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A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A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B. 总体经济现象C. 政府的经济行为D. 企业的生产行为答案:B2.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主要原因是()。
A. 价格水平上升B. 价格水平下降C. 收入效应D. 替代效应答案:C3. 货币政策的实施机构是()。
A. 财政部B. 国家统计局C. 中央银行D. 证监会答案:C4. 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增加税收B. 减少支出C. 减少税收D. 增加支出5.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这表明()。
A. 货币需求减少B. 货币需求增加C. 货币供给增加D. 货币供给减少答案:C6. 通货膨胀率上升,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会()。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B7. 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减少公共支出B. 增加公共支出C. 增加税收D. 减少税收答案:B8. 经济增长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
A. 资本积累B. 人口增长C. 技术进步D. 所有以上答案:D9.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
B. 向上倾斜的C. 向下倾斜的D. 向右倾斜的答案:A10. 经济周期中,经济从衰退到复苏的阶段被称为()。
A. 复苏期B. 繁荣期C. 衰退期D. 萧条期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答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内,总需求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
2. 解释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并说明其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意义。
答案: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在短期内,较低的失业率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然而,在长期内,这种关系可能并不稳定,因为通货膨胀预期会改变人们的行为。
3. 描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并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经济的。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A.间结税B.直接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以上都不对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额是()A.间接税B.直接税C.折旧D.以上都不对3、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A.净出口B.折旧C.转移支付D.国家债务4、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A.0.8B.1.25C.5D.55、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有最大变化?()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物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支付6、在三部门经济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A.Y=C+I+GB.C+I+G=C+S+TC.S+T=I+GD.Y=C+S7、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8、一般的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C.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9、根据IS-LM模型()A.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D.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10、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11、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中,总供给增加引起的变化可能是()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下降12、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总供给曲线是()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B.短期总供给曲线C.长期总供给曲线D.不可能发生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情况。
宏观期末试题及答案
宏观期末试题及答案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经济行为B. 产业内部关系C. 市场行为D. 全球经济关系答案:D2. 下列哪种货币供应渠道不属于央行的操作渠道?A. 存款准备金政策B. 开放市场操作C. 货币市场操作D. 贴现贷款操作答案:C3.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该国家的物价水平通常会()。
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波动答案:A4.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
A. (GDPt - GDPt-1)/GDPt-1 × 100%B. (GDPt-1 - GDPt)/GDPt-1 × 100%C. (GDPt - GDPt-1)/GDPt × 100%D. (GDPt-1 - GDPt)/GDPt × 100%答案:A5. 下列哪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用于调控通货膨胀?A. 货币供应量B. 货币利率C. 外汇储备D. 货币市场利率答案:B二、简答题1.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
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
首先,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其次,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在市场上作为交换媒介,方便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交易。
最后,货币作为储藏手段,人们可以将其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
2. 请解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减少人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其次,通货膨胀会扭曲资源配置,由于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引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对固定收入者和储蓄者造成损失,而对资产持有者带来收益。
最后,通货膨胀会削弱国家货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国际贸易和债务偿还。
三、论述题中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改善生产力和供给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种改革方式。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一、单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关于GDP说法正确的是(③)①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所有交易的市场价值②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③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④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某人收入为1000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政府补助1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②)① 1350元② 950元③ 650元④ 1050元3.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③)①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②面包厂购买的面粉③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④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4.如果一个社会体系的消费支出为9亿元,投资支出为1.2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2.5亿元,出口额为 3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下列正确的是(①)① GDP为13.9亿元② GDP为12.9亿元③ NDP为13.9亿元④ NDP为12.9亿元5.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今年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D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7.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C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8、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B )A、国民生产净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9、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D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
