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 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合集下载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推荐完整)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推荐完整)

令牌总线
令牌总线是综合CSMA/CD与令牌环两种介质访问方式的优点 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令牌总线
结构:在一个物理总线上形成一个逻辑环。环中令牌传递顺序 与计算机在总线上的物理位置无关。
令牌总线
从物理结构上看,是总线型网络;从逻辑结构上看是环形 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与令牌环相同。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
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形 星型
传输形式与传输介质
传输形式 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基带 宽带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电磁波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
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形 星型
传输形式与传输介质
传输形式 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基带 宽带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电磁波
令牌环
英文简写:Token Ring 标准:IEEE802.5 适合的网络拓扑:环型
令牌环
工作原理 1、环形网络内各计算机以固定的顺序传递一个称为 “令 牌”的数据帧。
令牌
令牌环
工作原理
2、收到令牌的计算机若需要传输数据则检查令牌,若标志为闲置, 则将数据填入令牌,并将标志设置为忙碌,接着将令牌传给下一 台计算机。

令牌环
工作原理
6、目的站点收到令牌后,将令牌的内容复制下来,并设置令牌为 已收,再传向下一台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 第5章_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第二次课

计算机网络 第5章_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第二次课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用 所谓的退避算法。
11
退避算法
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type)
这样做是为了减小 再 次发生碰撞的概率。
——就是让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不是立即再发送 数据,而是推迟(这叫做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具体做法是: (1)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2 τ 。 (2)定义参数k,它等于重传次数,但k不超过10 (k 10) ,即 k=min(重传次数,10)。 (3)从离散整数集合[0,1,2,…,(2 k-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r。 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r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4)当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则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8
发现冲突、停止发送

当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发生了碰撞时,除了立即停 止发送数据外,还要再继续发送若干比特的加强干扰 序列信号(jamming signal) 。

发送加强干扰序列信号的目的是:确保有足够的持续
冲突时间,使得网络中所有节点都能检测出冲突的存 在。
9
A 发送数据 A
人为干扰信号
开始冲突
公司:Cisco 3Com IBM 00-00-0c 00-20-AF 08-00-5A Novell 00-00-1B 00-60-8C 00-00-D8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介质访问控制⽅法

传输访问控制⽅式与局域⽹的拓扑结构/⼯作过程有密切关系.⽬前,计算机局域⽹常⽤的访问控制⽅式有三种,分别⽤于不同的拓扑结构: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法(CSMA/CD),令牌环访问控制法(Token Ring),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法(token bus).

1 CSMA/CD

最早的CSMA⽅法起源于美国夏威夷⼤学的ALOHA⼴播分组⽹络,1980年美国DEC、Intel和Xerox公司联合宣布Ethernet⽹采⽤CSMA技术,并增加了检测碰撞功能,称之为CSMA/CD。这种⽅式适⽤于总线型和树形拓扑结构,主要解决如何共享⼀条公⽤⼴播传输介质。其简单原理是:在⽹络中,任何⼀个⼯作站在发送信息前,要侦听⼀下⽹络中有⽆其它⼯作站在发送信号,如⽆则⽴即发送,如有,即信道被占⽤,此⼯作站要等⼀段时间再争取发送权。等待时间可由⼆种⽅法确定,⼀种是某⼯作站检测到信道被占⽤后,继续检测,直到信道出现空闲。另⼀种是检测到信道被占⽤后,等待⼀个随机时间进⾏检测,直到信道出现空闲后再发送。

CSMA/CD要解决的另⼀主要问题是如何检测冲突。当⽹络处于空闲的某⼀瞬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站要同时发送信息,这时,同步发送的信号就会引起冲突,现由IEEE802.3标准确定的CSMA/CD检测冲突的⽅法是:当⼀个⼯作站开始占⽤信道进⾏发送信息时,再⽤碰撞检测器继续对⽹络检测⼀段时间,即⼀边发送,⼀边监听,把发送的信息与监听的信息进⾏⽐较,如结果⼀致,则说明发送正常,抢占总线成功,可继续发送。如结果不⼀致,则说明有冲突,应⽴即停⽌发送。等待⼀随机时间后,再重复上述过程进⾏发送。

计算机网络 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  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

通过对前面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IEEE 802.3标准的以太网采用CSMA/CD的访问控制方法。在这种戒指访问控制方式下,准备传输数据的设备首先检测载波信道,如果在同一时间内没有侦听到载波,那么这个设备就可以发送数据。如果两个设备同时传送数据,就会发生冲突碰撞,并被所有冲突设备检测到,这种冲突便延缓了数据的重传,使得它们在间隔一段时间后才发送数据。

