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
姚永朴教学生涯述略
弟弟永概的老师。永概 回忆说 : 予方习制艺 , “ 凡文之途径 或甫 成草 , 狼籍 不可辨 , 取视 , 兄 予从 傍诵之 乃解 ; 即握 或
急, 时因 自恚 , 兄必解 日 : 人作文 , ‘ 宁能无不 善耶?且 自有
说 以辞就之义 , 乃诺 ”。嗪 氏授课两年 , 永朴得教 良多 , 十 词藻 , 一惟仲兄言是依 , 兄亦 口讲手 画 , 无稍厌 苦 。予为文
朴久 闻郑果博学 , 已久 , 绪 心仪 光
十九年 , 两人相识 于京 师, 氏 “ 郑 见辄就询诸经大义” “ , 析 疑讲艺 , 恳恳如素交 , 而其深相期勉者则尤在经学” ⑥ 。 他对
有 “ 他 姚永 朴 (8 1 13 ) 字 仲实 , 16— 99 , 晚号蜕 私 老人 , 安徽 永朴极 为推重 , 人问 : 今世为汉学者有几人乎?”, 回 “ 舍 舍经无 它书 , 桐城人 , 出身桐城望族麻 溪姚 氏, 清代名 臣大儒 姚文然 、 姚 答 说 : 吾未见也。然如仲实者 , 书无它营 , 是将终其身焉 , 其殆 庶与 !” 评价 可谓高矣 。 0 范、 鼐为其先 辈 , 姚 近代桐 城派 中的经 世派 巨子姚莹 为其 虚心以求 真 , 祖父 , 同光诗人姚 溶昌为其父亲 。这是 一个让人 奇羡 的文
【 关键词】 永朴 ; 姚 桐城 派; 近代教育
【 中图分类 号】 3 K 0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10—70 06 109— 3 08 7 1( 0) —0 7 0 2 0
教育的灵泉活水 赋予桐 城派源源 不绝 的生机 , 登坛执 花发弟兄晨命酒”。 不久 , @ 永朴因家贫外 出授经谋生 , 以 得 教 自然成为绝大多数桐城派作家 的共 同职业 。作为公认的 遍访 名师 , 于光绪 五年 至十九年先后拜入 张裕钊 、 方宗诚 、 “ 桐城 嫡传 ”, 姚永朴 与其姊 丈马其 昶 、 胞弟姚 永概 、 友 萧穆、 挚 吴汝纶门下 , 最后乃获交 即墨郑东甫果 , “ 钻寻商榷 , 林纾 、 严复等一起 , 成为后期桐城 派阵营 的中坚 , 又因其寿 多所匡益”。 其中萧、 @ 郑二人对其影响最大 。 永朴初 学为文 近八旬、 去世最 晚 , 故被 目为桐城派最后一位 大师 , 而其长 时 , 萧穆见之激赏 。 弱冠后重见 于上海 , 萧穆诫 之日 :子之 “
桐城派理论的发展和最后总结——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
姚永 朴 ( 8 l~l3 ) 字仲实 , 16 99 , 安徽 桐城 人 , 鼐伯父 姚 范 的 五世孙 。永朴 自幼生 长 在 桐城 派 姚 氏 姚 世 家 , 过 良好 的家庭 教 育 , 受 于文学 、 史学 、 学 、 子 等无不 洽熟 淹 贯 , 经 诸 历主 山东大 学 、 京 大学 、 北 东南 大 学 、 徽 大学等 校讲席 , 安 为清史 馆纂 修 , 与其 弟姚永 概 , 丈 马其昶 , 友林 纾 、 复 等一起 为 桐城 派末期 姊 挚 严
重要 作家 。l _永朴 一生 , 殚精 学术 , 泊名利 。其 于学 孜 孜 以求 、 学不 辍 ; 于 人谆 谆 善 诱 、 淡 好 其 诲人 不 倦 。 他一 生著述 甚 丰 , 著有 《 说 》 《 诗 、 十三 经 举 要 》 《 经 考 略 》 《 子考 略》、 史 学 研 究 法 》 《 学研 究 、群 、诸 《 、文 法》、蜕 私轩 集》 《 等数 百卷 。 其 中 , 文学 研究 法》 书 成 于 民 国三 年 ( 9 4年 ) 《 一 11 其任 北 京 大 学文 科 教 授 之 时。 该 书 仿 《 文心 雕
不 同凡 响 。
《 文学研 究法 》 书共 四卷二 十 五篇 。其 中 , 一 第一 卷从 文学 的“ 起源 ” 始谈起 , 着说 及文 学 的“ 开 接 根 本 ” “ 围” “ 、范 、纲领 ” “ 、 功效 ” 问题 , 就是 对 文学 的性 质 、 义 、 作方 法 、 会 作 用等 问题 作 了深入 等 也 含 写 社 的探讨 。第 二卷先 述及 “ 运会 ” “ 、派别 ” 问题 , 就 是对 文学 与 时代 的关 系 、 学 流 派等 问题作 了探讨 。 也 文 随 后 , 者 以姚鼐 、 国藩两 人 的分类 为基 础 , 文体 分 为 “ 述 ” “ 语 ” “ 载 ” “ 歌 ” 作 曾 将 著 、告 、记 、诗 四大 类别 , 每 一大类 ( 歌除外 ) 分为若 干 小 类 , 诗 又 并依 次 对 这 些小 类 作 了详 细分 析 。对 每 一 种 文体 , 者 都 阐释 作 其名 称 以彰显其 含义 , 溯其 起源 以说 明其 流变 , 追 并选 出代表性 作 品加 以分析 评论 。经 过这 样一 番辨 析
“史识”:姚永朴建构“文法”的一个灵魂
民国教 育 部 大学 规 程规 定 ,依 照 《大学 令 》,“国文 学 ”类 将 “文 学 研 究 法 ”与“中 国文 学史 ”并 列 ,强 调它 们 的差异 性 不言 而 喻。姚永 朴在 北京 大 学担 任 “文 学研 究 法 ”课 的 讲 习 ,著 作 亦 以 “文 学 研 究 法 ”命 名 ,侧 重 于 “文学 研究 ”、与 文学 史 保 持一 定 的距 离 .本 该 是 情 理 中 的事 .但 实 际上 通 篇 表 现 出强 烈 的 “史 识 ”,其 背 后 的历 史 境 况 耐 人 寻 味 。 光绪 二 十八 年 (1902)钦定 京 师 大学 堂 章 程颁 行 , “今 略仿 日本例 ,定 为 大纲 分 列 如下 :政 治 科 第 一 , 文 学 科 第 二 ,格 致 科 第 三 ,农 业 科 第 四 ,工 艺 科 第 五 ,商 务科 第 六 ,医术科 第七 ” 。“文学科 ” 之 目别 为 “经 学 ”“史 学 ”“理 学 ”“诸 子 学 ”“掌 故 学 ”“词 章 学 ”“外 国语 言 文字 学 ”,“中 国文 学 ”并 未 与 “史 学 ”同时 出现 ,而 以 “词章 学 ”名 之 。光 绪 二 十 九 年 (1903),奏 定 大 学 堂章 程颁 行 。规 定 “文 学 科 大学 ”分 为 九 门 ,其 中 “中国史 学 ”与 “中 国文 学 ”并 置 。“中国文 学 ”取 代 了 “词 章学 ”[2]s 。 1913 年 民 国教 育 部 公 布大 学规 程 ,规定 大 学之 文 科分 为哲 学 、文 学 、历 史 学 、地理 学 四门 。这 是现 代 学 制 改 革 的重 要 突破 .文学 科 与历 史 学科 的界 限划 分 清 晰 ,传 统教 育从 文史 哲 不 分逐 渐 走 向文 史 哲
