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毒种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对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合理管理,以防止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存储或处理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相关部门或人员。

定义- 细菌毒种:指具有致病性或传染性的细菌株或其培养物。

- 细菌样本:指不具有活性的细菌样本,包括固定细胞、DNA/RNA提取物等。

管理要求1. 获得许可:所有使用、存储或处理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获得相应的合法许可。

2. 登记记录:对所使用、存储或处理的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录,包括数量、来源、用途等信息。

3. 安全保存: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必须妥善保存且安全可控,确保其不会被未授权人员获取。

4. 标识管理:对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进行明确的标识管理,包括标识样本瓶/管上的标签,以便于快速识别和追踪。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存放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其状态良好并符合安全要求。

6. 安全处理:对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理,遵循相关的处置流程和环境保护要求。

7. 培训教育:对使用、存储或处理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处罚措施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或单位,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限制使用、撤销许可等。

责任分工- 相关部门负责建立和执行本制度,并监督相关的使用、存储或处理活动。

- 相关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确保细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合理管理和安全使用。

> 注意:本文档仅作参考,具体细节和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实验室细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

实验室细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

实验室细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实验室细菌毒种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规范的运输、保存、使用和销毁过程。

2. 定义和分类2.1 细菌毒种定义:指具有病原性和毒力的细菌株或菌种。

2.2 细菌毒种分类:按危害程度将细菌毒种分为三级:一级对人体无危害或轻微危害,二级对人体有中等危害,三级对人体有严重危害。

3. 细菌毒种管理流程3.1 采购与登记- 采购细菌毒种前,实验室负责人必须评估其危害程度,并填写采购登记表格。

- 采购细菌毒种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从合法的供应商购买。

3.2 运输与包装- 细菌毒种的运输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遵循运输标准和程序。

- 细菌毒种必须在特定中进行包装,并标明警示标识。

3.3 保存与使用- 实验室必须建立合适的存储设施,确保细菌毒种的安全保存。

- 实验人员必须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控制细菌毒种的使用,防止泄露和滥用。

3.4 销毁与处置- 细菌毒种使用完毕或失活后,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及时销毁和处置。

- 销毁方式包括高温灭活、化学处理等,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4. 责任和监督4.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管理细菌毒种的采购、运输、保存、使用和销毁等过程,并确保合规操作。

4.2 监督部门或机构负责监督实验室细菌毒种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

5. 安全培训和意识5.1 实验室必须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细菌毒种管理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2 实验室必须建立安全提示标识和操作指南,以便实验人员随时参考。

6. 文档审查和修订本文档应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以适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需要。

以上为《实验室细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的内容概要,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请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实验室的要求。

菌毒种的管理

菌毒种的管理

菌种、毒种管理程序1.目的对本中心菌、毒种的申购、保存、保管、领用、处理等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疾病预防与控制检验业务及科研教学工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

3.职责3.1相关实验室负责菌、毒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及处理等日常管理。

3.2科室必须指定2名菌、毒种库管理人员承担菌、毒种日常管理。

3.3科室负责人负责一、二类菌、毒种的出入库和向上级索取及对下级发送的审核。

3.4技术管理层批准本中心实验室一、二类菌、毒种的出入库和向上级索取及对下级发送的审批。

4.工作程序4.1报送及入库4.1.1当地所检出的地方菌、毒株应及时报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2新发现的菌、毒种,要做好原始记录,逐级报送进行复核确认,报送时须2人参加。

4.1.3一、二类菌、毒种入库前,科室审核,技术管理层批准后入库4.1.4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必须由科室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入库管理4.1.5菌、毒种入库时,2名菌、毒种保管人员须认真做好菌毒种的编号、登记工作。

4.2日常管理4.2.1保管人员应由2名检验人员组成。

4.2.2菌、毒种入库时,保管人员应及时验收,统一编号,填写《菌、毒种登记表》(HJK/JL-20)。

4.2.3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应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锁)。

