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8页word文档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制定说明

附件3:《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制定说明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推动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依靠路径。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为了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进展和成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必要。
《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要求,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统计、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上级人民政府要根据主要评价指标,对下级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将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提出“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2007年,发展改革委会同原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号),对宏观、园区层面评价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指导各地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0年来,随着循环经济实践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的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对循环经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有必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最新要求,并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现实需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
本次修正的指标体系,完善了具体的评价指标,明确了具体的统计及测算方法。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构建思路

1 国 内外 研 究现 状 .
循环经济 的思想 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 的 2 0世纪 6 0年代 。美 国经济学 家波尔 丁指 出要 把传 统 的依赖资源消耗 的线性增 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 型资源 循环来发展 的经济 。2 0世纪 9 0年代 以后 , 发展知识 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 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 。国外 的学者将循 环经济 的内容看成 是生态经济学 的一部分 , 对于 资源使用 的“ 减量化” “ 利用” 资源化” 了大量 的研究 。在促 进资源循 环利 用的手段研 究方 面、 、再 和“ 作 针对 不 同资源 的循环利用 方面都 有一些研究成果 ; 资源的循环利 用涉及 面非 常广 , 物质层 面 、 制层面 、 从 体 价值层 面 实行全方位 的变 革。如 F本是 目前世界上循环经 济立法最完善 的国家 , 国针对废弃物处理也 制定出一套行 I 德 之有效 的方 法体 系。但对循环经济这种经 济发 展模 式本身 的理论研究 比较缺乏 , 侧重 于在具体 领域 的应用和 实现手段 的研究 , 缺乏系统性 , 且这些研究 大多数是 基于 国外 实际 情况进行 的。例如 当今循环经 济 的四种模 式 一企业 内部循环经济 的杜邦模式 、 工业 园区模式 、 国的回收再利用体 系和 F本 的循 环型社会模 式都是在 德 I 国外 的社会 、 经济体 系上建 立起 来的 。 在 国内 ,0年代末 国 内学 者开始关注循环经 济 , 了相应 的研究 并发表 了成 果 , 9 作 大致可 以分 成两类 : 第一 类是介绍循 环经济的概念 、 阐述 我 国发展循环经济 的重要性 及策略 ; 第二类是研究发展循 环经 济的手段 , 如对 清洁 生产 、 生态工业与循环 经济关系 的研究等 。随着政 府对发 展循环经 济 的重 视 , 我国建立 了许多发展 循环 经济实践 的试点。综合 国内的研究情 况可以发 现 , 我国对循环 经济 的研 究刚 刚起步 , 尤其对 循环经济 理论方 面 的研 究还基本是空 白, 乏针对作为 经济系统 的循 环经济 系统的集成性分 析 , 对循环经济 系统 的评价指 缺 针 标体 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 , 缺乏针对影 响循 环经济系统 的经 济、 文化 以及人力 自身等因素 的系统研究 , 在 观念认 识 、 制度 环境 、 法律 与政 策 、 管理体制 、 技术支撑 和外部 推动力等方 面均存 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 。 总的来说 , 在循环 经济发展 的量化评价 方面 , 应该用 哪些 指标 来衡量 , 用怎样的统计方法 和调查体 系来 采 搜集数 据 , 国内外无论 在理论还是实践方 面都 还 比较薄弱 , 中国尤其 如此 。因此 , 无论从 理论需 要 的角度 , 还 是 现实需要的角度 , 探讨循环经济 , 尤其是循环经济评价 指标体系 的建立势 在2期 ( 总第 2 8期 ) 1
(完整版)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一:
循环经济评论指标系统(宏观)
指标
一、资源产出指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
能源产出率
二、资源耗费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单位工业增添值能耗
要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
单位工业增添值用水量
要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
农业浇灌水有效利用系数
三、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城市污水重生利用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办理率
废钢铁回收利用率
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
废纸回收利用率
废塑料回收利用率
废橡胶回收利用率
四、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
工业废水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COD 排放量
1
循环经济评论指标系统(工业园区)
指标
一、资源产出指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
能源产出率
土地产出率
水资源产出率
二、资源耗费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
要点产品单位能耗
要点产品单位水耗
三、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四、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
工业废水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COD 排放量
2
内容总结。
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 循环经济促进法》 和《 关 于加快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意 见》 的要求 . 科学评 价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 推动实施循环
发展引领行动 , 罔家发展改革委 会同有关部门完善 了循环经济发展评 价指标体 系, 现印发你们 , 并就有关事项通知 如下 :
2 0 1 6年 1 2月 1 7日, 由中 国再 生资 源回收利用协 会主 办的报废 车回收拆解 与再利用 分会成立仪 式暨商业模 式大 会在 京 召开 。 来 自国 税 总 局 、 环保部 、 中 国再 生 资 源 回 收利
用协 会, 以及众 多业界知 名专 家 、 企 业 代 表 出席 仪 式 , 并 见 时面 临 史 无前 例 的机 遇 。 报 废 车 回 收 拆 解 与 再 利 用 分 会 由
会 议 还 举 行 了报 废 车 回 收拆 解 与再 利 用 分 会 成 立 仪 式 。
