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f5bb3b6700abb68a982fba1.png)
(3)管理过程说 美国著名信息资源管理专家霍顿认为: 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 具的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 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价的过程。
该派的代表人物是:怀特、霍顿等。
(4)管理活动说 比思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指把合理的 信息、在合适的时间提供给决策或协调 工作的活动。他还指出:信息资源的管 理,可视为一种生命周期或价值链活动, 包括识别、存取信息,保证信息的质量、 时效性和相关性,为未来存储信息以及 处理信息。
信息系统管理
组织结构上出现了引 人瞩目的部门和职务 出现了新型的知识主 管职务
(3)五阶段说
看下表
1.2.3 西方学者信息资源管理 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信息资源管理首先在美国兴起,美 国学者霍顿、迪博尔德和马钱德等人是 信息资源管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 人物
(2)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的 发展引人注目,有关刊物和文献的数量 明显增加。权威刊物《美国信息科学与 技术年度评论》上分别在1982年和1986 年两度出现信息资源管理的专题综述, 1988年又发表了信息与技术的管理专题 综述。
以信息资源管理 为特征
(2)四阶段说
阶段 名称 起止年代 主要手段
第一 传统 20世纪以前 手工操作 阶段 管理
第二 系统 1900~1950 数据处理和管
阶段 管理
理信息系统
第三 资源 1950~1980 同上 阶段 管理
第四 知识 20世纪90年 知识管理系统 阶段 管理 代
主要特征 公益性文献信息管理
第二章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第二章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1.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狭义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02378-信息资源管理
![02378-信息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65f9135727a5e9856a6153.png)
02378信息资源管理目录02378信息资源管理 (1)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2)1.1信息革命与信息化 (2)1.2信息化 (2)1.3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3)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3)2.1 组织战略与信息化 (3)2.2 信息化规划 (4)2.3信息化组织 (5)第3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5)3.1信息系统资源管理概述 (5)3.2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6)3.3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6)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 (7)4.1 信息需求 (7)4.2 信息采集 (7)4.3信息存储与检索 (8)4.4信息加工与分析 (8)4.5知识管理 (9)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法规 (9)5.1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 (9)5.2 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 (10)第六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10)6.1 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内涵 (10)6.2 信息资源安全的系统管理 (10)6.3 数据加密技术及其应用 (12)第7章企业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2)7.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12)7.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2)名词解释: (12)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2)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13)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13)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 (14)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法规 (14)第六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14)第七章企业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5)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1.1信息革命与信息化信息技术(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有以下特点或趋势:1)数字化2)小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5)系统化信息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技术科学化2)群体化3)智能化4)高新性1.2信息化信息的概念,从本体论客观意义上看,信息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c6794de518964bcf847c21.png)
2、什么是零次信息,零次信息有何典型特征?
此类信息资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播的信息。
直接性、及时性、新颖性、随机性、非存储检索性等是其典型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应用于生产,才能转变成知识。
6、面向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信息系统的管理,包括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等。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规范、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3)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管理。
也有人将信息政策做狭义的理解等同为情报政策、产业政策等,这种理解又过于狭窄。信息政策是具有法令性的以保证信息系统优化运行并履行其社会功能的,用来调节和控制信息生产、交流和利用的措施、规范、标准和准则的集合。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资源,二者有何联系?
