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精)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尹敬东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构成了我国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
但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我国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
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剑桥对人们持币的交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剑桥理论的缺陷是没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
与剑桥的前辈不同,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
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就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 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个体的货币需求取决于他们对资产维持需要的决策。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应对未来的风险和流动性需求。
当人们预期到经济形势不确定或可能遇到紧急支出时,他们会增加货币的需求。
因此,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和资产偏好等。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决策与利率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利率上升时,个体持有货币的成本增加,因此他们更愿意将资金投资于利率较高的资产,而减少对货币的需求。
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个体持有货币的成本减少,他们更愿意将资金转化为货币形式,增加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还关注了货币政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他认为,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从而进一步影响货币需求。
例如,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水平下降,个体的货币需求可能减少。
相反,当货币政策收紧时,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水平上升,个体的货币需求可能增加。
弗里德曼认为个体持有货币除了应对流动性需求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交易动机和资产保值动机。
他认为货币的交易动机取决于人们预计的商品价格的波动情况,同时,货币的资产保值动机是基于人们预期通货膨胀带来的实际资产损失。
因此,弗里德曼的货币保持需求理论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扩展到了包括预期通货膨胀率、商品价格波动等。
除了货币保持需求理论,还有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改进和发展。
例如,罗伯特·鲁尔斯提出的现代流动性偏好理论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扩展,包括对流动性风险的偏好、心理因素等。
总之,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经济学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对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使我们对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和影响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引言在经济学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它们如何决策和相互交互。
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着重研究经济总量和宏观现象的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并就它们的关联性和对经济实践的影响加以分析和总结。
二、凯恩斯微观经济学1.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凯恩斯微观经济学是以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派别。
其理论基础是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储蓄和投资则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他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效用递减”的观点,认为消费者随着收入增加,对额外消费的倾向会逐渐减小。
2.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对经济实践的影响凯恩斯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对经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正是凯恩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凯恩斯的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调节、收入分配和失业问题的分析中,进一步指导了经济政策的制定。
三、凯恩斯宏观经济学1.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是以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的。
凯恩斯通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提出了“总需求不足”和“有效需求”这两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经济活动的总量不仅取决于供给,更取决于需求,而实现有效需求是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关键。
2.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和政策建议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和政策建议与微观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发展中,政府应当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特别是在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时期。
他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和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四、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联性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理论和观点上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应用文-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理论最显著的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构成了我国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
但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我国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
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剑桥对人们持币的交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剑桥理论的缺陷是没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
