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对陶渊明的历史评价素材1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平淡的言辞 诗意的躬耕——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平淡的言辞诗意的躬耕——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人生乐趣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
与中国文学史上前前后后诸多的田园诗人相比,陶渊明最大的特色就是亲自参加了农业耕作,并在诗中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甘苦。
他自述参与农耕的诗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诗也涉及农耕,但并非专写此事。
在这几首诗中,以这首《归园田居》(之三)与另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最为人称道。
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
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
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
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
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
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虽然一年过去到底种了多少地,收获有几多,诗人从不曾考虑;可是在农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让他心神舒畅。
因而,他吟咏不辍,虚掩柴门,甘心做个耕作于陇亩之间的百姓。
结合归园田居五首诗作,谈谈你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认识
结合归园田居五首诗作,谈谈你对陶渊明隐居
生活的认识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儒家思想家,他拥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倡
导“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并在自然环境中求得宁静,是中国历史
上著名的文人隐逸学者。
他的著作《陶渊明集》和《林泉志》为社会
贡献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从陶渊明五首诗作来看,可以看出陶渊明深沉的内心思想,他坚
守自己的价值观,希望能将诗歌看作是一种充满快乐且无拘无束的生
活方式,抛开尘世的纷扰,把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归园田居》
诗中,陶渊明写出了一种宁静和谐、抗拒现实潮流的情绪,这可以说
是他隐居生活的本质思想。
隐居生活是陶渊明独特的理念,也是他为弘扬儒家思想,解决时
代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陶渊明以身作则,拒绝了封建宰相对
“内外联立”的政治理念,而选择了在隐居中对儒学思想的修炼。
他
的隐居生活,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不景气,腐朽统治的现象;另一
方面,他又用这种生活方式来抗拒社会不公,求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哲学,表达了他对艺术和
文化的一种批评与创新,也是他对当时的社会批评的一种凝视。
他的
伟大智慧,弘扬了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贡献,为
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素材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魏晋风流的代表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
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
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
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
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
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
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
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
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
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
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
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
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
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
”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
《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形象浅析
《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形象浅析陶渊明29岁时才出来做官,担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之后又断断续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一些小官。
41岁时,他又辞去了仅任八十余天的彭泽令,从此,远离官场,过着归隐田园、农耕自给的生活。
南朝钟嵘称他为“古之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厌恶官场、热爱自然。
他把田园风光作为自己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开创了田园诗这种诗歌体裁,从而在诗歌史上光耀千古。
在以“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文人普遍理想的时代,陶渊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从时代背景上考察,在东晋,门阀制度非常严苛,出身寒门的陶渊明不可能步入上流社会,他也无法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所以,在仕途中,屡遭挫折的他,便萌生退意。
陶渊明选择辞官归隐,固然跟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实在于他作为一个个体,他特别的性情,特别的形象。
