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5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主题为“物体的浮与沉”。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物体的浮沉控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计算浮力。
2. 使学生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够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控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烧杯、实验用具、多媒体设备。
学具:实验记录表、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轮船、救生圈等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上升的力。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让学生验证原理的正确性。
4. 物体的浮沉条件: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让学生能够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5. 物体的浮沉控制:讲解物体的浮沉控制,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或密度来控制浮沉。
6. 例题讲解:运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讲解实例,让学生随堂练习。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浮沉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控制。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石头b) 木块c) 铁块d) 盐水答案:a) 下沉b) 漂浮c) 下沉d) 漂浮2. 一艘轮船能够载重200吨,若轮船空载时浮力为1000吨,则满载时浮力是多少?答案:满载时浮力为2000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浮力的理解是否准确?2.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阿基米德原理?3. 学生是否能够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拓展延伸:1. 研究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五、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的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究和应用,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
2.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G排。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够解释生活中有关浮沉现象的问题。
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实验器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解生活中有关浮沉现象的例子,如船只的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等,引发学生对浮沉现象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浮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巩固浮沉条件的理解。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含义,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5. 应用练习: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主要包括本节课的《物体的浮与沉》,以及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浮沉现象的背后的科学原理,如流体动力学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五、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五、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主要包括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内容有:1. 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平均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当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当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平均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
2. 物体的浮沉现象: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沉现象,如:木块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等。
3. 物体的浮沉应用:了解物体浮沉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解释生活中的浮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物体的浮沉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如浮力计、不同密度的液体、各种物体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船舶的浮沉原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
2. 知识讲解: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浮沉的原理。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浮沉现象,如:木块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5. 思考与讨论:讨论物体的浮沉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6. 练习与巩固: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平均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漂浮(2)物体平均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悬浮(3)物体平均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下沉2. 物体的浮沉现象与应用(1)浮沉现象:木块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五、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五、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理解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因此,我倾注心血设计了这一堂课——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五、物体的浮与沉。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旨在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和亲身体验,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与沉的原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浮力计、物体模型、水、盐等教具和学具,以便进行实验和观察。
五、活动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记录下来。
3. 讲解原理:我向学生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介绍阿基米德原理。
4. 应用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不仅掌握物体的浮与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实践情景的引入:我选择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浮沉现象作为实践情景,如船只、木筏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浮沉现象,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观察:我准备了浮力计、物体模型、水、盐等教具和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浮沉现象的理解。
3.讲解原理: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我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8年级物理 苏科 版下 册教案《 物体的浮与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5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节课设计本着“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走向社会”这一主线展开,从生活中的浮与沉现象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组实验让学生明白物体的浮与沉的条件。