由于在无线网络传输中侦听载波及冲突检测都是不可靠的,而且侦听载波也是相当困难的。另外,在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经由天线发送出去时,是无法监视的,因此冲突检测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而在IEEE 802.11x系列标准中的IEEE 802.11b标准定义的无线局域网中,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

在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中,将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ion)变成了冲突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其侦听载波技术由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实际的去侦听是否有电波在传送,然后加上优先权控制;另一种是虚拟的侦听载波,并告知其等待多久时间后可以传送数据,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防止冲突发生。具体的来讲,它定义了一个帧间隔(Inter Frame Spacing,IFS)时间和后退计数器。其中,后者的初始值是由随机数生成器随机设置的,递减计数一直到归零为止。其工作过程如下:

简述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

简述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

简述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包括CSMA/CD、CSMA/CA、令牌环、令牌总线、纯ALOHA和时隙ALOHA等。以下是它们的基本原理:

1. CSMA/CD:这是一种分布式控制技术,各节点在竞争的基础上访问传输介质。具体来说,每个节点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信道,如果总线上没有其他站点发送信号,则该站点发送数据;否则,需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监听,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发送数据。发送数据的同时检测信道上是否有冲突发生,若有,则采用截断二进制数退避算法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发。

2. CSMA/CA:该方法用于无线网络,特别是WiFi。与CSMA/CD不同,CSMA/CA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令牌环和令牌总线:这两种方法中,数据传输的权利由一个称为“令牌”的特殊标记来控制。令牌环既可用于环形结构也可用于总线形结构。

4. 纯ALOHA:此协议中,各站点不监听信道,也不按时间槽发送数据。当冲突发生时,站点会随机重发数据。

5. 时隙ALOHA:这种方法下,站点不监听信道,但会按照预定的时间槽发送数据。当发生冲突时,站点同样会随机重发数据。

这些控制方法在计算机网络中被广泛使用,各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计算机网络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是局域网中数据

链路数据链路层的

上层部分,IEEE 802.2中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协议。用户的数据链路服务通过LLC 子层为网络层提供统一的

接口。在LLC子层下

面是MAC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

属于LLC(Logical

LinkControl)下的一个

子层。是局域网中公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这种分配信道

使用权方法称之为介

质访问控制方法。

1适合总线结构的带冲突监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2适合环形结构的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

3适合令牌环总线(TOKEN BUS)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三带冲突监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CSMA/CD )

CSMA/CD适合于总线型和树型的网络拓扑结构,CSMA/CD有效解决了介质共享、信道分配和信道共享的问题,是目前局域网中最常用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ollision Detection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四CSMA/CD 各部分含义CSMA/CD 各部分含义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 ),

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

都要确认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 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

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

所谓冲突(Collision )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这种情况称为数据冲突,又称为碰撞。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方式是一种基于软件和硬件的技术,它可以控制计算机网络中节点对网络介质的访问。MAC在许多现代局域网中被广泛使用,它是一种控制节点访问网络介质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抵抗网络中的干扰,允许网络中的节点在有限的带宽情况下进行特定的任务。

MAC方式的定义基于局域网中的服务范围,它是指网络中节点间通信的一种协议,它允许节点访问网络介质,让每个节点都能够顺利传输数据。MAC是一种特殊的应用层协议,它由应用层协议定义,直接运作在物理层在介质访问控制的机制上,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MAC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一个唯一的MAC

地址,这个地址可以用来标识终端设备的身份,并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可以用来表示某一设备的识别标识。MAC方式允许每个节点在网络中发送数据,首先发送方需要在网络中广播一条源MAC地址信息,通知接收方让接收方准备接受数据,并确定发送方的位置,这个过程就是MAC方式的工作原理。

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确定网络介质是否空闲,即无其他节点正在传输数据。根据CSMA/CD(载波侦听多路径系统/检测冲突)的协议,使用的方法是源节点从网络介质中接收信号,如果介质发出信号,表示介质中有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此时源节点需要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信道空闲,当信道空闲时,源节点才能发送数据。

源节点发送帧信息时,帧中还会包括一组序列号,此序列号可以

用来标识此次发送数据的位置,以便接收方确定收到的数据帧的次序。此外,每个帧信息中还有一个CRC校验和,可以用来检测数据传输时的错误,如果发现错误,接收方就会发送一个错误报文进行错误确认,然后要求发送方再次发送数据,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正确性。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与介质访问控制基础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与介质访问控制基础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与介质访问控制

