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常用穴位标准定位及主治

合集下载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唐唐课件
天柱
• 主治 本穴为治疗头颈疾患常用穴。天柱以上 项部穴位主治头,项,眼,鼻,脑疾患。从天 柱穴开始涉及肩背部病症。 ①头痛,项强,眩晕。 ②肩背痛。 ③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塞。 • 配伍 配后溪可疏筋通络主治头痛、项强。 • 用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 深刺。
唐唐课件
唐唐课件
唐唐课件
• 魂门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 寸。平肝俞 • 阳纲 第10胸椎棘突下,旁 开3寸。平胆俞 • 意舍 第11胸椎棘突下,旁 开3寸。平脾俞 • 胃仓 第12胸椎棘突下,旁 开3寸。平胃俞 • 肓门 第l腰椎棘突下,旁开 3寸。平三焦俞 • 志室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 3寸。平肾俞 • 胞肓 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 嵴旁开3寸。 • 秩边 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 嵴旁开3寸。
唐唐课件
唐唐课件
大杼(骨会,手足太阳交会穴)
• 功效:清热解表,疏筋壮骨 • 主治:①表证 ②骨节疾病,特别是对上半身颈项, 肩,脊椎骨病更为适宜。 • 配伍:配夹脊穴,髓会绝骨有强筋骨,通 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颈椎病。 • 操作:不宜深刺。
唐唐课件
风门
• 主治:风门乃风邪入客的门户,以主治风
唐唐课件
骶部孔5穴
• 骶部孔5穴。骶后孔和
尾骨为主要标志。 • 上髎 骶后上棘与后正 • • • •
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 孔处。 次髎 骶后上棘内下方, 适对第2骶后孔处。 中髎 次髎下内方,适 对第3骶后孔处。 下髎 中髎下内方,适 对第4骶后孔处。 会阳 尾骨端旁开0.5 寸。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配关元、三阴交,有调理下焦,活血调经作用,主治月经不调,带 下。
●配商丘,涌泉,有健脾补肾,暖胞宫作用,主治痛经不孕。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第27页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第28页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膀 胱 经 下 肢 穴
共18穴
第29页
委中
❖ 委中:腰背委中求 ❖ 作用:合穴,拍打委中对一切腰背疼痛和下肢痹痛效果极佳,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第35页
昆仑
[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②腰骶疼痛、脚跟 肿痛。③癫痫。④难产。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孕妇慎用。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第36页
配伍: ●配风池、后溪,有清头目安神志作用,主治头痛,惊 痫。 ●配风市、阳陵泉,有舒筋活血通络作用,主治下肢痿 痹。
肺主毛皮,故治皮肤疾病如牛皮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 方法:点,按,刮,拔,贴药等都有一定疗效 ❖ 配伍:
配中府,为俞募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作用,主治咳嗽。 配膏肓、三阴交,有补虚损清热作用,主治骨蒸,潮热,盗汗。 配曲池、血海、有祛风邪,和营血,化瘀滞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
至下肢,行下肢后侧正中线,经外踝后至足 外侧 ,止于足小趾外侧里角旁至阴穴。
循行方向:头──足
起止穴:睛明──至阴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28 8
6、肺俞
(肺的背俞穴)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 开1· 5寸。 主治:①咳嗽 气喘 咳血 骨蒸潮热 盗汗 ②鼻疾 皮肤病 ③项背痛 刺灸:斜刺0.5~0.8寸。 不宜深刺。可灸
28 9
7、心俞(心的背俞穴)



