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教案蒸汽系统11页
郑州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郑州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工作流程及关键部件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型及适用场合,掌握不同系统的优缺点。
3. 引导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计算方法,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暖通空调行业的热爱,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郑州地区中学高年级学生,结合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掌握暖通空调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暖通空调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础、空气处理过程、制冷原理等,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暖通空调系统类型及优缺点:介绍常见的家用、商用暖通空调系统,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暖通空调关键部件及功能:分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暖通空调能耗计算与节能减排:讲解能耗计算方法,介绍节能减排技术,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暖通空调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暖通空调系统模拟与优化:教授相关软件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
7. 课堂讨论与小组协作: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暖通空调基本原理及系统类型;第3-4周:暖通空调关键部件及功能;第5-6周:能耗计算与节能减排;第7-8周: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第9-10周:暖通空调系统模拟与优化;第11-12周:课堂讨论与小组协作。
《暖通空调讲义》课件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
01
通风系统通过送风口和排风口 的设计,使室内空气得到循环 流通,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和质量。
02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送风口、排 风口、过滤器、控制系统等部 分,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和环 境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和配置。
调试与验收
按照操作规程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 统正常运行;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报告。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设备噪音过大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调整设备参数;对设备进行减震和消音处理。
系统能耗高
优化系统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材料;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室内空气质量差
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器,保持空气流通;采用室内空气净化措施。
求进行合理设计和配置。
空气调节系统的运行管理需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 统正常运行,同时也要注意 节能和环保。
冷暖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冷暖空调系统通过制冷或制热功能,对室内温 度进行调节和控制。
冷暖空调系统通常包括制冷剂、蒸发器、冷凝 器、压缩机、膨胀阀等部分,需要根据不同的 气候条件和建筑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和配置。
全面检查
专业团队会对暖通空调的各个部 件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解决潜 在问题。
定期保养
专业团队会根据暖通空调的使用 情况和客户需求,制定合理的维 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长期稳定 运行。
05
暖通空调的节能环保能效标准与评价Fra bibliotek能效标准
制定和实施能效标准是提高暖通空调 系统能效的关键措施,包括设备能效 标准、系统能效标准等。
03
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需要定期 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 行,同时也要注意节能和环保 。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和环保要求。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
2.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3.熟悉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要求。
4.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和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条件。
2.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3.能够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暖通空调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意识的重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系统设计和应用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1.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如空调器、供暖设备、通风系统等。
