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御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雷电灾害在农村地区经常发生,给农村居民和农田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导致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环境原因、气象条件、电力设施和人为因素。

为了减少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地理环境原因是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地区大多地势较低,周围缺乏高大建筑物,很容易成为雷电的靶区。

此外,农村的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大片的农田和水域形成了独特的雷电形势。

同时,农田多集中于农村地区,吸引了雷电的聚集。

其次,气象条件也是影响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雷电多发生于夏季多雷雨的季节。

农村地区由于靠近山区和河流,形成了湿热气候,气温较高,湿度大,这些气象条件有利于雷电的形成。

并且雷电的活动也受到季风气候和地势等的影响。

第三,电力设施不完善和老化也是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之一、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限制,存在部分农村电力设施投资少、技术水平低、线路老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电力设施对雷电抗击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线路短路、设备烧毁等问题,进而引发雷电灾害。

最后,人为因素也是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地区人们普遍缺乏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一些人还存在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防护的做法,如在雷雨天继续户外工作、农田用电不规范等。

为了减少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安全防护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雷电灾害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完善雷电监测体系。

建立农村雷电监测站,及时掌握雷电活动的情况,预测并预警雷电灾害。

3.加强农村电力设施的改造和维护。

加大对农村电力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抗雷能力,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农村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

4.提供安全防护设施。

农民在户外工作时可以设置一些避雷设施,如建立避雷塔、铺设避雷网等,提高农民的人身安全。

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防雷措施探讨(5篇范例)

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防雷措施探讨(5篇范例)

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防雷措施探讨(5篇范例)第一篇: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防雷措施探讨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防雷措施探讨摘要:雷电灾害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本文首先阐述了雷电的形成及危害,然后分析了农村雷电防御现状及原因分析,最后从合理选址、加大宣传、安装住宅内外防雷设施、加强规划等八个方面提出了防雷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分析;防雷措施雷电危害,一是财产损失;二是人员伤亡。

雷电灾害已成为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据国家气象局统计,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80%在城市,而人员伤亡90%以上在农村,最近10年,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其中死亡人数90%发生在农村。

农村成为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

因此,农村防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依法加强管理工作,采取多方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雷电的形成及危害雷电时众多大气现象中的一种,发生在云际、云地、云空之间迅猛的脉冲放电。

大气中总是含有大量的气体正、负离子,使大气具有微弱的导电性。

这些带电离子的不断生成、运动、和不同带电离子的分离和聚集,使大气显示带电性,产生大气电场、大气电流,导致大气中雷电的产生。

一般雷电都是产生于雷暴中,雷暴中的云对地和云对云之间产生大量的电荷,聚集成强大的电流,产生发电现象。

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25kV/cm~30kV/cm)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通常雷击主要是有两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雷击电磁脉冲)。

(1)直击雷的危害。

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在雷云对地放电时,强大的雷电流从雷击点被击中物体上,称之为直接雷击。

由于雷电流幅值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它的破坏力十分巨大。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导语:雷电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农村地区尤为常见。

雷电灾害不仅给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农村地区的建筑和设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对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采用防雷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一、雷电灾害成因分析1.环境原因雷电灾害常常发生在夏季的多雨天气中。

由于农村地区大多是山区或者平原地带,地形较为复杂,地势高低不一,容易形成地面和云层之间的静电场,产生放电现象,引发雷电灾害。

2.建筑结构原因由于农村地区的建筑结构大多是砖瓦房或木结构房屋,这些房屋的保护性能相对较差,容易受到雷电的损害。

一些农村地区的建筑物缺乏合理的接地措施,也增加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破坏性强雷电放电的瞬间能量是非常大的,可以引起爆炸、火灾、电器烧坏等严重后果。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旦遭受到雷电灾害,损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

二、农村雷电灾害防雷技术探讨1.建筑物防雷技术针对农村地区的建筑结构较为简单的特点,可以采用直接针对建筑物的防雷技术来减轻雷电灾害的影响。

一方面是要加强建筑物的密封性和保温性,以减少雷电放电时建筑物受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要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接地处理,提高建筑物的防护性能。

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增加避雷针等设备,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防雷性能。

2.农村电力线路防雷技术农村地区的电力线路大多是露天的,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

对农村电力线路进行防雷技术的改造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增加避雷针、断路器等设备,合理设置接地装置等措施,提高电力线路的防雷性能。

对已经损坏的电力线路进行及时的修复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3.农村居民个人防雷技术农村居民在雷电天气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户外高大物体周围逗留。