4.2.4菌、毒种库应由2名保管人员双锁管理,铁门与锁必须牢固有效,发现损坏须及时报修。

未经各科室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将钥匙委托他人代管。

4.2.5菌、毒种保管人员应定期对库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冰箱、冰柜等菌、毒种保藏设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4.2.6菌、毒种保管人员根据菌、毒种的保存期限,及时通知分管病种的检验人员进行传代,定期鉴定,并详细记录在《菌、毒种登记表》(HJK/JL-20)。

4.2.7菌、毒种保管人员发现菌、毒种发生变异和死亡,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填写《菌、毒种登记表》((HJK /JL-20)。

菌毒种管理制度

菌毒种管理制度

菌毒种管理制度菌毒种管理制度目的:对本公司用于研发、生产和检定用的菌毒种的分离、检定、申购、保存、保管、领用、销毁等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确保国家相关法规要求,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研发、生产和检定用的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或病毒等。

职责:试验室专人负责菌、毒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及处理等日常管理,公司管理层批准实验室一、二类菌毒种的申购、领用及销毁的审批。

规程:1、总则菌毒种,系指直接用于研发、制造和检定生物制品的细菌、立克次体或病毒等,以下简称菌毒种,按《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为基础分为四类。

1.1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1.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牛物。

1.3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1.4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2、菌毒种的来源菌毒种按照使用途径,分为:研发用、生产和检定用。

2.1生产和检定用菌毒种的来源2.1.1生产和检定用菌毒种包括DNA重组工程菌种,来源途径应合法,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2.1.2生产和检定用菌毒种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统一进行国家菌毒种编号,备单位不得更改及仿冒。

菌毒种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或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单位保存、检定及分发。

未经注册并统一编号的菌毒种不得用于生产和检定。

2.1.3各使用公司收到菌毒种后一般应及时进行检定,用培养基保存的菌种应立即检定。

2.1.4质量管理部门对本公司的菌毒种施行统一管理。

2.2研发用菌毒种2.2.1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人员设计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重组到质粒,将重组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中使其表达,从而产生所需要的蛋白。

实验室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

实验室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

实验室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制度1、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办法2、指定管理人员统一登记、保存、发放,按时传代,定期鉴定:2.1.普通琼脂斜面保存法肠道杆菌、葡萄球菌等一般细菌可接种于不含糖的普通琼脂斜面上,斜面底部应加少许无糖肉汤膏,以防干涸(但变形杆菌“OX”及伤寒沙门氏菌“O”菌株的保存,则不加肉汤膏)。

经35℃培养18—24小时后,移于4℃冰箱中,一般可保存1个月,每月传代1次。

2。

2。

血琼脂斜面保存法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应接种于血琼脂斜面上,35℃培养生长后,放4℃冰箱中保存,链球菌须半个月至1个月移种一次,肺炎链球菌的新分离菌株须2—4天移种一次,以后逐渐延长移种时间,在适应后可延至半个月移种一次. 2.3.脑膜炎奈瑟氏菌宜用巧克力斜面,并在35℃孵箱中保存,一般每2日移种一次,其他特殊细菌,则分别选用各自适宜培养基。

2。

4。

半固体穿刺保存法将细菌穿刺接种于琼脂半固体或血清琼脂半固体内,经35℃培养18—24小时,再以无菌手续加入灭菌液体石蜡约1cm厚度,移放于4℃冰箱中保存。

琼脂半固体适用于肠道杆菌及葡萄球菌等一般细菌的保存,一般可保存3-6个月。

血清琼脂半固体适用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奈瑟氏菌的保存。

2。

5。

菌种应由指定的专人负责保管,并由部门负责人经常督促检查,工作调动时,应及时作好全面交接工作。

2.6.菌种应存放于安全的地方,所用冰箱和柜应加锁 2。

7.菌种传代时,必须在无菌室或接种罩内进行,以防污染.2。

8.菌种必须每种设一记录卡,其内容包括:菌种名称、菌种编号、来源、分离日期、鉴定日期、鉴定者、鉴定结果、传代情况及所用培养基、保存方法、温度、使用转移及销毁情况、保存者、部门负责人等。

