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式建筑特色

合集下载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文化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文化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风格,也是安徽省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建筑风格,成为了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简要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以及其文化内涵。

一、徽派建筑的特点徽派建筑是随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繁荣而形成的一种传统建筑风格,因其令人瞩目的特点而享有盛誉。

以下是徽派建筑的一些特点:1. 特殊的建筑结构徽派建筑的结构特点是独特的,它的基本结构是歇山式建筑,即由两个坡度相同的“山顶”组成,有着屋脊相互交错的特殊构造。

2. 老辣的雕塑技艺徽派建筑在建筑装饰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其雕塑技艺。

徽派建筑的雕塑风格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风格鲜明、别具一格、极富个性。

3. 严谨的比例思维徽派建筑在比例思维方面,是很严格的,无论是内部空间还是外墙装饰,都需要严格遵守一套比例规则,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审美思维的美感。

4. 象征意义的意符徽派建筑装饰里的每一个雕刻、构件,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比如御花园下的鱼尾狮,具有镇宅合家之意,而蝙蝠图案则有着“福禄寿”之意,表达了强烈的美好愿望。

二、徽派建筑文化内涵徽派建筑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宏观风格上,更在微观层面中,文化意蕴深刻。

以下是徽派建筑文化内涵的一些内容:1. 家族文化的精神体现徽派建筑是江南地区富商巨贾所建造的,因此与家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徽派建筑通常是一栋高大的青砖建筑,几乎是所有家庭成员的集体住宿,因此建筑内的布局和功能需要体现出对家族文化的重视与体现。

2. 社交文化的体现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住所,也是社会交际的场所。

因此,建筑布局在社交的方面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如宴席厅、客厅、书房等,这些空间设计不仅是为了方便交际,更是为了加强建筑内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

3. 道德文化的传承徽派建筑的内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如厚德载物、孝亲爱人、贤能崇德、诚信守约等等。

徽派建筑的建造者认为,只有体现出这些道德价值,才能够将建筑文化真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徽式建筑的结构与设计特点

徽式建筑的结构与设计特点

徽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风格,它以独特的设计和结构特点著称。

在建筑设计上,徽式建筑展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布局:徽式建筑通常以整体布局的形式出现,房屋和院落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
的空间结构。

在平面布局上,徽式建筑追求变化无穷,以规模灵活的布局和自然得体的空间处理见长。

2.材料:徽式建筑主要使用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其中,砖的使用主要是在
墙体和地面上,而木料则用于构成房屋的框架和屋顶。

3.结构:徽式建筑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巧,通常以木梁承重,以砖、石砌护墙。

同时,徽式
建筑还注重内部采光,因此窗户的位置和大小设计得十分合理。

4.装饰:徽式建筑的装饰艺术水平非常高,主要体现在砖雕、木雕和石雕等方面。

这些雕
刻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技艺精湛,是徽式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特色:徽式建筑的特色非常鲜明,最著名的就是马头墙。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一个重要
特征,其结构随着屋顶坡度层层叠叠,以坡度长度为几档。

同时,墙顶采用三线排檐砖,覆盖小青瓦,并安装各种苏样座头,如鹊尾、印斗、坐吻等。

总的来说,徽式建筑的设计和结构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徽派建筑介绍

徽派建筑介绍

徽派建筑介绍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风格,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江苏等地。

徽派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富丽堂皇的外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历史背景和代表性建筑。

徽派建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徽派建筑以传统汉族民居为基础,融合了商业文化和士人文化的特点。

其建筑风格典雅端庄,注重对称和谐,并以木结构为主要框架,砖石为主要材料。

其次,徽派建筑注重装饰细节的精美和独特,尤其以木雕和砖雕为代表。

徽派建筑中的雕刻精细绝伦,图案繁复多样,常常寓意着吉祥和富贵。

第三,徽派建筑注重风水布局,讲究气势磅礴,常常规模宏大,建筑群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的美感。

徽派建筑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当时徽商首富多为土地贵族,致力于开发商业和农业资源。

他们创办了许多企业,并在徽州地区兴起了一股商业文化繁荣的浪潮。

徽派建筑正是受到了这种商业繁荣和富裕的影响而产生的。

随着明代到清代,徽商逐渐崛起,建造了大量的徽派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中有许多代表性的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黄山的屯溪老街和宏村。

屯溪老街位于黄山脚下的屯溪区,是一条保存完好的传统商业街,约有600年的历史。

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保存有许多典型的徽派建筑,如胡雪岩故居、南湖书院等。

而宏村则是中国最著名的古村落之一,位于黄山附近的宏村镇。

宏村的建筑风格独特,大多数建筑均为木结构,屋顶独特的弯曲形状,给人一种古朴而又神秘的感觉。

除了这些有名的景点,徽派建筑在徽州地区的乡村和古镇中也有很多精彩之处。

比如西递、宏村、祁门等古镇,它们都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和独特的徽派建筑群。

这些古镇中的徽派建筑保存完好,展示了古代徽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建筑智慧。

总之,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独特风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通过徽派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欣赏到精美的建筑艺术。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亲身走进徽州地区,欣赏这些精美的建筑,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徽式建筑特点