宏观经济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习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凯恩斯革命二、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2、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如何产生与演变的?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GDP、GNP、NDP、NI、PI、PDI、名义GDP、实际GDP、GDP紧缩指数二、选择题1、下列那些项目应计入GDP?( )。
A. 政府转移支付B.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 购买普通股票D. 购买一块地产2、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A. NDP=8.7亿元B. GDP=7.7亿元C. GDP=8.7亿元D. NDP=5亿元3、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进口D. GNP减出口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 消费+投资+进出口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B. 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6、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核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B. 收入法C. 生产法D. 增加价值法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A. GDPB. NDPC. NID. PI三、简答题1、指出下列各项中,哪些是中间产品,哪些是最终产品?①小王购买一本杂志②某电脑公司购买一批英特尔公司生产的芯片③某政府机构购买一批红旗轿车④旅游时付给入住酒店的房租⑤律师支付租用办公室的房租⑥家庭支付的水电费⑦美国公司向中国购买的农产品2、GDP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3、在证券市场购买股票和债券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吗?4、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计入GDP?5、为什么间接税应该计入GDP?6、GDP指标有哪些缺陷或不足?7、为什么要区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如何?四、计算题1、若某国GDP为8800单位,总投资为1150单位,净投资为292单位,消费为5800单位,政府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价值为1500单位,间接税为620单位,政府财政盈余为44单位,求该国NDP、净出口、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各为多少。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
宏观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B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2.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C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3. NDP与NI狭义国民收入之间的差别是 A ;A. 间接税B. 公司税前利润C. 政府转移支付D. 资本折旧4. 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D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购买C.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5.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B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6.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A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X-M7.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D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粮站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8.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C ;A. 政府转移支出B. 折旧C. 企业投资D. 间接税9. NI包括的项目有 A ;A. 利润B. 间接税C. 折旧D. 企业转移支出10. 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 A 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 在下列项目中, B 不属于政府购买;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 政府订购一笔军火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12. 若MPC=,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B ;A. 5B.C. -4D. 213. 若MPC=,则投资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D ;A. 40万B. 60万C. 150万D. 250万14. 若边际消费倾向MPC=,则投资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D ;A. 40万美元B. 60万美元C. 150万美元D. 250万美元15. 政府购买乘数Kg、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的关系是 C ;A. Kg<KtrB. Kg=KtrC. Kg>KtrD. 不确定16. 当消费函数为C=α+βy时,则APC A ;A. 大于MPCB. 小于MPCC. 等于MPC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7. 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说明 B ;A. 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B. 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C. 非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D.实际投资等于实际储蓄18.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C 之时;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19.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D ;A. 两者完全等同B. 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C. GD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的水平D. 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20.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两者之和 C ;A. 大于1B. 小于1C. 永远等于1D. 永远不等于121. 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 ;A. 边际消费倾向为B. 边际消费倾向为C. 边际消费倾向为D. 边际消费倾向为22. 政府税收的增加将 A ;A. 使IS曲线向左移动B. 使IS曲线向右移动C. 对IS曲线无影响D. 与投资增加对IS曲线的影响一致23. 税收的减少将 B ;A.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B.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C.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D.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24. 较小的边际消费倾向导致 B ;A. 较陡的计划支出曲线B. 较小的政府支出乘数C. 较平的IS曲线D. 以上都对25. 货币供给的增加 B ;A. 将使LM曲线向左上移动B. 将使LM曲线向右下移动C. 将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D. 将使IS曲线向左下移动26. IS曲线右方各点代表了 C ;A.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 总支出大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C. 总支出小于均衡时要求的水平D. 计划的总支出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27.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30亿元,会使IS曲线 C ;A. 右移30亿元B. 左移30亿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30亿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30亿元28. 如果美联储减少货币供给,增加税收 D ;A. 利息率将必定提高B. 利息率将必定下降C. 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提高D. 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下降29. 当利率变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B ;A. 变的很小B. 变的很大C. 