与剑桥的前辈不同,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
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就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启示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启示
刘涤源;张健君
【期刊名称】《财经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传统数量说的两个模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和托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以及温特劳布与罗西斯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批评,最后提出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总页数】5页(P3-7)
【作者】刘涤源;张健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0
【相关文献】
1.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分歧及产生的政策意义 [J], 葛学辉
2.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J], 张晶;王娜
3.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 [J], 尹敬东
4.应重视货币需求管理——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启示 [J], 张健君
5.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分歧的理论比较及其启示 [J], 郭诚;陈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剖析
凯 恩 斯认 为交 易 动 机
机 所 产 生 的 货 币需 求为 M
谨 慎 动机 和 投 机动 机 决 定 货 币 的 需求
, ,
由交 易 动 机 和 谨慎 动
Z ,
;
为 满 足投 机 动 机 所产 生 的 货 币 需求 为 M
】
,
为满 足 交 易 动 机
:
,
和 谨 慎 动机 所 需要 的货 币 M 取 决于 总 收入 息 率水 平
以灵 活 偏 好为基 础 的 利 息论
,
按 照凯 恩斯 的说
,
就业 约 增加 依 靠消费 需求 和投 资需 要 的 增加
,
在 消费 需求 不 易增 加 的 情 况 下
。
就业
。
主 要 依靠投 资的 增加 而 投资 的 增 0 ] 又 取 决 于 资本 的边 际 效率是 否 高 于 利 息率 由于 利 息 I
,
是指 货 币具 有 周 转 的 灵 活 性
使 得人们 都 愿 意保 持货 币
,
第二
。
、
货
币 的 生 产弹性 等 于 零 生 产弹性 是指 货 币购 买 力 的 改 变 引 起 生 产货 币 人 数 的 改 变 货 币 的 生产 弹性 等 于 零
三 个 特点
,
是 说 货 币 不 很 容 易被 生 产 出 来
率 约 高低受 货 币需 求 和 货 币 供 应 的 影 响 凯 恩 斯 认为 关系
。
,
因 而 对货 币需 求 的 考 察具 有 特别 重 要 的 意 义
,
,
灵 活 偏好 止 ’ 们 保持 货 币的 基 本原 因
、
人们 对 货 币 的 需求 和 利息 率有 密 切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课件
总结词
指个人和企业为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详细描述
预防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等不确定 性因素而持有一定量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这种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 要取决于个人和企业的风险偏好和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
投机动机
总结词
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追求投资收益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课件
目录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概述 •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批评与修正
01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概 述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背景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01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形成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密切
0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动机
总结词
指个人和企业为了满足日常交易需求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 望。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和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方便交 易,如购买商品和服务。凯恩斯认为,这种出于交易动机的 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收入越高,为满足日常交易 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预防动机
。
影响因素
不确定性、流动性偏好、风险 偏好等。
预防需求函数公式
M2=L2(R,U),其中R表示利率 水平,U表示不确定性。
预防需求的特点
相对不稳定,随利率和不确定 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
01
02
03
04
投机需求:指个人和企业为了 在未来的利率水平上进行投资
或投机而持有的货币量。
影响因素:利率水平、未来预 期、风险偏好等。
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微观经济基础的理论
20 世纪后期石油经济危机,占主流地位的的新古典综合派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方面无法在理论上合理解释“滞涨〞现象,另一方面又无法从实践角度找到解决“滞涨〞问题的政策,因而把凯恩斯主义引入责难的深渊。
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关于经济学宏观方面的微观根底的构建问题,成为经济学界攻击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方面。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积极从批评者那么汲取知识,开始构建自己的微观经济学根底,新凯恩斯主义随着产生。
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微观经济根底的研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使得西方经济学出现宏观和微观的分野。
在微观经济领域 ,凯恩斯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可以确保所有市场 ( 包括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 出清 , 使经济维持动态均衡状态。
在宏观经济领域 , 凯恩斯主义那么认为 , 有效需求缺乏的存在 , 非均衡是经济的常态,市场非出清、失业、资源利用不充分,这时需要借助国家干预来减少失业和振兴经济。
尽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彼此相互冲突,却被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梳理成宏微观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体系,并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主流地位。
然而,微观分析难以成为宏观分析的根底,因为微观经济学采用均衡分析而宏观经济学采用非均衡分析,因此,凯恩斯主义的很多政策建议也因欠缺牢固根底而备受争议。