徽式建筑特点

徽式建筑特点徽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鲜明的风格。

它以徽派文化为背景,经过多年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貌。

徽式建筑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徽式建筑注重对空间的精确控制和概念化表达。

徽式建筑的平面构造具有严谨的对称性,通常是由一个中轴线划分为左右对称的结构。

例如,徽派的传统四合院建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种对称性不仅体现在整个建筑物的布局上,还体现在每个细部的设计中。

有时,中轴线甚至可以延伸到整个建筑群,使整个场地形成一个完美的对称体。

其次,徽式建筑注重对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徽式建筑通常采用精细的木材结构,结合砖石、泥土和瓦片等材料进行搭建。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还能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同时,徽派建筑注重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应用,在建筑的柱子、梁和门窗等细部上都能看到精美的雕花和彩绘,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再次,徽式建筑强调阴阳平衡和五行运用的哲学思想。

徽式建筑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将其融入到建筑的方方面面。

例如,建筑的布局和朝向都会考虑阳气和阴气的平衡,以保持风水的良好。

同时,建筑的颜色、材料和装饰也会根据五行的理念进行选择和搭配,以达到兴旺和平衡的效果。

此外,徽式建筑还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徽派建筑善于利用山水和绿色植被,将建筑与环境相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

建筑通常会围绕着庭院和花园,以及假山、水池和假桥等元素进行布置。

这种布局不仅美观,还可以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最后,徽式建筑注重室内的功能和利用,充分考虑了人的居住需求。

建筑的各个房间和功能区域都有明确的定位和使用。

例如,正房通常是主人和客人接待的地方,有一个宽敞的厅和阳光明媚的客厅;后院则是家庭成员居住的地方,有舒适的卧室和私密的生活空间。

徽式建筑还重视通风和采光,注重室内的通风和自然光的利用,让居住者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室内环境。

徽州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徽州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徽州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徽州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被誉为“徽派建筑”,而徽派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徽派建筑拥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它的独特风格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徽州地区,成为了徽州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中国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

一、徽派建筑的艺术特点徽派建筑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对称性徽派建筑以对称为主要特点,不论是从整体规划到建筑细节,都偏重对称性。

因此,徽派建筑在建筑平面上采用轴线对称手法,在细节上以左右对称、遮阳对称和构造对称为主要手段。

2、注重色彩徽派建筑的颜色非常注重,宋代“画之派,徽之材”,徽州的画以“淡墨靠山”为主,而徽派建筑的主要颜色也以素白、墨黑、朱红三色配合为主。

其中墨黑主要用于底色,素白主要用于粉刷门窗、墙体,朱红主要用于门框、门吊、门扇以及雕刻等细节上。

3、注重雕塑徽派建筑大量使用了木雕、砖雕、石雕、灰塑等雕刻技艺,这也是徽派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雕塑表现手法以浅浮雕和阳刻为主,造型清晰、精美、富有变化,凝聚了工匠们的智慧和巧思。

4、注重灰墙徽派建筑使用灰墙是其独特之处之一,灰墙主要指采用木钉石灰墙法砌筑的墙体。

灰墙在建筑的保温、防潮、隔音等方面有着长期的优秀实践经验,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

二、徽派建筑的种类徽州地区徽派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种类繁多。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围屋徽州围屋是徽州建筑中的代表之一。

围屋的形态多为四边形,通常屋前有一个庭院,四合院布局,形成合院式围墙,围屋的样式因地区不同而异,有徽州“官园式”、县城镇束河“鱼鳞围式”以及江南一带“廊式茶馆围”等各种形式。

2、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包括街市和店铺,街市是当时的集市交易场所,不仅是货物交易的场所,也是人们活动、交流的聚集地。

店铺的建筑是在城市街区中,集中商业、手工业和金融、酒店、茶馆等综合性的商业建筑群。

3、官邸民居官邸民居多为大宅院,官门的三进、五进或更多进构成上、下两部分,结合素庭、雅庭景观形成了徽州派式大宅院的布局。

徽派建筑介绍

徽派建筑介绍

徽派建筑介绍徽派建筑是指中国古代安徽地区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代表了中国民族建筑的瑰宝。

下面将对徽派建筑进行介绍。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建筑的整体布局和空间结构。

徽派建筑注重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以建筑、庭院和园林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独特的空间。