再制造委 员会 秘书长 史佩京 、中国再 生资源开发有 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穆晓峰 、 中再 生报废 车分会高级顾 问邱明琦 、 中 国汽 车 维 修 协 会 行 业发 展 部 主 任 沈 弘 、 中再 生 报 废 车 回 收 拆解 与再利用分会 秘书长张莹 、 报废专 家创始 人赖晓凌 、 北 京 环 元 科 技 有 限公 司 市 场 总 监 废 金 属 分 析 师 由红 霞 围绕 汽
利 用 协会 副 会 长何 方 明 主持 。
2 0 1 6年 1 2月 l 7 日下 午 的 会 议 由 中 再 生 协 会 报 废 车
分 会 秘 书 长 张 莹 主持 。 再 制 造 技 术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副 主任 、 中 国循环 经 济 协会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 第 9期 06年
No. 9 2o 06
统 计研 究
sl| Il出 R as 船阻rh c
2 3
‘ 环经 济评价 指标体 系’ 究 ‘ 循 ’ 研
国 家统 计 局 “ 环 经 济 评价 指 标体 系” 题 组 循 课
AB TRAC废 弃 物处理 费用 的 同时
提 高 经 济效 益 , 成 了 经 济 发 展 和 环 境 保 护 的 良性 循环 。 形 宏 观层 面主 要 是 指 国 家 通 过 立 法 强 制 推 动 的循 环 经 济 发 展 。如 日本 、 国 、 国 、 国 、 大 利 、 班 牙 、 欧 德 法 英 意 西 北
目前 , 内 外 就 循 环 经 济 还 没 有 给 出 确 切 的 定 义 。 国
一
般 认 为 , 环 经 济 强 调 在 发 展 经 济 的 同 时 注 重 资 源 的 循
业 与企 业 之 间 在 生 产 中形 成 的 良性 循 环 。丹 麦 卡 伦 堡 工
高 效 利 用 和 循 环 利 用 , 重 减 少 因 废 弃 物 排 放 而 造 成 的 注 环 境损 害 , 此 各 方 面 都 形 成 了共 识 。 但 在 循 环 经 济 的 对
等发达 国家 , 以及 新 加坡 、 国等 高收入 国家 , 韩 都制定 了 综合 性或单项 的发展循 环经 济的法律 。其 中 日本推行 的
“ 环型社会形成计 划 ” 循 中所 采 用 的 相 关 指 标 , 我 国建 对
立 循 环 经 济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具 有 一定 的 可借 鉴 性 。 当 前 , 国政 府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 确 提 出 了循 我 明 环 经 济 的发 展 思 路 和 目标 , 图 从 宏 观 上 引 导 经 济 活 动 力 与 自然资源 、 态环 境 的协调 发展 , 变 经济增 长方式 , 生 转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要素:
1.资源利用效率: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与所生产的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原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等。
2.废物处理效率:指废弃物的处理、回收、利用效率,包括废物减排率、再生资源利用率等。
3.产品再制造率:指废旧产品再加工为新产品的比例,包括产品回收与再制造率等。
4.环境影响:指循环经济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
5.经济效益:指循环经济对经济的贡献,包括节约成本、创造就业等。
6.社会效益:指循环经济对社会的贡献,包括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摘要】循环经济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山东省的推动下,循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本文首先探讨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然后详细分析了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评价,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解析了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在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为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山东省循环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区域经济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山东省、综合评价、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发展方向。
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的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等多方面的复杂影响。
一方面,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山东省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理念的不断普及和推广为山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
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对于评价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把握发展动向、制定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综合评价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促进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与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评价山东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构建适合山东省具体情况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的评估工具,帮助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
响。
杨文进基本上是从经 济学视 角定义循环经济 的, 他认为循环经 济的 主 要 内容 虽 然 是 资 源 的循 环 利 用 , 核 心 内 容 却 是 “ 济 性 ” 更 确 切地 但 经 , 说, 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必须满 足“ 收益 大于成本 ” 的经济性 原则 ; 则 , 否 资源的循环利用就不可能实现。因此, 他对 “ 循环经济 ” 的定 义就是 在满 足成本效益原则 的前提 下 , 用生态学原理 , 利 对经济活 动中的有限 资源 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 , 高效率或无浪 费地使用资源 。 国家统计 局“ 循环经 济评价指标体 系” 课题组认为 , 循环经济应包括 广 义 和 狭 义 两 种 界 定 : 义 的 循 环 经 济 包 括 经济 、 源 环 境 及 社 会 三 个 广 资 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 , 是以高素质劳 动力 、 低污染 的环境质量 和 可 持 续 利用 的 资 源 等 来保 障 长期 持 续 的经 济 增 长 及 其 结 构 优 化 的 , 这个 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可 以被 理解 为与可持续发 展的和谐社会 所涵盖 的范 畴 相 同 ; 义 循 环 经 济 强 调 经 济 与 自然 环 境 之 间 的 协 调 发 展 , 以减 量 狭 是 化、 再利用 、 资源化为原则 , 以低消耗 、 低排放 、 高效率为基本 特征 , 符合 可持续发展理 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 是对大量生产 、 大量消费 、 大量废 弃的 传统增 长模式 的根本变革 。 这种 提法实 际上将 是否涵 盖“ 社会 ” 这一体 系 作为区分广 义循环经济与狭义循环经济 内涵的差别 , 狭义循环经济更强 调 “ 济 ”与“ 境 ” 大 体 系 之 间 的 协 调 发 展 , 义 循 环 经 济 则 强 调 “ 经 环 两 广 经
