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运动损伤的MRI表现讲解

合集下载

膝关节磁共振

膝关节磁共振
完全损伤
前 1/3
中 1/3
后 1/3
半月板损伤分类 ——按形态分类
• 垂直纵形撕裂 (桶柄样裂)
•斜形撕裂 ( 舌瓣形裂 ) •横行撕裂
半月板损伤分类 ——按形态分类 TYPES OF MENISCAL TEARS
•水平 撕裂
•退行 性或复 合性撕 裂
半月板缝合指征
• • • • • • • • 红区/红-白区 运动损伤 年轻患者 合并ACL损伤 纵形撕裂 半月板无明显退变 混合裂? >45岁?
PCL重建术:

正后瞄 中髁准 偏平器 外面尖 下端 定 处 位 于 、胫 后骨
胫 骨 隧 道
10mm 8mm
:
PCL重建术:

骨瞄 后准 缘器 的 中 心 点 距 软
股 骨 隧 道
10mm
:
PCL重建术:
重建韧带的固定
定金 属 界 面 挤 压 螺 钉 固

重建韧带的固定
固可 定吸 收 介 面 挤 压 螺 钉
冠状面图像的重要性
假 瘤
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MRI 表现
后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 的交叉韧带退缩、扭曲。 后交叉韧带缺如,多见于慢性 损伤后吸收。。
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后 交 叉 韧 带 完 全 撕 裂
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冠状面的意义
冠状面的意义
冠状面的意义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的撕 脱较常见,表现为胫骨平台后 部有线形的T1加权低信号,T2加 权,STIR高信号的骨折线,撕 脱的碎片和后交叉韧带相连而 韧带的连续性未见中断
定 髁位 前间: 隆
突外 的侧 内半 侧月 ,板 残 前 端,角 。 ,

B, PCL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防止髌骨外脱位的支持结构有:内侧支持 带、髌股韧带、股内斜肌,其中髌股韧带 是主要的防止髌骨外脱位的韧带。
浅层股内斜肌, 深层为髌股韧带
浅层为髌股韧带, 深层为内侧支持带
收肌结节和髌股 韧带起点
内侧髌股韧带起于股内侧 髁的收肌结节,向前止于 髌骨内侧缘的上2/3。
内侧支持带的撕裂以髌骨附着点的撕裂 最多见,约占80%左右,约30%左右是 其中间部分。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 杨炼
膝关节的标准配置
膝关节损伤
•骨结构损伤
•软性结构损伤
半月板 韧带 肌腱 关节软骨 关节周围其他组织
常见膝关节疼痛原因
一、膝关节损伤 1.脂肪垫劳损:外伤或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炎症, 与髌韧带粘连 2.膝关节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及前交叉韧带多见 3.半月板损伤:运动员的常见损伤,明显膝部撕裂感 4.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大量积液、关节粘连,滑膜有摩擦发 涩的声响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包括关节软骨的损伤,中老年,女性居 多 二、腰椎或髋部疾病
膝关节MRI检查方法
一、常规序列
SE或FSE序列的T1WI、T2WI FSE T2脂肪抑制序列 STIR
二、成像平面的选择
矢状面 T1WI、T2WI、STIR 冠状面 T2脂肪抑制序列、STIR 横断面 T1WI、 T2脂肪抑制序列
膝关节MRI检查方法
三、层厚
层厚不应超过4mm
四、膝关节位置摆放
膝关节取自然伸直中立位 观察半月板、关节软骨采用冠状面和正矢状面 观察交叉韧带采用10-15°斜矢状面
膝关节正常MRI解剖
骨髓信号基本同脂肪组织 正常肌腱、半月板和韧带:通常呈低信号 关节软骨在各种序列中的信号各不相同 正常滑膜因菲薄的缘故常不显示 正常膝关节的关节液很少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磁共振成像知识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磁共振成像知识

文/黎 丽 广东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磁共振成像知识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在运动时易造成骨损伤、软骨组织损伤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伴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现象。

膝关节运动损伤较严重的,如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前交叉韧带撕裂等,需专科医生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情况与部位。

本文重点讲解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知识,增加大众对该病的认知。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分为三级:Ⅰ级为轻微撕裂,无关节不稳定;Ⅱ级为部分撕裂,伴关节不稳定;Ⅲ级为完全撕裂,伴关节明显不稳定。