在室内时,要避免接触金属物质,尽量不使用电器设备。

要加强对雷电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村居民的防雷意识。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从环境、建筑和个人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防范。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灾害,在农村地区尤为常见。

雷电灾害常常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给农村经济事业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对雷电的认识,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减少雷电灾害风险,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1.地形原因农村地区以山地、丘陵、平原等为主要地形,这种地形条件使得农村地区更容易吸引雷击。

当雷电云发生电荷分离时,在空气中使地面产生电位差,地势高的地方电位差更大,更容易成为公共放电的发生场所。

2.气象原因农村地区气候多变,天气瞬息万变,尤其是在夏季雷暴天气时更频繁。

雷暴天气中,农村地区的空气中含有更多的静电荷和导电颗粒,极易发生雷电灾害。

3.建筑原因农村地区通常建筑物结构简单,电器设施保护薄弱。

由于雷击电流极强,在农村地区,如果电线烧断、短路,或者与大面积的金属接触,就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火灾。

二、农村雷电灾害的防护措施1.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在农村地区,要加强对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自我防雷的能力。

特别是农村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该放置防雷设施,提高安全意识。

2.建立完整的防雷系统农村地区应加强对防雷系统的建设,包括建筑物屋顶接地、大面积金属防雷网等。

通过大规模建设防雷针、避雷线等防护设施,建立完善的防雷系统,减少雷电灾害风险。

3.加强雷电监测在农村地区需要加强雷电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时监测天气状况,提前预警,做好防范和抢险准备工作。

在雷电频繁的地区,更要建立雷电预警系统和防雷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提高电器设施的防雷能力农村地区大多建筑物和电力设施老化,设备保护不力,更容易遭受雷电打击。

为此,应优先更新和改造老旧电器设施,加强新设施的防雷防护措施,提高电器设施的防雷能力。

结语:农村雷电灾害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只要我们认识到问题,并尝试改善,就可以有效降低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率。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护措施探析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护措施探析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防护措施前言在农村中,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劳作活动范围广,村民缺乏防雷基本常识,加上防雷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

因此应本着简单、经济、有效的原则,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我国农村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又基本的工作。

1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1.1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识农民遇到雷雨天气缺乏雷电防护措施,常常把旷野上的独立大树、亭子当作避雷雨的安全场所,很容易遭受雷击,从而酿成悲惨事故。

在野外遭遇雷电来不及躲避时,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

同时,注意不宜在旷野高打雨伞或高举铁锹、锄头等物体,以免带来雷击的危险。

另外,雷雨天气应将门窗关闭,以免造成球形雷电入室引发雷击。

1.2农村防雷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中国最广阔的区域是农村,加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对农村雷电的防范预警严重不足,因此农村是往往成为雷电灾害防御的薄弱区。

现在农村的房屋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农村建房由于经济原因和认识不够,没有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对所建房屋的选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没有考虑防雷,没有安装基本的防雷措施(避雷带、避雷针),框架结构的建筑立柱内钢筋基本没有直通屋顶,数直的主筋电器连接也不是很好,无法起到防雷引下线的作用,也没有安装接地网。

1.3电力、通信等防雷装置安装不到位意的架空引入住房,雷电经过这些架空线窜入屋内这些都是造成农村雷击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1.4不能及时获得雷电预警信息农村相对比较广阔,农民居住地也比较分散,通讯设施相对落后,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传到农村,农民群众不能做到提前预防,这也给农民群众遭受雷击事故带来隐患。

2农村民居的雷电防护措施2.1农村民居位置的选择新房选择房址的时候,应该避开“易遭雷区”,即:地形位置较高、突出于周围地貌。

临近潮湿和水草地区,处于上升气流的迎风面方向;地下有金属矿藏的地区;从以往经验了解常常遭雷击的地区等。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一、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雷电灾害是地球自然界常见的灾害之一,其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更是给农作物、家畜以及农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象条件:雷电灾害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下,而雷暴天气的形成主要受到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当这些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雷云,并且在云之间发生强烈的对流,最终产生雷电。

2. 地形条件:地形对于雷电灾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地势地区和山地地区由于地势的起伏,更容易形成雷电灾害。

而低地势地区虽然不易形成雷电,但在雷暴天气下也会受到雷电灾害的影响。

3. 人为因素:人类的活动也是雷电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的耕地、农田、房屋等构成了对雷电灾害的一种诱发因素。

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会导致雷电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损失。

二、农村雷电灾害防雷减灾对策探讨针对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频发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防雷减灾:1. 宣传教育:对于农村地区的农民,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帮助他们了解雷电灾害的危害和成因。

