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配伍禁忌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

穿琥 宁粉针与硫 酸 阿米卡 星 、 硫酸 西索米 星 、 硫 酸妥 布霉素 配伍 , 浊有沉 淀产 生 ; 头孢唑啉 钠配 混 与
产 生浑 浊 ; 茵桅黄 注射 液加 入 l 葡 萄糖 氯化钠 和 o 0 9 氯化 钠注 射液 2 . 4h内 , 芩苷含 量 下降 , 为 黄 认
药物 配伍后 , 应尽 量在 短时 问 内用 完 。 2 4 血塞通 注射 液 .
不 宜 与 异 丙 肾 上 腺 素 同用 。
伍 , 絮状 沉 淀产 生 ; 阿莫 西林 维 酸钾 配伍 , 有 与 吸收
度 降低 , 稳定 ; 不 与硫 酸庆大 霉素 、 丁胺 卡那 霉素 、 乳 酸环丙沙 星 、 氧氟 沙星 、 晶自霉素 、 柱 氟罗 沙星 、 洛美 沙 星配伍 , 有沉淀生 成 。 1 4 双黄 连注射 液 .
星 、 氟沙 星 、 培 洛美 沙 星 、 氟罗 沙 星等 5 喹诺 酮 类 种
药 物 混合后 不 溶性 微粒 均 不符 合《 中国药 典 》 定 , 规
故 不宜直 接配伍使 用 。
1 5 清开灵 注射 液 . 清开 灵 注射 液对 头孢 唑 林 的稳 定性 有 影 响 , 临
不宜 与乳酶 生 同时服用 。
双 黄 连粉 针 剂不 宜 与下 列 药 物配 伍使 用 : 复方 葡 萄糖 注射液 ; 氨基 甙类 ; 红霉 素 ; 地塞米 松 。 与之配
药 物配 伍 后不 溶 性 微粒 和 p 值等 变 化 表 明 , H 鱼腥
草注射 液与头 孢拉定 、 头孢 噻肟 配伍要谨 慎或禁 用 。
伍 与 浓度 有 关 , 浓度 低 于 0 6g时 , 产 生 沉淀 ; . 不 如
・
18・ 9
P o e dn fCl ia M e iie M a . 0 0, l1 . A r c e ig o i c l dcn , r 2 1 Vo 9No 3 n
中西药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作者:白小莹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10期关键词中西药配伍禁忌以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中药成分复杂,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会使疗效降低,甚至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临床医师应当根据中西药所含有效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合理配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就中西药的配伍禁忌提出以下初步看法。
物理性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会因物理性质相反,或因吸附结合而引起物理变化,影响药物的疗效。
如酸性较强的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等,不可与磺胺类抗菌药配伍,因中药中的有机酸成分经体内代谢后酸化尿液,不仅降低抗菌药的作用,而且有机酸所致的酸性环境使乙酰化磺胺类溶解度降低,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损害肾。
化学性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药物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与毒性。
产生沉淀,或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含鞣质的某些中药,如虎杖、地榆、侧柏叶等与硫酸亚铁、麻黄碱、强心苷合用易产生沉淀,影响其吸收。
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如碳酸钙、硫酸镁、氢氧化铝等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含大黄的中药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合用,因其可使大黄的抑菌作用降低。
酸碱中和,影响药效:五味子、女贞子、山楂及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保和丸等酸性中药与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产生有毒化合物,增加不良反应: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等同服,使雄黄所含硫化砷氧化,增加毒性。
朱砂或含朱砂的中成药与溴化钾,碘化钾、亚硝酸盐等合用,可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刺激肠壁,导致药原性肠炎。
改变原药物成分,影响疗效:酶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的高分子化合物,鞣质可与酰胺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氨键缔合物使酶降低疗效或失效。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话题。
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更是在实践中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西药联用的优势、注意事项以及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用的优势中西药联用即中医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西药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双方的最佳效果。
中药通常以中药颗粒、药饮等形式应用,有温和疗效、副作用小的特点;而西药则有剂量准确、起效快的特点。