徽派建筑通常采用四合院的布局形式,即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排列,形成宽敞的院落和通透的空间。

这样的布局既符合中国古代宅院的传统,又体现了徽派建筑独特的空间美学。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二是讲究精湛的工艺和精细的装饰。

徽派建筑的木构件和砖石结构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注重细节的雕刻和装饰。

徽派建筑的屋顶特别讲究,常常采用坡屋顶,屋檐的翘起和飞檐的设计使建筑更加雄伟壮观。

屋顶的瓦片通常以黑色和绿色为主,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美感。

徽派建筑的门窗也讲究装饰,常常利用彩绘和雕刻等技法进行装饰,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性。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三是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思想与儒家文化。

徽派建筑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相结合,尊重自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徽派建筑通常采用天井的设计,以保持室内与室外的联系,营造室内的采光与通风。

徽派建筑也注重建筑与人的关系,强调家庭和谐、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

徽派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精美的传统绘画和对联,体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家族的传统。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为人所称道。

徽派建筑的布局和空间结构注重整体感,讲究精湛的工艺和精细的装饰,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思想与儒家文化。

通过欣赏和研究徽派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和审美特点,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徽派建筑风格特点

徽派建筑风格特点

徽派建筑风格特点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以黄山一带的徽州地区为中心,影响长江流域和华中地区。

徽派建筑结合了汉族传统建筑和地方风俗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细腻的雕刻和讲究的布局受到了广泛的推崇。

下面将从建筑外观、内部格局和装饰艺术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

一、建筑外观徽派建筑的外观特点鲜明,主要表现在建筑屋顶、墙面和门窗的设计上。

首先,徽派建筑通常采用抬梁式的屋顶形式,屋顶低矮平展,并且靠近屋顶底部有一条向外伸出的飞檐,可以起到雨水避免流入室内的作用。

其次,徽派建筑的墙面多采用花岗岩砌成,这种石材坚硬,能够很好地抵抗外力的冲击,保证了建筑的稳固性。

再次,徽派建筑的门窗多采用木质,横梁、窗框和门扇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内部格局徽派建筑讲究内外相分离的原则,所以内部格局更加注重私密性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徽派建筑的内部空间划分明确,一般分为前堂、正厅、后堂和厢房等区域。

前堂是一个开放的大厅,常用于接待客人,并且前堂往往布置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彰显主人的家族荣耀。

正厅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很大程度上也是家族团聚和举办活动的场所。

后堂是主人的私人区域,主要用于休息和居住。

厢房则用于其他功能,如存放物品或作为佣人的居住区域。

这样的布局使得徽派建筑内部空间层次分明,功能分区明确。

三、装饰艺术徽派建筑注重细节的雕刻和装饰,讲究舒适、大气、精致的风格。

徽派建筑的雕刻多以龙凤、狮子、花草等纹样为主题。

这些雕刻细腻精美,形象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徽派建筑还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喜欢采用红、黑、白、黄等颜色,这些颜色既丰富了建筑的整体效果,又彰显了徽派文化的特点。

徽派建筑的装饰还包括门窗的涂漆、墙面的壁画等,这些精美的装饰使徽派建筑充满了艺术的氛围。

总结起来,徽派建筑风格的特点在于建筑外观、内部格局和装饰艺术的独特性。

它的建筑外观鲜明、独特,形成了独特的徽派特色。

徽式建筑的艺术特色

徽式建筑的艺术特色

徽式建筑的艺术特色一、建筑与环境的相融相辅1、布局徽州的村落注重整体规划,选址巧妙,讲求风水,结构完整;建筑讲究负阴抱阳,依山就势,靠近水源,因地制宜,有平地则聚,无平地则散。

设计施工时务必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并基于环境、巧借环境,构造“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格局。

2、色彩首观徽式建筑群,给人最强烈的视觉感受是那由黑瓦白墙构成的点线面、轮廓鲜明的黑白灰有机组合,有如一幅镶嵌在翠山秀水当中的水墨画卷,层次分明,主体突出,清远而淡雅。

徽式建筑的外部粉饰并没有过多地追仿自然界已有的色彩,而是与青山绿水形成较鲜明的对比。

但是它通过自身良好的尺度、有机变化的丰富组合,以及黑白灰色调本身的高雅与兼容,得以与天地山水的色彩十分协调地对比,山水与建筑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二、徽式建筑的细部艺术【马头墙】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徽式建筑当中的重要特色。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的建筑密度往往较大,不利于防火;而且,这些房子除了外在的建筑材料是石头之外,内在的部分基本都是各种的木制品,这样的房屋构造最害怕的便是火势。

所以,在徽式建筑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封火墙这一构造便应运而生。

而徽州人们为了使封火墙更具艺术美感,便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

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到了后来,由于徽商逐渐出名,聚落中的男子多出外经商,留在家中的皆为妇孺,高高的外墙也起到了防盗、保卫的作用。

