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图纸审图操作指南 第一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达图纸审图操作指南》
第一版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万达项目管理与服务中心
二零一六年一月
目录
前言 (7)
第一章图纸“错漏碰缺”出现的原因分析 (9)
第二章图纸会审总原则 (10)
第三章图纸审图流程 (11)
3.1结构专业总审图流程 (11)
3.1.1结构专业总流程 (11)
3.1.2结构专业总流程介绍 (11)
3.1.2.1核对结构专业相关图纸目录 (11)
3.1.2.2各种图纸相关性检查 (13)
3.1.2.3结构图纸常规数据检查 (16)
3.1.2.4 结构图纸常规做法检查 (19)
3.1.2.5结构构件的关联数据检查 (25)
3.2结构专业构件审图流程 (25)
3.2.1设计总说明 (25)
3.2.1.1建筑设计说明 (25)
3.2.1.2结构设计说明 (25)
3.2.2荷载 (26)
3.2.2.1面荷载 (26)
3.2.2.2线荷载 (26)
3.2.3基础 (27)
3.2.3.1基础开挖 (27)
3.2.3.2降水 (27)
3.2.3.3基坑支护 (28)
3.2.3.4工程桩 (29)
3.2.3.5试桩 (29)
3.2.3.6集水坑、电梯坑、扶梯坑 (30)
3.2.3.7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加强带 (30)
3.2.3.8筏板基础 (30)
3.2.3.9外墙 (31)
3.2.3.10独立基础 (31)
3.2.4构件 (31)
3.2.4.1框架柱 (31)
3.2.4.2剪力墙 (32)
3.2.4.3框架梁、连梁 (33)
3.2.4.4板 (33)
3.2.4.5楼梯 (34)
3.2.4.6坡道 (35)
3.2.4.7消防水池 (35)
3.2.4.8预埋件 (35)
3.2.4.9机房层及机房顶 (36)
3.2.4.10人防构件 (37)
3.2.5口部井道 (38)
3.2.5.1电梯井道 (38)
3.2.5.2扶梯井道 (38)
3.2.5.3机电专业井道或留洞 (38)
3.3暖通专业审图 (39)
3.3.1暖通审图总原则 (39)
3.3.2审图顺序流程 (40)
3.3.3设计总说明 (40)
3.3.4暖通专业消防专篇 (41)
3.3.5暖通绿建环保节能 (41)
3.3.6施工总说明 (42)
3.3.7系统图 (43)
3.3.8自控原理图 (43)
3.3.9平面图 (43)
3.3.10机房大样图,施工详图 (43)
3.4暖通专业按部位审图流程 (44)
3.4.1 外管线入户 (44)
3.4.2设备机房 (44)
3.4.3 管线布置 (45)
3.4.4 管井布置 (46)
3.4.5 屋顶布置 (46)
第四章审图操作演示 (47)
4.1结构专业审图操作演示 (47)
4.1.1恒荷载 (47)
4.1.2活荷载 (48)
4.1.3集水坑、电梯坑、扶梯坑 (48)
4.1.4外墙 (50)
4.1.5框架柱 (52)
4.1.6框架梁 (53)
4.1.7次梁 (55)
4.1.8板 (56)
4.1.9剪力墙(纯剪力墙结构) (57)
4.1.10连梁 (61)
4.1.11楼梯 (61)
4.1.12坡道 (65)
4.1.13电梯井道、楼板留洞 (67)
4.1.14扶梯 (67)
4.2暖通专业审图操作演示 (69)
4.2.1审查设计内容漏缺演示 (69)
4.2.2检查图纸间的相互关联性 (70)
第五章审图宜错问题演示 (73)
5.1结构专业宜错问题演示 (73)
5.1.1消防水池检修口留洞问题 (73)
5.1.2楼梯处外墙厚度平面图与详图不协调问题 (74)
5.1.3梁上起柱的梁宽问题 (75)
5.1.4上下层柱错位问题 (75)
5.1.5连续次梁遇到局部降板后梁的连续性问题 (76)
5.1.6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Lc的计算长度问题 (77)
5.2暖通专业易错问题演示 (78)
5.2.1高层建筑补水泵的设置问题 (78)
5.2.2锅炉排污管的设置问题 (78)
5.2.3顶棚上及墙上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问题79
5.2.4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房间机械排烟问题 (79)
5.2.5机械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水平距离问题 (80)