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综合体现中西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1.专业医师指导:中西药联用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用药史等信息,结合中西医诊断进行合理用药。
2.明确疗效和副作用:使用中西药联用时需明确药物的疗效目标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体质和病情差异较大,中西药的选择和搭配需要个体化,避免盲目跟风,尽量减少不适反应产生。
4.遵医嘱服用: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用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医师的用药建议进行规范用药,坚持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计划,避免漏服或过量用药。
三、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削弱,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避免禁忌药物的搭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中药禁忌:有些中药成分在配伍过程中可能会与某些西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剧。
如某些中药禁忌与抗生素、镇静药物等西药联用。
3. 西药禁忌:有些西药在配伍中可能会与中药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中药疗效受损。
如某些西药禁忌与中药补益药物、滋补药物等联合使用。
4. 老少禁忌: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较弱,耐受能力差,对于中西药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
应避免禁忌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结语:中西药联用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在实践中需要慎重对待。
中西药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1.中西药联合使用,由于理化性质的直接相互作用而降低药效:(1)中药所含的各种金属离子与其它药物成分间的相互作用:①含有石膏(Ca)、海螵蛸(Ca)、赤石脂(Al、Fe、Mg)、滑石(Mg)、牡蛎(Ca)、瓦楞子(Ca)、蛋壳(Ca)、自然铜(Fe)、明矾(Al)各种制剂如中成药明目上清九、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胃黄连丸、胃宁片等不宜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异烟肼等同服。
②红管药片(含槲皮素)不宜与含有Ca、Mg、Fe、Al、Bi,等金属离子的西药,如氯化钙、碳酸钙、硫酸镁、硫酸亚铁、氢氧化铝、次碳酸铋等同服。
③含朱砂(Hg)的制剂如朱砂安神丸、健脑丸、梅花点舌丹、人丹、七珍丹、七厘散、紫雪丹、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服用。
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物,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含有较大量鞣质的中药如五倍子、没食子、柯子、石榴皮、儿茶、金鸡钠皮、四季青、虎杖、地榆、大黄、茶叶等及其各种制剂不宜与西药抗生素(四环素族、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生物碱(士的宁、麻黄碱、奎宁等)、苷类(如洋地黄)、亚铁盐(硫酸亚铁、碳酸亚铁、富马酸铁等)、维生素B1等同服。
也不宜与乳酶生、胰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同服。
(3)含有碱性成分的中药硼砂(硼酸钠)不宜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呋喃坦啶、阿斯匹林、水杨酸钠、苯妥英钠等同服,因为碱性药物可使这些西药的吸收减少,疗效降低。
(4)含有酸性成分的中药如山楂、乌梅、五味子及其制剂不宜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同服。
腐植酸制剂不宜与含钙、镁、铝盐抗酸剂(氢氧化铝、三矽酸镁、碳强钙)、铁剂(硫酸亚铁)伍用。
(5)含酶类、生物碱类的中药或制剂如六神丸、附子、元胡、附子理中丸等,不宜与西药活性炭、矽碳银等同服,因为酶类或生物碱成分易被后者吸附。
同理,血余炭、蒲黄炭、荷叶炭、地榆炭、侧柏炭等煅炭中药与酶类制剂向服时,也可由于吸附作用而影响疗效。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医药学论文: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摘要】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至关重要。
对一些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避免配伍禁忌的发生及保障临床用药安全起抛砖引玉之功。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Abstract:It is very common for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to treat disease.Well grasping the reasonable combinationis of great importance.The author makes analysis on familiar compatibility tabu of the integration,hoping to guide and guarantee safe clinical administration.Key words: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compatibility tabu近年来,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