关于姚永朴《史学研究法》的认识
20 0 6年第 1 期 总 11 2 期
史 学史研 究
J UR L O IT R1 GR P Y O NA F H S 0 0 A H
No 1 2 0 . ,0 6
S ra e ilNo. 2 11
关 于姚永朴 《 史学研究法》 的认识
董 根 明
( 安庆 师 范学 院 历 史 系 , 安徽 安 究法》 桐 城 派晚 期 学 者姚 永 朴 系统 阐述 其 治 史理 论 与 方 法 的专 是 著。从姚 永朴 所论 史 学的意 义与 功能 、 史著 的 体例 、 文 的古今 奇 偶繁 简曲 直之 分 , 史 以及 使 用 比较 浅显的 文 言文形 式等 方面 来看 , 《 其 史学研 究 法》 不仅 是 对 中 国传统 史学的 总结 ,
中国传 统史学偏 重 “ 垂训 ” 资治 ” 和“ 的功 能 , 随着 西学 的传播 , 国史学在 理论 上加 深 了对 史学 中
自身意 义的认识 ∞。可 以说 , 姚永 朴 先生 的《 学研 究 法》 2 史 是 0世纪 初 我 国学 者 比较 早 的 吸 收西 方
史 学理论 系 统阐发 史学 意义 与功能 的 著作 。他认 为 “ 为史家 之所 尚 ” 史学 的意 义与 功能 有六 : 义 , 第一 、 追远 之义 。“ 远者 , 记礼 运所 谓君 子反 本 修 古不 忘 其 初 者 也 ” 迫 礼 。具体 而 言 , 包括 敬 它 天 与尊祖 。“ 万物 本乎 天 , 本乎 祖 , 夫 人 史家 兢兢 于 此 二义 , 旨深 矣 !大 抵 知敬 天 则 历 数可 明 , 其 而
姚永朴 (81 13 )字 仲实 , 绪二 十 年(84 举人 , 号蜕 私 老 人 , 16— 99 , 光 19 ) 晚 安徽 桐 城人 。历 任安 徽 高 等学堂 、 北京 大学 、 东南 大学讲 习 , 曾受 聘清史 馆 协 修《 清史 稿 》 是 我 国近 代著 名 的 经 史学 家 , , 与
《文学研究法》:桐城派文章理论的总结
《文学争辩法》:桐城派文章理论的总结《文学争辩法》:桐城派文章理论的总结上个世纪八十年月以来,桐城派的争辩渐渐焕发诞生气,对五四时期严峻而有失偏颇的批判有所修正,并摆脱了以政治标准来评判文章的批判模式,对于桐城“三祖”、曾国藩时期的“中兴”都有较为深化的争辩,对桐城文章理论的阐发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但是,姚永朴的《文学争辩法》作为桐城派文章理论的结穴之作,在理论整合方面有较大贡献,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作为姚鼐世父姚范的五世孙,姚永朴“恪守姚氏家法”,以桐城派晚期名家的身份论述本派文章理论,所见自然较为真实而少隔膜,也更能反映桐城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作出的应对与调整。
一、整合桐城派文章理论桐城派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文学流派,几乎与清朝统治相始终,在不同的阶段,各有别具特色的文章理论应运而生。
其中较突出者,如方苞所提倡的“义法”说、“雅洁”说,刘大魁所主见的“神气”说,姚鼐所推阐的格、律、声、色、神、理、气、味以及“刚柔”说,曾国藩所补充的“经济”说等等,都在特定时期发挥过确定文章风格、规范文章创作等重要作用。
姚永朴的《文学争辩法》对桐城派不同时期的理论都有所吸取,充分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涵,加以整合,反映了桐城派文章理论在调整中不断进展的面貌。
对于方苞、刘大魁、姚鼐、姚范以及曾国藩等人的评文之作,《文学争辩法》予以大量征引,并以此作为其观点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此书的桐城派文章学属性。
姚永朴首先强调了入门须正。
在《起原》中,他指出:“欲从数百千万卷中,撮其英华,去其糠秕,非知所选择不行;欲知所选择,非有真识不行;欲有真识,非有师承不行。
盖有师承而后有家法,有家法而后不致如游骑之无归。
”在学文之初,就应当明确学习的方向,遵循确定的方法。
姚永朴重点推举了两部古文选集,即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与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认为两书“鉴别皆极精审,吾人从事兹学,自当先取派正而词雅者师之,余则归诸涉猎之中,又其次者,虽不观可也。
体系的假面——姚永朴从《国文学》到《文学研究法》的转变及其接受
( p rme to ie eIa g a ea dIi r tr , kn ie st B in 0 8 1. ia De a t n fChn s .n u g n t a u e Pe ig Unv r i e y, ej g 1 0 7 Chn ) i
t e a ho a O t e c c uso h tTheM e ho ’ t r u eSt dY d e th ea s c e S u1s r h ut r c me t h on l i n t a t d 0, Lie at r u o sno av u c S f t uc
