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来看中国工业产业未来发展的愿景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解读《中国制造2025》2015-05-21黄胜汇编本文内容汇编自网络上关于《中国制造2025》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全面地理解《中国制造2025》。
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1)《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内容和重点2)《中国制造2025》的六大核心解读3)《中国制造2025》对企业CAD的期望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工业未来10 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
政府的诸多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
工信部表示,计划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工业4.0落地战略:一个网络、两大主题、三项集成
工业4.0落地战略:一个网络、两大主题、三项集成近期,随着“工业4.0”的在网络上越炒越热,我国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国家战略需求的驱动下,中国对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之路也陡然提速,这将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打通主动脉。
就企业层面来说中国版工业4.0如何落地将成为重点,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通一切、联通一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工业4.0是什么?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是互联、集成(纵向、横向、端到端)、数据、创新、服务、转型或是CPS、是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亦或是国家战略、企业目标。
工业4.0核心内容就是建一个网络、三项集成、大数据分析、八项计划和研究两个主题。
建一个网络:信息物理网络系统(CPS)CPS是英文CyberPhysical System的缩写,就是讲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从而实现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将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的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a) CPS可以将系统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并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
b) CPS将提供全面、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和应用业务流程,c) 支持移动终端设备和业务网络中的协同制造、服务、分析和预测流程等。
在工业4.0蓝图中,连接一切的信息物理网络(CPS)是实现智能工厂、智能生产的基础,工业4.0蓝图给了一个CPS网络的概念模型(如上图),在这个模型中,我们看到了“服务”的概念,传感器服务、控制服务、通讯服务、校验服务、信息服务等,所有的服务形成了一个服务库,每个服务完成不同的功能,服务与服务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柔性的智能生产网络,每个服务来自不同的系统,产品信息服务也许来自PDM系统、生产计划服务来自ERP、订单服务来自DMS系统,生产装配指令服务来自MES、生产加工服务由设备完成,因此,整个CPS网络系统就是一个服务连接的网络,即是“务联网”的概念,通过“服务”的抽象,屏蔽了各个信息系统及物理设备的差异性,在服务层面具有共通性,因而容易建立起连接。
中国制造2025的现状与发展--学习汇报、访谈形式.
第* 页
16
淘宝“中国质造”频道 -- 从代加工到自主品牌
03
中 国
制 造 业
制转
造型
2
的
0
网
2 5
络 探 索
第* 页
17
淘宝“中国质造”频道 -- 从代加工到自主品牌
第* 页
03
中 国
制 造 业
制转
造型
2的
0
网
2 5
络 探 索
淘宝“中国质造频道”正式上线
2015年07月Βιβλιοθήκη 4日16:37 人民网监督和管理,让消费者买得起、放心买高品质的国货。” 淘宝网副总裁张勤表示。
此外,淘宝网还首次公布了“中国质造频道”的进驻标准。据介绍,阿里巴巴集团
对进驻“中国质造”的品牌和企业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对企业规模、生产管理经验、
品控意识、研发团队进行实地考核,实施实人认证、二维码追溯等措施,保证每件商品
“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
《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 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提 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 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4
正文 . 第一部分
第* 页
01
中
中 国
国 制 造
制现
14
正文 . 第二部分
第* 页
02
中
国
制特 造约
2
访
0
谈
2
5
Q4:您刚才说到了“互联网+”,这个也是今年大家讨论最 多的一个话题。如果说中国制造和互联网+碰到一块了,那么 它们之间的结合点在哪?如何相互促进、更快地发展?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及前景姓名:××学号:×××××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各产业也在不断成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而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
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区域差距一、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1.从资本存量结构来看,外资企业的主要产业流向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并且这一投资程度在未来一段时期有上升的趋势。
从第二产业内部而言,外资主要促进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这两方面的变化均会导致资本密集型的产值相对上升,并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我国制造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行业倾向性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 外商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我国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 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
2.中国产业处在全球产条的低端,即“计、制造、销售、服务”中的制造环节。
中国产业升级停滞不前的症结,就在于中国产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这也揭示出残酷的现实:所谓“中国制造”其是“中国组装”,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的附加值来自产品在中国组装前的许多国家,而中国的贡献仅仅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由此来看,中国的产业升级尤其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
中国的产业升级, 要在战略层面上充分重视从被“俘获”与“压榨”的全球价值链中突围的问题, 加快构建以本土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国家价值链的网络体系和治理结构。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在近二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不断迈进。
此外中国的工业化率也高于典型工业化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制造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吻合度较高。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工业实力得到迅速提升,而改革开放的实施更是使中国工业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
回顾过去,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及工业现代化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未来10余年,中国工业经济将依然沿着这条路前行,同时将逐步迎来产业转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环境友好”“精密制造”的核心,快速发展。