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至关重要。
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简述如下。
1 降低药物的疗效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麻杏止咳露、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等与降压药不宜合用,因为麻黄碱可使血管收缩,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这样就降低了降压药的作用。
不少患者经常出现降压药和含有麻黄碱的药物“白加黑”同时服用的现象。
含酸性药物的中成药如保和丸、六味地黄丸、肾气丸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不宜同时服用。
因后四种西药为碱性药物,如同时服用则会发生酸碱中和,使中药、西药均失去治疗作用。
含多种金属元素,如钙、镁、铁等矿物质成分的中药(石膏、石决明、瓦楞子、龙骨、牡蛎等)及中成药(止咳定喘丸、龙牡壮骨冲剂等)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异烟肼、利福平等配伍[1]。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西药也有各自的配伍禁忌。
而在中西药合用中同样应注意配伍问题,配伍得当,能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若配伍不当,则会降低疗效,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中西药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注意。
下面列举几类不能合用的常用中西药。
1 形成难溶性物质,影响吸收,降低药物疗效1.1 中药当归及其中成药苏子降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不宜与抗结核药异烟肼联用,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瓦楞子、牡蛎、石决明等及其中成药猴头健胃灵,颈复康颗粒,也不能与异烟肼联用,因异烟肼分子结构中含有肼类官能团,与上述中药同服后会产生螯合反应,妨碍机体吸收;又能影响酶系统发挥干扰抗结核杆菌代谢的作用,从而降低疗效。
1.2 人参、三七、远志、桔梗、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不宜与维生素C、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西药联用,如复方阿胶浆、逍遥丸、归脾丸、因皂苷在酸性环境及酶的作用下,极易水解失效;也不宜与含有金属的盐类药物如硫酸亚铁,枸橼酸铋钾等合用,可形成沉淀。
1.3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如五倍子,地榆,柯子,石榴皮,大黄等及其中成药摩罗丹、麻仁丸、地榆升白片、三黄片等不易与胃蛋白酶合剂,淀粉酶,多酶片等消化酶类药物联用,因这些酶类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含有肽键或胺键,极易与鞣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键络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纳呆等症状;也不可与维生素B1 合用,合用后会在体内产生永久性结合物,并排除体外而丧失药效;不可与去痛片、克感敏片、红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麻黄碱、小檗碱、阿托品类药物联用,因鞣质是生物碱沉淀剂,同用后会结合生成难溶性鞣酸盐沉淀,不易被机体吸收;不可与西药如钙剂,铁剂,氯化钴等合用,因同服后可在回盲部结合,生成沉淀,使机体难以吸收而降低疗效。
1.4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磁石、牛黄清心丸等,不能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联合使用,否则会在胃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是指在中医和西医治疗中,由于某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这些禁忌的原因包括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药物代谢酶抑制或诱导、药效互相抵消或增强以及可能导致毒性反应等。
下面列出一些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1. 阿托伐他汀和顺酐酯: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低胆固醇的药物,而顺酐酯则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药物。
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会导致肌肉痛和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其他降胆固醇药物,如非诺贝特,而不是阿托伐他汀。
2. 降压药和利尿剂:
降压药和利尿剂通常会合并使用以治疗高血压。
然而,如果患者同时使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或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利尿剂的效果,导致高钾血症等问题。