磁共振成像表现如下:Ⅰ级:无增粗、扭曲现象,且韧带结构完整,韧带周围少许水肿、出血。

MRI 显像为出血、水肿多在一侧的肌组织或皮下脂肪,且边缘模糊。

Ⅱ级:韧带依旧完整,但伴或不伴扭曲、增粗,韧带周围伴明显水肿、出血,分布于两侧,有时出血、水肿位于网状结构内。

MRI 显像为韧带两侧高信号的组织水肿可清晰勾勒出低信号膝内侧副韧带的全段,韧带下积液或出血、水肿具有一定的占位效应,内侧网状结构均匀地隆起。

Ⅲ级:韧带的连续性中断,韧带增粗,信号升高,韧带周围出血、水肿明显。

MRI 显像为低信号的膝盖内侧副韧带线不连贯,断端退缩扭曲、外移或波浪样改变,韧带两侧出血、水肿或积液。

前交叉韧带撕裂前交叉韧带撕裂多由非接触性扭伤造成,如碰撞、跌倒,因身体冲击力转化为膝关节扭力,导致不同程度软组织扭伤。

正常的前交叉韧带呈索带状低信号结构,边缘平直光整。

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 检查分级如下:完全撕裂:特点是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韧带的断端可有或无移位及回缩。

由于完全性撕裂伴发出血、水肿,韧带周围紊乱结构常常掩盖前交叉韧带影像。

部分撕裂:前交叉韧带周围或者内部伴有出血、水肿。

MRI 显像为前交叉韧带局部或全段信号增粗、升高和边界模糊,韧带周围形成大片水肿、出血或疤痕形成,关节囊积液。

慢性撕裂:出血、水肿改变并不明显,而疤痕形成较为突出,MRI 显像为T2加权成像技术所生成的图像由高信号转化为低信号,边界较清晰,有明显形态改变,韧带明显扭曲、粗细不一。

膝关节损伤的MR影像解读

膝关节损伤的MR影像解读

膝关节损伤:MR影像解读内容l膝关节M R I成像表现暨重点观察的结构l膝关节规范的扫描要求l膝关节损伤M R图像解读:○外伤性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韧带、肌腱损伤○肌肉及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与软骨或骨损伤膝关节MRI成像的主要特点目前MRI已经成为膝关节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基于三个方面的优势:1、MRI的高分辨率,使其能够显示多种组织结构(比如,骨,软骨,韧带,肌肉及软组织。

而MR上的“骨”,却不同于CT或X线平片所见“骨”;)。

2、MRI对“水”的敏感性,因为大部分疾病其病理改变是病变区的“水”增多,由此在T2WI或PDWI(质子加权像)呈高(亮或白)信号;T1WI则是低(暗或黑)信号。

因而,更易发现病变的所在(比如,骨髓水肿,肌肉、或韧带水肿)。

3、MR检出、诊断病变依据是:病变的形态变化;更多的、更有价值的是信号特征。

MRI的限度:对钙化类(游离体、钙化灶、病变的硬化缘等)不敏感,甚至有时得需要CT或X线作为补充检查。

虽然同是白的,但X线片、CT上的“骨”与MRI上的“骨”意义与表现是不同的!病变区“水多”(T1WI暗、T2WI或PDWI亮)CTX线MR:T1WI、T2WI或PDWI压脂骨损伤髌上囊积液前交叉韧带损伤骨小梁骨折及骨髓水肿膝关节的主要解剖结构与MRI 所见膝关节MRI 成像表现和重点观察的结构关节软骨内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膝关节MRI 观察的结构:骨结构;关节软骨;半月板;主要韧带(交叉韧带、侧副韧带、髌韧带等);肌肉及软组织(皮下、关节囊)。

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半月板膝关节MRI肌肉骨髓(黄髓)关节软骨骨皮质肌腱纤维软骨(半月板)脂肪交叉韧带与侧副韧带与MRI表现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膝关节MR规范的扫描要求常规扫描(主要针对半月板或一般性检查)矢状位:T1WI、PDWI(压脂肪)冠状位:PDWI(压脂肪)横轴位:PDWI或T2WI(压脂)扩散加权成像:例如,骨或软组织脓肿、肿瘤。