2.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包括制冷、制热、通风等过程。
3.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如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布置等。
4.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和环保要求,如能源利用效率、排放标准等。
教学大纲将根据以上内容进行详细安排和进度规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过程。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暖通空调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暖通空调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暖通空调全套教案

《暖通空调》教案荆有印华北电力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2001年6月目录第1章绪论1.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1.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1.4 采暖通风与空调技术的发展概况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2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2.3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2.4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2.5 湿负荷2.6 新风负荷2.7 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2.8计算举例第3章全水系统3.1 全水系统概述3.2 全水系统的末端装置3.3 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3.4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3.5 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3.6 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3.7 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3.8 热水采暖系统的失调与调节3.9 全水风机盘管系统第4章蒸汽系统4.1 概述4.2 蒸汽采暖系统4.3 蒸汽在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4.4 蒸汽采暖系统专用设备第5章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5.1 辐射采暖(供冷)的定义与辐射板的分类5.2 辐射采暖系统5.3 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5.4 热电膜辐射采暖5.5 辐射供冷第6章全空气系统与空气一水系统6.1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一水系统的分类6.2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6.3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6.4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6.5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6.6 定风量双风道空调系统6.7 变风量空调系统6.8 全空气系统中的空气处理机组6.9 空气一水风机盘管系统6.10 诱导器系统6.11 空气一水辐射板系统6.12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6.13 空调系统的选择与划分原则第7章冷剂式空调系统7.1 冷剂式空调系统的特点7.2 空调机组的分类7.3 房间空调器7.4 单元式空调机组7.5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一VRV系统7.6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7.7 机组系统的适用性第9章悬浮颗粒与有害气体净化9.4 空气过滤器第10章室内气流分布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10.2 送风口和回风口10.3 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10.4 室内气流分布的设计计算第13章冷热源、管路系统及消声隔振13.1 冷热源的种类与组合方式13.2 采暖系统与热源或室外管网的连接13.3 空调水系统形式13.4 空调水系统的典型图式13.5 空调水系统的分区13.9 管道与设备的保温与隔热13.11 暖通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13.12 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13.13 隔振与设备房的噪声控制第1章绪论1.1 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作用是控制建筑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技术,同时也包含对系统本身所产生噪声的控制。
暖通空调 课程设计

一任务和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初步训练:1、熟悉和掌握空调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2、较为合理地确定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案,了解空调工程设计的主要步骤,较规范地绘制工程图;3、熟悉和学会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以及其它有关的参考资料,合理地选用空调、通风系统的定型产品。
二工程概况该医院位于南昌市,总共9层,首层层高为4m,二层层高为4.4m,三至七层层高均为3.6m,八层层高为4m,九层层高为4.2m。
