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考试试题十201907150237
2019届江苏省高三二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三二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c1afc0af45b307e971978e.png)
2019届江苏省高三二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下图表示部分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元素。
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为 Mg 、 P 、 Fe 、 IB.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 人体缺③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D. 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以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分泌到内环境中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 )A.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B. 小肠绒毛细胞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C. 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 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和酶3.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A. 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中细胞分化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B. 丙过程的发生是由于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C. 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并与戊过程有区别D. 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辛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4. 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③、④B. 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②、④C. ②过程形成的 ATP 可用于③过程D. 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①消耗的 CO 2 多于②产生的 CO 25. 将下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 CO 2 和 O 2 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 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 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 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6.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 )A. 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B. 模型构建法: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C. 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D. 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7. 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A. 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B. 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C. 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D.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8.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指的是( ________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9. 通常情况下,下列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 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D. 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10. 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了抗性突变体,敏感和抗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考试卷(十)生物试卷及答案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考试卷(十)生物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bbd23c16fc700abb68fcc5.png)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十)生物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B.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含氮元素C.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D. 抗体、受体、酶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2. 下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 以上细胞结构或细胞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B. 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具有丙结构的生物比丁高等C. 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中不含甲、乙、丙D. 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3. 右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B. 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C. 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D. 氧浓度变化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4. 某实验小组利用从3种生物材料中提取的H2O2酶分别探究其最适pH,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从新鲜猪肝中提取H2O2酶时,需将鲜猪肝充分研磨,以利于H2O2酶从细胞中释放B. 酵母菌前期培养可在25 ℃、一定转速的摇瓶中进行,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C. 图示马铃薯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7.2,鲜猪肝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6.8D. 图示pH范围内,三种材料中的H2O2酶活性比较是鲜猪肝>马铃薯>酵母菌5. 右图甲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或O2产生量的变化,图乙表示用水稻叶片实验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A.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 图乙中,光照强度从0到X的范围内,叶片固定的CO2量为SΔOef+SΔfgXD. 图乙中,限制g点以后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光照强度6. 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M e),下图表示细胞癌变前后的有关代谢水平变化情况,其中图乙是在培养液中加入线粒体内膜呼吸酶抑制剂后测得的相关数据。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7d8c4dd0910ef12d2af9e738.png)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 TP的组成B.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3.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7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B.该化合物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该化合物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4.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B.结构甲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C.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D.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5.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B.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端粒酶以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D.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6.下表列出了部分实验的材料、研究内容和操作或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7.下列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B.姐妹染色单体是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C.四分体时期通过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基因重组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江苏省苏锡常镇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904e256edb6f1aff001fdc.png)
被吞噬的蓝藻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江苏省苏锡常镇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6页,第 II 卷7〜12页。
满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写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考试号),并用2B 铅笔涂 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I 卷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用2B 铅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答第II 卷时,答案要填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的指定位置。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 卷(选择题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如题,每题2分,共计仙分。
每题尽弯丁个荜;最符 合题意。
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糖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B. 核酸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C. 磷脂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D. 细胞内运输K+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2. 有学说认为,原始真核生物具有吞嗟能力,当其捕获蓝细菌(蓝藻)后逐步演化 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若该学说正确,下列叙述 隼寧的是A. 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蓝藻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 原始真核生物捕获蓝藻后从异养生物变成自养生物Na+C. 原始真核生物与被吞噬的蓝藻之间具有共生关系D. 演化成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的叶绿体有三层膜/3. 有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以“触发波”的形式发生,首先半胱氨酸蛋白酶被激活, 然后由它们去激活其他蛋白酶,使其开始裂解细胞,直到整个细胞被摧毁。
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A. 年幼的生物个体中不存在细胞凋亡B.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C. 细胞凋亡启动后不再有蛋白质的合成D. 癌细胞的发生可能是“触发波”的传播受到了阻滞4. 溶酶体内的pH —般稳定在4.6左右。
当pH 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 和TPC 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A.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 接近4.6B. pH 值升高可解除mTORCl 蛋白对TPC 的活性抑制C. TPC 通道打开,Na+运出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质基质D. V-ATPase 蛋白有催化作用和运输作用5. 在连通032和02传感器的100mL 锥形瓶中,加入40mL 活化酵母菌液和60 mL 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苏锡常镇】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二模答案