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试做探讨。
一、顺应天性,坚守本真“少无适俗韵”,从文本看,陶渊明从小就不愿迎合世俗,不管怎樣,他不愿失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不愿失掉真实的自我。
在封建时代,人们为了既得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而陶渊明一再远离官场,正是为了保全自己独立的人格。
鲁迅先生说:“陶渊明代表着作为人的独立精神的觉醒。
”陶渊明历千年而不朽,其伟大正在于此。
叶嘉莹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一个诗人。
”“他完成了自己最超越、最美好的一种品格。
”这都说明陶渊明有着“顺应天性,坚守本真”的自然人格。
二、厌恶束缚,渴求自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者用“尘网”来比喻污浊的尘世,形象地写出尘世对人的束缚,而束缚的不仅是人身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
一个“误”字,表达了陶渊明悔恨、厌恶而又清醒的复杂心情。
在这里,诗人对自己多次出仕做官,下了个结论:错误。
如果说以前为了生计多次去做官,诗人还处在犹豫徘徊之中,而此时,诗人用一“误”字,充分表达了对官场决绝的态度。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篇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的次年写下的。
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
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
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首先来看一下本诗的大意。
我这个人从小就不喜欢而且没有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我向往那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和宁静纯朴的田园生活。
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幸地“误落”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这一去就是三十年啊,我的心中有着太多的懊悔与感慨。
我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重获自由。
如今,我回到田野之间,在南野过着农耕生活,坚守着自己的节操刚直不阿。
住宅周围有土地,有茅屋,有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安宁静谧,娴静优美,清新喜人,这一切是那样的自由与美好,谁又能体味我那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呢!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我的门庭里没有尘世间的琐事,娴静的屋子里,我可以享受属于自己的静谧的时光。
这次我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心中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浅谈陶渊明理想社会之构造素材 (1)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日常生活的诗化情景事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的艺术渊源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
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饮酒序》)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
陶诗的声吻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
陶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
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
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
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溪诗话》卷五)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
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陆机等等都着重于关乎国家政治的题材,陶渊明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
具体地说,陶诗的艺术物色可以概括为:一、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
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
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平淡的言辞 诗意的躬耕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人生乐趣素材
平淡的言辞诗意的躬耕——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人生乐趣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
与中国文学史上前前后后诸多的田园诗人相比,陶渊明最大的特色就是亲自参加了农业耕作,并在诗中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甘苦。
他自述参与农耕的诗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诗也涉及农耕,但并非专写此事。
在这几首诗中,以这首《归园田居》(之三)与另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最为人称道。
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
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
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
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
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
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虽然一年过去到底种了多少地,收获有几多,诗人从不曾考虑;可是在农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让他心神舒畅。