该空调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方案选择,负荷计算,末端设备的选型,气流组织设计,水系统设计,风系统设计等内容。
三设计概述根据该建筑的建筑面积以及内部结构等因素考虑,该建筑性质为相对单一的公共建筑住院部,从而将整个空调区划分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设计满足舒适性空调要求。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四空调负荷计算4.1 手算标准示范(第八层南面左侧第二个病房,编号8006)。
4.1.1 武汉市室外气象条件空调室外设计参数:武汉市位于北纬31°, 东经114°13′夏季室外参数为:4.1.2. 病房围护结构各项相关条件(1) 第八层层高为4000mm.(2) 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水泥砂浆找平压光,传热系数)/(13.32K m W K ⋅=。
由于该病房上面一层也为同一性质的空调病房,所以楼板的冷负荷忽略不计。
(3) 西、东内墙及走廊:均为180mm 砖墙,两面20mm 厚1:3水泥砂浆抹灰,传热系数)/(01.22K m W K ⋅=,面积为249.437.6m ⨯=.该内墙邻室为同一性质的办公室,与其温度可视为相同,忽略温差所导致的冷负荷,即两个内墙冷负荷忽略不计;同理,视走廊温度也与病房房温度相同。
大气压 100170Pa 室外平均风速 2.6m/s 室外日平均温度31.90℃室外计算日较差6.70℃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2℃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2℃(4) 北内墙和内门:厕所内墙:100mm 砖墙,两面20mm 厚1:3水泥砂浆抹灰,传热系数)/(01.22K m W K ⋅=,面积为28.10)85.185.0(0.4m =+⨯.厕所内门:取)/(346.32K m W K ⋅=,面积为216.29.04.2m =⨯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6.2.4规定温差0∽2℃,取△t a =0℃计算冷负荷。
暖通空调课设

暖通空调课设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暖通空调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课设旨在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内容1. 建筑物信息与环境要求分析(1)建筑物类型及用途(2)环境要求分析(3)建筑物平面布局及立面形式2.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1)制冷量计算(2)供回水管道设计(3)风管系统设计(4)冷却塔及水泵选型3. 暖通空调系统模拟分析(1)模拟软件介绍与使用方法(2)模拟结果分析与评估4. 经济性评价与节能措施分析(1)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价(2)节能措施分析与优化设计三、主要任务和步骤1. 收集建筑物信息并进行环境要求分析,包括建筑物类型及用途、环境要求分析、建筑物平面布局及立面形式等。
2. 进行制冷量计算,包括室内散热负荷计算、冷负荷计算、制冷机组选型等。
3. 进行供回水管道设计,包括供回水管道的布置设计、管径选择等。
4. 进行风管系统设计,包括风管系统的布置设计、风机选型等。
5. 进行冷却塔及水泵选型,包括冷却塔和水泵的数量和容量计算。
6. 使用模拟软件进行暖通空调系统模拟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7. 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价,并进行节能措施的分析与优化设计。
四、预期成果1. 完成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并得到实际应用;2. 掌握暖通空调系统模拟软件的使用方法;3. 能够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价,并提出节能措施;4. 增强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设难点1. 建筑物信息与环境要求分析在建筑物信息与环境要求分析阶段,需要对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平面布局及立面形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保后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对制冷量计算、供回水管道设计、风管系统设计、冷却塔及水泵选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
暖通空调教学设计

暖通空调教学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一门介绍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暖通空调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相关的计算和软件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设计思维。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机理与原理,掌握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各项基本技术;2.深入学习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的实现方式和施工技术;3.学习各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4.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设计思维。