信息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存储的数据。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3、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对象数据模型等
第四章信息资源的组织与过程管理
1、信息资源的分类: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零次信息资源
2、增值信息产品:信息产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商业性的增值信息产品,另一类则是创新型的增值信息产品。前者为组织直接带来商业机会,一般包括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以及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情况等;后者通过创新产品或合理化建议等形式,间接为经济组织创造商机或改善非经济组织的工作效率,此类产品包括专利技术、产品革新技术以及开发的新软件等。
信息管理的理论知识
![信息管理的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2dd6c1ea0116c175f0e489e.png)
教学内容:
1.信息及信息资源的概念及其关系。 2.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信息科学的发展历史。 4.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 5.管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分期。 6.不同时期管理学的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观点。 7.管理学发展的主要规律。 8.传播学的信息交流模式。 9.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0.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信息及信息资源的概念及其关系;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掌握: 管理学发展的主要规律;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 了解: 信息科学的发展历史
学习内容
●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的产生 现代信息管理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的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距今不过 20 多年的时间。 ●信息管理理论的形成 信息管理理论的形成是多学科协同研究的产物,其中对其影响最深、最主要并对它的理 论形成极具建设性的学科包括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与传播学。
●信息资源的分类 按照性质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自然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两类。 信息资源按载体可以划分为人脑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 源。 信息资源按表现形态可以划分为潜在信息资源与现实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按信息开发程度可以划分为零次信息资源、一次信息资源、二次信息资源、三 次信息资源。 按构成要素,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信息内容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人才资源。 ●信息资源的功能 根据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的过程和发挥作用的特点,信息资源的主要功能表 现在四个方面: 经济功能; 管理与协调功能; 选择与决策功能; 研究与开发功能。 ●现代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最早就是政府为了解决内部记录爆炸式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记 录利用低效率和政府决策低效率问题而提出来的。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政府信息资源 管理开始进入引人注目的发展阶段,政府上网工程不停开辟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新阶段,而且 造就了新型的“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从而使传统的政府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狭义上的政务信息资源 狭义上的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府机构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 保存和负责处置的那部分信息资源。 ●广义上的政务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469a335da38376bae1fae06.png)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
1信息概述1。
1。
1信息的定义1928年,哈特莱(L。
R。
V。
Hartley)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信息传输(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的论文,区分了消息和信息。
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将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算这种信息的大小。
1975年,意大利学者郎高(G.Longo)出版了专著《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并在序言中指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在事物本身。
”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中详尽阐述信息概念。
他指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1.1。
2信息的特性所谓信息的特性,是指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1、普遍性2、时效性3、相对性4、与物质不可分割性5、可传递和干扰性6、可加工性7、可共享性1.1。
3信息的类型1、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自然信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信息以及人类所生产的物质所产生的信息,包括生命信息、非生命物质存在与运动信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作用信息等。
社会信息是指人类各种活动所产生、传递与利用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
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将信息划分为消息、资料和知识消息是关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最新报道.资料是客观事物的静态描述与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由于主体具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法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3a8d90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6.png)
第一部分绪论(基本概念)1、信息定义(判断)是用于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3、信息的性质(选择,判断,案例分析,会用来分析问题)1)普遍性 2)客观性 3)动态性 4)可识别性 5)可传递性 6)可处理性(变换性) 7)可度量性 8)可共享性 9)依附性 10)时效性 11)转化性 12)可伪性13)无限性 14)层次性 15 )相对性 16)知识性 17 )转移性4、知识定义:P287知识是经过人得思维整理过程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5、知识的基本特征P287(7+3 增值性、非遗传性、依附性)1 )隐含性6)复杂性2 )实体性7)变化性3 )共享性8 )增值性4)主观性9 )非遗传性5 )价值性10)依附性6、知识的分类(按载体):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7、资源定义:窄派定义:自然资源,即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资源。
宽派定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8、资源的分类(分类准则很多)从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划分(1 )物质资源:向人类提供材料(类比人的体质)( 2 )能量资源:向人类提供动力(类比人的体力)(3 )信息资源: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类比人的智力)9、信息资源(广义,简答)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社会文化信息、市场信息等。
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的集合、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信息技术的集合。
10、信息资源的特征(3+6个)(简答、选择)P7-11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4 )共享性5 )时效性6 )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7 )不同一性 8)驾驭型9 )累积性与再生性1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产生背景(1 )信息经济的崛起(2 )信息观念的转变(3 )信息技术的发展(4 )企业的根本转变12、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P15 )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分、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第四讲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第四讲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e7786e8998fcc22bcd10d52.png)