2. 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微观经济根底的主要研究思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引入理性预期的概念,并维持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微观根底的构建初探其市场非出清的立场,强调价格和工资粘性的重要性。
粘性理论认为名义价格和工资在面临需求冲击和其他外部冲击时无法及时变动,而就是这种名义价格和工资的刚性使得总需求的冲击无法及时调整,因而产量波动的持续性和非自愿失业得到自圆其说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大量模型解释偏离竞争性的非均衡价格,在他们看来,理解经济运行的关键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比方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价格刚性等〕。
这些模型均在微观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前提下,参入理性预期,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来构建的,因为都具有比拟牢固的微观经济学根底。
货币需求理论
• 名义货币需求平减物价指数=实质货币需求
• 二、货币需求量层次
• 1、实质货币需求量
• 1)经济主体在一定经济发展时期所愿意持有那部分实 际货币量。即经济主体在其收入或资产总额中愿意以货 币形式保有的那部分实际数量。
• 注意:
• A.愿意持有: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市场、动机
• 经济主体 预期价格下跌,推迟购买,拥有较多 货币余额。在某一限度内,价格越下跌,福利 越大;超过这个限度,现金余额越多,有机会 成本的损失,还要有费用。所以,存在一个最 适价格下跌率。--福利最大较 • A原则上都体现经济主体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 B实际货币需求量在理论上更具一般性。 • C最适货币需求量以实际或不需求量为理论前提。 • 条件 • (1)某种价格上涨主要不是货币数量引发的 • (2)经济主体可以接受】 • (3)对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定收入水平、利率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 货币量使机会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 宏观货币需求:
• 3.名义货币需求和实质货币需求
• 货币数量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过程。
• 名义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不考虑价格 变化时的货币需求。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货币需求。
• 实质货币需求: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需求扣除 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用实物价值表示的货币需 求。
• 6.货币需求量和货币必要量
• 对应概念. ﹡ 货币必要量从一个国家角度分析,属 于宏观需求。是指一国满足商品流通的最低需要量。 MV=PQ
• 货币必要量有弹性。需求量大于相应的必要量。
• 货币需求量是从经济主体的角度谈论,相当于微观货 币需求。
• 实质上无区别
• 7.货币需求的存量和流量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及其现代启示
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人们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其代表性著作《货币、利息与就业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如今,面对世界各国如何走出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必须高擎凯恩斯的旗帜,回到凯恩斯的时代。
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刻,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理解我国政府推出的旨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经济政策。
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主张对于社会科学来说,伟大的理论来源于现实的实践。
1929--1933年的大危机造就了凯恩斯的经济学。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打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还动摇了传统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地位。
人们不再相信自由经济能给整个社会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开始丧失了对自由竞争为特点的传统市场经济的信心。
面对经济大萧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出路。
1933年3月,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他上台后,积极推行政府干预,实行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直接投资,注重提振人们信心,使经济萧条走出低谷,开始复苏。
此后,西方经济学家被迫对现有的经济理论进行反省和批判,并企求新的理论来解释严峻的危机现实,以得出挽救资本主义的可行办法。
于是时势造英雄,凯恩斯没有错过机会,他的理论伴随的宏观经济学说就应运而生了。
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提出了有效需求的理论体系和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减少失业、治理萧条的经济政策主张。
如果没有凯恩斯在经济学上的创造,扩张性财政政策就可能只是一种偶然的应急措施,而不会成为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选择。
首先,凯恩斯针对经济危机期间出现的严重失业状况,重新解释了充分就业的概念。
传统的经济理论否定了社会存在普遍的失业现象,认为这些大量的失业也仅仅是经济中的“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而已。
凯恩斯认为,传统的失业解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完全是自欺欺人,对于现实缺乏说服力。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精编版
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取得收入的时 间间隔与货币需求正向相关。 (3)货币需求依赖于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
货币需求中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依赖于 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2、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
一是市场利率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二是市场利率影响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 从而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的形式的选择。 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都会导致市场利率与货币 需求负相关。
2.谨慎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预防诸 如事故、疾病、失业等意外开支而需要事先持有 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部分货币需求数量与收入 呈正比。
Y
两部分用函数表示为:
L1
L1 = kY
k为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对实际收 入的反应程度,也可叫货币需求
的收入弹性。
LM