徽式建筑中的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就如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这也许是古徽州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设计为“马头墙”的动机。

高大封闭的外墙,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得错落有致;呆板静止的墙体,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徽州建筑常识

徽州建筑常识

徽州建筑常识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徽州建筑以其雄奇壮丽、精巧典雅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徽州建筑的常识。

一、徽州建筑的特点1. 建筑结构:徽州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结构,减少了使用钉子的数量,使建筑更稳固。

檐角上翘,屋脊翘起,形成了独特的飞檐翘角和揭山盖丘的造型。

2. 建筑材料:徽州建筑常用的材料有木材、砖瓦、青石等。

其中,徽派建筑常用的木材是雪松木,因其质地坚硬、耐腐蚀而被广泛使用。

3. 建筑布局:徽派建筑注重空间布局的对称和谐,一般以三进为主,前进为门厅,中进为正厅,后进为后厅。

建筑整体呈“回”字形或“品”字形,形成了宽敞的庭院和多个天井。

4. 装饰艺术:徽派建筑注重装饰的精细和繁复,常见的装饰元素有雕刻、彩绘、壁画等。

徽派建筑的门窗、斗拱、楼梯等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和石雕。

二、徽州建筑的分类1. 客家楼:客家楼是徽派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徽派建筑与客家民居建筑相结合的产物。

客家楼通常为多层楼阁式建筑,外观庄严典雅,内部布局合理,起到了居住、防御和社交活动的功能。

2. 四合院:四合院是徽州地区常见的民居建筑。

它以四面围合的庭院为中心,四周是厅堂和房间。

四合院的布局严谨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同时也方便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3. 古民居:徽派建筑中的古民居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也是徽州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

古民居通常由前厅、中堂和后厅组成,整体布局规整,建筑材料讲究,装饰精美。

三、徽州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徽州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需要得到保护与传承。

以下是一些保护与传承的措施:1. 法律保护:加强对徽派建筑的法律保护,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对徽派建筑的保护责任和措施。

2. 维修保养:定期对徽派建筑进行维修保养,修复破损的部分,保持建筑的原貌和风格。

3. 传承与教育:加强对徽派建筑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教育,培养更多的传统建筑工匠和专业人才,保证技艺的传承。

徽派建筑特点

徽派建筑特点

徽派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

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

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

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

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

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

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

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

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

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

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

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

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

徽派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流派,其代表着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精髓。

徽派建筑风格源于安徽省黄山市和宣城市,传承了安徽古建筑的特点,融合了汉、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构造艺术和美学特征,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著名的一种风格,并在建筑、园林、绘画、雕刻和装饰等领域中,均留下了很多杰出的代表作品。

一、徽派建筑的构造特色1、木结构,严谨整齐。

徽派建筑的柱子和梁架常采用松、柞、榉、桧等名贵木材,木材经过几十年以上的饱和浸泡,工匠们再将其按照特定的尺度严格进行打磨,在使用上非常择优。

2、重视四合院。

徽派建筑的传承者始终致力于传承四合院的建造和使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重要遗产。

四合院通常采用“东、南、西、北”四面围墙、四面楼房、中央天井的布局形式,具备了通风、透光、隐蔽等优良特性。

3、崇尚做工的精益求精。

徽派建筑的建造中,工匠们极为重视建造的过程,追求每个雕刻、每个彩绘、每个窗棂的精益求精,令人叹为观止。

徽派建筑的建造过程和艺术表现,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精益求精的精神。

4、室内分隔方法独特,通常采用三间式、四间式和五间式的布局方式。

室内装饰品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彩绘以增色,还可以在室内安装屏风、纱帐等物品,增强生活的舒适性。

二、徽派建筑的文化特色1、强调“讲究富贵”。

徽派建筑的房屋尤为注重富贵的体现,每一种镶嵌、彩绘、雕刻的构造都是为了彰显主人家的财富和身份地位。

2、讲究“五子登科(指五代时期的最高科举,五个儿子都考取进士)”。

徽派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尊重文化和教育,常在建筑、装饰、器物等方面表现。

徽派建筑中经常出现的士人院、养学堂、堂楼等,表达了对学问和文化的崇尚。

3、重视整体规划。

徽派建筑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

为了在社会关系、修建位置、道路庭院、建筑材料等方面体现出徽州文化的重要精神,徽州人对规划非常重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徽派建筑』,中国古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其风格独特、韵味悠长,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工艺美学。

1. 『粉墙黛瓦』:徽派建筑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以洁白如玉的粉墙与深沉稳重的黛瓦为主色调,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寓意着“白壁无瑕”的儒家伦理观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化追求。

