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品德与社会PPT课件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人教新课标 (20页)
合集下载
六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课件

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社会影响
这首歌曲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和自 由,勇于反抗不公和压迫。同时,它也是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重要体现,能够 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个人启示
对于个人而言,这首歌曲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追求自由、 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它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屈服于权势 和压迫,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主题思想阐述
主题思想
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以及对压迫和奴役的反抗。 歌词中通过“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一呐喊,激发人们的反抗意识,呼吁 大家站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初,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人 民生活困苦,统治阶级腐败无能。这首歌曲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 况和人民的心声。
作业布置
拓展任务
01
02
对比《义勇军进行曲》与其他抗日歌曲的异同点。
结合现实,谈谈《义勇军进行曲》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和影响。
03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小组讨论
探讨歌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和影响。
角色扮演
模拟创作背景,演绎歌曲背后的故事。
互动问答
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业布置
基础任务 背诵《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作业布置
进阶任务
1
2
分析歌词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写一篇短文。
3
制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简易乐谱,并尝试演唱。
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这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 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PT(精选)共29页

Thank you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PT(精 选)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PT(精 选)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PT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向外国鸦片贩子表明了严禁鸦 片的坚决意志:“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 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上人山人海。林则徐亲自指挥监督销毁 鸦片。销毁鸦片的行动进行了二十多天。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 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三元里抗英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它对英国侵略者的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同 西方列强拼搏的斗争勇气。 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黄海海战
1894年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是甲午 战争中悲壮的一幕。9月的一天,我国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口遭到日本舰队袭击, 被迫应战。在致远舰多处中弹,严重倾斜的危急时刻,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 本军主力舰冲去,试图撞沉日舰。日本见势不妙,边逃边施放鱼雷。致远舰不幸 被鱼雷击中,邓世昌和舰上二百多名官兵壮烈殉国。黄海海战历时五个多小时, 重创五艘日舰。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我们一定要:自尊 自爱 自强!
抗日烽火·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山东的台儿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 会战。驻守在台儿庄的中国军队用机枪、手榴弹,与有着大炮、坦克等精 良武器装备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死守台儿庄。台儿庄之战双方拼抢 十分激烈,几乎每座房屋都要几经争夺,往往是白天为日军占领,守军在 夜间夺回,白天日军再占领,守军夜间再夺回。 台儿庄战役共消 灭日军一万多人,是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 得的重大胜利,它沉 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的凶焰,极大地鼓舞 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 的必胜信心。
《起来_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PT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玲珑镇中心完小 张学云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第17课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新的长城
墙根下 别有洞 天!
床板 下有 跷 蹊?!
人 民 音 乐 家 冼 星 海
冼星海(1905 -1945年), 广东番禺人。 他在1939年创 作了 《黄河大合 唱》。
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毙伤俘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日伪军人数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破坏 交通线 拔掉据点 2000多 公里 近3000 个
科 学 家 侯 德 榜
侯德榜 (1890- 1974) 福建闽侯人。 他创作 “侯氏制碱 法”,从此 ,中国的制 碱化学工业 跃居世界前 列。
爱国画家徐悲鸿
1、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 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2、 年 月 日, 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事变的爆发,标志
一、血战台儿庄
背景(原因):
1、台儿庄的重要战略位置 2、抗战形势:日本侵略者企图连接华北、华东 两大战场
经过:Βιβλιοθήκη 时间: 地点:1938年3月下旬 山东台儿庄(徐州东北)
共产党战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玲珑镇中心完小 张学云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第17课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新的长城
墙根下 别有洞 天!
床板 下有 跷 蹊?!