三、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计算实践、模拟练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基础1.1 暖通空调工程概述 1.2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流程 1.3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软件介绍 1.4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的温湿度要求 1.5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实例分析第二章:空调系统的组成和选型2.1 空调系统的组成 2.2 空调系统的选型 2.3 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 2.4 空调系统的节能考虑第三章:送风与排风系统设计3.1 送风系统的设计 3.2 排风系统的设计 3.3 排风系统的噪声和振动控制第四章:暖通与制冷系统设计4.1 暖通系统设计 4.2 制冷系统设计 4.3 暖通制冷系统的配合考虑 4.4 暖通制冷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第五章:暖通与制冷系统的自控与监测5.1 暖通制冷系统的自控设计 5.2 暖通制冷系统的监测技术第六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6.1 工程实例分析 6.2 实践操作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笔试考试2.设计综合考核3.实验室实践操作考核六、参考资料1.《暖通空调工程师资格考试全程指导》2.《现代制冷空调技术》3.《制冷空调工程试验指南》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学生快速掌握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要点及技术方法。
教案-暖通空调

第一章:绪论一、空调基本概念(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光环境、声环境)(一)概念:对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噪声、空气等进行控制与调节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的技术(举例说明)(二)手段:加热、加温、冷却、去湿、过滤等。
(三)区别:控制对象与功能不同。
1、Heating: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
2、通风:Ventilating 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向室内送入室外空气,排出空气的过程。
二、空调技术的发展(一)历史:1、西安半坡遗址:火坑、冷—火加热2、秦汉:冰作冷源3、现代起源于西方:1904—纽约斯托克交易所4、中国1931年上海光明电影院应用(二)发展:1设备发展:房间空调器、恒温恒湿机组—风冷热泵—水源热泵、机房专用空调机等2、空调方式:(1)全空气(2)全水(3)空气—水(4)冷剂(1)集中式、半集中、局(按设备的设置)舒适性、工艺性。
(1)舒适性、工艺性。
(按用途分)三、面临的问题:(一)节能:1、空调耗能大户(40%—60%)2、地球资源有限:煤只能用50年3、手段:(1)合理运行调节(2)选择高效节能设备(3)开发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及风能。
(二)环境污染:1、产生CO2:温室效应地度变暖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2、烟尘:燃料的排放物SO2、NO2等污染地球3、制冷介质:氯氟烃类(CFC)、氢氯氟烃类(HCFC)、产生cl离子破坏臭氧层(1/5生命极限)希望New 替代物(R12—2010、R22—2030)→自然物质最好。
4、空调病:(1)节能引发:△t↑、Gw↓、O2↓、CO2↑(2)负离子浓度↓影响人体健康四、主要内容(一)热湿负荷计算(二)全水系统(三)全空气与空气—水(四)冷剂式系统(五)气流组织设计(六)防火排烟(七)特殊环境控制技术(八)冷热源及消声防振(九)建筑节能(十)空调技术的应用第二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一、几个概念:(一)得热量: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房内的总热量和湿量。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教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教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暖通空调工程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暖通空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适用范围;–掌握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学习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常见故障;–能够运用暖通空调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进行暖通空调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其认识到暖通空调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1.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介绍暖通空调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制热和通风过程;2.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讲解空调系统、采暖系统和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3.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法:介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布置和控制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解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设计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暖通空调的设计和运行;3.实验法:学生进行暖通空调设备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暖通空调》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参考书籍;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课件,展示暖通空调的原理、系统和设计方法;3.实验设备:准备暖通空调实验装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4.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完整版)暖通空调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教师姓名康侍民、刘勇、谢玲、杨露露教师编号学年学期 2重庆大学教务处制《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分类:主干专业课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适用年级:3年级学年学期:第六学期课程总学时:64课程总学分: 3.5任课教师:康侍民、刘勇(1-3班)谢玲、杨露露(4-6班)第1章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建筑环境的概念和建筑热湿环境控制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对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所认识。