![【苏锡常镇】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二模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aaa1e033d4b14e85246851.png)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苏锡常镇)生物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C2.B3.D4.D5.C6.D7.B8.C9.D10.A11.B12.C13.C14.D15.D16.D17.D18.C19.B20.A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BC22.ABD23.BCD24.CD25.ABD第Ⅱ卷(非选择题6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 (9分)(1) 麦芽糖(2) 3mL磷酸缓冲液酶在适宜条件下的活性(3) 混匀后在37℃条件下保温相同时间高温使酶失活,终止反应的进行使DNS显色剂在高温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显色(4) 抑制降血糖芦丁27. (8分)(1) 垂直直接(2) 光照强度(增加)和温度(升高)光照强度(3) 相关酶的活性下降乔木的遮阴作用,温度相对比较适宜(4) 甲春季、间作(答全得分)28. (7分)(1) ZW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 1/45/16(3) MmZHZh(4) MMZHW×mmZhZh(5) FREM1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不同性别的鹅携带FREM1基因的数量不同(雄鹅有2个FREM1基因,而雌鹅只有1个)29. (8分)(1) 染色形态、位置和数目(答对两点即得分)(2) 雄蝗虫细胞内X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导致来自两极的纺锤丝对染色体的拉力不平衡)(3) 有丝分裂11或12(4) 纺锤体的形成(5) 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处于分裂期细胞的平均数(比例)30. (8分)(1) 寄生(2) 一B淋巴细胞自身免疫病抗原(3) 抗生素(4) PCR1、3、531. (8分)(1) 密封(2) 225单菌落(3) 此方法只计算活菌数,直接在显微镜下计数菌体活菌和死菌全部算入当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仅是一个菌落(4) ①乳酸菌大量产生乳酸,降低pH值,逐渐抑制酵母菌而成为优势菌群②膜璞毕赤酵母(或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Y1发酵液pH值下降缓慢32. (8分)(1) 原癌基因存在(2) 不发生贴壁生长、无接触抑制现象(不死性、无限增殖)(答对1点即得分)(3) 内环境(细胞外液)胞吞(4) RT11-i进入海拉细胞内(并与GFP1-10蛋白片段结合)RT11-i与X蛋白特异性结合在一起(5) 蛋白质分子(或蛋白质)33. (9分)(1) 显微注射法向导RNA限制酶其他基因中也可能具有向导RNA的识别序列(2) 基因突变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都会导致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出现对HIV-1的抗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3) B(4) 利用基因编辑人类胚胎已经不是争议了,而是疯狂,突破了科研道德和社会伦理底线;人类体细胞的基因编辑研究可以尝试,对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应坚决禁止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19苏锡常镇高三二模物理
![2019苏锡常镇高三二模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334c3b581b6bd97e19ea09.png)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苏锡常镇)物理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6题,共7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任何静电场中均适用的公式是( )A. W =qUB. E =k q 2rC. W =qEdD. E =Ud2.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v ,末速度是初速度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 内的加速度为( )A.8v t B. 3v 2t C. 4v t D. v t 3.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正弦式交流电,R 为滑动变阻器,C 为平行板电容器,为交流电流表.下列措施能使示数增大的是( )A. 仅减小交流电的频率B. 仅将滑片P 向上移动C. 仅减小C 两板间距离D. 仅增大原线圈的匝数4. 如图所示,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 和B 用轻质弹簧连接,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A 、B 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运动.A 、B 的质量关系为m A >m B ,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为使弹簧稳定时的伸长量增大,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仅减小B 的质量B. 仅增大A 的质量C. 仅将A 、B 的位置对调D. 仅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5. 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将初始位置O 定为坐标原点和零电势能点,取运动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粒子动能E k 与位置坐标x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场强E 和粒子的速度v 、加速度a 、电势能E p 与x 的关系图象中,合理的是( )A B C D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 如图所示,通过较长的输电线给电动机输电,已知输电功率和电压分别为P0、U0,输电线总电阻为r,电动机正常工作.据此可求出()A. 输电线上的电流B. 电动机的线圈电阻C.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D. 电动机对外做功的功率7. 如图所示,L为地月拉格朗日点,该点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处于此处的某卫星无需动力维持即可与月球一起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已知该卫星与月球的中心、地球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r2,月球公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 该卫星的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B. 该卫星的加速度小于月球公转的加速度C. 根据题述条件,不能求出月球的质量D. 根据题述条件,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8. 如图甲所示,电源E=12 V,内阻不计,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9 V,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 Ω.则()甲乙A. 灯泡L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B. 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13.5 WC. 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是2 WD.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至少为6 Ω9. 如图所示,地面上方分布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带正电的小球从油中A处由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已知小球在AB段做加速运动,在BC段做匀速运动,M和N是小球下落过程中经过的两个位置.在此过程中,小球()A. 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B. 在N点的机械能比M点的小C. 机械能和电势能的总量保持不变D. 机械能的变化量大于电势能的变化量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计42分.【必做题】10. (8分)某同学甲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放置在木板上的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实验前,应先对弹簧测力计调零B. 应保持与木块相连的的细线水平C. 实验时,应将木板匀速向左拉出D. 实验时,拉木板的速度越大越好图1图2(2)图2是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放大图,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N.图3(3)为进行多次实验,甲同学采取了在木块上增加砝码个数的方法.若砝码的质量、动摩擦因数和重力加速度分别用m、μ和g来表示.测得多组数据后,该同学描绘的fm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则他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4)若甲所用木块为A.在保持其他器材不变的情况下,同学乙换用了木块B也进行了上述实验,木块B的质量比A的大0.02 kg,A、B的材料以及它们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最后乙同学也描绘出了fm关系图线.请你帮他在图3中画出该图线.11. (10分)甲、乙两位同学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1)甲用图1所示电路来测量定值电阻R x阻值,提供的器材如下:R x阻值约10 Ω,滑动变阻器R p1(0~10 Ω),滑动变阻器R p2(0~200 Ω),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电源E(电动势为3 V),开关S,导线若干.图1图2图3①为便于调节和读数,滑动变阻器R p应该选择________(选填“R p1”或“R p2”).②请帮助该同学将图2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乙用图3电路测量另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电阻箱R(0~999.9 Ω),滑动变阻器R p3(50 Ω 1 A),电压表(0~3 V),电源E(电动势为3 V).测量步骤如下:第1步:将R′x接在电路中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断开开关S,移走R′x;第2步:再将电阻箱R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S,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调节R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 V,此时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48 Ω.则该同学测得R′x的阻值为________Ω.(3)与真实值相比,甲同学利用图1电路测得R x的阻值偏________;若乙同学在进行第2步实验时,无意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了少许,则他测得R′x的阻值将偏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12. [选修3-5](12分)(1) 关于核反应23592U+10n→9038Sr+13654Xe+x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x=10B. 质量数不守恒C. 向外释放能量D. 这是23592U的衰变(2)在图1装置中,阴极K在光子动量为p0的单色光1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调节滑片P至某一位置,使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零;在保持上述滑片P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改用光子动量为0.5p0的单色光2照射阴极K,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为0”或“不为0”),单色光1、2的波长之比为________.图1(3)在图2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用质量分别为3 kg和1 kg的甲、乙两滑块,将仅与甲拴接的轻弹簧压紧后处于静止状态.乙的右侧有一挡板P.现将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甲的速度大小为2 m/s,此时乙尚未与P相撞.①求弹簧恢复原长时乙的速度大小;②若乙与挡板P碰撞反弹后,不能再与弹簧发生碰撞.求挡板P对乙的冲量的最大值.图213. 【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两道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 题评分.A. [选修3-3](12分)(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增大的同时向外放出热量.它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用p 、V 、T 表示.则该理想气体的________.A. V 减小B. T 降低C. p 增大D.pVT的值减小(2) 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了饱和汽,停止加热让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则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气将________(选填“一直是饱和汽”或“变为未饱和汽”),水蒸气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 ,其分子可视作为半径为3×10-9 m 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 -1.已知球体体积计算公式为V =43πR 3,其中R 为球体半径.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 [选修3-4](12分)(1) 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甲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中信息可以求出这列波的________.A. 频率B. 波长C. 波速D. 振幅甲乙(2) 如图乙所示,一列火车以速度v 相对地面运动.地面上的人测得,某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若此光源安放在地面上,则火车上的人的测量结果是闪光先到达________(选填“前”或“后”)壁;若此光源安放在火车上;则火车上的人的测量结果是闪光先到达________(选填“前”或“后”)壁.(3) 用玻璃做成的一块棱镜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其中ABOD 是矩形,OCD 是四分之一圆弧,圆心为O.一光线从AB 面上的某点入射,进入棱镜后射在O 点,并在O 点处恰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的折射率n =1.2.①求入射角i的正弦值sini(结果可用根式表示);②求光在该棱镜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 (15分)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的倾角θ=30°,间距d=0.4 m,定值电阻R=0.8 Ω.在导轨平面上有一长为L=2.6 m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B=0.5 T.一根与导轨垂直放置的导体棒以初速度v0=2 m/s从上边沿进入磁场,最后以某一速度离开磁场.导体棒的质量m=0.2 kg,电阻不计.g取10 m/s2.(1) 求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加速度的大小;(2) 求题述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3) 若定值电阻R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0.5 J,求导体棒离开磁场时的速度.15. (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根表面粗糙的粗细均匀的细杆OMN ,它的上端固定在坐标原点O 处且与x 轴相切.OM 和MN 段分别为弯曲杆和直杆,它们相切于M 点,OM 段所对应的曲线方程为y =59x 2.