关键词:工业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环境友好,精密制造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es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swiftly and industrial economic has come to a time of quick development due to reform and opening-up. A series of great achievements makes China ‘the world’s manufacturing center’. Looking back on the past, quick industrialization, quick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have been the major features of Chine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or the coming 10 years,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ic will still develop in this way, and meanwhile, come into a change which aims 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enters o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precision manufactured’.Keywords:industrial economic, industrialization ,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friendly, precision manufactured1引言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制造大国屹立东方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制造大国屹立东方【摘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逐步成为制造大国。
本文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制造业的崛起和发展、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以及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
分析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坚实基础和全球影响力。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展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源于技术创新和对世界市场的开放,势必在未来继续稳步增长,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新中国、70周年、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制造大国、东方、发展历程、制造业、崛起、技术创新、国际市场、未来发展、挑战、机遇、坚实基础、全球影响力。
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制造大国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中国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制造大国屹立于东方的伟大成就。
70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落后到跨越的壮丽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发展,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技术创新驱动着制造业的不断进步,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跻身重要地位。
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充满着无限可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制造业的坚实基础和全球影响力,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更加繁荣和强大。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让我们共同憧憬中国制造业的更加美好未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正文2.1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漫长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主要是以轻工业和农业机械为主,生产技术落后,产能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工业化进程。
工业生产情况及前景分析
工业生产情况及前景分析近年来,工业生产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工业生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为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提供参考。
一、工业生产现状分析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工业生产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制造业方面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1.1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中国工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规模持续扩大,为全球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反映了中国工业的强大潜力。
1.2 制造业升级提速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转型升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中国的制造业正在逐步摆脱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竞争优势,转向注重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3 绿色发展取得突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发展已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方向。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节能减排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工业生产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
许多企业也积极响应,通过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工业生产前景展望基于对工业生产现状的分析,可以预见未来工业生产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2.1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将势不可挡。
通过技术创新,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工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培育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
2.2 绿色生产与循环经济环保要求的提升将推动工业生产向绿色化和循环经济转型。
更多的企业将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循环经济理念的普及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数据驱动与智能制造工业生产将越来越依赖数据的采集和应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喜好,根据数据驱动的决策提升生产效率。
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实践
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
到了2015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向强、智、绿方向发展。
这个计划是迎接经济新常态的措施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新阶段的重要抉择。
那么,“中国制造2025”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如何实践这个计划?一、“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1. 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制造业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势上。
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全面性的措施,促进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提升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以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2.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中国2025的制造愿景不仅限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品质,而是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