膝关节MRI解读1

膝关节MRI解读1
虽然临床体检对ACL完全撕裂的诊断 准确率很高,但手术前的MR检查是必需的。
• 进一步证实临床的诊断 • 确定撕裂的程度 • 发现其他合并的损伤
撕裂的程度
完全撕裂 部分撕裂
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 最好的观察层面是:斜矢状面,同时需
要结合横断面和冠状面。 • 最常见的撕裂部位是中部、其次是股骨 髁附着点,最少见部位是胫骨附着点。
半月板变性和撕裂
半月板内水分子正常被吸附在大分子物 质上,如胶原纤维。此时水分子运动受 限,所以无信号。当退变时,胶原纤维 微小的撕裂导致结合水分子的游离度增 加,T2值升高,因此产生信号。半月板 内MRI高信号影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 延及半月板上下缘等各种变化类型与半 月板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目前多采用三 级分类法 :
交叉韧带撕裂的MR
序列的选择
1. 矢状面是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主要
扫描层面,而横断面和冠状面对于显 示前交叉韧带近端附着点(股骨内侧 髁外侧面)是十分有用的。 2. 斜矢状面:T1WI、T2WI或T2脂肪抑制 序列 冠状面和横断面:T2WI
正常韧带的MR解剖
• 知道各个韧带的走向。 • 正常韧带在各个序列中均
MRI是显示半月板结构最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其SE序列T1WI图象清晰,而且伪影和信号丢 失少;而T2WI像上半月板和关节液信号对比 强烈,利于观察半月板表面;质子密度像对 板内信号变化十分敏感。联合冠状面和矢状 面成像基本可满足诊断要求,横断面像虽能 显示完整的半月板环,但检出病灶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偏低。
M
斜行撕裂斜向撕裂介于横向和纵向撕裂,其撕裂线从半月板游离缘
斜向弯入,呈现鹦鹉嘴样改变。矢状面像显示撕裂斜行,延及上下关节缘 或一侧关节缘,形成以前部或后部为基底的瓣样结构。

膝关节核磁报告解读

膝关节核磁报告解读

膝关节核磁报告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损伤的检查膝关节结构的高清影像技术,可以提供医生们详细的信息,帮助他们准确诊断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为大家解读一份膝关节核磁报告,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

在核磁共振报告中,医生会描述膝关节的不同部位,比如髌骨、半月板、韧带等等的结构情况。

通过报告,可以了解到这些部位是否有异常信号,比如肿胀、水肿、炎症等。

这些异常信号可能意味着不同的病变,比如髌骨软骨损伤、半月板裂伤、韧带撕裂等。

在报告中,医生会详细描述不同部位的结构情况。

髌骨可以看到软骨的情况,是否有变薄、磨损等现象;半月板可以看到有没有断裂、移位等;韧带可以看到有没有拉伤、撕裂等等。

这些结构的情况可以帮助医生们判断病变的程度和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在膝关节核磁报告中,还会有一些特殊检查,比如关节腔内注射造影剂后的成像。

造影剂可以帮助医生们更清晰地看到关节内部的情况,比如是否有关节腔穿孔、滑囊炎、声带囊肉瘤等异常情况。

在核磁报告中,医生还会对异常情况进行分级,比如骨关节病变的程度、软骨损伤的严重程度等等。

这些分级可以帮助医生们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精准的治疗计划。

第二篇示例: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膝关节结构信息,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膝关节疾病。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软组织、骨骼和关节软骨等膝关节结构,帮助医生分析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下面我们来简要解读一份膝关节核磁报告。

在核磁报告中,医生会对影像进行详细描述。

他们会解释哪些结构在影像中可见,比如髌骨、半月板、韧带、软组织等,并描述它们的形态和信号强度。

这些描述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膝关节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在核磁报告中,医生会对患者的病变进行分析。

如果患者有髌骨软化症,医生会描述软化性改变在髌骨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如果患者有半月板撕裂,医生会描述撕裂的类型和大小;如果患者有韧带撕裂,医生会描述韧带是否完全断裂等。

膝关节的MRI检查技术(二)

膝关节的MRI检查技术(二)

膝关节的MRI检查技术(二)我是柳桂勇!我在MR技术培训工作室在此呼吁大家一起学习MR,欢迎大家加入!每天学一点,每天进步一点!不要懒惰,不要任何理由的懒惰!今天主要讲解一下“膝关节MRI检查”序列的相关参数:四.序列参数及分析1. Localizer2. Localizer sag+cor+tra序列1、2为定位像的扫描,一般应用T2*WI序列扫描。