[VIP专享]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VIP专享]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edef4530740be1e640e9a34.png)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委会同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现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如下:一、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列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既是国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的基础,又是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依据。
因此,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目前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要求,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层面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依据。
工业园区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在充分认识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云南省2000-2006年的数据对其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综合评价,最终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一、引言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经济社会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为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近年来,为了建立绿色经济强省,云南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
2006年,由云南省经委牵头制定的《云南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工程方案》出炉,云南省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80亿元至100亿元。
云南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到2010年形成5-10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区,5个生态农业示范园和23个循环经济型城市,全省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循环经济型社会的雏形。
但是,目前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设计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认定,云南省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还没有确切的度量。
为了促进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准确地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云南省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一)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运用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可以评价和监测发展循环经济的状态和程度,综合分析,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某一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监测和揭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对策,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1.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依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理论,我们采用“目标树”的分析方法。
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考虑社会经济综合
效益
在评价指标中综合考虑社会、经 济和环境效益,以全面反映循环 经济的综合效益。
评价方法的创新
01
引入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技术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 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评 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02
建立动态评价模型
构建动态评价模型,以实时监测 和评估循环经济的进展和变化趋 势。
评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
土壤质量等,以衡量区域内的环境质量水平。
国家层面的应用
经济增长质量
通过循环经济评价,衡量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包括资 源消耗、环境影响、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指标。
资源安全
评估国家资源储备和供应状况,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竞争力
要点二
废弃物再利用率
衡量企业或地区对废弃物的再利用程度,反映资源的循环 利用水平。
环境保护指标
污染物排放强度
衡量单位产出的污染物排放量,反映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程度。
环境质量指数
综合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标,反映环境 质量的整体状况。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经济增长质量
社会福利水平
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包括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详细描述
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评 价工具,它通过综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 、物质流分析法、绿色GDP核算体系等多 种评价方法,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循环经 济的绩效和状态。这种方法有助于全面了 解循环经济的现状和改进方向。
03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要点一
资源消耗强度
衡量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反映资源利用效率水平。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讲课讲稿

一、引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循环经济已被确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我国在面临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全球性危机和国内资源日益耗竭、污染日益严重、生态日益破坏形势下,在经济发展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之一,循环经济理论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而提出来的,以3R(Reduce、Reuse、Recycle-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旨在减少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相适应,科学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
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主的物质流动经济模式。
它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耗资源、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增长,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有机的结合。