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 不发生变化30.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A. 投资小于储蓄, 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 投资大于储蓄, 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3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32.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B ;A. 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B. 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C.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D. 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33. 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 C ;A. 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B. 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C. 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D. 降低法定准备率34. 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B ;A. 不变B. 增加C. 减少D. 不相关35. 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B ;A. 政府支出增加B. 政府税收增加C. 政府税收减少D. 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6. 在经济衰退时期,如果政府不加干预的话, A ;A. 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C.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D.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37.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38. “挤出效应”发生于 C ;A. 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 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较少39. 下列 D 的情况不会增加预算赤字;A. 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B. 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增加C.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 间接税增加40. 下列 C 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有最大增长;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 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 税收减少50亿元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41. 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D ;A. 吸收的存款太多B. 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 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42. 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 ;A. 提高贴现率B. 增加货币供给C. 降低法定准备率D. 中央银行增加购买政府债券43. 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D ;A. 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 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 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D. 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44. 财政部向 D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A. 居民B. 企业C. 商业银行 .D. 中央银行45. 通货膨胀是 A ;A.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46.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 以上都不是47.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A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 以上都不是48. 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 C ;A. 收入普遍上升B. 收入普遍下降C. 收入结构变化D. 债权人收入上升49. 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 C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引起的C.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呈负相关D.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50. 失业率是指 A ;A. 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B. 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C. 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D. 以上均正确51.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D ;A. 工资刚性B. 总需求不足C. 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 经济结构的调整52.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C ;A. 减少货币供给量B. 降低失业率C. 提高失业率D. 增加财政赤字二、多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D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建造房子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ACD ;A. 利息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CD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小王打的支付20元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4.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BCD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折旧5. 下列各项应计入GDP的是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中介公司收取的中介费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6. 下列 BD 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A. 自发性支出增加B. 自发性支出下降C. 净税收减少D. 净税收增加7. 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 AD ;A. 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动B. 与边际消费倾向反方向变动C. 与边际储蓄倾向同方向变动D. 与边际储蓄倾向反方向变动8. 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 BD ;A. 消费上升B. 消费下降C. 储蓄上升D. 储蓄下降9. 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 消费减少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D. 储蓄增加10.已知边际储蓄倾向为,则AB ;A. 投资乘数为5B.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5C. 税收乘数为-5D.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511. 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 AB ;A. 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B. 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C. 实际支出不一定等于计划支出D. 实际货币供给不等于实际货币需求12. 下面关于LM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BD ;A. LM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是在收入水平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B. LM曲线向下倾斜,并且价格的增加将使其向上移动C. LM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是在实际货币供给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D. 沿着LM曲线,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13. 引起LM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 AB ;A. 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B. 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降低要求的准备率C.