5.2.6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场所设置暖气调节阀问题 (80)
5.2.7机械送风系统室外进风口的位置问题 (81)
5.2.8控制加压送风余压方法 (82)
5.2.9加压送风新风口设置问题 (82)
5.2.10小型热水锅炉安全阀的设置问题 (83)
第六章图纸审图要点 (84)
6.1结构专业审图要点 (84)
6.1.1基础开挖审图要点 (84)
6.1.2工程桩审图要点 (85)
6.1.3筏板基础及外挡土墙审图要点 (89)
6.1.4框架柱审图要点 (92)
6.1.5框架梁、次梁审图要点 (94)
6.1.6剪力墙连梁审图要点 (99)
6.1.7剪力墙审图要点 (101)
6.1.8结构楼板审图要点 (105)
6.2暖通专业审图要点 (107)
6.2.1持有物业的审图要点 (107)
6.2.2销售物业的审图要点 (118)
前言
为适应万达的图纸管理模式,提高万达项目部审图能力,培养项目部设计部人员快速查找万达图纸“错漏碰缺”的能力,特编制本指南。
万达图纸审图操作指南主要介绍结构专业及暖通专业图纸的审图方法、审图流程、审图要点,同时给出万达图纸审图操作演示及容易出错部位的演示。
本指南有3个特点:一是在内容上避免了与图纸会审管理制度的重复性;二是在审图方法上强调了流程;三是给出了审图的全过程的实例。
本指南共分6章。
第1章为“错漏碰缺”出现的原因分析,主要从工程设计阶段出现“错漏碰缺”的原因着手,分析如何快速查找“错漏碰缺”。
第2章为图纸会审总原则,介绍了各专业合图的重点内容。
第3章为图纸审图流程,介绍了结构专业及暖通专业图纸审图的流程。
第4章为审图操作演示,结合图纸审图流程,用CAD 图纸局部截图并附带说明的方式介绍了具体的审图操作过程。
介绍了各图纸之间的相关性。
第5章为易错图纸问题演示。
介绍了重点区域易错的图纸问题。
第6章为图纸审图要点,结合图纸审图流程,有条理的介绍了结构专业和暖通专业的审图的重点内容。
在《万达图纸审图操作指南》一书撰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局领导及管服中心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中建一局设计院、宜春万达项目部、南平万达项目部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在此,我们对所有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专家和各万达项目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万达项目部参与到我们的编制工作中来,更好地为万达图纸审图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由于编写整理时间仓促,特别是编写整理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在编写整理过程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特恳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一章图纸“错漏碰缺”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原因列举
图纸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错漏碰缺”,主要原因还是
设计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细度问题。
具体原因如表
一:
二、解决方法
1.由于万达管理特点,造成移交到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图纸没有
来得及进行图纸外部审核,因此图纸上会出现违反规范强条的内容。
现在,违反强条的内容可通过《指南》第6章的审图要点来逐一排查。
2.由于万达出图时间短,出现图纸设计错误、图纸存在缺项、
图纸各专业间不协调等问题在所难免。
对于设计错误及不协调的问题,需要站在专业设计工程师工作方法的角度分析排查图纸的问题。
这方面的内容可先通过《指南》的第3章审图流程逐一排查。
然后结合《指南》的第4章审图操作演示来核实各设计数据的相关性是否正确。
图纸会审总原则如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审查图纸中标注的标高是否闭合;
审查各专业大样图与平、立、剖图纸不相符、有矛盾部分; 审查图纸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如需补图需要及时提出,不得施工过程中边出图、边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拆改;