的 撰 述 方 式 却 别 有 内在 理 路 , 能 扬 永 朴 之 长而 避 其 短 。学 界 忽 视 两 书 之 内情 , 以 表 面 之 “ 系 ” “ 构 ” 衡 更 径 体 、结 为
量 , 一 现 象 实 际上 折 射 出西 方 现 代 学 术 体 系 和 学 术 著 述 观 对 中 国学 术 产 生 的深 层 影 响 和 制 约 。 这
f u e r p r.S h lr l p as h eh d o tr t r t d o t y t m,sr cu e n r o ry a sa a t c o a sal r ie T eM t o f Li a u eS u y f ri s se e s tu t r ,a d o —
g nia i n, t us o s ni g A n intL ie ar The r a z to h ut hi n ce tr y o y. A f e e usn t r p r i g, a l sng a o pa i g t e , na y i nd c m rn h m
试析姚永朴的教育思想
试析姚永朴的教育思想陈义龙(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00)摘要:姚永朴的从教生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起风书院至京师政法学堂,第二段从京师政法学堂至1922年南归,第三段从宏毅学舍至安徽大学。
其教育思想表现在四个方面:重视爱国思想教育、推崇国学文教、认可西学教育、注重对后生的教育。
梳理姚永朴的从教经历和教育思想,可以了解姚永朴扎实的文学功底、崇高的家国情怀和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关键词:姚永朴;从教经历;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G40-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9)01-0104-05[收稿日期]2018-11-20[作者简介]陈义龙(199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 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2019年1月第40卷第1期Jan .2019Vol.40No.1姚永朴(1861-1939),字仲实,安徽桐城人,光绪二十年举人,桐城派末代大师之一,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家。
他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改朝换代之际,而生于前朝、精于古文辞的姚永朴,并没有作传统国学的守墓人,他吐故纳新,中西结合,最终蜕变为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
关于姚永朴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大多局限于其著作《文学研究法》或《史学研究法》,而对其教育思想及实践的表述和研究,只散见于时人或后人的文献与论文中。
笔者试图在这些散见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报刊(《安徽大学周刊》等,提炼出其教育思想。
一、姚永朴的从教经历纵览姚永朴一生,可以说和受学与教育分不开。
他少读圣贤书,师从显赫大师,年轻时便离乡授经以补贴家用。
但是笔者认为,姚永朴的从教生涯实始于1901年,即任广东起风书院山长之时,因为此时的他刚放弃科举之路而专注于教书育人。
笔者据此将其从教生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任起风书院山长至赴京师政法学堂任教,此为其清朝最后十年的教育;第二段为在京师政法学堂任教至1922年南归皖省,此为其在京教育时期;第三段为任宏毅学舍教务长至因病从安徽大学告退,此为其晚年专注于安徽教育时期。
姚永朴与《文学研究法》
姚永朴与《文学研究法》作者:许结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01期《文学研究法》是桐城派末期主要作家姚永朴任北京大学教席时所撰写的文学研究教材,也是一部继刘勰《文心雕龙》以后有关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力作。
该书不仅在新、旧学术交替之际试图以桐城派古文的“义法”说,重新阐释文学的原理,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而且植根于经史传统之学,从语义、语用及篇章结构、风格等方面,对作为“杂文学”特征的中国文章学体系的建构作出了有益的探讨与贡献。
吴孟复先生称此书为“中国之‘篇章语言学’与‘文章学’也”(《书姚仲实先生〈文学研究法〉后》),是切合实际的。
一姚永朴(1861—1939),字仲实,晚号蜕私老人,出身桐城望族麻溪姚氏,清代名臣大儒姚文然、姚范、姚鼐为其先辈,祖父姚莹是近代桐城派中的经世派巨子,其父姚濬昌也是著名的同光诗人。
姚永朴兄弟三人,长永楷,季永概,先生居仲,乡里习称“姚二先生”。
作为“桐城嫡传”的文学世家,姚永朴与其姊丈马其昶、弟姚永概、挚友林纾、严复等一起,成为晚清民国桐城派阵营的中坚。
由于姚永朴寿考、去世最晚,又被视为桐城派最后一位大师。
姚氏幼秉庭训,自励于学,十六岁补学官学子,1894年中顺天乡试举人。
先后游学于同里方存之、吴挚甫、萧敬孚诸先生之门,先治诗、古文辞,后专于经学,贯通汉唐注疏及宋元明清诸儒经说,旁及诸史、音韵,博稽约取,当时与廖季平被并称为晚清经学两大师。