一根套在直杆MN 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N 点,其原长比杆MN 的长度短.可视为质点的开孔小球(孔的直径略大于杆的直径)套在细杆上.现将小球从O 处以v 0=3 m/s 的初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抛出,过M 点后沿杆MN 运动压缩弹簧,再经弹簧反弹后恰好到达M 点.已知小球的质量0.1 kg ,M 点的纵坐标为0.8 m ,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16,g 取10 m/s 2.求:(1) 上述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所做的功W f ;(2) 小球初次运动至M 点时的速度v M 的大小和方向; (3) 轻质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的弹性势能E pm .16. (16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0<y<d 的区域Ⅰ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在y>d 的区域Ⅱ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速度qBdm从O 点沿y 轴正方向射入区域Ⅰ.不计粒子重力.(1) 求粒子在区域Ⅰ中运动的轨道半径:(2) 若粒子射入区域Ⅰ时的速度为v =2qBdm ,求粒子打在x 轴上的位置坐标,并求出此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的时间;(3) 若此粒子射入区域Ⅰ的速度v>qBdm,求该粒子打在x 轴上位置坐标的最小值.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苏锡常镇)物理参考答案1. A2. D3. C4. C5. B6. AC7. AD8. BC9. BD10. (1) AB (2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2) 2.75(2.74~2.76)(2分) (3) 0.4(2分)(4) 如图所示(2分,平行1分,与纵轴的交点1分)11. (1)①R P 1(2分)②如图所示(2分,每根导线1分)(2) 48(2分)(3) 小(2分) 大(2分)12. (1) AC (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2) 为0(2分) 1∶2(2分) (3) ①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m 甲v 甲+m 乙v 乙(1分) 求得v 乙=6 m /s .(1分)②由动量定理得I =Δp(1分) 挡板对乙球的冲量大小I =8 N ·s .(1分)13. A. (1) AC(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2) 一直是饱和汽(2分) 变小(2分) (3)1摩尔该蛋白的体积V =43πR 3·N A (1分)由密度公式ρ=Mv (1分)代入数据解得ρ=1×103 kg/m 3.(2分,有效位数不正确,扣1分) B. (1) BD(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2) 前(2分) 前(2分)(3) ①由折射定律n sin C =sin 90°(1分)再由sin i =n sin r ,得sin i =115.(1分) ②由公式v =cn (1分)v =2.5×108 m/s.(1分)14. (1) 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dv 0(1分) 导体棒中的电流I =ER(1分)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F =BId(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θ-F =ma(2分) 代入数据解得a =4.5 m /s 2.(1分) (2) 由公式q =It(1分)电路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 =ΔΦΔt (1分)电路中的平均电流I =ER代入得q =ΔΦR(1分)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BLd(1分) 代入数据解得q =0.65C .(1分) (3) 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 mgL sin θ=Q +⎝⎛⎭⎫12mv 2-12mv 20(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5 m /s .(2分) 15. (1) 对题述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 G +W f =0-12mv 20(2分)代入数据解得W f =-1.25 J .(1分)(2) 假设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x =v 0t(1分) y =12gt 2(1分) 代入数据解得y =59x 2与OM 曲线方程一致,说明小球在OM 段运动过程中与细杆OM 无摩擦,做平抛运动.(1分) 由动能定理W G =12mv 2M -12mv 2(2分)代入数据解得v M =5 m /s (1分)由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可得v M 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的余弦值cos θ=v 0v M =35,即θ=53°.(1分) 说明:若未进行判断直接根据平抛运动解得结果,扣3分.(3) 解法①:由(1)得小球从M 点开始直至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过程中摩擦力的功 W f 1=-0.625 J (2分)又由W f 1=-μmgx m cos θ得,小球下滑的最大距离x m =6.25 m (1分)在小球从M 点开始直至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过程中,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mgx m sin θ+12mv 2M=|W f 1|+E pm (2分) 代入数据解得E pm =5.625 J .(1分)解法②:小球从M 点开始直至小球被弹回M 点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W f 1-2W f 1=0-12mv 2M(1分) 求得W f =-1.25 J (1分)又由W f =-μmgx m cos θ得,小球下滑的最大距离x m =6.25 m (1分)在小球从M 点开始直至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x m sin θ+W f 1+W 弹=0-12mv 2M(1分) 又根据功能关系得E pm =-W 弹(1分)代入数据解得E pm =5.625 J .(1分)16. (1) 带电粒子在区域Ⅰ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速度为v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 0B =m v 20R(2分) 得粒子轨道半径R =d.(1分)(2) 当粒子射入区域Ⅰ时的速度为v =2v 0时,如图1所示.在OA 段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 1,半径为R 1=2d(1分)在AB 段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 2,半径为R 2=d(1分)在BP 段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 3,半径为R 1=2d可以证明ABPO 3为矩形,则图1中θ=30°(1分)粒子打在x 轴上的位置坐标x P =(OO 1+O 1P)=(4-3)d(2分)粒子在OA 段运动的时间为t 1=θ2π·2πm Bq =πm 6Bq(1分) 粒子在AB 段运动的时间为t 2=(π-2θ)2π·πm Bq =πm 3Bq(1分) 粒子在BP 段运动的时间为t 3=t 1=πm 6Bq (1分) 在此过程中粒子的运动时间t =2t 1+t 2=2πm 3Bq.(1分)图1图2(3) 设粒子在区域Ⅰ中轨道半径为R.由图2可得粒子打在x 轴上位置坐标 x =2(R -R 2-d 2)+R 2-d 2=2R -R 2-d 2(2分)化简得3R 2-4Rx +x 2+d 2=0解法①:3⎝⎛⎭⎫R -23x 2-13x 2+d 2=0 3⎝⎛⎭⎫R -23x 2=13x 2-d 2≥0 则当R =23x 时,位置坐标x 取最小值, x min =3d.(2分)解法②:函数f R =3R 2-4xR +x 2+d 2Δ=(-4x )2-4×3×(x 2+d 2)Δ=4(x 2-3d 2)≥0,x min =3d.(2分)。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777570ba1aa8114531d91a.png)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TP的组成B. 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 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 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详解】A、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构成ATP的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B、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体内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B错误;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以此作为判断细胞膜内外的标志,C正确;D、肝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DNA分子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RNA分子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
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 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 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 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遗传信息。
【详解】A、核酸有两种包括DNA和RNA,构成DNA的碱基有A、T、G、C,构成RNA的碱基有A、U、G、C,故碱基共5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核苷酸有8种,A正确;B、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断开氢键,RNA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B错误;C、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DNA在细胞质,DNA在细胞质转录产生RNA,C正确;D、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高考模拟】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生物(word版有答案)
![【高考模拟】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生物(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4bbdf8240c844769eaee5f.png)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 TP的组成B.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3.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7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B.该化合物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该化合物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4.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B.结构甲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C.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D.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5.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B.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端粒酶以DNA 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 序列D.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6.下表列出了部分实验的材料、研究内容和操作或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7.下列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B.姐妹染色单体是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C.四分体时期通过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基因重组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十)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物理二模考试试题(十)](https://img.taocdn.com/s3/m/41609d6e4431b90d6c85c7ff.png)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十)物理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6题,共7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2. 某次实验中,通过传感器获得小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小车( )A. 在0~1.0 s内位移先增大后减小B. 在0~1.0 s内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在0~1.0 s内位移约为0.5 mD. 在0~0.5 s内平均速度为0.35 m/s3.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U m sinωt,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理想交流电压表和的示数分别为U1和U2,理想交流电流表和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U1和U2是电压的瞬时值B. I1、I2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C. 滑片P向上滑动过程中,U2变大,I1变大D. 滑片P向上滑动过程中,U2不变,I1变小4.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取向上为正方向.设小球在抛出点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上升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a、速度v、机械能E、动能E k与小球离抛出点高度h的关系错误的是( )AB C D5.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Q2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x2=4a的两点,在它们的连线上场强E与x关系如图所示(取x轴正方向为场强正方向,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Q1带正电、Q2带负电B. Q1的电荷量是Q2的3倍C. x轴上3a处的电势为零D. 