因此,患者应该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或需要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3. 抗抑郁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通常不能同时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问题。
如果患者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4. 维生素K逆转剂和华法林:
维生素K逆转剂是一种用于逆转因华法林等药物引起的出血的药物。
然而,如果它们与华法林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血凝能力过度恢复,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
5. 中药和西药:
中药和西药的组合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出现其他健康问题。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未经医生审查的药物。
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

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1 物理性配伍禁忌1.1 酸性较强的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不可与磺胺类抗菌素配伍,中药中的有机酸成分经体内代谢后酸化尿液,不仅降低抗菌素的作用,而有机酸所至的酸性环境使乙酰化磺胺类溶解度降低,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肾损害。
1.2 龙胆丁、龙胆、大黄合剂等苦味健胃药不可同时服用甜味中药,如大枣、甘草、蜂蜜登以防甜味掩盖苦味,产酸产气,以降低其健胃作用。
2 化学性配伍禁忌含鞣质的某些中药,如虎杖、地榆、五倍子、石榴皮、老鹤草、侧柏叶等与硫酸亚铁合用易产生鞣质铁沉淀,影响硫酸亚铁的吸收。
与酶类药物合用,酶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的高分子化合物,鞣质可与酰胺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氨键缔合物使酶降低疗效或失效。
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不宜与硫酸亚铁和酶类合用,故为雄黄的主要成分硫化砷可与硫酸亚铁生成硫化砷盐,使疗效降低。
砷还可与酶、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结构的酸性基因形成不溶沉淀,抑制酶的活性。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和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内含石膏)、复方罗布麻(内含泛酸钙、三矽酸镁)牡蛎、瓦楞子(含钙)可降低四环素类的抗菌作用,因四环素分子结构中含酰氨基和多个酚经基能与钙离子形成螯合物,降低四环素的吸收。
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五味子、乌梅、山楂及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保和丸与碱性西药,如胃达喜(主要成分为铝碳酸镁)、氨茶碱联用,锻牡蛎、锻龙骨、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可发生的酸碱中和反应,而使药放下降或消失。
3 药理性配伍禁忌氨基甙类抗生素与碱性中药,如硼砂、海螵蛸等同用,药物分布到脑组织中的浓度增加,其毒性也随之增加,苯巴比妥、胰岛素若与中药酒精同用可因酶诱导作用,是肝脏酶活性增强,使这些药物代谢加快,半衰期缩短,药放下降。
维生素不宜与某些中药合用,如维生素Bl ,不与含大量鞣质的中药合用,如石榴皮、大黄槟榔、虎杖、侧柏、仙鹤草、五倍子。
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

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西药联用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普遍,中西药合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但如果配伍不当,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医源性疾病,了解和掌握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配伍,对于每位临床工作的医师,药师,护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就部分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予以简述,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1、含重金属离子中药及中成药龙骨、牡蛎、虎骨、石膏、滑石、赤石脂、赫石、白矾等中药中含有大量的铁、钙、镁、钾等金属离子,与四环素类、异烟肼或含黄酮和黄酮醇类的西药(如卢丁等)合用,易产生络和物,影响药物的性质和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含重金属离子的中药与东莨菪碱、阿托品等合用易产生沉淀或变色,影响西药的疗效。
含汞成分的中药和中成药,如朱砂、磁珠丸、朱砂安神丸、安宫牛黄丸等,不易与具还原性的西药碘化钾、溴化物、硫酸亚铁、亚硝酸钾等药物配伍,否则会产生有毒性的汞盐化合物。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不宜与含硫酸盐、硝酸盐的药物同服,否则会生成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1] 。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如若联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2]。
