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撰写要求-医学院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撰写要求-医学院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顾翔Photographed at the 2011 Hong Kong Heart Rhythm Assembly一、基本信息顾翔,男,1963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获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2000年获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2003年获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介入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

扬州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扬州大学硕士生导师、苏北人民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

毕业以来在苏北人民医院工作至今。

分别在上海中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心内科临床、起搏电生理和冠心病介入计2年。

2009,10-2010,3在美国德州医学中心圣路克斯医院进修心血管病干细胞治疗和心血管介入。

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次入选)和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和省优秀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五批高层次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

从事心血管临床与介入,以三腔起搏、快速性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为主攻目标,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干细胞治疗、心脏电生理和高血压患者线粒体基因的研究。

二、主要社会兼职(指学会、期刊杂志等任职)《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微循环杂志》编委,中华起搏电生理分会起搏组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常委、江苏省心血管分会委员。

扬州市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三、主要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与起止时间项目来源与类别获得资助金额(万)本人作用项目进展情况1 重复移植非造血干细胞对梗死心肌修复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170104)14 主持在研2 彩色室壁动力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预测存活心肌的研究(1998-2011)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BS98033)3.0 主要承担完成3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的研究(2006-2011)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100.0 主持在研4 粒细胞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研究(2004-2008)省科技厅BS2004532;省卫生厅Z200514;市科技局YZ20040455.5 主持完成5 中国住院患者心律失常研究(2006-2007) 卫生部协作课题 1.0 分中心主持完成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及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2007-2010)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研基金资助2.0 主持完成7 母系遗传高血压病发病特点及其与线粒体DNA相关性研究(2008-2011)省人社厅“六大人才高峰”经费资助6.0 主持在研四、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Gu X, Xie Y, Gu J, Sun L, He S, Xu R, Duan J, Zhao J, Hang F, Xu H, Li M, Cao K, Geng Y. Repeated Intracoronary Infusion of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With G-CSF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schemic Heart Failure:A Pilot Study. Circ J, 2011, 75(4): 955-963.(IF=3.225)2、鲍正宇,顾翔,孙磊,张薏,屠莉莉。

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简介

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简介
王双双,陈庆荣*.江苏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 4089-4092, CSCD。通讯作者
英文期刊发表论文(本人作为第一/通讯作者,SSCI、SCI论文)
Chen, Q.R.,Zhang,J.J., Xu,X.D.,Scheepers,C.,Yang,Y.M.,& Tanenhaus M.Prosodic expectations in silent reading: ERP evidence from rhyme scheme and semantic congruence in classic Chinese poems.Cognition, 2016, 154, 11-21,SSCI一区.
陈庆荣等.语言认知中眼动和ERP结合的理论、技术路径及其应用.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264−273,CSSCI。
陈庆荣等.眼跳的研究范式及其主要认知功能.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1197–1210, CSSCI。
陈庆荣等.工作记忆和句法复杂性对汉语判断单句的影响.心理科学, 2008, 31, 633−637,CSSCI。
(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简介
姓名*陈Βιβλιοθήκη 荣性别*男职称*
副教授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电子邮件
qrchen@
通讯地址
南京市宁海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邮编
210097
简历
陈庆荣,男,1980年出生,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兼“普通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员(APS),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心理学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系visiting research scholar(导师:Michael Tanenhaus,脑与认知科学系、语言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分别在脑与行为实验室、眼球追踪实验室和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以及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接受过系统规范的学术训练。目前,主要联合采用眼球追踪、EEG、fMRI等技术手段,以中国古代诗歌为切入点,率先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科学研究,以及汉语词汇情境多样性与句法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人文社科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认知科学国际一流高水平期刊《Cognition》,以及《心理学报》、《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等国内外心理学高水平期刊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硕士生导师简介【模板】