正点电荷q在x轴上a处的电势能比在2a处的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 如图所示,甲、乙两颗人造卫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两轨道相切于P 点.不计大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的机械能一定比乙的大B. 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大C. 甲、乙分别经过P点的速度大小相等D. 甲、乙分别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7. 如图所示,A、B为相同的灯泡,C为电容器,L为电感线圈(其直流电阻小于灯泡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闭合开关,B立即发光B. 闭合开关,电路稳定后,A中没有电流C. 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B变得更亮后再熄灭D. 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A中电流立即为零8.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与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接触,弹簧处于原长,现施加水平外力F缓慢地将滑块向左压至某位置静止,此过程中外力F做功为W1,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撤去F后滑块向右运动,最终和弹簧分离.不计空气阻力,滑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恒定,则( )A. 撤去F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W1-W2B. 撤去F后,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滑块与弹簧分离时的加速度为零D. 滑块与弹簧分离时的动能为W1-2W29. 如图所示,正方体空间ABCDA1B1C1D1上、下表面水平,其中有A→D方向的匀强电场.从A点沿AB方向分别以初速度v1、v2、v3水平抛出同一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分别从D1C1的中点、C1点、BC1的中点射出,且射出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E k2、E k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小球带正电B. 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 v1∶v2∶v3=1∶2∶2 2D. E k1∶E k2∶E k3=1∶4∶8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计42分.【必做题】10. (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铁架台的顶端有一电磁铁,正下方某位置固定一光电门,电磁铁吸住直径为d的小铁球,此时球心与光电门的竖直距离为h(h d).断开电源,小球下落,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游标卡尺测得d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该示数为________cm.(2)该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设重力加速度为g).(3)在实验过程中,多次改变h,重复实验,这样做可以________.A. 减小偶然误差B. 减小系统误差C.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4)小组内某同学提出,用高为d的铁质小圆柱体代替小铁球可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11. (10分)在研究金属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电阻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除了金属电阻R x外,还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E,灵敏电流计G,滑动变阻器R、R s,定值电阻R1、R2,电阻箱R0,开关S,控温装置,导线若干.甲乙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R0调至适当数值,R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 s的滑片调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②把R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调节R0,并逐步减小R s的阻值,直到R s为零时,电流计G 指针不发生偏转,记录R0的阻值和R x的温度;③多次改变温度,重复实验;④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②中,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时,a点电势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电势.(2)某次测量时,R0的旋钮如图乙所示,则R0的读数为________Ω.(3)用R0、R1、R2表示R x,R x=________.(4)x温度t/℃35.0 40.0 45.0 50.0 55.0阻值R x/Ω58.3 59.4 60.6 61.7 62.8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描绘出R x t图线.丙(5)本实验中R s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选修3-5](12分)(1) 铀核裂变的一种方程为235 92U+X→9438Sr+140 54Xe+210n,已知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A. X粒子是中子B. X粒子是质子C. 235 92U、9438Sr、139 54Xe相比,9438Sr的比结合能最大,最稳定D. 235 92U、9438Sr、139 54Xe相比,235 92U的质量数最多,结合能最大,最稳定(2)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光电效应实验,当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金属材料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经检查实验电路完好.则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三个物块排成直线,如图所示.第1个物块以动量p0向右运动,依次与其余两个静止物块发生碰撞,并粘在—起,求:①物块的最终速度大小;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总动能.13.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若全做,则按A小........,.并作答题评分.A. [选修3-3](12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A. 乙醚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压强和摄氏温度成正比C. 当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状态后,液体分子不会从液面飞出D. 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直径时,认为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2) 图甲是岩盐晶体的平面结构,图中等长线段AA1、BB1上微粒的数目不同,由此可知,晶体具有________(选填“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性质.图乙中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平衡距离r0,因此表面内层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甲乙(3)在大气中,空气团运动时经过各气层的时间很短,因此,运动过程中空气团与周围空气热量交换极少,可看做绝热过程.潮湿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到山顶后变得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降时升温,气象上称这股干热的气流为焚风.①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温度降低,试说明其原因?②设空气团的内能U与温度T满足U=CT(C为一常数),空气团沿着背风坡下降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团做的功为W,求此过程中空气团升高的温度ΔT.B. [选修3-4](12分)(1) 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复色光,以一定的角度斜射到玻璃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后分为a、b两束光.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A. 在三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光的传播速率B. a光频率大于b光频率C. 若改变复色光的入射角,可在入射面发生全反射D. a、b两束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Δx a<Δx b(2) 如图所示,两艘飞船A、B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v接近光速c).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则A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当B向A发出一光信号,A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________.(3) 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依次经过x轴上相距d=10 m的两质点P和Q,它们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则①t=0.2 s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②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甲乙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 (15分)如图所示,绝缘斜面倾角为θ,虚线下方有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虚线与斜面底边平行.将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释放时cd边与磁场边界距离为x0,不计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1) 金属框cd边进入磁场时,金属框中的电动势大小E;(2) 金属框cd边进入磁场时的加速度大小a;(3) 金属框进入磁场的整个过程中,通过金属框的电荷量q.15. (16分)如图所示,木块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细线的一端系住光滑滑块B,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木块A上的轻质光滑滑轮后固定在墙上,B与A的竖直边刚好接触,滑轮左侧的细线竖直,右侧的细线水平.已知滑块B的质量为m,木块A的质量为3m,重力加速度为g,当撤去固定A的力后,A不会翻倒.求:(1) A固定不动时,细线对滑轮的压力大小F;(2) 撤去固定A的力后,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满足什么条件时,A不会向右运动;(3) 撤去固定A的力后,若地面光滑,则B落地前,A向右滑动位移为x时的速度大小v A.16. (16分)某控制带电粒子运动的仪器原理如图所示,区域PP′M′M 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场强E =1.0×103V/m ,宽度d =0.05 m ,长度L =0.40 m ;区域MM′N′N 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2.5×10-2 T ,宽度D =0.05 m ,比荷q m =1.0×108C/kg 的带正电的粒子以水平初速度v 0从P 点射入电场.边界MM′不影响粒子的运动,不计粒子重力.(1) 若v 0=8.0×105m/s ,求粒子从区域PP′N′N 射出的位置;(2) 若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就从M′N′间垂直边界射出,求v 0的大小; (3) 若粒子从M′点射出,求v 0满足的条件.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十)物理参考答案1. A2. C3. D4. B5. D6. BD7. AC8. AD9. ABC 10. (1) 0.565(2分) (2) gh =d22t2(2分)(3) C(2分)(4) 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挡光长度不一定是小球的直径,圆柱体挡光长度就是柱体高度(2分)11. (1) 等于(2分) (2) 40.0(2分)(3) R 1R 2R 0(2分)(4) 如图所示(2分)(5) 保护电流计(2分)12. (1) AC(3分,少选扣1分,多选不得分)(2) 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 所加反向电压大于遏止电压(每空2分,共4分) (3) ①依据动量守恒定律p 0=3mv 解得v =p 03m .(2分)②由p 0=mv 0,E k0=12mv 2解得初动能E k0=p 22m末动能E k =123mv 2=p 206m所以损失的总动能为E k0-E k =p 23m.(3分)13. A. (1) AD(3分,少选扣1分,多选不得分) (2) 各向异性 引力(每空2分,共4分)(3) ①坡上空气压强小,气团绝热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2分) ②根据U =CT 得ΔU=CΔT①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 +W② Q =0③联立①②③解得ΔT=WC.(3分)B. (1) BD(3分,少选扣1分,多选不得分)(2) 大于 c(或光速)(每空2分,共4分) (3) ①沿y 轴负方向.(2分)②从图象可知振源的周期为T =0.4s ,P 和Q 的相位始终相反, 则d =nλ+12λ,其中,n =0,1,2,3,…由波速v =λT得v =502n +1m/s(n =0,1,2,3,…)当n =0时传播速度最大,则最大传播速度为50m/s.(3分) 14. (1) 金属框进入磁场前机械能守恒, mgx 0sinθ=12mv 2(2分)金属框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 =Blv(2分) 解得E =Bl 2gx 0sinθ.(1分)(2) 感应电流I =ER (1分)安培力F A =IlB(1分)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对于金属框 mgsinθ-F A =ma(2分) 解得a =gsinθ-B 2l2mR 2gx 0sinθ.(1分)(3) 金属框进入磁场过程中的平均电动势E =Bl2t (2分)平均电流I =ER (1分)流过的电荷量q =It(1分) 解得q =Bl2R.(1分)15. (1) 细线对B 的拉力大小T =mg(1分) 滑轮对细线的作用力大小F′=2T(2分) 细线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F =F′(1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F =2mg.(1分)(2) 地面对A 的支持力大小N =3mg +mg(2分) A 不会滑动的条件T≤μN(2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μ≥14.