人 民 音 乐 家 冼 星 海
冼星海(1905 -1945年), 广东番禺人。 他在1939年创 作了 《黄河大合 唱》。
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毙伤俘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日伪军人数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破坏 交通线 拔掉据点 2000多 公里 近3000 个
科 学 家 侯 德 榜
侯德榜 (1890- 1974) 福建闽侯人。 他创作 “侯氏制碱 法”,从此 ,中国的制 碱化学工业 跃居世界前 列。
爱国画家徐悲鸿
1、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 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2、 年 月 日, 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事变的爆发,标志
一、血战台儿庄
背景(原因):
1、台儿庄的重要战略位置 2、抗战形势:日本侵略者企图连接华北、华东 两大战场
经过:Βιβλιοθήκη 时间: 地点:1938年3月下旬 山东台儿庄(徐州东北)
共产党战场:
《起来-不愿奴隶的人们》PPT

策是哪三光?
彭德怀(1898—1974),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政治家,湖南湘潭人。出身贫穷。 中 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彭德怀
唯谁
我敢
彭横
大刀
- 将立
毛 泽 东
军马 !,
学习了本课,我知道了:
3、在“平型关大捷”中重创日军的是共产党领导的( 八路军) 4、指挥百团大战的指挥官是( 彭德怀 )。 5、落后就要( 挨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 反抗)。
奴隶:为奴隶主无偿劳动而没有人身
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不能忘记的屈辱史
从1840年—1945年的105年间,中国一直遭
受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人被外国人任意的压
迫、剥削、欺负、凌辱,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多屈辱和苦难, 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增强 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 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 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研探展评一:
自读课本第38、39页,弄清下面问题:
1、鸦片是什么东西? 2、鸦片有什么危害? 3、林则徐为什么要销毁鸦片? 4、“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是什么
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 英雄和爱国者。
罂粟花
罂粟果
什么是鸦片
鸦片是一种有强烈麻醉性的毒品,如果 吸食上瘾,就不易戒除。慢慢地,人就会变 成面黄肌廋、萎靡不振的“大烟鬼”。鸦片不 仅会摧残人的健康,还会侵蚀人的意志。
彭德怀(1898—1974),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政治家,湖南湘潭人。出身贫穷。 中 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彭德怀
唯谁
我敢
彭横
大刀
- 将立
毛 泽 东
军马 !,
学习了本课,我知道了:
3、在“平型关大捷”中重创日军的是共产党领导的( 八路军) 4、指挥百团大战的指挥官是( 彭德怀 )。 5、落后就要( 挨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 反抗)。
奴隶:为奴隶主无偿劳动而没有人身
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不能忘记的屈辱史
从1840年—1945年的105年间,中国一直遭
受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人被外国人任意的压
迫、剥削、欺负、凌辱,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多屈辱和苦难, 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增强 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 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 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研探展评一:
自读课本第38、39页,弄清下面问题:
1、鸦片是什么东西? 2、鸦片有什么危害? 3、林则徐为什么要销毁鸦片? 4、“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是什么
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 英雄和爱国者。
罂粟花
罂粟果
什么是鸦片
鸦片是一种有强烈麻醉性的毒品,如果 吸食上瘾,就不易戒除。慢慢地,人就会变 成面黄肌廋、萎靡不振的“大烟鬼”。鸦片不 仅会摧残人的健康,还会侵蚀人的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第二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Hale Waihona Puke 面对劫难和屈辱,我们中国人做 出了反抗!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视频中的这个人是谁?他正在 做什么?
林则徐 正在销毁鸦片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期主张 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 是时鸦片已成为严重弊害,黄爵滋上疏主张以 死罪严惩吸食者。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方案, 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 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九月应召进京,力陈 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 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十九年正月抵广州。他 会同邓延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 鸦片,并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 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 销毁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
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后采取了一系 列禁烟措施:第一,缉拿烟贩,命令外商 必须交出鸦片,并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 “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 正法。”他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 中止之理。” 第二,整顿海防。加强珠 江口的防御工事,添建炮台,训练水兵。 第三,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搜集资料,了 解外国情况。
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
1.政府腐败 2.残害人民健康 3.银两外流,国库虚空 4.军队战斗力下降
请同学们想象:如果中国的
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 情境?
