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版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夯实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主题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讲义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6-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第(1)问,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可联系历史背景,回答其价 值及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第(2)问,主题论述。 第1步:选定主题。如“汲取中国传统建筑精粹,建设和谐美丽 家园”。 第2步:阐释主题。按时间先后分别从都江堰、长城、北京故宫 等建筑的史实和影响来进行论述即可。 第3步:总结提升。总结上述内容,点题升华。
-7-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名师点拨:历史小论文最后的总结提升,要上升到历史 认识层面,如体现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要紧扣材料核 心,切忌过度延伸;要符合唯物史观,不违背历史发展 规律;要呼应论点,语言准确精练。
-8-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参考答案】(1)选择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描述:北京人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 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等,使用 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4分) 选择刻有文字的甲骨。描述: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 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 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的源头 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4分)
-11-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结论:中国的古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为现代建 筑提供了灵感与启示,我们为拥有这些古建筑而感到骄 傲。(2分)
-12-
-9-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选择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描述:春秋战国的铁农具 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这种铁制农具和 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 标志。(4分) 选择秦“半两”。描述: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 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是为秦“半两”。它的 流通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 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4分)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第(1)问,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可联系历史背景,回答其价 值及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第(2)问,主题论述。 第1步:选定主题。如“汲取中国传统建筑精粹,建设和谐美丽 家园”。 第2步:阐释主题。按时间先后分别从都江堰、长城、北京故宫 等建筑的史实和影响来进行论述即可。 第3步:总结提升。总结上述内容,点题升华。
-7-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名师点拨:历史小论文最后的总结提升,要上升到历史 认识层面,如体现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要紧扣材料核 心,切忌过度延伸;要符合唯物史观,不违背历史发展 规律;要呼应论点,语言准确精练。
-8-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参考答案】(1)选择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描述:北京人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 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等,使用 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4分) 选择刻有文字的甲骨。描述: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 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 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的源头 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4分)
-11-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结论:中国的古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为现代建 筑提供了灵感与启示,我们为拥有这些古建筑而感到骄 傲。(2分)
-12-
-9-
中国古代史模块整合
选择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描述:春秋战国的铁农具 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这种铁制农具和 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 标志。(4分) 选择秦“半两”。描述: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 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是为秦“半两”。它的 流通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 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4分)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安徽版第5讲 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要详细了
解明朝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天工开物》。017年大丰模拟)假如你想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
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 C ) A. 《水经注》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 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 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书影
“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
李时珍(约1518--1593)明代杰出医药学家。
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 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 草纲目》五十二卷,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成就,初刊于金陵。刊行后,很快 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 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为中国和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时珍
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 ,杰出的思想家、 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韩非 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 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人 ,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科学家、军事家。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5讲 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识记孔子、老子,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 考点24 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
日),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 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
2023初中历史《中考解读》第5讲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中考冲刺
C
中考冲刺
B
中考冲刺
19.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 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材料中作者讨论的是中国古代的(C) A.文学成就 B.军事力量 C.科学技术 D.政治制度
C
中考冲刺
单项选择题 能力提升
13.(2022·江西)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 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C) A.推崇西周制度 B.支持兼并战争 C.解决社会问题 D.追求精神自由
14.(2022·山东聊城)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集中体现。下列语句最能体 现民本思想的是(A)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回眸中考
解析:根据材料“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代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 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可知徐光启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 答案:D
回眸中考
4.(2022·广东)明代一位医药学家常年在各地实地观察、采集各种药物,还收集了大量药方, 最终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这位医药学家是(B) A.徐光启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霞客
课标过关
知识点三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 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道家
仁
以德治国 私学
无为而治 儒家
有教无类
课标过关
知识点三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 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2021年安徽中考历史专题过关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内容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 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全书》
地位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线索2 璀璨的科技
4.工程
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岷江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 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长城
秦长城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以防匈奴南侵
线索1 老子、孔子、百家争鸣
时期 学派
代表 人物
主要思想
道家
老子
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春秋
时期
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 孔子 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②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
成就 散”。
②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
简介
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 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张仲
景
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
成就 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
籍
术术
代表
晚唐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 印刷品
线索2 璀璨的科技
①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印 刷
活字 印刷
概况
②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 新,发明转轮排字法。 ③元代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课件

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知识网络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一、汉字的演变
汉字类别 朝代 定 义
价值
甲骨文
商朝
刻在龟甲或兽骨 上的文字
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 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
商周
青铜器上铸刻的 文字,也称“铭文”
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
小篆
秦朝
由大篆改变而来 的文字
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⑤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北
京
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其中的紫禁城是 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九、中国古代科技著作
人物 时期 代表作及价值
贾思
《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
勰 北朝 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
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隋 朝
①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②人物:隋 炀帝。③河段及沟道水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
大 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 2 700 多千米。分为永济渠、通
运 济区、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河 钱塘江五大水系。④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知识网络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一、汉字的演变
汉字类别 朝代 定 义
价值
甲骨文
商朝
刻在龟甲或兽骨 上的文字
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 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
商周
青铜器上铸刻的 文字,也称“铭文”
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
小篆
秦朝
由大篆改变而来 的文字
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⑤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北
京
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其中的紫禁城是 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九、中国古代科技著作
人物 时期 代表作及价值
贾思
《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
勰 北朝 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部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
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隋 朝
①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②人物:隋 炀帝。③河段及沟道水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
大 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 2 700 多千米。分为永济渠、通
运 济区、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河 钱塘江五大水系。④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中考历史 第5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课件