2。

9。

所保存的菌种应于规定时间定期移种,每移种三代作一次鉴定。

干燥菌种时,应于干燥前先行鉴定.如发现污染或变异,应及时处理。

2-22.10.用培养基保存菌种时,应有两套,其一供保存传代用,另一供日常使用时引种用。

菌种安全管理制度

菌种安全管理制度

菌种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菌种的保存、使用和管理,保障科研人员的安全,防止菌种泄漏和污染,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中保存和使用的各类微生物菌种,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三、管理原则1. 确保菌种的安全性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2. 保障菌种的质量和纯度;3. 准确记录菌种的来源、保存方式和使用情况;4.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安全规定。

四、菌种的保存1. 菌种应保存在专门设计的冰箱或冷冻盒中,并标注清楚菌种的名称、来源、保存日期等信息;2. 对于高致病性或毒性菌种,应采取更加严格的保存措施,并设置专门的保存设施;3. 对于保存的菌种,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菌种的存活率和纯度。

五、菌种的使用1. 使用菌种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培训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2. 在使用过程中,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严禁直接接触菌种;3. 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消毒工作台和相关器具,并做好消毒记录。

六、菌种的管理1. 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菌种管理负责人,负责菌种的存储、使用和管理;2. 对于特殊菌种,应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管;3. 定期对实验室菌种库进行审查,清理过期或失效的菌种;4.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菌种,应严格限制存储和使用,并做好安全措施。

七、应急处理1. 对于菌种泄漏或污染的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清理和处理;2. 对于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伤害,应及时进行紧急救护和处理;3. 启动事故调查机制,查清事故原因,及时采取改正和整改措施。

八、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菌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整改、停止使用菌种、追究责任等。

九、菌种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1.立即成立由安全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组成的菌种安全管理小组,确定菌种安全管理责任人;2. 建立健全菌种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包括菌种保存使用制度、应急预案、违规处理制度等,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3. 对实验室的菌种存储设施进行调查、检测和整理,确保菌种的存储环境符合相关要求;4.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菌种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5. 加强对实验室的菌种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菌种的合理使用。

菌毒种子管理制度

菌毒种子管理制度

菌毒种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农作物种子的安全和质量,规范种子产业发展,加强对菌毒种子的管理与监督,制定本制度。

二、菌毒种子的定义菌毒种子是指种子表面或内部被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侵染,影响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危害农作物生产的种子。

三、菌毒种子的来源1. 合法生产商2. 非法交易渠道3. 自然传播四、菌毒种子管理流程1. 质检入库:收到菌毒种子后,检验员应对种子进行外观、发芽率等指标检测,并填写检测报告,确定是否合格入库。

2. 分类存储:对检测合格的菌毒种子进行分类存储,确保存储环境干燥通风。

3. 记录管理:建立菌毒种子数据库,并对每批次入库的菌毒种子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来源、数量、存储位置等信息。

4. 标识管理:对每批次菌毒种子进行标识,包括种类、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

5. 出库发放:根据需要,向农民等相关单位提供菌毒种子,并填写出库记录。

6. 追溯管理:建立菌毒种子追溯体系,确保可以对每批次种子的来源和去向进行追溯。

五、菌毒种子的销毁处理1. 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菌毒种子,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主管部门;2. 对于已经使用的菌毒种子,应组织回收处理,并进行销毁,确保不再流入市场;3. 在销毁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如高温灭菌、化学处理等,确保彻底销毁;4. 将销毁过程进行记录,并报告主管部门。

六、菌毒种子管理注意事项1. 保持种子质量:在菌毒种子的存储和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湿度、温度等因素,确保种子质量;2. 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存放的菌毒种子进行检查,确保无变质或污染;3. 强化人员培训:对从事菌毒种子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责任意识和技能水平;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等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对菌毒种子管理的重视。

七、菌毒种子管理的监督1. 主管部门:对菌毒种子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定期抽查和监督,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2. 第三方机构: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菌毒种子进行检测和监督,确保种子质量;3. 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菌毒种子管理进行监督,建立举报制度。