只有了解了雷电的危害和成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2. 安装避雷设施:在农村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安装避雷设施来减少雷电灾害对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可以在农田和农房等地方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设施,以减少雷电灾害对农民的损失。

3. 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在农村地区,我们可以建立雷电灾害的应急预警系统,及时向农民发布雷电灾害的预警信息,以便农民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4. 合理规划场地结构:在农村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场地结构,减少雷电灾害对农民的影响。

可以避免在高地势地区建造农房、堆放农作物等,从而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5. 加强科研力量:在农村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科研力量,研究雷电灾害的成因和防治对策,以提高农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一、原因分析1.地理环境因素:许多农村地区地势相对较高,周围没有高楼大厦等形成的阻挡雷电的建筑物,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2.户外劳动:农村的劳动者常常需要在户外进行作业,如种田、放牧等,这增加了其被雷击的概率。

3.办理户外娱乐活动:一些农村居民在雷雨天气下不自觉地在户外进行娱乐活动,如下棋、唱歌、跳舞等,这也增加了雷击事故的风险。

4.电气线路故障:农村地区的电气线路老化、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容易导致雷击事故的发生。

1.提高防雷意识:政府、媒体、学校等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防雷意识,使其了解雷击事故的危害性及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2.定期检查维修:农村电气线路的安全隐患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雷电不会通过电气线路进入居民住宅。

3.安装避雷装置:农村居民住宅应使用标准的避雷装置,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防止雷电进入室内,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避雷接地:农村居民住宅及周边建筑物应正确安装接地装置,将雷电有效引向地下,减少对建筑物的冲击。

5.隔离户外活动:在雷雨天气下,应避免在户外进行活动,如种田、放牧以及娱乐活动等,尽量待在室内,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6.寻找安全避雷地点:当雷雨天气无法避免时,应及时寻找安全避雷地点,如坚固的建筑物内、车辆内或者山洞内等。

7.避免接触导电物:雷击时,应避免接触任何导电物,如金属栏杆、铁丝网等,以免增加触电的风险。

综上所述,农村雷击事故的原因包括地理环境因素、户外劳动、办理户外娱乐活动以及电气线路故障等。

为了预防农村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应提高防雷意识,定期检查维修电气线路,安装避雷装置,正确安装接地装置,隔离户外活动,寻找安全避雷地点,避免接触导电物等。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雷电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和农业、林业等生产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农村地区由于地形复杂,覆盖面积广,建筑物结构簿杂,缺乏防雷设施,经常成为雷电灾害的重灾区。

因此,对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和防雷技术的探讨非常重要。

一、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雷电灾害的发生离不开自然因素。

在自然条件下,暴雨、大风和强烈的电场会进一步诱发雷电灾害。

此外,高层静电和大气物理现象等也可能导致雷电灾害。

2. 人类行为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类行为也是雷电灾害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中,很多人经常使用电器设备,随机排放电能,这就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荷,从而增加雷电灾害的概率。

3. 建筑结构受地形和土地用途的限制,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筑结构簿杂,通常是采用简单的木材和砖石结构。

这些建筑物的不完善和不坚固的结构使得它们非常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此外,许多农村社区和农业生产区缺乏有效的防雷设施。

二、防雷技术探讨1. 土地改造为了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首先需要进行土地改造,以便更好地开发干旱地区的水资源。

