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论学 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师旷论学》,出自《说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师旷论学阅读题目与答案!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
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答案:
1.C
2.①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②等到他高兴了,(我)就又向他请教问题。

3.①他好学,家贫,买不起书,但他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从而得以遍观群书。

②为求得先达的指导,常常远行百里之外,登门请教,不耻下问,因此他能卒获有所闻。

4.学习勤奋刻苦,尊师,求学诚心。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⑤?”平公曰:“善哉!”
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③炳烛:点燃蜡烛照明。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炳,光明,显明。

④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

⑤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昧行:黑暗中行走。

昧,黑暗。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拿蜡烛呢?”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

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师旷论学的原文及注释

师旷论学的原文及注释

师旷论学的原文及注释师旷论学的原文及注释一、师旷论学的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二、师旷论学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害怕。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7.何:为什么。

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哪。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说,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昧,黑暗。

19.善哉:说得好啊!20.善:好。

21.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22.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23.好:喜欢。

24.为:作为。

25.少:年少。

26.欲:想,想要。

三、师旷论学翻译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文言文《师旷论学》

文言文《师旷论学》

《师旷论学》《师旷论学》,作者是西汉时人刘向。

该书说的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对。

3.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4.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作“晚了”讲。

5.何:为什么6.炳烛:点燃烛。

古无蜡烛,称火炬为烛。

炳:点。

7.安:怎么8.戏:戏弄。

9.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0.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1.闻:听说。

12.光:这里指阳光。

13.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4.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5.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昧,暗。

16.善哉:说得好啊!17.日出之阳:初生的太阳.18.日中之光:正午太阳的阳光.【阅读提示】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

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师旷论学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师旷论学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师旷论学
【—课外阅读题之师旷论学】,《师旷论学》,作者是西汉时人刘向。

该书说的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勃氏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圣子1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道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自学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道哪存有搞臣子的和君主打趣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道谈得不好啊1
阅读训练
1.表述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惧说合行乎④何不炳烛乎
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总结: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自学,但是害怕自己这时自学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力劝他炳烛而学。

师旷很精妙地点清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

师旷论学注释及翻译

师旷论学注释及翻译

师旷论学注释及翻译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贼势戏其君乎!臣闻之,太少而好学,例如日落之阳;青而好学,如日中之光;旧而好学,如炳烛之清。

炳烛之清,惧说合行乎?”平公曰:“善哉!”。

(Lizier西汉刘向编《说道苑·建本》)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自学,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道:“哪存有搞臣子的人嘲笑国君的犯罪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道:“说得好啊!”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害怕。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7.何:为什么。

8.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哪。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闻,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7.惧:相等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昧,黑暗。

19.圣子:说得好啊!20.善:好。

21.日落之阳:余晖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22.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23.不好:嗜好。

24.为:作为。

25.太少:年少时。

26.欲:想,想要。

开拓写作:评析晋平公说道:“说得好啊!”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师旷论学》阅读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旷论学》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旷论学》阅读答案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划线的词。

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晚②怎么③听说④好2、B3、(1)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

(2)哪有做臣子的反过来戏弄君王的道理?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意对即可)《师旷论学》阅读答案2【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师旷论学小古文拼音版

师旷论学小古文拼音版

师旷论学小古文拼音版师旷论学小古文拼音版如下:shī kuàng lùn xué师旷论学jìn píng gōng wèn yú shī kuàng yuē :“ wú nián qī shí ,yù xué ,kǒng yǐ mù yǐ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shī kuàng yuē :“ hé bù bǐng zhú hū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píng gōng yuē :“ ān yǒu wèi rén chén ér xì qí jūnhū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shī kuàng yuē :“ máng chén ān gǎn xì qí jūn ? chén wén zhī :shǎo ér hào xué ,rú rì chū zhī yáng ; zhuàng ér hào xué ,rú rì zhōng zhī guāng ; lǎo ér hào xué ,rúbǐng zhú zhī míng 。

bǐng zhú zhī míng ,shú yǔ mèi xíng hū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作者是西汉人刘向。

该书说的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

一、原文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⑤?”平公曰:“善哉!”
二、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③炳烛:点燃蜡烛照明。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炳,光明,显明。

④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

⑤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昧行:黑暗中行走。

昧,黑暗。

三、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拿蜡烛呢?”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
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