它要求以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输入端);再利用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过程性方法);再循环要求尽可能多次并以多种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产品(输出端方法)。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区域层面上(中循环)和社会层面上(大循环)。
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附件二: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现就“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作如下说明。
一、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列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既是国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的基础,又是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依据。
因此,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目前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要求,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层面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循环经济成为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构建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就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进行探讨。
首先,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哪些指标呢?我们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经济方面的指标包括循环经济总产值、循环经济产业增加值和资源利用效率等;社会方面的指标包括就业、收入和教育等;环境方面的指标包括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和生态环境状况。
这些指标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经济规模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删和调整指标。
循环经济产业应该属于重点统计对象,把循环发展经济规模的增长率、循环经济规模比重以及循环经济回收的中间资源比例等作为统计口径。
其次,如何评价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关键是要注重对指标体系的完备性、精准性、实用性和可比性等方面的评价。
完备性要求指标体系应该涵盖循环经济的各个方面,而非只着眼于其中的某一方面;精准性要求统计指标的计算有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完整性;实用性要求指标体系的目的不仅是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情况,而且能够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可比性要求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国际标准,方便与国内和国外的循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
最后,就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应用来说,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统计指标是循环经济发展策略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政府调整政策、制订标准、优化规划,并且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参考。
同时,循环经济统计指标的发布也能够引导企业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进行重视,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构建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注意统计指标的完备性、精准性、实用性和可比性,以达到科学、透明和可持续的目标。
只有建立合理的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付诸实践。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 步 , 次权 重值 的确 定及 一致性 检验 。依 据判 断 层 矩 阵求解各层 次指 标子 系 统 或指 标 项 的相 对 权重 即计算 判 断矩阵最 大特征 根及 其对应 的特征 向量 。 第 四步 , 层次组合 权重 的计算 。由各 判 断矩 阵求 得 各
的权 重值 , 是各 层次指标 子 系统或 指标项 相对 于其 上层 某
一
境 指标 和社会经 济 发展 指 标 等 6项 指标 。在 以上 9 一 项
级 指标之 下 , 又设 有 5 2个二 级 指标 作 为 循 环经 济 创新 评
因素 的分离权重 值 。 因此 需要 将 这 些分 离 权 重值 组 合
价体 系 中的指标 层 , 如表 1 所示 。
为各 具体 指标项 相对 于 最 高层 的 组合 权 重值 。组 合 权 重
计 算公式 为 :
k
4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的权重判定
权重是 多指 标综 合评价 中的一个 重要 因 素 , 重 与变 权
量 值是影 响评 价结 果 的两 大 因 素 。在 单 项 指标 已经确 定
W
埘
式 中 l 为第 i W 个指 标第 J 的权 重值 ; 为 总层数 。 层 k 每个 判断矩 阵一 致性 检 验 通过 并 不 等于 整 个 递 阶层 次 结构所做 判断具 有整 体满意 的一致 性 。因此 , 要进 行 还 整 体一致 性检验 。
生产 生活环境 。
法( 层次 分析 法 ) 确 定 各 个 指标 的权 重 , 而提 高 指 标 来 从
权 重 的准确性 。
42 权 重计 算的基 本步骤 . 第 一步 , 构建 指标体 系 的递 阶层次 结构 。递 阶层 次结
第四章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TMR= TMI+国外隐性流=DMI+国内隐性流+国外隐性流
第四章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 系
物质流核算指标体系
v (1)主要输入指标 v RPR资源生产率
衡量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单位直接物资输入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 资源生产率=GDP/直接物资投入DMI
DMI= DE(使用的国内开采量)+Import(进口物资) v 物资总输入(Total Material Input,TMI)
包括了直接物资投入以及伴随经济活动从自然界开采出的未真正 用于生产或消费的物资。
TMI=DMI+ UDE(国内隐性流) v 物质总需求(Total Material Requirement,TMR)
5 DPO
污染物排 放总量
净增加存 6
量 Stock
NAS
change
外贸实物 量平衡
7
PTB
净增加存 量
物质贸易 平衡
指标涵义
定义
计算方法
衡量自然环境对经济系统的输 入
衡量资源利用经济效益
国内从自然界开采的具有经济价值并且用 于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大宗物资,以及大宗 进口的自然资源和产品,也包括进口的可 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的总重量
v (2)本国与其他国家的行政边界:成品、半成品以及原料经 由该边界,由本国出口到其他国家或由其他国家进口到本国 。
v 在物质流分析研究中,只对通过系统边界输入待研究的经济 系统或输出待研究的经济系统的物质流予以考虑,经济系统 内部的物质流并不在研究之列。在这一原则基础上,家庭畜 养的牲畜被视为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而不予统计,农业生 产中使用的化肥被视为经济系统输出到自然环境的物质流。
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附件二: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现就“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作如下说明。