基本要求:掌握热湿环境控制的基本技术分类,明确“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意义和区别。
了解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章内容:1.1 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1.2 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方法1.3 建筑环境控制的技术发展趋势本章课内学时:2学时Unit 1 单元教案2h一、本单元教学任务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对建筑室内空气环境控制的内容、手段和技术发展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⒈本单元内容⑴建筑环境控制的意义与简史;⑵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方法;⑶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⒉本单元重点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发展趋势。
三、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⒈本单元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有以下难点:⑴建立“系统”概念:本课程为建环专业首次较为完整、系统地接触专业知识,因此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竖立起对暖通专业技术的总体认识,是本单元教学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⑵掌握技术发展趋势。
⒉处理方法:⑴围绕着“系统”的概念,重点介绍暖通各主要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分类。
⑵将教材内容进行整理,把暖通专业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划分为若干方面来归纳介绍。
四、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数⒈简要介绍主要系统构成和原理,加深学生对“系统”的理解;⒉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精炼,将发展趋势更清晰地从几个方面来表述;⒊尽量利用多媒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好该课程的信心;⒋教学时数:2学时。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课程设计旨在全面介绍暖通空调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空调
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
方面的技能,并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系统选择和应用。
该课
程设计内容丰富、生动,包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三个方面。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的基本概念、空调设备的分类及
特点、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原理、空气处理及其应用等知识。
除此
之外,该部分还会涉及到能源管理、环保与节能、绿色建筑等相关领
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思路和视野。
实验教学部分主要包括对空调系统的实验及测试,以及相关仪器
的使用及操作。
学生将亲自动手搭建空调系统、进行水质测试、人体
舒适性测试等操作,对空调洁净度、空气质量、运行噪音等方面进行
检测和验证,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水平。
实践操作部分主要包括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以及具体
应用场景等方面。
学生将参与实践环节,将线下经验转换至线上操作,感受一定的商业气息,了解商业模式与实践操作的相互联系。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学会空调系统的运作原理及相关技术应用,同时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
暖通空调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徐州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徐州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理解热力学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2. 学习并掌握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关键元件的工作原理。
3. 了解不同类型的暖通空调系统,如分体式、中央空调等,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解读暖通空调系统的原理图,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