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对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安全管理,以预防意外事故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部门和人员。

责任和义务1. 管理责任-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并确保其合规性和安全性。

- 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感染性材料的检查、维护和更新。

2. 权限控制- 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存储和使用权限应根据需要进行审批和授权,并记录在册。

- 受授权人员应严格遵守存储和使用规定,并定期审查权限是否需要调整。

3. 标识和管理- 感染性材料应标识明确,包括标签上的中英文名称、存储位置和日期等信息。

- 管理人员应建立清单以记录各类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存储、使用和处置情况。

4. 存储和运输- 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存储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 材料的运输应采取防护措施,减少风险和避免泄露。

5. 安全防护- 人员在接触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 需要进行实验的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6. 废弃物处置- 废弃的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置。

- 废弃物处理区域应设立专门,并有专人负责监管和处理。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或法律追究。

更新和审查本管理制度将按需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适应法规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管理程序

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管理程序

菌(毒)种及生物标本的管理程序1 目的为加强医院菌(毒)种及生物标本的管理,确保菌(毒)种及生物标本的收集、使用、保管、运输(转运)及销毁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使其日常运行管理符合相关生物安全有关规定。

2 范围适用于二至四类病原微生物菌种、毒种(株)和生物标本的收集、保存、使用、运输、销毁等工作,本院微生物实验室不保存一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3 职责3.1 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二至四类菌(毒)种及生物标本的管理。

3.2 微生物实验室负责定期对菌、毒种(株)的进行选择、收集、鉴定,并及时将菌、毒种(株)和生物标本,以及相关信息表妥善保存。

菌(毒)种登记入库工作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实验室应主动对菌(毒)种和阳性生物样本进行繁殖、登记并妥善保存。

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对实验室内各类菌(毒)种和生物样本销毁的审核、批准及使用安全的监督检查。

4 分类与定义根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将病原微生物的菌种、毒种(株)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具体分类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5 程序5.1 菌种、毒种(株)及生物标本的采集与接收:下列菌(毒)种及生物样本需移交本院微生物实验室的菌(毒)种库和生物样本库集中保存:5.1.1 常规检测、监测项目、科学研究分离获得的二类菌(毒)种(株)及相应的生物标本。

5.1.2 外部购买的菌(毒)种标准株。

5.1.3 有关单位上送鉴定的有保留价值的菌(毒)种。

5.1.4 常规检测、监测项目、科学研究分离获得的有保存价值的三、四类菌、毒种及相应的生物标本。

5.2 菌(毒)种保存5.2.1 保存的菌(毒)种,必须具有该菌(毒)种的相关基本信息资料,经复核或鉴定后入菌(毒)种库,建立菌(毒)种档案和保存。

5.2.2 根据所保管的菌(毒)种的特性,采取妥善可靠的方法(如冷冻干燥/恒温合适载体保存、半固体/15±1℃、-70±1℃磁珠、细胞培养液/冷冻、液氮)保管,防止菌(毒)种生物活性的尚失或变异,并配置有足够安全的防范设施。

菌、毒种及细胞系保管制度

菌、毒种及细胞系保管制度

菌、毒种及细胞系保管制度英文回答: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 are crucial aspects of any laboratory or research facility that deals with microorganisms, toxins, and cell lines. Proper handling, storage, and disposal of these materials are essential to prevent accidents, contamination, and unauthorized access.First and foremost, a robust system for the safekeeping of microorganisms, toxins, and cell lin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is includes maintaining an inventory of all the materials present in the laboratory, including their origins,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risks. It is important to clearly label and track these materials to ensure proper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 mix-ups.In addition, access to the storage area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authorized personnel only.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key card systems, biometricidentification, or other secure access measures. Regular audit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ensure that only authorized individuals have access to these materials.Proper storage conditions are also crucial to maintain the viability and integrity of microorganisms, toxins, and cell lines.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light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prevent degradation or contamination. For example, certain microorganisms may require low temperatures for long-term storage, while others may require specific growth media or conditions.Furthermore, a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stored materials should be in place. Regular check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ensure that the microorganisms, toxins, and cell lines are free from contamination or deterioration.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visual inspection, microbial testing, or other appropriate methods.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or acciden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clear protocols in place for containmentand response. This includes procedures for handling spills, leaks, or breaches in containment. Personnel should be trained on these protocols and regularly updated on best practices for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Ultimately, the goal of a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 system is to protect both the laboratory personnel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rom potential hazards. By implementing and adhering to robust protocols and procedures, the risk of accidents, contamination, and unauthorized access can be minimized.中文回答:菌种、毒种及细胞系的保管制度是任何处理微生物、毒素和细胞系的实验室或研究机构的重要方面。