2. 『马头翘角』:徽派建筑屋顶的独特设计——马头墙,高耸翘起,形态优美。

它不仅具有防火、防风、防盗的功能性作用,更富含警示后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象征意义。

3. 『三雕艺术』:木雕、石雕、砖雕并称徽派建筑三绝,细腻繁复、栩栩如生,尽显工匠精神。

它们巧妙地融入建筑之中,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展示了徽州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赋予建筑深厚的人文内涵。

4. 『四水归堂』:徽派民居布局讲究“四水归堂”,即四周房屋围合成天井,雨水从四面八方流入庭院,寓意财源广进,家族繁荣昌盛。

这种布局形式既符合地理环境特点,又体现了古代徽州人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5. 『中轴对称』:徽派建筑遵循严格的中轴对称原则,彰显出庄重、和谐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对秩序、均衡、和谐的崇尚。

6. 『美学意义』: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哲学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杰出代表。

它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完美结合,通过对自然、人文、伦理的深度挖掘和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卓越智慧和高尚情操,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和生活哲学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抹亮色,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闪耀着永恒的艺术光辉。

徽式建筑特点

徽式建筑特点

徽式建筑与徽州 文化的关系
徽式建筑的历史 背景和演变过程
徽式建筑的文化 内涵和象征意义
徽式建筑与其他 建筑风格的区别 和联系
依山傍水,因地制宜
注重风水,顺应自然
布局灵活,不拘一格
讲究天人合一,追求和谐 统一
以木柱为支撑,楼层较高,采 用穿斗式构架
注重建筑色彩,以黑、白、灰 为主色调,彰显古朴典雅之感
历史价值:徽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徽式建筑体现了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是徽州文化的载体 艺术价值:徽式建筑在建筑艺术上具有独特性,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旅游价值:徽式建筑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徽式建筑的历史传承:从古至今,徽式建筑一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 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数字化技术应用: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徽式建筑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徽式建筑作为文化遗产, 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可以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文化旅游发展有助于提高 徽式建筑的知名度
文化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徽 式建筑的传承与保护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参加国际建筑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推 广徽式建筑的文化特色和设计理念,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徽式建筑的艺术价值:徽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成为了中国传统文 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徽式建筑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徽式建筑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 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徽式建筑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徽式建筑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采 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保护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

徽派建筑特色

徽派建筑特色

徽派建筑特色徽派建筑特色: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

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

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

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

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

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

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兰溪古城,除了有自然生态的衢江、婺江、兰江三江之汇与自然蜿蜒的大云山、横山,以及中洲公园、灵羊岛等特有的自然环境风貌特色外,古城中表现出的物态空间主要表现在古建筑群、巷道、建筑立面、院落平面与标志性建筑上。

古建筑群:老城中留下的传统民居相对集中成片,完整的是城南七条巷,形成严谨院巷格局,七条一人巷直通城市主街,利于居民出入与住户经商,同时以利于防卫与消防,又体现出兰溪商埠中心的寸土寸金的商贸市口地价,这是兰溪所特有的建筑群落。

在天福山、桃花坞与金钟岭一带,成片民居依山而建,建筑群体起伏有致,风格协调而富有变化,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特征。

兰溪民居大都以木结构一至两层为主,当地富裕家族住房多采用“三间二过厢一天井”的典型平面单元形式,排列有秩。

巷道:老城区内至今仍留有大量的传统巷道空间,宽不逾两米,而两侧建筑山墙高达七八米,有些既深又窄,曲折不见尽头,有些随地形高低而蜿蜒向上,更富情趣,是中国江南传统空间形式的一种体现。

徽派建筑风格的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的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在安徽、浙江、江苏等地的徽州地区最为典型。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不仅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中国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徽派建筑的布局徽派建筑的布局讲究对称,注重自然和谐。

在建筑群落中,主屋、配房、门楼、围墙等建筑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同时,徽派建筑也非常注重空间的处理和利用,通过巧妙地运用院落和天井,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得到充分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二、徽派建筑的外观徽派建筑的外观以白墙、黛瓦、马头墙为主要特征。

墙面采用白色石灰水粉刷,显得清新雅致;屋顶则采用黑瓦,线条整齐,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马头墙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高高的马头墙既有利于通风,又能防止火灾的蔓延。

此外,徽派建筑的门窗也十分讲究,多为木质格子门或漏窗,上面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寓意深刻。

三、徽派建筑的内部装饰徽派建筑的内部装饰也是其一大特色,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在建筑内部,通常会采用木、石、砖、瓦等材料进行装饰,如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品,以及一些寓意吉祥的陶瓷、字画等装饰品。

同时,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也非常考究,通过巧妙的利用空间和设计,使得建筑内部既宽敞明亮又具有层次感。