硕士生导师简介【模板】
6).纳米硒对中华绒螯蟹在低氧胁迫下免疫功能的调控研究。XX市科技计划项目(No. SYN201318,完成,项目负责人)
7).氰戊菊脂对雄性生殖功能的昼夜时间毒性及其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No.********,完成,排名第二)
8).生物钟在生殖系统与发育中调节的机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2012CB947600,完成,参与)
2).Qin F, Zhang J☆, Zan L, Guo W, Wang J, Chen L, Cao Yi, Shen Ouxi, Tong Jian*. Inhibitory effect of melatonin on testosterone synthesis is mediated via GATA-4/SF-1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 Available online 7 August 2015. doi:10.1016/j.rbmo.2015.07.009
9).隐形雾霾-氡的健康危害与防护。国家自然基金(No.********,完成,参与)
(二)、获奖成果
1)秦,XX市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16.
2)秦XX,XX市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12.
3)秦XX,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2014.
4)张洁,秦XX,曹毅,童建,王国卿.XX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
6).邹丹,储徐君,陆文浩,严佳怡,叶铭康,胡水易,秦XX*.纳米氧化铈对48小时睡眠剥夺雄性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卫生研究. 2018,47(1):120-125.
5)张洁,秦XX,曹毅,童建,王国卿.江苏省预防医学进步三等奖,2015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研究生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既是学术指导者,也是职业导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研究者和专业人士的责任。

本文将对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背景和经历进行简单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导师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导师的学术背景硕士研究生导师通常具有博士学位,并在相关学科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们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将直接影响到导师指导学生的能力和层次。

因此,在选择导师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导师的学术履历,了解其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评估其在学术界的声誉和学术水平。

二、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是选择导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目标,选择与之匹配的导师。

理想情况下,导师的研究方向应与学生的研究兴趣相近或相符,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和发展。

同时,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联的课题和项目也能提供学生与导师深入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三、导师的教学经验除了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导师的教学经验也是评估导师是否适合自己的一个关键因素。

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通常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

他们能够熟练地组织和展开研讨课和讲座,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此外,他们还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四、导师的指导风格导师的指导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发展。

不同的导师有着不同的指导风格,例如严格要求、自由探索等。

因此,在选择导师时,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学习风格和需求,选择与之匹配的导师。

有的学生喜欢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对导师对研究进展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有较高要求;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自由探索,更加注重导师的启发和指导。

因此,了解导师的指导风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导师,从而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五、导师的研究团队导师的研究团队是衡量导师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邢玉瑞,男,1959年5月诞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长,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及陕西省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中医理论与医史文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史学会常委。

1982年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同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攻读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思维方式》、《中西医学比较》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医方式论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其代表作《黄帝内领导论与方式论》一书,受到了国内闻名中医学专家邓铁涛、任继学等人的好评。

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1998年晋升为教授。

前后主编、参编学术高作及本科和研究生教材33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主持“973”项目1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科研课题4项,主持学院教学改革项目1项。

前后取得国家与陕西省中医药治理局科技功效奖5项,陕西中医学院优秀教学功效奖4项、优秀教材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高作优秀奖、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地域优秀科技图书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功效二等奖等。

孙理军,女, 1961年3月10日诞生,研究生学历,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现任国家中医药治理局重点学科内经学学科带头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中医治未病中心中医综合预防保健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中医体质与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务委员、中医体质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西方经济学专业孙新雷,男,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导。

研究方向主要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主讲《西方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和参与编写学术性著作15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0多项。

孙学敏,男,教授,博士,硕导。

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西方企业理论、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和中小企业管理研究。

曾在《经济日报》、《中国物价》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开放架构下的中小企业管理论丛》(1-6卷)、《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等学术著作20余部,主持“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的管理问题研究”、“河南省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河南省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企业竞争方式研究”、“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农村企业家的生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的改变”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20余项,获省级科研奖励8次,获郑州大学及郑州大学商学院科研及教学奖励15次。

其主讲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荣获郑州大学“2004年精品课程”。

孙学敏教授是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教学优秀奖二等奖获得者,“郑州大学最满意授课教师”称号获得者,郑州大学科研奖获得者,郑州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国民经济学专业杜书云,女,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

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郑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郑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房地产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先后获得郑州大学“三育人”、郑州市“三育人”、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多年致力于土地制度、地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开发问题的研究,主编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学术著作;在《经济地理》、《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房地产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土地农转非规律及其应用研究"(1997)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2005),主持省级和厅级项目7项;成果获省级奖励多项,2000年获郑州大学“科研优秀奖”,因辅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论文竞赛本人获得国家“园丁奖”。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杜菊梅,女,1963年10月29日出生,大学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咸阳市“三、五”人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现任陕中二附院神经内科主任职务,兼任咸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咸阳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心脑同治协会副主任委员。