医院医学检验科菌毒种管理制度

医院医学检验科菌毒种管理制度

医院医学检验科菌毒种管理制度1.菌种保管有专人负责,保存于冰箱中,冰箱门加锁,确保菌种安全。

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交接手续。

2.菌种应有严格的登记,包括病人姓名,菌名、保存日期、药敏记录。

菌种的使用、转移、销毁应有记录和负责人签名。

3.各种菌种应按制度时间接种,一般在接种三次后作一次全面的鉴定,注意菌种有无污染及变异,如发现变异时,应及时更换。

4.菌种保存范围及向外单位转移,应按卫生部制度执行。

所有存在菌种应有清单。

5.检验用菌种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商业派生菌株。

6.检验用菌种的管理由专人负责。

负责菌种的申购、接收与复活、保藏、定期传代、检查及销毁。

根据需要及时提供菌种,并监督其使用。

负责填写菌种记录。

7.根据检验要求申购所需菌种,写明购买菌种名称、标准菌号、数量、保藏机构。

8.对新购进的菌种应仔细核对菌种标签、包装完整性和随菌种附有的说明书,及时填写菌种保管登记记录。

9.标准菌株的复活或培养物的制备应按供应商提供的说明或按已验证的方法进行。

10.冻干管开启后可制备菌种甘油管和转种斜面。

11.除另有制度外,菌种冻干管、甘油管应保存于零下20C以下冰箱中,菌种斜面、菌液应保存于2〜8C冰箱。

12.冷冻菌种一旦解冻转种制备工作菌株后,不得重新冷冻和再次使用。

13.保藏的菌种都要有明显的标志,标明菌种名称、标准菌号、接种日期、传代数与菌种记录一一对应。

14.菌种甘油管贮存五年,斜面和抗生素微生物鉴定用菌液贮存三个月,黑曲霉斜面和菌液贮存一年。

15.每个工作日检查一次菌种冰箱温度,长假期每隔两天检查一次。

16.菌种甘油管制备时应进行纯度和特性确认。

贮存期内每年进行一次纯度和特性确认。

17 .必要时对工作菌株进行纯度和特性确认。

18.根据需要发放菌种,填写领用记录,注明菌种用途。

19 .按检验要求制备菌液,填写菌液制备记录。

20.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

有菌毒种管理制度范文

有菌毒种管理制度范文

有菌毒种管理制度范文菌毒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菌毒种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根据《生物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菌毒种管理制度。

二、菌毒种分类和管理(一)菌毒种分类1. A类菌毒种:具有极高致病性和传染性,例如SARS-CoV-2等病原菌毒种。

2. B类菌毒种:具有较高致病性和传染性,例如埃博拉病毒等病原菌毒种。

3. C类菌毒种:具有一定致病性和传染性,例如流感病毒等病原菌毒种。

4. D类菌毒种:具有较低致病性和传染性,例如一些常见的病原菌毒种。

(二)菌毒种管理1. A类菌毒种管理:(1) 严格限制研究和生产单位获取和保存A类菌毒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科研活动和生产操作。

(2) 需要对A类菌毒种进行全程监管,包括运输、存储、使用等环节,确保没有泄漏或其他非法行为。

(3) 各研究和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A类菌毒种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确保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2. B类菌毒种管理:(1) 研究和生产单位需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和备案,才能获取B类菌毒种。

