《沙乡年鉴》作者:安宝杰来源:《作文周刊·初二·人教·同步辅导版》2011年第19期《沙乡年鉴》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沙乡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排列成“一个沙乡的年鉴”。
第二部分所涉及到的都是作者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威斯康星、新墨西哥……几乎游历北美大陆,有观察,有历险,也有痛苦和教训。
第三部分作者分别从美学、文化传统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它是作者生态观念的思想结晶。
沙乡,其实是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的一个被荒弃了的农场。
在10多年中,这片土地和它上面的一所破旧的小木屋便成了利奥波德的家。
他和家人在这里进行着野生生物的耕耘和管理,他们将此作为主要的家庭事务。
冬天,他们给鸟喂食,细心地给它们戴上环志(动物标记)。
春天,在大雁南飞的咕咕声中,他们种植松树。
夏天,他们播种和照料野花。
秋天,他们观察冬眠前各种动物的奇异骚动。
在所有的季节,利奥波德都做着生物气候的观察记录。
他身体力行,以虔诚的态度面对自然。
在《沙乡年鉴》中,利奥波德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所作的富有诗意的描述词语俯拾皆是,整本书中字里行间充溢着利奥波德对那些生灵们的挚爱情愫。
由于作者观察细微,笔触细腻,因此文章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在享受优美文字的甘霖之中,我们不时会受到心灵的震撼。
尽管,这是一本需要把心安静下来阅读的书,而且是一本早在1949年便问世的书,但今天读来,仍没有丝毫陈腐隔世之感。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利奥波德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才智。
沙乡是贫瘠的,然而利奥波德怀疑,沙乡是否真是贫穷的。
他假设道:如果我是一个经济学家,我就要把我全部的在经济学上的思考对准这些沙子,还有就是鼻子下面的葶苗。
我们曾见过日记体、书信体等文本形式,而年鉴这一样式却让我们耳目一新。
在一年12个月的季节更替轮回中,利奥波德细致地观察花虫草木的生长及其生活习性,从1月的“冰融”、3月的“大雁归来”,到4月的“春潮来临”、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风”、12月的“雪上的松树”,都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隽永画面。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中的观点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中的观点《以〈沙乡年鉴〉观点为主题的指南》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里有太多值得我们咂摸的东西了。
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大自然深处的门,门里全是我们可能忽略了的宝藏。
在那片沙乡的土地上,利奥波德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土地,那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咱们平常看一块地,可能就觉得是种庄稼的地方或者盖房子的地方。
可人家利奥波德眼里,那土地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生物都是演员,各有各的角色。
植物从土里冒出来,那不是简简单单地长出来,就像舞台上的演员登场,那是带着使命的。
它们要为这片土地遮风挡沙,要给昆虫鸟儿提供食物和住所。
比如说一棵大树,它可不是光站在那儿好看,它像一个大家长,树根紧紧抓住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树叶给好多小动物提供了栖息之处。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家庭里,长辈要撑起一片天,让全家人都能安稳地生活。
那动物呢?动物在这个舞台上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鸟儿在天空中飞,它们就像信使,把不同地方的消息传递。
它们吃了这儿的种子,飞到别处拉粑粑,就把种子带到新的地方,这就像是一场无声的播种之旅。
昆虫也不简单,蚂蚁们忙忙碌碌,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匠,它们在土里打洞,让土壤更透气,这对植物的生长可有好处了。
要是没有这些小昆虫,土地就像被堵住了呼吸的通道,植物也会过得不舒服。
这和咱们人也有点像啊,大家都在社会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缺了谁都不行。
再看看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吧。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大自然的主人,想怎么开发就怎么开发。
这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其实更像是大自然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而且还是后来加入的。
就像到别人家做客,结果客人却开始拆人家房子,这像话吗?我们从大自然索取资源,可不能光索取不回报。
我们得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对待大自然。
比如说,我们不能过度砍伐森林,森林要是没了,那些依赖森林生存的动物可就没地方去了,就像我们把人家的房子拆了,让人家无家可归。
这多不人道啊。
在《沙乡年鉴》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学课件:14大雁归来
5、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 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
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 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 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 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大雁
归来
作者作品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自然资源 保护论者、现代环境学的奠基者。著有《沙乡年鉴》。
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 “沙乡” 是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耕种者遗弃的荒 芜农场,是利奥波德考察与研究自然生态的一个场所。 《沙乡年鉴》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 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和万物在人类 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
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应如
何理解?提示:看下文内容解读这个句子.