2、含苷类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杏仁、桃仁、桔梗、远志、白芥子、三七等含苷类成分的中药,不宜与西药胃蛋白酶、多酶片、淀粉酶等酶制剂合用,可发生酶水解,从而失去治疗作用;遇金属盐类(铅盐、钡盐、铜盐等)可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
杏仁、桃仁、银杏等含氰苷成分的中药,其所含氰苷在胃酸作用下经酶水解生成具有镇咳作用的氢氰酸,与镇静药、止咳药、麻醉药合用,易加强此类药对呼吸中枢的抑制,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罗布麻、蟾蜍等含强心苷类成分的中药,同洋地黄等强心苷类西药合用,能加重强心药的心脏中毒症状,可引起心跳停搏。
雷公藤及其总苷,不宜与氯霉素同时使用,因二者都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甘草有升高血糖和血压的作用,与降糖药和降压药合用,可影响后者功效。
中西药配伍禁忌

5、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红灵散、 女金丹、痧气散等。 (1)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 大霉素、卡那霉素、阿卡米星等联用, 会增加耳毒性,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 耳聋。因此类西药在碱性条件下排泄 减少,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药 效作用增加约20~80倍,同时增加脑组 织中的药物浓度。
(2)与尿液酸化药诺氟沙星、呋喃妥因、 吲哚美辛、头孢类抗菌药等联用,会 使尿液酸化药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 低。因碱性中药使尿液酸化药解离增 多,排泄加快。
(2)与复方降压片(有效成分为利 血平、氢氯噻嗪、氯氮、双肼屈嗪、 三硅酸镁、氯化钾、维生素B1、盐酸 异丙嗪等)、帕吉林等降压药联用,可 使前述西药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 至导致血压难以控制,严重时可加重 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因二者可产生明 显的拮抗作用。
2、含颠茄类生物碱的颠茄、洋金花、曼 陀罗、莨菪等及其成药颠茄片、颠茄 合剂等。 (1)与强心苷类药如洋地黄、地高辛、 毒毛花苷K联用,可引起强心苷中毒, 因颠茄类生物碱可抑制胃排空和肠蠕 动,使强心苷类药吸收增加。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 展,中西药联用在临床频繁出现,尤 其是中成药和化学药物的配伍极为普 遍。临床实践证实,中西药混合用药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注意及时收 集及借鉴配伍禁忌的文献报道资料, 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含甾体化合物的中药 1、皂苷的中药与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 后可使含皂苷的中药失效。如:人参、 三七、桔梗与维生素C联用。因为在酸 性环境中皂苷易在酶的作用下水解。
中西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 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 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 。
有些药品配伍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减 弱,导致治疗失败;有些药品配伍使 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 应;还有些药品配伍使治疗作用过度 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 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病人等, 这些配伍均属配伍禁忌。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西药结合用药注意事项

执业药师在继续教育中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配伍禁忌:了解药物之间的理化配伍禁忌,如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含鞣质的中药及其复方不宜与一些抗菌药如红霉素、四环素等联用,因为鞣质可与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使酶的效价降低,影响药物代谢。
2. 药理禁忌:某些药物联用后可能产生药理上的相互作用,如牛黄或含牛黄的中成药可增加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等西药的中枢抑制作用,不宜配伍。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等不能与一些生物碱制剂配伍,因为它们之间会产生药理上的拮抗作用。
3. 糖尿病患者用药: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含糖成分较多的中药,如鹿茸和甘草,因为这些成分可能影响降糖药的疗效。
4. 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时,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执业药师需要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