3. Pd tse fs sagTR=2400ms,TE=32ms,FA=180°,FOV=160mmX160mm,层厚=4mm,层间距=0.4mm,层数:20层,相位编码方向:H-F,Turbo factor=7,Echo trains per slice=31,Average=2。

此序列本质为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PDWI,施加了“频率选择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PDWI及脂肪抑制技术对半月板及软骨病变的显示有很大价值,且信噪比优于对应的T2WI,并且相位编码方向为H-F,能够消除腘动脉的搏动伪影。

4. T1 tse sagTR=650ms,TE=12ms,FA=180°,FOV=160mmX160mm,层厚=4mm,层间距=0.4mm,层数:20层,相位编码方向:A-P (或H-F),Turbo factor=2,Echo trains per slice=91,Average=1。

此序列本质也是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T1WI,其相位编码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选择A-P,是因为其血管搏动伪影较小,基本可以忽略,并且其前后方向解剖径线短,节约扫描时间。

此外此序列具有高信噪比,解剖结构显示优,扫描时间较短特点,且对于骨髓病变较敏感等。

5. PDWI tse fs corTR=2620ms,TE=33ms,FA=180°,FOV=160mmX160mm,层厚=4mm,层间距=0.4mm,层数:20层,相位编码方向:H-F,Turbo factor=12,Echo trains per slice=17,Average=2。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一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MRI分为三级•Ⅰ级损伤即早期退变或变性•Ⅱ级损伤即严重变性,是Ⅰ级损伤的继续•Ⅲ级损伤即撕裂(Menisci Tear)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放射状撕裂、纵形撕裂、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Tear)、复杂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盘状半月板(Discoid Meniscus)MRI-sag: 5mm层厚扫描时有3个或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蝴蝶结样改变Cor-半月板最窄处宽度大于14-15mm,外侧缘高于对侧2mm以上二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正常ACL起于髁间嵴前区,向上后外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PCL起于髁间后区,向上前内,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下图是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表现。

•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MRI上区分部分和完全撕裂困难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直接征象为•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前交叉韧带扭曲呈波浪状•前交叉韧带内形成假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并且见不到完整的纤维束•T2WI上前交叉韧带内呈现弥漫性高信号后交叉韧带断裂的征象•后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的韧带退缩、扭曲•MRI上未显示后交叉韧带•在T1WI、T2WI上呈不规则的高信号•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有撕脱的骨碎片和后交叉韧带相连而韧带的连续性未见中断三侧副韧带损伤正常解剖•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侧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的内侧,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长度约 11cm,宽度约1.5cm•外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上方,止于腓骨头下方,呈一个圆索条状结构,长约5-7cm影像学表现•MRI上正常副韧带在任何序列均为低信号•检查多采用冠状面和横轴面检查•侧副韧带损伤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长T2高信号•完全断裂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或韧带增粗、肿胀、韧带内弥漫性高信号四髌骨韧带损伤正常解剖•为股四头肌的延续部•是全身最强大的韧带之一•位于膝关节囊的正前方•起自髌尖及其后方的粗面,向下止于胫骨粗隆,长约8cm影像学表现•MRI上任何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矢状面和横轴面显示好•部分撕裂时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高信号•完全撕裂时表现为韧带断裂,髌骨上移,韧带呈波浪状改变五股四头肌腱来源:骨今中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关节之一,由多个韧带和软组织连接,同时承担着人体体重的支撑和运动的承载。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等多种类型的韧带损伤。

鉴于膝关节的复杂结构及其重要的功能,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CT和MRI作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CT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1. CT在韧带骨端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韧带的断裂常常伴随着骨端骨折,CT 可以清晰地显示韧带附着的骨质损伤,有助于全面评估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2. CT能够准确显示韧带附着点的骨质结构,对于评估韧带撕裂后骨骼的损伤程度及需要手术的情况有重要意义。

3. CT可以观察韧带周围的软组织情况,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有助于分析韧带的撕裂范围和程度。

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1. MRI能够全面准确地显示膝关节软组织结构,包括韧带、骨软骨、滑膜等,对于评估韧带损伤的类型和程度非常有利。

2. MRI能够不伤害软组织的情况下获取多平面和多序列的影像,有利于全面观察韧带的解剖结构和损伤情况。

3. MRI通过脂肪抑制序列能够清晰地显示韧带周围的水肿和炎症情况,有助于全面评估损伤的活动性和愈合情况。

三、CT和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比较和优势1. CT具有优秀的骨质分辨率,对于骨性损伤和骨骼结构的评估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指征的评估,但对于软组织的显示不如MRI清晰。