审查各专业图纸是否有冲突、矛盾的部分,需提前合图; 审查预埋管线、预埋铁件、预留洞口的图纸是否正确;
审查图纸有无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设计,避免调整和修改时造成工程损失;
依据业主《建造标准—技术描述》相关要求,需对不符合此标准的图纸提出修改意见和优化建议;
3.1结构专业总审图流程 3.1.1结构专业总流程
3.1.2结构专业总流程介绍
3.1.2.1核对结构专业相关图纸目录
首先应检查与结构专业相关图纸目录与图纸内容能否一一对应。
结构专业相关图纸一般应包含以下图纸:
核对与结构专业相关图纸目录
各种图纸相关
性检查 结构图纸的常规数据检查
结构图纸的常规做法检查
结构构件的各关联数据检查
3.1.2.2各种图纸相关性检查
第二步,核查各相关图纸数据是否统一、协调。
检查相关图纸对照表如下表:
3.1.2.3结构图纸常规数据检查
第三步,常规数据检查---设计说明
1)建筑设计总说明
2)结构设计总说明
3)人防设计总说明
基本说明同结构设计总说明,现列举人防的特殊说明
3.1.2.4 结构图纸常规做法检查
第四步,常规做法检查—设计说明
1)建筑设计总说明
2)结构设计总说明
3.1.2.5结构构件的关联数据检查
第五步,结构构件的关联数据检查
具体详见第二节结构专业构件审图流程
3.2结构专业构件审图流程
3.2.1设计总说明
3.2.1.1建筑设计说明
1)核查正负零绝对标高及采用的高程
2)核查功能房间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的关系
3)核查二次结构砌筑材料
4)核查电梯扶梯的数量
3.2.1.2结构设计说明
1)核查正负零绝对标高
2)核查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3)核查基本自然条件----风、雪、抗震设防、场地、冰冻深度、
建筑土类别
4)核查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5)核查建筑楼、屋面主要活荷载标准值
6)核查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7)核查二次结构砌筑材料类型及强度等级
8)核查地基基础的持力层及承载力特征值
9)核查各构件环境类别及保护层厚度
10)核查各构件的抗震等级及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
3.2.2荷载
3.2.2.1面荷载
1)根据功能房间的建筑做法确定楼板恒荷载及范围
2)根据结构设计总说明确定功能房间活荷载的大小
3)根据建筑图纸的功能房间,确定活荷载的范围
4)根据汽车荷载的运行路线,确定楼板活荷载及范围
5)根据专业设备提供的荷载,复核运输通道活荷载,核查是否
需要预留设备安装洞口,从而确定楼板活荷载及范围
3.2.2.2线荷载
1)查二次结构墙体材料及容重
2)查二次结构墙面装修做法及容重
3)查二次结构墙体高度
4)计算二次结构线荷载
5)检查计算书,复核线荷载数据及位置是否正确
3.2.3基础
3.2.3.1基础开挖
1)核查地勘报告,了解地下土层情况。
2)核查电梯基坑、扶梯基坑深度、个数及平面定位尺寸是否与
建筑图一致
3)核查集水坑深度、个数及平面定位尺寸是否与建筑图一致
4)核查地下室边线及关键节点坐标是否明确
5)核查主楼关键交点坐标、肥槽线关键交点及用地红线关键交
点坐标是否明确
6)核查地下室外墙外皮到基坑底边线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7)核查最后人工清槽的土方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8)核查局部降板位置的标高及有高低差时的放坡角度是否与
剖面图一致
9)核查土层参数是否与地勘报告一致
10)核查边坡上距离边坡的距离是否满足堆载要求
3.2.3.2降水
1)核查降水井材质是否为钢质疏水管,多层多次开挖建议采用
钢质疏水井
2)核查降水井的深度和直径大小以及所用钢筋型号间距信息
是否齐全
3)核查降水井距边坡上口线距离是否与说明一致
4)核查地下室外墙外皮到基坑底边线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5)核查是否明确坡脚处集水井和排水沟等排水措施
6)核查降水井剖面图中的抽水水泵位置、钢筋笼外部包裹的材
料、降水井的间距等信息是否明确
3.2.3.3基坑支护
1)核查外墙边线、基础外边线、基坑底边线、基坑顶边线平面
位置间距是否有矛盾
2)核查上述四线与建筑外轮廓线是否有重合
3)核查边坡是否有狭窄突出的情况,
4)核查突出位置的宽度能否满足锚杆长度要求
5)核查土钉主要参数中土钉长度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6)核查土钉和排水孔横竖向间距表示是否明确