(2) 针对B类菌毒种的研究和生产活动,应提交相关材料,经过专家评审和审核后方可进行,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3) 对于B类菌毒种的运输、存储和使用,需要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泄漏和传播,确保安全。

3. C类菌毒种管理:(1) C类菌毒种的管理在B类菌毒种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风险评估和安全控制的要求。

(2) 针对C类菌毒种的研究和生产活动,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监督。

4. D类菌毒种管理:(1) D类菌毒种的管理相对宽松,但仍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

(2) 研究和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D类菌毒种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合法、安全使用。

三、菌毒种管理措施(一)许可和备案制度1. 对于A类和B类菌毒种,研究和生产单位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相应的经营许可和备案。

2. 主管部门要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查,确保其具备安全保障能力和合法经营能力。

病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病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病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病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存储、使用和处置,防止感染性病原体的泄露和传播,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具有病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3. 安全存储3.1 感染性材料应妥善存放于专用的安全柜或冷藏条件下,远离易燃物、易爆物和有害物质。

3.2 感染性材料应密封牢固,并标注明确的致病菌信息和危险性等级。

3.3 安全柜和冰箱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温度控制。

4. 使用管理4.1 感染性材料的使用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严格控制使用权限。

4.2 使用感染性材料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3 感染性材料的使用应进行记录,包括样品来源、用途、数量等信息。

5. 处置管理5.1 感染性材料的处置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2 废弃感染性材料应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

6. 应急响应6.1 出现感染性材料泄露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隔离、报告和事故调查等。

6.2 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7. 监督与检查7.1 相关部门应设立定期的监督与检查制度,对病原菌毒种或样本等感染性材料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7.2 发现违规行为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采取纠正和处罚措施,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8. 培训与教育8.1 感染性材料的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管理和操作方法。

8.2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9. 法律责任9.1 违反本制度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2 对于安全管理不力或存在重大事故的单位,相关责任人将受到相应纪律和法律处分。

10. 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如有需要,经本单位审批后可进行修订。

化学药品、菌种、毒种使用管理办法

化学药品、菌种、毒种使用管理办法

化学药品、菌种、毒种使用管理办法
一、剧毒品:
实验室主任根据实验需要提出采购计划,由有关领导签字后实验员验收、上帐,放保险柜中保存。

使用剧毒品由使用人到专管人员处按计划量领取、登记,当天用剩的药当天送回专管人员处保管。

科研使用剧毒品由科研人员自己领取,领回后交专管人员保管,使用时按第二条办理。

剧毒品外一般不借用,需外借时,经学校领导和实验室主任同意,办理借用手续,登记药品名称,借用数量、时间,借用人单位、姓名、身份证号码。

二、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
实验室主任根据各实验课药品需要计划提出申购计划,经有关领导签字后,申购。

入库时,由有关人员登记、分类保存,易燃品要远离火源,易爆品要防止碰撞。

三、一般化学药品。

实验室主任根据各实验课提出的药品计划提出申购计划,入库时要验收并登记。

四、菌种、毒种
使用菌种、毒种要登记,用后要做灭菌处理,菌种、毒种不可带出实验室。

菌种、毒种不外借。

各种化学药品都要节约使用,能用定性试剂就不用定量试剂,能用低纯度化学试剂就不用高纯度的。

任何人不得将化学试剂占为己有或送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菌毒种管理制度

菌毒种管理制度

菌、毒种管理制度
一、菌(毒)种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于安全的地方,应做到
双人双锁,工作调动时应全面交接。

二、保存菌(毒)种应于规定时间内定期接种传代,接种时应严
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严防污染。

三、保藏的菌(毒)种应有详细记录,内容包括:菌种编号、来
源、名称、型别、分离期、传代记录、保管条件等。

四、菌(毒)种在保管过程中如发生菌种变异或死亡,应及时报
告科室负责人并做好记录。

五、一、二类菌(毒)种领取使用,应有两人参加,按有关规定
办理。

因工作需要领用三、四类菌种,须保管科室负责人同
意。

外单位需用菌种一律凭介绍信经中心领导同意批准后方
可领取。

一、二类菌(毒)种一律不得向外单位发放。

六、菌(毒)种保存范围、转移、销毁等严格按卫生部有关规定
执行。

七、所有菌(毒)种须派专人领取,不得邮寄。

八、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工作之便,进行国际、国内各类菌
(毒)种交流,违者按中心内有关规定处理。