该方法包括封山育林、植树造林、进行沟壑治理和开垦荒地等。

2. 防雷设施的建设在那些极容易遭受雷击的区域,建筑物和设施应该设立合理、可靠的防雷设施。

这些设施应该包括闪电杆、避雷针和接地系统等。

3. 规范农业生产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也是防雷的重要方法。

需要在农业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在雷电天气条件下。

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在经常雷电天气下出门的次数,以减少人身伤害的风险。

总之,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建筑结构密切相关。

正确运用上述防雷技术,可有效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

效果一
安装防雷设施后,该地区雷电灾 害发生率显著下降,保护了村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
效果二
雷电预警系统建设后,该地区在 雷电天气下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大幅减少。
效果三
加强防雷知识宣传教育后,村民 的防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 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恐慌和损 失。
案例的启示与建议
启示一
防雷设施建设是减少农村雷电灾害的重要手段,应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设施覆盖率。
科普推广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 媒体,普及防雷知识,提 高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完善防雷设施
安装避雷针
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 、避雷带等避雷装置,以 引雷、导雷、泄雷,避免 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接地处理
对接地装置进行定期检查 和维护,确保接地电阻符 合规范要求,保证电流能 够顺利导入地下。
安装电涌保护器
加强防雷科普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农村地区防雷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防 雷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应对雷电灾害。
完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农村地区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和 时效性,为农民提供及时、可靠的雷电预警信息。
加强防雷设施建设
在农村地区加强防雷设施建设,包括安装避雷针、避雷带 、避雷网等设施,以减少雷电对农村居民和财产的危害。
03
雷电灾害可造成农村电力、通信等设施损坏,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
02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分析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分析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农村雷电灾害防护措施
提高防雷意识
01
02
03
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防雷知识宣传活 动、制作防雷宣传资料等 方式,提高农民对雷电灾 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探讨雷电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不仅对城市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对农村地区同样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在农村地区,雷电灾害可能会造成农作物受损,电力设施受损,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对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防雷技术,对农村地区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1.1 天气条件雷电灾害的发生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在夏季,由于冷暖空气的不断对流,使得空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流层,这种不断对流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雷云和雷暴。

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形开阔,地势低,地表植被较为疏松,这些因素都为雷电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农村地区的地形条件是导致雷电灾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的地形多样性较大,部分地区地势较高,山地较多,这些地点容易成为雷电灾害的发生地。

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山地、丘陵等地势高地容易形成雷电灾害的重要区域。

1.3 隐患因素农村地区的建筑结构相对简单,很多建筑物没有进行专门的防雷设施的建设,这为雷电灾害的发生提供了隐患。

在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农作物,雷电灾害一旦发生,将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农村地区,由于人为因素也是导致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不规范的用电行为,导致电线过载、短路等情况的发生,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雷电灾害的发生。

二、防雷技术探讨2.1 建立防雷意识农村地区需要建立起防雷意识,加强对雷电灾害的预防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等形式,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加强对雷电灾害预防的重视,以减少雷电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危害。

2.2 完善防雷制度针对农村地区的防雷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防雷制度。

在农村地区加强对建筑物、农作物等重要设施的防雷设施建设,制定相关的防雷政策法规,提高农村地区的防雷能力。

2.3 强化防雷技术2.4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农村地区也需要完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雷电灾害的预警和监测技术。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雷电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对农村地区的农作物、建筑物和人员安全都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并提出一些防雷减灾的对策。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地形因素。

农村地区通常由大片的农田、山脉和河流组成,不少地方地形复杂,靠近山区或者河流的农户更容易受到雷电灾害的影响。

山区地形容易形成雷暴云,而河流是导电路径,加剧了雷电的频率和强度。

天气因素。

雷电灾害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这种天气多发生在夏季午后或者夜间。

农村地区由于植被覆盖率较高,容易形成上升气流,与冷空气对流相遇产生对流云,有利于雷电发生。

人为因素。

农村地区通常存在一些易产生雷电灾害的因素,如农田中的锄头、大棚中的金属架子等,都是导电体,容易吸引阴极的闪电。

农村地区的建筑物和电线杆等通常没有良好的避雷设施,也容易成为雷电的直接击中目标。

针对农村雷电灾害,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进行防雷减灾:加强宣传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意识,使他们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从而主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设施。

在农村地区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或者避雷网,将雷击转入地下,减少了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的可能性。

还应加强电线杆的避雷设施,降低电线杆被雷击的风险。

加强农田的防雷工作。

在农田中可以设置避雷针,吸引雷电,从而减少对作物的侵害。

农田中的农民应注意在雷暴天气时尽快撤离农田,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还可以利用避雷器等设备,将雷电引入地下或者导向地下水,减少对农村人员和建筑物的危害。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主要有地形、天气和人为因素。

对于农村雷电灾害的防雷减灾,应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加强农田的防雷工作,并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防雷减灾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农村雷电灾害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住宅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新农村雷电灾害也日益增多。

雷电灾害对农村住宅建筑物的破坏性非常大,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加强对新农村雷电灾害的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住宅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对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地理环境因素1.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扩大,土地利用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会改变原有的地表特征,对雷电灾害的发生起到影响作用。

2.地形地貌新农村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山地、丘陵地、低洼地等地形地貌都容易造成雷电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山地和低洼地更容易成为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域。

3.气候条件新农村地区气候条件复杂,雷电活动频繁。

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使得雷电活动更为频繁。

1.植被覆盖度新农村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较低,缺乏自然保护,容易成为雷电灾害的易发区。