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D.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14 如果 ABC ,IS曲线将向右移动;A. 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增强B. 政府将增加转移支付C. 公司对经济更加乐观D. 中央银行增发货币15.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BC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 价格水平上升时,财富会增加16. 下面关于总需求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右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下降时会右移17. 长期总供给增加,可能原因是 BD ;A. 中央银行增发了货币B. 生产技术提高C. 中央银行降低了利率D. 发现了新的资源18. 总供给曲线左移可能是因为 CD ;A. 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 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C. 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 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19. 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BC ;A.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B. 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C. 实际产出不变D. 利率水平下降20.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可能原因是 D ;A. 居民消费支出增加B.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C. 企业投资支出增加D.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21. 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C ;A. 债务人B. 债权人C. 借款者D. 离退休人员22.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 AC ;A. 工人要求增加工资B. 政府预算赤字C.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D. 企业投资增加23. 关于充分就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BD ;A. 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C. 消灭了自然失业的就业状态D. 消灭了需求不足失业的就业状态24. 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C ;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减少企业税收D. 增加货币供给量25. 关于通货膨胀的叙述,正确的有 ACD ;A. 一般物价水平上升B. 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升C. 有些商品的价格可能下降D. 大宗商品价格肯定上升三、判断题1.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F2.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中; F3.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F4. 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T5. 个人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F6. 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T7. 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T8.某出租车司机在2014年购买了一辆产于201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元的购车费应计入2014年的GDP中; F9. 政府投资建立公办小学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T10. 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支出属于居民消费支出; F11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条件为I=S,它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T12. 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APC递增,且APC>MPC; F13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F14. 改变政府购买支出水平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 T15. 非意愿存货等于零,表明宏观经济达到了均衡; T16.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说明随收入增加消费会减少; F17. 消费函数c=a+by中的y是GDP; F18. 消费函数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T19.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T20. 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公式y=c+i其中c,i是指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 F21. 货币供给增加,会引起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T22. 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F23. 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T24.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减少; F25.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F26.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T27. 投资增加,会引起LM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F28. 消费增加,会引起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F29. LM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F30.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F31. 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F32. 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T33. 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总需求增加;F34. 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T35.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F36. 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T37. 在萧条时为取得年度预算的平衡,政府必须降低税率; F38. 通货膨胀缺口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加以解决;F39. 准备金要求的提高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40. 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F41. 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F42. 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T43.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对信贷规模的影响是相同的;F44. 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F45. 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F46.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F4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工资价格指导或工资价格管制,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因此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F48. 当出现需求推进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49.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F50. 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而且是无代价的; F51. 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F52.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F53. 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F54. 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T55. 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的; F四、问答题1. 为什么说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情况可以用实际GDP,而不能用名义GDP2.举例说明什么是中间产品什么是最终产品3. 名义GDP与实际GDP有何区别4. 