7)核查土钉墙面层钢筋网间距和型号是否与剖面图一致
8)核查土钉大样中支架间距和钢筋型号是否明确
9)核查土钉端大样图信息是否全面
10)核查环梁节点做法是否齐全,并合理考虑允许偏差
3.2.3.4工程桩
1)核查正负零绝对标高及桩顶标高是否明确且与建筑图一致
2)核查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及持力层是否明确且与地勘一致
3)核查桩顶标高与承台厚度、承台面标高是否相符
4)核查桩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是否明确
5)核查桩是否明确了充盈系数及冒顶浇筑高度
6)核查注浆管的要求是否明确
7)核查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是否明确
8)核查桩配筋是否明确
9)核查桩检测方法及数量要求是否符合规范
10)核查桩位偏移控制值是否明确,偏移处理措施是否明确
3.2.3.5试桩
1)核查试桩布置位置是否与工程桩结合布置,布置点是否便于
施工(避让原有地下结构、管线等障碍,避让现场土坑、土坡)
2)核查试桩桩顶标高是否明确
3)核查试桩长度与勘察报告持力层是否相符
4)核查试桩施工工艺是否齐全
3.2.3.6集水坑、电梯坑、扶梯坑
1)计算坑底结构标高:坑底结构标高=建筑标高+设备要求深度
+坑内建筑做法。
2)核查坑平面定位是否明确,与建筑图是否一致
3)核查基坑剖面的参数是否与基础平面图一致
4)核查电梯井底坑导流槽和底坑地漏是否明确
5)核查集水坑盖板尺寸和材质是否明确
3.2.3.7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加强带
1)核查后浇带是否与电梯、扶梯、设备用房、集水坑、剪力
暗柱人防门等部位交叉
2)后浇带节点做法及止水做法是否明确
3.2.3.8筏板基础
1)核查筏板的三度(强度、厚度、保护层厚度)一级(抗渗
等级)是否明确
2)核查筏板的标高是否明确,标高范围同建筑图是否一致
3)核查板的降板范围及标高是否与建筑一致
4)核查筏板基础板配筋是否明确
5)核查地下室各设备用房内设备基础位置、尺寸及做法
3.2.3.9外墙
1)核查外墙平面定位及尺寸是否与建筑图一致
2)核查楼梯处的外墙在结构平面图与详图是否一致
3)核查外墙的三度(强度、厚度、保护层厚度)一级(抗渗等
级)是否明确
4)核查混凝土外墙和外墙扶壁柱的混凝土标高是否一致
5)核查外墙剖面与建筑剖面、结构楼板标高是否一致
6)核查外墙留洞图是否留置正确,且与专业图一致
7)核查外墙配筋是否明确(竖向、水平、拉筋)
8)核查外墙插筋做法是否明确且符合图集要求
3.2.3.10独立基础
1)核查基础三度一级是否明确
2)核查基础底顶标高是否明确
3)核查基础配筋是否明确
3.2.4构件
3.2.
4.1框架柱
1)核查框架柱三度一级是否明确
2)核查框架柱定位及尺寸是否与建筑图一致
3)核查框架柱大样图尺寸与平面尺寸是否一致
4)核查框架柱配筋是否明确,大样与文字标注是否一致
5)核查框架柱顶标高是否与建筑、结构楼板标高一致
6)核查框架柱上下层变化情况,查看是否有错位
7)核查转换柱截面是否小于梁宽度
8)核查柱插筋节点做法是否明确且满足图集要求
3.2.
4.2剪力墙
1)核查剪力墙三度一级是否明确
2)核查剪力墙定位是否与建筑图一致
3)核查剪力墙留洞图的定位是否留置正确合理且与专业图
一致
4)核查剪力墙顶标高是否与建筑、结构楼板标高一致
5)核查上下层剪力墙变化情况,查看是否有错位
6)核查剪力墙配筋是否明确
7)核查墙柱插筋节点做法是否明确且满足图集要求
8)核查剪力墙嵌固端是否明确、底部加强区是否正确
9)核查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是否标明编号及
定位,且与详图尺寸一致
10)核查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Lc长度是否标明且正确
11)核查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配筋是否明确
12)核查梁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是否明确
3.2.
4.3框架梁、连梁
1)核查梁平面定位及编号是否明确
2)核查梁标高是否明确且满足建筑要求
3)核查不同板面标高相交处梁高度是否足够
4)核查梁下方净空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5)核查梁配筋是否明确
6)核查梁上的开洞位置及大小是否满足要求
7)核查地下室顶板是否有上部转换墙柱(门厅柱),梁上柱做
法是否明确
8)核查地下室顶板梁板下部是否需要为设备专业预埋支吊架
钢板
9)关注幕墙雨棚标高与结构梁关系是否正确
3.2.