观姚氏一生,不乐仕进,而献身教育,著述不辍。
1901年客游广东信宜县,为起凤书院山长,成《尚书谊略》二十八卷;1902年,清廷诏开新学堂,次年,又应山东高等学堂之聘为教习,不久又应安徽高等学堂监督严复之聘为伦理教习,任教六年,编讲义多种,如《伦理学》、《诸子考略》、《群经考略》、《群儒考略》、《十三经述要》、《七经问答》、《大学古本解》等。
1909年,清学部大臣奏荐姚氏为学部咨议官,京师法政专门学堂监督乔树楠又聘其为国文教习,于是挈家入京,教授于京师法政学堂,撰成《蜕思轩读经记》及《国文学》(四卷)两书。
姚永朴文章起原论初探
号蜕私 老人 。他 是 桐 城派 末 期 主要 代 表人 物 之 一 。
系 呢? 因为诗是 要 表达 人 的情 志 的 , 然 而 这 种 情 志 要想 表达 出来 , 就要通 过语 言来 表达 , 语 言 的 表 达 就 要靠 文字 作 为 工 具 才 能表 达 出来 。所 以说 《 起原》 篇 前 段 的 内容 都 是 在 说 志 ( 情) 一 言 一 字 的关 系 , 以 此来 说 明文 章 的 本 源 问题 。 在论 述 志 ( 情) 一 言一
意 之声 ; 书者 , 言之 记 。 ” 此 处 他 引扬 雄 、 徐斡 、 孔颖
而 篇 成 。文 学 起 原 , 其在 斯乎 。 ” 【 3 由此 可 以看 出 , 点 画一 字 一 句 一 篇 之 间 的 关 系 , 篇成也 即构 成 了文章 。 其次, 他从 论 “ 六 书” 起, 谈 到汉 字 的形 成 及 其
字之原 , 其基 于 言 语乎 。文 字之 功 效 , 不 可胜 数 矣 。
昔扬 子 云《 法言 ・ 问神 》 篇云 : “ 言, 心声 也 ; 书, 心 画 也。 ” 徐伟 长 《 中 论 ・贵 验 》 篇 引子 思 云 : “ 事, 自 名 也; 声 云: “ 言者 ,
慢慢 的懂得 语 言 , 这 是 一 个 自然 而 然 的 过 程 。 那 么 文章 也是如 此 , 要 先有 情志 , 然后才 想通 过语 言来表 达, 最后通 过 文字把情 志用语 言 表达 出来 , 这 就 是 自 然而 然 的过程 。在论 述 这 一 过 程 时 , 作 者 也 说 明 了
文章来 源 于文字 。
、
姚 永朴 文章起 原 论的 内容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
龙源期刊网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
作者:许结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9年第03期
《文学硏究法》是桐城派末期主要作家姚永朴任北京大学教席时所撰写的文学研究教材,也是一部继刘勰《文心雕龙》后有关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力作。
该书不仅在新、旧学术交替之际试图以桐城派古文的“义法”说,重新阐释文学的原理,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而且植根于经史传统之学,从语义、语用及篇章结构、风格等方面,对作为“杂文学”特征的中国文章学体系的建构做出了有益的探讨与贡献。
一是对桐城派文学创作理论的继承、总结与发扬。
从大体上来看,《文学研究法》基本上是传统文章学理论的继承和总结,其“发凡起例,仿之《文心雕龙》”(张玮语),故引述前人文论語尤多,所以由其理论的传承来看,从方苞的“义法”说到姚鼐“阴阳刚柔”及“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说,再到曾国藩的“文章四象”说,成为姚氏文章批评理论的一条承续的主线。
二是对古代文章辨体理论的梳理与闻发。
《文学研究法》之目的就是弘扬自《文心雕龙》以来所建构的“文体论”思想,将“体类”与“体貌”“体性”进行综合考量,其对桐城古文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究其根本是对文学本源的探寻。
他以“宗经”思想对文学本质与特征的思考,以“文类”为中轴对文学发展与体裁的探究,以“体性”的原则对文学的批评与风格的品鉴,既是对《文心雕龙》的规仿,也是对传统辨体理论的总结与反思,而突出桐城古文理论的现代意义,更是其综合前者的理论旨归。
——发表于《国学讲堂》2010年第1期。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姚永朴,1936年出生于浙江民和,是一位著名的针灸学家、推拿研究者和临床学者。
他在针灸、推拿和中医学领域均有独到的临床见解和学术理念,对中医学的发展贡献良多。
姚永朴是一位具有丰富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的学者。
他从1974年开始,先后写下了病理学若干论文,其中有《关于急性肠胃炎的病理分析》、《腹膜炎的病理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小肠结肠的病理分析》等,他的论文仍被广泛引用,他开创了针推领域的新阶段,真正融入了现代学术推广。
姚永朴以针灸为基础,提出了许多有关针灸治疗论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医针灸诊断与治疗原理》。
在这本书中,他阐述了以针灸学习为基础,探讨了针灸治疗的多种原理,如基础病理学、中医诊断、病因诊断、内病外治、病机分析等,并开发准确的针灸疗法和技术,强调要精准的施疗。
通过这本书,他为中医针灸和中药治疗重新建立了学术理念,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医学观念。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始终以科学探讨为前提,将中医学的精髓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力求找出中西医药治疗的完美结合体。