2. 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和高分辨率,能够准确地评估韧带的断裂情况和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是诊断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法,但在骨质结构的评估上不如CT清晰。

3. CT和MRI结合应用,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膝关节韧带损伤,对于骨性损伤和软组织损伤的综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的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的MRI表现

膝关节的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的MRI表现

髌骨
位于膝关节前方,是人体最大 的籽骨,与股骨滑车形成关节 面。
胫骨上端
位于膝关节下方,与胫骨平台 和腓骨小头相连,形成胫骨平
台关节面。
膝关节软组织结构
关节囊
包裹在膝关节周围,起到固定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半月板
位于股骨和胫骨之间,起到缓冲和稳定关节的作用。
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连接股骨和胫骨,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病变的MRI表现
膝关节常见病变包括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 MRI表现包括关节软骨变薄、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撕裂、 韧带断裂等。
诊断价值
MRI在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清晰显示 关节结构及病变,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展望
技术发展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MRI将更加高清、快速,为膝关节疾病的诊断提供 更加精准的信息。
了解正常膝关节的MRI解剖结构,有 助于识别异常病变。
观察病变特征
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缘、信号 强度等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进行诊断 。
03
膝关节常见病变的MRI表现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MRI表现
半月板失去正常形态,出现异常信号,可能伴有膝关节积液 。
诊断与治疗
根据MRI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半月板损伤。治疗包 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膝关节血管与淋巴结构
膝关节周围血管
包括膝降动脉、膝上动脉、膝下 动脉等,为膝关节提供血液供应 。
膝关节周围淋巴管
收集膝关节周围的淋巴液,回流 至附近淋巴结。
02
MRI基本原理与膝关节成像技 术
MRI基本原理
01
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磁场 和射频脉冲使体内的氢质子产生共 振,通过计算机采集这些信号并重 建图像。

膝关节mri序列辨认方法

膝关节mri序列辨认方法

膝关节mri序列辨认方法在解读膝关节MRI序列时,需要对图像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医生或放射科技师辨认膝关节MRI序列:1. 理解序列类型:MRI有多种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PD(质子密度加权像)、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GRE(梯度回波序列)等。

每种序列对不同类型的组织显示有不同的对比度,因此了解各种序列的特点对于正确解读图像至关重要。

2. 定位和标识:首先,要确定图像的方位,即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

然后,根据解剖标志对图像进行定向,如股骨、胫骨、髌骨、腓骨等。

3. 观察软组织:在T2加权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软组织,如肌肉、肌腱、半月板、韧带等。

正常的半月板应该呈现均匀的信号强度,而损伤的半月板可能会显示出高信号,提示撕裂或退变。

4. 评估关节腔:观察关节腔的信号变化,积液可能会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5. 检查骨骼:在T1加权像上,可以评估骨骼的结构,如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等。

骨折会在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的线性缺损。

6. 分析韧带和肌腱:韧带和肌腱在MRI上通常显示为低信号结构,损伤时可能会表现出高信号。

7. 注意各种病变:识别各种膝关节常见病变,如骨关节炎、滑膜炎症、肿瘤、血肿等。

8. 对比和动态观察:如果可能,将当前的MRI图像与之前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病变的变化。

9. 使用辅助工具:现代的MRI设备通常配备有先进的软件工具,可以帮助识别和测量各种组织结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0. 报告撰写:根据观察到的图像特点,撰写详细的报告,提供诊断意见和可能的治疗建议。

解读膝关节MRI序列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需要熟悉相关的影像学设备和软件。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和放射科技师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综合分析MRI图像,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膝关节损伤的范围比较广,通常我们把外伤、退变导致膝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伸直、屈曲、旋转等功能受限叫做膝关节损伤,包括韧带损伤、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肌肉损伤和骨性损伤等。

膝关节损伤属于临床骨科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这是因为膝关节在人体关节中的构造复杂、承受的力量强、活动度较大,稍有运动不当或者是突然受外力就很容易出现损伤,损伤之后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医疗干预,如果治疗的不够及时,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治疗的前提是尽早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了解损伤的类型及程度。

二、核磁共振(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运用的优势膝关节是人体中较复杂的一个关节,如果受到外力冲击,就很容易受到损伤,当前膝关节损伤率也是在不断的提升。