4.4板
1)核查板强度等级及厚度是否明确
2)核查板顶标高及范围是否与建筑功能范围一
3)核查板是否在梁高范围内
4)核查板外轮廓平面定位是否明确且与建筑图一致
5)核查楼板开洞位置是否明确且与建筑图一致
6)核查楼板降板区域及标高与建筑功能范围是否一致
7)核查风井位置与建筑图及专业图是否一致
8)核查后浇板范围及混凝土标号是否明确,与专业图纸一致
9)核查板配筋是否明确
10)核查屋面板上设备基础位置、尺寸及做法是否已确定
3.2.
4.5楼梯
1)核查楼梯休息平台梁下是否有门洞且满足要求
2)核查楼梯休息平台柱的位置与建筑门洞的关系是否正确
3)核查楼梯首层处二次结构防火墙起步问题
4)核查楼梯详图平面净尺寸与梁板图平面净尺寸是否一致
5)核查楼梯的平面踏步数与踢面数的关系是否正确
6)核查楼梯详图中的框架梁定位及宽度是否与结构平面图相
应位置及建筑图二次结构是否一致
7)核查楼梯板厚及配筋是否明确
3.2.
4.6坡道
1)核查坡道边坡位置定位是否明确且与建筑图一致
2)核查坡道剖面图与结构平面图是否一致
3)核查坡道出口处的梁标高是否与剖面图一致
4)核查坡道出口净高是否满足要求
5)核查坡道是否设置了截水沟
6)核查坡道板厚度是否明确
7)核查坡道板标高是否与建筑关系一致
8)核查坡道板配筋是否明确
3.2.
4.7消防水池
1)核查消防水池的混凝土标号及抗渗等级
2)核查消防水池是否已设置集水坑或沟槽
3)核查消防水池预留检修口是否设置正确,方便人员通行
4)核查消防水池预留套管位置及大小是否与专业图一致
5)核查消防水池的爬梯是否设置
6)核查消防水池的配筋是否明确
3.2.
4.8预埋件
1)核查预埋件的详细加工尺寸、定位是否明确
2)核查钢材、锚筋的规格型号、性能、焊接等要求是否明确
3)核查幕墙预埋件是否明确
4)核查装修装饰工程及栏杆所需的预埋件是否明确
5)核查钢结构雨棚的预埋件是否明确
6)核查设备基础上的预埋件是否明确
7)核查集水坑、排水沟的预埋件是否明确
8)核查地下室顶梁板下部是否需要为设备专业预埋支吊架钢
板
3.2.
4.9机房层及机房顶
1)核查是有机房电梯还是无机房电梯
2)核查有机房电梯的设备间楼板开洞是否明确,且与设备图纸
一致
3)核查无机房电梯的设备层设备固定的梁或墙洞标高是否与
设备图纸一致
4)核查无机房电梯设备层设备固定埋件是否明确
5)核查电梯的冲顶高度是否与建筑图一致且满足设备要求
6)核查电梯机房顶层是否设置吊钩梁及吊钩,吊钩位置及做法
是否已经给出
7)核查电梯门处楼层墙体的留洞图是否已经标明,特别关注首
层及顶层墙体的电梯留洞留洞是否已标明
3.2.
