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4.4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2)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计算器 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计算器教学内容:课本第 50页教学目标:认识计算器各部分名称,了解计算器不同功能键的名称、作用。
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介绍计算器发展的历史师: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部微型电子计算器Ma-6,这种袖珍计算器可握在手掌中,使用方便,可进行八位数的四则运算,此外还有时钟、秒表和年历的功能。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发展,计算器的功能越来越全,何种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操作也越来越简单,因此,它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各行各业。
二、展示各种类型的计算器三、学生在课堂里介绍计算器的广泛用处四、介绍计算器各部分功能键1. 师:一个计算器分成两个部分。
上面是一块液晶显示屏,下半部分是按键。
2. 介绍各个按键的名称和功能电源开关 / 消除键on/c累加键M+累减键M-存储数呼出键MR修正键CE消除储存键MC3. 请小朋友对照每人手中的计算器中各部分的名称,熟悉键盘。
五. 操作练习1. 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计算器的开、关操作。
问:要接通要按哪个键呢?关闭电源呢?师:对!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一般若3分钟内没有按任何键,就会自动关闭电源。
如果有关闭键OFF的计算器,只要按OFF,就可以关闭电源。
2. 随意输入一些数字(一位数、三位数、五位数等)。
师:仔细观察显示屏展示,你发现了什么?想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得到:先按的数字在高位上,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
3. 了解每个功能键的具体操作方法。
4. 学生介绍在以前的生活中,使用计算器的一些小经验。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计算器-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计算器-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引入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计算器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
本课将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及其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构造;
2.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难点
如何能更好的操作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介绍计算器,并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
2. 操作演示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计算器的演示,从开机到基本的计算操作,包括加、减、乘、除等。
3. 练习
教师将不同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例如:
1.23.45+1.23=?
2.56.3×
3.2=?
3.89.6-13.4=?
4.125÷5=?
4. 拓展
将计算器做成小组PK的形式,比较谁能用计算器迅速进行计算。
六、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例如:“最高温度是多少?”“如何用计算器计算最高温度等于x-4?”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然后交流讨论。
七、总结
本课时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器及其基本操作,掌握了计算器的加、减、乘、除等基本操作,并通过练习加深了对计算器的掌握。
通过PK的形式,也加深了学
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数学下册《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讲解:“在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先输入第一个数字,再选择运算符号,然后输入第二个数字,最后按下等于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台计算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操作,互相交流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计算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计算观念。
4.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针对本章节《使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将从以上三个部分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反馈评价,促进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开展自评、互评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设计拓展性练习,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器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教师总结:“加减乘除运算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用的运算,它们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工具——计算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完成这些运算。”
3.向学生展示计算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展示计算器:“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工具——计算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奥秘吧!”
计算器-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计算器-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3.了解计算器的进位和借位计算方法;4.能够应用计算器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目。
二、课堂教学1. 导入新知•让学生借助平时学习的知识,回顾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的基本数学计算方法。
•通过讲解计算器的图片,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数学计算。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1. 打开计算器的电源;2. 按下加号(“+”)或减号(“-”);3. 输入需要计算的数字,如数字键“0”、“1”、“2”、“3”等;4. 按下等号(“=”)键,计算器将自动对输入的数字进行计算,并显示出结果。
3. 简单加减法在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如下:题目一:计算以下式子的值。
5 + 3 = ?6 - 2 = ?题目二:请计算以下式子的值。
7 + 9 = ? 15 - 6 = ?4. 进位和借位在学生完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之后,引导学生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以及计算器的进位和借位方法。
进位指的是当一位数字加上另一位数字之和大于等于10时,需要将其前一位的数字进一位。
而借位指的是当一位数字减去另一位数字小于0时,需要从前一位的数字借一位。