(1分)(3) A 向右滑动位移为x 时,B 下降h =x(1分)A 向右速度大小为v A 时,B 的速度大小v B =2v A (2分) 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mgx =12·3mv 2A +12·mv 2B (2分)由以上各式解得v A =25gx.(1分) 16. (1) 粒子以水平初速度从P 点射入电场后,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假设粒子能够进入磁场,则 竖直方向d =12·qE m·t 2得t =2mdqE代入数据解得t =1.0×10-6s(2分) 水平位移x =v 0t代入数据解得x =0.80m因为x 大于L ,所以粒子不能进入磁场,而是从P′M′间射出,(1分) 则运动时间t 0=L v 0=0.5×10-6s ,竖直位移y =12·qE m ·t 20=0.012 5m(1分)所以粒子从P′点下方0.012 5m 处射出.(1分)(2) 由第一问可以求得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v 02mdqE粒子进入磁场时,垂直边界的速度 v 1=qEm·t=2qEdm(1分)设粒子与磁场边界之间的夹角为α,则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v 1sinα在磁场中由qvB =m v 2R 得R =mvqB(2分)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垂直边界M′N′射出磁场,必须满足x +Rsinα=L 把x =v 02md qE 、R =mv qB 、v =v 1sinα、v 1=2qEdmp代入解得 v 0=L·qE 2md -E Bv 0=3.6×105m/s.(2分)(3) 由第二问解答的图可知粒子离MM′的最远距离Δy=R -Rcosα=R(1-cosα)把R =mv qB 、v =v 1sinα、v 1=2qEdm代入解得 Δy=1B2mEd q ·(1-cosα)sinα=1B2mEd q ·tan α2可以看出当α=90°时,Δy 有最大值,(α=90°即粒子从P 点射入电场的速度为零,直接在电场中加速后以v 1的速度垂直MM′进入磁场运动半个圆周回到电场)Δy max =mv 1qB =mqB2qEd m =1B2mEdqΔy max =0.04m ,Δy max 小于磁场宽度D ,所以不管粒子的水平射入速度是多少,粒子都不会从边界NN′射出磁场.(2分)若粒子速度较小,周期性运动的轨迹如下图所示:粒子要从M′点射出边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L =n(2v 0t +2Rsinα)+v 0t 把t =2md qE 、R =mvqB、v 1=vsinα、v 1=2qEdm代入解得 v 0=L 2n +1·qE 2md -2n 2n +1 EBv 0=⎝⎛⎭⎪⎫4.0-0.8n 2n +1×105m/s(其中n =0、1、2、3、4)(2分)第二种情况:L =n(2v 0t +2Rsinα)+v 0t +2Rsinα 把t =2md qE 、R =mvqB、v 1=vsinα、v 1=2qEdm代入解得 v 0=L 2n +1·qE 2md -2(n +1)2n +1 EBv 0=⎝⎛⎭⎪⎫3.2-0.8n 2n +1×105m/s(其中n =0、1、2、3).(2分)。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f2083265ce050877321315.png)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 TP的组成B.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3.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7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B.该化合物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该化合物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4.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B.结构甲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C.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D.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5.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B.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端粒酶以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D.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6.下表列出了部分实验的材料、研究内容和操作或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材料探究内容操作或结果Ⅰ乳酸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Ⅱ菠菜叶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有四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带,其中最上面的色素带呈黄色Ⅲ酵母菌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先滴加适量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后进行显微计数Ⅳ鸡血细胞DNA的粗提取用2mol/LNaCl溶液溶解DNA,用95%的冷酒精析出DNA7.下列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B.姐妹染色单体是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C.四分体时期通过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基因重组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2019年3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年3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095e3ede80d4d8d15a4f93.png)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2019年3月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TP的组成B. 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 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 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详解】A、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构成ATP的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B、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体内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B错误;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以此作为判断细胞膜内外的标志,C正确;D、肝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DNA分子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RNA分子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
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 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 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 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遗传信息。
【详解】A、核酸有两种包括DNA和RNA,构成DNA的碱基有A、T、G、C,构成RNA的碱基有A、U、G、C,故碱基共5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核苷酸有8种,A正确;B、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断开氢键,RNA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B错误;C、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DNA在细胞质,DNA在细胞质转录产生RNA,C正确;D、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2019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7883ae6bec0975f465e273.png)
2019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糖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B. 核酸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C. 磷脂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D. 细胞内运输K+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2.有学说认为,原始真核生物具有吞噬能力,当其捕获蓝细菌(蓝藻)后逐步演化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演化过程如图所示。
若该学说正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蓝藻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 原始真核生物捕获蓝藻后从异养生物变成自养生物C. 原始真核生物与被吞噬的蓝藻之间具有共生关系D. 演化成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的叶绿体有三层膜3.有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以“触发波”的形式发生,首先半胱氨酸蛋白酶被激活,然后由它们去激活其他蛋白酶,使其开始裂解细胞,直到整个细胞被摧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年幼的生物个体中不存在细胞凋亡B.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C. 细胞凋亡启动后不再有蛋白质的合成D. 癌细胞的发生可能是“触发波”的传播受到了阻滞4.溶酶体内的pH一般稳定在4.6左右。
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接近4.6B. pH值升高可解除mTORCl蛋白对TPC的活性抑制C. TPC通道打开,Na+运出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质基质D. V-ATPase蛋白有催化作用和运输作用5.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液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t2时段,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逐渐减弱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慢C. 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 实验中t1、t2、t3时期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均可能变成灰绿色6.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下列四组转化实验,能发生转化的实验组有()①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②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RNA降解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③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DNA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④加热杀死的R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养A. ①②B. ①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7.图1为人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A、a、b和c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图2表示A、b在DNA分子上的位置。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aa0a9bceb19e8b8f6ba99.png)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 理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6题,共7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任何静电场中均适用的公式是( )A.W =qUB.E =k q 2rC.W =qEdD.E =Ud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v ,末速度是初速度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 内的加速度为( )A.8v tB.3v 2tC.4v tD.v t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正弦式交流电,R 为滑动变阻器,C 为平行板电容器,为交流电流表.下列措施能使示数增大的是( )A.仅减小交流电的频率B.仅将滑片P 向上移动C.仅减小C 两板间距离D.仅增大原线圈的匝数 4.如图所示,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 和B 用轻质弹簧连接,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A 、B 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运动.A 、B 的质量关系为m A >m B ,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为使弹簧稳定时的伸长量增大,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仅减小B 的质量B.仅增大A 的质量C.仅将A 、B 的位置对调D.仅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5.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将初始位置O 定为坐标原点和零电势能点,取运动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粒子动能E k 与位置坐标x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场强E 和粒子的速度v 、加速度a 、电势能E p 与x 的关系图象中,合理的是(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通过较长的输电线给电动机输电,已知输电功率和电压分别为P0、U0,输电线总电阻为r,电动机正常工作.据此可求出()A.输电线上的电流B.电动机的线圈电阻C.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D.电动机对外做功的功率7.如图所示,L为地月拉格朗日点,该点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处于此处的某卫星无需动力维持即可与月球一起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已知该卫星与月球的中心、地球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r2,月球公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该卫星的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B.