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 · 5寸。 主治:①心痛 心悸 心烦 ②失眠 健忘 癫狂痫 ③咳嗽 吐血 盗汗 刺灸: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可灸。
28
22
3、难产的针灸治疗中,常用穴 位是 A. 内关B. 解溪 C. 昆仑 D. 足三里 E. 肾俞
28
23
4、针刺睛明穴时,下列哪项操 作不可应用 A. 眼球向外固定 B. 提插 C. 出针后按压针孔 D. 禁灸 E. 闭眼
28 24
5、艾灸至阴穴最常用于治疗: A. 难产 B. 目痛 C. 鼻衄 D. 胎位不正 E. 头痛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 开1· 5寸 主治:①月经不调 带下 不 孕 不 育 遗 精 阳萎 遗尿 水肿 小便不利 ②腰腿痛 ③耳鸣 耳聋 刺灸:直刺0· 5~1寸。 可灸。
28 14
14、大肠俞 (大肠的背俞穴)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主治:①腹胀 肠鸣 泄泻 便秘
痔疾 ②腰腿痛
28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经络之一。它是由足太

阳经和足厥阴经连接而成的循行路径。在中医学中,经络是指体内

的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络系统是调节和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

关键。

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遍布在人体的后侧。起于内眼角瞳子髎穴,沿着太阳穴与耳后交接处行至缺盆穴,在额顶正中下的膻中穴汇聚。然后经过头顶和颈后的大筋,沿着脊柱后方下行,经过肩胛骨和腰椎,一直延伸至臀部。

经过臀部后,足太阳膀胱经分成两支,在臀后通过大腿后侧的飞扬

穴进入大腿。其中一支经过腘窝穴进入小腿肌肉,在膝关节后方的

流注穴再次分支,一支经过小腿后外侧沿着脚背行至小脚趾的端部,另一支则经过小腿外侧、足背,行至足跟的风池穴。

从足跟起,足太阳膀胱经向着足底方向前行,从足跟的外侧沿着足

阳明经的起始穴跳髮穴进入腹背部。继续向前,经过脚背的涌泉穴,进入足心,在中央的神庵穴与足厥阴经连接。最后,足太阳膀胱经

终止于足心的长强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长达数百个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

后侧,涉及到了头部、颈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足

底等多个部位。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足太阳膀胱经是用于调节人体

的阳气,对于调节和保持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当人体的足

太阳膀胱经络出现疏通不畅或者阻塞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与膀胱相

关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同时,足太阳膀胱经络也与头痛、眼疾、耳聋、颈椎病等疾病有密切关联。

因此,保持足太阳膀胱经络的畅通至关重要。中医学认为,足太阳

ppt足太阳膀胱经1课件

ppt足太阳膀胱经1课件


14、大肠俞 (大肠的背俞穴)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腹胀 肠鸣 泄泻 便秘 痔疾 ②腰腿痛 刺灸:直刺0·8~1·2寸。可灸。
15、次髎
定位:第二骶后孔中,当髂后上棘 内下方。 主治:①月经不调 痛经 带下 阴挺 不孕 不育 阳萎 遗精 ②小便不利 疝气 ③腰骶痛 下肢痿痹 刺灸:直刺1~1·5寸。可灸
定位:足小趾外侧距趾 甲角0·1寸。 主治:①胎位不正 难产 ②头痛 目痛 鼻塞 鼻衄 刺灸:浅刺0.1寸,胎位不正多灸。孕妇禁针。
11脾俞 12胃俞 (脾的背俞穴) (胃的背俞穴)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主治: 共性①胃痛 呕吐 腹胀 泄泻 肠鸣 痢疾 ②腰背痛 ③衄血 便血 崩漏 ④水肿 肌肉萎缩 刺灸: 斜刺0·5~0·8寸。可灸。
4大杼 5风门 (八会穴—骨会)
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 第二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主治: ①咳嗽 气喘 共性 ②头痛 项强 肩背痛 ③发热 治与骨有关的病症 祛风要穴,治伤风。 刺灸:斜刺0·5~0·8寸。可灸 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免伤内脏。
2、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内联系:
属膀胱,络肾。 并联络眼、脑、耳部。
二)主要病候:
①小便不通 遗尿 ②癫狂 热病 疟疾 ③目痛 见风流泪 鼻塞多涕 鼻衄 ④经脉所过部位病痛

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俞穴)

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俞穴)

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俞穴)