3.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 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这部分货币 需求数量与利率水平呈反比。 凯恩斯假定:①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资产只有两种: 货币和债券; ②人们心目中对于利率的看法都有一 个正常值水平。
一、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
1.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以货币的流动性大小,即以货币作为流
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为标准。
2、我国的M系列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包括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信用卡存 款)。
M2=M1+准货币(包括企业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证券保证金存款、外汇存款、其他存款等)。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金鑫 2017.8.13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一、货币需求的定义
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的微观理论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的微观理论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的微观理论基础生产力研究 No. 5. 1997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的微观理论基础在本世纪70年代, 西方主要国家普遍面临的严重滞胀是对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的一个无情的打击, 凯恩斯主义在现实面前一筹莫展而陷入困境。
在80年代, 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风行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颇有一股恢复古典经济学正统地位的强劲气势。
在这种背景下, 仍有一批坚持凯恩斯主义基本信条的经济学家在继续着他们的研究工作, 他们所取得的日益丰富的研究成果及其对经济学界所产生的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标志着以这批经济学家为主体的一个新的理论学派的产生和迅速崛起, 这个理论学派就是新凯恩斯主义。
该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的凯恩斯主义, 一方面自然是由于该学派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理论假说,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该学派是在与对立学派的论战中受到启迪, 并吸取了经验教训和其它学派的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来改造和发展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
自90年代以来, 新凯恩斯主义成为一股可以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抗衡的力量, 两者共同构成当今西方经济学的两个主导学派。
原凯恩斯主义遭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批评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原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缺乏微观理论基础。
关于这一点, 正如不少经济学家所指出的, 经济学被分割成两个部分, 或者说, 在经济学所描绘的经济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制。
在一种体制中, 即当社会的经济资源未能充分使用时,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就可以发生作用; 在另一种体制中, 即当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使用时,本刊收到稿件时间:1997. 08. 20。
发生作用的是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原理。
这两种体制及相应的经济学原理界限分明且相关程度很小。
他们指出, 经济学原理应该是一套, 而不应该是两套。
于是, 如何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 是凯恩斯主义者所面临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理论难题。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构成了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题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是一种物价的货币理论。
这种理论没有将货币引入到生产之中去进行研究,因而不可能解释失业问题。
而要说明和解决资本主义所面临的事业和经济问题,就必须将货币决定物价的理论转变为货币影响就业和产量的理论。
这种转变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由此,凯恩斯将就业作为其货币理论的中心主题。
同时,将利息率的决定看作是纯粹的货币问题。
货币与利益一道成为凯恩斯解释就业问题的关键。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其划时代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而完成了从物价的货币理论到就业、产量及收入的货币理论的转变,并推翻了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将货币理论与一般经济理论相融合,从而开创了以国民收入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为了建立自己的理论,首先抨击了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原则:(1)“萨伊定律”。
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供给会自行创造其本身的需求”,因而其理论重点是在供给方面;凯恩斯则颠倒过来,认为是需求创造供给,可见,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重点是在需求方面。
(2)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利息率的调节作用,储蓄最终永远等于投资,且储蓄决定投资;凯恩斯则认为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求所决定的,它不能调节储蓄和投资的均衡。
对储蓄和投资的均衡起作用的,是产量或收入水平,且投资决定储蓄,而不是储蓄决定投资。
(3)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实际工资的自由升降,会通过劳动供求之间的自动调节而实现充分就业,即工资决定就业;凯恩斯认为劳动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由于工会的存在,工资是刚性的,无法向下调整,因此,就没有理由认为可通过工资的升降变动而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_2023年学习资料
货币平。在个人偏好、社会局势等不变的前提下,收 入水平越高,货币的交易需求量越大。即,二者是正-相关的:-M=fY-f今0-1》-式中,M表示货币的交易需 ,表示收入,0-表示一阶导数大于0,即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货币的交易需求-Y-M,s=fr-M.c-图2-3货币的交易需求
五、鲍莫尔托宾模型-2若该人预知月内的交易量是均匀的,则可将一-个月划分为3个相等的时段(或个时段)。把供 -费性交易的3000元中的1000元以现金形式持有,在-第一个时段内使用;另外2000元买有价证券,以便得收益。当第一个时段即将终了时,卖出1000元-有价证券获得货币(即套现,供第二时段消费-依此类推。-显然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有利,而且,时段-划分的越多收益越大。但是,第二种方法要负担交-易成本-每次证券交易的费 (购买和套现,-包括佣金、交易税、印花税、交通费、通讯费、时-间.