该卫星的加速度小于月球公转的加速度C.根据题述条件,不能求出月球的质量D.根据题述条件,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8.如图甲所示,电源E=12V,内阻不计,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9V,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Ω.则()甲乙A.灯泡L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B.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13.5WC.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是2W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至少为6Ω9.如图所示,地面上方分布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带正电的小球从油中A处由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已知小球在AB段做加速运动,在BC段做匀速运动,M和N是小球下落过程中经过的两个位置.在此过程中,小球()A.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B.在N点的机械能比M点的小C.机械能和电势能的总量保持不变D.机械能的变化量大于电势能的变化量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计42分.【必做题】10.(8分)某同学甲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放置在木板上的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前,应先对弹簧测力计调零B.应保持与木块相连的的细线水平C.实验时,应将木板匀速向左拉出D.实验时,拉木板的速度越大越好图1图2(2)图2是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放大图,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N.图3(3)为进行多次实验,甲同学采取了在木块上增加砝码个数的方法.若砝码的质量、动摩擦因数和重力加速度分别用m、μ和g来表示.测得多组数据后,该同学描绘的fm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则他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m/s2)(4)若甲所用木块为A.在保持其他器材不变的情况下,同学乙换用了木块B也进行了上述实验,木块B的质量比A的大0.02kg,A、B的材料以及它们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最后乙同学也描绘出了fm关系图线.请你帮他在图3中画出该图线.11.(10分)甲、乙两位同学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1)甲用图1所示电路来测量定值电阻R x阻值,提供的器材如下:R x阻值约10Ω,滑动变阻器R p1(0~10Ω),滑动变阻器R p2(0~200Ω),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电源E(电动势为3V),开关S,导线若干.图1图2图3①为便于调节和读数,滑动变阻器R p应该选择________(选填“R p1”或“R p2”).②请帮助该同学将图2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乙用图3电路测量另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电阻箱R(0~999.9Ω),滑动变阻器R p3(50Ω1A),电压表(0~3V),电源E(电动势为3V).测量步骤如下:第1步:将R′x接在电路中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断开开关S,移走R′x;第2步:再将电阻箱R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S,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调节R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此时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48Ω.则该同学测得R′x的阻值为________Ω.(3)与真实值相比,甲同学利用图1电路测得R x的阻值偏________;若乙同学在进行第2步实验时,无意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了少许,则他测得R′x的阻值将偏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12.[选修3-5](12分)(1) 关于核反应23592U+10n→9038Sr+13654Xe+x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x=10B.质量数不守恒C.向外释放能量D.这是23592U的衰变(2)在图1装置中,阴极K在光子动量为p0的单色光1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调节滑片P至某一位置,使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零;在保持上述滑片P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改用光子动量为0.5p0的单色光2照射阴极K,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为0”或“不为0”),单色光1、2的波长之比为________.图1(3)在图2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用质量分别为3kg和1kg的甲、乙两滑块,将仅与甲拴接的轻弹簧压紧后处于静止状态.乙的右侧有一挡板P.现将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甲的速度大小为2m/s,此时乙尚未与P相撞.①求弹簧恢复原长时乙的速度大小;②若乙与挡板P碰撞反弹后,不能再与弹簧发生碰撞.求挡板P对乙的冲量的最大值.图213.【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两道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 题评分.A.[选修3-3](12分)(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增大的同时向外放出热量.它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用p 、V 、T 表示.则该理想气体的________.A.V 减小B.T 降低C.p 增大D.pVT的值减小(2) 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了饱和汽,停止加热让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则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气将________(选填“一直是饱和汽”或“变为未饱和汽”),水蒸气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kg/mol ,其分子可视作为半径为3×10-9m 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 -1.已知球体体积计算公式为V =43πR 3,其中R 为球体半径.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选修3-4](12分)(1) 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甲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中信息可以求出这列波的________.A.频率B.波长C.波速D.振幅甲乙(2)如图乙所示,一列火车以速度v 相对地面运动.地面上的人测得,某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若此光源安放在地面上,则火车上的人的测量结果是闪光先到达________(选填“前”或“后”)壁;若此光源安放在火车上;则火车上的人的测量结果是闪光先到达________(选填“前”或“后”)壁.(3)用玻璃做成的一块棱镜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其中ABOD 是矩形,OCD 是四分之一圆弧,圆心为O.一光线从AB 面上的某点入射,进入棱镜后射在O 点,并在O 点处恰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的折射率n =1.2.①求入射角i的正弦值sini(结果可用根式表示);②求光在该棱镜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5分)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的倾角θ=30°,间距d=0.4m,定值电阻R=0.8Ω.在导轨平面上有一长为L=2.6m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B=0.5T.一根与导轨垂直放置的导体棒以初速度v0=2m/s从上边沿进入磁场,最后以某一速度离开磁场.导体棒的质量m=0.2kg,电阻不计.g取10m/s2.(1) 求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加速度的大小;(2) 求题述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3) 若定值电阻R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0.5J,求导体棒离开磁场时的速度.15.(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根表面粗糙的粗细均匀的细杆OMN ,它的上端固定在坐标原点O 处且与x 轴相切.OM 和MN 段分别为弯曲杆和直杆,它们相切于M 点,OM 段所对应的曲线方程为y =59x 2.一根套在直杆MN 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N 点,其原长比杆MN 的长度短.可视为质点的开孔小球(孔的直径略大于杆的直径)套在细杆上.现将小球从O 处以v 0=3m/s 的初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抛出,过M 点后沿杆MN 运动压缩弹簧,再经弹簧反弹后恰好到达M 点.已知小球的质量0.1kg ,M 点的纵坐标为0.8m ,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16,g 取10m/s 2.求:(1) 上述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所做的功W f ;(2) 小球初次运动至M 点时的速度v M 的大小和方向; (3) 轻质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的弹性势能E pm .16.(16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0<y<d 的区域Ⅰ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在y>d 的区域Ⅱ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速度qBdm从O 点沿y 轴正方向射入区域Ⅰ.不计粒子重力.(1) 求粒子在区域Ⅰ中运动的轨道半径:(2) 若粒子射入区域Ⅰ时的速度为v =2qBdm ,求粒子打在x 轴上的位置坐标,并求出此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的时间;(3) 若此粒子射入区域Ⅰ的速度v>qBdm,求该粒子打在x 轴上位置坐标的最小值.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苏锡常镇)物理参考答案1.A2.D3.C4.C5.B6.AC7.AD8.BC9.BD10.(1) AB (2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2) 2.75(2.74~2.76)(2分) (3) 0.4(2分)(4) 如图所示(2分,平行1分,与纵轴的交点1分)11.(1)①R P 1(2分)②如图所示(2分,每根导线1分)(2) 48(2分)(3) 小(2分) 大(2分)12.(1) AC (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2) 为0(2分) 1∶2(2分) (3) ①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m 甲v 甲+m 乙v 乙(1分) 求得v 乙=6m /s .(1分)②由动量定理得I =Δp(1分) 挡板对乙球的冲量大小I =8N ·s .(1分)13.A.(1) AC(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2) 一直是饱和汽(2分) 变小(2分) (3)1摩尔该蛋白的体积V =43πR 3·N A (1分)由密度公式ρ=Mv (1分)代入数据解得ρ=1×103kg/m 3.(2分,有效位数不正确,扣1分) B.(1) BD(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2) 前(2分) 前(2分)(3) ①由折射定律n sin C =sin90°(1分) 再由sin i =n sin r ,得sin i =115.(1分) ②由公式v =cn (1分)v =2.5×108m/s.(1分)14.(1) 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dv 0(1分) 导体棒中的电流I =ER(1分)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F =BId(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θ-F =ma(2分) 代入数据解得a =4.5m /s 2.(1分) (2) 由公式q =It(1分)电路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 =ΔΦΔt (1分)电路中的平均电流I =ER代入得q =ΔΦR(1分)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BLd(1分) 代入数据解得q =0.65C .(1分) (3) 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mgL sin θ=Q +⎝⎛⎭⎫12mv 2-12mv 20(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5m /s .(2分) 15.(1) 对题述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 G +W f =0-12mv 20(2分)代入数据解得W f =-1.25J .(1分)(2) 假设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x =v 0t(1分) y =12gt 2(1分) 代入数据解得y =59x 2与OM 曲线方程一致,说明小球在OM 段运动过程中与细杆OM 无摩擦,做平抛运动.(1分) 由动能定理W G =12mv 2M -12mv 20(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M =5m /s (1分)由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可得v M 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的余弦值 cos θ=v 0v M =35,即θ=53°.(1分)说明:若未进行判断直接根据平抛运动解得结果,扣3分.(3) 解法①:由(1)得小球从M 点开始直至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过程中摩擦力的功 W f 1=-0.625J (2分)又由W f 1=-μmgx m cos θ得,小球下滑的最大距离x m =6.25m (1分)在小球从M 点开始直至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过程中,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 mgx m sin θ+12mv 2M=|W f 1|+E pm (2分)代入数据解得E pm =5.625J .