再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来练习进位和借位的方法,如下:1. 计算:34+98=?2. 计算:28-7=?3. 计算:43-19=?5. 巩固练习最后,出一些需要用计算器完成的数学题目进行巩固,如下:题目一:林林吃了24个巧克力,她还有56个,共有多少个?题目二:珍珍有63枚邮票,她送给了小华23枚,请问她还剩下多少枚邮票?6. 课堂总结本课程以计算器为工具,让学生在玩乐的情况下体验基本的数学计算,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巩固并扩展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使用计算器计算2 教案

使用计算器计算2教学目标:1、灵活而熟练的运用计算器。
2、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使用计算器,积累一些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教学过程:一、出示:递等式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36×(432-187) 9525÷(95÷19)603÷67×1030 17860÷38×2086858-782+218 4987+113×33二、交流汇报师:在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398+403+392+405+396=568+230+106+270+44=师:在使用计算器时,我们要根据数字特点采用口算、巧算与计算器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使你的计算快而正确。
三、用计算器计算(1) 19768-8724-3897= (2)448+449+453+450+783=(3) 14732+3654-4732+1888= (4)18×16×125×3×8=四、小游戏,看谁先做完(可用计算器)37×3= 999×1=37×6= 999×2=37×12= 999×4=37×21= 999×6=37×27= 999×9=五、实践应用1、长颈鹿妈妈身高505厘米,长颈鹿宝宝身高197厘米,身高相差多少厘米?2、每架玩具飞机5元,四(1)班25人购买这种飞机,共花多少元?3、特价牛奶29元1箱,买15箱大约带多少钱?4、宇宙飞船在约21小时的飞行中共绕地球14圈,进行600000千米旅行。
飞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请小组合作任选两道题研究。
当你遇到这种问题时,你打算怎样解决?讨论后发现:有的题可以简便运算,有的可以口算,有的可以估算师:关于计算器的使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根据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并不需要每道题都用计算器)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什么收获?。
使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使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背景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计算工具,学生在进行算术运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辅助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中,计算器被引入到教学中,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便于解决较复杂的算术题目。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计算器基本功能的了解和掌握。
2.计算器的按键发音和使用方法。
3.加减乘除运算的正确性。
难点1.阿拉伯数字和计算器按键的对应关系。
2.计算器中小数点的使用方法。
3.计算器的清零和加括号功能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1. 计算器功能介绍•讲解计算器的功能:加减乘除、平方根、倒数、百分号等,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操作。
2. 计算器按键发音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按键上的数字和符号,并讲解其对应的发音和作用。
3. 加减乘除运算•示范加减乘除运算,并请学生操作计算器进行相应的练习。
4. 小数点的使用•讲解小数点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要求学生注意保留正确的小数位数。
5. 清零和加括号•讲解计算器中清零和加括号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操作练习。
6. 综合运算练习•给学生出一些综合运算练习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讲解相关的解题方法和计算技巧。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操作练习,加强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器,加深对计算器使用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纠错,指导学生正确地操作计算器,避免出现操作错误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的情况。
•在教学练习中,要让学生体验到计算器的便利和效率,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时 使用计算器计算(二)》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使用计算器计算(二)教学内容:课本53、54页教学目标:1.使用计算器计算两位数以上的试题。
2.熟练运用计算器,并掌握一定的使用技巧。
3.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丰富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1.出示例题:上海体育场在足球联赛中第一轮接待了3轮上海体育场共接待了多少名观众?问:怎样算式呢?33086+29867+304212.师:怎样按计算器呢?谁来说说看!请一名学生边按计算器边说说是怎样按的集体操作,并交流实际使用计算器计算出的具体结果。
二. 实际操作巩固1.出示:53页第8题先用递等式进行计算,再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746+12893+9865 89712-34796-4321556347-7265+18073 7421+83694-3786276×38×29 97146÷42÷25714688÷1224×307 728×54÷504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汇报结果师;计算器是帮助我们检验计算结果的一个很好的计算工具,但我们不能依赖计算器来计算。
三. 探究1.出示计算器键盘,提出问题1)师:从计算器的数字键沿顺时针方向,像下面这样,汇报:147+789+963+321= 22202)师:再从汇报:723+369+987+741=22203)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A 百位上的和1+7+9+3=20B 百位上的和1+3+9+7=20十位上的和4+8+6+2=20 十位上的和2+6+8+4=20 个位上的和7+9+3+1=20 个位上的和3+9+7+1=20 123+369+987+741=100×(1+3+9+7)+10×(2+6+8+4)+1×(3+9+7+1)=100×(1+7+9+3)+10×(4+8+6+2)+1×(7+9+3+1)=147+789+963+321A 147B 123789 369963 987+ 321 + 7412220 22202.师:如果从2开始,会怎样呢?请大家小组内一起算一算,商量商量。
2019最新(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使用计算器计算-优质教案

2019最新(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使用计算器计算-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运算。
2.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究较复杂的两步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了解计算器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运算。
教学难点: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M+和MR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领探究1. 激趣复习引入。