四、徽派建筑的寓意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徽派建筑的寓意深远,往往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

例如,在徽派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的雕刻和装饰,这些图案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徽派建筑的马头墙也寓意着“忠义”,代表着忠诚和义气。

这些寓意不仅体现了徽州地区人民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总之,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成为了中国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

徽派典型建筑介绍一、徽派建筑简介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省的黄山市、宣城市等地。

徽派建筑以其平衡和谐的结构、巧妙独特的装饰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详细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二、徽派建筑的特点1.独特的木构结构:徽派建筑以木构为主,采用榫卯结构,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坚固稳定。

2.对称平衡的布局: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平衡,通常由前厅、后厅、左右厢房和后花园组成,整体建筑布局呈”品”字形。

3.精美的彩绘装饰:徽派建筑的外立面及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常采用彩绘、雕刻等技法,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4.独特的歇山顶:徽派建筑的顶部通常为独特的歇山顶,既凸显了建筑的整体美感,又能更好地抵御风雨侵袭。

5.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徽派建筑吸纳了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徽派风格。

三、代表性建筑介绍1. 宏建徽派建筑宏建徽派建筑位于黄山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整座建筑优雅古朴,气势磅礴,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宏建徽派建筑的主体建筑为三进式,中间为大堂,两侧为厢房。

建筑采用檐下斗拱和削肩飞檐的装饰手法,使得建筑更加精致华丽。

2. 敦煌书局敦煌书局位于宣城市,是一座兼具居住与书籍收藏的徽派建筑。

敦煌书局为三进式布局,主体建筑为大堂,两侧为厢房。

建筑外立面采用红墙、白灰、木构结合的装饰方式,显得庄重典雅。

3. 安徽私塾安徽私塾位于安徽省,是一座以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徽派建筑。

安徽私塾建筑布局独特,主体建筑为三进式,庭院内还有后花园和石桥。

建筑内部设有多个教室,以及用于藏书和研究的阁楼。

4. 徽商大宅徽商大宅是指徽州地区富有的商人家族所居住的豪华建筑。

徽商大宅通常由前堂、中堂和后堂组成,中堂是主要居住区域,前后堂用于接待客人。

徽商大宅注重建筑的宏伟、装饰的精美和布局的合理,是徽派建筑的杰出代表。

四、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艺和美学追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风格的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的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的特色徽派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从徽派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深入探讨徽派建筑风格的特色。

一、历史背景徽派建筑风格起源于安徽徽州地区,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商埠之一。

徽商的兴起,为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氛围。

徽商的财富和地位,使得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去修建豪华的府邸和园林,同时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深深地影响了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二、建筑特点1.结构布局徽派建筑以传统的“三间四柱”为基本结构,讲究对称和平衡。

房屋的布局注重风水和气场的调整,注重将室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同时,徽派建筑也非常注重空间的利用,常常采用“马头墙”等手法,有效地利用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2.雕刻艺术徽派建筑的雕刻艺术是其一大特色,也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派建筑的雕刻艺术以木雕、石雕、砖雕为主,雕刻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

雕刻工艺精湛细腻,寓意吉祥,体现了徽州地区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

3.色彩运用徽派建筑的色彩运用也非常讲究,主要以黑白灰为主色调。

白色墙、黑色瓦、灰色砖雕是徽派建筑的典型色彩搭配,这种色彩搭配既符合徽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又体现了徽州地区人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审美追求。

4.建筑风格徽派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北方建筑的庄重。

它注重细节的处理,讲究对称和平衡,追求建筑的完美和精致。

同时,徽派建筑也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如对楹联、匾额等传统文化的运用,体现了徽州地区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三、文化内涵徽派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徽派建筑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如和谐、平衡、自然等。

同时,徽派建筑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式建筑艺术特色引言:在安徽省南部黄山脚下的新安江畔,有一片文化历史灿烂悠久且保留完整的区域,那便是徽州。

徽州这一称谓始于元代时设得“徽州路”;今天的“徽州”已经不再是一个行政区划,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圈,它包括安徽省的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和江西省的婺源等六县。

徽州地区有着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兴盛于南宋以后,在明清达到了鼎盛,期间孕育了先进的经济、技术和灿烂的艺术、文化。

其中,流芳千古、最值得现代人观赏与景仰的莫过于徽式建筑。

亲身处于徽式建筑中时,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古建筑群落的宏大及完整、个性鲜明突出又与周围环境相融相映、式样和谐统一又富于万千变化、工艺朴素清新又精湛华美……一幅淳美的泼墨山水画卷就这样慢慢地呈现在眼前,娓娓地诉说着她千年来的故事。

1.徽式建筑历史文化背景徽州地区的土著是“古越人”,他们是先秦时候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居住特征是“巢居”。

