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养护记录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0cbea3e009581b6bd9eb90.png)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一、目的:为保证在库储存医疗器械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养护组织:公司设立直属质量管理部的养护组,负责公司医疗器械养护工作。
三、养护员应指导保管员对医疗器械按其温湿度要求合理储存。
四、养护员每日做好温、湿度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午8时-9时,下午2时-3时)。
五、库房温、湿度超过规定范围,养护员要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六、养护员要定期对库存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查,每月抽查库存批次的1/3,每季度循环一次。
对检查中有疑义的医疗器械,挂黄牌暂停发货,填写停售通知单,通知经营部停止开票,同时填写医疗器械质量复检单,报质量管理部确认。
经确认合格,则恢复销售;不合格,则配合保管员将该医疗器械移入不合格品库。
七、养护员应及时做好养护记录。
养护组每季度末对医疗器械的养护情况作出小结,于次月上旬报质量管理部。
八、各项记录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有效期一年,但不少于三年。
一、质量否决制度一、目的:为控制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各种因素,消除发生质量问题的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二、质量管理部是公司行使质量否决权的职能部门,它有权在下列情况下作出否决:1、医疗器械供应单位,经审核或考察不具备生产、经营法定资格及相应质量保证条件,有权要求经营部门停止采购。
2、医疗器械销售对象,经审核不具备购进医疗器械法定资格的,有权要求经营部门停止销售和收回已售出的医疗器械。
3、来货验收中,对不符合公司《医疗器械验收制度》的医疗器械,有权拒收。
4、对养护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医疗器械,有权出具停售、封存通知,并决定对该医疗器械的退货、报损、销毁。
5、售出的医疗器械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要求经营部追回。
6、对不适应质量管理需要的设备、设施、仪器、用具,有权决定停止使用,并提出添置、改造、完善建议。
7、对不符合公司《首营企业审核制度》、《首营品种审核制度》的首营企业、首营品种,有权提出否决。
8、对经审批的首营企业在实际供货中质量保证能力差;对经审批的首营品种在经营中质量不稳定或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向经营部和总经理室提出终止关系,停止购进的否决意见。
医疗器械储存及养护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储存及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2a437b910ef12d2bf9e72b.png)
医疗器械储存及养护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保证对医疗器械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器械(诊断产品),保证医疗器械的储存质量,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50号令、《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局令8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年第58号)等法规,特制订本程序。
二、范围:适用于医疗器械的储存及养护的管理;三、职责:仓储负责医疗器械的储存及保养相关工作;四、操作规程:1、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五距”适当,堆码规范、合理、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
2、根据医疗器械的性能及要求,将产品分别存放于相应的库房,如:常温库、冷库。
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产品,应设定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产品的储存质量。
3、库存医疗器械应按产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产品不得混垛。
4、医疗器械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品、退货区——黄色;合格品区、待发区——绿色;不合格品区——红色。
5、医疗器械实行分区,分类管理。
具体要求:(1)常温产品与特殊储存产品应分区存放;(2)特殊管理产品要专人保管、专柜或专库存放、专帐管理;(3)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开存放;(4)不合格产品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1/ 26、实行医疗器械的效期储存管理,对近效期的医疗器械可设立近效期标志。
对近效期的产品应按月进行催销。
7、保持库房、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五、质量记录:1、《库存质量养护记录》2、《在库检查记录》3、《库房温湿度记录表》2/ 2。
医疗器械质量记录(全套表格)
![医疗器械质量记录(全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7411d61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7.png)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记录1、文件修订申请表32、文件发放记录表43、文件回收记录表54、文件销毁申请表65、文件销毁记录表76、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87、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98、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09、质量查询、投诉、服务记录1010、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表1111、医疗器械质量投诉处理记录1212、质量事故处理跟踪记录1313、员工健康档案表1514、员工健康检查汇总表1615、年度质量培训计划表1716、培训签到表1817、培训实施记录表1918、员工个人培训教育档案1919、设施设备台帐2120、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使用记录2221、计量器具检定记录2222、医疗器械养护质量情况分析季度报表2423、医疗器械质量信息反馈表2424、医疗器械质量信息传递处理单2525、医疗器械召回记录2726、医疗器械追回记录2827、不合格医疗器械台帐2928、不合格医疗器械报损审批表3029、不合格医疗器械报损销毁审批表3030、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自查及整改记录表3131、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记录表3232、医疗器械采购记录.3433、医疗器械收货记录3534、医疗器械验收记录3235、医疗器械出库记录3736、温湿度记录表3237、计算机系统权限授权审批记录表3238、车辆日常保养及卫生检查表4039、月卫生检查记录表4140、设施设备检修维护记录4241、医疗器械质量监控检查记录3242、医疗器械质量复查报告单3243、医疗器械停售通知单3244、医疗器械解除停售通知单3245、医疗器械拒收通知单3246、合格供货方档案表3247、储存作业区来访人员登记表3248、首营企业审批表5049、首营品种审批表3250、全体人员情况表3251、供货企业质量体系评定表3252、质量保证体系调查表3253、医疗器械质量档案表3254、医疗器械质量信息汇总表561、文件修订申请表2、文件发放记录表编号:JYBN—QXJL-002