通过学习浮与沉的实际运用,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知道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应用浮力方面的具体事例,培养爱国热情。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在学习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首先通过图示的方法激发学生想到“物体的浮沉究竟取决于什么?”这个问题,接着由这个问题出发联想到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以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顺理成章地安排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探究活动,并有意突出了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
最后,为了让学生明确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意义和价值,专门安排了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的四个方面的实例,即密度计、盐水选种、潜水艇和热气球。
【教法分析】本节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浮沉条件,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师应首先以趣味浮力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应善于及时、自然地引导由观察浮沉现象进行理论思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的,从而设计、实施有目的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分析,并加强表达、说理能力的训练。
教师还应多举一些我国古今劳动人民利用浮力解决问题的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3.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4.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
八年级物理下册10.5物体的浮与沉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word版本
五、物体的浮与沉一、学习目标:1.观察物体的上浮、下沉与悬浮的现象,寻找使物体浮与沉的方法。
2.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能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物体浮沉条件。
三、实验器材:鸡蛋,水,烧杯,盐,搅拌棒,潜水艇模型。
四、学习过程:(一)导学:预习本节内容,划出知识点,理解并熟记。
——【你找出并记住了_____个知识点。
】(二)研学:猜想:硬币,泡沫塑料,玻璃球,蜡烛。
浸没在水中松手后,他们将如何运动。
上浮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下下沉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怎样让下沉的物体浮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F浮 > G物,物体将_____________。
若F浮 < G物,物体将_____________。
若F浮 = G物,物体将_____________。
(三)助学2.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方法通过改变物体所受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
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减小_______。
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__________。
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或增大液体的______。
阅读P97生活物理社会3.潜水艇依靠改变_______________实现沉浮。
(四)固学:1.一只鸡蛋,沉在盛有水的烧杯底,要使鸡蛋离开杯底上浮,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 A.加水 B.加石块 C.加食盐 D.加酒精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情景中,物体受到浮力减小的是:()A、海面下的潜水艇正在上升,但未浮出水面B、大河中的木筏漂流入海C、给停泊在海港内的油轮卸载原油D、水面的木块被按入水中3.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5物体的浮与沉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5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重点讲解物体的浮与沉的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物体的沉浮条件以及影响浮力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计算浮力的大小。
2. 掌握物体的沉浮条件,能够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3. 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浮力的大小计算。
难点:影响浮力的因素的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船只的载货量的计算,引出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存在,并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 浮力的大小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浮力的大小,巩固浮力的概念。
4. 物体的沉浮条件:讲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条件,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和沉浮条件判断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主要包括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物体的沉浮条件等关键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2. 判断题: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
3.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浮力的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浮力的应用,如船舶的浮力原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是物体浮与沉现象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揭示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和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对于解决浮力问题至关重要。
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表述为:任何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流体重量的向上浮力,且该浮力的作用点通过物体所排开流体的质心,即称为浮心。
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下册10.5物体的浮与沉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物体的浮与沉一、课前预习1.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松手后,乒乓球会 ;浸没在水中的玻璃球松手后,玻璃球会 。
2.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不计阻力)。
物体的浮沉就取决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一共有三种情况:1.当F 浮 G 时,物体上浮2.当F 浮 G 时,物体下沉3.当F 浮 G 时,物体悬浮。
二、新课学习〖思考〗阅读课本P94第一段内容,提出问题:物体的浮与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活动1〗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⑴将如下物品:橡皮泥、空的有盖塑料小瓶、生鸡蛋、硬币、泡沫塑料等浸没在水中后松开手,它们将如何运动?上浮的物体有:下沉的物体有:⑵思考:用怎样的方法可以使原来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使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下去呢?(还能提供的器材有:盐、注射器)①橡皮泥: 。
从受力角度看,此方法中改变的力是 。
是怎样改变的? 。
②塑料小瓶: 。
此方法中改变的力是 。
③生鸡蛋: 。
此方法中改变的力是 。
是怎样改变的? 。
⑶结论:可见改变物体的 力和 力的关系就可以改变物体的浮与沉。
〖总结1〗物体的浮与沉由 力和 力的大小关系决定〖活动2〗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力和 力作用。
根 条件可知,当重力 浮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漂浮和悬浮)P95信息快递,了解漂浮和悬浮的概念。
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若物体 在液面上,并有 ,这种状态称为漂浮; 若物体 在液体中,处于 状态,则称为悬浮。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 ,物体上浮至露出液面前,浮力大小 ;当物体逐渐露出液面后,受到的浮力不断 ;直到浮力等于 时,物体就处于 状态。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 。
〖总结2〗学习目标1.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研究,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2.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物体浮沉的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力和 力,物体的浮沉就取决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1.当F 浮 G 时,上浮(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逐渐减小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最后漂浮在水面;〖思考〗判断物体浮沉的另一种方法根据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推导出另一种判断浮沉的方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0.5物体的浮与沉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10.5物体的浮与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体的沉浮条件以及影响因素。