基础

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的网络层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任务,而数据链路层则是整个网络层次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据链路层负责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透明传输,同时也负责介质访问控制,确保网络中多个设备能够同时使用与共享网络的传输介质。

一、数据链路层的作用与功能

数据链路层主要有两个基本功能:可靠传输和透明传输。可靠传输是指在数据链路层通过添加差错检测与纠正的机制,确保数据在物理传输媒介上的可靠传输。透明传输是指数据链路层使得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对于下层的物理层来说是透明的,即无需对数据进行修改或解释,直接通过物理层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还通过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来协调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传输速率。流量控制是指通过通信双方之间的协商,调整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使得接收方能够及时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避免数据的丢失或溢出。拥塞控制则是指在网络中避免过多的数据传输造成网络拥塞的发生,通过调整传输速率、适当地丢弃数据包等手段来维持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通常通过数据帧来完成,而数据帧则是由一部分

数据与一些控制信息组成的。在各种协议中,以太网是最常见和应用

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协议定义了以太网通信中的数据帧的格式、数据传输规则和

介质访问控制等。以太网使用48位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当一个设备发送数据帧时,需要

先在网络上广播一个包含发送者MAC地址、目标MAC地址以及数据

的数据帧。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所谓媒体访问控制,就是控制网上各工作站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及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管理方法。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成“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若干数据传输(称总线为忙),则不发送数据;若无数据传输(称总线为空),立即发送准备好的数据。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意思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所谓冲突(collision),意思是,若网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辨别不出真正的数据是什么。这种情况称数据冲突又称碰撞。为了减少冲突发生后又的影响。工作站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检测自己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与其它工作站的数据发生冲突,这就是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ed)。

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先听后说,边听边说;

一旦冲突,立即停说;

等待时机,然后再说;

听,即监听、检测之意;说,即发送数据之意。

上面几句话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总线是否空闲。若总线忙,则不发送。若总线空闲,则把准备好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工作站边发送检测总线,是否自己发送的数据有冲突。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JAM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

(整理)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整理)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1 信道分配问题

通常,可将信道分配方法划分为两类:静态分配方法和动态分配方法.

1.静态分配方法

所谓静态分配方法,也是传统的分配方法,它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或时分多路复用的办法将单个信道划分后静态地分配给多个用户. 当用户站数较多或使用信道的站数在不断变化或者通信量的变化具有突发性时,静态频分多路复用方法的性能较差,因此,传统的静态分配方法,不完全适合计算机网络.

2.动态分配方法

所谓动态分配方法就是动态地为每个用户站点分配信道使用权.动态分配方法通常有3种:轮转,预约和争用.

①轮转:使每个用户站点轮流获得发送的机会,这种技术称为轮转.它适合于交互式终端对主机的通信.

②预约:预约是指将传输介质上的时间分隔成时间片,网上用户站点若要发送,必须事先预约能占用的时间片.这种技术适用于数据流的通信.

③争用:若所有用户站点都能争用介质,这种技术称为争用.它实现起来简单,对轻负载或中等负载的系统比较有效,适合于突发式通信. 争用方法属于随机访问技术,而轮转和预约的方法则属于控制访问技术.

5.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 MAC )方法是在局域网中对数据传输介质进行访问管理的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确定网络上每一个结点能够将信息发送到介质上去的特定时刻;二是要解决如何

对共享介质访问和利用加以控制.传统局域网采用共享介质方式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标记环传递或FDDI等方法,但随着LAN应用的扩展,这种共享介质方式对任何端口上的数据帧都不加区别地进行传送时,经常会引起网络冲突,甚至阻塞,所以采用网桥、交换机等方法将网络分段,去减少甚至取消网络冲突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控制以太网设备之间的介质访问方式,从而实现以太网的正常运行。换句话说,MAC确保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可以正常传输数据的一个重要保障。介绍 MAC作原理有助于解决网络结构问题,而且也有助于