为什么政府发给公务员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5. 为什么企业债券利息要算入GDP,而公债利息却不算6. 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7. 简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8. 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9. 什么是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为什么说它主要取决于利率10.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挤出效应至少指出两种;11. 降低工资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何影响12. 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13. 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14. 导致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 什么是失业均衡它有什么特点16.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7.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18.简述累进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机制;19.简述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机制;20.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五、图形分析题1. 什么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请结合图形分析;2. 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结合图形加以分析;3. 结合图形分析说明:正常情况下,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4. 宏观经济萧条现象有什么特点结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说明;5. 结合图形分析说明:正常情况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6. 宏观经济过热现象有什么特点结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说明;7.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结合图形加以说明;8. 什么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请结合图形加以分析;9. 什么是凯恩斯陷阱请结合图形加以说明;10. 宏观经济的滞胀现象有什么特点结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分析说明;六、计算题1. 某年某国的经济状况为:净投资125亿元,净出口25亿元,政府转移支付100亿元,资本折旧50亿元,企业间接税75亿元,政府购买200亿元,社会保险税150亿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元,公司所得税50亿元,个人所得税100亿元;请计算该国该年的GDP、NDP、NI、PI和DPI;2. 假定在四部门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盈余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私人储蓄、投资和政府购买支出;3. 根据一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国内生产总值48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3000亿元,政府购买960亿元,政府预算盈余30亿元;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收入;4. 在某经济体中,消费函数为c=500+,投资函数为i=1250-250r,实际货币供给m=1250,货币需求函数L= +1000-250r;求IS曲线、LM曲线、均衡收入和利率;5. 考虑某三部门经济,其中消费函数为c=200+,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6. 若价格水平在2011年为,2012年为,2013年为,试求:12012年和2013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2如果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2014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7. 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 1–ty, 税率为t= , 投资函数为I= 900–50r, 政府购买G = 800, 货币需求为L= –, 实际货币供给为500; 试求:1IS曲线;2LM曲线;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8.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500,总需求曲线为Yd=600一50P,试求:1供求均衡点;2总需求上升10%之后新的供求均衡点;3总供给上升10%之后新的供求均衡点;4比较2与3;9.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函数为P=80—2y/3;总供给函数为古典学派总供给曲线形式,即可表示为y=yf=60,求:1经济均衡时的价格水平;2如果保持价格水平不变,而总需求函数变动为P =100—2y/3,将会产生什么后果10.假定法定准备率是,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1假定总准备金是6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600亿美元;3中央银行买进12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货币供给变动多少11.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GDP、NDP、NI、PI个人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净投资150亿元;净出口30亿元;储蓄180亿元;资本折旧5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100亿元;企业间接税75亿元;政府购买200亿元;社会保险金150亿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元;公司所得税50亿元;个人所得税80亿元;12.假设货币需求为L=,货币供给量为200,c=90+,t=50,i=140-5r,g=50;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13.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货币供给为200,消费为c=100+,投资i=150;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3若货币供给增加20,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变化4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后收入不变而利率下降14.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15.某宏观经济模型单位:亿元:c=200+,i=300-5r,L=,m=300试求:1IS-LM模型、均衡产出及利率;2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020亿元,为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追加投资或货币供应分别为多少 16. 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元,国内私人投资5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元,出口为2000亿元,进口为1500亿元;请计算该国该年的GDP、NDP、NI、PI 和DPI;17. 假设消费函数c=100+,投资i=50;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判断题(对的写“T”,错的写“F”;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均真实GDP是平均经济福利(生活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
2.1963年美国的最低工资水平是每小时1.25美元,而2013年则为7.25美元,因而,在美国拿最低工资的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3.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然而,大多数所观察到的失业是长期的。
4.通货膨胀并没有降低大多数工人的购买力。
5.家庭决定把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6.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7.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是失业。
8.短期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
9.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行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利率水平提高。
10.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列出并说明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
2.解释企业通过提高它所支付的工资增加利润的四种可能原因。
3.是什么因素可能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三、应用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假设今年的货币供给是5 00亿美元,名义GDP是10万亿美元,而真实GDP是5万亿美元。
1.物价水平是多少?货币流通速度是多少?2.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而每年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的产出增加5%。