2.水体分布新农村地区的水体多,水汽蒸发较大,使得空气电离程度增强,雷电活动频繁。

三、建筑因素1.住宅建筑物结构新农村住宅建筑物多为村镇民房,结构单一,抗雷能力差,一旦遭受雷击往往造成严重破坏。

2.防雷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地区对于防雷设施的建设程度较低,缺乏规范的防雷设施,使得居民无法有效的避免雷电灾害的危害。

四、人为因素1.缺乏防雷意识新农村居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程度较低,缺乏预防意识和自救能力,一旦遭遇雷电灾害时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

2.建设施工不规范新农村的建设施工不规范,导致了住宅建筑物的结构不牢固,抗雷能力较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雷意识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新农村居民的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提高居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从而增强居民的自救能力。

二、规范建筑施工,加强建筑物结构抗雷能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管,规范建筑行业,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稳固,提高抗雷能力。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雷电灾害在农村地区越来越频繁,给农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可小觑,因此加强对农村雷电灾害成因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防雷减灾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入手,探讨其防雷减灾对策,希望能为农村雷电灾害的防范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1. 天气状况雷电灾害的发生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强对流天气是雷电灾害的主要天气因素。

当空气中水汽充足,气温急剧升高并形成对流不稳定时,容易产生雷暴天气,从而引发雷电灾害。

2. 地形地貌农村地区通常地势较为平坦,起伏不大,这样的地形地貌容易造成雷电灾害的发生。

平坦的地势会使雷电易于在地面上击中,从而增加雷电灾害的风险。

3. 农村建筑结构农村建筑结构大多为砖木结构,屋顶多为茅草或瓦片,这种建筑结构容易成为雷电的导体,增加了雷击的概率。

农村地区缺乏防雷设施,更容易受到雷电灾害的影响。

4. 农田和农作物农村地区广泛种植大面积的农田和农作物,当雷电灾害发生时,农田和农作物成为了雷击的重要对象,容易引发火灾或者损坏作物,给农民带来重大损失。

二、农村雷电灾害防雷减灾对策探讨1. 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的成因和危害,加强农民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2. 完善农村防雷设施为农村地区的农民提供防雷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包括增设避雷针、接地装置等,提高农民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并降低雷电灾害的发生概率。

对农村地区的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升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抗雷材质,增加屋顶的避雷功能,提高建筑的防雷能力,减轻雷电灾害的影响。

4. 提高农民自救能力加强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应急演练和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救能力和抗灾意识,有效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5. 科学种植和农事活动农村地区加强科学种植和农事活动管理,合理布局农田和农作物,减少作物在雷电灾害中的损失,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从而降低雷电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与防护对策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与防护对策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与防护对策农村雷电灾害是指雷电活动对农村地区造成的灾害,包括人员伤亡、农作物损失、房屋破坏等。

雷电灾害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地势开阔,建筑物较低,没有高耸的建筑物用来吸引雷电,同时农村地区通常有较多的高大树木,也容易成为雷击的对象。

此外,农村地区的电力设施相对较为简单,在雷电活动期间易受到雷击,进而引发火灾等额外灾害。

针对农村雷电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对策,具体如下:首先,加强雷电监测与预警。

农村地区应当建设雷电监测网,利用雷电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及时预警并向农民群众传达相关信息,提醒他们采取防护措施。

其次,加强农村电力设施的防雷工作。

农村地区的电力设施通常较为简单,容易成为雷电的攻击目标。

因此,应当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例如设置避雷针、接闪器等设备,有效降低雷击的概率。

第三,加强教育宣传与培训。

农民群众对于雷电灾害的认识通常较为薄弱,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对雷电灾害的认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应对雷电灾害,如躲避高大树木、避开水边等。

此外,还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班,向农民传授防雷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建设避雷设施和避雷场所。

在农村地区,可以建设一些避雷设施,例如避雷塔、避雷网等,用来吸引并分散雷电;同时,也应当修建一些避雷场所,例如避雷硐室等,为农民提供安全的避雷场所,减少雷电灾害的伤害。

综上所述,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主要是地势开阔、建筑物较低和树木较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为了减少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我们可以加强雷电监测与预警、加强农村电力设施的防雷工作、加强教育宣传与培训,以及建设避雷设施和避雷场所等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得到了积极推进。

随之而来的雷电灾害也成为了威胁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隐患。

雷电灾害在新农村地区频发,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了解新农村雷电灾害的多发原因以及住宅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1. 地理环境因素新农村地区多为山区、丘陵地带或者平原地区,地形起伏大,高低差异明显。