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于联合用药的患者,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 加强患者教育:告知患者联合用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益处,确保患者明白联合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及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能够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
7. 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在为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方案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8. 查阅最新研究进展:作为执业药师,需要关注最新的药学研究成果和进展,了解西药和中成药联合用药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总之,在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中,深入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用药原则中西药配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将中药与西药进行合理的搭配和配比,以达到增强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但是,在中西药配伍中,由于中西药物的不同性质和作用机制,存在着一些严格的配伍禁忌和用药原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配伍禁忌1、药物毒性相加或作用反应有些中西药物之间的作用可能会相互作用,甚至会增强对人体的毒性反应,因此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注意以下禁忌:(1)利尿剂类药物+中药大黄:大黄含有蒽醌类成分,其与利尿剂类药物配伍后易引起肝肾损害。
(2)抗生素类药物+中药黄芩:黄芩和抗生素在体内会发生拮抗作用,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3)挛缩毒素+麻醉药:这两种药物都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其配伍使用会导致生理反应相加,最终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药物相互矛盾或抵消作用有些中西药物之间也存在一些相互矛盾或抵消作用,因此在合理使用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配伍禁忌:(1)降压药物+中药麻黄:麻黄中的麻黄素、麻黄碱等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降压药物会降低血压,两者相互矛盾。
(2)血管扩张剂+中药当归:当归能增强血管收缩剂的收缩作用,因此两者配伍使用会使发生血管痉挛,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等疾病。
(3)消炎药+中药人参:人参中的多糖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而消炎药则会破坏人体免疫力,双方作用存在抵消。
二、用药原则1、使药互补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西药物的搭配及配比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药性应互补:中西药物在搭配使用时,应具有彼此的优点,可以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中药当归与西药环磷酰胺配伍能够增强其抗癌作用。
(2)药性相近:药物的性质相似时,容易互相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针刺配合针药结合使用可提高中药的药效。
2、酌情搭配在配伍中西药物时,还应根据病情、患者年龄、体质、机体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避免搭配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一)麻黄及其制剂1、不宜与降压灵、利血平、胍乙啶、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同用。
麻黄碱有升压作用,与降压药产生药理作用拮抗。
2、不宜与氯丙嗪、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同用。
麻黄碱能兴奋中枢神经,拮抗镇静催眠咬的中枢抑制作用。
3、不宜与痢特灵、优降宁、苯丙胺、苯乙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籍同用。
4、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同服。
麻黄碱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
如同时服用洋地黄类,可导致强心苷中毒。
5、不宜与氨茶碱同用。
使毒性增强。
6、不宜与异烟肼同用。
两药均可引起精神兴奋、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7、不宜与咖啡因同用。
(二)延胡索(元胡、玄胡)及其制剂1、不宜与氯丙嗪同用。
二者有类似安定和中枢性止呕作用,但同用会产生震颤麻痹。
2、不宜与咖啡因、苯丙胺等中枢兴奋剂同用。
延胡索乙素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降低西药的疗效。
3、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
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巴马汀,其降压作用可被单胺氧化酶抑制所逆转或消除,故在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期间及停药时间不足两周者,不宜应用元胡及其制剂。