如果美联储保持货币供给不变,明年的名义GDP和物价水平是多少?3.如果美联储想保持物价水平不变,它应该把明年的货币供给设定为多少?4.如果美联储想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它应该把货币供给设定为多少?四、计算与分析说明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有计算步骤,否则扣分)b.把2015年作为基年,计算各年的真实GDP。
c.与2016年相比,2017年的名义GDP、真实GDP增长率各是多少?名义GDP增长率和真实GDP增长率孰大孰小?解释原因。
2.一个经济在产出低于其自然水平4000亿美元的水平上运行,而且财政政策制定者想弥补这种衰退性缺口。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选择题(讲过的章节后面的选择题要注意)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A)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当消费函数为c=α+βy(α>0,0<β<1)时,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D)。
A、20亿元B、60亿元C、80亿元D、200亿元4.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C)。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5.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C)。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6.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7.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曲线(C)。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即k÷10)8.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B)。
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0.“挤出效应”发生于(C)。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人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11.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B)。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第一单元答案:一、C、A、D、B、A、D;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
宏观经济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习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凯恩斯革命二、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2、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如何产生与演变的?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GDP、GNP、NDP、NI、PI、PDI、名义GDP、实际GDP、GDP紧缩指数二、选择题1、下列那些项目应计入GDP?( )。
A. 政府转移支付B.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 购买普通股票D. 购买一块地产2、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A. NDP=8.7亿元B. GDP=7.7亿元C. GDP=8.7亿元D. NDP=5亿元3、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进口D. GNP减出口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 消费+投资+进出口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B. 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6、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核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B. 收入法C. 生产法D. 增加价值法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A. GDPB. NDPC. NID. PI三、简答题1、指出下列各项中,哪些是中间产品,哪些是最终产品?①小王购买一本杂志②某电脑公司购买一批英特尔公司生产的芯片③某政府机构购买一批红旗轿车④旅游时付给入住酒店的房租⑤律师支付租用办公室的房租⑥家庭支付的水电费⑦美国公司向中国购买的农产品2、GDP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3、在证券市场购买股票和债券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吗?4、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计入GDP?5、为什么间接税应该计入GDP?6、GDP指标有哪些缺陷或不足?7、为什么要区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如何?四、计算题1、若某国GDP为8800单位,总投资为1150单位,净投资为292单位,消费为5800单位,政府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价值为1500单位,间接税为620单位,政府财政盈余为44单位,求该国NDP、净出口、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各为多少。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A 卷)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A 卷)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
每题2分,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国民生产总值2. 消费函数3. 充分就业4 经济周期5. 菲利普斯曲线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
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其英文字母编号填入答题纸上相应的空格.....内。
每题1分,共30分)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两部门的均衡是:()A: I=S;B: I+G=S+T;C: I+G+X=S+T+M;D: AD=AS。
4、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
A.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B.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D.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
5、在货币总量不变条件下,当物价上升,货币投机需求减少,利率上升,从而抑制投资需求和居民信贷消费需求,导致产出的下降,这种效应被称为()A. 净出口效应;B. 利率效应;C.实际余额效应;D.财富效应。
6、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之一是( ):A. 随着价格水平下降,家庭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增加消费;B. 随着价格水平上升,家庭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减少消费;C. 随着价格水平下降,家庭的实际财富上升,他们将减少消费;D. 随着价格水平上升,家庭的实际财富上升,他们将增加消费。
7、在LM曲线即定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
A: 上移; B: 下移;C: 不变; D: 无联系。
8、假设银行利率为6%,在下列几项投资中,投资者应该选择():A.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2%;B.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5%;C.类投资的平均资本收益率最高的是8%;D.无法确定。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要求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时间为2小时(120分钟)总评成绩的计算依据:(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课堂小测验(至少两次)占5%,作业等占5%。
(2)期终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以期终考试成绩为依据。
如下表所示:平时成绩(30%)期终成绩(70%)总评成绩(100%)期中考试(20%)期终考试(70%)100%课堂小测验(5%)作业等(5%)识记部分约占30%;理解部分约占40%;运用部分约占30%。
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选择、作图、计算、简答、分析论述等。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主要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国生产总值(GDP)、名义国生产总值和实际国生产总值、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总投资和净投资、重置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间接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0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 储蓄B、投资= 消费C、储蓄= 消费D、总支出- 投资= 总收入- 储蓄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以下( ) 不能计入国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民工在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中A、的国生产总值(GDP)B、的国民收入(NI)C、的国民生产总值(GNP)D、的国生产总值(GDP)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A、大于1B、小于IC、大于0D、小于010、一国的国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A、NNP = 8.7亿元B、GDP = 7.7亿元C、GDP = 8.7亿元D、NNP = 5亿元12、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标准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