(1分)解法②:小球从M 点开始直至小球被弹回M 点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W f 1 -2W f 1=0-12mv 2M(1分)求得W f =-1.25J (1分)又由W f =-μmgx m cos θ得,小球下滑的最大距离x m =6.25m (1分) 在小球从M 点开始直至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x m sin θ+W f 1+W 弹=0-12mv 2M(1分)又根据功能关系得E pm =-W 弹(1分) 代入数据解得E pm =5.625J .(1分)16.(1) 带电粒子在区域Ⅰ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速度为v 0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 0B =m v 20R(2分)得粒子轨道半径R =d.(1分)(2) 当粒子射入区域Ⅰ时的速度为v =2v 0时,如图1所示.在OA 段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 1,半径为R 1=2d(1分)在AB 段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 2,半径为R 2=d(1分)在BP 段圆周运动的圆心在O 3,半径为R 1=2d可以证明ABPO 3为矩形,则图1中θ=30°(1分)粒子打在x 轴上的位置坐标x P =(OO 1+O 1P)=(4-3)d(2分) 粒子在OA 段运动的时间为t 1=θ2π·2πm Bq =πm 6Bq(1分) 粒子在AB 段运动的时间为t 2=(π-2θ)2π·πm Bq =πm 3Bq(1分) 粒子在BP 段运动的时间为t 3=t 1=πm 6Bq (1分) 在此过程中粒子的运动时间t =2t 1+t 2=2πm 3Bq.(1分) 图1图2(3)设粒子在区域Ⅰ中轨道半径为R.由图2可得粒子打在x 轴上位置坐标 x =2(R -R 2-d 2)+R 2-d 2=2R -R 2-d 2(2分)化简得3R 2-4Rx +x 2+d 2=0解法①:3⎝⎛⎭⎫R -23x 2-13x 2+d 2=0 3⎝⎛⎭⎫R -23x 2=13x 2-d 2≥0 则当R =23x 时,位置坐标x 取最小值,x min=3d.(2分)解法②:函数f R=3R2-4xR+x2+d2Δ=(-4x)2-4×3×(x2+d2)Δ=4(x2-3d2)≥0,x min=3d.(2分)。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地理二模考试试题十201907150231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地理二模考试试题十201907150231](https://img.taocdn.com/s3/m/88d00ed9f90f76c661371a2a.png)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十)地理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明城墙是南京的瑰宝,对于南京人来说,瞄一眼就是事情,风一吹都是话题。
右图为明城墙图。
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城墙局部植被(黑色部分)生长较好,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A. 光照B. 热量C. 水分D. 土壤2. 人们担心植被会破坏城墙,是因为植被的( )A. 光合作用B. 风化作用C. 呼吸作用D. 侵蚀作用下图为某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示意图,图中林木为地带性植被。
读图回答3~4题。
3. 该区域一般为( )A. 湿润地区B. 干旱地区C. 落叶阔叶林地区D. 常绿阔叶林地区4. 若图示地表河水大量补给地下潜水时,判断该区域为( )A. 气温最低的季节B. 气温最高的季节C. 降水最少的季节D. 降水最多的季节右图为某月某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数值a>b>c。
读图回答5~6题。
5. 图中等值线可能是( )A. 等降水量线B. 等压线C. 等太阳辐射线D. 等温线6. 图示月份( )A. 我国东北地区高温多雨B.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D. 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播种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右图)。
受地月潮汐力和其他因素影响,月球总是以同一个半球面(月球正面)朝向地球,而月球的背面,我们从地球上是看不全的。
读图回答7~8题。
7. 月背影像获取主要利用了( )A. RSB. GPSC. GISD. BDS8. 与月球正面相比,月球背面( )A. 空气较稀薄B. 受天体引力更大C. 陨石坑数量较多D. 昼夜温差更大右图为我国冬季大气环流平均状况示意图。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考试(十一)生物试卷及答案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考试(十一)生物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9850e8c1c708a1294a4438.png)
2019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考试(十一)生物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TP的组成B. 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 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 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2. 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 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 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 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3. 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7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B. 该化合物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 该化合物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 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4. 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B. 结构甲产生的HO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C. 结构乙中H2D. 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5.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B. 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 端粒酶以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D. 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6. 下表列出了部分实验的材料、研究内容和操作或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ⅠB. ⅡC. ⅢD. Ⅳ7. 下列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B. 姐妹染色单体是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C. 四分体时期通过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基因重组D.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8.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
![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cf82b771fe910ef12df8d8.png)
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生物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糖参与DNA 和ATP 的组成B.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DNA 和RNA 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DNA 和RNA 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DNA 和RNA 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3.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7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B.该化合物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该化合物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4.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B.结构甲产生的H 2O 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C.结构乙中H 2O 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D.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5.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B.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端粒酶以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D.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6.下表列出了部分实验的材料、研究内容和操作或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材料探究内容操作或结果Ⅰ乳酸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Ⅱ菠菜叶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有四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带,其中最上面的色素带呈黄色Ⅲ酵母菌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先滴加适量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后进行显微计数Ⅳ鸡血细胞DNA的粗提取用2mol/LNaCl溶液溶解DNA,用95%的冷酒精析出DNAA.ⅠB.ⅡC.ⅢD.Ⅳ7.下列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B.姐妹染色单体是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C.四分体时期通过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基因重组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1d2d047375a417866f8f50.png)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TP的组成B. 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 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 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详解】A、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构成ATP的五碳糖是核糖,A错误;B、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体内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B错误;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以此作为判断细胞膜内外的标志,C正确;D、肝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DNA分子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RNA分子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
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 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 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 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遗传信息。
【详解】A、核酸有两种包括DNA和RNA,构成DNA的碱基有A、T、G、C,构成RNA的碱基有A、U、G、C,故碱基共5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核苷酸有8种,A正确;B、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断开氢键,RNA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B错误;C、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DNA在细胞质,DNA在细胞质转录产生RNA,C正确;D、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438d786c85ec3a87c2c5ed.png)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 TP的组成B.麦芽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还原性糖C.有糖参与形成的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D.肌糖原通过水解为葡萄糖直接补充人体降低的血糖2.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DNA和RNA合成时都需要解旋酶C.DNA和RNA在细胞质中均有分布D.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3.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7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B.该化合物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该化合物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4.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B.结构甲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C.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D.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5.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B.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端粒酶以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D.