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高校教师的学术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高校教师的学术理念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首先要转变教师的学术理念,真正树立起学术创新、学术第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诚信等学术理念。
[标签]学术理念学术创新学术自由学术诚信
在此影响下,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纷纷提出了向世界学习,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设想和目标。何谓世界一流大学?衡量一流大学的标准最主要的是是否具备世界一流的学者教师。世界一流学者教师的出现当然需要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但作为教师本身树立起先进而正确的学术理念是一重要前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教师原有的学术理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所论述的学术理念不是针对具体学科,诸如研究目的、动机、思路等等,而是指所有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一般性的对学术地位的认识,以及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信奉的观念或规范,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的学术理念。当我们能冷静、理智地进行反思时,逐渐意识到我们的学术理念的陈旧落后和不完整。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我国高校教师亟需确立并加强如下诸种理念。
一、学术创新理念
“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界最时髦、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似乎人人都领悟到了创新的真谛,都在进行创新。但只要深入到各高校特别是一些非重点普通高校,翻一翻科研成果,听一听课堂教学,就会感受到事实远非如此。
创新源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源于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竞争已日趋激烈,学校的生存发展遇到了挑战,教师的生存发展同样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所谓创新,此处主要指知识的创新、教育的创新。对知识创新有多种注解,但笔者以为只要通过学术活动,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观点、理论,新的技术,新的设计,新的策略等,都可视作知识创新。因此,知识创新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全球化的出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依赖于知识的创新,创建一流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有赖于具有创新理念和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若无创新理念,就无学术上的创新,学术若无创新,就将失去其生命力。我国古代祟尚教师要传道,更要释疑、解惑,古人尚且如此,在教师与学术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全球化时代,更应具备学术创新的理念,并使之成为教师固有的理念。
全球化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是创新的先锋,一方面着重于能够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并由此能够带来经济等效益的知识的创新,这就给予教师的创新理念以新的内涵,这种创新理念的确立,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还需着重于教育上的创新,既然是教师,就内蕴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在极力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教师理应成为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学与科研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虽然在目前情况下,科研更处于优先地位,但两者相辅相
成,学术创新赋予教学新的内容,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改进,教学创新亦给学术创新提供灵感并推动其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在学术创新、教学创新两方面都存在许多条件上的限制,但无论如何创新的理念首先必须深深植根于头脑中,不能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不努力创新。为此必须克服几种消极情绪:一是惰性,如有人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并非如此,而是缺乏竞争意识懒得去做;二是畏难情绪,遇到困难便退缩,没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三是假清高,实质是不思进取、自甘落后;四是从众心理,随大流思想严重。教师要实现学术的创新,就必须把学术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提倡学术第一。
二、学术第一理念
本文提倡的学术第一理念并非一泛化的概念,而是有特别针对性的。一是针对我国目前学术研究大都落后于世界的状况,二是针对相当部分教师头脑中存在的轻视学术、官本位等意识,三是相对于教学而言的。
轻视学术、官本位的意识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学而优则仕”便是其集中的体现。为官者,被称为国家,社会的精英,当然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没有较高文化水准的人是很难为官的。但问题是学者若都有意为官进而去追求官职,则必对学术队伍和研究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因为,为官者必定有许多与学术无关的事务,必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样,在学术上所费时间和精力有限,就会妨碍其在学术上取得创新性成果。而有的为官者就此沉溺于官场荒废了学术研究。官职与学术孰轻孰重,在当前中国有许多教师难以辨清。事实上,官本位意识仍然大量存在着,例如有些教师千方百计谋求官位,有的教师以获得官职为择校的主要条件,而有些学校就以许以官职招揽人才……。这说明学术第一理念没有得到确立或加强。何以有此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就是官本位观念作祟,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师缺乏自主意识,学术观念淡漠,而这与没有形成如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教师治仪”的体制有关,现有的体制不能真正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中心作用。许多高校由于经费紧张不能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经费来源,加上学校经费的分配及其它教育资源大都掌握在行政人员手中,而且事实上具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比没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所拥有和能调动的资源要多得多,且职位越高,经费等就越多。虽然对这种体制已经开始进行改革,但远没有改变现状,加之学术激励机制亦未建立或完善,于是在现实面前,产生竞争行政职务比学术竞争更激烈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官本位意识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学术界无疑是有害的,尤其我国的科学研究在许多方面还远远落后于世界,这更需要学术工作者埋头于学术研究。所以必须丢弃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学术第一的理念;为此还必须改革现有高校体制,真正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并完善激励教师专心于学术研究的各种机制。
高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科研和教学,关于学术与教学的关系,多年来争论不断,可谓见仁见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术的重要性,但仍然不敢明确提出学术第一的口号,如“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果把学术与教学
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来审视,就不难明了它们的关系。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拥有世界一流大师。一流大师主要是以杰出的科研活动为支撑的,而不是教学。有了一流的科研,便有了一流的学科,有了一流的学科,就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并培养成为世界一流大师,而一流大师又促进了一流学科的发展……,如此循环,使一流大学始终保持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仅如此,还为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提供了学术和人才的支撑。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学术第一的理念。与之相比,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大师的拥有方面十分落后。据有的重点高校统计,只有大约70%的教授和不到20%的副教授在主持课题研究,其余教师没有甚至不能主持课题研究,其学术能力和水平可见一魔。这也说明许多教师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学术第一的理念,这对学科建设及大学竞争力的提升都是不利的主观条件。令人欣慰的是已有许多高校提出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这实际上就是把学术放在了更高的地位上。如早在改革之初,华中科技大学就率先提出“科研要走在教学前面”的指导思想,促进了科研、教学与改革的良性循环。但是,要使每位教师牢固树立学术第一的理念并实践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学术第一理念的体制和机制,以外部的环境来激发教师真正对该理念的认同。
当然,确立学术第一理念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教学,教学和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密不可分,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只是必须承认,没有高的学术水准,就没有真正的高水平教学。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日益使我们体会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教学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着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创新性教学必须以学术做支撑,正如美国前哈佛大学校长田长林所言,虽然有时诺贝尔奖得主的教学并不那么理想,但是没有关系,许多学生说,听过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老师的课,对他是很大的刺激,并以此为自豪。学生从一流大师身上能学到比具体知识更重要的学习研究态度、方法甚至价值观,从而影响其一生的追求。
三、学术自由理念
学术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保持其领先地位,更是其对社会、科技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的深层次原因。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我国高校,如北京大学,就曾信奉学术自由精神,兼容并包原则即是其突出的体现,由此还形成了北大的一个传统理念。正如陈独秀所言:“容纳异议,自由讨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当时的北大,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精神是得到充分体现的。遗憾的是,由于政治、历史等多种原因,这一精神没能得到持久而广泛的传承,甚至在诸如“文革”时期还遭扼杀,提不同意见者遭迫害。于是,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精神没能在我国广大高校教师中植根。
学术自由精神的树立,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学术自由”的含义。根据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与美国大学协会于1940年共同发表的《学术自由与终身制原则声明》对学术自由的界定,其主要的含义是:(1)在完成其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发表上,享有完全自由,但是研究所获金钱必须与校方协商解决。(2)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自由讨论所教课程,但是必须谨慎处理与本课程有争议的内容,校方由于宗教或其他原因对学术自由的限制,必须在聘用合同中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