三焦俞穴:治疗记忆力减退、发烧、失眠、肾炎的穴位

【三焦俞穴】位于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当第

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取穴时常采用俯卧姿势。

【取穴详解】三焦俞穴在背部。腰系上腰带,腰带正好在左右腰骨上。以线连结左右腰骨的最高处。此线正好通过第四腰椎骨,然后,从此骨往下的第二个凸骨即第二腰椎骨,第三个凸骨是第一腰椎骨,三焦俞穴就从这两块凸骨的中央起,往左右各二指宽处。

【穴位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穴名解说】

【三焦俞穴】Sān jiāo shù(BL22),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三焦背俞穴。

【穴位含义】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三焦俞穴”,“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三焦俞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地。

【功能作用】外散三焦腑之热。

【三焦俞穴位的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等。

(2)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呕吐、遗尿等。

【作用功效】调三焦、利水强腰。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发烧、失眠、肾炎、腹胀、青春痘、糖尿病、遗精。

【三焦俞穴位配伍】三焦俞穴配气海穴、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肠鸣、腹胀。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日常保健】用拇指指腹点压此处,点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

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足太阳膀胱经
【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 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
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 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 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 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 向下,出于外踝后,沿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 (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目、头、项、背、腰、下 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 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 织器官病症。 【腧穴】本经单侧67穴,完整p穴pt 起睛明,止于至阴。 1
针对病症:粉刺,黄褐斑,咳嗽,发热,呼吸困 难,青春痘,全身困倦,皮肤干燥瘙痒,自汗盗汗等。
取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此穴对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支气 管炎、感冒的所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完整ppt
14
6.心俞(Xīnshū)
心之背俞穴
【定位】当第5胸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肾 俞穴,然后再按压,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如 果取穴的位置正确,按压时脑中会有声响般 的反应。
完整ppt
25
12.大肠俞(Dàchángshū) 大肠之背俞穴

十二经络与腧穴识别及应用—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络与腧穴识别及应用—足太阳膀胱经
【操பைடு நூலகம்】
浅刺0.1寸,胎位不正多灸。孕妇禁针。
壹、足 太 阳 膀 胱 经
腧穴
治疗共性
特性
昆仑
足跟痛,难产
腰腿痛
申脉
头痛
癫狂痫
失眠、眼睑下垂
至阴
胎位不正,难产
壹、足 太 阳 膀 胱 经
头面部: 1、睛明:目内眦稍上方(旁开0.1寸) 2、攒竹:眉头内侧端(眶上切迹)
壹、足 太 阳 膀 胱 经
腰背部: 风 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 俞:第3 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 俞:第5 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 俞:第7 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 俞:第9 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胃 俞:第12 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 俞:第2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大肠俞:第4 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膀胱俞:平第2骶后孔 次 髎:第2骶后孔中 秩 边:平第四骶后孔
足部腧穴:
昆 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申 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至 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17、昆仑
经穴、孕妇敏感穴。
【主治】
1、头痛项强——后溪、风池。 2、腰骶痛、足跟肿痛——太溪、申脉。 3、癫痫。 4、难产——至阴。
【操作】
直刺0.5~1.0寸。孕妇禁针。《大成》:妊妇刺 之落胎。

足太阳膀胱经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太阳膀胱经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定位]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解剖] 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配伍] 配阳白治口眼歪斜、眼睑下垂。

[刺灸法] 平刺0.5~0.8寸。禁灸。

(3) 眉冲BL3 Méi chōng

[定位] 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配伍] 配太阳治头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4) 曲差BL4 Qǔ chā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

1/3与中1/3交点。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鼻塞。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5) 五处BL5 Wǔ chù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目眩,癫痫。

[配伍] 配合谷、太冲治头痛、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6) 承光BL6 Chéng guā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处。