学生需要理解物体沉浮的条件,即当物体所受浮力大于等于其重力时,物体将浮起;当物体所受浮力小于其重力时,物体将下沉。
学生需要了解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包括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掌握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 能够运用沉浮条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沉浮条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难点:如何运用沉浮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引发学生对物体沉浮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物体沉浮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沉浮情况,以及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体的沉浮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沉浮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 练习: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沉浮条件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重力,物体浮起;浮力<重力,物体下沉。
影响因素: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物体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个生活中的物体沉浮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沉浮现象如船只的浮起和下沉。
当船只装载的货物重量大于船只所能承受的浮力时,船只会下沉;当船只装载的货物重量小于船只所能承受的浮力时,船只能够浮起。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沉浮的条件。
答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观察物体的沉浮情况。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无答案)苏科版【学习目标】1.了解改变物体浮沉的有效方法。
2.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是由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共同决定的。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是由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共同决定的。
难点:知道判断物体浮沉的另一种方法。
【课前预习】1. 物体静止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液面的状态称为漂浮。
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或状态,称为悬浮。
2. 浸在液体中(未沉底或沉底前)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和;当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漂浮或悬浮;当时,物体就要下沉;当时,物体就要上浮,最终;这就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3. 物体在上浮过程中,物体露出水面前,浮力重力,且浮力和重力大小都;物体上浮到一部分露出液面时,V排,浮力,直到浮力重力时,物体就会处于漂浮状态。
【新知导学】木块、树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铁块、铜块会沉到水底,但是用钢铁做的轮船却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钢铁的潜水艇却能够在水中自由的上浮和下潜呢?物体的浮与沉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一、活动 10.12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1、猜一猜:请同学们推测这些物体当它们放入水中后会是怎样的状态。
(物品有挤扁了的牙膏皮、空的塑料小瓶、生鸡蛋)2、试一试:上浮的物体有,下沉的物体有。
信息快递:物体静止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液面的状态称为漂浮。
3、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的物体沉下去?4、做一做:试用实验验证你的想法(成功的上台展示)5、讨论: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看,在这些成功的方法中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如何改变的?结论:这些成功的方法中分别改变了物体所受的或。
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改变;或者在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时,改变液体的都可以改变浮力。
信息快递: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或状态,称为悬浮。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进一步思考:浸在液体中(未沉底或沉底前)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当物体上浮、下沉、漂浮、悬浮时,这些力的大小关系如何?结论:浸在液体中(未沉底或沉底前)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和;当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漂浮或悬浮;当时,物体就要下沉;当时,物体就要上浮,最终;这就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学案苏科版10、5 物体的浮沉 (第1课时)导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物体的浮沉状态,了解漂浮、悬浮的含义。
2、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力与运动的关系,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
3、会对浮沉图像进行定性分析。
4、能根据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
【温故知新】力与物体的浮沉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和的作用。
2、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处于状态。
【自主学习】浮沉状态极其条件1、漂浮:物体在只受与的情况下,能在液面上,且有一部分体积液面。
表1:2、悬浮:物体在液体中,只受与的作用,能停留在液面下的深度,称为。
序号浮沉状态力的关系V排与V物12343、漂浮和悬浮的条件(填写表格1、2两行):4、下沉和上浮的条件(填写表格3、4两行):【拓展提升】一、动态分析悬浮图21、如图1所示,一长方体物体投入水中后最终悬浮,请在图2中作出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
图12、分析图像拐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物理意义:拐点的横坐标表示:;纵坐标大小等于;二、动态分析下沉图41、如图3所示,一枚鸡蛋放入水中后最终沉底,请在图4中作出鸡蛋所受浮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
图32、在图4的纵坐标上大致找出表示鸡蛋重力G的位置。
3、如右图,作出物体在水中沉底时所受力的示意图,并写出力的关系式:。
三、动态分析上浮1、如图5所示,一木块按入水中后上浮后最终漂浮,请在图6中作出木块所受浮力随时间的变化的大致图像。
图6图52、在图6的纵坐标上大致找出表示物体重力G的位置。
【归纳小结】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力与力。
2、独立叙述表1内容:【学以致用】例题:将一个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沉入杯底。
则浮力F甲 F乙、分析过程:【能力完善】比较浮力大小的新方法:先将与比较,再比较浮力。
【合作探究】1、提出猜想:物体的浮沉可能跟与的大小关系有关。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1.观察物体上浮、下沉与悬浮的现象,经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过程,得出使物体上浮与下沉的方法;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个人复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思考:铁块放在水中后会沉入水底,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同样是钢铁制造的潜水艇,为什么既能下潜又能上浮?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一)活动10。
10 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1.观察与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猜想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把个人复备 它们浸没在水中,看猜想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物体 苹果 橡皮泥 蜡烛 小塑料瓶 (内有配重物)猜想实验结果是否一致2.交流与讨论:(1)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2)从物体受力角度看,这些方法中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 是如何改变的?3.归纳小结:实验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 或所受 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教学案