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和池塘都布满了猎枪, 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 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制止猎杀小 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说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 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 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
3、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 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 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4、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 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
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繁华昌盛,生动形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7 大雁归来 (2)
读
,我感受到
。
示例:读“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 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我感受到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在作者心中,大雁 与人类一样具(和乌鸦对比),雁队的数字分析(六只 或以六的倍数)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 闻所未闻。
7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走近作者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 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现代环 境学的奠基者。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 ,这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沙乡”是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耕种者遗弃的 荒芜农场,是利奥波德考察与研究自然生态的一个 场所。《沙乡年鉴》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 运动的圣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 和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
(2)品味形象性
例句:它们低低.....,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它们 顺着河流......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把“水洼”和“池塘”当作朋友来“问好”, 写出了大雁的友好活泼;“低语”一词,大雁把沙滩当成“久别 的朋友”,让我们读来倍感亲切。
(3)感受抒情性
1.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 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 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明确: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伤哀 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愤恨。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 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板书设计
南飞的大雁
通 大雁归来
过 描
春雁觅食
写 孤雁
群居的鸣叫
抒发
感 受
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奥波德与他的《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对沙乡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排列成“一个沙乡的年鉴”。
第二部分所涉及到的都是作者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威斯康星、衣阿华、新墨西哥……几乎游历北美大陆,有观察有历险,也有痛苦有教训。
第三部分分别从美学、文化传统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它是作者生态观念的思想结晶。
沙乡,其实是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的一个被荒弃了的农场。
在10多年中,这片土地和它上面的一所破旧的小木屋便成了他的家。
他和家人在这里进行着野生生物的耕耘和管理,他们将此作为主要的家庭事务。
冬天,他们给鸟喂食,细心地给它们戴上环志。
春天,在大雁南飞的咕咕声中,他们种植松树。
夏天,他们播种和照料野花。
秋天,他们观察冬眠前各种动物的奇异骚动。
在所有的季节,利奥波德都做着生物气候的观察记录。
他们身体力行,恭奉其事,以虔诚的态度面对自然。
在沙乡年鉴中,利奥波德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所作的富有诗意的描述词语俯首可拾,整本书中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那些生灵们的挚爱情愫。
由于作者观察细微,笔触细腻,因此文章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在享受优美文字的甘霖之中,我们不时受到心灵的震撼。
尽管,这是一本需要把心安静下来阅读的书,而且是一本早在1949年便问世的书,但今天读来,仍没有丝毫陈腐隔世之感。
作者利奥波德是一个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的专家,当年,他面对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环境肮脏等等这个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忧虑,难道不是我们今天的忧虑?利奥波德对物欲社会一味以牺牲环境来追求经济价值的倾向进行了严厉批判。
可以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作者利奥波德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才智。
沙乡是贫瘠的,然而作者利奥波德怀疑,沙乡是否真是贫困的。
他假设道:如果我是一个经济学家,我就要把我全部的经济学上的思考对准这些沙子,还有就是鼻子下面的葶苗。
我们曾见过日记体、书信体等文本形式,而年鉴这一样式却让我们耳目一新。
在一年12个月的季节更替轮回中,利奥波德细致地观察花虫草木的生长及其生活习性,从1月的“冰融”,3月的“大雁归来”,到4月的“春潮来临”,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风”,12月的“雪上的松树”,都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隽永画面,读着此书,仿佛随作者作了一次漫长而富有情趣的神游。
《沙乡年鉴》,作为“绿色经典文库”之一,再次将利奥波德的思想和他抒情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觉得此本20万字的环境类图书,值得我们每个热爱经济类图书的读者去看它一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