自汉代开始,中原大规模向徽州地区移民,带来了中原汉文化,并且后来反客为主,成为徽州文化的主流。

但是汉文化并没有完全抛弃越文化,更没法脱离越文化生长的气候地理环境。

所以,现今保留下来的徽州古民居,正是这种古越人巢居建筑——干栏木楼和北方四合院结合的产物。

在明朝的时候,徽式建筑仍然是楼居模式,主要活动在楼上,一层和二层的高度比是1:2。

到了清朝的时候,徽式建筑基本上接受了北方四合院活动主要在楼下的特征,一层和二层的高度比是2:1;但还是保留着巢居的特征,如:将中堂完全开敞和天井相连,有利于更好地通风;天井的比例跟北方四合院大不一样,瘦高狭小,以便于避免夏日的烈日照射,形成拔风的烟囱效应,适应炎热的气候。

徽州建筑文化的发达并非纯属偶然,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贾儒”特征的徽商的崛起。

徽商来自汉、越交融的背景,因地狭人稀而外出经商,从而养成了外向的性格;他们一方面是商人,但是另一方面亦是读书人,极其重视思想文化教育,故徽商身上又体现了儒人的典雅与深沉。

深厚的文化促成、促进了徽商的良品经营和开放精神,稳增的经济又推动文化的不断进步、并使财富日益集中。

此外,徽式建筑的成型、扩大还得益于明清时期政府的抑商政策。

徽商在经营中所积累的商业资本,既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又受着中国自古以来的“衣锦还乡”传统思想的左右,便把所积累的大部分钱财用于建筑房屋的工程之中。

由于徽商们走来闯北,见多识广,视野开阔,甚而受到当时明清皇宫建筑群体宏伟辉煌气势的影响,所以当他们在家乡大兴土木,为自己建筑住宅的过程中,就特别讲究与追求房屋气势的宏大与质量的完美。

2.徽式建筑的总体风格艺术2.1建筑与环境的相融相辅⑴布局徽州的村落注重整体规划,选址巧妙,讲求风水,结构完整;建筑讲究负阴抱阳,依山就势,靠近水源,因地制宜,有平地则聚,无平地则散。

设计施工时务必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并基于环境、巧借环境,构造“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格局。

以建筑背景的衬托,使山外有山、重峦叠嶂,形成多层次的主体轮廓线,增加建筑周围环境的深度和距离感;以河流或水池作为建筑基址的前景,形成开阔平远的视野,当隔水回望,有生动的波光水纹和粼粼倒影;以前景或借景形成建筑群前方的构图中心,使极目远眺时视线有所归属,丰富整体层次和深度;以障景或屏挡使村落内外有所隔离,形成空间对比,营造村落的相对独立性;弯弯曲曲的街巷连通着成片的居住建筑,空间节奏动静兼有;各种牌坊、书院、绣楼、祠堂被巧用为环境的控制点、标志物、构图中心或观赏点,起到景观节点的作用,具有识别性和观赏性。

山逶迤绵亘,水屈曲生情,村落凭地而建。

徽式建筑与周围环境,在布局上的相融虽由人建,却吻合得宛若天成。

⑵色彩首观徽式建筑群,给人最强烈的视觉感受是那由黑瓦白墙构成的点线面、轮廓鲜明的黑白灰有机组合,有如一幅镶嵌在翠山秀水当中的水墨画卷,层次分明,主体突出,清远而淡雅。

徽式建筑的那些白墙起初并非为了粉饰,而是为了防潮、反光,是当时的一种生态选择。

后来,受到中国水墨山水画黄山画派的影响,这种黑白之美更为素雅的徽州人们所钟爱。

徽式建筑的外部粉饰并没有过多地追仿自然界已有的色彩,而是与青山绿水形成较鲜明的对比。

但是它通过自身良好的尺度、有机变化的丰富组合,以及黑白灰色调本身的高雅与兼容,得以与天地山水的色彩十分协调地对比,山水与建筑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2.2单体突出,整体一致,种类多样,相辅相成在徽式村落中,每一个单体的建筑都有不同方向的坡屋顶和对应的马头墙,组成不同的黑色面和线,衬托在大面积的白墙面里。

因为村落内的道路曲折,建筑朝向各自不同,加上各个单体的高度、层数、规模也不同,形成了有机变化的建筑风貌;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基本组合方式又非常统一,所以便形成了一个风格高度一致的而面貌又丰富多样的徽式建筑聚落景观。