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基本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活动,模拟并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暖通空调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强化节能减排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降耗中的重要作用。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徐州地区高二年级学生,结合学科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空调原理与分类:讲解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循环过程,介绍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如定频与变频、分体式与中央空调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暖通空调概述》2. 系统关键元件:深入学习空调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讲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空调系统关键部件》3. 系统设计与优化:教授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分析系统设计中涉及的参数和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途径。
教材章节:第三章《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4. 故障诊断与维护:介绍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方法,教授基本的维护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空调系统组装、调试及优化实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
暖通空调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设备组成、运行原理及性能特点。
(2)使学生了解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3)使学生熟悉暖通空调设备选型、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1)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和组成(2)暖通空调系统的热力学原理(3)暖通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2. 暖通空调设备(1)空气调节设备(2)制冷设备(3)通风设备3.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1)设计流程和规范(2)空调系统设计(3)通风系统设计(4)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4. 暖通空调设备选型、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1)设备选型原则和方法(2)系统调试方法(3)运行维护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暖通空调基本原理、设备组成、运行原理及性能特点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暖通空调设备选型、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实际问题。
4. 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和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训设备等。
(2)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教学内容。
2. 课堂教学(1)教师讲解暖通空调基本原理、设备组成、运行原理及性能特点等知识。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暖通空调设备选型、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实际问题。
3. 实践教学(1)实验:进行暖通空调设备的性能测试和系统调试实验。
暖通空调-第4章-蒸汽系统

暖通空调-第4章-蒸汽系统本章将介绍暖通空调中的蒸汽系统,包括其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蒸汽系统是一种传统的空调冷却系统。
蒸汽系统组成部分蒸汽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蒸汽锅炉•蒸汽透平机•冷凝器•冷水机组•冷却塔•管路系统蒸汽锅炉负责将水加热并转化成蒸汽,蒸汽透平机将蒸汽转化成机械能,驱动冷水机组工作。
冷凝器用于将透过管路的热蒸汽冷却成为水,以便将能量传递到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通过蒸发及蒸汽冷凝的过程,使冷却水得以在冷却塔上流动,达到冷却的效果,最终将水流回到冷水机组。
管路系统将各个部分组织在一起,确保整个系统正常运作。
蒸汽系统工作原理蒸汽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蒸汽动力机械相同。
蒸汽锅炉加热水,水变成蒸汽并在管道中流动。
蒸汽透平机将蒸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冷水机组进行冷却。
冷凝器用于冷却透过管路的热蒸汽并将其转化为液态水,可以被送回到蒸汽锅炉中再次加热。
冷水机组则通过冷凝器的冷凝作用传递热量。
冷却塔将热水冷却并流回至冷水机组,以便在整个系统中始终保持水位的平衡。
蒸汽系统的优点和缺点蒸汽系统是传统的空调冷却系统,由于历史悠久,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在设计和安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蒸汽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工业设施中,由于该系统可供多个区域使用,可更有效地进行资源利用。
然而,蒸汽系统额外需加一台蒸汽锅炉,这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而且,蒸汽系统通常需要更长时间来达到工作状态,这可能是其最大的缺点之一。
此外,蒸汽系统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冷却的过量水分散到附近的土地和河流中,可能导致可持续性问题。
蒸汽系统作为传统的空调冷却系统,具有一些优点和缺点。
虽然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具有较长历史的工业设施,但现代的空调系统正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替代选择。
暖通空调讲义