因而,他吟咏不辍,虚掩柴门,甘心做个耕作于陇亩之间的百姓。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陶诗艺术及其渊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日常生活的诗化情景事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的艺术渊源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
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饮酒序》)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
陶诗的声吻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
陶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
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
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
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溪诗话》卷五)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
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陆机等等都着重于关乎国家政治的题材,陶渊明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
具体地说,陶诗的艺术物色可以概括为:一、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
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
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解读陶渊明《闲情赋并序》之“十愿”歌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解读陶渊明《闲情赋并序》之“十愿”歌《闲情赋》“十愿”: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衿之宵离,愿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与床前。
愿在昼夜而为影,常附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衿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伟大诗人陶渊明他用奇特的想象,把自己幻化成各种器物:一愿自己是美人衣服的衣领,能承托美人的芳容,但悲哀的是罗衿到了夜晚就离开了美人,埋怨那秋夜漫长;二愿自己是美人衣裳的腰带,能束着她纤细窈窕的身躯,但嗟叹冷热温凉的不同的季节,美人啊,有时脱去旧的换上了新衣;三愿自己是美人头发上的光泽,在美人的肩上梳刷着飘飞的发丝,但悲哀的是美人屡次沐浴,使自己随着白水流去而干枯;四愿自己是美人描眉的黛色,随着美人的顾盼而远望,但悲哀的是脂粉尚且新鲜,美人啊,有时毁掉再化上浓妆;五愿自己是芦苇为美人编织成席,使美人柔弱的身体在三秋都得到安逸,但悲哀的是被有纹彩褥子替代,刚过一年又要换成新的;六愿自己是美人脚上的绣花鞋,附着在美人的洁白的脚上跟着她周旋,但悲哀的是她行动举止有节制,让我孤独地躺在她的床前;七愿自己是她白天夜晚的影子,常常跟随着她奔走东西,但悲哀的是那高树有太多的树荫隐没了我的身影,感慨有的季节却又有所不同;八愿自己是夜晚美人窗前的烛台,在窗扉之间照着美人娇羞的容颜,但悲哀的是那月亮发出柔柔的光,掩灭了我的身影藏匿了我的光明;九愿自己是修竹数竿为美人编织成扇子,让她温柔地握着我扇出悠悠的凉风,但悲哀的是那薄薄白霜覆盖大地的早上,美人啊,却顾看着衣袖把我放在一边让我归思难收;十愿自己是树中的梧桐,作成美人膝上弹奏的琴,但悲哀的是在美人高兴之极却引来悲凉,最后生气地推开我而停止了琴声。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小析陶潜务农之内涵素材新人教版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小析陶潜务农之内涵—这句诗选自陶潜的《归园田居》。
诗意是说其弃官后,回归家园,从此在南野开荒种地。
以往,众多名家认为这是其结束“三十年”官场生涯,因家贫,故而自耕。
我却认为作为文人能够从事农业劳动是陶潜对当时士大夫谈玄理,尚清谈的一种不满,对晋政局黑暗的一种反抗。
〈一〉传统观念对士人务农的鄙视中国众多学说中,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儒家思想体系中以民本思想为重,民以食为天,故孔门弟子重视农业,但却鄙视士人务农。
对于这一点孔子是这样解释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矣,焉用稼。
”《孟子。
滕文公上》那“稼”为何人所种呢?孔子的继承者孟子如是说:“有大人事,有小人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公义也。
”《论语。
里仁》文人当属劳心者,农人当属劳力者。
文人治理农人,靠农人供养,农人耕作供养文人,这都是天下公理了。
孟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农业生产是为了获利而解决温饱衣食。
那么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必是小人无疑了。
儒家的这种重视农业,而鄙视士人务农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知识分子都不屑于从事农业生产,并以此为耻〈二〉躬耕并非家贫传统的文学观念认为,陶渊明从事农业生产多因为家贫之故,并引以《归去来全辞》之“余家贫”来论证,陶渊明辞官不做,必得务农自给的必要性。
如果这样思考他的躬耕之举未免有失偏颇。
我认为躬耕并非家贫,而是一种对世俗风气,对传统道德的一种反叛首先:躬耕并非能解决家贫问题,这一观念是在陶渊明没有入仕之前就被世人公认的,其《归去来全辞》中“余家贫,耕植不足自给”。
已表明作者已经认识到自己务农的结果的收获微少,不足供养家庭。
《杂诗-其四》中,作者写到虽然自己亲身参加耕作,但仍然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而时常受到饥寒的逼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对陶渊明的历史评价素材
对陶渊明的历史评价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土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
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
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
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
《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到了隋唐时期,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
初唐王绩是位田园诗人,他像陶渊明一样,多次退隐田园,以琴酒自娱。
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赏读《高土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
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中唐诗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渊明的为人。