五、鲍莫尔托宾模型-195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威廉·鲍莫尔发表-了论文《现金交易需求:存货理论分析方法 。1956-年,耶鲁大学的詹姆斯托宾发表了论文《货币交易需-求的利率弹性》。二人分别在论文中证明,人们在确 定交易货币需求量时,和厂商确定存货量时既考虑交-易的便利又考虑存货的成本一样,也考虑持有大量货-币时,利率 动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由于鲍莫尔和托-宾的模型本质上是管理科学中“最适度存货控制”技术-在货币理论中的应用, 以又被称为“货币需求的存货-管理论”
三、“流动性陷阱”假说-当利率已降至某一不能再降的低水平值的时候-货币需求会变为无穷大。也就是说,没有人再 意-持有有价证券,统统宁愿持有货币。用凯恩斯自己-的话说,即“流动性偏好”绝对化。用图2-8表示:-当利率 至时,,货币需求曲线由负斜率变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三、“流动性陷阱”假说-i-M,=fi(Y不变时-Ma-图2-8流动性陷阱Y不变时
货币主义,新古典,凯恩斯--经典总结
货币主义,新古典,凯恩斯--经典总结[]一、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争论1.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货币主义的出现旨在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及理论进行批判。
凯恩斯主义认为控制经济波动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使用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利率。
由于长期执行财政政策,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压低利息刺激投资,使得西方国家在提高国民收入的努力中,忽视了货币数量的增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试图从理论上对凯恩斯主义进行批判[2],说明货币数量在长期中对价格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是影响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
从而在政策上,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主张使用稳定货币供给的经济政策:单一的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如下:(1)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古典的货币数量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价格水平决定于货币数量;反之,货币数量变动的后果是价格水平的变动而非国民收入的变动。
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则认为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变动可以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理由是货币数量的变动可以导致利率的变动,进而影响投资的变动,并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
货币主义试图在使货币数量理论在复杂假设的情况下重新得到同古典货币理论相似的观点:一方面,从长期的观点讲,货币数量增加的最终结果是价格水平的变化而非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另一方面,货币主义也承认在短期内货币数量的变动可能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
17供给学派的理论是针对凯恩斯主义强调社会经济的需求方面而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只有采取措施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才能医治美国经济中的疾病。
18 货币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仍然是在传统研究范式内进行的,这就不同于前面介绍的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因此在效果上不如前者。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的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在给定的货币国民收入的条件下,或在给定的p、y条件下),而凯恩斯理论则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不稳定的(在p、y 稳定的条件下,由于金融市场内货币需求随利率而变动,从而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通过引入利率因素,解释了货币流通速度随经 济周期波动而变化的现象。
指导货币政策的制定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央行根 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调整货币政策。
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从货币供求角度出发,分析了通货膨胀的成因, 为治理通货膨胀提供了思路。
dL1/dY>0。
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是收入水平的增函数
02
预防性货币需求L2也是收入Y的增函数,即L2=L2(Y),且
dL2/dY>0。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水平的减函数
03
投机性货币需求L3是利率r的减函数,即L3=L3(r),且
dL3/dr<0。
03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实 证检验
实证检验的方法和步骤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收入水平
收入状况决定货币需求。收入水平越高,货币需 求量越大。
利率水平
在正常情况下,利息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 动。
制度因素
凯恩斯认为,利率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其水平的 高低受货币供求关系决定。
货币需求的函数关系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的增函数
01
交易性货币需求L1是收入Y的增函数,即L1=L1(Y),且
与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决定价格水平,保持货币数量稳定就能实现经济稳定;而凯恩斯主义则 认为货币数量只是影响价格水平的因素之一,经济稳定需要更多的政策干预。