4、 知识管理 : 通过对知识的有意识利用使之变成一 、 知识管理: 种可以管理的企业资源,体现了组织寻求数据、 种可以管理的企业资源,体现了组织寻求数据、信 息处理能力以及人类的创造和创新能力相互结合, 息处理能力以及人类的创造和创新能力相互结合, 共同作用的过程。 共同作用的过程。 信息与人认知能力的结合导致了 知识的产生,信息与人类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 知识的产生,信息与人类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 所以有效、成功的信息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所以有效、成功的信息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如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如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如何让组织中成员将其隐 性知识贡献给组织呢?因此产生知识主管CKO,位 性知识贡献给组织呢?因此产生知识主管 , 于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 于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着重于提高组织创 新和集体的创造力。 新和集体的创造力。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三、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类型 四、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五、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 六、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 七、企业信息主管
信息资源的概念
1、信息资源的狭义理解:信息资源是指人类 信息资源的狭义理解: 信息资源的狭义理解 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 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2、信息资源的广义理解:信息资源是人类社 、信息资源的广义理解: 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及其信息生产者和信 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2. 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解 目前, 目前,信息资源管理尚处于发展和不断完善 的过程中,就其含义还很难给出确切的表述。 的过程中,就其含义还很难给出确切的表述。 我们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 1) 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 2) 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 3) 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领域包括政府和一般社 会组织两个层次。 会组织两个层次。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8fcceeec850ad02df804107.png)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读者能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信息资源的含义、信息资源在现代组织上的战略意义、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狭义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掌握信息资源的主要起源领域、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主要阶段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和信息技术标准化内容和分类;了解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信息需求、信息源、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传递、信息资源反馈等概念含义;掌握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传递、信息资源反馈等的意义、原则、程序和方法。
学习建义本章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概述了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包括信息资源的含义,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与意义、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与人员、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狭义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等内容。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资源的组织、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内容和分类、狭义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本章的难点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管理学的方法论为、信息资源加工自动化技术。
需要提醒广大读者注意的是:由于本章理论性较强,所以要求读者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本章所讲的主要内容。
2.1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从事信息资源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始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问题。
本章简要介绍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人物。
2.1.1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1979年,美国人迪博尔德()以信息资源管理(IBM,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为题发表论文“IBM:The New Challenge”。
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d1d6053d1f34693dbef3ee8.png)
(1)系统原理:指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应遵循系统的整体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和动态性原则,充分协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它们的最佳功能,从而实现管理 目标的优化。
人际关系学说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末期和30年代初,其依据是“霍桑实验”,其标志是1933年梅奥 的《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其理论要点是:①职工是“社会人”,出金钱外,也追求友情、安全感、 归属感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内容。②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以效率为重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 情感为重要标准。③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要求管理人员同时具备技术-经济技能和人际关 系技能。该学说的出现在西方管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局限性,标 志着管理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信息哲学 信息理论科学 信息技术科学
信息应用科学
信息科学的构成
第十页,共35页
2、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二 管理科学
广义理解:管理科学是有关管理的科学,凡有关管理的理论如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 理论和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都可称为管理科学。
狭义理解:管理科学是指西方管理学中的一个学派,该学派又称管理中的数量学派,它几乎是运筹 学的同义语。
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处理系统类型有限的财务系统信息系统财务和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终端用户决策支持系统集成系信息资源管理与家系统戓略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者类型用户角色非正式的督察员信息处理叐迆计算机训练者项目参加应用磁盘叐迆管理训练者项目管理数据库应用集成随机存叏数据库有广泛基础主管阶层的公司小型系统建第四代语言数据管理第四代语言全面合作光盘超级芯片技术重点批处理信息存储技术穿孔卡片1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信息科学它是研究信息极其运劢规徇的科学是信息资源管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学科
1.0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0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1ca09eaaeaad1f346933f18.png)
20世纪30年代之前 关注物质资源的合理配臵 1915年,经济订购批量(EOQ)模型 60年代中后期,人力资源管理 8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
3.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反思
1.3.2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