他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理念,提出了“治之定法,穷其变化”的治学思想,认为要遵循疾病的规律,充分利用中医学思维和临床经验,采取分析病机、处置病因、调治机体状态的方法来诊断病人及进行治疗。
在治学实践中,姚永朴不仅注重健康的营养和饮食治疗,而且结合抗生素、药物治疗等,给病人带来及时和彻底的治愈。
他曾提出:“以疗为主,以养为辅”的针灸治疗原则,即治疗时要重视疗效,但也要加强护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补充养分,促进恢复和治疗。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对当今中医针灸的发展和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临床概念科学、全面、明确,以及专业的技术技能,均在中医针灸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为中医针灸的以及其他治疗的推动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多年来,学者们把一位古代大师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写成书本,而这些理念与方法对当今的思想和操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这些理念和方法中,姚永朴在学术思维上强调“全面”、“系统”、“深入”,其中“全面”是指要综合性地考虑问题,“系统”是指要把问题分析和处理成系统,“深入”是指要把问题深入考察。
在学术实践层面,他强调独立思考、深入调查、积极总结归纳,要把握细节和本质,要准确引用典章,要能把事情厘清、量化,要有比较识别、用词准确的针对性,把某一问题把握的正确。
此外,他在治学方面也有十分明确的定位,即“内以治为主,外以政为辅”。
“治”指的是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的“治学”,“政”指的是以系统的治理政策作为主要手段。
这种定位反映了姚永朴大师,“先治内,安外”的思想核心。
藉此,他强调注重细节,精心把控,要细心分析,不可草率处理,不要把大视线放过问题,要做到锐意进取,持之以恒,不懒惰,仔细钻研,直至解决问题。
因此,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在当今的思想实践中可以作为一种深刻的借鉴。
一方面,要把学习的重心放在理论研究上,重视细节的处理,在学术思维上坚持“全面”、“系统”、“深入”;另一方面,要以“内以治为主,外以政为辅”,用全新的视野去对待问题,追求最佳的学习效果。
只有把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应用到实践学习中去,才能把问题解决得更好。
总之,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对当代学习和操作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他关于学术思维的“全面”、“系统”、“深入”以及在治学方面的“内以治为主,外以政为辅”,都是能够促进学习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习能力,结合并借鉴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让自己能更好地应用到学习实践当中,从而不断改善学习成效,推动学术发展,为社会作出贡献。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本文以前辈、新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著名学者姚永朴为核心,着眼于探讨她出色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从而推进当今中国的学术思想建设。
姚永朴,博士、教授,出生于1956年的苏州,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她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中国社科院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学术理念史》主编等职。
一方面,姚永朴深刻把握了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提供了一种知识视角;另一方面,究竟因充分认识学术思想发展中不同学者思想理念的时代和空间特征,以及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以及学术思想发展与历史文化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使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具有了更强的实践和探索意义。
姚永朴的学术理念具有很大的历史渊源,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以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为主要参照,以费孝通的学术理念为指导,以钱穆的研究方法为基础,是欧美思想学发展到中国、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社会科学发展的完美结晶。