这样的地理环境就造成了雷电灾害的易发性,因为地形的不规则性和高差会导致雷电普遍静电场强度增大,从而增加雷电的发生频率。

2. 气候因素新农村地区通常气候多变,特别是夏季雷电频发。

气温的快速变化和潮湿的气候条件,是雷电灾害的诱因。

气温上升、日照时间增长,蕴含多气和潮湿空气在地面上空气流动,造成了强大的对流气团,促使了雷电的频繁发生。

3. 农村建设规划一些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由于缺乏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措施,导致在建筑物设计和建设中忽视了防雷措施。

特别是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农村住宅,其在建设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少,防雷设施较为简单,从而在雷电灾害发生时无法对住宅和居民提供有效的保护。

4. 技术条件由于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生产力不足。

导致在配电线路、电器设备和住宅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方面与城区相比明显滞后。

雷电灾害频发也与技术条件的滞后有关。

二、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1. 立体接闪装置对于住宅建筑物,应该在建设时设置立体接闪装置。

这样的装置可以通过排除周围大气的电荷来减小雷击可能,提高住宅建筑物的防雷能力。

也是降低雷电对于人们和建筑物的危害程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2. 避雷针在住宅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是一个很好的防雷措施。

避雷针可以将雷电引向地面,减小雷电对住宅建筑物的损害程度。

对于新农村地区,避雷针应当作为建筑物防雷的一项标准配置。

3. 金属屋面在建设农村住宅时,可以考虑在建筑物的屋面上使用金属材料。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雷击事故是在雷雨天气中由于遭受雷击而发生的一种灾害事故,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

在农村地区,由于建筑物和设施的条件有限,加之对雷击事故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村居民较易受到雷击伤害。

本文将从农村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入手,然后提出相应的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1.建筑物条件差:农村地区的建筑物多为传统的瓦房或砖混结构,抗雷击能力较弱。

瓦房的屋顶上通常没有安装避雷针,而且瓦片之间的空隙较大,更容易受到雷击。

砖混结构的墙壁和屋顶往往不符合雷击保护的建筑标准。

2.避雷设施缺乏:农村地区的避雷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没有普及和实施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很多农村居民没有意识到安装避雷针的重要性,也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

3.雷击防护知识欠缺:农村居民对雷击防护知识了解不够,对雷击事故的危害性和发生的概率没有足够的认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村居民过于相信迷信和超自然力量,对雷击事故没有足够的警惕性。

为了加强农村雷击防护,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和社区宣传等多种途径,向农村居民普及雷击防护知识,提高居民的雷击防护意识。

可以利用农村学校和社区场所,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培训,加强雷击防护知识的普及。

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农村雷击防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避雷设施的建设标准和验收要求,对无避雷设施或设施不符合规定的农村建筑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

3.配置和维护避雷设施:完善农村避雷针的配置和维护。

对于已经建造的传统建筑,应该进行改造以提高抗雷击能力;对于新建建筑,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安装避雷针。

4.加强监测预警:在农村地区配置雷电监测装置,实时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及时预警,通报农村居民,提醒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在农村地区建立雷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培训相关的救援人员,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

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正在迅速推进。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关于雷电灾害的问题。

雷电灾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对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加强对新农村雷电灾害的研究和防范工作,对于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1.地形地貌因素新农村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一些山区、丘陵地带地处高地势,而且树木茂密,容易成为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域。

山区地势高,树木多,居民住宅分散,导致雷电灾害造成的破坏更为严重。

2.气候环境因素雷电灾害多发于季节性强对流天气,季风区地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雷暴多发。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炎热潮湿,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潜热大,造成强烈上升运动,对流活动频繁,也容易引发雷电灾害。

3.电气设备因素农村地区的电气设备建设相对滞后,电力线路老化严重,经常发生断电故障,电力设备漏电现象频繁,也会成为雷电灾害的可能诱因。

4.住宅建筑因素新农村住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局部区域防雷设施建设不足,容易受到雷击侵害。

同时一些居民在住宅建筑时未考虑到防雷设施,这也加大了雷电灾害对住宅建筑的破坏。

二、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1.地形地貌方面(1)对于山区地区,应该加强山地雷区的标识,指导居民远离危险区域,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

(2)对于地势较高的地区,要加强对居民居住的教育和宣传,指导其加强住宅建筑的防雷设施建设,减少雷电灾害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威胁。

2.气候环境方面(1)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及时预警并发布相关气象信息。

(2)建立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增强村民气象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对农村气象灾害的防范和防护。

3.电气设备方面(1)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电力线路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减少电力设备因为老化和损坏引发的雷电灾害。