[主治] 头痛,目眩,鼻塞,热病。

[配伍] 配百会治头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赤肿痛,肝阳上亢引起的吐衄血、眩晕、不 寐; (2)神志病:神经衰弱,癫狂痫; (3)目疾。
脾俞(Pishu,BL20)脾之背俞穴
功用:健脾化湿。 主治: (1)脾胃病: 腹胀,纳呆,呕吐,腹泻,腹
痛,消化不良,黄疸,水肿。 (2)血证:衄血、便血、崩漏。
胃俞(Weishu BL21) 胃背俞穴
三、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 头面五官疾病 热病 神志病 脏腑病
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一侧线相平的腧穴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头、项、背、腰、下肢部病证
四、本经腧穴
本经左右各67个穴位。 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睛明(Jingming,BL1)
定位:目内眦角稍内 上方凹陷中。
功用:清热明目
临床应用:
(1)针刺治疗肾绞痛(其中部分于次日排出结 石)。
(2)配太溪 、三阴交治月经不调。 (3)配翳风、耳门治耳鸣、耳聋。
现代研究:
(1)对正常机体的利尿有抑制作用,但对肾病少 尿者有利尿作用;
(2)对出现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或高血压患者,可 使尿蛋白显著减少或消失;
(3)可使输尿管平滑肌自发电位的频率加快、幅 度增加,即增强其蠕动而排石;
足太阳经络循行简示
耳上角 巅 入络脑
上额 还出项(1)
(2)项后
目内眦 肩胛部内侧,挾脊柱
腰部
臀部

中医经穴-足太阳膀胱经-陈炳乐

中医经穴-足太阳膀胱经-陈炳乐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 4)注意事项

• •
如果针刺入皮肤时稍低, 可能刺中上泪小管或睑 内侧韧带,使进针稍感 困难。在睛明穴处针刺, 应做到三不要: 1.不要刺中内眦静脉, 为此,刺针应稍偏于外 侧。 2.不要刺破眶内的静脉, 为此,针刺要轻缓前进, 绝不可提插捻转。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 3.不要刺中视神经,为 此,针刺宜人穴位2~3 分,不可超0.5寸。 《新针灸学》谓宜2分深。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 2、攒竹
• 1)命名:攒,聚也。竹, 竹叶也,这里指眉犹如 竹叶。穴在眉头处,就 象竹叶的蒂柄。 2)定位:眉头凹陷,眶 上切迹处。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 • • 3)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1~0.3寸, 局部酸胀。 2.向下斜刺o.5~1.0 寸,透睛明穴,局部及 眼眶周围酸胀。 3.平刺1.0~1.5寸, 透鱼腰穴,局部麻胀, 向眼眶放散,以治疗眉 棱骨痛。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 • 2)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2.5 寸,旁开1.5寸。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 •
3)刺灸法
刺法: 1.平刺0.3~0.5寸,局 部酸胀。 2.向百会方向透刺治疗 头痛,透刺0.5~1.0寸 为宜。 灸法:间接灸3~5壮, 艾条灸5~10分钟。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足太阳膀胱经详解
伍: l 配期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 胁痛。 l 配百会、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头昏头痛,眩晕。 l 配肾俞、太溪,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主治健忘,失眠。 l 配大椎、曲池,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
脾俞
l 脾俞:不思饮食找脾俞
肺主毛皮,故治皮肤疾病如牛皮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l 方法:点,按,刮,拔,贴药等均有一定疗效 l 配伍:
l 配中府,为俞募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
l 配膏肓、三阴交,有补虚损清热的作用,主治骨蒸,潮热,盗汗。
l 配曲池、血海、有祛风邪,和营血,化瘀滞的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 麻疹。
膀胱经头部穴
共10穴
头部经穴——睛明
睛,指此穴内的气血 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
明,光明的意思。 按本穴能使眼睛明亮,
是治疗一切眼疾的主要穴位。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 [主治]①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 目眩、目翳、夜盲、色盲、近视。② [配伍]:●配合谷、风池,有清热疏风
主治结膜炎,目痒。 ●配肝俞、光明,有调肝养血
足太阳膀胱经
l 一、重要性 l 二、循行 l 三、主治疾病 l 四、所经穴位 l 五、刮痧新要点
一、重要性 太阳膀胱经是抗御外邪的第一 道防线
l 足太阳膀胱经有藏津液,司气化,主汗,排尿的作用,在肺气的配合下敷布于体表,称为太阳之气,所以膀胱经太阳经气有 保卫体表,抗御外邪侵入的功能。