缓解局域网络中流量冲突情况的发生。

以太网的 MAC作原理是在局域网网络中,各台计算机连接到相

同的总线或网络上使用 MAC址来排序先后发送及接收数据。所有的

工作站节点的MAC址都是全局唯一的,它们可以在局域网中可以在局域网中用来决定发送和接收信息的顺序,也可用于路由、流量控制以及其他网络管理相关的功能。

在 MAC作原理中,首先是用 MAC址进行帧分组。每一帧都包含

一个分发式地址,包括 MAC址和传输控制块(TCB)。MAC址用来标识本次传输的源和目的地址,TCB来确定帧的传输方向。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计算机对 MAC址的处理就是经典的概念:CSMA/CD(即载波侦听多路分配/碰撞检测),载波侦听多路分配(CSMA)允许多台计算机并发地使用网络,但是当两台计算机同时发出相同的信号时,就会发生碰撞。碰撞检测(CD)用于检测发出的信号是否冲突,如果发现冲突,就会重新发送信息,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碰撞率和错误率,也降低了网络中吞吐量的损失。

在 CSMA/CD过程中,每台计算机都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则,首先,在发送数据前,先用MAC址侦听网络中是否有其他设备正在发送数据,

如果发现有其他设备正在发送数据,那么该设备就要等待一段时间;第二,如果网络上已经没有其他设备在发送数据,那么这台设备就可以发送自己的数据帧;最后,如果发生碰撞,源设备将立即停止发送,重新发送数据帧。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传输访问控制方式与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工作过程有密切关系.目前,计算机局域网常用的访问控制方式有三种,分别用于不同的拓扑结构: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法(CSMA/CD),令牌环访问控制法(Token Ring),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法(token bus).

1 CSMA/CD

最早的CSMA方法起源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ALOHA广播分组网络,1980年美国DEC、Intel和Xerox 公司联合宣布Ethernet网采用CSMA技术,并增加了检测碰撞功能,称之为CSMA/CD。这种方式适用于总线型和树形拓扑结构,主要解决如何共享一条公用广播传输介质。其简单原理是:在网络中,任何一个工作站在发送信息前,要侦听一下网络中有无其它工作站在发送信号,如无则立即发送,如有,即信道被占用,此工作站要等一段时间再争取发送权。等待时间可由二种方法确定,一种是某工作站检测到信道被占用后,继续检测,直到信道出现空闲。另一种是检测到信道被占用后,等待一个随机时间进行检测,直到信道出现空闲后再发送。

CSMA/CD要解决的另一主要问题是如何检测冲突。当网络处于空闲的某一瞬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要同时发送信息,这时,同步发送的信号就会引起冲突,现由IEEE802.3标准确定的CSMA/CD检测冲突的方法是:当一个工作站开始占用信道进行发送信息时,再用碰撞检测器继续对网络检测一段时间,即一边发送,一边监听,把发送的信息与监听的信息进行比较,如结果一致,则说明发送正常,抢占总线成功,可继续发送。如结果不一致,则说明有冲突,应立即停止发送。等待一随机时间后,再重复上述过程进行发送。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计算机网络是当代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重要载体,而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则是计算机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探讨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的多样性以及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传输介质的类型和特点

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是指信息传递的物理媒介,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有线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是最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其通过双股线缆将信号传输到目标设备。同轴电缆则采用同轴构造,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和更高的带宽。而光纤则利用光的传输来实现高速、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具有抗干扰性强、传输损耗低等优点。

而无线介质则是指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介质,包括了无线电波、红外线和蓝牙等。其中,无线电波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红外线则主要用于红外线通信和红外遥控等。而蓝牙技术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线介质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而无线介

质则具有灵活性好、便捷性高等优点,适用于移动、无线化的场景和设备。

二、介质访问控制的原理和技术

介质访问控制是指对多个节点共享同一传输介质的访问进行控制和调度的技术。常见和主要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包括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令牌环网和频分多路复用(FDM)等。

1. CSMA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是一种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在发送数据之前检测线路是否有信号,如果有信号则等待一段时间再发送数据。CSMA技术根据检测到的信号来判断是否可发送数据,以避免碰撞和冲突。CSMA技术可细分为非持续型、1-坚持型和p-坚持型等多个变种。

介质访问控制 名词解释

介质访问控制 名词解释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控制网络中多个终端设备在共享网络介质(如以太网)时的访问权限。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相关概念的词汇解释:

1. 帧:是数据链路层通信中的基本数据单位,包含数据部分和控制信息部分。

2. CSMA/CD: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一种方法,用于减少数据冲突,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 令牌桶:是一种流量控制算法,用于限制网络中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发送速率,防止网络拥塞。

4. 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地址):是一个物理地址,由网卡厂商唯一制定,用于标识网络中各个终端设备的身份。

5. 帧同步:是为了确保接收方能够正常解析数据帧,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帧前需要先发送一组特定的同步信号,以确保数据的同步。