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不仅能够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促进服务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3. 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中国制造2025”从全球视野来看,将不仅仅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更是推进中国制造业由“大而弱”到“小而精”的转型。
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此实现中国制造全球化。
二、中方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1. 技术突破技术始终是促进任何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了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意义,鼓励企业多渠道、多途径获得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持及投入,同时还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
为此,中国政府将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多种政策支持,促进研发和技术突破。
2. 转型升级为了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企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高度重视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改进。
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将制定一定的扶持政策,通过威慑竞争对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强化工业标准等一系列措施来鼓励企业开展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
∞ ∞ ∞ ∞ 般在 8 0 % 左 右 。而 工 业 5 L 隶 属 于 三 次 产 业 中 的 ∞
第 二产 业 ( 还包 括 建 筑 业 ) , 工 业 是 第 二 产 业 的
主体 , 增 加 值 占 比一 般 在 8 5 % 以 上 。 出 于 数 据 的可获 得性 和叙 述 的方便 , 本 文 有 时 会 使 用 工 业
尤 为重 要 。1 9 4 9年 新 中 国 成 立 以来 , 我 国 制 造 业 发展 大致 可 分 为 两 个 阶 段 : 一是 1 9 4 9年 新 中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中国对 外贸易中的隐含 资源环境 要素流 动问题研 究” ( 批准号 : 1 4 B J Y 0 6 7 ) ;
弱 到 强 ”、 “ 从 大 到 强 ”的 转 变 。 即 将 发 布 的 《中
代 替制 造业 , 并 可能会 涉及 第二 产业 数据 。 ( 一) 增 长态 势 。
图 1显 示 了 中 国 5 1 2 业 增长情况 。以 1 9 7 8年 指
数为 1 0 0计 , 2 0 1 3年 我 国 2 1 2 业 增 长 指数 为 4 1 6 4 . 0,
些产 品产 量 甚 至 比世 界其 他 国家 生产 的 总和 还 要 多。但 我 国制造 业“ 大 而不 强” , 人均 规模 甚 至不及 制 造业 强 国美 日德 的 1 / 3 , 我 国制造 业发 展 还存 在 技 术 落 后 、 产 能过 剩 、 资源 利用 效 率低 、 劳 动力 工资 快速 上涨 、 利 润 持 续走低 、 处 于 国 际价值 链 的 低 附加值 环 节 等 诸 多 问题 。 未 来 3 0年 , 我 国制 造 业 发 展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 从 大 到 强” 。“ 中 国制 造 2 0 2 5 ” 是促 进 我 国从制 造 业大 国到 制 造 业 强 国转 变 的一 次 尝试和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期行动纲领。
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同时,实现高端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主要源于三大背景。
一是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加剧,劳动力与原材料等成本日益上涨,使得我国面临巨大的压力。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进步,随着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重振制造业的强力政策,部分制造业企业开始从我国迁出,也有部分跨国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目光转向工资低廉的东南亚地区,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传统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也饱受大众的质疑。
二是受德国“工业4.0”战略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刺激,激发了我国从“工业大国”升级到“工业强国”的坚定决心。
三是受到现代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我国也亟待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因此,强化制造业应成为中国未来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点。
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需要强大、独立、自主的制造业。
但是,谈及国内制造业(如智能手机、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状况,各产业普遍面临市场庞大、缺少核心技术、产品低端、利润少、人才缺乏等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与制造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
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又表现为企业生产的高消耗、高成本;目前各类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分散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低;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景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景未来的10年里,中国仍将处于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和工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
在这期间,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产业在高新技术的改造下将全面升级,产品结构将不断提升,改造升级后的传统产业仍将会以较快速度增长;“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精致制造”将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未来10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全国来看,中国刚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段,未来10年,中国仍将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重化工业化仍将深化发展,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
但是从区域来看,目前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刚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东部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段。
未来10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将加速,重化工业化将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在2020年前后,中部、西部地区将先后进入工业化后期,2030年前后,中、西部地区将先后完成工业化进程。
东部地区将在未来5年内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此后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上。
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再重工业化”趋势,新一轮重工业化靠近沿海、靠近终端市场,这是因为,铁矿石、原油等原材料的进口,以及钢铁、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产品主要依赖水运,为降低运输成本,钢铁、石化、造船、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的投资在上海、广东地区猛增,并在装备方面体现出大型化、现代化程度高的特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10)。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也逐步提高。