皇帝陛下: 如果不禁止鸦片
输入中国,那么,数 十年后,中国不仅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你对林则徐的话有什么看法?
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虎门 销烟的故事。
第四,针对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 务监督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停止 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义律被 迫答应呈缴鸦片,英美等国商人陆 续交出鸦片共约一百一十多万公斤。 第五,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 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 缴的鸦片,注意是“销烟”不是 “烧烟”。虎门销烟场面庄重且过 程严密,使在场观看的外国人,也 感叹佩服。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浮雕上的人在做什么? 正在把成箱的鸦片进行销毁。
这一朵朵娇艳的花 朵,叫罂粟花。我 国的中医、西医都 用它加工成药品。 但是,一些不法之 徒从花朵中提取了 一种物质——鸦片。 鸦片是毒品的一种, 它曾经给中国人民 带来沉重的灾难, 开启了近代中国百 年的屈辱历史。
观察鸦片输入中国数量统计表,谈一谈“鸦片 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说一说英国在中国 大量输入鸦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
伟大胜利,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 民族英雄。新中国成立后,虎门销烟 的雕像成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建立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巨型浮雕的第一幅, 是当之无愧的。
虎门销烟的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 件,这次事件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 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 国侵略的坚定决心。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
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展 的,如果 课堂活 动与学 生动脑 脱节,活 动与学 生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培 养脱节 ,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么 这种课 堂活动 只能说 是一种 教学资 源的浪 费.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板书设计
第二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39.6.3 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意义: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第二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Hale Waihona Puke 面对劫难和屈辱,我们中国人做 出了反抗!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视频中的这个人是谁?他正在 做什么?
林则徐 正在销毁鸦片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期主张 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 是时鸦片已成为严重弊害,黄爵滋上疏主张以 死罪严惩吸食者。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方案, 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 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九月应召进京,力陈 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 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十九年正月抵广州。他 会同邓延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 鸦片,并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 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 销毁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
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后采取了一系 列禁烟措施:第一,缉拿烟贩,命令外商 必须交出鸦片,并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 “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 正法。”他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 中止之理。” 第二,整顿海防。加强珠 江口的防御工事,添建炮台,训练水兵。 第三,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搜集资料,了 解外国情况。
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
1.政府腐败 2.残害人民健康 3.银两外流,国库虚空 4.军队战斗力下降
请同学们想象:如果中国的
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 情境?
皇帝陛下: 如果不禁止鸦片
输入中国,那么,数 十年后,中国不仅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你对林则徐的话有什么看法?
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虎门 销烟的故事。
第四,针对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 务监督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停止 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义律被 迫答应呈缴鸦片,英美等国商人陆 续交出鸦片共约一百一十多万公斤。 第五,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 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 缴的鸦片,注意是“销烟”不是 “烧烟”。虎门销烟场面庄重且过 程严密,使在场观看的外国人,也 感叹佩服。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浮雕上的人在做什么? 正在把成箱的鸦片进行销毁。
这一朵朵娇艳的花 朵,叫罂粟花。我 国的中医、西医都 用它加工成药品。 但是,一些不法之 徒从花朵中提取了 一种物质——鸦片。 鸦片是毒品的一种, 它曾经给中国人民 带来沉重的灾难, 开启了近代中国百 年的屈辱历史。
观察鸦片输入中国数量统计表,谈一谈“鸦片 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说一说英国在中国 大量输入鸦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
伟大胜利,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 民族英雄。新中国成立后,虎门销烟 的雕像成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建立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巨型浮雕的第一幅, 是当之无愧的。
虎门销烟的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 件,这次事件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 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 国侵略的坚定决心。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
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展 的,如果 课堂活 动与学 生动脑 脱节,活 动与学 生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培 养脱节 ,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么 这种课 堂活动 只能说 是一种 教学资 源的浪 费.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板书设计
第二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39.6.3 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意义: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