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6.下表列出了部分实验的材料、研究内容和操作或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ⅠB.ⅡC.ⅢD.Ⅳ7.下列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B.姐妹染色单体是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C.四分体时期通过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基因重组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十)生物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B.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含氮元素C.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D. 抗体、受体、酶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2. 下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A. 以上细胞结构或细胞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B. 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具有丙结构的生物比丁高等C. 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中不含甲、乙、丙D. 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3. 右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B. 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C. 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D. 氧浓度变化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4. 某实验小组利用从3种生物材料中提取的H2O2酶分别探究其最适pH,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新鲜猪肝中提取H2O2酶时,需将鲜猪肝充分研磨,以利于H2O2酶从细胞中释放B. 酵母菌前期培养可在25 ℃、一定转速的摇瓶中进行,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C. 图示马铃薯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7.2,鲜猪肝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6.8D. 图示pH范围内,三种材料中的H2O2酶活性比较是鲜猪肝>马铃薯>酵母菌5. 右图甲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或O2产生量的变化,图乙表示用水稻叶片实验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A.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 图乙中,光照强度从0到X的范围内,叶片固定的CO2量为SΔOef+SΔfgXD. 图乙中,限制g点以后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光照强度6. 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M e),下图表示细胞癌变前后的有关代谢水平变化情况,其中图乙是在培养液中加入线粒体内膜呼吸酶抑制剂后测得的相关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A. M e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少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能力下降B. M e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高于M,推测癌变病人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C. M对该呼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大于M e,此时M的代谢活动减弱,细胞分裂变慢D. 若M e进行无氧呼吸,则其培养液中酒精含量高于M的培养液中酒精含量7. 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如右,已知与甲病相关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10%;与乙病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且两家族均无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情况下,乙病与甲病相比,其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B. Ⅱ5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I3和I4或只来自于I3C. Ⅱ6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X B X b或aaX B X BD. Ⅳ1个体两病皆得的概率为13/32或08. 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且基因组成为AAX B X B,则该细胞可能处于MⅡ后期B. 若产生的精子AX B∶aX B∶AY∶aY=1∶1∶1∶1,则是MⅠ后期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C. 处于MⅠ后期和处于M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但DNA数不同D. 若产生的精子为AX B∶aY=1∶1,则可说明该精原细胞进行了正常的减数分裂9. 右图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A代表噬菌体侵染细菌、B代表噬菌体空壳、C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需含32P的无机盐B. 若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需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作对照C. 保温时间延长会提高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成功率,使上清液中放射性的比例下降D.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大肠杆菌为噬菌体繁殖提供了所有条件10. 右图表示小麦育种的几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获得①和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②和③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 获得④⑤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得到的变异个体不全都符合农业生产需要C. 获得⑥的育种方式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 秋水仙素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后期,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1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生殖的基本单位B. 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形成的三倍体西瓜是新物种C. 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其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12. 为研究人体内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在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培养的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A. 只要有T细胞参与,就能使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B.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使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 第4~10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乙组浆细胞不断进行分裂,抗体量逐渐增加D. 与抗体合成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浸泡法进行了“探究2,4D溶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观察记录得到表中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为避免因为芽数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每组应有等量的插条数并保留相同数量的芽B. 浸泡法是指将10组插条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2,4D溶液中培养并观察和记录C. 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11×10-6 mol/L和12×10-6 mol/L浓度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 不加2,4D组的月季插条也生根,可能是月季插条的内源植物激素起作用的结果14. 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偏大B. 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 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D. 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15. 右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 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C. 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协助扩散来完成D.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16.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B. 通过a的吸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实现碳循环C. 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CO2量D. 只需将d的含义改为非生物环境,右图即可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17. 下列关于生物学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与载体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黏合B.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质粒上切下一个目的基因需消耗4个水分子C. Taq酶是PCR仪扩增DNA分子时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连接酶D. 在解离根尖分生区细胞时加入纤维素酶有利于提高解离的效果18. 下图是利用奶牛乳腺生产血清白蛋白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将牛组织置于清水中并加入一定量的胰蛋白酶处理可得到单细胞B. 图中涉及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C. 选用未受精的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具有让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的环境D. 若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分割囊胚时需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19.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B.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C.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 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20. 下列对实验的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但作用效果可能相反B.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物质C. 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的原因之一是其不被植物体内的酶分解D. 施用适宜浓度的NAA可获得无子番茄,这属于不可遗传变异22. 右图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与图示相符的是( )A. X表示氧气浓度,Y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B. X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Y表示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量C. X表示人体肝脏细胞分化的过程,Y表示细胞核内DNA的数量变化D. X表示数量呈“J”型增长的种群所经历的时间,Y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率23. 右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甲、乙为电流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在图示三个突触中传递时,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 适当降低周围环境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减小C. 给e点一个适宜刺激,甲、乙两个电流计的指针都不会发生偏转D. 若e和d点间有抑制递质分解的药物,刺激f点,d点将持续兴奋或抑制24. 科学家将番茄和马铃薯细胞利用图示技术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植株。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技术涉及的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等B. 过程②可用电激、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 过程④⑤需提供无机营养成分、有机营养成分和植物激素等D. f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配比与e培养基中的不同25.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涂布接种时,需将涂布器沾酒精后在酒精灯外焰上引燃,冷却后再使用B. 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C. 分离计数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需计数的微生物进行分离D. 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拿掉以利于看清菌落的形态特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