现在中国有些工业行业的现代化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大量现代化的大型工业企业,但是工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低,主要工业行业的现代化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依然有巨大的差距。
中国制造2025规划详解
中国制造2025规划决策者有意设计一个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规划。
这将是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其基本思路是,借助两个IT的结合(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中国制造业现状,令中国到2025年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的顶层设计。
决策者希望,中国能借此规划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路线图。
参与者包括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预计明年完成。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对此,课题组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去年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制造2025”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
它是怎样出炉的?用了近三年时间制定计划纲要。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3月4日,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采访时透露:“该规划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出规划纲要。
”此前,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工信部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苗圩介绍,这个规划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也有它的时间表。
热词解读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工程院负责“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说,“中国制造2025”意思是:在制造业领域,到2025年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国,还要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民族工业:强力举措、初步成就和未来愿景
民族工业:强力举措、初步成就和未来愿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中国制造”的崛起,民族工业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强力举措、初步成就和未来愿景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一、强力举措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行一系列支持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创新创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投融资环境等。
与此同时,政府还加强了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这些来自政府的支持措施,为中国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初步成就近年来,中国民族工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领先的5G技术。
中国民族企业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5G专利申请者和领先5G设备供应商,成为世界上首家推出5G商用网络的企业之一。
另外,中国还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诸多的领先企业。
这些成就说明,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力已经显著提升,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三、未来愿景中国民族工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供应链。
这将需要以人为本,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同时,中国民族工业需要在科研领域进行更多的投入,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穿到企业的每一个方面中。
此外,中国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化营销,以提高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民族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民族工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未来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实现更加高速、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现民族工业的转型和升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_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_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
政府的诸多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
工信部曾表示,计划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提出的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三步走计划。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强调,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中国工业升级的发展路线和方向
中国工业升级的发展路线和方向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
因此,中国工业需要升级,实现新的发展路线和方向。
一、工业升级的背景中国工业的发展切换到了“新常态”,这意味着工业发展模式需要从“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型。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千方百计提升中国工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在全球工业链中的竞争力。
作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核心内容,工业升级的发展路线和方向将会给中国工业带来哪些变化?二、基础工业升级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是现代化制造业的三大核心,其中,基础工业升级是实现这三大核心的重要保障。
基础工业包括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工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石。
通过改造传统工业,提高整个工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率,从而实现整个工业的升级。
三、重点领域升级针对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升级,将使研发智能化、计算机数字化、生产高自动化成为重要的工业技术创新方向。
国家力推新能源汽车和新型轨道交通技术,推进燃料电池、锂电池技术应用,还积极推进网络化制造和大规模定制化制造,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四、产业链升级从原材料采集、加工、制造、销售等多个环节展开产业链升级,以此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工业企业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进一步推进工业议价能力提升和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五、工业发展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工业升级,未来的工业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高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特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逐步应用将会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工业兴起的重要支撑。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推进升级,为中国工业的稳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六、结论工业升级路线和方向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工业实现国际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4年制造业工作总结及工作展望