一、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列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既是国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的基础,又是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依据。
因此,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目前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要求,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层面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附件2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一、主要资源产出率1、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与主要资源实物消费量的比值。
主要资源包括: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钢铁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铜、铝、铅、锌、镍)、非金属资源(石灰石、磷、硫)、生物质资源(木材、谷物)。
2、计算方法:主要资源产出率(元/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主要资源实物消费量(亿吨)主要资源实物消费量=化石能源+钢铁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非金属资源+生物质资源。
具体到每项资源实物消费量的测算,国家层面主要是采用表观消费法测算。
省域层面的资源实物消费量可采用统计或测算的方法获得,具体统计报表和测算方法适时加载。
3、数据来源:统计部门二、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1、指标解释:主要废弃物(农作物秸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再生资源、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相关指标的赋权平均值。
2、计算方法:该指标是一个集成加权指标,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1/5+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1/5+ 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率(%)×1/53、数据来源:发展改革部门、统计部门三、能源产出率1、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2、计算方法:能源产出率(万元/吨标煤)=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3、数据来源:统计部门四、水资源产出率1、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与总用水量之比2、计算方法:水资源产出率(元/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总用水量(亿吨)3、数据来源:统计部门、水利部门五、建设用地产出率1、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2、计算方法:建设用地产出率(万元/公顷)=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建设用地面积(万公顷)3、数据来源:统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指标解释:秸秆肥料化(含还田)、饲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燃料化、工业原料化利用总量与秸秆产生量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二:关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现就“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作如下说明。
一、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列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既是国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的基础,又是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依据。
因此,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目前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要求,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分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层面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置根据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工业园区的运行特点,宏观评价指标和工业园区评价指标均由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废物处置量指标四大部分构成。
1.资源产出指标:主要是指消耗一次资源(包括:煤、石油、铁矿石、十种有色金属矿、稀土矿、磷矿、硫矿、石灰石、沙石等)所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自然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2.资源消耗指标:主要描述单位产品或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该类指标反映了节约降耗,推进“减量化”,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
3.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主要反映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等废物的资源化程度以及反映传统的五大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状况,体现了废物转化为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要求,即“资源化”的成效。
4.废物排放(处置)指标:主要用于描述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COD的最终排放(处置)量,该类指标反映了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降低废物最终排放(处置)量、减轻环境污染的成果。
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的说明1.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是指主要矿产资源物量消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该项指标越大,表示矿产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越好。
主要矿产品包括:铁矿石原矿、铜矿石、铅矿石、锌矿石、锡矿石、锑矿石、钨矿石、钼矿石、硫铁矿石、磷矿石。
计算公式为:2.能源产出率:指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该项指标越大,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一次能源。
计算公式为:3.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每产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能源的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减量化”得到体现。
计算公式为: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工业生产创造每万元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能源的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减量化”得到体现。
计算公式为:5.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指工业重点行业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
重点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主要产品指钢、铜、铝、水泥、化肥、纸(浆)等。
该项指标越低,能源的使用效率越高。