6. Token Ring:是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用于控制局域网

中各节点对网络介质的访问权限和流量控制。

7. MAC层协议数据单元(MPDU):是网络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由MAC层处理和传输的数据单元,通常包含一定的控制信息和纠错编码,用于控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以上是介质访问控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的解释,希望对您理解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络】介质访问控制

【背景】今天讲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是针对局域⽹的,因为局域⽹是⼀种⼴播式⽹络。这就意味着局域⽹中所有联机的计算机都共享⼀个公共信道,所以需要⼀种⽅法能够有效的分配传输介质的使⽤权,使得两对节点之间的通信不会互相⼲扰的情况,这种功能就叫介质访问控制。

频分多路复⽤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时分多路复⽤

波分多路复⽤

码分多路复⽤

介质访问控制

ALOHA协议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CSMA协议

CSMA/CD协议

CSMA/CA协议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将使⽤介质的每个设备与来⾃同⼀通信信道上的其他设备的通信隔离开来,

把时域和频域资源合理地分配给⽹络上的设备。信道划分的实质就是通过分时、分频、分波,分码等⽅法把原来的⼀条⼴播信道,逻辑上分为⼏条⽤于两个结点之间通信的互不⼲扰的⼦信道,实际上就是把⼴播信道转变为点对点信道。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分为以下4 种:

频分多路复⽤(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频分多路复⽤是⼀种将多路基带信号调制到不同频上,再叠加形成⼀个复合信号的多路复⽤ 技术。

每个⼦信道分配的带宽可不相同,但它们的总和必须不超过信道的总带宽。在实际应⽤中,为了防⽌⼦信道之间的⼲扰,相邻信道之间需要加⼊“保护频带”。

频分多路复⽤的优点在于充分利⽤了传输介质的带宽,系统效率较⾼;由于技术⽐较成熟,实现也较容易。缺点在于⽆法灵活地适应站点数及其通信量的变化。

时分多路复⽤(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所谓媒体访问控制,就是控制网上各工作站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及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管理方法。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成“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所谓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意思是网络上各个工作站在发送数据前都要总线上有没有数据传输。若干数据传输(称总线为忙),则不发送数据;若无数据传输(称总线为空),立即发送准备好的数据。所谓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意思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收发数据共同使用同一条总线,且发送数据是广播式的。所谓冲突(collision),意思是,若网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站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同时发送数据,在总线上就会产生信号的混合,哪个工作站都辨别不出真正的数据是什么。这种情况称数据冲突又称碰撞。为了减少冲突发生后又的影响。工作站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检测自己发送的数据,有没有在传输过程中与其它工作站的数据发生冲突,这就是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ed)。

CSNM/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先听后说,边听边说;

一旦冲突,立即停说;

等待时机,然后再说;

听,即监听、检测之意;说,即发送数据之意。

上面几句话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总线是否空闲。若总线忙,则不发送。若总线空闲,则把准备好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工作站边发送检测总线,是否自己发送的数据有冲突。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JAM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里,访问资源意味着使用资源。访问资源的方法在将数据发送到网络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说明3种访问资源的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令牌传递和按优先权满足要求。

定义计算机如何把数据发送到网络电缆上以及如何从电缆上获取数据的一套规则叫做访问方法。一旦数据开始在网络上传送,访问方法就可以帮助调整网络上的数据流量。例如,网络从某种程度来讲与铁路线路有些相似。有几辆火车必须遵守一个规程,这个规程规定了火车应该如何以及什么时候加入到车流中。如果没有这个规程,加入到车流的火车就会和已经在线路上的火车碰撞。

但是,铁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有着重要区别。在计算机网络上,所有的通信量看起来都是连续的没有中断。事实上,这是外表上的连续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计算机以很短的时间访问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量的高速传输也产生了更多的不同之处。

多台计算机必须共享对连接它们的电缆的访问。但是,如果两台计算机同时把数据发送到电缆上,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包就会和另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包发生冲突,导至两个数据包全部被破坏。图8-5给出了两台计算机同时试图访问网络时的情形。

图8-5 如果两台计算机同时把数据发送到电缆上就会发生冲突

如果数据通过网络从一个用户发送到另一个用户,或者从服务器上访问数据,就需要使用某种方法使该数据不与其他的数据冲突。而且,接收数据的计算机必须具有某种保障机制来使数据在传送中不会受到数据冲突的破坏。