院感办072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管理制度

院感办072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管理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管理制度
一、菌(毒)种应根据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保藏。

二、菌(毒)种保藏机构是指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按照规定接收、检定、集中储存与管理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非营利性机构。

三、所有保存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应指定2名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编号、登记,详细填写“菌(毒)种登记表”及阳性标本相关资料,包括菌名、编号、保存时间、保存地点、记录人等,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

四、菌(毒)种库应由2名保管人员双锁管理,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将钥匙委托他人代管。

五、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应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锁)。

六、每次使用菌(毒)株都应做好使用记录,包括菌名、编号、用途、使用人、使用时间等。

七、所有菌(毒)株在废弃时应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按一般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并有记录。

菌毒种双人双锁管理制度

菌毒种双人双锁管理制度

菌毒种双人双锁管理制度一、前言菌毒种双人双锁管理制度是一种高度安全的管理制度,主要应用于生物安全领域。

在生物实验室或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为了防止突发情况引发生物安全事故,菌毒种双人双锁管理制度被广泛应用。

该制度的核心理念是“双人双锁”,即任何涉及有害生物或危险物质的操作均需由两名以上的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并且在特定条件下需要采取双重管控和双重确保措施。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任何生物实验或操作都必须以安全为首要考虑,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所有操作人员都不会受到伤害。

2. 双人双锁:对于涉及有害生物或危险物质的操作,必须由两名以上的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并且在特定条件下需要采取双重管控和双重确保措施。

3. 严格管理:对于有害生物或危险物质的存储、使用、处置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危险物质不会泄露或意外释放。

4. 预防为主: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确保生物实验室内的安全。

三、操作程序1. 设立专门安全岗位:生物实验室内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岗位,由专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工作。

2. 实行双人双锁原则:对于有害生物或危险物质的操作,必须由两名或以上的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并且在特定条件下需要采取双重管控和双重确保措施。

3. 制定安全操作手册:生物实验室需要制定相关安全操作手册,明确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4. 定期安全培训:对实验室内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有害生物或危险物质的危害性以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5. 紧急救援预案:制定生物实验室的紧急救援预案,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生物实验室内的安全。

四、管理措施1. 严格管控出入:对于生物实验室的出入口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未经授权的人员无法进入实验室。

2. 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对生物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排查,发现并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菌(毒)种管理制度

菌(毒)种管理制度

1、菌(毒)种的管理,是关系卫生防病、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必须配备专人负责,严格隔离管理。

2、菌(毒)种室必须具备完善的实验条件,负责此项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业务技能。

3、根据菌(毒)种保存条件和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登记,统一编号,凉干保存,要按期传代、及时鉴定,详细做好检验记录,以确保纯系菌(毒)种的存活和使用。

4、在传代保存过程中发现菌(毒)种变异或死亡,要及时报告科长和主管中心主任,并以书面材料存档,同时上报主管部门。

5、因工作需要长期保留的菌(毒)种需报主管部门备案,暂时需要保留的菌(毒)种在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后销毁处理,并报告销毁处理情况;检出的地方菌(毒)株、新发现的菌(毒)种,要详细做好原始记录和鉴定材料,上报主管部门复核确认。

6、因工作需要,向上级索取或向下级发放菌(毒)种时,必须经主管中心主任批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完备的索取和发放手续,并认真做好申请报告、审批文件及有关登记材料的保存,以备查。

7、一、二类菌(毒)种上报、领取、运送、销毁时,必须两人参加,使用时必须有菌(毒)种管理人员监督。

不得通过邮局手段运送一、二类菌(毒)种。

8、任何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存留、使用、携带、发放任何类菌(毒)种,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要严肃追究其当事人责任。