答案:D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二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
1.明朝晚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仍然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出现 了一批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总结性、集大成的科技著 作。 2.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专制主义空前加强,文化领域也表现出强烈的专制色彩, 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钳制了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顶峰,许多杰出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揭示了 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火药
①唐朝中期: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②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 事;③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战争
考点一 考点二
名师点拨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体 现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它们不仅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传播到 整个世界,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力武器。
时间 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 明朝中期 清朝
作者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特点 我国最早的 长篇历史小说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充满浪漫气息的 长篇神话小说 我国古典小说高峰
考点一 考点二
5.史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体例 内容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二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
1.明朝晚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仍然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出现 了一批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总结性、集大成的科技著 作。 2.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专制主义空前加强,文化领域也表现出强烈的专制色彩, 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钳制了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顶峰,许多杰出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揭示了 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火药
①唐朝中期: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②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 事;③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战争
考点一 考点二
名师点拨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体 现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它们不仅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传播到 整个世界,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力武器。
时间 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 明朝中期 清朝
作者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特点 我国最早的 长篇历史小说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充满浪漫气息的 长篇神话小说 我国古典小说高峰
考点一 考点二
5.史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体例 内容
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五讲 科学技术和思想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2.5 古代重要思想成就
学派
儒 家
思想家 孔子
儒 家 孟子
墨 家
墨子
时期 春秋晚期
主要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 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战国
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
(18)“___仁__政_____”治国,轻徭薄赋;主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1.2 备考指导
对四大发明、古代医学、《天工开物》、孔子及其儒家思 想考查较多。本讲应重点关注的图片有《司母戊鼎》《孔子》 《蔡伦》《汉代造纸示意图》《华佗》《金刚经》《毕升》 《汉朝的司南(模型)》《宋朝的罗盘针(模型)》《李时珍》 《兰亭序(摹本•局部)》《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备考复 习时应注意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对课本重要图片的 认识;也要注意儒家、墨家思想与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联系, 孟子思想与今天可持续性开发自然资源的联系,注意对古代科 学家、思想家及劳动人民精神的学习。
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战国
主张
(19)“__兼___爱_____”(20)“__非___攻_____”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2.5 古代重要思想成就
学派
道 家 道 家
思想家 老子 庄子
时期 春秋晚期
战国
法 家
韩非
战国
兵 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貌。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
(6)“中__国__1__7_世__纪__的__工_艺__百__科__全__书__”。
2.5 古代重要思想成就
学派
儒 家
思想家 孔子
儒 家 孟子
墨 家
墨子
时期 春秋晚期
主要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 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战国
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
(18)“___仁__政_____”治国,轻徭薄赋;主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1.2 备考指导
对四大发明、古代医学、《天工开物》、孔子及其儒家思 想考查较多。本讲应重点关注的图片有《司母戊鼎》《孔子》 《蔡伦》《汉代造纸示意图》《华佗》《金刚经》《毕升》 《汉朝的司南(模型)》《宋朝的罗盘针(模型)》《李时珍》 《兰亭序(摹本•局部)》《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备考复 习时应注意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对课本重要图片的 认识;也要注意儒家、墨家思想与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联系, 孟子思想与今天可持续性开发自然资源的联系,注意对古代科 学家、思想家及劳动人民精神的学习。
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战国
主张
(19)“__兼___爱_____”(20)“__非___攻_____”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2.5 古代重要思想成就
学派
道 家 道 家
思想家 老子 庄子
时期 春秋晚期
战国
法 家
韩非
战国
兵 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貌。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
(6)“中__国__1__7_世__纪__的__工_艺__百__科__全__书__”。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_477

著作 《道德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七 考点八
(2)百家争鸣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
背 荣和城镇兴盛,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景 (2)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
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实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诸子百家),对各种问题 质 提出不同的见解 影 (1)各学派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
慧的结晶。 2.赵州桥
(1)设计者: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2)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七 考点八
3.北京城 (1)营建:明成祖时,在元大都基础上扩建而成。 (2)组成:北京城由京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 (3)宫城:旧称紫禁城,今称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
《 浒水 传》 施 耐 庵
元末 明初
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 山泊农民起义,塑造了许多英雄 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 神
评述
我国最早的一 部长篇历史小 说
我国第一部以 农民起义为题 材的长篇小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七 考点八
小 说
作 者
时间
内
容
《史 记》
目 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语)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
评 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
价 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语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