每题3分,共15分)1.国内生产总值2.平衡预算乘数3.流动性偏好4.基础货币5.充分就业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
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2.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3.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B.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支出;C.农民卖粮的收入;D.自有住房的租金。
4.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A.1100亿美元;B.1500亿美元;C.1700亿美元;D.1800亿美元。
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
6.认为消费者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消费理论是()。
A.相对收入理论;B.绝对收入理论;C.凯恩斯消费理论;D.永久收入理论。
7.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利率效应;B.实际余额效应;C.进出口效应;D.挤出效应。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9.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MPC=0.9;B.MPC=0.8;C.MPC=0.75;D.MPC=0.7。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和答案
.一、 1、在一般状况下,公民收入核算系统中数值最小的是:A、国内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公民收入E、国内生产总值2、以下哪一项应计入GDP 中:A、面包厂购置的面粉B、购置 40 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置的面粉D、购置政府债券E、以上各项都不该计入。
3、计入 GDP 的有: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算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入迷股票的收入D、夜晚为街坊照看小孩的收入E、从政府那边获取的困难补贴收入4、在以下各项中,属于经济中的注入要素是A 、投资; B、积蓄; C、净税收; D、入口。
5、政府支出乘数A、等于投资乘数B、比投资乘数小 1C、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E、以是说法都不正确6、在以下状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沿花费偏向为;B、边沿积蓄偏向为;C、边沿积蓄偏向为;D、边沿积蓄偏向为。
7、公民花费函数为C=80+0.8Y ,假如花费增添100 亿元,公民收入A、增添 100亿元;B、减少100 亿元;C、增添 500亿元;D、减少500 亿元。
8、假如政府支出增添A、对 IS 曲线无响应B、 IS 曲线向右挪动C、 IS 曲线向左挪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政府税收的增添将A、对 IS 曲线无响应B、 IS 曲线向右挪动C、 IS 曲线向左挪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位于 IS 曲线左下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A、投资大于积蓄;B、投资小于积蓄;C、投资等于积蓄;D、没法确立。
11、当经济中未达到充足就业时,假如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添会致使A、收入增添、利率上涨;B、收入增添、利率降落;C、收入减少、利率上涨;D、收入减少、利率降落。
12、一般地,在 IS 曲线不变时,钱币供应减少会致使A、收入增添、利率上涨;B、收入增添、利率降落;C、收入减少、利率上涨;D、收入减少、利率降落。
13、假如现行产出水平为10 万亿元,总需求为 8 万亿,能够判定,若经济不是充足就业,那么:A、就业水平将降落B、收入水平将上涨C、收入和就业水平将平衡D、就业量将上涨E、就业水平将上涨,收入将降落14、在流动圈套(凯恩斯圈套)中A、钱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钱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C、钱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D、钱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5、假如实行扩充性的钱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纳的举措是A、卖出国债;B、提升法定准备金比率;C、降低再贴现率;D、提升再贴现率;16、假如名义利率为6%,通货膨胀率为12%,那么实质利率是A、6%; B、 18%; C、 12%;D 、 -6%。
经济学专业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大部分答案).docx
经济学专业08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a )a.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
b.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
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
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
2.在下列各对目标中,哪一对看起來是相互孑盾的?(b )a.低火业率和实际GDP的高增长率。
b.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
c.实际GDP高增长率和对外贸易平衡。
d.价格稳定和对外贸易平衡。
3.在一个宏观经济模型中,下列哪一个选项最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外生变量?(b )a.外国对美国的岀口。
b.本国的出口。
c.利率。
d.税收。
4.计算GDP而采用的产品支出法和要索收入法:(b )a.是用來衡1: GDP的两个不同方而,因此互不相关。
b.是衡量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c.如杲GDP以实际价格衡量,两种方法可得出相同的结果;如果GDP是以名义价格衡量,则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
d.与环流图无关。
6.按照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下而哪项不包括在内(B )a.小店铺主的收入。
b.居民购买小汽车的支出。
c.公司所得税。
d.企业的社会慈善捐款。
18.以下项口可被记为政府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除了(b )a.购买新的轰炸机。
b.你的祖母按月收到的社会保障金。
c.美国军工厂建造一座新的防护墙。
d.纽约市雇用新的警察官员。
5.在GDP统计中,投资包括:(c )a.在该年中为政府生产的任何产品。
b.对该年发行普通股票的购买。
c.该年年底存货量比年初存货量的任何增加。
d.山消费者购买但到该年年底并未全部消费掉的任何商殆o9、已知一个经济体中的消费为6亿,投资为1亿,间接税为1亿,政府购买为1.5亿,进口为1.8亿,出口2亿,贝I」(c )A、NDP二5 亿B、GDP二7.7 亿C、GDP二8. 7 亿D、NDP二& 7 亿6.在GDP统计中,负的总投资数字:(d )a.不可能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要求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时间为2小时(120分钟)总评成绩的计算依据:(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课堂小测验(至少两次)占5%,作业等占5%。
(2)期终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以期终考试成绩为依据。
如下表所示:平时成绩(30%)期终成绩(70%)总评成绩(100%)期中考试(20%)期终考试(70%)100%课堂小测验(5%)作业等(5%)识记部分约占30%;理解部分约占40%;运用部分约占30%。
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选择、作图、计算、简答、分析论述等。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主要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国生产总值(GDP)、名义国生产总值和实际国生产总值、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总投资和净投资、重置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间接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0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 储蓄B、投资= 消费C、储蓄= 消费D、总支出- 投资= 总收入- 储蓄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以下( ) 不能计入国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民工在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中A、的国生产总值(GDP)B、的国民收入(NI)C、的国民生产总值(GNP)D、的国生产总值(GDP)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A、大于1B、小于IC、大于0D、小于010、一国的国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A、NNP = 8.7亿元B、GDP = 7.7亿元C、GDP = 8.7亿元D、NNP = 5亿元12、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GDP高估。