现代货币数量论强调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能够自动实现均衡;而凯恩斯主义则强调政府 干预的必要性,认为市场存在失灵的情况。
要点三
对货币政策的新认识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对货币政策 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一些经济学家认 为,货币政策应该更加关注资产价格 、信贷市场等因素,而不仅仅是调节 货币供应量。这些新的认识为货币政 策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新整理)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及总结
2021/7/26
4
数学模型
s=s(y)=-ɑ+(1-β)y i=i(r)=e-dr i=s
r = ae 1β y dd
L=L1+L2=ky-hr M/p=m=m1+m2 m=L
r= k y m hh
联立IS和LM的方程,可以求得均衡的r和y
2021/7/26
5
本章知识脉络图
IS曲线
IS曲线推到
民收入)的均衡点,那么,必须假设两个市场的均
1
衡是独立形成的,即一条曲线的移动不会引起另一
条曲线的移动。但,这一假定并不存在,因为IS曲
线与LM曲线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2021/7/26
8
其次,英国新剑桥学派坚决反对IS-LM模型分析,其原因是:
lS-LM模型用一套独立方成体系代替了凯恩斯的因果次序关
两部门:r= ae 1βy
dd
三部门:r= aeg1(1t)y
d
d
投资决定 于利率
IS-LM框架 LM曲线
IS曲线移动 LM曲线推到
三部门:∆y=k.∆i(∆g,∆t)
r= k y m
h
h
货币名义供给量
斜率=∞古典 区域
斜率>1中间 区域
斜率=0凯恩 斯定理流
动性陷阱
货币需求 决定利率
LM曲线移动
2
系,从而模糊了凯恩斯理理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最本质的东西
时投资决定收入;利率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中是不重要的,
它在收入创造过程中是由外生因素所决定。但,IS-LM模型实
际上把利率看成决定储蓄和投资的主要因素,这就把凯恩斯理
论恢复到古典学派经济学结构中去了。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一种经济学理论,解释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与个体的收入以及利率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在他的经济学著作《通论》中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并对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三个决定因素共同决定的,即预期支出、风险和流动性偏好。
预期支出是指个体对未来的消费和投资支出的预期。
风险是指个体对未来的经济风险的忧虑程度。
流动性偏好是指个体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偏好程度。
据此,凯恩斯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的数学表达式:M=P⨉L(Y,i),其中M表示货币需求,P表示价格水平,L表示实际收入Y和名义利率i的函数关系。
凯恩斯指出,货币需求与实际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当个体的实际收入增加时,他们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个体的预期支出也会增加,从而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满足日常消费和投资需求。
此外,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与名义利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名义利率是指现金持有者可以从持有现金获得的利息收入。
当利率较高时,个体可以通过将现金存入银行等途径来获取更高的利息收入,因此他们对持有现金的需求就会减少。
然而,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函数不仅仅受到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的影响,还受到风险和流动性偏好的影响。
当个体对未来的经济风险感到忧虑时,他们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同时,个体也可能出于流动性偏好而持有现金,以便更快地进行交易和支付。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价格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凯恩斯认为,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因此货币需求也会增加。
总的来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提供了一个分析人们对货币需求的框架。
通过考虑个体的预期支出、风险和流动性偏好,以及实际收入、名义利率和价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货币需求的形成和变化。
这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经济决策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讲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
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相关,只要 交易成本b≠0,就需持有一定的货币。 • 若b=0,则无需持有货币,这就印证 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
•
鲍莫尔对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 展: 第一,论证了交易动机的货币需 求也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意义:为凯恩斯主义以利率作为 传导机制的理论提供了新得证明, 货币政策如果不能影响利率,那么 它的作用就会很小,甚至无效。
•
第二,该理论假设任何企业和个 人的收支都是已知的、可预料的和 完全有规律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
意外收入超过支出或支出超过收 入是现实中的常态。前者使货币余 额迅速增加,后者可能使货币余额 急剧减少。所以,平均货币余额并 不很稳定。
•
第三,该模型没能区分交易性 货币需求对不同收入的家庭或不 同规模的企业所具有的不同利率 弹性。
• •
•
第二,根据“平方根定律”,假 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需求的变动 在比例上小于收入水平的变动。
•
意义:增加一定比例的货币供应 量,会导致收入更高比例的增长, 即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作用远大 于预期。由此强调了货币政策的重 要性。