姚永朴特别注重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认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应当遵循“以理论带政策,以历史视未来”的原则。
因此,她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视角,持有新的理解和解读。
此外,姚永朴强调走实践路线,遵循“以实践带理论、以实践促理论”的原则,坚持“结合实际、坚持实证、研究精准”的强调,可以看出她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追求实证和内涵两个方面的视角。
与此同时,她也注重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术研究内容更具丰富性,更具有超越的空间和时间的空间。
姚永朴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不仅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更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其中蕴含的包括:历史渊源、实践路线、结合实际、跨学科结合等思想,使得中国学术思想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层次的发展。
最后,通过对姚永朴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的研究,可以看出:她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不仅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过程提供了有益的贡献,也为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最终也有助于中国学术思想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
文章必根乎性情——从桐城派文人的性情论谈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改革
文章必根乎性情——从桐城派文人的性情论谈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改革作者:孙俊秀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2期孙俊秀(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姚永朴的“性情论”既强调了“性情”在文章作品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即古人之法度,以写一己之性情”的“模拟——脱化论”,为小学生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实施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性情;素质教育;模拟;脱化;小学作文教学[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2-0121-01[基金项目]桐城派古文理论写作美学思路探要(NJ10218)的成果。
[作者简介]孙俊秀,女,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写作教学与研究。
“文章必根乎性情”是桐城派文人姚永朴在《文学研究法》一书中明确提出的观点。
姚永朴认为:一则,“性情”“可著之天下后世。
”“刚柔缓急,胥于文章见之。
能见其性情,虽有文章,伪焉而已,奚望不朽哉!”而此中所谓的“性情”就是指作者“自成一家”、“能自树立”,不“依傍他人之辞”的个性;二则,“性情”“彼此必不能相似”,“必独有资禀、独有遭际、独有时世”。
在姚永朴看来,文章能否传世,关键在于它是否表现了作者独有的“性情”。
如果没有“性情”,文章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更谈不上“名垂后世”。
而文章的“性情”既有个人的先天禀赋,又有后天个人际遇。
同时,“性情”对于文章而言至关重要,是文章写作不可或缺的因素。
姚永朴的“性情”说,可以对现在小学生写作的教学改革起一点参考作用。
小学生习作常用文体是记叙文,但现在小学生写作常遇见的问题是:1.感觉没有可写;2.即使有可写的,却容易写成流水账。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的小学语文老师干脆找出几篇例文,让学生背会,每次写作文只要套固定的格式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小学生的习作越来越缺少生活内容和活力,久而久之,他们把作文看成是一种情感认识以外的负担。
《论语》解释的近代转变--读姚永朴《论语解注合编》
《论语》解释的近代转变--读姚永朴《论语解注合编》
石云孙
【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3)001
【摘要】姚永朴是桐城派嫡脉,曾任前安徽大学教授,潜心朴学,经学大师.<论语解注合编>采录何晏<集解>、朱熹<集注>,附载诸家说解及编著者按语而成.取其会通,求其真是,又述又作,不存门户之见,开<论语>解释的近代转变,是一部简明实用的集释本.