应用领域:智能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制造 业领域
技术特点:智能制造技术具有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特点,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自主化和自适应化,实现更加高效、灵活和可靠的生产制造
绿色制造技术
定义:绿色制造 技术是一种综合 考虑环境影响和 资源利用效率的 现代制造模式
特点:高效、节 能、环保
应用领域:汽车、 机械、电子等制 造业
未来发展方向: 进一步推广和应 用绿色制造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降低环境污 染
创新模式和路径
创新模式: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引进技术再创新 创新路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 创新方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个性化 创新策略:技术驱动、市场导向、人才为本、协同创新
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挑 战与机遇
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未 来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明 确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愿景和价值 观
绿色生产:采用环保、节 能、低碳的生产方式,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 质量和生产效率
人才培养: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为企业可 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个性化定制: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将推动制造业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目标制定与实施计划
目标制定:根据 市场需求和公司 战略,制定具体 的业务目标和发 展计划
实施计划:制定 详细的实施方案 和时间表,明确 责任人和进度要 求
形势与政策9 中国制造2025: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Thank You
二、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即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 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和生物 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 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Hale Waihona Puke 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瓶颈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 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 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 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着诸 多问题。
大而不强是中国制造业急需突破的瓶颈。 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二、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 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 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 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 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 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
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瓶颈
国内工业发展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国内工业发展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注:以下文章是由,无文采与人情味,仅供参考。
简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工业也在不断发掘新的方式来提高进步速度。
本文将回顾中国工业的历史及其未来预测,其中包括中国工业的现状,也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机会和挑战。
历史中国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但自那时以来,重工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工业在技术领域不断改善,也逐步增强了创新能力。
如今,中国已成为了全球工业生产力第一的国家。
现状目前,中国工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供给侧改革。
这意味着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调整当前生产能力过剩的状态,同时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全面展开,中国工业正在转向更加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进。
未来在未来,中国工业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也将会出现新的机会和挑战。
其中,未来10年内的发展趋势如下:1. 自主创新:中国将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可持续能源等领域。
2. 资源优化:保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发挥现有资产的最大价值,特别是在环保能源和新兴行业的领域内。
3. 智能生产:中国将加强智能生产能力,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以及节省生产资源和节约成本的核心能力。
4. 面向全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中国将深度拓展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推动工业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出口,尤其是对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区的广泛投资。
结语中国工业不断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政策规划,挖掘本土发展的潜力,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只要坚定信心,勇敢拓展,中国工业一定能够实现更高的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新工业革命与中国制造2025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场革命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这就是第一次科技革命。
与之相关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工业1.0时代。
使得纺织、冶铁、交通运输等行业得到发展,轻工业化特征明显。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电灯、电报、电话、发电机、内燃机、火力发电厂等一系列电气发明相继问世。
电力作为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被广泛应用。
来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生产方式再次变革,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工业2.0时代。
汽车、石油、钢铁等重化工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电子管计算机为第一代计算机,开创了电子信息时代。
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开始出现。
同时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3.0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自动化。
推动了电子信息、医药、材料、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