•
缺陷: • 第一,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出入甚 大。 • 经济学家对利率、收入与交易性货 币需求之间变动关系计量分析的结果 证明,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不是常 数,而是在1/3~2/3之间,甚至在更 大范围内波动的变量。 • 鲍莫尔把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固定 为1/2的推论,成了其理论最大的弱点。
•
(3)设支出是连续和均匀的,即
变现后获得的货币均以固定比例和 平均速度支出,经济主体手中平均 持有的货币余额为C/2。 • 当市场利率为i时,持有货币的机 会成本为C/2×i。 • 持有货币的总成本=交易成本+ 机会成本 • 以K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构成了我国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
但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我国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
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剑桥对人们持币的交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剑桥理论的缺陷是没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
与剑桥的前辈不同,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
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就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首要发展是围绕交易动机所做出的更加精细的研究。
原则上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
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
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假定,人们持币与否包括两种相关的费用:持有现金的机会损失和处置有价证券的佣金支出,由于这两种费用互为消长,个人决策将面临选择和权衡,并使得总费用最小,由此可导出鲍莫尔有名的平方根律:M=(2bT)/r式中b代表每笔交易的佣金费用,r代表有价证券利率。
该式表明货币需求同收入T和利率的弹性均为1/2,这意味着货币不是奢侈品,其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收入分布越是平衡,货币总的需求就越大,或收入分布越是不均匀,货币总需求就越低。
谨慎动机主要取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如凯恩斯所指出的,“由此动机持有之货币,乃在提防有不虞之支出,或有未能逆睹之有利进货时机。
”但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需求,凯恩斯的分析未见细致,致使后来的经济学家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拓展和进一步规范,最有名的拓展之一是托宾的货币需求的象限分析,托宾巧妙地将谨慎需求和交易需求与投机需求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将谨慎动机限定于利率的不确定性这一范围之内。
谨慎需求模型有关不确定性的其它发展是直接基于收入或支出的不确定性,如惠伦(1966)所提出的谨慎性货币需求模型就属于这一类型。
该模型假定:收支相抵后的净支出服从以零为中心的某种概率分布,σ为净支出的标准差,通过设定适当的风险概率,惠伦导出了立方根律的货币需求公式:M=2σ2br13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最为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动机,它是凯恩斯货币理论区别于其它货币理论的一个显要特征,不过凯恩斯的投机模型是一个纯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模型,在该模型中,投机者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借助预期利率,个人要么全部持有货币,要么全部持有债券,个人是个盲目的投机家,而不是多样化的投机家。
为克服这一缺陷,托宾(1958)根据马克维茨(1952)的资产组合理论发展了凯恩斯的纯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
这一理论可通过可分离定理加以说明。
第一,投资者根据各种风险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确定资产的有效集或有效边界,这一边界与个人的偏好无关,引入无风险的货币后,投资者的有效集变为由原点出发与有效边界相切的一条直线。
第二,个人选择直线上的哪一点作为最优决策点,取决于个人风险——收益的无差异曲线,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与直线的切点即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该点决定了在所有金融资产中货币所持的比例,投机性货币需求由此比例确定。
二、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凯恩斯之前的货币理论可归结为货币数量论传统,该理论可追溯至休谟的《论货币》,其后经历100余年的发展,并经马歇尔、维克塞尔、费雪和庇古等经济学家的斧正基本止于完善。
货币数量论因其形式的简洁性和逻辑解释能力,在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之前一直居于经济学的主流位置,在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之后,由于简单形式的货币数量论在现实经济的解释能力方面明显不足和凯恩斯理论对现实解释能力的明显优势,使得该理论退居到非主流位置。
到目前为止,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仍是现代主流货币理论。
下面我们从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性需求的角度讨论该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
对交易需求,正如帕廷金等所批评的那样,传统货币理论同样包括凯恩斯主义的交易需求理论缺乏充分的微观基础。
从形式上讲,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直接以个人的行为作为分析对象,但是交易需求分析本质上是一种静态分析,交易需求本身是需要加以说明的。
固然,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模型通过将物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货币市场连接成一般均衡模型,交易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说明,然而这种说明是不充分的,它只是停留在宏观层次,而没有解决货币需求如何由个人的最优化行为导出,这里个人的最优化行为不仅仅是指个人的最优理财行为,同时亦指个人的最优消费行为。