徽式村落中,民居建筑连片,祠堂、绣楼、牌坊、书院便有机地穿插、矗立其间。

徽州地区多宗族集落,故村落中数百幢民居鳞次栉比,紧密相连,构成整片的住宅建筑。

而徽州人重教育崇礼法,故在村落内又有大量的书院家塾和宗祠牌坊。

各类建筑各占地位,主次鲜明,自然划分。

如:作为宗族的核心——宗祠,既是宗族村民精神上的中心,也是建筑上的中心;作为维系宗族和君王之间礼法——牌坊,在整体空间上起着门的导向作用,或识别入口、或分割空间,灵活多变,连接各区。

3.徽式建筑的细部艺术3.1外部⑴色调材质徽式建筑的外部色彩主要是黑白灰三色,外部材料以石头、石板、砖瓦为主。

青砖黛瓦,高耸的石质白墙,灰灰的石板古道,使得整个建筑的外部色彩既对比鲜明又简洁明快,并与周围的蓝天白云、碧水翠山和谐相称。

坚实的材质,使整个建筑群落与周围灵动的山水、田园达到刚柔并合,动静兼济。

⑵马头墙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徽式建筑当中的重要特色。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的建筑密度往往较大,不利于防火;而且,这些房子除了外在的建筑材料是石头之外,内在的部分基本都是各种的木制品,这样的房屋构造最害怕的便是火势。

所以,在徽式建筑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封火墙这一构造便应运而生。

而徽州人们为了使封火墙更具艺术美感,便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

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到了后来,由于徽商逐渐出名,聚落中的男子多出外经商,留在家中的皆为妇孺,高高的外墙也起到了防盗、保卫的作用。

徽式建筑中的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就如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这也许是古徽州建筑设计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设计为“马头墙”的动机。

高大封闭的外墙,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得错落有致;呆板静止的墙体,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从高处往下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的视觉带来一种“万马奔腾”动感冲击,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整个设计,正显示了古徽州建筑工匠们精湛高超的技艺。

⑶点窗徽州建筑外界面通常比较封闭,开窗很小,有如点状,故称点窗,是徽式建筑中的一大特色。

高耸严闭的外墙上镶嵌着变化活泼的漏窗、点窗,既反映了古徽州人对居住安全的需要,也透露了他们希望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愿望,使得建筑更具人性化,符合人的各种生理、心理需要。

这些点窗常被饰予不同的雕刻,使得风格一致的众多白墙,因有了多式多样的点窗而各具特性,独成一道风景。

3.2内部⑴色调材质徽式建筑的内部色彩要比外部丰富得多。

豪华宅邸常用红色梁柱,重要部位的木雕装饰敷以金粉;而书香人家则常用清漆木本色的门窗和家具。

正如之前所提及,徽式建筑的内部构筑和饰品多为木质材料。

建筑的结构采用的是北方抬梁式[1]和南方穿斗式[2]这两种木架构的结合;屋檐上、房梁上、天井旁、厅屋里常有着大幅的木制雕栏。

⑵天井徽式建筑附带的天井构造,是徽式建筑中很有实际意义的一项构思,也是徽居中最典型的房屋类型。

最常见的徽居都是那种以天井为中心的三间两进宅院,基本上秉承了明、清之法式。

建筑里的天井设置主要是为了利于采光、通风,并使建筑看上去更宽敞。

这种天井构造无论是普通的家居还是宗族的祠堂都被广泛的应用。

如果说高耸严实的马头墙造成了徽式建筑封闭的外观,那么建筑群里布满的各式天井则实现了建筑内部与外界的交流。

一幢完整的建筑,顶上空出一块,露出蓝天白云,天井四边摆放着各种繁茂的植物盆景,天井中央演绎着古徽州人们生活的故事,真可谓是别出心裁。

此外,这种构造一个最大的特色在于:天井使得屋顶周边开敞,下雨时水从四面流向中庭,汇集于天井,流入自家屋内。

有徽商取之“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味,而当地人则美其名曰“四水归堂”。

⑶三雕徽州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技艺精湛,闻名中国。

更值得一提的是,徽州三雕用于建筑时,总能从色泽、纹理、形态等各方面非常巧妙地与建筑的室内外构件、装修相结合,既为建筑增色,又凸显其自身。

建筑上的雕刻从不滥用技艺,总是在点睛之处小心使用,寻求在朴素中显示出华美,在粗狂中衬托出纤细。

建筑的门罩、斗拱、梁头、窗棂、漏窗、隔扇等多以雕刻修饰,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无不做工精细,层次多样,物种繁复,各不同形,形不同神,美轮美奂。

4.结语从整体外观而言,徽式建筑,是一种基于自然,崇尚自然,融入自然的建筑,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高度表现。

从内部细观来说,徽式建筑,体现了古徽州人追求儒雅、淡远的人生境界,是古徽州人谦恭避祸、退身养性、勤学守德的真实写照。

即便时光再如何荏苒飞逝,时代再如何更迭变迁,徽式建筑依然透射出其源远流长、触动人心的烁烁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