1991年,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了万维网及简单的浏览器,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
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浪潮时代。
互联网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全面的影响。
然而每一次信息通信技术的重大创新都会为制造业带来新的变革,这一次可能是互联网引领的产业变革,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
使我们进入工业4.0时代。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德国人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机械化+电气化+IT技术+Internet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上再加上互联网技术。
必须说明这里所要求的互联网是“Things and Services”的互联网,Things可理解为物和事情;Services泛指一切服务。
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首先要建设“物事互联网”与“服务互联网”。
这意味着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资源、信息、物事、人和对这一切的服务进行互联。
最新解读:“中国制造2025”
苗圩说 , 要把互联 网引导到工业企 业、 工业行业 中去。
§ 支撑 ・ 后续政 策有望陆续 出台八 , 、
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 , 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 方向 出, 国家将设立4 O 0 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财税 、
绿皮书目录指引, 动态调 整、 滚动推 进。 坚持市场 主导、 改革
随 着 制 造 技 术 的进 步 和 现 代 化 管 理 理 念 的 普及 , 制 造
工信部 部长苗 圩表 示。“ 互联 网+” 与工业相 结合 的工 业 互联 网是 顺应 新一轮 工业革命 和产业变革 的重点发展领 域, 也是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到的 “ 互联 网+” 最早实现的行业 之一。工业互联 网有非常大的发展潜 力, 在现实 中有很 多企 业 已开始应 用互联 网技术 来提 高企业 的整体竞争能力。 据估 算, 在未来2 O 年 中,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 万亿美 元左右 的GDP 增 量。 苗圩还强调 ,“ 互联网+” 具有很大 的发 展 空间。目前 互联 网应用多半是在营 销环节和售后服务、 采 购环 节, 如B 2 C和B 2 B: 今后将在 制造环节 带来颠覆性 的创
根据2 0 1 4 年9 月发布的 《重大环保技术 装备与产品产业
化工程 实施 方案》 环保装备制造业年 均增 速将保持 在2 0 %以 上,  ̄ J 2 0 1 6 年实现环保装备工业生产总值7 0 0 0  ̄ Z , 元。 所以说 , 环保 装备制造业高增长大 门已然开启, 工程机械企 业走向绿 色环保实乃大势所趋。 2 0 1 5 年1 月, 首个促进 新业 态创 新发 展的国务院文件出 台, 国家已设 立4 0 0 亿元 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兴 业态带来了技术创新、 产业融合、 产业链整合、 区域分工及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制造来看中国工业产业未来发展的愿景
据了解,凭借低价格这一利刃,2010年中国工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然而中国制造业虽然产出约占世界的20%,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多数产业尚未占据世界产业技术制高点,离工业强国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以我国国民经济动脉电线电缆产业为例,虽然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线缆第一制造大国,现有电线电缆行业制造商已近万家,但大多数企业仍在价格方面进行低层次的竞争,行业集中度低下,甚至有人用了“自相残杀”一词来形容中国线缆市场的价格混战局面。
数据显示,中国排名前十名的线缆企业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10%,即便是行业中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也不过1%~2.5%。
反观发达国家的线缆市场格局,美国前十大名线缆制造商(如通用、百通、康宁、南线等)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0%左右;日本7大线缆企业(如古河、住友、滕仓、日立、昭和等)占市场份额的66%以上;法国5大线缆企业(耐克森、新特等)更是占据了法国市场份额90%以上。
行业集中度低下导致中国线缆产业处于“战国时代”,恶性价格战的硝烟无处不在,线缆企业为了低价抢到订单,不惜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导致线缆行业质量问题频出,假冒伪劣产品不断。
业内人士建议,线缆行业应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不断创新和提升线缆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
虽然现在中国的工业还比不上制造强国美德日,但国家已意识到中国工业面临的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高速铁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出口、大型飞机的研制、重型机械的世界市场抢占,无一不在说明中国工业技术在不断发展。
所以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以下的愿景:
1、中国制造业能够像“德国制造”一样享誉全球。
2011年三一重工制造出全世界最大履带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达3600吨;
2012年中国二重独立自主设计制造的世界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机热负荷试车成功;
2014年,中国重型院自主研发的19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试车成功;
……
以上的例子说明中国在重型机械、高精度机床、航天卫星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生产研制能力在不断发展。
虽然现在的“中国制造”意味着“世界工厂”和廉价,但假以时日,随着最大履带式起重机、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等更多高端工业产品的出现,中国制造能够跟德国制造一样成为高端制造业的代名词,那时“MadeinChina”意味着“优质优价”。
2、中国各个制造行业能拥有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在企业利润越来越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业企业意识到技术研发创新的重要性,而国家对技术创新扶持力度每年也在加大中。
德勤有限公司全球制造业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指出,如今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高于美国、德国,在当前以及未来五年均位居榜首。
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前五名
制造业竞争力排名2013年五年后
1 中国中国
2 德国印度
3 美国巴西
4 印度德国
5 南韩美国
这份报告是基于对世界各地550多名制造业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高管的调查反馈,说明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中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
3、中国制造业既有中联宝钢这样的国企巨人,还有一大批有特色的民营中小企业。
有数据显示,65%以上的发明专利是来自于民营企业,75%以上的企业技术研发是民营企业,80%以上的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
可见在科技创新方面,民营中小企业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
但目前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大型集团于中小企业发展严重失衡。
2013《财富》榜单公布的世界500强显示,在入围的95家中国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还不到十分之一。
从德国制造业的经验来看,德国的中小企业才是支撑德国的脊梁,而在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才是主力军。
虽然目前中国民企与国企相比实力相差悬殊,不过国家也正在从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希望不久的将来,在中船重工、中联重科这些参天大树下面,也能够有茂密的森林。
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工业由小变大的过程,而未来三十年,我们相信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的过程。
借鉴德国工业崛起的经验,我国制造业一定能突破产业自身成长障碍,真正成为世界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