后者将由消费者动态效用最大化决定,因此,货币需求必须在个人理财费用的约束下由个人动态消费效用最大化导出。
但是,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模型中,个人理财费用得到了充分的强调,而个人效用最大化基本没有涉及,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动态化方面的重大缺陷之一。
为克服这一缺陷,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思路:第一是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他的货币数量论一般可表述为:MDP=fW,r-1rdrdt,1pdpdt,h式中MD是名义货币需求,r是利率,W代表财富,h是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P是价格水平,t 代表时间。
对弗里德曼而言,货币同其它任何资产一样,会给持有者带来效用,其效用是给持有者提供劳务流量,劳务流量效用服从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而这正可以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分析应用,因此,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而作为体现动态最优化的是所谓的持久收入假定,但是在弗里德曼的理论中始终缺乏明确的最优化程序,其对动态行为的处理也是不充分的。
第二种思路是明确从动态最优化的角度阐述货币需求决定的现代新古典宏观研究方法。
这一方法中最有名的新古典主义货币模型是货币迭代模型,它源自萨缪尔逊的“纯碎消费借贷”模型。
新古典主义的货币迭代模型的效用函数为:U=U[c1(t),c2(t)]式中,c1(t)代表年轻一代在他们年轻时的消费,c2(t)代表他们在年老时的消费。
由于年轻人和老年人有各自的资源禀赋,借助货币交换,年轻人将选择c1(t)和c2(t)使其效用最大化。
但是对于迭代模型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货币资产与生息资产的共存性,第二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如何在模型中得到体现。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处理分别引出了货币的法定限制理论(Fama,1982)和克洛尔约束假设,后者导出了众所周知的卢卡斯的具有交易约束的迭代模型(胡佛,1991)。
由于新古典主义货币模型具有明确的微观基础,原则上要优于以货币的交易需求为基础的分析模型,但是,新古典主义货币模型也存在自身的问题(胡佛,1991),缺乏容易处理的迭代模型的形式,足以从现实方面证明了它在导出使人相信的宏观关系过程中的用途,更重要的是迭代模型把货币当作基本的价值贮藏手段来对待,忽视了它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实际上作为迭代模型中的货币在现实中不只是代际间的交易工具,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日常交易的需要。
克洛尔约束的引入虽然有利于克服这一困境,但是克洛尔约束假设本身只是简化了问题而不是解决了问题。
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无论是凯恩斯的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或是托宾的资产选择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原则上都是建立在个体最优化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
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型中,个人持币的规模主要取决于个人持币的机会成本,反映这一机会成本的是所谓市场上有代表性的通行的市场利率,因此,总体上个人持币是使个人理财费用最小。
对于托宾的理论,正如第一部分所指出的,它是建立在更加正规的效用分析基础之上,在托宾的分析模式中,个人是在投机者的有效集的约束下通过投机者的期望收益与风险的无差异曲线来确定风险组合和无风险的货币需求。
虽然凯恩斯的纯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与托宾的货币资产选择模型都是从个人的最优理财费用出发建立的,但是,在微观机制的刻划上二者还是存在着若干差异。
首先,在凯恩斯的纯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中,利率预期处于核心地位,在该模型中,货币的存在只是表现为市场机会下的投资间歇。
托宾的货币资产选择模型则不同,货币的存在是投资者货币、资产收益与风险权衡选择的结果,这里货币职能不是表现为投资间歇,而是风险的避风港,是投资者资产组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次,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强调不同个人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投机性货币需求总量上同利率之间的平滑反向关系。
托宾则强调不同个人对资产收益和风险认识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导致了共同的市场边界。
同一性假设原则上是有力的,但是从实际情形看,同一性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任何资产的当期收益率均取决于利率和资本利得或利失,而后者总是要牵涉到资本的价格预期。
一般而言,不同的个人应有不同的预期,因此就可分离定理而言,不存在市场可分离定理而只应存在适于个人的可分离定理。
借助个人的可分离定理,个人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仍得以说明,但与凯恩斯不同的是,由于财富效应和利率与风险之间的替代效应,原则上无法明确导出总量上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平滑的反向关系(莱德勒,1989),因为在模型中利率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资产组合的调整连接起来的。
综合上述分析,凯恩斯及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师继承了剑桥货币理论的分析传统,以个体的最优持币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具备了一定的微观基础,但是,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模型中,仅从个人最佳理财费用角度考虑,而不是从更为基本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分析,因此,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微观基础是不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