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周泽之(1948—),男,深圳大学社科部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对人类具有优先地位和对社会具有基础作用的论述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深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于坚持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自然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
首先,自然界是人的母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恩格斯说,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p374-37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在人类诞生前,自然界没有主体客体之分;人类产生以后,
“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但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自然界是本源,人是自然的派生物,两者的次序是先有自然后有人;如果没有外部自然界,就没有人类。
其次,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这些物质资料要靠劳动获得,但劳动不能单独创造财富,只有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因为自然界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p383-384)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
身体。”
[3](p45)
最后,人类的活动受制于自然。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
界,人能通过他的创造活动来支配自然界。但是人的活动也不能随心所欲,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以其自身规律限制人的行动;如果无视自然规律任意妄为,那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马克思说,
“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说,“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人利用自然力的程
度使人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
[1](p22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在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的相互作用,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活动的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统一表现为两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在于,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和一部分,其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客体也离不开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
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4](p178)
相互作用在于,人以自己的活动改变了自然事物的原初形态,把天然自然变为“人化自然”,满足了人的需要;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的改造,使人在自然化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主张两者和谐一致,认为它们不是“两种互不相干的‘事物’”,在人们面前总有“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恩格斯说,“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
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把片面的‘斗争’写在旗帜上。”
[2](p372)
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基础和中介是实践。马克思说,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
周泽之
(深圳大学社科部,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决定人们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服从自然;自然界对于社会的基础作用要求全人类都负有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责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自然、人和社会三者关系,做好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改革体制三件大事,才能逐步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自然;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8)05-0011-0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1
・
历史关系,“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3](p76-77)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根源,认为两者所以能实现和谐统一,是因为我们人类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但是,人类学习和掌握自然规律是个“需要几千年的劳动”的长期过程,“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2](p385)这样,就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导致了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对人类具有优先地位的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两者和谐相处。其一,既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把自然当作朋友伙伴而不是敌人,不能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界斗争索取。人们应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人类爱护自然就是爱护自己,伤害自然就是伤害自己,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其二,人作为能动主体当然有权力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需要,决不能因为自然界的反抗就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如果把自然界看得高不可攀、神不可犯,一味地顺应屈从,让它成为一种完全异己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来统治人,那么人的主体地位就没有了,人作为人的存在也就没有了。但是人们改造自然如果违背客观规律任意妄为,那就要受到惩罚。其三,既然在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所以当两者矛盾激化形成尖锐对立而导致环境恶化时,只能从人身上寻找原因而不能怪罪自然。造成当前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原因不在自然而在人,在于人类的活动超出了自然的承载极限。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只能调整、控制人的活动,这种调整必须遵循主体服从客体、价值服从真理、理想服从现实、需要服从可能的原则,即人类服从自然。通过调整在服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有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财富和排放废物。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对于社会的基础作用
首先,自然界是社会产生的前提。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特殊组成部分;没有自然界,就不可能产生人类社会。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而劳动必须以自然界为首要前提。“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p42)在劳动实践中,人们不仅生产出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而且生产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所以人类社会根源于劳动,根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根源于物质自然界。
其次,自然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是生产方式,但生产方式的前提基础是自然和人,因为先有自然而后才有人,有了人以后才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即才有生产方式。所以,社会存在的第一要素是地理环境,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果说社会历史的首要前提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那么物质资料生产的首要前提就是自然界。恩格斯说,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说,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自然条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自然基础。自然环境不同,人们获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就不同,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劳动产品也不同。
最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是社会历史的终极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体现,所以人与自然的矛盾是社会历史的终极动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又是自然界决定人和人类社会。马克思说,一旦人类定居下来,这种原始共同体就将随着各种外界自然条件,即气候的、地理的、物理的条件而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他在谈到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时又说,在文明初期,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恩格斯说,作为社会历史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主要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但也包括全部社会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最终起决定作用。
当然,社会对于自然也起重要作用。“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3](p344)“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4](p122)正因此,马克思认为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5](p579)恩格斯也说,要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2](p385)但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存在于物质生产中,存在于包含地理环境的经济关系中,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决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所有对立都根生于人的物质利益,根生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便就是通过社会变革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对社会具有基础作用的思想要求我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协调发展,这三大系统的协调又可归结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永恒必要的物质前提,作为社会历史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中本来就包括地理环境,所以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是国际社会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地球上所有国家民族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姓社姓资,发达还是欠发达,都负有保护环境的职责。按照谁污染谁治理、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发达国家更应该承担节能减排、治污环保的主要责任,因为他们从自然界中获取利益越多,排放的废物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