1987年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多年来一直在陕中二附院从事医疗、教学和临床科研工作。

曾多次外出进修学习,并参加短期培训班。

经过30年的实践和学习,极大丰富了自己的医学知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

目前主持课题2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二项,咸阳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张润宁,女,1973年2月28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陕西省神经病学委员会咸阳分会常委,委员,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教研室副主任,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第一党支部书记。

1998年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2002年于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就读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研究生学历,2006年9月至今一直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及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帕金森及神经系统变性遗传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主持咸阳市课题1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独著1部。

杨金锁,男,1963年12月28日出生,大学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荣获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称号。

现任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宝鸡市高新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职务,兼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宝鸡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社区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霍开明—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模板】

霍开明—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模板】

霍开明—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1.导师的个人简介霍开明,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XX学院儿科学专业负责人,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住院医师规培儿科专业基地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发育与疾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六届青年委员,海南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生儿学组组长。

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精通本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并在儿科疾病防治方面有较深造诣。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进行本专业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熟练处理急诊和危重症的抢救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

擅长于新生儿疾病、小儿神经系统、内分泌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发病SCI论文6篇,在核心及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4部。

获得科技进步奖多项。

2016年3月在医院支持下开设新生儿科,并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多器官功能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肺出血、早产儿特别是极早产、超早产儿等危重病的救治方面达到国内较先进水平。

科室探索出了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早产儿特别是极早产、超早产儿救治措施,成功抢救了三胞胎极低出生体重儿,跟踪随访生长发育处于正常水平。

积极从事儿科疾病的防治研究,特别是新生儿及脑损伤的研究,曾在瑞典哥德堡大学脑损伤修复与康复中心(CBR)访学一年,具有追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并具有熟练的基础实验技能。

发表新生儿及脑损伤防治方面论文多篇。

重视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多年从事XX学院、XX学院本科生《儿科学》课堂授课及实习带教工作,从事XX学院留学生《儿科学》全英语课堂授课,从事《临床医学导论》课堂授课;2014年成功申报XX学院二附院国家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开始招收学员;2016年4月在学校的支持下作为专业负责人申报医学院儿科医学专业,并于2017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积极申报教学教改课题,2019年《儿科学》课程成功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在研海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一项;2016年开始儿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节能省地型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发展专项项目)
基于32位高速DSP的内燃机电子调速器研制(山东省信息产业厅项目)
市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济南市科技发展项目)
主要成果:领导多个大型智能建筑系统工程项目和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其中两项工程获国家“鲁班奖”,多项工程荣获省部级智能建筑金、银奖和优质奖。在国家一级学报等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和检索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
山东省智能建筑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学科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简介
在研项目:二维智能碳纤片在工程加固技术中的研究(住建部项目)
用于建筑节能监测的光照度光纤传感器研究(住建部项目)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效耦合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发展项目)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导师姓名
于海鹰
性别

出生年月
1961年1月
职称
教授
(校聘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重点岗教授)
毕业院校、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学历、学位
研究生工学博士
所在学院及职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
编制两个山东省地方工程建设标准。
指导多名学生获得优秀硕士论文。

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简介

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简介
2013-2015年,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存在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已结项。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目前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分析(结合精神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擅长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沙盘游戏治疗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个体咨询。
社会任职
2013年起在青岛路社区做志愿者,从事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工作;
2015年起在公益组织同心未成年保护中心做心理志愿者,帮助困境儿童。
获奖及荣誉
2015年,江苏省老年学会老年精神关爱委员会授予“优秀志愿者楷模”
2015年和2017年,南京同心未成年保护与服务中心两次授予“优秀志愿者”
2016年南京同心未成年保护与服务中心授予“优秀主管”
2009-2010和2011-2012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两次授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代表论著(硕士生或博士Fra bibliotek)导师简介姓名*
李湘晖
性别*