《暖通空调》教学计划总学时:56(14周*4学时/周)《暖通空调》讲义本课程学习要求第1章绪论(2学时)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人工环境技术采暖(Heating):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一定温度。
通风(Ventilating):利用室外空气(新风)置换室空气,以改善室空气品质。
通风功能举例P1. 其中,除去室多余热湿量受室外空气状态的限制。
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用技术手段对特定空间室参数进行调节与控制,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
室参数包括建筑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等方面。
暖通空调:HVAC(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系统。
P2。
提供冷量热量和风量,控制室状态和空气品质。
冷负荷、湿负荷、热负荷:概念工作原理: 通过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控制进出房间的热量、湿量和空气量,在所希望维持的特定空间室状态围实现热量、湿量和风量的动态平衡。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按教材介绍4.采暖通风与空调技术的发展概况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4学时)房间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概念:P9注:1)对建筑而言,热负荷主要在冬季过程,冷负荷主要在夏季过程,湿负荷不取决于季节,只取决于过程。
2)上述负荷是暖通空调设计依据。
其计算以室外气象参数和室空气参数为依据。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按《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规》(GBJ19-87)规定。
同规(GBT19-87)中的“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室外气象参数”,按全年有少数时间不保证室温湿度标准而制定。
主要有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年均温度和逐时温度用于计算围护结构的非稳态传热量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用于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热负荷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设计温度用于计算通风量和通风冷负荷2)室空气计算参数:取决于舒适性、地区、节能等,参照《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规》(GBJ19-87)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蒸 汽 系 统4.1 概 述4.1.1 蒸汽系统示意图蒸汽供热系统能够向生产用热设备、供暖、热水供应、通风、空调等用户提供热能。
图4-1为蒸汽管网与用户连接示意图。
图4-1 蒸汽系统示意图(a)工艺设备供汽系统 (b)蒸汽采暖系统 (c)热水采暖供汽系统(d)热水供应供汽系统 (e)通风、空调供汽系统l-蒸汽管 2-凝结水管 3-减压阀 4-工艺用汽设备 5-疏水器6-汽水换热器 7-凝结水箱 8-凝结水泵 9-散热器 10-膨胀水箱11-热水贮水箱 12-通风、空调设备 13-温度调节器用热系统与室外蒸汽网路的连接取决于用热系统和设备的特点。
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当热用户使用蒸汽时,采用直接连接,如图4-1中(a)、(b)、(e); 当用户使用热水时,可通过汽水换热器间接连接,如图4-1中(c)、(d)。
当各用户用汽参数不同时,供汽压力应满足最高压力用户的要求;如供汽压力高于其他用户要求,则在其他用户入口安装减压阀。
4.1.2 蒸汽作为热媒的特点(与热水相比)1.优点(1)适应性广可同时满足对压力和温度有不同要求的多种用户的用热要求。
(2)管道初投资低蒸汽:主要靠相变放出热量(放出汽化潜热)潜汽凝水汽汽)(q G i i G Q =-=水:靠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无相变。
显水水)(q G t t c G Q =-=21当热媒为饱和蒸汽时显潜q q >>,在同样的F Q 和下,水汽水汽,d d G G << ,蒸汽系统管道初投资低。
(3) 散热设备面积小蒸汽在散热设备的热媒平均温度为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热水在散热设备内的热媒平均温度为进、出口水温平均值。
因为水汽t t ∆>∆;水汽αα>>,水汽k k >,tk Q F ∆=,所以水汽F F <。
(4) 水汽ρρ<<,对于高层建筑高区(特别是高度大于160m 的特高层建筑),不会使建筑物底部的设备和散热器超压。
(5)热惰性小,供汽时热得快,停汽时冷得也快。
2.缺点⑴蒸汽和凝结水状态参数(密度和流量)变化大,且伴随相变,设计、运行管理复杂。
⑵易出现“跑、冒、滴、漏”问题。
⑶蒸汽压力与温度有关,而且压力变化时,温度变化不大。
因此蒸汽采暖不能采用改变热媒温度的质调节,只能采用间歇调节。
⑷蒸汽采暖系统用户室内温度波动大,间歇工作时有噪声。
⑸散热器和管道的表面温度高,散热器表面有机灰尘的分解和升华,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⑹停汽时,易吸入空气,管道易受到氧腐蚀,使用寿命短。
⑺蒸汽管温度高,无效热损失大。
4.2 蒸汽采暖系统4.2.1 蒸汽采暖系统的类型1.按供汽压力高压蒸汽采暖系统 P(表压)>0.07MFa低压蒸汽采暖系统 P(表压)≤0.07MPa真空蒸汽采暖系统 P(绝对压力)<0.1MPa2.按立管的数量单管(国内绝大多数)双管(立管中为汽水两相流,易产生水击和汽水冲击声,很少使用)3.按蒸汽干管的位置上供式、中供式和下供式。
4.按凝结水回收动力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
5.按凝结水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开式系统(通大气)和闭式系统(不通大气)。
6.按凝结水充满管道断面的程度干式回水和湿式回水。
4.2.2 低压蒸汽采暖系统1.低压蒸汽采暖系统的型式(1)重力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①主要特点供汽压力<0.07MPa,凝结水在有坡管道中依靠其自身的重力回流到热源。
②系统型式如图4-2所示。
有上供式和下供式。
③系统工作原理锅炉运行前,锅炉上水至Ⅰ-Ⅰ平面(锅炉正常水位)。
锅炉加热后产生蒸汽,压力升高。
锅炉内的蒸汽在自身压力作用下,沿蒸汽管输送进入散热器,同时将积聚在供汽管道和散热器内的空气驱赶入凝结水,经连接在凝结水管末端B点的空气管排出。