4、不宜与士的宁及马钱子同用。
可增强士的宁的毒性反应。
(三)黄连、黄柏、苦参等及制剂1、不宜与强心苷同用。
这些中药在胃肠道中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肠道菌群的改变使强心苷被细菌代谢部分减少,血中强心苷浓度升高,易发生中毒。
2、不宜与酶类制剂同用。
这类中药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酶类制剂的作用。
3、不宜与青霉素同用。
含黄连的注射液与其配伍不稳定,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均易析出沉淀。
(四)川芎及其制剂1、不宜与心得安同用。
川芎嗪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作用,可以强心、扩冠,心得安能阻断其作用。
2、不宜与甲苯丙胺同用。
川芎具有镇静作用,可以拮抗甲苯丙胺的兴奋作用。
(五)附子和乌头及其制剂1、不宜与肾上腺素类同用。
乌头碱可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直接作用,合用产生被动异位心率。
2、不宜与强心苷类同用。
合用会加重对心脏的毒性。
3、不宜与心得安、利血平同用。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汇总

中西药联用配伍的禁忌汇总中西药结合的发展使中西药合用越来越普遍。
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带来许多配伍禁忌,这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注意。
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西药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中西药合用发生的反应包括PH变化、酸碱中和、产生沉淀、发生络合,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影响药物吸收有些中西药成分发生沉淀或络合反应则会影响吸收。
如汉肌松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含生物碱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如与碳酸氢钠、青霉素等碱性注射液混合,则生物碱游离产生沉淀;而黄芩注射液、何首乌注射液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故与葡萄糖注射液等酸性注射液配伍,则会使黄酮、蒽醌类溶解度降低。
黄酮类成分多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含此类成分的中药如与西药制剂碳酸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等同用,会因络合影响药物的吸收。
2.影响药物排泄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排泄。
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其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使乙酰化后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症状。
3.改变药物的作用含生物碱、鞣质的中药如与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用,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效。
酸性中药如与西药制酸药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用,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制酸药的治疗作用。
4.产生有毒物质中药酊剂和药酒中含乙醇,如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
中西药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既可能在体外也可能在体内。
对于体外发生的配伍禁忌多是由用药前中西药相互混合引起,因此临床应用时不应轻率地将不同的药液混合。
二、中西药发生药效作用的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失。
如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
枳实抗休克的有效成分N-甲基酷胺、对羟福林主要作用于α-受体,当与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同用,会使药效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因 苯丙胺
拮抗
十四②生物碱
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类西地兰硝苯地平(吡啶)等
增加毒性
8.颠茄 9.洋金花 10.曼陀罗 11.天仙子 12.华山参 13.洋地黄 14.麻黄、15.黄连 16.黄柏 17元胡 18.贝母 19.防己 20.苦参 21.乌头 22.茶叶
1.颠茄片
2.铝镁颠茄片
3.洋金花酊
产生沉淀
1.川乌2.槟榔3.黄连
4.黄柏5.马钱子6.延胡索(元胡)7.贝母
1.复方羊角颗粒2.乌头注射液3.二十五味松石丸4.槟榔四消丸5.双黄连口服液6.黄柏胶囊
7.马钱子散8.十味活血丸9.贝母花片10.黄连上清丸11.黄连羊肝丸12.清胃黄连丸13.葛根芩连片14.加味香连丸15.小活络丸16.牛黄千金散
降血糖药如胰岛素优降糖降糖灵、D-860甲苯磺丁脲等
拮抗
水杨酸制剂阿斯匹林
易促成消化性溃疡
排钾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等
易致低血钾
十碘
异烟肼
发生氧化,失效
1.昆布
1.乳癖消片
十一瑞香素
维生素K
拮抗
1.祖师麻
1.祖师麻片2.瑞香素胶囊
十二酸性
磺胺类药