职称*
副研究员
学历
研究生
电子邮件
lixianghui@
通讯地址
江苏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师大心理学院
邮编
210097
简历
李湘晖,女,1976年5月生,湖南长沙人,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工作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人社部认证沙盘游戏治疗师。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实践工作,2007年起兼任校心理中心心理咨询师;曾在LG化学公司兼做心理咨询师近3年;长期与江宁区总工会合作对江宁的企业和街道开展心理讲座和咨询,。
活在当下理念及其对成瘾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2期;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刘启玲,女,1977年3月28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高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现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营养学会、陕西省营养学会、陕西省毒理学会委员。

2002年6月本科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工作。

从2002年工作至今已15年,先后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4项,主持并参与市级课题3项。

辛宝,男,1978年05月10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荣获咸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咸阳市十佳科普明星称号。

现任教研室主任、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优势病种协作组成员,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治未病重点专科后备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卫计委卫生宣教中心健康教育巡讲团专家,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科普文化巡讲专家,全国营养行业先进个人,卫生部全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优秀巡讲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食疗药膳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会理事,咸阳市营养学会执行理事长。

200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

目前主持、参与省级课题4项,已发表学术论文15篇,编写出版专著17部。

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与科技奖励4项。

李恒新,男,1963年4月28日出生,大学本科,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获“西安市卫生局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是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预防医学会会长。

1985年7月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在西安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主要从事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2002年起先后在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副主任,西安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记,主任,现任西安市中心血站站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一)学科教学(地理)陈永金、付修勇(德州学院)、刘道辰、李红、路洪海、潘延红、张二勋、张重阳、张保华(二)自然地理学陈永金、董杰、刘加珍、刘子亭、唐永顺、翟胜(三)人文地理学林英华、张二勋、张竟竟(商丘师范学院)(四)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张保华、张金萍注:导师排名按姓氏拼音为序,不分先后。

(一)学科教学(地理)专业(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永金(1968-),男,山东兰陵人,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民盟盟员。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湿地生态水文学、生态经济与文化等方面教学科研工作。

2008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239)、中国博士后基金(2012M512056),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2013T60905)、以及2008、2010、2013和2014年聊城市社科重点项目等4项。

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聊城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聊城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多项。

在Ecohydrology、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Environmental Ge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自然科学进展、地理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评审专家,;国际水文学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Journal of Arid Land》审稿人、《干旱区地理》、《环境化学》、《干旱区研究》审稿人。

李红(1958—),山东聊城人,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198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

近年来,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及地理教学的研究工作。

在《农业经济》、《经济地理》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功能诊断科..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功能诊断科..

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姚秀芬,女,1963年9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超声诊断专业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功能诊断科主任,陕西省超声医学学会咸阳分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咸阳市高职评审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政府医疗器械招标采购专家组成员。

198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医疗专业(五年制),从事超声诊断与治疗临床与教学工作近30年。

精通心血管、腹部、妇产科、浅表器官等疾病的超声诊断,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及腹部彩超诊断,近年来逐步开展了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胎儿产前系统筛查等新项目。

目前主持厅局级课题一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鹏天,男,1965年5月27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兼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咸阳市医学会放射学会常务理事、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

1987年7月专科毕业于华山冶金医学专科学校放射诊断专业,2003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

先后在西北耐火材料厂职工总医院和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2篇,编写出版专著1部。

杨兵社,男,1962年4月21日出生,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8年被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09年度、22011年度陕西中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副主任,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

1981年参加工作,2005年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主要从事医学超声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腹部超声、超声介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主持中国高等医药教育学会课题1项,院内课题1项,参与陕西省13115项目1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生导师简介
龙肖毅,女,1969年3月生,汉族,党员,教授,中国少数民族专业硕士生导师,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

毕业于云南大学商旅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

任教《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研究生课程及《旅游学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生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宿客栈、旅游标准化及乡村旅游。

发表相关专业论文30余篇,参编著教材4部,合著(第3作者)专著1部;提交政府研究报告1个,制修定旅游行业标准10余个被政府采信并颁布实施。

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哲社项目2项、各类横向课题等10余项;培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研究生4名(民族旅游经济方向),兼培养云南大学MTA硕士研究生2名。

兼任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酒店管理专业协作会会员代表、云南酒店教育联盟理事、大理州旅游标准化专家库专家、大理市星评委委员等社会职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