—013、文件回收记录表4、文件销毁申请表5、文件销毁记录表6、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编号:JYBN—QXJL-006-017、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编号:JYBN-QXJL—007—01报告日期:年月日8、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编号:JYBN—QXJL-008—01首次报告□跟踪报告□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其他□9、质量查询、投诉、售后服务记录10、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表审批人:11、医疗器械质量投诉处理记录12、质量事故处理跟踪记录13、员工健康档案表编号:JYBN-QXJL—013-01注:应将历次体检结果证明文件存入档案14、员工健康检查汇总表编号:JYBN—QXJL—014-011615、年度培训计划表质管部:行政部:审批人:1716、培训签到表17、培训实施记录表18、员工个人培训教育档案编号:JYBN—QXJL-018-0119记录人:2019、设施设备台帐20、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使用记录21、计量器具检定记录22、医疗器械养护情况汇总分析季度报表养护员:汇总日期: 年月日23、医疗器械质量信息反馈表24、医疗器械质量信息传递处理单25、医疗器械召回记录2726、医疗器械追回记录2827、不合格医疗器械台帐2928、不合格医疗器械报损审批表29、不合格医疗器械报损销毁审批表30、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自查及整改记录表编号:JYBN—QXJL—030-0131、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记录表编号:JYBN—QXJL—031-0132、医疗器械采购记录编号:JYBN—QXJL-032-013433、医疗器械收货记录编号:JYBN—QXJL—033-0135编号:JYBN—QXJL-034-01363736、温湿度记录表编号:JYBN-QXJL—036-01年月37、计算机系统权限授权审批记录表编号:JYBN—QXJL—037-0138、车辆日常保养及卫生检查表编号:JYBN—QXJL—038-0139、月卫生检查记录表编号:JYBN—QXJL—039—01检查日期:年月日符合或不符合的□内打√.检查人:40、设施设备检修维护记录编号: JYBN—QXJL—040—0141、医疗器械质量监控检查记录编号: JYBN—QXJL—041-0142、医疗器械质量复查报告单编号: JYBN—QXJL—042-0143、医疗器械停售通知单44编号:JYBN—QXJL—043—0144、医疗器械解除停售通知单45编号:JYBN—QXJL-044—014645、医疗器械拒收通知单编号:JYBN—QXJL—045-0146、合格供货方档案表编号:JYBN—QXJL—046—01建档时间:47、储存作业区来访人员登记表编号:JYBN—QXJL—047—014948、首营企业审批表编号:JYBN—QXJL-048-01。
医疗器械质量记录(全套表格)
![医疗器械质量记录(全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1b2996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b.png)
医疗器械质量记录(全套表格)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记录表格包括以下内容:1.文件修订申请表这个表格记录了对文件进行修订的申请。
在这个表格中,可以记录申请的原因、修订的内容以及修订的日期等信息。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管理者追踪文件修订的历史和原因。
2.文件发放记录表这个表格记录了向哪些人员发放了文件。
在这个表格中,可以记录发放的日期、发放的人员、发放的文件名称等信息。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管理者追踪文件的流向和发放情况。
3.文件回收记录表这个表格记录了哪些文件被回收了。
在这个表格中,可以记录回收的日期、回收的人员、回收的文件名称等信息。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管理者追踪文件的回收情况。
4.文件销毁申请表这个表格记录了对哪些文件进行销毁的申请。
在这个表格中,可以记录申请的原因、销毁的文件名称、销毁的日期等信息。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管理者追踪文件销毁的历史和原因。
5.文件销毁记录表这个表格记录了哪些文件被销毁了。
在这个表格中,可以记录销毁的日期、销毁的人员、销毁的文件名称等信息。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管理者追踪文件的销毁情况。
6.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改进和措施跟踪记录这个表格记录了质量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在这个表格中,可以记录问题的描述、解决方案、实施时间等信息。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管理者追踪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和解决情况。
13、员工健康档案表员工健康档案表是一份重要的文档,它记录了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史。
在这个表格中,我们需要填写员工的个人信息、体检记录、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内容。
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身体状况,为员工提供更好的保健服务。
14、员工健康检查汇总表员工健康检查汇总表是一份汇总员工体检结果的文档。
在这个表格中,我们需要记录员工的体检项目、检查结果、医生建议等内容。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采取措施预防疾病,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医疗器械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65530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a.png)
医疗器械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1. 引言医疗器械的储存和养护对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器械的不当使用和管理不仅会导致设备的损坏,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医疗器械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是每个医疗机构必须重视的任务。
2. 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器械的储存和养护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和稳定运行,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 责任与义务3.1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保障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
3.2 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储存和养护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购置、验收、登记、保管、检测、维修、报废等。
3.3 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负责医疗器械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巡检、维护、记录等。
4. 储存管理4.1 储存环境医疗器械的储存环境应满足设备的特殊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洁净度等。