计算公式为: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指每产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水资源。
取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新鲜水量之和,包括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污水处理再利用、集雨工程、海水淡化等水源工程的供水量),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量”。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工业每生产万元增加值所消耗的水资源。
用水量亦称取水量。
取水量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空调、净化等方面的用水,按新鲜水取用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8.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指工业重点行业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水资源。
重点行业包括: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食品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产品指钢、铜、铝、水泥、化肥、纸等产品。
用水(新鲜水)量是指工业企业所用的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及其他外购水及水产品的数量。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9.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与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
毛灌溉用水总量指在灌溉季节从水源引入的灌溉水量;净灌溉用水总量指在同一时段内进入田间的灌溉用水量”。
该项指标越大,表明农业用水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比值。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1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
工业重复用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工业用水总量指工业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1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指城市再生水利用量占城市污水处理总量的比值。
城市再生水利用量指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装置)净化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和水量要求,并用于农业、绿地浇灌和城市杂用(洗涤、冲渣和生活冲厕、洗车、景观等)等方面的水量。
城市污水处理量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装置)实际处理的污水量,包括物理处理量、生物处理量和化学处理量。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城市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1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量占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14.废钢铁(或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回收利用率:指废钢铁(或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回收利用量占生产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100 产量玻璃、塑料、橡胶)生钢铁(有色金属、纸、废橡胶)回收利用量纸、废玻璃、废塑料、废钢(废有色金属、废胶)回收利用率=、废纸、废塑料、废橡废钢铁(或废有色金属 1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将工业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处置场的总量。
16. 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报告期内工业废水的最终排放量。
17.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二氧化硫的最终排放量。
18.COD 排放量:指报告期内COD 的最终排放量。
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园区)的说明1.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是指主要矿产资源物量消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此项比值越大,表示矿产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越好。
主要矿产品包括:铁矿石原矿、铜矿石、铅矿石、锌矿石、锡矿石、锑矿石、钨矿石、钼矿石、硫铁矿石、磷矿石。
主要矿产品消费总量=主要矿产品产量+主要矿产品进口量–主要矿产品出口量。
计算公式为:2.能源产出率:指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此项比值越大,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一次能源。
计算公式为:3. 土地产出率:指工业园区单位面积产出的生产总值。
该比值越大,表明园区土地利用效率越高。
计算公式为:4.水资源产出率:指消耗水资源所产出的工业园区生产总值。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水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每产出单位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能源的利用效率越高,资源“减量化”得到体现。
计算公式为:6.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指每产出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水资源。
取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新鲜水量之和,包括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污水处理再利用、集雨工程、海水淡化等水源工程的供水量),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量”。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7.重点产品单位能耗:指生产每吨产品(铜、铝、水泥、化肥、纸等)所消耗的能源。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能源的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减量化”得到体现。
计算公式为:8.重点产品单位水耗:指生产每吨产品(铜、铝、水泥、化肥、纸等)所消耗的水资源。
该项指标越低,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为: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比值。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
工业重复用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工业用水总量指工业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
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1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将工业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处置场的总量。
12.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报告期内工业废水的最终排放量。
13.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二氧化硫的最终排放量。
14. COD排放量:指报告期内COD的最终排放量。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