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师旷文言文加翻译

师旷文言文加翻译

师旷,字子野,卫人也。

幼而聪慧,博览群书,尤善琴。

及长,闻琴声,即能辨其优劣。

年二十有五,游于齐,遇琴师文子,文子奇其才,遂师事之。

文子教之琴艺,三年而成。

师旷琴艺精进,名动天下。

后归卫,为卫侯所重,封为上卿。

师旷不仅琴艺高超,且政事亦精,深得卫侯信任。

一日,卫侯患疾,群臣皆议,莫知所从。

师旷独进言,曰:“臣闻之,医者无分贵贱,唯病是视。

今侯之疾,宜速召医,勿论其贵贱,以疾为重。

”卫侯从之,果愈。

自是,卫侯益信师旷,遇事必询其策。

师旷虽位高权重,然谦逊有礼,不骄不躁。

每至朝堂,必先敬拜先圣,然后方行其政。

其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令人敬仰。

时人皆称:“师旷之德,如松柏之坚,如日月之明。

”卫侯闻之,亦深以为然。

一日,师旷归家,遇一老妪,问曰:“先生,何以自娱?”师旷答曰:“吾以琴书自娱,亦以琴书自诫。

”老妪曰:“然则先生之琴艺,当为天下之最。

”师旷笑曰:“非也,吾之琴艺,虽不敢称天下第一,然亦自有一番心得。

吾琴音悠扬,意蕴深远,能使人忘忧解愁,故人皆爱之。

”老妪闻言,点头称赞。

师旷居卫,虽为卿相,然心系百姓,常以百姓之疾苦为念。

一日,卫地大旱,民不聊生。

师旷乃上书卫侯,请减免赋税,开仓赈灾。

卫侯从之,民得以安生。

自是,师旷之名,更盛于卫。

【翻译】师旷,字子野,是卫国人。

从小聪慧过人,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弹琴。

长大后,听到琴声,就能辨别其好坏。

二十有五岁时,游历到齐国,遇到琴师文子,文子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奇,于是拜他为师。

文子教授他琴艺,三年后学成。

师旷的琴艺精进,名声传遍天下。

后来回到卫国,受到卫侯的重视,被封为上卿。

师旷不仅琴艺高超,政事也处理得很好,深得卫侯的信任。

有一天,卫侯生病了,群臣都在商议,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只有师旷进言说:“我听说,医生不分贵贱,只看病情。

现在侯爷的病,应该立刻召请医生,不要论其贵贱,以病情为重。

”卫侯听从了他的建议,果然病愈。

从此,卫侯更加信任师旷,遇事必询问他的意见。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师旷论学》的译文:晋平公向师旷请教,说道:“我到了七十岁的年纪,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亮烛灯呢?”晋平公说:“哪有身为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国君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师旷论学》刘向〔两汉〕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于:向。

吾:我。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恐:恐怕,担心,害怕。

暮:这里指“晚,末”。

何:为什么。

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安:怎么,哪里。

戏:作弄,戏弄。

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闻:听说,听闻。

而:表并列,并且。

阳:阳光。

师旷论学文言文答案

师旷论学文言文答案

师旷论学文言文答案【篇一:师旷论学文言文答案】《师旷论学》,作者是西汉时人刘向。

该书说的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

刘向(约前77 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①向②怎么;开玩笑③在黑暗中走路④点燃蜡烛2.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 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7.何:为什么。

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哪。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说,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文言文《师旷论学》翻译

文言文《师旷论学》翻译

文言文《师旷论学》翻译
文/宋则贤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论学》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启示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

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

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师旷论学》原文及译文

《师旷论学》原文及译文

《师旷论学》原文及译文赏析《师旷论学》,作者是西汉时人刘向。

该书说的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的道理。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①向②怎么;开玩笑③在黑暗中走路④点燃蜡烛2.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 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7.何:为什么。

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哪。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说,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有《师旷论》一书,其中记载其学术思想及论述。

以下为《师旷论学》之文言文翻译,以飨读者。

《师旷论学》曰:夫学,所以求道也。

道者,天地之纲纪,万物之根本。

故学贵于道,不贵于文。

文者,道之末也,学者,道之体也。

师旷曰:“学者,非求多知也,求真知也。

多知而不真,不如无知。

故学者,当先求其真,而后求其多。

多知而不求真,犹盲人骑马,终不得其真。

”又曰:“学之道,如行远路,非一日之功。

故学者,当持之以恒,勿以小利而舍大道。

小利,不足以动君子之心;大道,足以动天地之心。

”师旷论学,尤重文学。

其曰:“文学者,国之宝也。

文学之盛,国之盛也。

文学之衰,国之衰也。

故学者,当以文学为重,以道德为本。

”又曰:“文学之道,如登山。

登山者,必先有志,而后有行。

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竟败。

学者,当有志于文学,而后能行之。

”师旷论学,亦重视音乐。

其曰:“音乐者,天地之和也。

天地之和,所以育万物也。

故音乐之妙,在于和。

学者,当求音乐之和,以和其心。

”又曰:“音乐之道,如流水。

流水者,不息也。

学者,当如流水,不断其源,不息其流,以养其德。

”师旷论学,亦谈及天文。

其曰:“天文者,天地之象也。

天地之象,所以示人者也。

故学者,当观天文,以明其道。

”又曰:“天文之道,如镜。

镜者,可以照物,不可以照心。

学者,当以心观天文,以明其道。

”师旷论学,还涉及地理。

其曰:“地理者,天地之形也。

天地之形,所以养万物也。

故学者,当察地理,以知其宜。

”又曰:“地理之道,如园。

园者,可以种树,不可以种草。

学者,当种树于园,以育其德。

”师旷论学,总而言之,强调学者当以道为本,以文为末,持之以恒,求真知。

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翻译如下:《师旷论学》说:学习,是为了寻求真理。

真理,是天地之间的纲纪,万物生长的根本。

因此,学习应以追求真理为贵,而非仅仅追求文学。

文学,不过是真理的末节,而学者,则是真理的体现。

师旷说:“学者,不是追求广博的知识,而是追求真正的知识。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原文及翻译
原文: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⑤?”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③炳烛:点燃蜡烛照明。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炳,光明,显明。