足太阳膀胱经走向、症候及主治

足太阳膀胱经走向、症候及主治

足太阳膀胱经走向、症候及主治

资料来源:华夏中医药网作者:华夏中医药网时间:2009-06-22

循行

膀胱经起于眼内角,横过前额,直达头之顶部,并有支脉联系脑部,其主经脉则沿后脑向下走,分为两支脉,一支脉从后颈的底部,一直向下走,平行于脊椎,达至臀部,于臀部进入体内,与膀胱联系,其他支脉则横过肩背后部,在较外部向下循行,与内支脉相邻及平衡,直达臀部。两条支脉分别沿着不同路径行于大腿后部,于膝后汇合,汇合后继续向下沿着小腿背部行走,绕过外踝(外脚眼),循行于脚部外侧,直达足尾趾尖侧端,与肾经相接。

经脉走向:1.起于目内;2.上额;3.交巅;4.其支者,从巅入络脑;

5.还出别下项;

6.循肩膊内,挟脊柱;

7.抵腰中;

8.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

9.络肾;

10.属膀胱;11.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12.入腘窝中;13.其支者,从膞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14.过髀枢;15.循髀外从后廉;16.下合腘中;17.以下贯踹内;18.出处踝之后;19.循京骨;20.至小趾外侧。

主治

膀胱经失调可引致膀胱功能的问题,此外亦与某些表证有关,因膀胱经主表,外邪浸袭体表时,膀胱经是首先受袭之经。常引致小便不通、遗尿、目痛、鼻塞多涕、鼻衄等,头痛、颈痛、背痛、腰痛、臀部痛等亦显示膀胱经的问题。

本经穴位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病证以及神志病.

虚症:背部异常、腰痛、脚神经异常、腿酸、痔疮尿频等。

实症:后颈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腰痛、头疼、流泪、流鼻血等。

养生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旺。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足太阳膀胱经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穴计有: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阴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足太阳膀胱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根据《足太阳膀胱经穴国家标准部位表》,以下详解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攒竹穴

【位置】: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主治】:①眉棱骨痛,目视不明,目赤肿痛。②呃逆。③腰痛。