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又成功返回,这其中要用到大量精确的计算。
当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时,都需要用到什么?(引出计算器。
)2. 复习旧知。
师:现在请大家用上节课学的知识帮神舟六号算一算。
(神舟飞船绕地球一周需要5400秒,行程43200千米,飞船每秒航行多少千米?)3. 学生独立按键计算,复习巩固旧知。
4. 新课引入,使用计算器计算(二)。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使用计算器。
[说明: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一步计算的方法——只要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键,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通过神舟六号的例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探究两步计算的按键操作方法。
]二、自主探究1. 出示主例题。
师: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举国欢腾,神舟六号实物巡回展览也到过上海科技馆,你们去看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上海科技馆举行神舟六号展览,数万名热情的××市民前来参观。
开展第一天就接待了15370名观众,第二天接待了10867名观众,第三天接待了11309名观众,前3天上海科技馆共接待了多少名观众?列式:15370+10867+11309=2. 学生自主学习。
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在学习单上完成按键顺序表。
3. 集体小结:按了第二步的加号,就出现了第一步加法的计算结果26237,然后按11309,结果就出来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4.3《计算器》教案沪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4.3《计算器》教案沪教版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源源流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能力目标:认识算筹、算盘和计算器。
知道算盘的结构,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了解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常用键的功能。
3. 情感目标:知道如何用算筹、算盘、计算器表示一些数,并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用算筹、算盘进行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配套软件平台,小棒、算盘、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出示452+367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还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计算?你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计算的吗?(安排一段录象)2. 生交流:有关计算工具发展的信息。
3. 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收集有关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史。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计算,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讲,有话要讲,对新知识的探究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真正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主动探究:算筹:1. 抽生介绍你所了解的算筹,其余学生补充。
师用媒体配合学生介绍2. 了解算筹表示数的方法:(1)一位数有两种表示方法:纵式、横式(2)多位数用纵横相间的方法表示数,遇“0”用空位表示3. 摆一摆:(同桌合作)(1)报数,摆算筹(2)尝试,用算筹计算452+3674. 交流或看书P48页巩固(让学生来介绍算筹的知识,教师补充和媒体演示只作辅助手段。
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算盘:1. 过渡:大约一千四百年前,我国由算筹发明了算盘,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计算。
2. (举起实物算盘),你知道算盘的哪些知识?媒体配合演示:算盘的结构3. 合作学习:(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算盘)(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2)生报数,拨珠,如6,125,4037……(3)尝试:计算:70149+238674. 交流:比较80与8在算盘上有什么区别?体会定位点的重要性。
使用计算器计算-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使用计算器计算-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2.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简单的加减法算式3.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正确选择使用计算器或口算解决问题二、预备知识1.掌握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的加减法口算题目2.了解计算器的基本部件和功能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本课主题为《使用计算器计算》,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在上一学期学过的计算器部件和功能。
3.2 讲解1.计算器上的加减乘除四个键,介绍其基本功能。
2.让学生模拟操作计算器中的数字键、加减乘除计算键,并注意观察计算器中的数值变化。
3.让学生模拟计算十以内、百以内的加减数列并通过计算器校验结果。
3.3 操练让学生在本课提供的计算器上进行练习,算出以下题目:1.15 + 8 =2.23 - 7 =3.56 + 21 =4.79 - 12 =3.4 交流1.让学生将答案对比在口算和计算器中的使用感受。
2.让学生分享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感悟。
四、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 计算器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2. 在计算器上进行加减数列校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 同样的加减法算式,计算器和口算的结果会有不同吗?为什么?五、课后作业1.计算以下题目:39 + 24 = ,76 - 35 = ,103 + 27 = ,94 - 17 = 。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什么场合下会用到计算器?六、教学反思使用计算器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工具,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数字的输入正确,否则计算结果也会有误差。
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同时让学生对口算和计算器的区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2021年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优质公开课课件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2/62021/2/62021/2/62021/2/6
谢谢观看
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 大约要白白浪费18千克的水。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 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18×365=6570(千克)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 (每桶约重15千克),算算大约能 装多少桶?