蒸汽在散热器内冷凝放热,凝结水靠重力作用返回锅炉,重新加热变成蒸汽。
锅炉停运时,锅筒和总凝水管处在Ⅰ-Ⅰ水位。
锅炉运行时,在蒸汽压力作用下,总凝结水管内的水位升高h值,达Ⅱ-Ⅱ水位(h为锅筒蒸汽压力P折算的水柱高度)。
为使系统内空气能从B点出顺利排出,B点前的水平凝结水干管就不能充满水,其最低点应比Ⅱ-Ⅱ截面高出200-250mm。
系统工作时该管道断面上部充满空气,下部从满凝结水,凝结水靠重力流动。
系统停止工作时,该管内充满空气。
这种非满管流动的凝结水管称为干式凝结水管,这种回水方式被称为干式回水。
Ⅱ-Ⅱ截面以下的总凝水立管全部充满凝水管,凝结水满管流动,称为湿式凝结水管,这种回水方式被称为湿式回水。
图4-2 重力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a)上供式 (b)下供式1-锅炉 2-蒸汽管 3-干式自流凝结水管 4-湿式凝结水管5-空气管 6-散热 7-截止阀 8-水封图(b)中水封8的作用:排除蒸汽管道沿途凝结水,以防止立管中的汽水冲击并阻止蒸汽窜入凝结水管。
水平蒸汽干管应坡向水封,水封底部应设放水丝堵,用于排污和放空。
重力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只适用于小型系统。
⑵机械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①主要特点供汽压力小于0.07MPa,凝结水依靠水泵的动力送回热源重新加热。
②系统工作原理图4-3为中供式机械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原理图。
由蒸汽锅炉输送来的蒸汽沿蒸汽管输送进入散热器,散热后凝结水汇集到凝结水箱中,再用凝结水泵沿凝结水管送回热源重新加热。
水平凝结水干管仍为干式凝结水管。
图中的高度h用来防止凝结水泵汽蚀;逆止阀8用于防止凝结水倒流,保护水泵;疏水器11用于排除蒸汽管中的沿途凝结水以减轻系统的水击。
系统作用半径较大,适用于较大型系统。
图4-3 中供式机械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1-蒸汽管 2-凝结水管 3-回热源的凝结水管4-空气管 5-通气管 6-凝结水箱 7-凝结水泵8-止回阀 9-散热器 10-截止阀 11-疏水器 2.设计要点(1) 供给散热器的蒸汽流量蒸汽在散热器内冷凝放出汽化潜热,供给散热器的蒸汽流量为:γ1000Q M = (4-1) 式中 Q--散热设备的设计热负荷,W ; M--蒸汽流量,kg/s ; γ--蒸汽在凝结压力下的汽化潜热,kJ/kg 。
工程中蒸汽流量常用单位为kg/h ,因此式(4-1)变为γγQ Q M 6.310003600== (4-2) (2) 散热器面积及传热系数①散热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与热水为热媒时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传热系数公式;②散热器热媒的平均温度为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3) 自动排气阀安装位置空气聚集在散热器内会影响散热效果,安装自动排气阀可排除散热器内的空气。
在低压蒸汽采暖系统中,空气比低压蒸汽重,散热器内如有空气,则聚集在其中部或中部偏下处。
①如进入散热器的蒸汽流量正好全部满足冷凝要求,则凝结水沿散热器壁呈膜状向下流动,内部全充满蒸汽,如图4-4(a)所示。
②如果进入散热器的蒸汽量小于给定热负荷对应的数量,则下部积聚未被排走的空气,如图4-4(b)所示。
③如果进入散热器的蒸汽量少或凝结水排除不畅,则散热器内的凝结水位将升高,如图4-4(c)所示。
自动排气阀安装位置:距散热器底部的高度为l/3的散热器全高。
图4-4 蒸汽在散热器内的凝结与空气的聚集(4)为简化计算,在低压蒸汽采暖系统水力计算时,不考虑沿途蒸汽密度的变化和沿途凝结水对蒸汽流量的影响。
(5)低压蒸汽进入散热器后,压力降低到接近大气压,散热器凝结水支管上可不设疏水器。
也可在每一支路或一个立管上设一个疏水器。
(6)为了防止凝结水泵内产生汽蚀,水泵应在凝结水箱最低水位以下。
图4-5 门或洞口处管道的安装(a)湿式凝结水管时 (b)蒸汽管和干式凝结水管时1-湿式凝结水管 2-空气管 3-排污放水丝堵4-蒸汽管或干式凝结水管 5-绕行管 6-排气管(7)蒸汽管或凝结水管通过门或洞口时采用图4-5的方式。
(8) 蒸汽管: 能及时排除沿途凝结水,以防水击,水平供汽管道要考虑坡度,并尽可能使蒸汽和沿途凝结水同向流动。
蒸汽干管向上拐弯处,必须设置疏水器。
(9)凝结水管:能及时排出凝结水和空气,要考虑坡度和坡向,要保证干湿凝水干管高度。
4.2.3 高压蒸汽采暖系统1.特点蒸汽压力高,温度高,散热器F↓,d↓,供热半径↑;但卫生条件差,热损失大,管理运行复杂。
供汽表压力P>0.07MPa,一般不超过0.39MPa。
2.系统的型式采用上供式、中供式或下供式。
为了简化系统及防止水击,应尽可能采用上供式,使立管中蒸汽与沿途凝结水同向流动。
3.工作原理图4-6 开式上供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示意图1-高压分汽缸 2-工艺用户供汽管 3-低压分汽缸 4-减压阀5-减压阀旁通管 6-压力表 7-安全阀 8-供汽主立管9-水平供汽干管 10-供汽立管 11-供汽支管 12-方形补偿器13-疏水器 14-凝结水箱 15-凝结水泵 16-通气管⑴开式上供高压蒸汽采暖系统如图4-6所示。
由锅炉房将蒸汽送入高压分汽缸,将高压蒸汽分配给生产工艺用汽;蒸汽经减压阀减压后进入低压分汽缸。
减压阀设有旁通管,供修理减压阀时旁通蒸汽用。
安全阀用于进入采暖系统的最高压力不超过额定值。
从低压分汽缸上分出许多供汽管,分别供空调系统的蒸汽加湿、汽水换热器以及蒸汽暖风机等用汽。
系统中设有疏水器,将沿途以及系统产生的凝结水排到凝结水箱,凝结水箱上有空气管,用于排除箱内的空气和二次蒸汽。
凝结水箱中的水由凝结水泵送回凝结水站或热源。
⑵闭式高压蒸汽采暖系统图4-7 闭式凝结水箱l-凝结水进入管 2-安全水封 3-压力调节器4-凝结水排出管 5-补汽管在闭式高压蒸汽采暖系统中采用如图4-7所示的闭式凝结水箱。
由补汽管5向箱内补给蒸汽,使其内部压力维持在5kPa左右(由压力调节器控制)。
水箱上设置安全水封,防止箱内压力升高、二次蒸汽逸散和隔绝空气。
⑶设二次蒸发箱的高压蒸汽采暖系统当用汽设备较多,用汽量大时,可设二次蒸发箱,回收二次蒸汽。
用汽设备的凝结水通过疏水器进入二次蒸发箱,扩容后产生的二次汽供二次蒸汽热用户使用,如图4-8所示。
当二次汽量较小时,由高压蒸汽供汽管补充。
靠压力调节器控制补汽量,以保持箱内压力20-40kPa(表压力),并满足二次蒸汽热用户的用汽量的要求。
当箱内二次汽量超过二次汽热用户的用汽量时,箱内压力增高,箱上安装的安全阀开启,排汽降压。
图4-8设置二次蒸发箱的高压蒸汽采暖系统l-高压用汽设备 2-放水阀 3-疏水器 4-止回阀5-二次蒸发箱 6-安全阀 7-压力调节器4.设计要点⑴高压蒸汽采暖系统供汽压力差别较大,计算蒸汽管时应根据散热器内的压力选用不同的水力计算表。
蒸汽管路计算可用平均比摩阻法和推荐流速法。
⑵管道布置尽可能采用上供式和同程式。
⑶在入口处根据需要设不同压力分汽缸。
⑷要在干管上设补偿器。
⑸设疏水器。
⑹在散热器入口和出口设阀门,以调节蒸汽量,保证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