【总页数】5页(P91-95)
【作者】石云孙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安庆,24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王船山对《论语》的新解释——以其与朱子对《论语》解释的比较为中心 [J], 林玉均
2.儒学近代化的努力--康有为《论语注》思想研究 [J], 谭凯;贺汉魂
3.集百家之歧解汇众说于一书——读中华书局版《论语歧解辑录》 [J], 王雪
4.关于教师读《论语》这件事--读何伟俊《〈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智慧》 [J], 邱华国
5.跟着何老师读《论语》——读《论语里住着的孔子》有感 [J], 周春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姚永朴史学方法再探析
姚永朴史学方法再探析朱杨【摘要】姚永朴在民国初年参与编修清史,在北大教授史学课程,后其门人整理形成《史学研究法》一书.在新旧时代交替,政局变换,学制更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姚永朴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相结合,其在方法论上将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同姚鼐的“义理、文章、考据”相结合,在具体方法上,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史学考史、论史、重视史料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构建研究方法写作体系,部分结论的推导过程上也借鉴了归纳、比较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在编修清史上,对传统正史编写组织形式、体例变动、编修步骤这些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上,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也多有创新.【期刊名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5)001【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姚永朴;史学方法;归纳;比较;综合;编纂【作者】朱杨【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09由于姚永朴属于桐城派后期的代表人物,①杨怀志,潘忠荣主编:《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学界对其研究更多侧重在文学领域,对姚永朴的古文理论、文学写作方法、文学作品与研究成果多有论述。
而且论述多以其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总结——《文学研究法》为主要对象。
关于姚永朴史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关于姚永朴〈史学研究法〉的认识》一文中,涉及史学方法的内容,一是史著的体例,二是史文存在的古今、奇偶、繁简、曲直的划分。
文章认为,姚永朴对于史著体例的分析,是中国传统史学对西方史学冲击的回应,而且这种分析对于清末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影响甚大。
在史文存在的古今、奇偶、繁简、曲直的划分上,既是技术要求,也是史学价值观的反映,体现其对桐城派前辈学者的超越,也同时体现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②董根明:《关于姚永朴〈史学研究法〉的认识》,《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52-56页。
《论姚永朴的史学成就》一文,主要从史学方法论、读史治史方法、史料与历史编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徽派朴学名词解释
徽派朴学,又称为“皖派”或“新安学派”,是明末清初中国思想界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代表人物有江永、戴震等。
徽派朴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强调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实证方法为手段,通过对事物的深入探究,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这一学派反对空谈义理、心性,强调从具体的实物和事实出发,以实际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追求真实、精确的知识。
徽派朴学的治学方法非常严谨,重视证据和推理,强调“言必有据”、“无征不信”,提倡以归纳法为主的综合研究方法,注重对事物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
同时,这一学派也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反对盲目跟从和因循守旧。