唐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
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
诗中先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最后写道: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空余墟里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中写道: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辞官原因新探素材
陶渊明辞官原因新探陶渊明的辞官原因,据萧统《陶渊明传》云:“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
”《宋书·隐逸·陶潜传》与《晋书·隐逸·陶潜传》所载略同。
此事为大家所熟知,乃是文学史上的一件美谈。
应该说,不肯折腰“拜迎长官”的清高以及对乡里小儿的鄙视,很符合晋朝上层社会以门第自高的风气。
稍有疑问的是,此事发生在义熙元年(405),距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仕已近十三年。
在任彭泽令之前,陶渊明还担任过江州祭酒、桓玄幕僚、刘裕镇军参军、刘敬宣建威参军等职,对官场应酬应该早已习惯;而且诸如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这样的军府僚佐,晋见上司的礼节要求更为严格,不要说束带见之,跪拜叩首都是常事。
顶头上司如刘裕、敬宣,也不是什么门第高贵之人。
刘裕年轻时“名微位薄,盛流皆不与相知”(《宋书·武帝纪上》),刘敬宣也是将门出身的下层士族,两人都是一介武夫,与乡里小儿相去不远,不耻于成为他俩之僚佐,却耻于束带见督邮,何也?更为可疑的是,对于陶渊明来说,不肯折腰拜迎长官原本是一件很值得夸耀的事,但在他本人所作的《归去来兮辞》之序中,却对辞官原因有不同的说法,其云: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本来准备干一年,为什么忽然一天也等不及,星夜辞官呢?在这段记述中,绝口不提是因为督邮将至,而是说立即辞官的直接原因是要奔程氏妹之丧。
这个理由非常牵强。
汉晋常例,是为父母守丧而辞官,从未有为妹妹奔丧而辞官的。
实际上,陶渊明也并没有去武昌奔丧,而是直接回九江老家了。
而在他当时写的《归去来兮辞》中,也并没有丧妹之痛的流露,而是充满了如释重负的愉悦。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原文与译文素材
第9课荷塘月色一、基础考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B.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C.初露锋芒一日千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D.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解析:选A。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
第一处,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应用“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
“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
这二者基本相同,都符合第二处的语境。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第三处,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这是说“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应用“不负众望”。
陶渊明的隐逸情怀——解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的隐逸情怀——解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文学评论·古典文学陶渊明的隐逸情怀——解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吴琪东北师范大学摘要: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因为时事、命运的荒谬而出现了一大批隐逸的文人,但是在这些人中,却有一人与他人不同,那就是陶渊明,本文就以他的《归园田居》(其一)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隐逸情怀,分析为什么说陶渊明是开创了“田园之隐”。
关键词:隐逸情怀;陶渊明;田园之隐作者简介:吴琪(1995-),女,辽宁省大连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文、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81-01《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在41岁时所作的一首诗,诗文内容平实、简单易懂,但却由平实处见瑰丽,由淡泊处见奇趣。
在学习《归园田居》(其一)时,不仅要让学生弄清楚这篇诗文的内容为何,更要通过这篇诗文,让学生们进一步去认识和了解陶渊明,了解陶渊明到底为什么被称为“田园诗人”,解读出陶渊明独特的隐逸情怀。
一、诗文解读(一)解诗题、析诗眼:“归”——主动归去而非被迫离开诗题为《归园田居》,显然“归”字作为全诗的诗眼出现在了题目中,自然全文都是围绕着“归”来展开的: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句话点明了自己从一开始就不愿进入官场的执着,一个“无”字,一个“本”字,这朴实无华的字句把诗人从小的志趣,人生原本的秉性,和与官场格格不入的刚正生活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而“性本”两个字,正是道出了诗人真正要回归的是自己的内心,是自己的本性。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个“误”字、一个“三十年”,道出了陶渊明心中对自己进入官场的悔恨,写尽自己对于归去田园生活的渴望。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旧林”和“故渊”也就显然是代指进入官场以前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而“恋”和“思”更是说明了自己对往日自己的生活的思念。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小析陶潜务农之内涵素材2
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诗海拾贝饮酒(其四)陶渊明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赏析】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诗的前六句极言孤鸟的失意,鸟既失群,自然恓惶不安,加之在暮色苍茫中独自飞翔,令人倍感凄凉。
“因值孤生松”以下陡然折回,敛归息荫,自然有无限乐趣,更何况在举世无繁荣之木的情况下,得一挺拔劲直、浓荫铺地之青松作为栖息之地,自为理想的乐土,故欲托身于此,千载不离。
这首诗可以说是陶渊明对他本人下决心归隐的一种解释:在“失群”亦即脱离了官僚阶层以后,必须找一个“托身”之所来安身立命,他很荣幸地找到了,于是下决心在这里坚持下去,千载而不相违。