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环境控制措施,确保器械的安全存放。
4.2 储存条件医疗器械应按照其特性和使用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如高温易燃物品、易碎物品、国家监管的特殊器械等应单独存放,并标明清晰的标识。
4.3 储存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储存管理制度,明确储存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制度应包括医疗器械接收入库、拆包验收、分类摆放、标识记录、定期检查等环节。
5. 养护管理5.1 养护计划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器械的养护计划,明确养护的周期、内容和责任人。
计划应根据器械的特性和使用频率合理制定。
5.2 养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养护措施包括定期巡检、保养维护、设备清洁等。
医疗机构应采购专用的养护工具和清洁剂,确保养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5.3 养护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的养护记录,并按照要求进行记录和保存。
记录应包括养护的时间、内容、责任人等信息,以便随时查阅和核实。
6. 设备报废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的报废管理制度,明确报废的条件和程序。
医疗器械记录表格(出库、销售、退货、验收、采购等记录表)
![医疗器械记录表格(出库、销售、退货、验收、采购等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0ee7e81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b.png)
医疗器械记录表格(出库、销售、退货、
验收、采购等记录表)
XXX医疗器械出库复核记录表:
出库日期商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生产企业注册证号批号有效期购货企业复核
医疗器械销售记录:
日期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注册证号数量单价有效期购货企业经营地址联系电话
医疗器械退货记录:
产品名称生产企业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批号有效期退货单位退货日期退货数量退货原因处理结果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及质量跟踪记录表:
购买日期购货方产品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批号产品质量处理购货方联系人联系方式员工签字结果
洛阳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库房养护检查记录:
日期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生产厂商供货企业批号有效期养护员养护数量结论签字备注
XXX医疗器械采购记录表:
购货日期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规格/型号注册证号产品批号数量单价金额经办人
医疗器械质量复检通知单:
序号到货日期复检产品名称生产企业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批号有效期验收员意见质管部复检意见
医疗器械质量查询、投诉、抽查情况记录:
日期客户名称投诉产品生产厂家注册证号批号有效期投诉内容处理结果
设施和设备安装、维修、调试及定期检查、保养记录:
序号日期设施、设备名称定期检查保养情况清洁记录维修记录设备状态记录人
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疗器械购进验收记录:
商品数型号/规格验收合格数验收员日期生产厂商供货企业注册证号批号有效期验收结论备注。
医疗器械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精选五篇)
![医疗器械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87bdc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8.png)
医疗器械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精选五篇)第一篇:医疗器械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为规范医院所有医疗器械产品的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仓库贮存1、应当配备与经营产品相适应的储存条件。
按照医疗器械的贮存要求分库(区)、分类存放,包括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发货区等,并有明显区分(如可采用色标管理,设置待验区为黄色、合格品区和发货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退货产品应当单独存放。
2、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应当分开存放;3、库房的条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库房内外环境整洁,无污染源;(2)库房内墙光洁,地面平整,房屋结构严密;(3)有防止室外装卸、搬运、接收、发运等作业受异常天气影响的措施;(4)库房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对无关人员进入实行可控管理。
4、按说明书或者包装标示的贮存要求贮存医疗器械;5、贮存医疗器械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防火等措施;6、应作好仓库安全防范工作,定期对安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并填写“安全卫生检查表”。
7、搬运和堆垛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包装标示要求规范操作,堆垛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坏医疗器械包装;8、医疗器械应当按规格、批号分开存放,医疗器械与库房地面、内墙、顶、灯、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保留有足够空隙;、贮存医疗器械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10、非作业区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贮存作业区,贮存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不得有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行为;11、医疗器械贮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贮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二、库存养护1、库管人员要在质量管理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检查并改善贮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
按照医疗器械储存养护标准做好医疗器械的分类存放。
2、医疗器械库管人员对库存医疗器械要逐月进行质量检查,一般品种每季度检查一次;对易变效期品种要酌情增加养护、检查次数;对重点品种应重点养护。
医疗器械养护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养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d4c5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9.png)
医疗器械养护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二、应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医疗器械的养护工作。