④膈肌痉挛。

眉冲穴

【位置】: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作用】:疏风清热,清头明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法:直刺0.1~2.0寸。
殷门
取穴:在大腿后面,承扶下6寸。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瘫痪。
刺法:直刺0.1~2.0寸。
委中
取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Leabharlann Baidu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肿痛、腹痛、吐泻、自汗、盗汗、丹毒、发背。
承扶
取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坐骨神经痛、阴痛、痔疮、下肢瘫痪。
刺法:直刺0.5~1.0寸。
申脉
取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头痛、眩晕、癔症、癫痫、精神病、腰腿痛、踝关节痛、项强。
刺法:直刺0.3~0.5寸。
至阴
取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胎位不正、难产、胎衣不下、头痛、眩晕、目痛、鼻塞、鼻衄。
刺法:直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取穴:在背部,T2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不仁、肋间神经痛。
刺法:斜刺0.5~0.8寸。
膏肓
取穴:在背部,T4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肺结核、胸膜炎、咳嗽、哮喘、噎嗝、神经衰弱、久病体虚、顽症痼疾。
刺法:斜刺0.5~0.8寸。
志室(精宫)
取穴:在腰部,L2棘突下,命门旁开3寸。
主治:腹胀、肠鸣、腹痛、腹泻、便秘、痢疾、腰痛。
刺法:直刺0.8~1.5寸。
关元俞
取穴:在腰部,L5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腹泻、小便不利、小便不利、遗尿、尿路感染、腰腿痛、糖尿病、虚证。
刺法:直刺0.8~1.5寸。
小肠俞
取穴: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腹胀、痢疾、糖尿病、腰腿痛。
主治:遗精、阳痿、早泄、遗尿、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肾炎水肿、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诸虚百损。
刺法:直刺0.8~1.5寸。
气海俞
取穴:在腰部,L3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经、痔疮、虚证。
刺法:直刺0.8~1.5寸。
大肠俞
取穴:在腰部,L4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直刺0.1~1.5寸,或点刺出血。
承山
取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腰背痛、小腿痛、腓肠肌痉挛、下肢麻木、瘫痪、脱肛、痔疮、疝气、腹痛。
刺法:直刺0.1~2.0寸。
昆仑
取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项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足跟痛、下肢瘫痪、鼻出血、癫痫、疟疾、难产。
主治:阳痿、遗精、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小便不利、水肿、腰背痛。
刺法:斜刺0.5~0.8寸。
秩边
取穴: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腰骶痛、二便不利、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瘫痪、痔疮。
刺法:直刺0.1~2.0寸。
承扶
取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坐骨神经痛、阴痛、痔疮、下肢瘫痪。
刺法:直刺0.8~1.5寸。
膀胱俞
取穴: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主治:尿路感染、阳痿、遗精、遗尿、小便不利、腹泻、便秘、糖尿病、腰骶痛。
刺法:直刺0.8~1.5寸。
上次中下髎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附件炎、子宫脱垂、阴痒、下腰痛、大小便不利、痔疮。
刺法:直刺0.8~1.2。
附分(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
刺法:闭目,针沿眶内侧壁边缘,指向眶尖直刺03~0.5寸,禁提插、捻转,出针后压迫局部止血,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建议:以指代针)
通天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主治:头顶痛、眩晕、面神经炎、鼻炎、鼻窦炎。
刺法:平刺或斜刺03~0.5寸。
天柱
取穴:在项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主治:心绞痛、心悸、胸闷、呃逆、胃痛。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膈俞
取穴:在背部,T7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吐血、鼻出血、便血、尿血、淤血、贫血、食欲不振、胃脘胀痛、呃逆、呕吐、咳嗽、哮喘、潮热、盗汗。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肝俞
取穴:在背部,T9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肝胆疾病、胃病、眼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目赤肿痛、鼻塞、咽喉肿痛、肩背痛、神经衰弱、癔症、惊厥、热病。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大杼(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会穴)
取穴:在背部,T1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头痛、鼻塞、发热、咽喉肿痛、颈项强痛、肩背酸痛。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风门
取穴:在背部,T2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胆俞
取穴:在背部,T10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肝胆疾病、胃痛、呕吐、胸胁痛。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脾俞
取穴:在背部,T11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炎、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肠炎、痢疾、慢性出血性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水肿、荨麻疹。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主治:头痛项强、感冒、咳嗽、哮喘、胸背疼痛、荨麻疹、胸中热、身热。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肺俞(肺之背俞穴)
取穴:在背部,T3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冒、荨麻疹、肩背痛。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厥阴俞(心包之背俞穴)
取穴:在背部,T4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
取穴:在背部,T12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痛、肠鸣、腹胀、呕吐、消化不良、胃下垂、胸胁痛。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三焦俞
取穴:在腰部,L1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肠鸣、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水肿、肾炎、腰背痛。
刺法:直刺0.8~1.5寸。
肾俞
取穴:在腰部,L2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胸胁痛、胸郁闷、心绞痛、心悸、咳嗽、呕吐、神经衰弱。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心俞(心之背俞穴)
取穴:在背部,T5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心绞痛、心悸、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癔症、癫痫、精神病、咳嗽、哮喘、胸背痛。
刺法:向内斜刺0.5~1.0寸。
督俞
取穴:在背部,T6棘突下旁开1.5寸。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左右各67穴,分布于眶周、前头、头顶、颈部,背腰部的脊椎两侧,下肢后外侧及小趾末端。主治重点为脏腑病、头面病、筋病、痔病、膀胱病。
常用穴位
睛明(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阳跷脉与阴跷脉的会穴)
取穴:在面部,目内呲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屈光不正、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白内障、青光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