◎语林撷英课文名句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曹操名言1.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2.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机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4.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陶渊明名言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作者卡片姓名曹操生卒年155~220朝代东汉字号称谓字孟德籍贯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相关资料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等姓名陶渊明生卒年365~427朝代东晋字号称谓字元亮,一名潜籍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相关资料著名田园诗人。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故事图素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1 陶渊明故事图(部分
)
图片描述:此图基于萧统《陶渊明传》,全卷分为十一段,分别为:采菊、寄力、种秫、归去、无酒、解印、贳酒、赞扇、却馈、行乞、灌酒。
陶渊明为东晋名士,不阿权贵,嗜酒安贫,孤傲清高,喜从宁静中得真趣。
本图描绘他弃官归田过清苦生活的几个特写镜头,每图都以陶渊明为中心,或配以必要的人物道具,各有题名。
文中可看出,此图是清顺治七年(1650)他为好友周亮所作,子陈名儒设色。
此图或如周亮工所说为“偶仿”之作,但不是仿李公麟的同题作品。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关于归隐田园生活五首诗歌中的第一首。
下面一起看看《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平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
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著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
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
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但是,人生常不得已。
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
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
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浅谈陶渊明理想社会之构造素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浅谈陶渊明理想社会之构造
东晋明未年,战乱频繁,民生凋敝,人们渴望远离兵火,过上一个没有阶级剥削,没有社会压迫,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
陶渊明《桃花源记》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
在《桃花源记》中,诗人分别是从自然环境、生活情态和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去建构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的。
首先,在自然环境方面,陶渊明由外到内进行构建。
外部有大片美丽纯净的桃花林作屏障,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
中间有神奇、隐蔽的山洞作入口,里面有肥沃、平阔的土地良田和整齐洁净的房屋池塘以及桑竹环绕、鸡犬相闻的生态环境。
其所构造出来的是一个美丽、富饶,幽雅、和谐人居环境。
其次,在生活情态方面,这里的村民“往来种作,自给自足。
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老人熙养天年,小孩自得其乐。
其所构造出来的是一个幼有所侍,老有所养,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情态。
其三,在社会关系方面,这里的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人们和睦相处,没有阶级压迫,没有贵贱等级。
其所构造出来的是一个平等、和睦,热情友好的社会形态。
知识延伸:我们今天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或多或少在《桃花源记》中都有它的影子。
1。
《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平淡的言辞 诗意的躬耕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人生乐趣素材
平淡的言辞诗意的躬耕——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人生乐趣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
与中国文学史上前前后后诸多的田园诗人相比,陶渊明最大的特色就是亲自参加了农业耕作,并在诗中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甘苦。
他自述参与农耕的诗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诗也涉及农耕,但并非专写此事。
在这几首诗中,以这首《归园田居》(之三)与另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最为人称道。
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
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
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
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
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
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虽然一年过去到底种了多少地,收获有几多,诗人从不曾考虑;可是在农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让他心神舒畅。
因而,他吟咏不辍,虚掩柴门,甘心做个耕作于陇亩之间的百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躬耕垄亩吟咏田园——陶渊明与他的柴桑故里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东晋时浔阳郡柴桑县(今九江市西南人)。
他生活在充满战乱的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
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