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

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

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
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是指对具有潜在传染性或毒性的微生物菌种和毒素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措施。

以下是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的常见内容:
1. 转基因病原微生物菌种管理:对转基因病原微生物菌种进行严格管理,包括鉴定、保存和使用等环节,确保其不会造成未知风险。

2.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根据微生物的传染性和毒性等特性,确定不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

3. 生物安全柜和装备管理:对实验室中使用的生物安全柜、培养箱等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人员管理与培训:对从事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紧急处理措施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5. 出入境生物安全管理:对进出口的生物材料、菌种和毒种进行严格管理,包括申报、监管和检疫等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和毒素的非法传输和扩散。

6. 废弃物处理管理:对实验室中产生的生物废弃物进行分类、封存和处理,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危害。

7. 监测和报告: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的监测体系,定期
开展微生物菌种和毒素的监测,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 紧急事件应对:建立应急预案和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对突发的传染病或毒素泄漏等事件进行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伤害。

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和相关领域的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毒素的泄漏,保护公共健康和环境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毒种管理制度
1.目的
对本中心菌、毒种的分离、鉴定、申购、保存、保管、领用、处理等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

3.职责
3.1相关实验小组负责菌、毒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及处理等日常管理。

3.2中心必须指定2名菌、毒种库管理人员承担菌、毒种日常管理。

3.3中心负责人负责一、二类菌、毒种的出入库和向上级索取及对下级发送的审核。

3.4公司管理层批准本中心实验室一、二类菌、毒种的出入库和向上级索取及对下级发送的审批。

4.工作程序
4.1. 病原微生物采集、分离、鉴定及保管:
4.1.1 因工作需要对病原微生物采集、分离、鉴定时,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批准。

4.1.2 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采集、运输、保存病料。

4.1.3 病原微生物需设专人登记保管,统一编号立案,存放容器应加锁或加封,并定期进行检查,防止丢失。

如发现数量不符,要及
时上报主管部门。

4.1.4 建立健全病料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病料采集、使用、保存和销毁情况。

4.2 菌(毒)种的保管
4.2.1 实验用细菌、病毒由实验室统一编号立案。

4.2.2 设专人负责保管,要有严密的登记制度,有详细的菌、毒种登记卡片和档案,菌、毒种库应由2名保管人员双锁管理,门与锁必须牢固有效,发现损坏须及时报修。

要有详细的分类清单,严防错乱,避免丢失。

4.2.3 对不能使用的菌、毒种培养物及材料应及时作无害处理,对无保存价值的菌、毒种淘汰时,须经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

4.2.4 领取实验用菌、毒种时须由主管领导签字,注明实验用途及使用数量。

4.2.5 使用人建立菌、毒种使用记录,使用时应在空气净化的密闭工作室内进行。

不同的菌、毒种不得在同一室内同时操作。

4.2.6菌、毒种保管人员应定期对库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冰箱、冰柜等菌、毒种保藏设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4.2.7菌、毒种保管人员根据菌、毒种的保存期限,及时通知分管病种的检验人员进行传代,定期鉴定,并详细记录在《菌、毒种登记表》。

4.3索取、领用和发放
4.3.1因工作需要索取、领用和发放一、二类菌、毒种时,须严格按国家有关的规定,填写《菌、毒种领取申请表》,中心负责人审核,技术管理层批准后方可索取、领用和发放。

4.3.2三类菌、毒种的领用和发放时,应有2人参加。

4.3.3一类菌、毒种,须报农业部批准。

未经上级批准,不得进行国际间各类菌、毒种交流。

4.3.4进行菌、毒种索取、领用和分发时,须做好记录,填写《菌、毒种使用及销毁记录》。

4.3.5一、二类菌、毒种不得邮寄,三类菌、毒种在邮寄时,应执行有关规定。

4.4销毁
4.4.1菌、毒种使用过程中须接受保管人员的监督,工作结束后,立即做好善后处理,销毁时应有二人以上参加,并做好销毁记录。

因工作需要暂时保留的菌、毒株也应该按规定的时间销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