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1课时)【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1.观察物体上浮、下沉与悬浮的现象,经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过程,得出使物体上浮与下沉的方法;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个人复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思考:铁块放在水中后会沉入水底,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同样是钢铁制造的潜水艇,为什么既能下潜又能上浮?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一)活动10.10 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1.观察与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猜想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把它们浸没在水中,看猜想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小塑料瓶物体苹果橡皮泥蜡烛(内有配重物)猜想实验结果是否一致2.交流与讨论:(1)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2)从物体受力角度看,这些方法中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是如何改变的?个人复备3.归纳小结:实验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或所受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
而改变浮力大小的方法又有:(1);(2)。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阅读课本P95,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1)什么是漂浮?什么是悬浮?漂浮或悬浮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如何?(2)物体下沉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如何?物体下沉过程中,浮力是如何变化的?物体沉底后,处于什么状态?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存在什么关系?(3)物体上浮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如何?物体上浮过程中,浮力是如何变化的?物体上浮结束时,处于什么状态?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存在什么关系?(4)综上所述,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取决于什么?2.交流总结:(1)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悬浮;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上浮;(2)当上浮的物体部分露出液面后,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漂浮。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1)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陵口镇八年级物理下册10.5 物体的浮与沉(1)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陵口镇八年级物理下册10.5 物体的浮与沉(1)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陵口镇八年级物理下册10.5 物体的浮与沉(1)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10。
5物体的浮与沉(1)【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在液体中有关浮与沉的原因.2、知道在空气中也有浮与沉的现象存在。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浮沉条件【课前准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 ,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_____________.3、一个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请作出力的示意图:4、在上题中这个两个力的大小有以下几种情况:情景:如果有两个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向相反的方向推一个箱子,这个箱子将沿着力较_____(大/小)的一个同学所施加的力的方向运动(1)如果浮力大于重力,这个时候这个物体将______________(上浮/下沉/停在原地不动)(2)如果浮力等于重力,这个时候这个物体将______________(上浮/下沉/停在原地不动)(3)如果浮力小于重力,这个时候这个物体将______________(上浮/下沉/停在原地不动)【课堂助学】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重的物体一定会下沉,轻的物体一定会上浮吗?请举例说明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①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将会_______.②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会_______,最后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这是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复备
第十章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第1)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观察物体上浮、下沉与悬浮的现象,经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过程,得出使物体上浮与下沉
的方法;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思考:铁块放在水中后会沉入水底,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
上, 同样是钢铁制造的潜水艇,为什么既能下潜又能上浮?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活动10.10 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1.观察与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猜想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把
它们浸没在水中,看猜想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物体 苹果 橡皮泥 蜡烛 小塑料瓶
(内有配重
物)
猜想
个人复备 实验结果 是否一致
2.交流与讨论: (1)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
(2)从物体受力角度看,这些方法中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
是如何改变的?
3.归纳小结:
实验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 或所受 的大小来控制物
体 的浮与沉。
而改变浮力大小的方法又有:
(1) ;(2) 。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1.阅读课本P95,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1)什么是漂浮?什么是悬浮?漂浮或悬浮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如何?
(2)物体下沉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如何?物体下沉过程中,浮力
是 如何变化的?物体沉底后,处于什么状态?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
力 存在什么关系?
(3)物体上浮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如何?物体上浮过程中,浮力
是如何变化的?物体上浮结束时,处于什么状态?受哪些力的作
用?
这些力存在什么关系?
(4)综上所述,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取决于什么?
2.交流总结:
(1)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悬浮;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上浮;
(2)当上浮的物体部分露出液面后,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漂浮。
(3)计算浮力大小的第三种方法:F浮=G(条件是
物体或)。
(三)潜水艇的浮与沉
阅读课本P95~96《生活物理社会》的“潜水艇的浮与沉”,思考下列问题:潜水艇是如何实现在海中上浮、下潜或停留在水中的任何深度?
总结提学
1.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力和力的作用,物体的浮沉是
由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
2. 当F浮>G时,物体会,最终,此时F浮= 。
当F浮 =G时,物体会与液体中。
当F浮<G时,物体会,最终。
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
五、达标检学: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