C、因重复记帐导致低估。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因此对GDP的衡量没什么影响。
15、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一项不应该计入利息项目中? ( )A、银行存款利息B、企业债券利息C、公债利息D、股息16、GDP将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
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向管道维修工所支付的工资。
17、某厂商去年生产10万台电视机,以每台2000元价格售出5万台剩下5万台,今年以每台2100元价格全部售出,则该厂商去年创造的GDP和今年创造的GDP分别为( )。
A、1亿l.05亿B、2亿1.05亿C、2亿500万D、l亿500万18、若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矫正价格指数为160%,则名义GNP为( )。
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C、28000亿美元D、17500亿美元19、在下列项目中,( ) 不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办的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的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20、以下不正确的命题为()A、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B、国生产净值(NDP) 加资本消耗(折旧) 等于GD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重置投资D、因居民住宅为居民个人消费,故它应纳入消费项目中三、判断题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2、GNP是一个国土概念,GDP是一个国民概念( )。
3、国生产总值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
4、GDP等于GNP加上本国要素在他国取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
5、GNP < GDP说明本国公民在他国取得的收入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 )。
6、在四部门中用支出法计算GDP的表达式为GDP = C+I+G+X ( )。
7、销售地产的经纪商所获得的佣金应该计入到国生产总值中()。
8、折旧费用是国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
9、机器设备是用于生产物品的,所以属于中间产品( )。
10、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 )。
11、政府支出作为一项支出应计入GDP ( )。
12、净投资肯定不会是负数( )。
13、公司债券所得利息和公债利息计入GDP ( )。
14、某企业用5台新机器更换5台即将报废的旧机器,GDP没有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 )。
15、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
16、因为资本折旧不是要素收入,故它不能计入GDP中()。
四、分析思考题1、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2、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 (假定两国产出不变)3、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DP会发生什么变化?4、五个总量指标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5、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6、简述MPS 和SNA 两种体系的差异,并说明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水准的指标,GDP存在什么缺陷?(本章由王军编写)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主要概念均衡产出或收入消费函数自发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通货膨胀缺口通货紧缩缺口潜在的国民收入棘轮效应示效应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的增加( )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2、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 )A、消费和收入同比例增加B、消费增加的比例大于收入增加C、消费增加的比例小于收入增加D、二者增加的关系不确定3、某年投资小于储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年总产出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4、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导致总产出减少的原因是( )A、价格下降B、存货意外增加C、利息率提高D、工资提高5、当消费函数为C=a+βY(a、β>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6、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DP的均平改变,可以预期 ( )A、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D、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7、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8、GNP高于均平,意味着(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C、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9、GNP的均平与充分就业的GNP水平的关系是( )A、完全相等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NP均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C、GNP的均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D、GNP均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10、己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4000亿美元,实际均衡的国民收入是3800亿美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增加100亿美元投资将使它( )A、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B、出现50亿美元的通货膨胀缺口C、出现200亿美元的通货膨胀缺口D、出现150亿美元的通货膨胀缺口11、某个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被15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所打破,假如不存在引致投资,投资乘数等于4,那么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 )A、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450亿美元B、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600亿美元C、投资增加了4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600亿美元D、投资增加了4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450亿美元12、假如政府增税会带来同样数量的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50%的条件下,增税100万美元会使国民收入减少( )A、50万美元B、100万美元C、200万美元D、150万美元13、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变大、变小或不变均有可能、不能确定14、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得最多(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护养开支增加250亿美元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美元15、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A、实际储蓄高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16、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度线意味着( )A、在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储蓄B、所有的点表示收入等于储蓄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D、以上都不正确17、在收入的均平上( )A、非自愿的存货投资为0B、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C、GNP没有变动的趋势D、以上各项都正确18、国民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则( )A、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大B、乘数的值就越小C、总支出曲线就越平坦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19、在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0%的时候,平均消费倾向等于( )A、10%B、110%C、90%D、100%20、在收入—支出分析中,假设总存货超过计划存货,则总支出()A、超过国民产出,经济高于其均衡产出;B、超过国民产出,经济低于其均衡产出;C、低于国民产出,经济低于其均衡产出;D、低于国民产出,经济高于其均衡产出;三、判断1、政府支出的变化直接影响总需求,但税收和转移支付则是通过它们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间接影响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