(2)提升农村电气设备建设,加强农村电力线路和变压器接地系统的建设,加强农村供电系统的防雷能力。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农村雷电灾害是指在农村地区发生的雷电天气造成的灾害。

雷电灾害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了解雷电灾害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防雷减灾对策对农村地区的安全至关重要。

雷电是大气中电荷的释放过程,通常在云与地面之间发生。

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种:1. 天气条件:雷电主要发生在雷暴天气中,平均气温高、湿度大、气流不稳定等条件利于雷电的形成。

2. 地形与地貌: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雷电灾害生态环境不同,对雷电的影响也不同。

山地和丘陵地区容易发生雷暴,因为地势起伏剧烈,气流易于上升,形成雷云;而平原地区则相对较少。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造成雷电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地区的电力设施老化、贫弱,不符合雷电防护标准,容易遭受雷电破坏;农村居民对雷电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较差,缺乏雷电灾害的预防意识和安全意识。

为了减少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应采取一系列防雷减灾对策:1. 提高农村居民的雷电防护意识和能力,普及防雷知识,加强雷电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

2. 升级农村电力设施,确保农村的电力线路、变压器和设备符合防雷标准,提高雷电抗击能力。

3. 加强农村建筑物和农田的防雷设施建设,如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农作物的破坏。

4. 推广使用避雷器等雷电防护设备,提高农村地区的雷电安全等级。

5. 加强农村防雷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和执行,落实责任,增加防雷的财政投入。

农村雷电灾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多方面的防雷减灾对策来减少雷电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影响。

这需要农村居民、农村电力部门、政府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雷电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保障农村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对策______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对策______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1期近年来,雷电灾害已逐渐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逾1000人因雷击伤亡,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元,其中,我国90%以上的雷击死亡事件都发生在农村[2]。

笔者通过了解总结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现状,分析阐述了雷电灾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为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开拓了新思路。

1农村防雷现状近10年全国雷击伤亡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年伤亡人数为850人左右,死亡人数为450人左右,而农村占总伤亡人数的92.3%[3-4]。

据《广西雷电灾害典型实例汇编》统计显示,2006—2009年广西发生的雷电灾害事故中,人身伤亡事故农村占93.2%,死亡人数中农村占92.8%,受伤人数中农村占91.6%,房屋受损数量中农村占52.4%,直接经济损失中农村占38.6%。

如2006年8月28日17:00—18:00,广西钦州市大垌镇麻芎村附近山坡一层未安装防雷装置的平房受雷击,造成2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被雷电击中,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4名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5];2007年6月25日,江苏乐清市磐石镇芝湾村小龙坪山坡亭子遭受雷击,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6]。

2雷电灾害成因分析2.1农民防雷意识淡薄袁防雷知识缺乏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知识较贫乏,防雷意识淡薄。

认为雷电灾害是雷公发威,是天神惩罚人,难以直接对抗和避免,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

在居住(房屋建设)、生活劳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防雷自我保护意识。

如农村建房选址盛行信“风水”先生,不懂也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把房屋建在雷电灾害发生几率大的地方;又如在野外劳动遇到雷雨时,就近躲在孤立的大树下或没有防雷设施的亭子里,这很容易招来雷击之祸。

2.2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相关防雷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经过10余年的运行,城市防雷减灾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城市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安装、验收等都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程序,并取得良好的防雷减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御对策
摘要:农村是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域。

本文分析了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并提出
对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对策
引言
雷电是一种放电的现象,通常是由带着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放电,云层之间放电,云层
内部的放电。

我国是雷电灾害频发国家之一,每年的春夏之交和夏季,雷电灾害频繁,每年
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100亿元。

由于农村地方的经济、
设施都相对比较落后,农民自身对防雷意识不强,所掌握的防雷知识也比较少,同时,农村
也是开展防雷工作难度比较大的区域,防雷工作相对城市存在滞后、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大
多雷电灾害伤亡事故发生在农村。

因此,防雷部门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通过分析农村
雷电灾害成因,掌握农村雷电灾害多发规律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防雷工作,尽
可能地预防或减小雷电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使农民的命财产得到安全
保障。

1.农村防雷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对遭受雷击伤亡的数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每年遭受雷击伤亡人数中的90%
以上都发生在农村。

河北省顺平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容易
形成雷暴天气,雷暴日数以夏季最多,占全年的75%左右,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无雷暴发生,雷暴日数月分布呈单峰型,以每年的7月最多,其次是6月。

雷暴引起人员伤亡,火灾等各种灾害,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各种程度的损失。

河北省近几
年雷灾数据显示,由于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95%在农村,雷击对家用电器的破坏也非常大,。