1)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首先产生于美国政府的文书管理领域 1942年,美国国会制定《联邦报告法》 1943年,国会通过《记录处臵法》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文书削减法》,其颁布标 志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诞生 美国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特点: a. 制定信息政策规范信息资源管理活动 b. 赋予信息资源管理权威定义 Page12 c. 设臵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和官员 CIO
5.信息资源管理
以注重信息资源的经济性的集成管理为特征
四、我国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1.传统管理阶段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
2.信息管理阶段
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 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3.资源管理阶段
产生背景
4.知识管理阶段
1.3.4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意义
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 《信息科学原理》 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 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 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 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 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4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5按事物从产生成长直至结束的发展过程进行划分可将信息分为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反馈信息性信息反馈信息?6按动静状态划分分为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7按传递的范围划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机密信息?8按信息反映的事物状态划分则可将信息分为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9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划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10按信息发布的渠道划分为正式渠道信息和非正式渠道信息?11按信息的范围划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12信息资源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02378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纪念版)
![02378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纪念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50339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8.png)
02378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纪念版)一、信息资源管理概述信息资源管理是指管理组织内外的信息资源,包括获取、存储、组织、应用、保护、共享和开发信息资源,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信息资产的价值和贡献。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1. 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无形性、可复制性、可传递性、可合成性、可更新性和可共享性。
2. 信息资源管理的范围信息资源管理的范围包括:信息资源获取、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应用、信息资源保护、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开发。
3.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环节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获取、信息资源整理、信息资源应用、信息资源评价和信息资源保护。
4.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开放性、综合性、共享性、安全性和创新性。
三、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方法1. 信息资源评价方法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包括:设定目标、制定评价指标、搜集数据、分析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2. 信息资源开发方法信息资源开发方法包括:明确需求、制定计划、实施开发、验收上线。
3. 信息资源共享方法信息资源共享方法包括:明确共享范围和共享方式、建立共享规则和机制、开展共享操作和管理。
4. 信息资源保护方法信息资源保护方法包括:制定保护政策和策略、建立保护制度和机制、开展保护意识教育和培训、加强技术安全措施。
四、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1. 促进组织内部流程优化信息资源管理通过优化信息处理流程和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组织内部流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2. 促进组织间信息共享与合作信息资源管理通过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组织间信息沟通与合作,增强组织的联动能力和协同作用。
3. 增强组织信息化建设能力信息资源管理通过提升组织信息化建设能力,增强组织的信息化战略制定能力和执行能力。
4. 提高组织战略竞争力信息资源管理通过提高组织信息化的水平和效率,增强组织的战略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信息资源管理---已过笔记
![信息资源管理---已过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9da9ca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e.png)
信息资源管理---已过笔记⼀、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概念1.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式。
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个与物质和能量既有联系⼜有区别的新概念。
分为本体论和认识论信息。
有为主体消除或减少某种不确定性。
2. 信息的分类:(1)信息的产⽣和作⽤机制划分:⾃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2)感知⽅式: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3)存在形式划分:內储信息和外存信息。
(4)动静划分: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
(5)符号种类划分:语⾔信息和⾮语⾔信息(6)外化结果:有记录信息和⽆记录信息。
(7)流通⽅式划分:可传递信息和⾮传递信息。
(8)信息⽅法划分:未知信息和冗余信息。
(9)价值观念划分:有⽤信息和⽆⽤信息。
(10)运动的状态划分:⾃在信息,⾃为信息,再⽣信息。
(11)物质属性划分:⼴义信息和狭义信息。
(12)⽣产⼒系统划分:社会信息和物质信息。
(13)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划分: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
(14)记录内容和使⽤的领域划分:经济信息,政务信息,⽂教信息,科技信息,管理信息,军事信息(15)信息的加⼯处理程度划分:⼀次信息、⼆次信息、三次信息(16)信息的功能划分:功能性信息,⾮功能性信息(17)发展过程划分: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反馈信息(18)反映事物的状态划分: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19)发布渠道划分:正式渠道和⾮正式渠道(20)时态划分:过去信息和未来信息(21)稳定程度划分: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22)范围划分: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3.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时效性、传递性、共享性、变换性、转化性、可伪性。
4. 知识是经过⼈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向、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5. 知识的特征:智慧性、客观性、依附性、不磨损性、⾮遗传性、增值性、共享性。
6. 知识的分类:(1)按领域分类:哲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然科学知识(2)按⽤途划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化知识(3)按状态分类:存量知识,流量知识(4)按⽔平划分:低级知识,中级知识和⾼级知识(5)按性质划分:普通知识,专业知识(6)按载体划分: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认识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7aa5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7.png)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认识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在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专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就是培养具备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专业人才的学科。
专业概述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信息资源获取、处理、组织、储存、检索、分析、应用和评价的能力。