常规X线摄影和CT检查能够对患者膝关节损伤造成的错位性骨折及脱位可以诊断,X线摄影可粗略筛查有无错位性骨折、脱位,而通过CT检查就可以进一步明确骨折的类型、断端错位程度、关节腔内细微骨折及膝关节腔有无积液。

然而,这以上两种检查方法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1.X线和CT检查所使用的射线具有辐射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2.不能够正确的判断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以及隐匿性骨损伤。

关节镜这种检查方法是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检查的金标准,然而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去一定的损伤,操作上有较大的难度,还存在观察盲区,如损伤最好发的内侧半月板的后角不易被观察到。

所以,要想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就最好使用磁共振检查,尤其是有症状没有明显骨折的患者。

该方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准确率高、组织分辨率高以及没有辐射,依靠薄层、多参数成像的技术优势,可以让医生清楚的了解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韧带、滑膜结构,对病变形态进行三维重建,通过高空间分辨率实现多角度成像,可以给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正确的判断以及定位。

膝关节MRI规范化扫描方案讲解

膝关节MRI规范化扫描方案讲解
?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图像是骨与关节扫描最常用的序列可用于观察软骨骨髓损伤交叉韧带肌腱并且半月板在此序列上边缘的锐利清晰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1.5T)---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膝关节Knee
使用限制和提醒:
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OAx fs T2FSE,横断面脂肪抑制T2加权定位图像:定位线说明:
•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横断面,自髌骨上缘髌上囊至胫腓关节面。
•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左右位置。
•频率编码方向位于前后,加NPW,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扫描方法:
•膝关节扫描以斜矢状面为主,若要平行于后交叉韧带,在横断面
•频率编码位于前后方向,并添加上下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并使用NPW成像选项。
•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图像是骨与关节扫描最常用的序列,可用
于观察软骨、骨髓损伤、交叉韧带、肌腱,并且半月板在此序列
上边缘的锐利清晰。
临床应用:
•半月板病变
•交叉韧带及髌韧带病变
•髌上囊积液
•骨髓腔内病变
OSag fs PD FSE,矢状面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图像:
•肌腱和韧带在此序列上形态边界清晰,呈低信号。关于积液呈高信号,软骨呈中低信号,边界清楚。
临床应用:
•软骨损伤。
•肌腱或韧带损伤。
OSag 3D FIESTA,矢状面三维FIESTA图像:
致谢:
我们感谢下列医院为此扫描方案作出的奉献,并不仅局限于这些医院,我们将陆续添加名单:AN HUI YIJISHAN HOSPITAL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损伤MRI诊断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损伤MRI诊断

后角桶柄状撕裂,双PCL征
BHT——“双前角征”及“翻转半月征”
Haramati等认为半 月板前角异常增大, 高度≥6mm即“翻 转半月征” (flipped meniscus sign), 也是诊断BHT的一 个可靠征象,形成 原因与“双前角征” 相同。
BHT——“碎块内移征”及“外周残半月板征”
• 与半月板撕裂有关:创伤、退变 • 半月板撕裂导致滑膜组织发生破裂,关节
液外渗 • 相关的撕裂:水平、放射状和瓣状,外侧
常见。 • Baker囊肿可能与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有

半月板囊肿
PD
SPIR+C
后交叉韧带损伤伴囊肿
内侧副韧带损伤
二、关节面软骨
结构与组成: • 软骨细胞
• 细胞外基质 水
• 不需要静脉内注射对比剂,也不需要进行 关节运动和长时间等待,因此可部分替代 dGEMRIC
Na谱成像
• 与dGEMRIC的原理相同,23Na带有正电荷,因 此局部23Na浓度与FCD有直接的关系,钠分布 图可以显示蛋白多糖崩解区域
• 研究显示OA软骨的GAG降解区域 23Na 谱信号 强度下降50%以上
• 原理
• 带负电荷的GAG是软骨内固定电荷密度 (fixedchargedensity,FCD)的主要来源, 软骨退变时逐渐丢失,此时若软骨周围存在 对比剂GD-DTPA2-负电荷,则GD-DTPA2-进入 退变软骨内,使局部软骨T1弛豫值下降
• 技术与方法
较为常用的方案是在双倍剂量 GD-DTPA2-
LM
–冠状纫带,内侧半月板的胫
骨附着部,附着于关节面外 冠状纫带
约几mm的胫骨边缘形成滑囊 关节囊