④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

⑤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昧行:黑暗中行走。

昧,黑暗。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拿蜡烛呢?”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
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

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字面意义:赞许。深层意义:平公对师旷的赞许。 “少”、“壮”、“老”分别指什么?
指:少年、壮年、老年。
5.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日出之阳” 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日中之光”和“秉烛之明” ,告诫
得出道理: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定,年
21.好:爱好。
22 为:作。 23.少:年少。 5 原文朗读节奏
晋平公 /问于 /师旷 /曰:“吾 /年七十,欲学,恐 / 已暮矣。”师旷 /曰:“何不 / 炳烛 /乎?” 平公 /曰:“安有 /为人臣 /而 /戏其君 /乎?” 师旷 /曰:“盲臣 /安敢 /戏 /其君?臣 /闻之:少而好学, 如/ 日出 /之阳;壮而好学,如 /日中 / 之光;老 而好学,如 /炳烛 /之明。炳烛 /之明,孰 /与 /昧行 /乎?” 平公 /曰:“善哉!” 6 启示
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 句
“讲得好啊!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
中加点的词。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
2. 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
答案: 1.C 2.①因此别人
都愿意把书借给我②等到他高兴了, (我)就又向他请教问题。 3.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
学习必须“积累” “坚持”“专一”的道理。 .. 文章通过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阐述师旷对学
习的见解。
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运用了哪 两种修辞手法?
12.闻:听说。 13.而:表并列,并且。 14.阳:阳光。
15.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刘向编《说苑· 建本》)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对。 3.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 造诣。
4.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作“晚了”讲。 5.何:为什么 6.炳烛:点燃烛。古无蜡烛,称火炬为烛。炳:点。 7.安:怎么 8.戏:戏弄。 9.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0.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1.闻:听说。 12.光:这里指阳光。 13.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4.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5.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16.善哉:说得好啊! 17.日出之阳:初生的太阳. 18.日中之光:正午太阳的阳光.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 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阅读答案 1.C 2.(1)迟、晚 (2)等、到 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4.年纪大,事务多(意思正确即可) 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 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阅读训练5】 1.解释加点字意义。 A.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何不炳烛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 烛之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A.安:哪,哪里;安:怎,怎么。B.何:为什么;何:怎么。
2.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 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 亮。
【阅读训练6】
1.解释加点字嘚意思。 (1)恐已暮矣(______) (2)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______) (3)孰与昧行 (______)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什么?
拓展阅读
阅读古文.完成1—5小题。
(甲)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己暮矣。”师旷曰:“何 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 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 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阅读训练7】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 义相同的一项是。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恐已暮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1】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
④何不炳烛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参考答案 1.①向②戏弄③昏暗④点燃
2.(1)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注]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 暗中行走。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训练3】 1、用“/”给下面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2分)
少 而 好学 如日 出 之 阳 壮 而 好 学 如 日 中 之 光 老 而 好学 如炳 烛 之 明 炳 烛 之 明 ,孰与昧行。 2、用一句话概括师旷“论学”的观点。(2分)
3、若以“宋濂赠序幼即嗜学”为上联,联系《师旷论学》— 文,拟一个下联。(2分)
1. 文中的晋平公年逾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 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 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 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 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 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 2. 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 信心,有决定,年纪、性别、身份都是和成功无关的。 3. “何不炳烛乎?”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盲臣安 敢戏其君?孰与昧行乎?” 4.“善哉”句中的“善”的字面意义:赞许。深层意义:平公 对师旷的赞许。 “少”、“壮”、“老”分别指:少年、壮年、老年。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 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 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 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 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上Biblioteka :宋濂赠序幼即嗜学参考答案: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 学/如炳烛之明/
2、活到老学到老,什么时候也不为晚。(答“炳烛之明”也 可以)
3、师旷论学炳烛之明(字数相等,文通字顺,言之成理即可 ,如与《师旷论学》无关,则不给分)
【阅读训练4】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________ ②恐已暮矣__________ ③臣闻之 __________ ④善哉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臣闻之 B. 如日出之阳 C. 默而知之 D. 学而时习之 3.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 专拿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 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3.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
【阅读训练2】
1.师旷是怎样论好学的?这番言论巧妙在何处?
2.师旷论好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3.有哪些反问句 ?
4.“善哉”句中的“善”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 什么?
参考答案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 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 (bǐng)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 之,少(shào)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 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 明,孰与昧(mèi)行乎?” 平公曰:“善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