徽派朴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也在文化、艺术、政治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学术方面,徽派朴学的治学理念和方法影响了后来的乾嘉学派和近代实证主义思潮;在文化方面,徽派朴学的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重构;在艺术方面,徽派朴学的思想对中国的绘画、书法、园林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徽派朴学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其思想和治学理念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说 : “ 看史 亦草 率不 得 , 须 当看 人 物 如 何 , 治体如何 , 国势 是 如 何 , 皆 当仔 细 。 ” 又推 荐 了 吕祖 谦 “ 看 统
Vo I _ 34 NO. 5 S e p t .2 01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2 9 2 0 ( 2 0 1 5 ) 0 5— 0 0 9 2— 0 4
姚 永 朴 的 学 术 理 念 和 治 学 方 法
刘 德 杰
摘要: 民 国桐 城 派 大 师 姚 永 朴 有 一 套 行 之 有 效 的 学 术 理 念 和 治 学 方 法 , 这在他 的《 文学研 究法》 和《 史学研 究 法》 中表 述 得 很 清 楚 。概 而 言之 , 有五个方 面: 一是读书“ 先 看 统体 ” 的 宏 观 整 体 研 究理 念 , 二是倡导入 门须正、 专精 为贵 , 三 是 注 重辨 章 学 术 、 考镜 源流, 四是主张参较 众家、 博现约取 , 五 是 主 张 文 章 写 作 以“ 义法” 为 纲 领 。 这 些 学 术
体” 读史 法 : “ 读 史 先看统 体 , 合一 代纪 纲 、 风俗 、 消长 、 治 乱 观之 。如 秦 之暴 虐 , 汉 之 宽大 , 皆其 统体 也 。
复须 识一 君 之统体 , 如文帝 之 宽 , 宣 帝 之 严 之类 。统 体 盖为 大 纲 … …既 识 统 体 , 须看机括 , 国之 所 以 盛 衰, 事之 所 以成败 , 人 之所 以邪 正 , 于几 微萌 芽 , 察 其所 以然 , 是 为机 括 。 ” …” “ ‘ 看 统体 ” 即是 用宏 观 视 野
侧重 讲述 文学 风格 的基 本 问题 。各卷 均冠 以总论 , 而后 分 说 。二 书 最 后一 章 均 以“ 结论” 总收, 完整 而
严谨 的整 体框 架体 现 的正是 姚 氏治学 必 先有宏 观 整体 意识 的学 术 理念 。
其次, 《 文》 《 史》 多 次 引介先 贤读 书经 验 , 宏 观 整 体 治 学 法 就 在其 中 。在 《 史学研究法》 之“ 结论”
阐述 文学 的根 基性 问题 , 如 起源 、 本质、 范 围、 纲领 、 门类 、 功效 ; 卷二 大 致 属 于 文体 论 , 着 眼 于对 三 大 文
体 门类基 本特 征 的论述 ; 卷 三论述 文 章 风 貌 和创 作 主 体 之 间 的关 系 , 属 于 创 作论 ; 卷 四是 文 章 风 格 论 ,
第3 4卷 第 5期
2 01 5年 9月
河 南教 育 学 院 学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 文学研 究 法》 ( 简称 《 文》 ) 和《 史 学研 究 法 》 ( 简称《 史》 ) 两种讲义。 ① 讲 义 自然 以 教 导后 学 为宗 旨 。
因此 , 姚 氏《 文》 《 史》 特色 鲜 明 : 注 重指 导读 书治 学 的 门径 。在 此 , 我 们从 学 术研 究 的 角 度 , 考察 这 两 本 著 作所 体 现 出的学 术理念 和 治学方 法 。
专 于经 学 , 精 通汉 唐 注疏及 宋 元 明清 诸 儒经 说 , 又 旁 及 诸史 、 音韵 , 博观约取 , 融会贯通 , 被 视 为 桐 城 派 最 有为 的一 位大 师 。姚永 朴一 生 , 不乐仕 进 , 钟情 教 育 , 1 9 0 9 -1 9 2 1年 问 , 曾任 教 于北 京 : 宏 观整 体研 究理 念
透过 《 文》 《 史》 二书 , 我们 可 以发 现 , 姚 永 朴 在学 术 上 具 有 非 常 明 确 的宏 观整 体 理 念 , 对 具 体 问 题
的精微 研 究也 处处 从整 体着 眼 、 以宏 观视 野予 以观 照 。
首先 , 两 书框架 即显 现 出姚 氏对 文学 、 史学 学术 体 系 的宏 观 整体 把握 。《 文》 共 四卷 。卷一 是 总 论 ,
第 5期
刘德 杰 : 姚 永 朴 的 学 术 理 念 和 治 学 方 法
9 3
究 事物 发展 的 内在 逻 辑与基 本 规律 , 从 具体 而微 的 角度认 识 整体性 问题 。
姚 永朴 的宏观 整 体治 学理 念还 包 含着 自觉 的理 论体 系建 构 意 识 , 这 使得 《 文》 《 史》 成 为 民 国年 间
俯 瞰一 代政 治 、 一君 治乱 之整 体 , 看 一 个 时 代 的 主流 。“ 看机括” 表 面上 是 察 看 “ 几 微 萌 芽 ”, 实 质 是 探
①姚 永 朴 的 《 文学研究法》 《 史学研究法》 今有单行本与合编本两种 。葛剑雄 主编的 “ 近代学 术名家大讲 堂” 有 合 编
本, 谓之《 姚 永朴 文 史 讲 义 》 , 凤凰出版社 2 0 0 8年 出版 , 本 文 所 有 引 文 均 采 自这 一 版 本 。
理 念既有鲜明的桐城派风格 , 也 有 新 旧文 化 交替 之 际 的 时代 特 色。 关键词 : 姚 永朴 ; 学术 理 念 ; 治 学 方 法
作者简介 : 刘德杰 , 文 学博 士 , 河 南教 育 学 院 文 学 院教 授 ( 郑州4 5 0 0 4 6 ) 。
姚 永朴 ( 1 8 6 1 —1 9 3 9 ) , 安 徽桐 城人 , 清 桐城 古文 派宗 师姚 鼐之 后 , 家学 功 底深 厚 , 先 治诗 和古 文 ,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