–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连续附 丽,而外侧半月板的附丽被 腘肌腱的腘裂缝阻断,外侧 半月板与副纫带不直接相连, 故活动度更大,外侧半月板 的活动受腘肌腱和半月板股 骨纫带的限制,故损伤较少

膝关节运动性骨挫伤的MRI诊断

膝关节运动性骨挫伤的MRI诊断

例 , 龄 1 ~4 年 7 8岁 , 均 2 平 5岁 。2 3岁 以下 2 o例 , 占 6 . 。均 有外 伤 史 ( 伤 、 伤 等 ) 1 25 摔 扭 ,5例 为入 伍 参加 急训 的武警 战 士 ,O例 为 参加 高 强 度 训 练 的 1
性 分析 3 2例膝关 节运 动性 骨挫 伤 的影像学 资料 , 旨
l a n n a e t ns u n je ,2cs swi atlg j rs i me ta d5c s swi me ic siu s a e t c ri ei e.Th o ec n u in nMRIc nb iie t g h r h a nu eb n o t so si a edvd di o n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膝关 节 运 动 性 骨 挫 伤 的 MR 特 征 及 诊 断 价 值 。方 法 选 取 近 年 x 线 平 片 未 见 膝 关 节 骨 折 , I 而 MR 检 查 显 示 膝 关 节 骨 髓 有 异 常 改 变 3 例 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3 I 2 2例 患 者 骨 挫 伤 4 5处 , 并 韧 带 损 伤 1 合 2处 , 月 半 板 损 伤 5例 , 骨 损 伤 2例 。根 据 骨 挫 伤 MR 表 现 分 为 3型 : 软 I型 ( 4 )为 邻 近 膝 关 节 骨 骺 或 干骺 端 松 质 骨 内 斑 片 状 、 1例 , 地 图 状 异 常信 号 改 变 , 缘 模 糊 。 Ⅱ型 ( 边 5例 ) 除 与 I型表 现 相 似 外 合 并 骨 皮 质 连 续 性 中断 。 Ⅲ型 (3型 ) 为 紧 靠 皮 质 下 , 1 , 局 灶 性 的 异 常 信 号 区 。结 论 MR 能 揭 示 膝 关 节 骨 挫 伤 的病 理 改 变 , 确 显 示 膝 关 节 骨 挫 伤 的 部 位 和 范 围及 有 无 其 它 I 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月板损伤的间接征象--半月板挤出
19
如何判断?
半月板损伤的间接征象--半月板挤出
20
挤出超过3mm提示半月板撕裂或远期严重退变
盘状半月板
21
前外侧半月板关节囊部撕裂分级和MRI表现
Type0:外侧半月板胫骨和股骨的附着部正常
细粗箭头分别指半月板股骨和胫骨附着部所在 的位置
Type1:外侧半月板胫骨和股骨的附着部撕裂
前交叉韧带损伤征象
27