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他毅然作出这一抉择。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
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
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奉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
”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据旧县志记载:彭泽县治在现今的湖口县江桥乡柳德昭村南的凤凰山下。
当年城内有玩月台、九曲池、洗墨池等名胜。
陶渊明常与江州名人在此吟风赏月,议论时政。
后人在此建祠塑像,纪念陶渊明的高风亮节。
故址现仅存玩月台遗迹。
当年,陶渊明是在“洋洋平津”的鄱阳湖上挂上归帆,回到柴桑故里的。
归途中,他“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现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行船靠岸,他远远望见家门,就狂喜地“载欣载奔”,而后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他走进后园,看到“松菊犹存”,更为兴奋。
于是他“携幼入室,有酒盈罇,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他甚至感到村子周围的树木和溪流也因为他的到来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他对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陶渊明饱蘸激情之笔所写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叙述了他辞官归里的原因和归途中的感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文情并茂。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称赞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
陶渊明刚回家时,由于有僮仆,只偶尔参加田间劳动,以消愁解闷。
后来,家境贫困,雇不起僮仆,非亲自务农不可。
他早出晚归,春种秋收,承担全部农活。
对于读过书,当过官的封建文人来说,确是难能可贵的。
他的妻子瞿氏,与他志趣相同,安贫乐道,励志耕耘。
田野上时时出现“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情景,被当地人民传为佳话。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当年所居的上京村,即现今星子县的玉京山,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地貌特征。
从星子县城乘车至此只需半个小时。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登东皋以抒啸,临清流而赋诗”。
他在诗中所写的“东皋”、“西畴”、“斜川”等遗址均存。
东皋是一个石岗,这里有陶渊明的石刻。
西畴是一片田园,至今庄稼茂盛。
“斜川”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港,至今清流涓涓,流向鄱阳湖。
鄱阳湖中有一座小岛——落星墩,是陶渊明吟咏过的“曾城”。
陶渊明在与乡邻“披草共来往”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家中场院,挈壶相至,只鸡相邀,谈天说地,“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这个时期,陶渊明写了不少描绘田园风光,抒发自己隐居躬耕愉快心情的诗文,如《归
田园居》的五首。
其一为:“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可是,好景不长,陶渊明退隐上京第三年即义熙六年(410)6月,家中不幸失火,八、九间茅屋转眼化为灰烬。
一家老小只能寄居船上,赖以栖身。
原有的僮仆早已辞退,生活十分潦倒。
但灾害和穷困吓不倒陶渊明,他在诗中写道:“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一年后他举家迁移到二十五里以外的南村(又名栗里,后名陶村,在星子县境内)。
新居在庐山虎爪崖下。
村前有柴桑桥。
桥下流水潺潺。
五棵柳树环绕宅前。
他与邻居及好友颜延之等在农事之余,常在新居里畅怀饮酒,纵谈今昔。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移居》)诗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二句,为后世传诵,脍炙人口。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陶渊明的一生是在诗酒中度过的。
归田以后,他更是“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酒后赋诗,直抒胸臆。
在《饮酒》二十首里,有不少为人传诵的佳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中所蕴藏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他以孤松自喻,勉励自己保持卓然不群,洁身自好的操节。
这个时期内,陶渊明依靠劳动度日。
除了耕田灌园,还织过席子,打过草鞋,卖过蔬菜。
由于农田常遭水、旱、虫灾,加上官府逼租催税,陶渊明一家的生活仍极为困苦,有时处于“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的困境。
生活尽管困苦,但他固守穷节,不改初衷。
有一次,江州刺史檀道济登门拜访。
陶渊明已几天揭不开锅,饿得起床也很困难。
檀道济劝他再入仕途,陶渊明仍婉言辞谢,并对檀道济派人送来的米和肉,谢绝接受。
在陶渊明的晚年,江州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在饥寒中挣扎的陶渊明,多少希望有一个无君、无臣,没有赋税,没有战乱的“世外桃源”供乡亲们安居乐业。
一个理想的社会在他脑海里酿醖。
在《桃花源记》(并诗)里,他描绘了一个“春蚕收长丝,秋孰靡王税”的“世外桃源”。
据有关学者的考证。
这个理想世界的原型,有可能是庐山汉阳峰下的康王谷。
1986年秋,参加全国陶渊明研究坐谈会的代表们考察了康王谷。
它位于园田居和五柳居之间,山高、谷深、地险、林密,传说是楚康王避秦乱隐居之所。
康王谷口双峰高耸,一水中流。
谷口路窄,前行三、五里豁然开朗,田畴纵横,鸡吠相闻,山溪两岸,屋舍俨然,簇簇山桃,临流照影。
学者们惊叹:这里真象桃花源。
谷内有姓陶的村子,自谓陶渊明的子孙。
他们捧出“陶家酒”,款待访陶人。
陶渊明在穷困潦倒中走完了自己一生的道路。
元嘉四年(427)11月,他带着问心无愧的高傲与世长辞。
他生前交待家人,处理后事“省讣却赌,轻哀薄敛”不发讣告,不收赠礼,以朴素的仪式,安葬于家乡的面阳山。
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人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
后人游庐山,常去面阳山凭吊陶墓。
离陶墓不远有濯缨池,陶渊明生前常在此洗涤。
池旁有一块巨石,赫然横卧,传说陶渊明酒醉后,常卧石上,人称“醉石”。
在九江县沙河乡蔡家洼,有陶渊明祠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