易析出结晶而致结晶尿血尿
1.陈皮2.蒲公英3.金樱子4.五味子5.女贞子6.山楂7.山茱萸8.乌梅9.白芍10.缬草11.青皮12.垂柳、13.四季青14.金银花(银花)15.马齿苋16.枳实17.木瓜
1.金衣至宝锭2.牛黄上清丸3.牛黄抱龙丸4.琥珀抱龙丸5.牛黄解毒丸 6.牛黄镇惊丸 7.牛黄清心丸 8.安宫牛黄丸
六
抗酸药胃舒平细胞色素C
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1.丹参
1.紫丹活血片2.复方丹参滴丸3.冠心膏4.复方丹参片5.丹参注射液6.丹香冠心注射液
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喜树碱钠争光霉素
促进肿瘤转移
四环素先锋霉素ⅠⅡ乌洛托品新生霉素氨苄青霉素呋喃呾啶
降低药效
阿司匹林消炎痛 保泰松对氨基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维生素B1
分解失效
心得安氯丙嗪利眠宁硫酸亚铁异烟肼地戈辛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吸收降低
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
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
奎尼丁
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引起中毒
十四①生物碱
碘离子制剂碘化钠
增加消化道的损害
4.大黄 5.白果
5.九制大黄丸6.银杏叶片
华法林
不宜
6.银杏7.贯叶连翘 8.人参 9.大蒜 10.当归(酒当归) 11.丹参 12.番木瓜(木瓜)
7.连翘败毒丸8.人参再造丸9.大蒜素肠溶胶10当归龙荟丸11.复方丹参片12.木瓜丸
五
水合氯醛乌拉坦
吗啡苯巴比妥
对中枢产生抑制
1.牛黄
4.曼陀罗酊
5.氢溴酸山莨菪碱片
6.华山参片
7.洋地黄毒苷片
8.盐酸麻黄碱滴鼻液
9.风痛安胶囊
10.苦参片
11.茶叶提取物
亚铁类如琥珀酸亚铁等
17.木瓜丸18.三妙丸19.左金丸20.香连丸21.小金丸22.二妙丸23.九分散24.木香槟榔丸
25.千柏鼻炎片26.脏连丸27.胃痛散28.川贝枇杷糖浆
碳酸氢钠等碱性较强的西药
影响溶解度,妨碍吸收
重金属药如氯化钙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镁、氢氧化铝等
产生沉淀
酶制剂胃蛋白酶、乳酶生
产生沉淀
氨基糖苷类阿托品 氨茶碱 地戈辛
(6)抗抑郁药曲唑酮
(7)法莫替丁
(1)产生硬膜下血肿
(2)产生前房出血
(3)产生硬膜下血肿
(4)产生血肿医
(5)产生血压升高
(6)产生昏迷
(7)产生络合效应,形成螯合物,影响疗效
1.银杏(叶果)
1.银杏叶片
四
氯霉素
骨髄抑制
1.雷公藤
1.雷公藤总萜片
磺胺类左旋多巴
易加剧肾脏损害
2.苍耳子 3.斑蟊
2.苍耳子鼻炎胶囊3.小儿鼻炎片4.癣药玉红膏
1.蛇胆陈皮胶囊2.蒲公英胶囊3.五味子颗粒4.女贞子糖浆5.大山楂丸6.六味地黄丸(地黄丸类)
7.乌梅丸8.白芍总苷胶囊9.复方缬草牙痛酊
10.三七脂肝丸11.四季青片12.金银花露13.马齿苋片14.枳实导滞丸15.冰霜梅苏丸16.安神补心丸17.五味子丸18.磨积散19.二至丸20.保和丸21.玉泉丸22.护肝片23.固肠止泻丸
沉淀影响吸收
1.蜂蜜2.金樱子3.(龙眼)桂圆肉4.桑椹子5.大枣6.麦冬7.秦艽8.甘草9.鹿茸
1.金樱子膏2.桂圆琼玉颗粒3.桑椹冲剂(桑椹膏)4.小儿麦枣片5.麦冬十三味丸6.骨筋丸胶囊7.复方甘草片8.鹿茸片9.六一散10.玄麦甘桔颗粒11.参茸片12.麻杏甘石合剂13.脑灵素胶囊
强心甙
中毒和低血钾
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减弱药效
碳酸氢钠大黄苏打胃舒平铝碳酸镁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药
起中和反应,降低或失去药效
呋喃妥因 利福平 阿司匹林 消炎痛等
加重对肾脏的毒性
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多粘菌素甲氧基青霉素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
抗菌力降低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
分解失效
东莨菪碱、咖啡因及颠茄
药效降低
十三碱性
七
阿斯匹林
可曾加消化道损害
1.天南星 2.白附(附子) 3半夏
1.金术跌打丸2.附子理中丸3.半夏天麻丸
心律平奎尼丁
功效累加可致心跳骤停
4.六神丸 5.胡氏六神丸6.益心丸7.麝香保心丸
心得安等
作用减弱或消失
4.细辛 5.附子
8.细辛脑胶囊9.附子理中丸
利血平毛果芸香碱
增加消化道的损害
6.大黄 7.萝芙木
中西药配伍禁忌表附表1、2
序号
西药
机制
不宜配伍的单味药
不宜配伍的中成药
一
咖啡因可可碱茶碱利他林茶丙胺
拮抗
1.天麻丸2.密环片3.止痉散4.五虎追风散
二
甲氧氯普胺
互相降低药效
1.舒肝丸
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烟肼
不宜
2.金莲清热冲剂
三
(1)对乙酰氨基酚
(2)阿司匹林
(3)麦角胺咖啡因
(4)华法林
(5)噻嗪类利尿药
左旋多巴胃蛋白酶合剂
降低药效
1.玄明粉2.锻牡蛎(牡蛎) 3.锻龙骨(龙骨、龙齿) 4.硼砂5.海螵蛸6.瓦楞子(煅瓦楞子)7.皂角
1.冰硼散2.龙牡壮骨颗粒3.穿龙骨刺片4.复方硼砂含漱液5.安胃止痛散6.荜铃胃痛颗粒7.心通口服液8.婴儿素9.健胃片10.通窍散11.红灵散12.行军散 13.猴头健胃灵14.陈香露白露胶囊15.陈香露白露片16.胃痛散(十五)
10.萝芙木片11.九制大黄丸
八
安定
肝细胞型肝损伤
1.黄药子
1.金蒲胶囊
肝素
拮抗
2.三七 3.仙鹤草
2.三七片3.仙鹤草肠炎胶囊4.活血止痛痛散5.活血止痛片
异烟肼
不宜作用降低
4.当归
6.苏子降气丸7.补中益气丸
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
抑菌作用降低
5.大黄(酒大黄)
8.九制大黄丸
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奎宁麻黄素阿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