6570÷15=438(千克)
(3)你家每日用几桶水?算算这 些水够你家用几个月?大约合多少 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挑战赛:
(1)380×426= 161800 (2)12×20= 240 (3)625÷25+87= 112 (4)26×5×2= 260
选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93+70+30= 193 (2)3363÷57= 59 (3)2800-1798=1002 (4)126×7÷18= 49 (5)25×7×4= 700 (6)6848-579+386= 6655
计算工具的演变史
原始社会,人类智力低 下,当时把石块放进皮袋, 或用贝壳串成珠子,用 “一一对应”的方法,计 算需要计数的物品。 后来,人们又发明在长绳 上打结记事或计数,这比 用石块贝壳方便了许多。
算筹是中国古代普遍采用的一 种计算工具。算筹不仅可以替 代手指来帮助计数,而且能做 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 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 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 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2/62021/2/6Saturday, February 06, 2021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使用计算器计算2 沪教版

速度是每秒136.8万亿次,那么,预计这台超级计算机的
速度每秒可以进行(
)万亿次的计算。
9986.4
我与老师比比赛:
946×57×0=
0
100÷5= 20
使用计算器计算题目不一定就是最准 确,最快的!应该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不要总觉得被轻视,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分量。 要想成为强者,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要记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活给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335
资料二:
现代电子计算器首次问世是1963年,标价为人民币 40000元,而如今国内大部分计算器的价格不会超过 200元,当时的计算器的价格大约是现在计算器价格的 ( )倍?
200
资料二:
据悉,日本今年将着手建造一台全球速度最快的超级计
算机,新的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目前全球最快的超
级计算机 “蓝色基因”的73倍。“蓝色基因 ”的运算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65+469= 1234
3208-296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器》优质公开课课件 (2)

学习目标
1.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并通过计算 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 让同学们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 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 兴趣。
向同桌介绍你的计算器。
功能键
显示屏
运算符号键 数字键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46×57×0= 0 100÷5= 20 3028-2965=53 估算:99+199≈ 300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2021/7/302021/7/302021/7/307/30/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7/302021/7/30July 30, 2021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302021/7/302021/7/30Jul-2130-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302021/7/302021/7/30Friday, July 30,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302021/7/302021/7/302021/7/307/30/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2021/7/302021/7/302021/7/30
▪
12 ×75
÷9
9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
能够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2.能力目标:
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
会借助计算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
教学难点:
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比赛引入
1. 师生比赛。
(出示P52第5题)老师用计算器计算,你们用笔计算。
我和你们比一比,谁算得最快最准。
(也许学生会说这不公平,比赛停止。
)
2. 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明:设计“比赛”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计算器的作用与价值。
】
二、体验探究
1. 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
)
2. 分组探究。
四人一组,合作完成P51题1和题2。
3. 反馈解疑。
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2587+9604”?
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80738-31927”?
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每次计算前要清0;不能按错键。
)
你们小组还有什么疑问?
4. 集体小结。
使用计算器计算一步式题时,只要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键,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说明: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学生在前一课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对计算器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
因此,应从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组内互助以及教师解疑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掌握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
三、巩固练习
1. P51题3。
用计算器计算。
(同桌核对)
如果两人的计算结果不一致,你们是怎样判断谁对谁错的呢?(重新计算;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验算。
)
2. P52题6。
你们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乘除法运算吗?说说操作顺序。
每人选乘法和除法式题各一道,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3. P52题5。
刚才的比赛怎样比才算公平?(都可以使用计算器)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说明:在学生掌握了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方法后,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锻炼了学生正确、快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能力,并会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两种方法的验算。
】
四、综合运用
1. P52题4。
(出示投影)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代表汇报,集体核对。
2. 生活中你们用一次性筷子吗?我们来算一算。
如果一人一天消耗一双一次性筷子,我们上海市以1360万人计算,一天就消耗1360万双筷子。
(1)一年(按365天计算)消耗多少万双一次性筷子?
365×1360=496400(万双)
(2)1800万双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1万棵树木,上海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需要多少万棵数木?
496400÷1800≈276(万棵)
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只是为了图方便,就毁掉大片的森林,你认为值得吗?你们还可以上网查找一次性筷子的其他危害性。
【说明: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使用计算器。
此外,“计算一次性筷子数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和环保意识,使教学不单单是“教”和“学”的过程,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
五、拓展提高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每组题。
(1)1×1 (2)9999×1
11×11 9999×2
111×111 9999×3
1111×1111 9999×4
(3)9÷9 (4)3×4
108÷9 33×34
1107÷9 333×334
11106÷9 3333×3334
111105÷9 33333×33334 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不使用计算器,你能按照发现的规律继续列算式并写出得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