不同的访问方法在处理数据上的方式上应一致。如果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访问方法,那么某些访问方法会独占电缆,所以会导致网络瘫痪。

访问方法要避免计算机同时访问电缆。通过保证某一时刻只有一台计算机可以向网络发送数据,访问方法能够保证网络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有序过程。用来防止连续使用网络介质的3种访问方法: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

●令牌传递方法允许只有一台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

●按优先权满足请求方法

1.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访问方法

使用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方法,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均检测网络的通信量。图8-6给出了计算机何时可以发送数据,何时不可以发送数据的情形。

集线器

集线器

图8-6 只要电缆空闲,计算机就可以发送数据

只有当计算机“侦听”到电缆空闲而且没有通信量时,它才能发送数据。一旦有一台计算机将数据发送到电缆上,在原始数据到达目的地和电缆再次空闲之前,其他的计算机均不能发送数据。记住,如果两台计算机恰好同时发送了数据就会导致数据冲突。当发生数据冲突时,这两台计算机在一段随机的时间段里停止发送数据,然后试图重新发送。每台计算机都有不同的等待期这就降低了再一次同时发送数据可能性。

知道了上述几点,您应该已经理解了访问方法名称(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的含义。计算机监听或者侦听电缆(载波侦听)。通常,网络上的多台计算机试图发送数据(多路访问),每台计算机首先监听检测任何可能的冲突。如果一台计算机检测到可能发生的冲突,它就会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冲突检测)再发送数据。

● 争用方法

我们知道,CSMA/CD 是一种争用方法,因为网络上的计算机争用或者争夺发送数据的机会。CSMA/CD 看来似乎是把数据发送到电缆上的比较笨的方法。但是,实际上CSMA/CD 相当快,以至于网络用户甚至并不知道他们正在使用争用访问方法。

● CSMA/CD 因素

网络上计算机越多,网络的通信量就越大。更大的通信量会导致更多的冲突避免和冲突的增加,从而导致网络速度变慢,因此CSMA/CD 是一种比较慢的访问方法。

在每次冲突后,两个计算机都会试图重新发送数据。如果网络繁忙,就有可能导致与来自网络上其他计算机的数据包产生冲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这四台计算机(两台始发计算机和后来与始发计算机重新发送的数据包发生冲突的计算机)会试图重新发送数据。这种重新发送的方式会减慢网络的速度到接近停止。

这个问题的出现取决于试图使用网络的用户数目和他们使用的应用程序类型。数据库应用程序比字处理应用程序的网络通信量更大。

根据硬件部件、电缆、网络软件的不同,有许多用户运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CSMA/CD 网络常常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因为网络通信量太大。

● 带有避免冲突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方法

带有避免冲突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CSMA/CA )在三种主要的访问方法中是最不普通的一种在CSMA/CA 中每台计算机在实际发送数据之前,都先要发送信号来表明它要发送数据的意图。计算机以这种方式侦听可能发生的冲突,这样可以避免发送数据的冲突。不过,广播发送数据的意图会增加网络电缆的通信量而导致网络性能变差。

2.令牌传递访问方法

在令牌传递访问方法中,一个叫做令牌的特殊类型的数据包绕着电缆环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当环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需要通过网络发送数据时,它必须等待一个空的令牌。当检测到一个空令牌时,如果计算机有数据要发送,那么它就会获取这个令牌。

现在,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了,数据以帧的形式发送,并附加一些其他信息,例如地址以报头和报尾的形式附加在数据帧上。这些本章将在后面讨论。

图8-7中,服务器正在发送数据。它获取环上的一个空令牌并将数据发送至地址为E计算机。

图8-7 令牌传递访问方法

当一台计算机使用令牌时,其他的计算机不能发送数据。因为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计算机使用令牌,这样才不会发生争用和冲突,也无需把时间花费在电缆上的网络通信量导致的计算机重新发送令牌上。

3.按先权满足请求访问方法

按优先权满足请求

访问方法是为100Mbps以太网标准(即100VG-AnyLAN)设计的,它是相对较新的方问方法,IEEE在802.12规范中对它进行认可,并作了标准化,本章后面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按优先权满足请求方法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中继器和端点是构成100VG-AnyLAN的两个部件,图8-8给出了按优先权满足请求的网络。中继器通过循环调度方式搜索来自网络所有节点的请求,从而管理对网络的访问。集线器或者中继器负责标记所有的地址、链接和端节点,并保证它们正常运行。根据100VG-AnyLAN定义,端节点可以是计算机、网桥、路由器或者交换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