三、养护管理机构与责任人1.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器械养护管理机构,负责医疗器械的养护工作。
2.医疗器械养护管理机构的责任人由医疗机构负责人任命,负责整个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四、医疗器械养护人员的要求1.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应具备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类医疗器械的养护要求和操作规程。
2.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养护水平和技能。
五、医疗器械养护管理制度的内容1.医疗器械的验收与入库(1)养护人员应在医疗器械入库前进行验收,对医疗器械的外观、性能等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
(2)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退还供应商,并记录在册。
(3)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入库,并进行分门别类的存放。
2.医疗器械的日常养护(1)医疗器械的日常清洁工作应定期进行,在清洁过程中应注意对器械表面和各个部件的处理,确保器械的整洁和安全。
(2)对特殊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等,应进行定期的细致清洁和消毒。
(3)医疗器械的保养工作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对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润滑等,确保器械的正常运行。
3.医疗器械的维修与报废(1)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养护人员进行维修或送修。
(2)对无法修复或达到维修标准的医疗器械,应及时报废,并进行登记记录。
4.医疗器械的定期检测(1)医疗器械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器械的性能和安全。
(2)定期检测的结果应进行登记和归档,以备查阅。
5.医疗器械养护记录的管理(1)养护人员应保管好医疗器械养护记录,以备查询和参考。
(2)医疗器械养护记录应按要求进行保存和归档。
六、违规处理对违反医疗器械养护管理制度的人员,一经查实将按照医疗机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监督与验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器械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定期验收。
医疗器械各种记录表格
![医疗器械各种记录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022ac591a6c30c2259019ec2.png)
产品出库、复核、销售记录
产品购进记录
产品销售记录
产品验收记录
出库单
购货单位:日期:
保管员:复核员:
入库单
制单日期:
验收员签字:
商品投诉、质量查询报告单
医疗器械商品养护记录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反馈登记表
编号:
医疗器械效期产品管理记录
用户访问联系记录表
业务员:年度
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确认、报损、销毁记录
医疗器械检测、维修和使用维护记录
医疗器质量管理及法规学习记录学习时间:
学习地点:
学习人员:
学习题目:
学习内容:。
医疗器械产品养护制度范本
![医疗器械产品养护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e8148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d.png)
医疗器械产品养护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使用效果,特制定本养护制度,以规范医疗器械产品的养护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医疗器械产品的养护管理工作,包括采购、储存、运输、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
三、养护原则1. 预防为主: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医疗器械产品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
2. 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养护。
3. 定期检查:定期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产品处于良好状态。
4. 记录齐全:做好养护记录,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四、养护内容1. 采购养护:选择合格供应商,确保医疗器械产品来源可靠;对采购的产品进行验收,检查产品外观、性能、配件等是否齐全,符合要求。
2. 储存养护:根据产品特性,合理储存医疗器械产品;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光、防尘、防潮、防虫、防鼠;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库,确保产品数量和质量准确。
3. 运输养护: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做好运输记录,掌握产品运输状态。
4. 使用养护:向用户提供正确、规范的使用方法,确保用户能正确使用医疗器械产品;加强对用户的使用培训和指导,提高用户使用技能。
5. 维护保养:根据产品特性和使用情况,定期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清洁、消毒、润滑、紧固等维护保养工作;对于易损件,要提前备足,以便及时更换。
6. 报废处理:对于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的医疗器械产品,应按照相关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报废处理;做好报废记录,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五、养护流程1. 制定养护计划: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特性、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
2. 执行养护任务:按照养护计划,认真执行养护工作,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处于良好状态。
3. 记录养护情况:做好养护记录,包括养护时间、内容、人员、结果等。
4. 审核养护记录:定期对养护记录进行审核,评估养护效果,完善养护措施。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aa836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8.png)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一、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坚持每日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2:00-3:00)按时观察库内温、湿度的变化,认真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器械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保证医疗器械贮存质量。
温度控制:常温库为10—30℃,阴凉库为温度≤20℃,冷库温度为2—10℃;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
二、养护人员应对在库医疗器械每季度至少养护检查一次,可以按照“三三四"循环养护检查,(所谓三三四指一个季度为库存循环的一个周期,第一个月循环库存的30%,第二个月循环库存的30%,第三个月循环库存的40%)并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应挂黄牌停止发货并及时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交质管部门处理。