4.10人防构件
基本同常规构件,下面说明的仅为人防特殊部分要求
1.人防顶板、底板
1)核查人防区域范围是否与建筑图一致
2)核查人防底板拉筋、封堵板预留槽位置及尺寸是否明确
3)核查人防集水坑布置据墙体距离是否满足至少100 mm
4)核查人防顶板拉筋是否明确
5)核查人防顶板是否表明了抗渗要求
2.人防墙
1)核查那些是临空墙、那些是非临空墙
2)核查人防墙配筋是否明确
3.人防门框
1)核查人防门框墙是否明确了详图,并且详图定位与平面
图一致,详图尺寸与建筑图一致
2)核查人防门框墙那些是活门槛,那些是死门槛
3)核查人防门的开启方向及预埋钢门框位置
4)核查人防门上方安装吊钩是否已明确
5)核查与人防相关的设备专业各种预埋件、穿墙套管是否
已明确
6)核查人防门框墙洞口四角的内外侧加强斜筋是否明确并
正确
4.人防楼梯
1)核查人防楼梯梯段配筋是否为双层双向
3.2.5口部井道
3.2.5.1电梯井道
1)核查梁板平面图中电梯井道大小及定位是否与建筑图的相
应位置一致,且满足电梯厂家要求
2)核查电梯井道四周在各层是否在同一竖向平面,是否被框架
梁侵占
3.2.5.2扶梯井道
1)核查梁板平面图中扶梯井道大小及定位是否与建筑图的相
应位置一致
2)核查扶梯井道尺寸是否满足扶梯厂家的要求
3.2.5.3机电专业井道或留洞
1)核查梁板平面图中机电专业井道或留洞的大小及定位是否
与专业图纸及建筑图相应位置一致
2)核查机电专业井道或留洞的四周在各层是否在同一竖向平
面,是否被框架梁侵占
3)核查专业井道或留洞尺寸是否满足专业设备要求
3.3暖通专业审图
3.3.1暖通审图总原则
因万达项目设计图纸发放的特点,首批交付施工的图纸并不完整或没有进行第三方审图。
图纸中不交圈、错误、缺失问题在所难免。
为了避免对工程造成损失一定要严格仔细审图,对错缺遗漏问题提出修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首先将设计图纸或电子版文件全盘仔细查看,了解专业系统构成,对项目的机电安装任务有了全面的理解。
检查相关专业是否进行了沟通配合,如结构专业在楼板荷载上是否考虑了设备及基础重量;是否按设备专业要求,在墙体上表达了预埋管或留洞;大小、位置是否正确;在梁柱上是否留有预埋件以便管线支吊架的安装。
检查土建专业图是否表示了设备基础及正确与否。
检查给排水专业是否表达了设备用房有需要给水和排水的设备布置了管线或地漏;检查电气专业是否对用电设施配备了正确的用电量。
检查设备管线的土建井道有无缺失是否通畅,避免竖井在平
面位置上移位;空闲的管井及时与设计沟通做出调整处理。
检查管线通过大空间等处,是否有特殊构造的大梁,影响管线的正常安装。
核对各相关的图纸中,材质要求、设备参数、规格、数量是否一致,避免出错差错。
3.3.2审图顺序流程
1)设计总说明、消防、节能专篇
2)施工总说明
3)冷热源系统原理图
4)空调水系统图
5)空调通风系统图
6)各层水管、风管平面图。
7)机房大样图,安装详图
8)人防暖通图纸
3.3.3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介绍项目地点,规模,高度,周边热力条件。
2)设计依据:说明有关的设计规范,标准,及业主要求。
3)设计范围:说明设计中包含的各个专业系统和内容。
4)设计室内外参数:根据国家规范和标准确定参数。
5)空调设计:说明冷热负荷指标,总负荷量,冷热源系统,空
调水管系统,空调及通风系统。
6)采暖设计:说明热源参数,暖气片或地暖采暖,热计量,水
系统形式,定压、补水、膨胀设置,热风幕设置。
7)通风设计:说明需要通风的部位,换气指标,换气次数及风
量,进排风口部的设置,管井布置。
8)自动控制:说明各种设备的启停控制,相互联锁关系。
9)保温防腐:说明保温材料的选用,参数指标、厚度要求,施
工安装做法。
10)其他设计要求:土建风道内衬镀锌铁皮或不锈钢板做法,设
备承压要求,减震降噪要求,水管、风管安装测试要求。
3.3.4暖通专业消防专篇
1)工程概况:介绍项目的规模,使用性质,消防要求。
2)防烟设计:说明防烟区域划分,防烟风量,管道,风机选型
3)排烟设计:说明排烟区域划分,排烟风量,管道,风机选型
4)其他要求:管材、阀门、风机选用设置要求,自控联动要求,
风口选型说明及开启方式。
3.3.5暖通绿建环保节能
1)节能依据:介绍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2)节能措施:说明自控要求,冷热计量要求,运行节能方式。
3)环保设备:水泵、风机采用变频电机,制冷剂用环保冷媒,。