该专业涉及信息科学技术、管理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原理和方法、信息服务管理技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主要课程1.信息资源管理原理:介绍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原则,包括信息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等内容。
2.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技术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包括关键词检索、数据库检索等。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介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培养学生信息资源分析和加工的能力。
4.信息服务管理:学习信息服务的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方法,培养学生信息服务管理的能力。
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培养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学习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方法。
6.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与管理的能力。
就业前景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于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就业前景广阔。
专业优势1.综合性强: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涵盖了信息科学技术、管理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实践能力:专业课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实践、实习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前沿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与时俱进,紧跟信息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在信息化时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结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学科,涉及信息资源的获取、处理、组织、储存、检索、分析、应用和评价等方面。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fc244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4.png)
•
制定了“技术立国”政策,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技术信息。
•
日本人始终具有“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的忧患意识。
•
把技术和技术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迅速推广到经济、社会信息
的开发与利用,从而逐步确立了信息资源论的新思想。
• 美国联邦政府:
•
加强了对文书记录(信息)的管理。
•
倡导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政府文书记录信息的管理之中。
第6页/共32页
中国学者的主要观点
• (1)孟广均的观点
• 1992年,中国科学院的孟广均教授在论述信 息资源时,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他认 为:概括地说,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利用全部信 息资源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 (2)岳剑波的观点
• 1998年,北京大学的岳剑波在论文中指出: 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进行收集、加 工、组织,形成信息成品,并引向预定目标; 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 种要素进行合理的计划、集成、控制,以实现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从而有效地满足 社会信息需求。
• P57-58
第30页/共32页
信息资源管理学的体系结构
第31页/共32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 ②信息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前者强调 对数据的控制,后者则关心组织的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如何 获取信息,并且强调组织中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 ③他与克雷斯林提出了信息管理发展阶段说,认为IRM的 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 与IRM相关的著作
• ★与霍顿合作的《信息趋势:从信息资源中获利》 (1986年)
要资源,IRM是组织管理的必要环节 • ⑤组织IRM的主要目标是“高效、实效、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读者能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信息资源的含义、信息资源在现代组织上的战略意义、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狭义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掌握信息资源的主要起源领域、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主要阶段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和信息技术标准化内容和分类;了解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信息需求、信息源、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传递、信息资源反馈等概念含义;掌握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传递、信息资源反馈等的意义、原则、程序和方法。
学习建义本章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概述了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包括信息资源的含义,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与意义、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与人员、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狭义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等内容。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信息资源的组织、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内容和分类、狭义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本章的难点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管理学的方法论为、信息资源加工自动化技术。
需要提醒广大读者注意的是:由于本章理论性较强,所以要求读者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本章所讲的主要内容。
2.1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从事信息资源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始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问题。
本章简要介绍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人物。
2.1.1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1979年,美国人迪博尔德(J.Diebold)以信息资源管理(IBM,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为题发表论文“IBM:The New Challenge”。
从那时起,信息资源管理(IBM)这一术语一直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试图从理论上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
但是,东西方研究人员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确切含义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对这一基本概念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下面简要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的不同论述。
1.西方学者的主要观点西方研究人员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确切含义持有不同看法。
1997年,中国科学院的霍国庆博士发表论文“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文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并将其归纳成四种类型,即管理哲学说、系统方法说、管理过程说以及管理活动说。
(1)管理哲学说该派将信息资源管理看做是一种哲学或者思想。
持“管理哲”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钱德、克雷斯林、史密斯、梅德利等。
1988年,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马钱德(,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对改进机构的生产率和效率有独特认识的管理哲学。
学习提示有关马钱德与IBM的详细情况,请参见“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史密斯(,他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比管理信息系统复杂得多,它可能被认为是整合所有科学、电子通信和商业过程的一种管理哲学。