三、养护员对近效期商品挂牌标示、按月填报医疗器械近效期催销报表表,督促业务部门及时催销,以防过期失效.四、做好货贺的清洁卫生,做好防火、防尘、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防鸟、防污染等工作。
五、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二、三类医疗器械分开存放;整零分开存放;有效期器械分开存放;六、在库医疗器械均应实行色标管理。
其统一标准是:待验区、退货区为黄色;合格品区、发货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七、医疗器械出库,必须有销售出库复核清单。
仓库要认真审查销售出库复核清单,如有问题必须由销售人员重开方为有效.八、医疗器械出库,仓库要把好复核关,必须按出库凭证所列项目,逐项复核购货单位品名、规格、型号、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数量、销售日期、质量状况和复核人员等项目。
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包装牢固。
九、医疗器械出库必须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出库按发货凭证对实物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数量、项目的核对.十、出库后,如对帐时发现错发,应立即追回或补换、如无法立即解决的,应填写查询单联系方式,并留底立案,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配合协作,认真处理。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45632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8.png)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养护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保证医疗质量,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中使用的所有医疗器械。
二、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2.1 责任部门:医疗机构设备管理部门是医疗器械养护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
2.2 责任人员:医疗机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养护管理及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三、医疗器械养护管理的要求3.1 医疗器械的分类:医疗器械按其特性和用途可分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常规医疗器械、特殊医疗器械。
根据不同分类,采取不同的养护管理措施。
3.2 医疗器械的养护管理流程:医疗器械养护管理流程包括:采购、验收、登记、分类、保养、维修、检验、报废或淘汰处理等环节。
具体实施要根据医疗器械的分类进行。
3.3 医疗器械的保养和维修: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包括清洁、消毒、润滑、校准、更换零部件等。
对于有故障的医疗器械,应及时维修。
3.4 医疗器械的检验: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器械的验收和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四、养护管理记录为了方便对医疗器械的养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应建立医疗器械养护管理的记录档案系统,包括:医疗器械台账、养护记录、维修记录、检验记录、报废销毁记录等。
五、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或意外事故,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流程、人员分工、联系方式等。
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置。
六、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疗器械使用人员、养护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率和服务质量。
七、制度监督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疗器械养护管理的自查活动,并定期对医疗器械养护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
简要注释如下:1. 医疗器械: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或医学不适的器具、设备、仪器、材料或其他物品。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c4e49f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b.png)
医疗器械养护制度一、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坚持每日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2:00—3:00)按时观察库内温、湿度的变化,认真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器械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保证医疗器械贮存质量。
温度控制:常温库为10-30℃,阴凉库为温度≤20℃,冷库温度为2—10℃;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二、养护人员应对在库医疗器械每季度至少养护检查一次,可以按照“三三四”循环养护检查,(所谓三三四指一个季度为库存循环的一个周期,第一个月循环库存的30%,第二个月循环库存的30%,第三个月循环库存的40%)并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应挂黄牌停止发货并及时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交质管部门处理.三、养护员对近效期商品挂牌标示、按月填报医疗器械近效期催销报表表,督促业务部门及时催销,以防过期失效.四、做好货贺的清洁卫生,做好防火、防尘、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防鸟、防污染等工作。
五、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二、三类医疗器械分开存放;整零分开存放;有效期器械分开存放;六、在库医疗器械均应实行色标管理。
其统一标准是:待验区、退货区为黄色;合格品区、发货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
七、医疗器械出库,必须有销售出库复核清单.仓库要认真审查销售出库复核清单,如有问题必须由销售人员重开方为有效.八、医疗器械出库,仓库要把好复核关,必须按出库凭证所列项目,逐项复核购货单位品名、规格、型号、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数量、销售日期、质量状况和复核人员等项目。
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包装牢固。
九、医疗器械出库必须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出库按发货凭证对实物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数量、项目的核对。
十、出库后,如对帐时发现错发,应立即追回或补换、如无法立即解决的,应填写查询单联系方式,并留底立案,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配合协作,认真处理。
十一、发货复核完毕,要做好医疗器械出库复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