Complet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 Direct Sign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let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 Indirect Signs on Magnetic Resonance
Ⅱ度(退变晚期):形态及表面结构正常, 内部信号区大于半月板断面的1/2,但未达 关节面。
Ⅲ度(撕裂):内部纵行、横斜行、放射状 线状高信号并达关节面,半月板形态正常或 变薄,表面不连续。
Ⅳ度:半月板破碎多块状向关节腔内移位, 结构部分或全部消失,局部呈现明显高信号 区,伴有中重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和不同程度 软骨损伤缺如。
3
▪ (A) 外侧半月板质子密度相. 黑箭头所指的低信号为半月板组织. ▪ (B)外侧半月板质子密度相。 ▪ 其股骨髁和胫骨平台软骨为中等信号
半月板损伤MRI分度
4
0 度(正常):半月板形态正常,表面光滑 完整,内部呈均匀低信号区。
Ⅰ度(退变早期):形态正常,表面光滑, 内部出现片状高信号,范围小于半月板断面 的1/2。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MRI表现
膝关节不同参数下图像示例
2
▪ (A) T1 相, (B) 质子密度相 and (C) T2 相. ▪ *所示为关节渗出,T1上为低信号而T2上高信号 ▪ 脂肪则在T1上为高信号,而T2信号相对较低 ▪ 质子相分别液体密度介于两者之间 ▪ 皮质骨密度在所有相上均为低信号.
正常膝关节MRI表现:半月板
▪ B: 临近髁间窝,移位的半月板掀起(箭 头)并有部分还连着正常的半月板
▪ C: 冠状位脂肪抑制相显示液体包绕着部 分移位的半月板组织
双后交叉韧带影提示桶柄样撕裂
13
▪ (A) 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延伸至平台关节面。前角的游离缘信号异常同时伴前角外 形变钝
▪ (B)双后交叉韧带影
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
Imaging
(Crotty: Clin Orthop, Volume 1(330).September 1996.288-303)
前交叉韧带损伤
28
▪ (A) 质子相:前交叉韧带肿胀和出血
▪ (B) T2相:股骨外髁和外侧平台后部有骨挫伤,提示损伤的 当时伴有膝关节的半脱位和撞击
内侧半月板附着缘撕脱合并外侧半月板放射状撕裂10
A: 质子相示内侧间室后角附着缘小的 撕裂伴半月板囊肿 B: 外侧间室半月板游离缘撕裂 C: 水平轴位脂肪抑制相外侧半月板放 射状撕裂(直箭头),内侧半月板中 后部半月板囊肿(弯箭头)
半月板损伤间接征象
11
▪ Absent bow tie sign(蝶型缺失): 在连续的两个矢状位上仅见 一层或者没有见到半月板的蝶型结构
C图黑箭头为冠状位上移位的半月板组织 关节镜示前角缺失,板
16
外侧半月板漂浮征象(冠状位)
外侧半月板漂浮征象(失状位)
半月板损伤的间接征象--漂浮半月板
17
高能损伤,伴发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的间接征象--漂浮半月板
18
多伴有侧副韧带损伤
14
▪ A: T1: 直箭头所示内侧半月板外形不正常,形态变小,表明有缺 失,弯箭头所示为移位的不正常的信号位于髁间窝处
▪ C: 抑脂相弯箭头示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移位的桶柄部分;直箭 头所示为骨髓的挫伤
不成比例的后角征
15
A图为外侧切面:白箭头示后角异常增大,黑箭头示前角异常变小 B图为中央切面:白箭头示正常半月板后角所在的位置,黑箭头示移位的半月板组织平叠在自然后 角的上方
Type3:半月板和关节囊之间分离达3mm或以上, 中间由关节滑液充满
图示半月板从关节囊上分离达3mm以上,高密度 影为滑液,滑液所在的位置生理上应是半月板胫 骨韧带和股骨韧带
半月板假阳性损伤—半月板横韧带
24
半月板假阳性损伤—腘肌腱
25
正常前交叉韧带形态
26
▪ 正常的前交叉韧带纤维和脂肪以及结缔组织伴生,图示黑色的纤维中夹杂有信 号较高的结缔组织
箭头所示的半月板胫骨附着部有撕裂但是整体纤 维仍然是完整的;关节镜下可以用探针发现半月 板和关节囊部有分离
前外侧半月板关节囊部撕裂分级和MRI表现
Type2:外侧半月板胫骨和股骨的附着部撕裂, 其半月板在胫骨和股骨的附着处有1-2mm的 分离
上图两箭头是股骨和胫骨附着部撕裂分离;关 节镜下证实半月板和关节囊完全分离,保守7周 症状无法消失,最后镜下缝合治疗
▪ Flipped meniscus sign(半月板翻起): 移位的三角形撕裂部位 于自然前角或后角的侧方或上方
▪ Double PCL sign(双交叉韧带影): 移位的半月板碎片移位至 后交叉韧带前方并平行于后交叉韧带
寻找缺少的半月板损伤撕裂部
12
▪ A: 质子相示内侧半月板后角形态变小的 同时伴有外形的不规则.
内侧半月板损伤MRI直接征象
5
图示真性内侧半月板后角
撕裂损伤,关节镜证实为 长纵形撕裂(Peripheral longitudinal tears)
外侧半月板损伤MRI直接征象
6
图示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和 并真性外侧半月板后角撕 裂损伤,关节镜证实为长 纵形撕裂(Peripheral
longitudinal tears)
内侧半月板损伤—轴位
7
A、B: 质子相示内侧半月板后角 撕裂
C: 轴位的脂肪抑制相显示半月板 后内侧边缘区撕裂纵向延伸
半月板撕裂形态
8
内侧半月板后角垂直撕裂
外侧半月板水平撕裂(小箭头)
半月板损伤形态—放射状撕裂
9
▪ A: 质子密度相示外侧半月板信号前后不相连接,为高密度异常信号所分隔 ▪ B: 轴位抑脂示外侧半月板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放射状撕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