”学学习提示有关史密斯和梅德利与IBM的详细情况,请参见“1981年,梅迪克(,他指出:“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管理各种相互联系的技术群,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利用的艺术或科学。
”(1)系统方法说该派将信息资源管理看做是一种方法或者技术。
持“系统方法说”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里克斯、高、西瓦兹、赫龙、戴维斯和奥尔森等。
1984年,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里克斯(,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这一重要组织资源而实施规划、组织、用人、指挥、控制的系统方法。
”西瓦兹(C.Schwartz)和赫龙(P.Hernon)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管理组织机构内部生产的信息的生命周期的综合化、协调化方法。
广义地说,它包括获取、保留和利用那些为了完成组织的使命、实现组织的目标民所需的各种资源。
”戴维斯(1985年,美国联邦政府管理与预算局(OMB,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在其颁布的A-130号通报中,从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管理角度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定义为:“信息资源管理是指涉及政府信息的有关规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等。
信息资源管理既包含信息本身,也包含与信息相关的各种资源、如人员、设备、经费和技术等国。
”(2)管理过程说该派将信息资源管理看做是一种管理过程国。
持“管理过程说“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怀特、霍顿等。
1982年,怀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有效地确定、获取、综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信息需求的过程。
”美国著名信息资源管理专家霍顿(,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
”学习提示有关霍顿IRM的详细情况,请参见“212”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一节。
美国参议院第1742号议案“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案(Fede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ct)”中提出了一种非常广泛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观点,它认为“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旨在提高政府活动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性、集成性过程。
”该法案还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术语,它包括为完成机构的任务而确定信息职能机构中个体能力的过程。
此外,该过程还延伸到信息收集、使用和处理中的所有阶段,包括规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和评估信息使用的管理活动(3)管理活动说该派将信息资源管理看做是一种管理活动(management activities)。
持“管理活动说”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比思、博蒙特、萨瑟兰、沃森和小麦克劳德等。
比思(,可视为一种生命周期或价值链活动,包括识别、存取信息、保证信息质量、时效性和相关性,为未来存储信息心以及处理信息。
”1992年,博蒙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集合词,它包括为确保在开展业务和进行决策时所有能够确保信息利用的管理活动。
”沃森(B.Watson)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术语,它被用于描述和公司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有关的全部活动以及为那些有权方便地利用和控制这类信息的人提供便利的活动。
”沃森还将信息资源管理分成数据行行政管理、数据词典管理、数据库行政管理、信息存取服务等四类活动。
1998年,小麦克劳德(R.Mcleod Jr)从组织机构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组织机构各层次人员为识别、获取、管理信息资源,以满足各类信息需求而开展的一种活动。
”由上文可知,西方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未开始起步并逐步深化的。
尽管他们对信息资源管理基本含义认识不相同,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术语同,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第二,从多种角度探讨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作出贡献的,不仅包括IRM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如霍顿、伍德等),而且包括美国联邦政府部门。
2.中国学者的主要观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涉及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不仅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成果,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颇具新意的见解。
(1)孟广均的观点1992年,中国科学院的孟广均教授在论述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中心时,提到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他认为:“概括地说,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利用全部信息资源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在这里,孟广均从信息资源中心角度阐述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2)卢泰宏的观点1993年,中山大学的卢泰宏教授在其所著的《国家信息政策》一书中指出:“尽管关于IRM的阐释不尽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众所一致的,即IRM是信息管理的综合,是一种集约化管理。
”卢泰宏还在书中对“集约化”(Integrated)进行了解释,明确指出:“‘集约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信息管理对象的集约化,即IRM意味着对信息活动中的信息、人、机器、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指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集约化,即IRM是多种管理手段的综合。
”显然,卢泰宏强调信资源管理应是管理对象、信息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集约化。
(3)潘大连等的观点1994年,潘大连和黄巍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实践》一书中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是从业务对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进行所需要考虑的问题的逻辑顺序。
”他们将信息资源管理看做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4)谢阳群的观点1994年,安徽大学的谢阳群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成为资源的那部分信息的管理。
”同时,他还提出:“信息资源本体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涉及到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等环节。
不论信息的原始状态、内容、载体是什么,要使其成为资源都要经过这几个环节。
”(5)汤津红等的观点南开大学的汤津红、钟守真、杨子竞等人在论文中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为达到预定目的,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的生产、流通、分配、使用等全过程的信息、设备人员、资金等诸要素进行综合管理。
”(6)李月琳的观点1995年,南开大学的李月琳在论文中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实用的管理模式。
她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将是信息资源置于组织发展战略地位,并对其实行全面的、有效的管理,以提高组织管理绩效的思想和方法的综合。
”(7)岳剑波的观点1998年,北京大学的岳剑波在论文中指出:“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组织、形成、信息成品,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技术、人员、机构等)进行合理的计划、集成、控制、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和有效利用,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信息需求。
”(8)霍国庆的观点1998年,霍国庆博士论文中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综合上述国内外种种观点,信息资源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模式。
就其管理对象而言,IRM是指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的管理:就其管理内容而言,IRM是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协调等;就其目的而言,IRM是为了有效地满足社会的各种信息需求;就其手段而言,IRM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从适用域来看,IRM包含有宏观和微观的信息资源管理两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