在农村,由于经费的限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并没有专业的防雷执法队伍。

而农村地广人稀,缺乏必要的防雷基础设施,气象部门对农村雷电防御措施的排查受到人员经费的原因很
难彻底进行,因此在农村的防雷工作几乎处于空白,防雷工作难度比较大。

2.农村雷电灾害成因
2.1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地域比较开阔,这样的环境容易出现雷击的高概率,这些地区因地形相对复杂或
田间比较空旷,是雷击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点。

农村的建筑多属于自建房,农民受经济制约
没有装备防雷设施,即使有些农民有防雷意识,但也因所掌握的防雷知识有限,防雷设备不
符合要求。

而在农村,私拉乱扯在外面的电线、电源线等,都没有做防雷防护措施,加大了
雷电安全的隐患。

而农民建筑内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由外接进来的电源线,布线时没有经过
科学合理规划,私拉乱扯的现象严重,这些都是诱发雷电灾害的因素。

2.2农民缺乏防雷知识和防雷意识
由于受知识程度影响,大多数农民对防雷安全的科学知识不够,对雷击的防护意识相对
而言还是比较淡薄,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每年入夏以后是我国雷电多发时段,同时也是农忙
季节,因此从发生概率上来说会增高。

在旷野劳作时,缺乏防雷安全知识,遇到雷雨季时,
所带的工具由于是由金属制作而极易遭到雷击,而跑去树下或者一些没有防雷装置的亭台下面,都容易受到雷击。

2.3 农村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由于大多数农村所处位置较为偏远、分散,通讯基础设施也较落后,导致气象部门的灾
害预警预报信息传播速度较慢。

通讯不畅,使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气象部门无法在第一
时间把灾情预警传递给农民。

农民不能及时做好灾情的预防准备工作,因此无法做到防灾减
灾的应对。

3.农村雷电防御对策
3.1加强农村防雷宣传力度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雷电灾害问题已是气象部门的防雷重要工作。

由于农民所具备的防雷意识和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气象门要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来加强农村
的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农民正确地对待防雷问题。

举办送科普知识下乡,中小学生防雷
知识讲座,通过各种媒介向农村地区传播防雷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农民对防雷法规的认识,
增强遇到雷电灾害时农民防雷自救的能力。

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或者减轻农村雷电灾害给人
民群众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2安装防雷装置,完善防雷措施
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村公众场所避雷装备的安装。

对于农民的自建房建筑,2
层或高于2层以上的建筑需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避雷装置的安装,并进行跟踪
检测检收。

对于有些建筑的防雷装置经防雷中心检测不合格的,要限定期限整改,严格根据
法律法规,做好防雷减灾的规范性工作。

对于农村私拉乱扯电线的现线,应该采用规范的办法,将电线采取绝缘保护的办法,接
入户内前做好安全避雷措施。

对于装置在户外的天线接收器热水器等装置,要做好避雷保护。

并且,在雷雨天气,尽量避免用有这些装置的电器。

3.3建立有效防雷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置
根据农村的地域特征,和政府部门协作,因地制宜地制定防雷减灾的措施。

在农村建设
多个防雷减灾的监测网点,展开对农村的雷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并且保证所发布的气象信
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民,给农民做好灾前预防的准备时间。

在农村展开对雷电灾害的
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防雷决策提供根据雷击形式的科学详尽数据。

建立和完善农村雷
电灾害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确实保证防雷机构的健全,遇到有重大的雷电灾害天气情况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启动应急预案,并高效稳妥地处理灾后的各项工作。

4结语
防雷减灾工作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农村雷电灾害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
难度,这主要是受到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文化程不高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的防雷工作是一项
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齐心协作,增强农民对防雷工
作的认识,提高农民的防雷知识;通过电视、报刊、网络、资料、专题片、短信等方式,广
泛深入地宣传防雷知识,使广大农民掌握简便实用的防雷方法和技巧;创建农村公共气象信
息服务平台,不定时地向广大农民发布雷电预报预警信息;加强对防雷减灾的监督检查,逐
步规范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减少农村的防雷隐患,加大防雷安全
规范的执行力度,做好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使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贻亮,唐冬慧,刘树平. 中国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其防雷减灾对策[J]. 气象研究与应
用,2012,33(S2):127-128.
[2]闫景东.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其管理措施[J]. 科技促进发展,2012,(s1):145-146.
[3]李阳斌,邓朝阳. 对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御措施的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
技,2010,21(09):127-128.
第一作者简介:刘洋(1990-),男,汉,河北省顺平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